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奔跑的雄鹿
-
2 # 愛看愛思考
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倆,在薩拉熱窩出訪時,遭到了熱血青年的刺殺夫妻倆雙雙隕命於此,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被引爆了。當然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有著更加深層次的原因,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確是因為這件事情被引爆的。
-
3 # 瘋狗的輕武
薩拉熱窩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太JB長了,簡稱波黑)的首府,這地方和國家本來是屬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太JB長了,簡稱奧土)。
上邊是奧土在20世紀初時候的底盤,藍色箭頭是波黑。其中波黑在1850年已經被奧匈帝國佔領,隨著奧土的沒落,到了1908年,波黑被奧匈帝國徹底吞併。
但19世紀中期,歐洲普遍的民族之春運動之後,一種“浪漫民族主義”romantic nationalism(其實就是極端民族主義)逐漸在全世界發芽,20世紀初則是演化到極致的時候。波黑本來就是一群斯拉夫人,他們既不清真,也不天主。被奧匈吞併之後民族主義愈演愈烈,所以在1914年,奧匈王儲費迪南大公作死去薩拉熱窩參與軍事演習的時候,被塞族極端民族主義者刺殺,從而也成了一戰的導火索。
所以,如果一定要捋捋奧匈和薩拉熱窩的關係的話,就是薩拉熱窩是波黑首府,而波黑是19世紀奧匈從奧土手裡打下來的,但當時波黑還維持這一定獨立主權。等到19世紀初,幾個帝國都開始瓜分已經差不多半死的奧土留在巴爾幹半島的地盤時候,奧匈也順搭著吃了波黑,然後奧匈王儲去薩拉熱窩裝逼的時候,遭到了極端民族主義的報復。
over,懇請素質三連
-
4 # 史海尋蹤
薩拉熱窩是波黑的首府,有個81年的人口資料,城區加郊區不到45萬人口,以歐洲的人口增長率,與今應該出入不大。
薩拉熱窩所屬的波黑曾是前南斯拉夫的加盟部分,上世紀九十年代同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等分離出聯邦,各自成國。波黑的最大民族是波斯尼亞族,即穆斯林族,這和它的歷史有關。
薩拉熱窩這片土地上的居民也是在變化的,歷經伊利里亞人、哥特人,到公元7世紀時,對比是中國的唐朝時期,斯拉夫人來到這裡。
隨後這片土地長期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這也就能理解,這塊屬於歐洲的土地上,會有那麼多人成為穆斯林,因為統治者奧斯曼是一個伊斯蘭帝國,在統治時期,穆斯林的地位要高於其他宗教信仰人群。
十九世紀時,奧斯曼帝國急劇衰落,與此同時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奧匈帝國強盛起來,勢力開始進入巴爾幹地區,同奧斯曼帝國展開爭奪,取得勝利的奧匈帝國在1908年正式吞併薩拉熱窩。
不滿足於此的奧匈預謀吞併鄰近薩拉熱窩的塞爾維亞,並在此籌備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的軍事演習,派出皇儲斐迪南大公觀摩。
這種赤裸裸的挑釁激起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的極大憤怒。民族激進組織“黑手社”、“青年波斯尼亞”對此積極謀劃,準備刺殺斐迪南大公,以此作為對奧匈帝國的報復。
刺殺成功,斐迪南大公夫婦雙雙斃命,引發了積聚已久的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
5 # 使用者聽松閒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時期的奧匈帝國是與英法並列的世界五強之一,這可是震驚世界的一個強大國家。後來在一次大戰中慘敗而中落,自此分裂成了中歐的許多小國,諸如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匈亞利及後來的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在之前是叫做維也納皮斯尼亞)。分裂成了十個小國。這裡在12世紀還未建立的波斯尼亞公國,到了15世紀後被奧匈帝國征服。19世紀淪為奧匈帝國屬地。1918年併入塞爾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到了1929年才改稱為南斯拉夫王國。
100年前,奧匈帝國在歐洲可是排行第二的大國僅次於俄國。人口也排到歐洲的第三,略遜於俄國和德國。但軍事卻不算先進,因此在1916年奧地利王國布魯西洛夫在攻勢中被俄軍打得兵敗如山倒,傷亡超過50萬人,還有40萬人選擇了投降。奧匈士兵。
失敗的原因是奧匈民族的語言沒有統一,造成了指揮的失策和不協調。
奧匈帝國在公元6世紀時可謂是最強大的哈布斯堡王朝,統治者法國阿爾薩斯公爵。疆土的擴大進入到了奧地利,因此說,奧地利的前身也就是奧匈帝國。而哈布斯堡的家族曾經出任過包括神聖羅馬帝國、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君主。最著名的是查理五世,在16世紀時,他治下的領土已經拓展到海外,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1914年6月28號,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奧地利皇儲弗蘭茨.斐迪南大公帶上妻子為了彌補她在國內得不到的榮譽,來到了維也納皮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特訪。殊不知斐迪南忘了,這個地區僅僅在6年前才被奧地利征服,無疑激發了民族主義的仇恨,一個學生連發兩槍,一顆子彈擊穿了斐迪南的脖頸,一顆子彈射進了他妻子的腹中。頓時,鮮血四濺。於此先由德國向法國宣戰,隨後法國也向德國宣戰,也正因為斐迪南是法裔奧匈的統治繼承人,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論到薩拉熱窩與奧匈什麼關係?上述均已闡述清楚。這段歷史是相當複雜的,由於減少冗沉,簡略了許多情節,還望讀者多多見涼!
-
6 # 鴻蒙盤古
薩拉熱窩是位於歐洲南部巴爾幹半島上,前南斯拉夫共和國的一座城市。如果不是因為90年前,在這裡發生了一起震驚世界的謀殺案,如果不是因為這起謀殺案,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薩拉熱窩這個城市,我想對於世界上大多數的人來說,是默默無聞的。
美麗的薩拉熱窩是波黑的首府,波黑上個世紀初被奧匈帝國佔領。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全城裝飾一新,街道上人聲鼎沸,人們都在慶祝塞爾維亞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代表奧匈帝國前來祝賀,並視察奧匈帝國治理下的波黑。
正當費迪蘭大公的視察進入高潮時,只聽“砰”的一聲槍響,一顆子彈射進了他的身體。原來這是塞爾維亞青年加夫裡諾.普林西普,為反抗奧匈帝國的統治,刺殺了費迪蘭大公。
這本來不過是人類歷史中,數不勝數的一起還算是“普通”的政治刺殺案,但沒有想到的,這一顆飛翔在薩拉熱窩上空飛行的子彈,卻成了點燃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薩拉熱窩刺殺案發生後,德國就支援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進攻,開始了吞併塞爾維亞的戰爭。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打響了第一槍後,德、俄、法、英等國為了各自的利益,競相加入了戰爭一一兩大利益集團參加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此拉開了帷幕。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雙方選手:一方為同盟國的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俄國、塞爾維亞、比利時、義大利、日本等國。
我們常說: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朋友就是有共同利益的隊友。
在這份名單當中,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和日本互為對手;但是到了第二世界大戰,德國和日本卻成為了邪惡的軸心國的三駕馬車之一。從這裡可以看出:日本人是何等的勢利眼、是何等的善變!
薩拉熱窩雖然在世界上來說,不算是一個特別有名的城市,我們現在的很多青年人不一定知道這座城市。但是在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薩拉熱窩是我們中國人所熟知的一座英雄城市。
那時的中國人對薩拉熱窩是非常熟悉的:因為前南斯拉夫,曾經有一部反映抗擊德軍的游擊隊電影一一《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在70年代,曾經在我國風靡一時。那時的人們對這部電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座英雄的城市,也從此深深的烙印在中國人的腦海裡。
-
7 # 鬼雨齋主人
順道說一下著名的茜茜公主就嫁給了奧匈帝國倒數第二位的國王。而一戰的導火索菲特蘭大公就是茜茜公主的侄兒,他在視察薩拉熱窩時,被當時的民族獨立運動份子給槍殺;從而引發了一次世界大戰。由於奧匈帝國加入的是德、意大同盟國陣營,由於戰敗,奧匈帝國和土耳其一樣遭遇了瓦解,世上再無奧匈。
-
8 # 可愛的飛飛醬
奧匈帝國建立者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弗蘭茨·約瑟夫一世,他於1867年合併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正式國號“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地”,是世界歷史正式國號最長的國家。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與皇后茜茜公主生了一子三女,唯一的兒子魯道夫被立為奧匈帝國皇儲,但魯道夫皇儲因為感情問題在1889年自殺,而魯道夫皇儲又沒有兒子,所以根據奧匈帝國繼承法,皇儲變成了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弟弟卡爾·路德維希。
卡爾·路德維希比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短命,1896年就去世了,於是皇儲就變成了他的長子,就是弗朗茨·斐迪南。所以,弗朗茨·斐迪南在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前,他的身份是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侄子,奧匈帝國的皇儲。
薩拉熱窩是今天歐洲巴爾幹半島國家波黑的首都,歷史上的波黑長期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波黑在1878年被奧匈帝國侵佔。1882年,塞爾維亞人脫離了奧斯曼帝國,建立了塞爾維亞王國。在領土和民族問題上,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王國長期存在糾紛。
由於奧匈帝國強行侵佔波黑,令波黑人非常不滿,與塞爾維亞人同根同源的波黑人希望脫離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人建立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卻導致奧匈帝國在1908年宣佈波黑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並且計劃吞併塞爾維亞王國,而這個計劃提出者正是弗朗茨·斐迪南皇儲,所以塞爾維亞人、波黑人對他和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充滿了仇恨。
塞爾維亞王國為了支援波黑人反抗奧匈帝國,派出軍隊集結邊境,奧匈帝國得知後也是同樣的做法,雙方矛盾進一步激化,戰爭隨時會爆發。
原本俄羅斯帝國支援塞爾維亞王國,而德意志帝國支援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警告俄羅斯帝國,最好不要插手巴爾幹半島的事情,並且承認奧匈帝國吞併波黑,由於俄羅斯帝國剛剛在日俄戰爭中敗給了日本帝國,國力嚴重受損,所以放棄了支援塞爾維亞王國。
弗朗茨·斐迪南皇儲作為奧匈帝國除了弗蘭茨·約瑟夫一世之外最重要的人,他肯定要到處視察,包括視察波黑的各個城鎮。1914年6月28日,弗朗茨·斐迪南皇儲與妻子索菲亞皇妃視察薩拉熱窩,也許是保衛工作疏忽大意,突然出現的波黑人加夫裡洛·普林西普向兩人連發數槍,兩人當場死亡,加夫裡洛·普林西普也被當場抓獲。
弗朗茨·斐迪南作為奧匈帝國皇儲,卻遭到波黑人刺殺而死,奧匈帝國顯然不會放過塞爾維亞王國,所以最終導致奧匈帝國在同年7月28日向塞爾維亞王國宣戰,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
弗朗茨·斐迪南皇儲死後,由於他與索菲亞皇妃是貴庶通婚,所以兩人的兩個兒子都沒有繼承權,皇儲變成了弗朗茨·斐迪南皇儲的弟弟奧托·弗朗茨,但奧托·弗朗茨早在1906年去世,所以皇儲變成奧托·弗朗茨的兒子卡爾·弗朗茨,就是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卡爾一世。
回覆列表
薩拉熱窩被稱為《巴爾幹火藥桶》,那麼這個稱號是怎麼來的呢,這就跟奧匈帝國脫不了干係了——————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的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青年刺殺,7月奧匈帝國便向塞爾維亞宣戰,拉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帷幕。而薩拉熱窩位於巴爾幹半島,正是因一戰,這個“巴爾幹火藥桶”的稱謂揚名世界。這就是薩拉熱窩與奧匈帝國的關係。
而後來大家所熟知的科索沃戰爭也是發生在這個地方,中國人一輩子不能忘記的痛——駐南聯盟大使館遭遇美國b2野蠻轟炸。
為什麼這個地區要麼容易爆發衝突長久以來沒有滋養一個大一統文明國家,唯一一個南斯拉夫還分解了。俄、歐、伊斯蘭三大勢力包圍,成為列強尋求緩衝區的角鬥場。
歐洲天主教、新教文明體系——俄羅斯東正教文明體系(蘇聯紅色文明體系)——中東伊斯蘭文明體系在此彙集。各個宗教信仰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了巴爾幹半島的爭端與衝突。
多民族聚居,民族關係錯綜複雜,其中又以南斯拉夫地區為衝突最為集中於激烈的地區。
祖國的安全穩定才利於人名的安居樂業,祖國動盪不安,受苦的還是底層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