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水墨丹青工坊

    大器晚成書法家在古代這種情況很少,因為古人從小就用毛筆寫字,再加上科舉考試對書法要求嚴格,所以古人的書法基礎都不會很差。即使後來成為書家,原來有基礎也就不能是大器晚成。

  • 2 # 留著殘荷聽雨聲

    古人從小就用毛筆寫字,再加上科舉考試對書法要求嚴格,所以古人的書法基礎都不會很差。即使後來成為書家,原來有基礎也就不能是大器晚成。

  • 3 # 牛嵴柴夫

    現代草聖林散之先生即是典型的大器晚成的書法大家。先生十六歲始學唐碑;於漢師《禮器》、《張遷》、《孔宙》、《衡方》、《乙瑛》、《曹全》;於魏師《張猛龍》、《賈使君》、《爨寶子》、《嵩高靈廟》、《張黑女》;三十以後學行書,於晉學閣帖;於唐學顏平原、柳成懸、楊少師、李北海,而於北海學之最久,反覆習之。以宋之米氏、元之趙氏、明之王覺斯、董思白諸公,皆力學之;六十以後學草書。草書以大王為宗,釋懷素為體,王覺斯為友,董思白、祝希哲為賓。

    到了七十歲,先生方以“現代草聖”之名大顯。

  • 4 # 一笑貫長天

    書法家就應該大器晚成!

    既然是書法家不僅是書法技藝的成熟,還需要書法理論的完善。

    王羲之是在其人生的後期才羽化成聖,前期時並不必同時代人出眾多少,所以在他名振天下時,有人先是不服,說想無王羲之比書法,可是,當他看到王羲之後期的書法立刻拜服!

    為什麼有人數俱老!越是書法大家,在其年齡增大後起書法也愈加看到成熟!王獻之書法後世評為鄰家千年,風流俊逸,是因其四十幾歲就故去,不然,隨著年齡的增大王獻之一定會在書法的領域更上一層樓,超越其父也是可能的!

    還有一個例子是顏真卿,顏魯公的書法是人書俱老的典範,早期的《多寶塔》還略顯青澀,《勤禮碑》,《麻姑仙壇記》老辣,雄強,到《自書告身帖》至楷書的頂峰矣!

    現代有許多人年輕時的作品還堪為可觀,但是老年作品就勉為其難了!為什麼?就是因為書法理論的不成熟,越有越迷茫,但最後越老越迷失了,不僅沒有登堂反而失去了少年時的瀟灑,玲瓏的靈氣!

    書法是一生的事業,少年成名不見得是好事,而老而彌堅才是書法的最終銘世!

  • 5 # 書法有云

    書法家大器晚成的有很多,畢竟成為書法家需要旁涉諸家且融會貫通自成一格,這期間所需要花費的時日久遠,如顏真卿44歲時書寫《多寶塔》到71歲才寫《勤禮碑》此時方是顏體巔峰時期。

    一、顏真卿《多寶塔》(區域性)

    二、顏真卿《勤禮碑》(區域性)

    總之,成為名流千古的書法家基本上是沒有年輕的,他們可能在年輕時初露端倪,但是,其真正成熟的書風基本在晚年,如以上的顏真卿,還有明朝董其昌,也是臨遍諸家到晚年融會貫通方才形成自家的風格劉芳百世。

  • 6 # 五福臨門了凡四訓

    晦養厚積 大器晚成

    書聖王羲的故事。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們叫它“筆山”。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裡洗毛筆和硯臺,後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墨池”。長大以後,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摸索,王羲之終於寫出了一種妍美流利的新字型。大家都稱讚他寫的字像彩雲那樣輕鬆自如,像飛龍那樣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認為我國曆史上傑出的書法家之一。

    有一年的三月三,王羲之請了很多文人和朋友在蘭亭喝酒和作詩。那些文人們興致昂揚,邊飲酒邊賦詩,一共做出了37首詩。有人提出把這些詩彙編成一本書。王羲之為該書題寫了序,當時趁著酒勁,王羲之大筆一揮,一揮而就,聞名天下的《蘭亭序》由此產生。王羲之寫《蘭亭序》是在“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這一時間點是王羲之在《蘭亭序》裡記載的,毫無爭議。施志偉先生編寫的《書法等級考試培訓教材<蘭亭序>精講精練本》的第一章概論中,有“王羲之(公元303-361年)”,然據此推算王羲之在寫《蘭亭序》時,已50歲;王羲之的卒年是58歲。

    一木中之王的金絲楠木

    有些樹木生長週期很快,比如說楊木,幾年就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但是密度也比較高,不堅固結實,因此很少有人用這種木頭最珍貴的東西。換句話說,不堪大用。

    相反地,有的樹木生長週期非常慢,譬如說有著“木中之王”之稱的金絲楠木,其生長速度極其緩慢,金絲楠木的木性比較穩定,在一般的情況下,不會發生翹裂,非常的經久耐用。金絲楠木的生長速度是非常緩慢的,一般要生長50—60年的時間才會開始生長心材部分,而心材的還需要幾十年到幾百年的生長過程才能夠使用。經過砍伐之後的金絲楠木,還需要放置幾十年的時間,在空氣當中得到進一步的氧化,才能夠讓料質當中的金絲看起來更加飽滿美觀。金絲楠木緻密的木質,耐腐防蝕的特點,奠定了它帝王木的地位,它的優良特性,是眾多木材所不能相比的。所以在古代,很多帝王都用它來製作床榻。

    金絲楠木的儲存時間特別的長,可以儲存至少是三四百年的時間;所以許多珍貴的傢俱和木刻作品都是用它來製作。金絲楠木在古代是作為帝王之木,在古代只有是皇家才能夠用這樣珍貴的樹木,說它比黃金還貴的話,這樣說其實一點也不是誇張。

    二十年寒窗無人問 一舉成名天下知

    從古至今,各行各業的成功者都是一門深入,長時燻修的結果。

    那麼這個“長時”究竟是多長時間?至少十年。中國元代高明在《琵琶記》中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這是有著科學依據的。一萬小時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的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

    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學習4個小時,一週工作5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10年。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一萬小時法則”的關鍵在於,一萬小時是最底限,而且沒有例外之人。沒有人僅用3000小時就能達到世界級水準;7500小時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時——10年,每天3小時——無論你是誰。這等於是在告訴大家,一萬小時的練習,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Ericsson has become famous for the 10-year rule: the notion that it takes at least 10 years (or 10,000 hours) of dedicated practice for people to master most complex endeavors.

    [譯文]:埃裡克森因為十年定律而聞名於世:在任何的行業的成功者都至少需要10年(或者說10000小時)地艱苦練習。

    古聖先賢們不但給我們指出學習成功需要的時間,同時也為我們做出成功的榜樣。

    韋編三絕的孔子。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十年磨一劍的歐冶子。龍泉劍原名龍淵劍,又名七星龍淵。其來歷可追溯到春秋時期,為傳說中的鑄劍師鼻祖歐冶子所鑄。相傳,歐冶子應楚昭王之邀鑄劍,他一路尋訪來到龍泉,見山中蘊藏著大量鐵礦,山下有七口水井,像北斗七星排列,於是在此安爐鍊鐵,歷經千錘百煉,中國第一把鐵劍七星龍淵的雛形已成。一把好劍不僅要經過千錘百煉,還需要反覆磨礪。為了磨劍,歐冶子找來幾十種石頭,可是沒磨多久,石頭就全都破碎了,為了磨成這把劍,他起早貪黑尋找磨劍石。一日,院子飛來一隻大黃鶴,馱著他一路飛到山澗,將他放在一塊巨石下。他伸手一摸,石頭細膩光滑,恰是天然磨劍石。從鑄劍到磨劍成功,他花了近十年時間,“十年磨一劍”的典故,也由此得來。

    宋代理學家,儒學集大成者朱熹對怎樣讀書有著精闢深刻的見解:“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讀書必須成誦,真道學第一義。遍數已足,而未成誦,必欲成誦;遍數未足,雖已成誦,必滿遍數。但百遍時,自是強五十遍,二百遍時,自是強一百遍。今人所以記不得,說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所以不如古人。學者觀書,讀得正文,記得註解,成誦精熟。注中訓釋文意、事物名件、發明相穿紐處一一認得,如自己做出底一般,方能玩味反覆,向上有通透處。其熟讀精思之學如此。”

    倓虛法師《影塵回憶錄》裡面有一段“八載寒窗讀愣嚴”。劉文化居士念《楞嚴經》,沒有人指導,唸了八年。他這八年《楞嚴經》念下來,有不思議的能力,他點點頭就可以幫助別人了。什麼儀式都沒有,也不要誦經、也不要拜懺。什麼力量?八載寒窗讀《楞嚴》的功德。所以事實證明:一門深入,長時燻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八年專念一部經,是正確的學習經典的方法。

    三如法炮製 獲得成功

    我們要想在一生中有所成功,必須克服急躁的心理,按部就班,慢慢來。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打好基本功,時間到了,自然成功是水到渠成。古人告誡我們說:“欲速則不達。”你用功的時間不夠數,達不到一定的量,是不會產生質變的。古人云:“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所以只要我們一生只做一件事,心無旁篤,最後自然是功成名就,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

  • 7 # 梅梅梅子

    作者你好,我認為歷史上的書法家大多都是大器晚成的。

    練書法,是一個累積的過程。

    厚積薄發,堅持不斷練習,越到後面越寫得好。

    大器晚成的書法家,我大概舉例幾位:盛榮桂,何華興,吳運環等等,不再一一贅述。

    在此我們會想到一個問題。

    難道中國的書法家都要大器晚成,非要年老以後方能湧現嗎?

    21世紀,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許多青年人不注重漢字的書寫,生活中用電腦和手機敲字已是主流。

    中國的書法藝術,在我們這一代的青年人中知音越來越少,寫書法的更是寥寥無幾。

    再此呼籲,如果你真的熱愛寫書法,只需每天抽出部分時間,堅持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書法能力,終有一天能學有所成。

    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共勉♥️

  • 8 # 書法展示

    有的!寫字就要慢慢來,要堅持,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有時一連許多天寫的字感覺沒有效果,但你堅持下去了,突然一天你感覺進步了,這就是從量變到質變]。總之需要自己對於字一邊寫一邊領悟。書法家大部都是大器晚成,有句話叫“活到老,學到老”就是這個意思。

  • 9 # 痴影堂

    書法家成大器者,沒有聽說過早成的,書法是各各藝術門類裡面最難的一種 ,不是誰都能堅持到底的,也不是誰都能最後成大器。太難了啊!

  • 10 # 想想都可笑

    書法凝聚了筆者一生所學,或老道,或瀟灑,或剛強,或學識淵博,而達到這種境界,人巳老矣,所以說,書法成大器者無不以大器晚成達到自己書法的最高水平,或許,也有些書法家年輕時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但是回觀其一生的作品,無不以他晚年達到境界流傳於世,遠的王羲之,顏真卿,文徵明,王鐸,近的毛澤東,郭沫若,趙撲初,林散之,無不例外,所以,書法是藝術作品中最難大成的門類,學之唯有永恆。

  • 11 # 藝海一粟

    書法家,畫家都是大器晚成的。因為這兩種藝術需要厚積薄發,需要長久的積累。時間不夠必然不成熟。功到自然成。爪熟才能蒂落。不存在早熟。

  • 12 # 畫家魯子華

    ①書法家大部分都是大器晚成。

    ②年輕的書法家成了大家,離不開他的炒作技巧,儘管有一定水平,但他是一位炒作高手。

  • 13 # 彭曦書畫室

    這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

    曾鞏於《墨池記》雲: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雲:米海嶽書,晚年一變,逐有冰寒於水之奇。

    文徵明書,晚年更善。。。

  • 14 # 慢起書法

    題目應該問書法家有早成的嗎?沒有。 書法自古至今鍾張羲獻,歐顏柳趙,蘇黃米蔡,成鐵翁劉,均大器晚成,晚年書最佳。 書法裡不但有技術部分,還有人生閱歷。 正如孫過庭說的人書俱老的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喝茶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