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君穎娛樂說
-
2 # 滿月尋桂子
蘇培盛一開始肯定沒想去投靠甄嬛,哪有一個皇帝身邊的紅人放棄皇帝投靠嬪妃的道理!只能說他對甄嬛有好感,其實也不光是蘇培盛,包括皇帝身邊的小夏子,甄嬛身邊的小允子,這些太監無不向著甄嬛。
甄嬛素養高,眾生平等,她從不會瞧不起那些低賤的人,而且願意幫助弱勢的人群。而華妃,安陵容、祺貴人都曾當著蘇培盛的面流露過瞧不起太監。華妃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太監都是沒根的東西,你想想,太監聽到這些話能不恨嗎?安陵容更是當著蘇培盛的面說:“日子過的好不好,也不是閹人說了算。”蘇培盛當時就懟她:“閹人也是人,也說的是人話!”
而那個餘鶯兒餘答應受了兩天寵,就不知自己是老幾了,讓小廈子不用核桃夾子徒手剝核桃,手剝的血流。
像華妃、安陵容、祺貴人、餘答應這樣的人,太監們心裡都恨死了,而太監恰恰是最不能得罪之人!他們和皇帝日夜相處,他們在皇帝耳邊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就有可能讓你倒大黴,如果剛好你惹惱了皇帝或者不得勢的時候,太監稍微給你煽一下風點一火,你就落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了。
餘鶯兒、祺貴人死的多難看,這就是得罪太監的下場!
再看甄嬛怎麼對太監的,自己宮中的小允子哥哥病重,甄嬛就放他假照顧他哥哥,對於他在宮中哭泣沒一句苛責,盡是溫言撫慰,小允子從此死心塌地跟著甄嬛。
蘇培盛一直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自然看皇帝的喜好行事,甄嬛是皇帝真心喜歡談得攏的人,蘇培盛自然也捧著甄嬛,而甄嬛對蘇培盛也一直禮敬有加!可以說後宮的這些小主裡,甄嬛也是最讓蘇培盛敬重的一個。
不過真正讓蘇培盛站到甄嬛陣營裡,還是得益於崔槿汐,蘇培盛愛戀崔槿汐很久了,但崔槿汐一直沒表態。
甄嬛落難至甘露寺帶髮修行,被姑子靜白趕往凌雲峰,甄嬛後來與果郡王有了戀情,懷了他的孩子,可是果郡王葬身河底的訊息傳來,無可奈何的甄嬛只有再回宮爭寵。
忠心為主的崔槿汐放下身段去找蘇培盛,達成了他多年的心願。蘇培盛全力以赴幫助甄嬛,甄嬛如願回宮做了熹妃,生了雙生子後又做了熹貴妃,權傾後宮。
當然,甄嬛也是知恩圖報,對蘇培盛更加禮敬有加,蘇培盛給她問安,甄嬛還給他賜座,這恐怕是太監少有的禮遇吧!
至於說蘇培盛背叛皇帝也不至此,但心中的天平肯定傾向於甄嬛。蘇培盛那麼精明的人當然得向前看。蘇培盛明白皇帝已經是日薄西山了,他陪皇帝在御花園散步:
【皇帝說:“都夏天了,朕怎麼覺得寒津津的,好像到處漏著風。”蘇培盛說:“皇上龍體康健著呢!就是最近召幸多了些。”皇帝:朕就是喜歡看那些像花朵一樣的面孔,瞧著寧嬪那麼年輕,覺著自個也年輕了……”】蘇培盛知道皇帝已經時日不多了!
此時的甄嬛還多年輕呀,才二十七歲,她有兩個兒子,養子四阿哥弘曆,親子六阿哥弘曕,無論哪個兒子繼位,她都是唯一的皇太后(烏拉那拉氏已垮臺),她掌管後宮的時間會有多長啊!蘇培盛當然得站在她的身後! -
3 # 影視劇小哥
後宮《甄嬛傳》蘇培盛不僅是一隻“老狐狸”,更是人精中的人精。他什麼事都算計的如此清楚。作為雍正身邊的貼身太監,對於朝中的事情可以說是心知肚明,看的十分透徹。他最終能看清形勢,選擇投靠甄嬛,扳倒皇后 。可以說老早就給自己謀好了出路,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命,還得到了相好崔槿汐。
其實有一件事證明蘇培盛早已經背叛了皇上,倒向了甄嬛這邊。就是皇上病重,蘇培盛把雍正與夏刈的談話透漏給甄嬛(雍正懷疑甄嬛的兩個孩子是果郡王的,所以就和夏刈密謀取六阿哥的血,再次驗親)。這時候甄嬛支走了伺候皇上身邊的所有人,蘇培盛也是沒有什麼意見的。所以甄嬛才有機會和寧嬪葉瀾依合謀殺死了雍正。
雍正皇帝駕崩後,甄嬛要把皇位傳給四阿哥。當時很多大臣不服氣。因為畢竟六阿哥才是雍正的親生兒子。甄嬛面對大臣的質疑,就說先帝喜歡是喜歡,可是在大事面前豈能馬虎。甄嬛的一番話並沒有消除大臣心中的疑慮。關鍵時刻蘇培盛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甄嬛的話剛剛落地,蘇培盛就說“熹貴妃所言極是”。這句話等於說是贊同了甄嬛的想法,認可了先皇在世時也會這樣做。大臣聽到蘇培盛的話都無話可說。因為只有他伺候先皇的時間比較長,是很具有可信度的。
其實蘇培盛深知甄嬛的才華和聰明遠勝於皇后,所以為了保護自己和槿汐的生活,選擇投靠於甄嬛。蘇培盛聰明一世,開始是為了槿汐而幫了甄嬛,後來看清局勢後,就投靠了甄嬛。
那麼為什麼說蘇培盛背叛皇上,投靠了甄嬛?
一方面是因為心愛之人:崔槿汐蘇培盛和宮女崔槿汐是同鄉,他一直對崔槿汐有著愛慕之情。但是崔槿汐在早已看透了後宮“君恩如流水”的愛情悲劇。所以她拒絕了蘇培盛。但後來甄嬛懷有雙生子,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崔槿汐為了甄嬛順利回宮,找蘇培盛幫忙,才答應倆人在一起形成“對食”。
蘇培盛承蒙甄嬛的救命之恩因為甄嬛回宮之後,敬妃唯恐甄嬛從她身邊搶走朧月公主,所以敬妃就把崔槿汐和蘇培盛“對食”的事情告訴皇后。想以此事跟甄嬛談條件。到最後二人攤牌,敬妃表明如果她和甄嬛反目,那麼最終獲利最大的是皇后,所以二人解除誤會,再度合作。
狠辣的皇后把蘇培盛和崔槿汐二人打入慎刑司。蘇培盛瞬間從首領太監跌入谷底,飽受了趨炎附勢小人的冷語笑話。危難之時只有甄嬛解救,聯合端妃才把她他倆救出來,並告知槿汐會打點好蘇培盛。
而皇上對兩人的對食說成是“不檢點”,始終沒有成全。倒是在甄嬛生下雙生子時,蘇培盛藉著皇上高興的勁頭討喜,甄嬛也在求情讓皇上看在雙生子的份上成全他們, 皇上才高興的答應。所以都是甄嬛的功勞,蘇培盛都記在心裡。
甄嬛給蘇培盛的待遇,唯此一人!我們都知道:蘇培盛到各宮裡都是站著的,但是唯獨在甄嬛的宮內,蘇培盛會坐著。在甘露寺的時候,蘇培盛作為客人,甄嬛不僅賜座,還親自給其賜茶。而後又回到宮中後,甄嬛還會說,蘇公公年紀大了,請賜座!這樣的待遇,縱觀整個後宮,也只有甄嬛肯這麼對他,如果要真的效主,除了甄嬛,肯給你不會有其他人了。
蘇培盛慧眼識珠,看清了形勢蘇培盛作為皇上最親近的人,也是皇上最信任的人。但是蘇培盛深深的知道,不能輕易站隊,伴君如伴虎啊。後來明知皇上有危險,卻還心甘情願的幫助甄嬛。因為蘇培盛看清了局勢。誰在當下最有權勢,最有發展,蘇培盛看的一清二楚。在後宮除了甄嬛,其他人再無可能,所以他何投靠甄嬛也是順應形勢。
蘇培盛混跡宮中多年,早已練就慧眼識人,他看出皇上待甄嬛感情的不同,更看重甄嬛的不同,跟著皇上是未知,跟著甄嬛可保他後半輩子平安。深宮之中最重要的是站好隊,蘇培盛為了他和槿汐的前途,毅然決然站在甄嬛一邊。
因為皇上的冷酷無情蘇培盛雖侍奉皇上多年,但在皇上心裡奴才就是奴才。用的順手就用,不順手就換,時刻都有殺頭的危險,他在皇上跟前謹小慎微,膽戰心驚的行事。在被打入慎刑司後,皇上也只是感覺不適應,並未有打算救他的想法,他看慣了皇上的無情,這也為日後投靠甄嬛做了鋪墊。
在皇帝身邊久了,蘇培盛就越來越覺得擔憂,皇上這個人不僅多疑,而且狠心,對待任何人都是如此,蘇培盛又豈能不給自己留條後路。
皇上不再信任蘇培盛蘇培盛深知皇上內心是十分多疑的,所以關於政治上的事情他從來不會摻合。蘇培盛這個人可謂是精明絕頂,皇上的想法他是一猜就透的,但是從來不向皇上表明這一點。當初皇上懷疑果郡王和甄嬛有私情,派夏刈查出允禮信件這件事,皇上不讓蘇培盛插手此事。可見皇上早就懷疑他了,不在信任他,蘇培盛無路可走,所以投靠甄嬛。
筆者總結:蘇培盛對後宮的局勢一目瞭然,他一早就看出來甄嬛早晚要成為後宮的霸主。所以他毅然選擇投靠甄嬛,成為甄嬛的忠僕。事實也證明,他是對的。當蘇培盛到甄嬛寢宮時,甄嬛專門拿了椅子給蘇培盛坐,這也就暗示了蘇培盛已經被拉攏了。其實蘇培盛會投靠甄嬛不全是因為槿汐,最重要的是因為雍正的絕情。
宮中奴才想尋個伴侶過安寧日子還要費盡周折,是何等的悲哀。雍正認為奴才就是服侍人,沒資格談幸福。可奴才也是人,你想要他們的忠心,不僅僅是多多賞賜金銀財物,最重要的還是一份尊重和理解。把對方最渴求的東西送給他,尊重對方深愛的人,比權勢壓人更能讓其死心塌地,這就是甄嬛的高明之處。
回覆列表
蘇培盛是無路可選了。
扳倒年大將軍這件事,他這個宦官都有吹風的功勞,他是皇帝心腹,這是無可置疑的。
其他人說的皇帝因為槿汐把他往慎刑司關了兩天,這都是小事。真正的大事,是從皇帝用夏刈開始的。蘇培盛已經預見到了自己即將成為一枚棄子,而且他深知皇帝將怎樣對待一枚棄子。
這件事得兩說:
一是宦官與血滴子之間,實在是一個對位競爭的關係。譬如明朝錦衣衛與東廠。放任對方成長,自己身為宦官之首,日後若被黨爭所累,對面那種幹髒活的人,豈會留情,一旦以前留的尾巴沒收好,能不能留個全屍都不好說。
二是夏刈手上正在查的事,這是蘇培盛反水的關鍵。自始至終蘇培盛是站在皇帝這邊的,所有對甄嬛的幫扶,其實也都是順水人情,跟皇帝的利益面是一致的,包括迎熹妃回宮這件事,看似弄險,其實之前種種細節,比如皇帝在睡夢中呼喚甄嬛的名字,已經讓蘇培盛明白皇帝的心意。而夏刈做的什麼,蘇培慎其實一直用自己的勢力密切監視,一清二楚。所以他馬上判斷當前事態是十萬火急,第一次越界將情報幾乎是遞到了甄嬛的眼前,這是一個徹底站在皇帝利益對立面的動作,所以我判斷夏刈的事是關鍵。
“彷彿是為了些什麼信。”
當他將皇帝抽屜裡的信遞到甄嬛面前,甄嬛看著一封封落筆熹貴妃安的家書泣不成聲時,蘇培盛已作出了自己的選擇。
這裡隱藏條件有二。
一,他有能力接觸到這些信。
二,他知道這些信的內容事關重大。
那麼這之前有一個動作就是蘇培盛早已接觸過這些信,並且細細閱讀。我們不知道他究竟輾轉苦思了多久,也不知道這個決定究竟是不是一瞬間落成的。 但他可以給槿汐轉述訊息,可以透過中間人遞,自己抽身乾乾淨淨。他卻選擇了不僅說,還親自將熹貴妃帶到皇帝書房取信示之,順帶還提了一嘴夏刈。
人人都是棋子,人人也都是下棋人。這一個動作,就是一份給甄嬛的投名狀。而當甄嬛抬起頭,猩紅的淚眼充滿著殺意時,蘇培慎知道,成了。
皇帝派夏刈正在調查的是六阿哥的血統問題。毫無疑問,一旦事發,熹貴妃整派都將會被打掉。如果皇帝不棄自己,皇帝會像當初籠絡嬛嬛鬥華妃那樣, “來,我給你個機會,陪我演一齣戲。” 像籠絡甄嬛殺果郡王那樣, “來,我知道他不好,你幫我搞他,事成之後你就洗脫嫌疑。” 像籠絡太后殺隆科多那樣 “來,以前的事我都知道,幹掉他我們就翻篇了。”
會起碼給蘇培盛一個向自己表忠心的機會。但夏刈查的事情,從頭到尾把蘇培盛排除在外,分明是預設,你已是熹貴妃一黨!蘇培盛跟了皇這麼多年,怎不知上面提到的樁樁件件,怎不知皇帝的行事作風。也許他一直在等這個“最後通牒”的機會,因為事情已經很明顯,自己跟槿汐的關係人盡皆知,除非皇帝給他這個切割的機會,否則沒好果子吃。不動就是死。
棋子已預見到自己即將成為一枚棄子,所以棋子本身不得不成為棋手。
不好說皇帝真給了那個機會的話會怎麼樣,我偏向於他會選擇自己,放棄槿汐。那故事的整個結局都將被影響,所以作者也不得不讓他無路可走。並不生硬,因為皇帝的疑心病卻是如此。
所以蘇培盛無路可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