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秋草獨尋
-
2 # 北洋海軍炮手
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當遊牧民族真的能壓制漢族的時候,這時候的遊牧民族並非是單純的遊牧民族,而是農牧混合的多元帝國。這種農牧混合的多元帝國古今中外並不罕見,比如帕提亞、薩珊波斯、蒙古帝國以及帖木兒帝國、清帝國,等等。
就以中國歷史來說,北朝、大遼、大金、以及大元和大清的早期,以及漢朝和唐朝的鼎盛期都屬於典型的農牧混合的多元帝國,因為這種政權有三點優勢:
一、吸收了漢族的農耕文明。因為遊牧民族的遊牧經濟非常脆弱,現在牧區基本上每隔四五年就有一次白災或黑災,大量的牲畜凍餓而死,牛羊等牲畜對牧民來說是重要的生產生活資料,牛羊倒斃就意味著巨大的經濟損失。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下中原王朝只要施加政治和經濟的拉攏,就可以達到分化瓦解遊牧民族的目的。
今天的牧區白災,也就是雪災倒斃的牲畜
而遊牧民族轉而壓制漢族,實際上同遊牧民族吸收了漢族的農耕文明有關,因為農耕文明相比於遊牧經濟最大的優勢就是經濟產出穩定。穩定的經濟產出就意味著實力的增加,進而憑藉武力的優勢壓制漢族。
二、融合了各個民族的武力。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絕對的武力可以摧毀一切。從一個方面來說,北方各個民族不管是不是遊牧民族都是優秀的戰士,也是優質的僱傭兵兵源,連帶著還有胡化的漢族人。這一點不管是大遼還是大元、大清都一樣,把能納入麾下的優質兵源都給收了。與此同時,少數民族領袖對實用主義的重視又能激發漢族人的認同感和積極性,這也是為什麼少數民族軍隊當中總有漢族人的原因,因為人家是去創業去了。
大遼的燕雲漢人和清朝的漢軍八旗就屬於典型的對少數民族領袖認同感更高,原因很簡單,契丹皇帝和滿洲大汗能讓勞動得到應得的回報。
三、政治上開始中心化。不管是遊牧民族還是其他北方少數民族,由於自然氣候、地理條件以及經濟生產等多種原因,在政治上是去中心化的。也就是說,這些少數民族是一個又一個小且分散的政治團體,而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不管是匈奴還是突厥還是早期的蒙古、滿洲。所以,對付這些去中心化的少數民族,成本最低且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政治、經濟的拉攏。匈奴和突厥就是被漢朝和唐朝搞垮的,要不然漢軍和唐軍怎麼那麼多少數民族騎兵。
漢軍騎兵主力都是匈奴騎兵
關隴集團衰落之後,突厥系騎兵成了唐軍騎兵的主力,甚至出現突厥騎兵成了救火隊的景象
但是少數民族崛起,共同點都是開啟了政治中心化,即一個權威領袖統一各部,比如說成吉思汗和努爾哈齊。而且這兩位都充分吸收其他族群的長處用於自身發展,雖然更多的都是軍事技術的發展。
基本上說,一個北方少數民族只要具備這三點優勢,軍事上會發揮出極為強悍的戰鬥力,政治上也具有靈活性,經濟上的多樣性又保證了經濟產出不至於崩潰。這也是歷史上遊牧民族能征服漢族的原因之一。
其實根本原因是,少數民族相比於漢族更傾向於實用主義。說不好聽的,漢族人一個劣根就是總把自己當天朝上國,總覺得自己很完美,實際上什麼都不是,要不然怎麼會經常性的被崛起的少數民族壓制。因為受儒教的影響,漢族人只知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只有只會之乎者也的臭老九才是上等人,剩下的諸如農民、工匠、商人、軍人都是下流坯。與此同時,由於儒教賦予的優越感,漢族人往往又把少數民族和外族人當成野蠻人,認為只有自己最高。
說不好聽的,這是自閉,自己把自己關在一個小圈子裡不去接觸、瞭解外部事務,沉浸在天朝上國盡善盡美的這種自欺欺人的幻象當中,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停滯、保守、封閉、僵化。所以,每當少數民族崛起之後,漢族人根本無法招架少數民族的衝擊,最好的結果也只是南渡而已。
而且對漢族人來說,被少數民族征服還是好事,因為我更認同輸血論,少數民族征服漢族就是少數民族在向漢族輸血。用日本學者內藤湖南的話說,這個輸血是輸入樸素主義精神,其實也沒錯。
因為歷史往往是這樣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往往更務實,不像僵化的漢族政權那麼浮誇、脫離實際。比如顧炎武、黃宗羲等人就認為,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就是過於浮誇,追求功利,因此主張學術應該務實,也就是經世致用,所以清朝達到了古典文化的巔峰。
同時,得益於少數民族的征服,漢族人往往也能重拾喪失已久的武德。比如大遼燕雲漢人出於建立軍功以及保衛家長的原因從小習武,其武藝並不比契丹武士差;元朝的漢軍侯更是統一天下的馬前卒;清朝就不說了,漢族將領一堆,而且不少人的武藝也不弱於滿洲巴圖魯。
但是也沒什麼卵用,因為少數民族王朝到最後基本就剩下一個少數民族的馬甲,成了一個漢族王朝。
全文完
-
3 # 京寧話說歷史
中國古代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北方遊牧民族不斷南下,與中原地區的農耕文明發生戰爭衝突。其結果是農耕文明在與遊牧民族的衝突之中處於下風。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遊牧民族的騎兵隊伍強大。遊牧民族全民皆兵,冷兵器時代,遊牧民族的騎兵軍隊機動性好,速度快,這非農耕文明的步兵軍隊可比。當然,一旦農耕地區的軍隊也能以騎兵武裝自己,那麼戰爭形勢也可逆轉。
2.民族性格使然。遊牧民族飲食主要是肉類和乳汁品,做為馬背上的民族,其性格好爽,體型彪悍,體力較強,嚴酷惡劣的生存環境使得他們作戰勇猛;而漢族區飲食主要是糧食作物,體質不如遊牧民族,民風相對內斂。
正因為如此原因,有時農耕文明在與遊牧民族的鬥爭中處於下風,中國歷史上游牧民族不斷南下就是明證。儘管如此,但征服農耕文明的遊牧民族最終不得不被先進的農耕漢族文化文明所征服,最終融入到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之中。
-
4 # 尚拙齋主
●縱觀歷史,遊牧民族雖然在文明的建制方面並無領先之處,農耕國家也經常以“蠻族”相稱,但他們的征服卻往往無可阻擋。
●農耕文明只能用水一樣的文化熄滅遊牧民族戰爭的烈火——遊牧者在征服之後往往改變了自身的生活習慣,落地生根,直到另一波遊牧民族的浪潮席捲。
●工業革命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從西方國家開始的近代化從根本上改變了漫長古代歷史的經驗。
●英國工業革命
冷兵器時代結束了,工業國家的組織和技術能力讓遊牧民族在戰爭層面上的優勢蕩然無存。從無法有效掠奪財富的那一天起,遊牧就不再是一個誘人的選項。
●然而世界並沒有忘記刻骨的創傷,無論是列格尼卡城外九個麻袋的耳朵,還是“崖山之後無中華”的哀嘆,時至今日,仍然讓許多人心有慼慼。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
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無歸處,獨倚銀輪哭桂花。
-
5 # 風光藝境
北方遊牧民族具有天然大牧場,良馬成群有百萬之多,故部隊皆為騎兵,被譽之為“控弦之士”。騎兵的優勢是來去如風,機動性高,衝擊力強;且北人食肉喝奶,剽悍生猛,尚武崇力。勇士配以彎刀快馬,必然所向無敵。
反觀中原農耕民族,雖有性情溫順的耕馬,卻少烈性之戰馬,難以組建起成規模、建制的騎兵軍團,對抗北方騎兵。只能步騎混編結成陣勢,進退緩慢,被動抵禦北騎的兇猛衝擊,故往往是敗多勝少。
-
6 # 乾坤獨步860
差距是明顯的,農耕文明沒有戰略縱深,因為失去可耕地和城市是致命的。戰馬缺乏的農耕文明在反擊的機動性上是零。當你的精銳步兵完成部署,敵人已經跑光了,因為遊牧民族只是劫掠物資,女人,並不會經營城市和農村。當更多的與政權為敵或者有仇的漢人加入遊牧民族,對於農耕文明的政權更加難以承受打擊。他們帶去了工程武器製造,經營城市。那絕對是災難。能改變這種不利的只有槍支和火炮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蒙元就是敗於突火槍的出現。所以社會的發展和改變也脫離不了工程創造,絕對不是些強人強權改變歷史,他們只是重複殘忍的過程,把他們的帝國主義當偶像只會招來災禍。
-
7 # 雨哥港歷史
因為遊牧民族人口較多,牧場不夠用,常常因為爭奪草場私鬥,這也使得他們戰鬥經驗異常豐富,加上他們宣揚的就是強者為王的道理,更是注重自身的武力值,他們的目的很簡單,殺死對方,佔領對方的一切。這才是值得他們炫耀的事。
而且他們也不像中原這樣大一統的王朝,有這麼高尚的儒家學,儒家認為武力乃是下層之策,所以不提倡武力,武力並不能解決一切,書生們學的都是這個,所以一個王朝安定之後,往往大力發展文學,而不是修武力。有個詞語就叫“文能安邦,武能定國。”
農耕民族,有一塊地往往就能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不需要到處跑來跑去,而遊牧民族一會從東邊跑到西邊,一會從西邊又跑到北邊,不停的遷徒,使得他們在身體素質上也要勝過農耕文明。
最為厲害的是,他們放牧,人人有馬,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馭馬術一流,根本就不需要怎麼訓練,就能參加團體作戰。俗話說的好:“武功唯快不破。”古代最有效最有力的機動便是馬匹了,這樣的機動能力,來去如風,怎麼跟他們打?剛剛到地頭他們就跑了,你人少他們又追上來欺負你,就像狗皮膏藥一樣貼著不放,你也不能拿他怎麼樣。
五胡亂華就是最好的例子,這是文化的衝突,也是漢人的悲哀。滿清得能夠經常打贏明軍很大程度也是機動能力強,在資訊上要優先得到知情權。
農耕民族在沒有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前,所以修建了長城,便有了邊關,用來防守遊牧民族。要麼像漢武帝那樣把匈奴打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可是沒有哪個王朝願意用滅國的代價去做這麼一場賭注,所以只能防守!我們雖然不提倡武力,但是我們講究謀略,只要中原出現大一統的王朝,必定會對遊牧民族分化打擊,拉攏一派,打壓一派,讓他們不至於形成同盟,不能對我們產生威脅。
-
8 # 格致研學
第一,遊牧民族來自北方草原,民風彪悍,有共同生活經濟方式與文化,易於團結統領;歷史上各遊牧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一種牧戰結合、兵民一體的社會單位,例如“猛安謀剋制”、八旗制度等,具有極高的動員力和戰鬥力;
第二,遊牧民族也被稱為馬背民族,騎馬射獵為其生活方式,可直接轉化為以騎兵為兵種的軍事單位和戰鬥本領,加之以草原馬匹充足且精良。使漢族政權以步兵為基礎的軍事力量相形見絀。歷史上的兩宋,曾為應對這一難題而付出極大國力成本。
第三,歷史上中原政權與遊牧民族之間軍事衝突,往往發生於農牧過渡帶的邊境地區。中原政權往往鞭長莫及,每每邊關告急之時,從戰爭動員到人事調動、糧草調撥、情報蒐集、軍令傳達都需要支出極高的經濟成本和較長的時間週期。很多時候,為此付出的經濟代價甚至超過直接求和之後的輸送。基於以上原因,最高統治者往往就會在軍事與政治、政治與經濟之間權宜衡量,搖擺不定。
最後,中原漢民族自古秉承儒家之教:主張懷柔遠人、羈彌尚和的對外政策。加之以中原漢族中庸內斂、缺乏尚武精神的民族性格,在與遊牧民族衝突之際時常處於下風也就不足為奇了。
-
9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從文明的先進性來說,毫無疑問農耕文明是高於遊牧文明的。而在兩者的衝突中,農耕文明除了在強盛時期,基本上都是處於下風的,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狀呢?
原因就在於遊牧民族掌控了主動性。遊牧民族都是天生在馬背上生活的,所以遊牧民族基本上是以騎兵為主,農耕民主是以步兵為主,而騎兵佔據了速度,所以當你精銳的步卒開始裂症的時候,它可以選擇繞開,而當你處於弱勢的時候,他就可以選擇進攻。農耕民族祭奠聚集優勢的兵力,對遊牧民族進行圍殲,遊牧民族也可以倚仗戰馬的快速逃離包圍。所以,戰爭的主動權永遠掌控在遊牧民族手上,是戰、是和、是避基本上都取決於遊牧民族。
農耕民族直到火器成為主要的戰場武器的時候,才逐漸擺脫這種困境。因為在步槍、火炮面前,遊牧民族的速度不再成為其優勢。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冷兵器時代,我們經常會發現落後的遊牧民族反而可以統治先進的農耕民族的重要原因。
-
10 # 龍角大將軍
農耕文明會在遊牧民族的衝突中處於下風,那是因為農耕文明已經定居,有大量生產資料限制其遷徙,而農耕文明有了穩定的生活來源,對於騎馬射箭等不必要的東西都不用學。遊牧民族因為對於靠天吃飯依賴性越高,每年冬天的儲備不能過冬,所以就必須會去搶農耕文明,遊牧民族居無定所,沒有什麼顧忌,又會騎馬射箭。所以遊牧民族只要有需要的時候都可以突擊農耕文明,農耕文明自己也需要生產,那裡有多餘的時間來防備遊牧民族的突擊。遊牧民族和農耕文明的接觸地帶一般都是很漫長的,防備起來所以十分困難,不能有效的和他們正面對決。
如果遊牧民族有了定居點,那麼就是農耕文明會獲得最終勝利!比如匈奴時期的龍城被霍去病萬里奔襲,藍玉打破捕魚兒海!
-
11 # 柒柒叄玖零柒
我們國家農耕文化很深。我們有土地,會建城池,雖然也會因為天氣等一些自然災害導致低產,但是整體來說還是可以活下去的。反觀遊牧民族,他們大部分是逐水草而居,但是冬季,沒有草喂牲畜,他們就會開始侵犯我們的周邊,劫掠以肥自身。
其實這就導致了兩個民族他們的那種思想觀念,農耕文明之下,我們自己耕種養活自己,慢慢的有了交易,然後是商業形成,階級,文化,等等。形成了比較健全的一個體系。
而遊牧民族,他們也有階級,自己的文化,而主要內容其實是劫掠。用戰爭壯大自己。
現在再來看問題,農耕和遊牧的衝突中有時處於下風,為什麼?
首先,我們的文化上,禮儀之邦,說人家是蠻子。在骨子裡面,我們是看不起這些人的。而持著禮儀之邦的這種準則,我們的皇帝,大臣,是驕傲的。我們在他們臣服進貢的時候,我們回禮給的可能比他們上貢的還值錢。而蠻子,他們只信奉一個,拳頭的道理。打得過就搶你,欺負你,打不過就道歉,送點隨便什麼東西,拿一筆賞賜,慢慢蟄伏。強大了再來打你。說白了就是我們愛面子。而他們不要臉。因為生存環境惡劣,沒東西吃,又沒有什麼醫生等這種基礎的一些建設,還要什麼臉?
第二個是體魄。這個每個朝代不一樣,但是遊牧民族,自小就騎在馬背上,肯定比我們要厲害。在那種冷兵器時代,又有馬,一個個從小的理念就是類似土匪的那種思想灌輸,又沒有什麼娛樂活動,也很少有讀書的。而我們呢?我們有很多的思想,很多的書,也有江湖,我們生活多姿多彩,還有吸毒的風流名士,有青樓……
第三是體制吧。我們有皇帝,下面有各種官員。不免有那種貪汙的,思想不純潔的,而遊牧的像遼,蒙古,他們也有首領,皇帝,但是整體來說,他們更團結一點。
其實說穿了,就是農耕文明這邊,說不上生活很好,但不至於因為飢餓而亡國滅族,而遊牧,因為不穩定,他們還在考慮肚子的問題。所以我們有時會被遊牧欺壓。
-
12 # 史海尋蹤
這是因為在古代,農耕文明雖然更為先進,但是沒法同遊牧民族論理。文化層次不同導致聽不懂,即使能聽懂也不會商量著來。那個時代要想腰桿子硬,只能依靠武力。
不同的文明方式,導致雙方對武力使用方式、重視度有明顯差別中原王朝多以農耕為主體,遊牧政權都是逐草而居。相比之下,選擇以農耕為主要生產方式的文明更加先進,從而形成了更為全面複雜的社會結構。
這種結構有什麼好處呢?分工更加精細,有種地的、有做小生意的、漁樵耕讀各司其職。這本來是好事,但只要是治世,位居上層掌管權力的的多為文官。為什麼呢?社會形態的精密複雜,讓管理職能也成為複雜精細的系統,文化人能打理的井井有條。
不打仗武夫就沒用了,相反文官的地位水漲船高。更為要命的是,大多數中原朝代,武將要聽文官的指揮,因為代表君主意志的指揮中樞是由文官集團掌握。
以武力疲弱的宋朝為例,兵權分散互相掣肘,以不懂軍事之人指揮懂軍事之人,造成武力值無法充分發揮。
因重視度不同也形成了對武人的歧視,讀書出仕要遠高於入伍從軍,這種風氣是很不正常的。
遊牧民族不一樣,社會結構極其簡單,首領、部眾乾的都是一樣的事。他們崇尚武力,以勇士為尊,無論是選舉頭領、部落間爭鬥,武力滲透到生產生活方方面面。
雖然總人口不如中原,但上馬為軍下馬為民,所有人都是戰士,隨時可以動員起數以萬計的軍隊。
農耕文明雖然先進,但這種先進無法有效轉化為武力在火器發明之前,冷兵器是唯一選擇,哪個文明在打仗這事上,起跑線都是一樣的。
詩書歌賦不行沒關係,打仗都是刀槍劍戟拼命招呼,力氣大不怕死的佔優。
古代的文明幾乎體現在各個方便,唯獨對軍事上幫助有限,幾千年間高度近似。遊牧民族變得能歌善舞,那是洋槍大炮出現之後的事。
即使強大的王朝,對付遊牧部族也非常吃力農耕文明以揮鋤頭為主,遊牧是專業放馬。兩條腿跑不過四條腿。等你把隊伍集合好了,那邊早就跑得不知所蹤。自己建立騎兵呢?急切之間哪有那麼多馬匹來源,敵方早就禁止馬匹買賣。就算有了馬,臨時訓練能和從小騎馬的部落戰士相當嗎?而且搞騎兵還特別費錢。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那是國家扶持鼓勵。就這樣傾盡一家人之力,也只能供養出一個騎兵。漢武帝打匈奴,花光了文景時期積攢的家底,把國庫折騰個底朝天,以至打了勝仗還被人詬病是“窮兵黷武”。
總之是各種不容易。
如此一來,凡是農耕對戰遊牧,大多是遊牧襲擾農耕防禦。除去主動權沒有了,單兵戰力、指揮效率也不一定高於對方。落於下風也就不奇怪了。
-
13 # 跬步求索
首先,雙方的戰略位置不一樣。對農耕民族來說,土地是根本。人家打你你跑不了。而遊牧民族沒這方面顧及,打得過揍你,打不過退回漠北,只是放馬的牧場變了一個。霍去病封狼居胥,對匈奴最大的影響可能就是“使我六畜不安寧”。這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滿清能消除北方邊患靠的也不是軍事而是給遊牧民修廟。
其次,動員能力不一樣。在現代民族國家意識覺醒前。農耕民族對遊牧民族的戰爭只能依靠職業化的軍人。這種戰爭耗費巨大,在遠離本土的情況下一場10萬記的大型戰爭需要動員的後勤民夫達到百萬級。而遊牧民族沒有這方面的限制。他們秋末對農耕地區的洗劫本身就是生產方式之一。農耕民族動員20分之一的人口打仗是窮兵黷武,對遊牧民族來說還沒用上全力。
然後,組織方式也不一樣。農耕民族是樹形組織,擊垮了中央戰爭就基本結束了。遊牧民大多數時候是海星組織(入關後被漢化的滿清除外)。所謂的大汗什麼的更像武林盟主,死了再選一個也沒啥大不了(很多時候不用等死了,只要部族力量無法對其他部族形成壓制就該換人了)。所以對遊牧民的戰爭不打垮所有有實力和影響力的部族勝利就只是暫時的區域性勝利。
。。。。
原因很多,不一一列舉。我們說我們自古以來是熱愛和平的民族可不是隨口說說的。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是個好問題。中國兩千年曆史可以說就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兩大勢力的對抗。
這值得說明的是,當然這裡還有另外一根隱線,就是兩邊國家形成對於戰爭的影響也是極為重要的。當中原與北方都是國家性質的政權時,則基本上中原政權處於下風。
但如果北方沒有國家政權存在,呈現部落狀態時,則中原政權還可以與之抗衡。這個拿漢唐就最容易對比,漢唐時期,當北方還沒有出現國家形式的政權時,中原往往是大勝。如唐太宗時期的唐突陰山之戰和李勣大破薛延陀部,都主要是以三千精銳騎兵打擊遊牧民族的核心部落,就基本能夠打贏一場戰爭。
而一旦北方也形成中原一樣的政權時,這種以少數精銳騎兵就能一兩場戰役就能打贏一場戰爭的事,之後基本就不太可能發生。
最典型的就是宋、明時期。南宋對金軍的大勝也達到六七次之多,但也只能是保持對峙。
這個時期,中原政權基本就只有捱打的份。
遊牧民族自從遼朝開始建立如漢一樣的政權後。兵員、財政、管理機制等國家機器動員的戰爭能力是巨大的。最典型的轉換來自金朝,當他自已還是北方政權時,有著“女真不滿萬,滿萬無人敵”,滅遼國,滅北宋。
而當它一旦定居中原之地後,戰鬥力急劇下降,遭致蒙古政權的毀滅性打擊,甚至到後期1217年時,連宋軍也對金國可以屢戰屢勝了。
所以,這裡要說明,國家性質對於戰爭的影響是巨大的。遊牧民族(雖然如女真為漁獵民族,為不致於把問題搞複雜,在這裡統稱為遊牧民族)。
所以,下面我們主要以國家對國家戰爭的形式來進行對比較為合適。
北方遊牧民族國家對於中原政權的優勢主要在於四大優勢:一、騎兵叢集的優勢這個很容易理解,當步兵沒有陣形時,是很容易被擊敗的,這個在北宋高梁河之戰時,就得以證實,耶律休哥五千精騎大破幽州城下的疲蔽不堪的五萬宋軍。
當步兵有陣形時,如端平出洛時,其實當時的徐敏子所率的宋軍步兵很有戰鬥力的。一旦布好的陣形,蒙古騎兵的攻擊頓時受挫,連續四五日蒙騎兵沒有佔到任何優勢。但是蒙古騎兵襲擊了宋軍的糧草輜重部隊,使得宋軍不得不趕快撤退,結果導致被蒙軍大敗的結果。
所以騎兵大兵團作戰時,中原部隊如果沒有足夠的後勤保障,或是步兵依靠城池進行屏障保障作用時,是無法破敵,而且步兵陣形也不利於追擊,更不可能打成殲滅戰。
二、後輸簡單的優勢。遊牧民族部隊,其糧草一般都是容易解決。通常一個騎兵會帶三四匹馬,運輸能力強。
即使沒有足夠的糧草,也可以就地劫掠的方式來解決。
但中原農耕的部隊,如果需要北伐,光衣服,鎧甲、棉被都要準備好幾套。糧草要準備至少兩個月。
就拿康熙年間北擊準噶爾的昭莫多之戰來說,清軍的騎兵也已不少,但中路軍3.29萬人的後勤保障就用去了六千兩大車,3萬多人進行運輸,動員了三萬多匹騾馬,另有兩萬步騎兵進行保護。真正抵達前線作戰的部隊,只有一萬多人。
而且在運輸途中,還需要不斷的鋪設木板道路,否則很難順利前進。如果遇上雨天、雪天就更是困難。
三、全民皆兵的優勢。遊牧民族由於其生活生產方式就是以打獵為生,生產與戰爭的形式更為接近,所以其部隊往往可以隨時招募,全民皆兵,騎射醇熟。
而中原農耕的部隊就需要特別訓練,騎射之功非一年半載可以熟練的。這也是北方民族在招募部隊時的靈活的優勢。
四、作戰慾望的優勢。中原向來物產豐富,而北方往往是貧瘠荒涼,中原百姓對於無法耕種、沒有物質的區域通常不感興趣也就很正常,而北方民族一旦到中原就發現遍地是寶藏,書籍、茶葉、絲綢、金屬製品、家禽瓷器、字畫等無一不是寶貝。
如果是象金國與滿清一樣的政權,實行的是猛安謀剋制或是後來的八旗制,每次作戰的收穫都歸之於自已猛安、自已這一旗,相當於是一種激勵機制。所以打起仗來,每一個猛安與旗主、旗民都會有巨大的利益誘惑。
自然而然就會有巨大的戰爭衝動。
而對於中原農耕型部隊而言,打仗就是一件苦差事了,除了保衛家鄉的特殊情況下,作戰的慾望就不是那麼強烈了。這也是“好男不當兵”的最初由來。
所以,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
兩種文明,明顯在冷兵器時代存在較大的戰力代差。一直主導中國古代戰爭達一千多年。火器改變戰爭對峙的形式。直到火器能夠主導戰爭的程序時,這種形勢開始逆轉,但此時已經到了近代了。
以蒙古騎兵的全軍覆沒為結果的八里橋之戰為標誌。
在清軍與捻軍的戰爭中,以騎兵為主的東捻軍與西捻軍的覆滅都是被洋槍隊的淮軍所消滅。
從此騎兵在中國的戰爭中才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參考資料:
《中央帝國的軍事密碼》
《塞北三朝》袁騰飛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