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藥文匯
-
2 # 橘皮半夏
根據所提問題進行回答:
中醫藥何為“君,臣,佐,使”?想必各位看過中醫醫生或者接觸過中醫的人對這四個字都不會陌生,說白了其實就是中醫藥的配伍應用!什麼是配伍呢?就是每一副中藥有四味或者四味以上的中草藥組成,這四味或者多味藥組成的方子根據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疾病,每一味藥起到不同的作用,有起主要作用的中醫就把它叫做君藥,有起到輔佐君藥把藥性發揮到最大效果的中醫就叫做臣藥,有起到引藥歸經和調和諸藥的中醫就把它叫做佐使藥,比如臨床上基本上每個方子最後都會加入的甘草這味藥就起到了佐使藥的作用,目的就是調和諸藥,最終的目的都是使藥性發揮到最大。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君,臣,佐,使”。
單獨的中草藥不會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單獨的中草藥從中藥書上來說,會根據每一味藥的四氣五味,歸經進行分類,比如有解表藥,清熱藥,祛溼藥,利溼藥,補氣藥,活血藥等等,一味藥可能會有很多功能,比如問題中所說的黃芪歸肺,脾,腎經,不僅可以補肺脾腎氣,同時還可以脫毒生肌,收斂肺氣等,當歸除了可以補血活血化瘀,還可以潤腸通便,經常用於老年人津液虧虛便秘等等,但是這些藥物單獨使用卻沒有如此強大的作用,只能說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強身健體,若真的需要治療疾病,不可能只有一種藥,這樣的話就不會有方劑的存在!
那問題中的這些藥如何配伍才能使療效更好?首先黃芪、黨參、當歸、川芎和丹參這幾味藥中醫上有很多種配伍使用方法,臨床上根據患者病情病因也會給出不同的治療方案:
1)當歸補血湯:該方主要具有補氣生血作用,由君藥黃芪和臣藥當歸組成,秉承中醫“氣為血之帥,氣能生血”的理論,所以以補氣要藥黃芪為君,補血之藥當歸為臣,共湊補氣生血之功;配伍比例為6:1;另補充一點,中藥材其實有很多都是藥食同源的,就比如當歸和黃芪,當歸又可以作為調料,平時煲湯時可以放點當歸和黃芪也可以起到補血生氣的作用,特別是對於剛剛生完孩子的產婦來說,中醫有個方子叫做當歸黃芪生薑羊肉湯,很是適合產婦用;
2)補中益氣湯:該方具有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作用,主要治療脾虛氣陷證,諸如氣虛發熱,脾虛四肢乏力,面色萎黃,內臟下垂等,主要由黃芪,黨參為君藥,加上陳皮,升麻,葛根,生甘草等組成;
3)補血基礎方四物湯:四物湯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四味藥組成,當歸為君藥,其他三味藥為臣藥輔佐君藥組成補血第一方。
總體來說,由這些中藥材組成的方子總體上以補氣養血,補血活血為主,主要也是用於氣虛血虛血瘀引起的各種痛症,各種內、外、婦、兒、雜病。好多回答之所以不把中藥材的劑量記錄在回答裡,我認為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靈活變通,這也是中醫看病的基礎思想“辨證論治”,因人而異!
好啦?此期回答與大家分享完畢!
-
3 # 經典中醫嶽松波
補氣養血活血,這個配伍可以用於心臟病人胸悶氣短,氣血兩虛證。為什麼治療心臟病用黃芪,黃芪補大氣,和於肺,象天,其它直接針對心臟的血液迴圈系統,肺的大氣與心臟之間的關係若天與日。
-
4 # 建偉JackDavi
參芪補氣,當歸養血,川芎疏風,
丹參活血。養血活血,顧名思義。
酌量出入。引經發揮,化瘀止痛。
宜乎頭風。壯乎氣血。榮華茂發。
-
5 # 瘋老頭子的瘋話
我不囉嗦多了,這個方子基本上是一個補益方,即補益氣血.兼活血方。對老年性頭部血流不暢的患者有一定療效,但對頭部嚴重瘀堵的患者則不實用。
50歲以上的人,可以間斷服用幾服,是大有益的。
-
6 # 中國兔子
活血化瘀,我吃的中藥裡這幾樣東西都有。但願這一次能徹底治好吧,我用我的方法去服用,再不行了就只有做手術了。
-
7 # 皮爸遊記散文
黃芪、黨參、當歸、川芎、丹參都是中藥材,在一起能起著補血益氣,活血化瘀。特別適合老年人氣血不足,提高免疫力。
-
8 # 帥爺爺看到的新鮮事
這些都是好藥,但是。這些藥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了,原因是,這些藥是用化肥農藥快速種出來的,藥的效果沒有那麼好了。
-
9 # 生機盎壯然
補氣行血,前二味藥補氣,後三味藥行血。中醫認為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凝。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二者相輔相成。,男人主氣,女人主血。
-
10 # 土承火德
黃芪補氣,得是蜜炙的;黨參補氣,當歸補血,川芎行血,丹參活血安神,這是一個補血活血的方子,黃芪黨參補氣以生血和行血。
-
11 # 每日必有一得
這5種藥組合在一起,就補氣養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當歸黃芪是當歸補血湯。是補血的基礎方。黃芪補氣,氣能生血,當歸,川芎,丹參既有活血又有養血的作用。
-
12 # 痠麻脹痛癢的解症
首先中醫沒有藥物成分之說,既然不懂成分,何來的功效?依賴古書記載?中藥只有寒、涼、溫、熱來對症下藥才能起到治療效果。(那些中西醫結合的就不用說了,你根本不是中醫!中醫要考證需要西醫知識,西醫考證不需要中醫理論!這樣的中醫滿腦子都是西醫,兩個結合誰說了算??)
-
13 # xiyulangzhong123
黃芪主要是補氣、固表,黨參主要是補中益氣、止渴、健脾益肺,養血生津,當歸、川芎、丹參是活血為主,合起來功效是補氣活血。
-
14 # 中醫師魏大夫
補氣養血化瘀,一般用於氣虛型的瘀血證。黃芪、黨參補中益氣,當歸、川芎為血中之氣藥,養血加行氣,丹參化瘀涼血。
-
15 # 河南南陽臨診碎玉
益氣養血,活血止痛,此方可以治療屬於氣虛血虛的證型疾病:冠心病心絞疼,痛經,慢性胃炎肚疼,膽囊炎肚疼,頭疼,偏頭疼,以及中風後遺症,也可以治療癌症腫瘤疼痛和免疫性疾病造成的肌肉疼,關鍵在於藥物劑量的變化。代表方劑補陽還五湯。用於中風之後正氣虧虛、氣虛血滯、脈絡瘀阻等導致的肢體麻木不仁、半身不遂,效果還是很好的。如果辨證準確,治療效果還是不錯的。中風的氣虛血瘀證,主要的症狀是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尿失禁、舌質淡且苔白、脈沉或者沉細無力。補陽還五湯的主要成分是生黃芪、當歸、赤芍、川芎、地龍、紅花、桃仁,黃芪用的是大量的生黃芪,取其補氣的作用,其餘的藥物是活血通絡的作用。
-
16 # 吳柱銀
黃芪主補氣,黨補元氣,當歸主補血,川芎主通穹,丹參歸心經。這幾種藥在一起適宜年歲大的人和體質較慮的人進行調理。主對氣血雙虧者。
-
17 # 壹藥壹方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知道每一味藥各自的功效是什麼
黃芪,味甘性溫,歸肺、脾,主要功效是益氣健脾、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久瀉脫肛,便血崩漏,外科瘡瘍久潰不斂等;
黃芪
黨參,味甘性平,歸肺、脾,主要功效是益氣養血,健脾補肺,用於脾肺氣虛,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等;
黨參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心、肝、脾,主要功效是養血活血,調經潤腸,用於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溼痺痛等;
當歸
川芎,味辛性溫,歸心、肝,主要功效是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腹痛,胸脅痛,頭痛,風溼痺痛等;
川芎
丹參,味苦性寒,歸心、肝,主要功效是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清心除煩,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胸腹疼痛,關節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等;
丹參
其次,藥物的配伍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遠比單味藥複雜,作用也更強。
如黃芪配黨參,補氣作用增強,主要是補肺脾之氣,適用於氣虛乏力,倦怠懶言,心慌氣短,食少神疲,月經量少等氣虛明顯的患者;
當歸、川芎配丹參,養血活血作用增強,養血即針對陰血虧少所致的心悸失眠,頭暈乏力,月經不調,心絞痛,腹痛等血虛明顯的患者,同時活血又是針對瘀血阻滯所致的頭痛、胸痛、腹痛、關節痛、痛經等血瘀明顯的患者。
血虛和血瘀往往同時存在,只是在疾病表現上側重不同,血虛的患者區域性血少以後容易形成瘀血,血瘀的患者區域性氣血不能正常流通又會加重血虛,因此當歸、川芎、丹參三味藥既能養血補血又能活血行血。
氣虛和血虛亦關係密切,中醫理論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虛推動無力血亦無法正常生成輸布,正如汽車沒有發動機執行不起來,燃油燈沒有油也亮不起來,氣和血是不能分割開來的,因此氣虛當補氣,同時也要補血,血虛當養血,同時也要益氣,因此補氣的黃芪、黨參常常和養血的當歸、川芎、丹參一起配伍使用。
黃芪、黨參、當歸、川芎、丹參一起使用可以治療什麼病?
明白了以上的講解就能明白這些藥的配伍可以治療的疾病有很多,但最關鍵的是抓住疾病的病機:氣血虧虛(兼血瘀)。
比如氣血虧虛的頭痛頭暈;
氣血虧虛兼血瘀的冠心病、心絞痛;
氣血虧虛的胃痛、腹痛、痛經、月經不調及閉經;
氣血虧虛的關節疼痛;
氣血虧虛的外科腫痛等等。
最後一點,藥物劑量問題也要注意,如果黃芪、黨參量大以補氣為主,養血為輔,如果當歸、川芎、丹參量多則以養血活血為主,益氣為輔,臨床上需要根據症狀進一步調整用藥劑量,或者加減用藥。
-
18 # 江淮中醫
補氣養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人參,黃芪,當歸是三味補養氣血的主要,古代庸醫就是,胸中一老字,搖筆便參芪。當歸,川芎叫芎歸散,活血化瘀止痛,丹參活血化瘀,古人云:一味丹步參,功同四物。四物湯是血病專方。
-
19 # 艾灸吉祥老師
黃芪補氣,黃色入脾補脾氣為主,黨參主要補胃氣,當歸補血為主,川芎活血行氣,丹參活血化瘀。總體補氣血,活血行氣,活血化瘀。
-
20 # 平平ZGP
此方中之藥在一起,可用於氣血嚴重虛虧者,同時又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方面補養氣血,另一方面又有活血化瘀之面,但體壯人不宜用此方。
回覆列表
黃芪、黨參、當歸、川芎和丹參在一起有什麼作用?
搭眼一看,這是一個與“血”有關的方子。因為:
首先,方中黃芪與當歸是“黃金搭檔”。前者補氣,後者補血,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根;氣能生血,血能載氣。兩者組合,很好地詮釋了氣血生化的關係。並且兩者合用,是亙古以來被確證了的益氣生血標配。所以臨床中醫每有氣血雙虧基本是必投它倆的。
其次,川芎和丹參也都是活血化瘀藥。川芎被譽為“血中之氣藥”,善治血淤氣滯;丹參更不必說,古語講“一味丹參散,功同四物湯”,就是形容丹參活血祛瘀的功效強大;黨參是補氣藥,也有養血功效。
所以,初步明確五藥組合能治療氣滯血淤引起的諸症,如:1.婦科方面:痛經,閉經,月經不調,產後瘀阻腹痛等,
2.內科方面:胸痺,心痛,脘腹痛等,
3.外科方面:臃腫瘡毒,跌打損傷等。
以上是傳統意義的方解。接著,從現代醫學角度看:此方由行氣、活血藥組成,而氣滯血瘀又往往是心血管病的病機所在。那麼,它會對心血管有怎樣的意義呢?
依據相關醫學典籍,各藥的藥理作用如下:
1.當歸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心肌缺血缺氧、擴張外周血管、降血壓等作用,
2.黃芪能強心、擴張外周血管、冠狀血管及腎血管,改善微迴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壓等,
3.川芎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縮、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迴圈、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等,
4.黨參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強心、調節血壓、抗心肌缺血等作用,
5.丹參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抗心肌缺血、降血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