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野遺英

    勝利!分戰略性勝利與戰術性勝利。如畢其功於一役雖在一個點上取得了戰術性勝利(師老兵疲、物資損失殆盡),但在面上就是戰略性失敗。

  • 2 # 補天石2011

    比較典型的是基輔圍殲戰。為了殲滅基輔方向的80萬蘇軍,德軍進攻莫斯科方向兵力被抽調,導致攻擊莫斯科的時間進入了冬季。

  • 3 # 一根有思想的韭菜

    有,比如說中法戰爭中的“鎮南關大捷”。

    1885年2月,法軍進攻諒山,廣西巡撫潘鼎新不戰而退。十天以後,法軍侵佔鎮南關(今友誼關),因兵力不足、補給困難,焚關而去,退至文淵(今越南同登)、諒山,伺機再犯。時老將馮子材受命幫辦廣西關外軍務,馳赴鎮南關整頓部隊,部署戰守。得悉法軍將犯鎮南關,在隘口搶築了一條橫跨東西兩嶺高七尺、長三里、底寬一丈的長牆,牆外深掘塹壕,築成了較完整的防禦陣地。3月23日,盤踞諒山的法軍傾巢出動,撲向鎮南關,24日越牆進犯,馮子材率士卒衝出牆外,激勵將士猛烈搏鬥,終將法軍擊退,遏阻了法軍對中國邊境的窺伺。清軍乘勝追擊,連破文淵、諒山,將法軍逐至郎甲以南,重傷東部法軍統帥尼格里。法軍陷入困境。鎮南關大捷使清軍在中法戰爭中轉敗為勝。法軍戰敗的訊息傳至巴黎後,法國議會以306對149票否決軍費追加案,總理儒爾·費裡旋引咎辭職。但是法國立刻又向越南法軍支付五千萬法郎,國內輿論一片要向清國宣戰之聲。

    中法戰爭是中國對抗帝國主義侵略唯一的一次大的勝利,法國也是帝國主義國家中唯一沒有戰勝國中國的國家。

    雖然勝利,但李鴻章還是代表清政府與發過簽訂了《中法條約》,是謂“不敗而敗的戰爭”。

  • 4 # 安平144796971

    說明明打了勝仗,實際上卻是敗了,是屁話!

    打了勝仗,起碼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達到了短期的目標,即使後來失敗了,也與短期打了勝仗,關係不大,至少推遲了後來失敗的過程。提出明明打了勝仗,實際上卻敗了這個錯誤的觀點者,無非舉下面幾個例項。

    一、日本偷襲珍珠港。日本基本打敗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勝了,卻敗了。但日本為什麼要打美國,進軍東南亞呢?就是美國開始對日本進行物資封鎖,日本的侵華戰爭,面臨戰略物資潰泛,無法進行下去了。與其坐等失敗,不如放手一搏。也就是說,面臨美國的戰略封鎖,加上美國對歐洲、中國的援助,日本即使不向美國開戰,也必敗無疑了,向美國開戰,奪取東南亞的資源,成為日本挽救敗局的唯一希望。

    一、中日之瀘淞會戰。江浙一帶,佔中國財稅來源之70%,日本取得瀘淞會戰的勝利,一是斷了中國抗戰的財源,二是壯大了自己的財力,對日本是有利的,對中國當然是不利的,說日本取得了瀘淞會戰的勝利,實則上失敗了是錯誤的。如果當時不是由於蘇聯的大力援助,在財力上,中國抗戰就早早地進入全國游擊戰了。

    三、晚清的鎮南關大捷,清軍打敗了法軍,卻賠了款,敗了。實際上這個大捷,只是一場區域性的勝利,並沒有扭轉整個頹勢,清廷在法國要價不高的情況下,訂下和約還是審時度勢的,實際上也體現了大捷的結果。

    其它例就不舉了。

    當然,二戰勝利後,蔣介石承認外蒙獨立,承認蘇聯在東北的特殊利益,給美英法外之權及通商的一切便利,是與蔣介石自小賣國有關,與勝負無關。

  • 5 # 呆呆啊撲

    1880年左右,具體記不清了,歷史不精,中法戰爭,老將馮子材憑鎮南關大捷打贏了法國,但是後來清政府卻立刻忙著賠款,最後中國賠了好多

  • 6 # 小事不糊塗

    古今中外,太多了,數不勝數,兩千年前,楚漢之爭,楚霸王項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屢戰屢勝,卻是地盤越打越少,盟友越打越少,隊伍越打越少,手下大將越打越少,最後兵敗自殺。

    著名的十三翼之戰,鐵木真(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程序中與札答蘭部首領札木合之間的一場戰爭。札木合勝利,但是卻殘殺俘虜,分配戰利品不均,導致離心離德,眾叛親離,大量部族歸附鐵木真,扎不合雖勝卻敗。

    第二次中東戰爭,又稱蘇伊士運河戰爭。英法為奪得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與以色列聯合,於1956年10月29日,對埃及發動的軍事行動,埃及軍隊一敗塗地,被打的沒有招架之力。結果英法以三國的行動遭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指責。11月6日,在強大的國際壓力下英法兩國被迫接受停火決議,英法兩國的軍事冒險最終以失敗告終。

    還有蘇軍入侵阿富汗,就算打下首都喀布林,但卻陷入泥沼,歷史一次次的驗證一個真理:戰爭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 7 # 咖哩咖哩醬

    有。公元749年,唐玄宗皇帝李隆基強行發起的史寶城之戰就是一個例子。中國封建王朝的鼎盛時期無疑是唐朝在安石起義之前和李隆基統治時期。在此期間,唐帝國的事業如火如荼地發展著,他們正在瘋狂地擴張自己的軍事領地。但是與我們想象的不同,現階段唐軍取得了許多勝利,但是失敗並不罕見。但是,公元749年的石寶市戰役卻大不相同:唐朝犧牲了成千上萬計程車兵,並最終從吐蕃手中奪回了這一戰略要地。但是,唐代並沒有等待其全部價值在唐代內得到充分實現。安石起義後,石寶市允許Tubo輕鬆將其撿起。大唐與吐蕃-十寶市對峙的戰略前沿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是唐朝史無前例的強大敵人。公元638年,唐代太宗李世民率侯軍吉行軍,在松州市擊敗了自宗農讚的吐蕃軍。此後,兩國暫時放棄了軍事對抗,轉而相處。然而,吐蕃在整合了流入中原的先進生產力之後又進一步發展,並開始積極進攻不穩定的唐朝,這嚴重威脅了西部地區和河西走廊。激進的唐玄宗登基後,雙方開始了持久的拔河比賽。其中,關鍵地理位置是石寶市已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公元729年,李毅為了擺脫吐蕃的這個據點,率領河西和龍游軍隊進攻石寶市。在拔出釘子之後,唐軍建立了對吐蕃的戰略優勢。但是,美好時光並沒有持續多久,11年後,Tubo重新奪回了美好時光。此後,雙方在這一地區進行了多次激烈的戰鬥,國力如火如荼的唐軍逐漸佔據了更大的優勢。公元746年,著名的王中四將軍出任河西和龍游街都的使節,他也結識了碩放和河東街都。事發後,四大軍鎮的資源已經到位,唐軍多次襲擊吐蕃,確立了壓倒性的統治地位。這使李隆基有了再次回到獅寶市的想法。但是,王忠思不同意。王忠思以實際行動抗拒從負責四鎮的王中四的頭銜得知他在唐軍中的地位。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還聘請了舒翰,李光bi等著名將領。用我們現在的話說,老王將軍是唐軍的“教父”。同時,與Tubo的多年戰鬥使他更加意識到了這個敵人。公元747年,當李隆基命令他進攻石寶市時,王中四根據收集到的情報提出反對:石頭城堡是危險而堅固的,整個國家都在守護著吐蕃。今天,軍隊在它的控制之下,成千上萬人無法被打敗。部長們擔心收益不如死亡。換句話說,Tubo易於防禦且難以攻擊。如果要加倍努力,至少將失去成千上萬人。即使您獲勝,收益也將遠遠超過損失。因此,最好是等待並觀察變化並等待對手的內部問題。 。但是,領導者總是隻看結果而不關心過程。聽到不同意見的李隆基非常沮喪。但是,總有一些人擅長急切的領導,所以董延光主動要求應穎接任。李隆基喜出望外,命令王忠思提供合作。無助的王忠思採取了不可行的解決方案:他派出成千上萬的人與董延光一起進攻石寶市,但他沒有宣佈任何獎勵措施,以使他們不會拼命戰鬥,避免徒勞地喪生。看到這個問題後,他的代理人李光bi建議他不要冒險。王忠思說:“犧牲成千上萬計程車兵去建立一個今天不重要的小鎮是沒有意義的。我不能用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來維護我的官職。”李光bi心服口服。果然,由於士兵們的熱情,唐軍終於從這次旅行中失敗了。李隆基大怒,李林甫纏擾了他,並企圖與王子勾結以奪取政權。王忠思被召回首都並被囚禁,在那裡他幾乎被斬首。在關鍵時刻,廣受歡迎的炸雞弟弟舒涵哭泣起來,在李隆基面前走來走去,甚至表示願意用自己的全部財富為他的老老闆贖罪。最後,王忠思救了他的命,被降級為漢陽知府。進攻石寶市的任務落在了葛樹翰身上。拆除石寶市確實造成了成千上萬人的死亡公元749年,格蜀漢奉命率領4個鎮的63,000名士兵進攻石寶市。這座建在懸崖上的堡壘在三個側面都很陡峭,只有一條小路通向山下。最終,唐軍犧牲了成千上萬人,並最終取代了這個地方。但是,在佔領石寶市的紅利尚未實現之前,安石起義就爆發了。隨著邊防部隊被轉移到內陸以對抗叛亂分子,吐蕃很容易將石寶市收回。水在漂浮。正如王中四所說,當時吐蕃面對唐軍一直在穩步撤退。對於大唐而言,是否贏得石寶市並不是重中之重。然而,為了他的權威和麵子,李隆基白白犧牲了成千上萬的賀隆精銳士兵。如果沒有這種不必要的犧牲,六年後面對安石起義時,他是否會有更多新鮮力量抵抗起義?

  • 8 # ARCHANGELS

    有的,最起碼關羽就是一個,發動襄樊之戰,一個水淹七軍名揚天下被吹捧成威震華夏,然後呢,不光荊州丟了,命也丟了,後果就是蜀國沒了大半條命,不是諸葛亮,蜀國早撐不了四十來年早讓滅了

  • 9 # 島主說事

    有的時候明明打了勝仗,實際上卻敗了,歷史上真的有這樣的戰役嗎?當然有,發生於1939年冬季的蘇芬戰爭就是一個典型的戰例。

    首先,蘇芬戰爭蘇軍名義上打贏了,實際上卻輸得非常慘。1939年11月30,蘇軍動用了120萬人的兵力,幾千輛坦克和火炮以及一千多架飛機,分三路對只有20萬兵力參戰的芬蘭展開了進攻。這場戰鬥一共進行了兩個階段的作戰,也分成了中南北三線展開,最終在1940年3月12日結束戰役。雖然芬蘭以割讓土地為代價承認戰敗,但芬軍的損失要比蘇軍少得多,不僅只有25904人傷亡,還為芬蘭贏得了口碑。

    相反,蘇軍在這場戰爭中除陣亡了375491人外,還大量出現了凍傷和非戰鬥減員。而且讓蘇軍佔據優勢的裝甲坦克在戰鬥中屢遭損失,不僅蘇軍的機械化作戰優勢在戰場上沒有發揮作用,還讓蘇軍在國際形象上受到重大損害,芬軍戰敗卻贏得名譽,蘇軍打贏卻名利雙損,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打了勝仗輸了本錢的戰爭。

    其次,蘇芬戰爭,蘇軍失去了鄰居作屏障,德軍卻找到了合作伙伴。本身,蘇芬戰爭(也叫冬季戰爭)展開前,德國已經發動了二戰,在與蘇聯共同瓜分波蘭以後,正準備對英法大國展開閃擊戰。希特勒看到蘇軍這麼不堪一擊非常高興,蘇軍連芬蘭這個小國都打不過,將來如何打贏強大的德國裝甲進攻呢?客觀上講,蘇芬戰爭提高了希特勒閃擊蘇聯的信心。

    而對蘇軍來說,由於裝甲部隊在芬軍的游擊戰和極寒條件下作戰受限,客觀上又為斯大林調整蘇軍軍事力量打下了基礎。因此,1940年夏天,蘇軍由朱可夫的基輔特別軍區為假想敵藍方,由巴甫洛夫的西部特別軍區為防守紅方,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演習,紅藍方指揮員都認為發展裝甲打擊力量刻不容緩,所以,斯大林在1940年下半年開始著手展開加強武器裝備的升級換代工作,一是將主要方向放在提升空中打擊力量和炮兵建設上,這也是蘇軍在蘇德戰爭中飛機多火炮多的原因,二是從1940年到1941年要建成20個以裝甲坦克為主的機械化軍,實際上,到蘇德戰爭爆發,蘇軍也才建成了9個機械化軍,這也為蘇德戰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上面分析看出,一場蘇芬戰爭,把蘇軍打醒了,不僅在國際上形象受損,還明白打仗光靠人多武器多還不行。而德軍卻從中發現了蘇軍的軟肋,不僅拉攏芬軍迅速加入了軸心國,還為德軍閃擊蘇聯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

    參考文章:二戰蘇芬戰爭,為何成為蘇德戰爭的助推器,誰汲取教訓誰贏得勝利

    蘇芬戰爭,西蒙•海耶一人射殺742名敵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二戰蘇芬戰爭,崔可夫第9軍為何不敵芬軍1個師?運動戰出奇制勝

  • 10 # 葭明通半瓶歷史

    有一場戰爭,整整打了20年的一場戰爭——越南戰爭。

    越南戰爭就是美華人明明打勝了每一場戰役甚至每一場戰鬥,最後美國卻失敗了。

    美國二十年間勝利接著勝利既沒有保護住南越,也把美國二戰的精氣神打掉了。可以說敗的很慘。

    越南戰爭最高峰的時候,美華人光在越南本土就投入了65萬名美國軍人,還有大概20多萬的輔助人員在越南之外參與越南戰爭之中。

    合計85萬美國軍人,再加上其他盟友的軍隊,美國一方怎麼也有近百萬軍隊的投入,而其時北越也就2000萬人口,彈丸之地也。

    也許是資本家屬性使然,也許是東西方文化隔閡使然,二戰後的美國在亞洲扶持的掌權者基本全是不得民心的民賊,比如越南的吳庭豔。

    吳庭豔這個舊封建官僚大家庭出身的越南人因為自己是天主教徒(這是美國喜歡他的原因之一),得到權力之後,在南越戰後百廢待興的關頭,既不搞建設,也不搞經濟,連和胡志明打仗他也不怎麼關心!他認為那是美華人的事情。

    他首先做的瘋狂鎮壓佛教徒,一個政治家決定在東南亞地區鎮壓佛教徒,只能說明他是愚蠢的,在越南,70%的人是佛教徒。

    各地反抗吳庭豔宗教政策的運動風起雲湧。

    然而,吳庭豔不怕,因為他周圍全是自己人,他認為不會有人背叛他,他四弟和五弟是情報部門的最高長官,六弟是駐英國大使,二哥是天主教大主教,吳氏家族“牢牢”掌握了南越的所有權力,除了美華人,他們怕誰呢?

    一切的利益包括美援,全部給了天主教會。

    民怨沸騰,害的美華人也背上了黑鍋,後來,一個叫做釋廣德的高僧(阿彌陀佛), 站了出來,製造了一個大新聞告訴了全世界吳庭豔的爛事。

    至此,越南人算是恨透了吳庭豔,也順帶的失去了對美華人的信心,眾所周知,美華人是吳庭豔的主子呀!這是美國在越南失敗的主因。

    而胡志明哪裡呢,心心念唸的一直要統一越南,南北越一直在戰鬥著。

    1963年吳庭豔自己作死而死了,一場政變要了他的生命,接著兩年內,南越發生了三次政變,換了五個政府,爛透了,自然和北越是沒有辦法戰鬥了。

    於是,美國親自披掛上陣,越戰從美國軍事支援南越演變成了美國親自參戰!

    北越一個農業小國家,還是半個國家,怎麼打得過美華人呢,不論是武器裝備還是兵員素質,美軍都完勝北越人,並且,美軍還擁有完全的制空權和制海權,可以隨心所欲為陸軍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

    然而,打過很多架的人都知道,能打的雖然一定打的贏所有的架,但是,他們不願意和願意打架且無論如何要打贏的人去打架的。

    北越人就是願意打併且無論如何一定要打贏的那種人,打輸了爬起來再打,打死了囑咐自己的兒子繼續打,把個美華人纏的呀,美華人也是沒有辦法,使出了渾身的解數一次又一次的打贏了所有戰鬥和戰役。

    但是,美華人沒有本事一下子把北越人打死,因為北越人戰敗之後有個好鄰居,可以去鄰居那裡躲避、喘息。

    北韓戰爭打出來的威風,美華人並不敢越過中越邊境線。

    於是美華人每一次打贏越南人之後,只能站在那裡等著越南人活過來再打一次,然後美華人三下五除二勝了之後,繼續站在那裡再等著越南人緩過勁,又打一次,一次一次又一次,一直打了二十年。

    曠日持久的戰爭讓美國國內反了天,決定承認失敗,退兵!

    美華人連失蹤加死亡6萬多美國軍人後,一寸土地也沒有得到,一分錢利益也沒有得到之後,就回美國去了。

  • 11 # 度度狼gg

    世人只知杜聿明第五軍取得了“崑崙關大捷”,期間重創日軍精銳第五師團以及擊斃旅團長中村正雄,卻不知此戰過後第五軍因傷亡過於慘重不得不撤下戰場休整,包含崑崙關戰役在內的整個“桂南會戰”,最終其實遭到了慘敗,重慶軍事委員會為此開出了一份史無前例的“罰單”。

    (第五軍軍長杜聿明)

    日本人1939年發起的所謂“南寧攻略”,並非以侵佔整個廣西乃至於進兵大西南為目的,而是要切斷中國的國際運輸線,以此迫降重慶政府。在中國沿海全部被日本海軍封鎖的情況下,從美英等國輸入軍用物資的路線只剩兩條,即滇緬公路和滇越鐵路,日本政府一直在威脅英法兩國關閉這兩條通道(後來乾脆動武了)。

    知識點,另外還有一條隱密的陸上線路!它從越南河內先透過鐵路到邊境城市同登(79年軍迷都熟悉了它),再從同登透過公路到達廣西南寧,武器裝備在這裡源源不斷運進廣西,注意啊,這都是中國花錢買。日本人很快發現了這條線路的存在,命令駐廣州的第21軍攻佔南寧進而切斷之。

    (榮譽第1師師長鄭洞國)

    1939年11月9日,負責進攻南寧的日軍第五師團和鹽田支隊(TW旅團)在海南三亞集結完畢,由第五師團長今村均中將統一指揮,於六天后突然在廣西欽州灣實施登陸。由於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根本未曾料到日軍會進犯廣西,因此毫無軍事準備,負責欽州灣海防的桂軍新編第19師一觸即潰。

    當時第四戰區主力都在粵北一線與日軍對峙,整個廣西境內只有夏威第16集團軍的兩個軍六個師,在日寇廣島師團的猛烈攻擊下,僅僅九天時間全線即告崩潰,11月24日南寧失守。為了鞏固南寧的防禦,第五師團第21旅團在追擊中佔領了南寧以北50公里的崑崙關,這是桂南地區進入廣西腹地的天險和要隘。

    (第200師師長戴安瀾)

    重慶軍事委員會急調駐紮全州的杜聿明第五軍馳援(直屬戰略預備隊),命令該軍務必奪回崑崙關,12月18日第五軍所屬三個師同時發起反攻:戴安瀾第200師和鄭洞國榮譽第1師正面攻關,邱清泉新編第22師在崑崙關以南阻援。用第五軍這樣的機械化部隊進行並不擅長的山地攻堅戰,其實是非常愚蠢的,但是沒有辦法,附近一時沒有其它有力部隊。

    崑崙關的戰役細節不再贅述了,第五軍歷經旬月苦戰,在1939年的最後一天以屍山血海克復崑崙關,消滅第21旅團及增援而來的鹽田支隊一部共4000餘人,擊斃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然而第五軍也付出了可怕的傷亡,官兵犧牲和失蹤6400餘人,抗日名將第200師師長戴安瀾以下負傷11000人,後期投入作戰的第66軍和第99軍也傷亡約12000人,所以“崑崙關大捷”實在是慘勝如敗。

    (新編第22師師師邱清泉)

    更重要的是,第五軍基本喪失了戰鬥力,全部撤出戰場至廣西遷江休整,崑崙關陣地則由增援上來的第37集團軍第66軍的159師和160師接防。此間中國軍隊先後調入廣西南部增援的已有第35(鄧龍光)、第37(葉肇)、第38(徐庭瑤)三個集團軍的番號,加上原有夏威的集團軍,僅用於一線的兵力即達10餘萬人,對戰場上日軍一個師團附一個旅團構成絕對優勢。然而1940年1月13日,日軍增援部隊第18師團和近衛旅團到達,戰局再次逆轉。

    已經越過崑崙關準備反攻南寧的國軍各部,在日軍的攻擊和迂迴下再次陷入大亂,重慶軍委會命令白崇禧反攻賓陽重新奪取主動權,後者回覆:“我各部傷亡太大,在日軍的迂迴下,全線發生動搖,已無法展開攻擊”。

    (第五軍的戰車部隊)

    1940年2月3日,日軍第18師團在追擊中再佔崑崙關,第21軍參謀長佐藤甚至要求軍部再增援兵,一口氣攻佔桂柳地區進逼貴州,沿柳渝路直下重慶,如今回頭想想都是一身冷汗。

    所幸1940年的日軍還沒有進攻川渝的作戰思路,因此佐藤的建議被否決,中日兩軍在崑崙關附近形成對峙,桂南會戰以重慶軍失敗而告終。鬼子雖然沒有繼續深入,卻是把蔣某人嚇得夠嗆,戰後在柳州召開軍事檢討和追責會議,嚴厲處分了各級將領,開出了抗戰歷史上最大最多的一張“罰單”:

    (邱清泉)

    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降級,從一級上將降為二級上將,且行營從此無權指揮戰區軍事;前來督戰中央軍的軍委會政治部主任陳誠亦遭處分,第37集團軍總司令葉肇送交軍事法庭,第38集團軍總司令徐庭瑤“撤職查辦”(這可是杜聿明的恩師、第五軍的創始人),同時又撤了三個軍長和三個師長的職,作戰不力的第9師乾脆被取消了番號,改為“無名師”。。。

    其實蔣某人的擔心和後怕是有道理的,四年後的“桂柳會戰”(豫湘桂戰役的一部分)中,日寇第11軍攻陷桂林、柳州後便兵犯貴州,直接造成貴陽幾乎不保和重慶震動,國民政府甚至有了西遷西康的打算,而如果他們1940年初就這麼幹了,抗戰形勢如何發展,真的很難說了。

    (徐庭瑤、杜聿明、鄭洞國、邱清泉等)

  • 12 # 蕭武

    1938年三四月間,國軍雖然在臨沂和臺兒莊接連擊敗日軍磯谷師團和板垣師團,但自身傷亡也很大,部隊基本上被打殘了。所以,在日軍退回莒縣和嶧縣之後,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雖然命令各部隊追擊日軍,但張自忠部追上去之後,已經無力繼續攻擊,唯一尚有餘力攻擊日軍的湯恩伯的十七軍團則陷入和日軍的延翼競爭,實際上是對峙局面。這個局面實際上和淞滬會戰一開始的情況很像。

    淞滬會戰本來一開始國軍有能力將淞滬戰場為數不多的日軍全殲,但卻因為統帥部的機會主義思想,寄希望於國際干預,因此並未馬上下令全力攻擊,坐視機會喪失。等到國際干預無望,再下令全面攻擊日軍的時候,日軍的增援部隊已經逐漸增加上來了,國軍的兵力優勢已經不復存在,從而演變成了曠日持久的淞滬會戰,持續了近三個月,傷亡慘重,參戰部隊基本上全部被打殘,大多數部隊失去了戰鬥力。

    因為第五戰區當時能夠控制的部隊數量有限,在經過臨沂和臺兒莊兩次死拼之後,作為戰區主力兵團的張自忠部五十九軍傷亡很大,損失超過三分之一,孫連仲部也傷亡超過一半,只有精銳中央軍組成的湯恩伯部實力尚存。但在李宗仁下令追擊日軍之後,唯一有能力攻擊日軍的湯恩伯又開始消極避戰,儲存實力,從而再次錯過了將殘餘日軍全部消滅的機會。而這也就給了日軍增援的機會。

    日軍繼續沿津浦路和青島兩個方面向魯南戰場增援,到四月下旬,再次發動攻勢,國軍只能像上次一樣,退守臨沂和臺兒莊。但這時候國軍已經無力再戰,所以龐炳勳部在臨沂稍作抵抗後就撤離了臨沂,孫連仲在臺兒莊的防禦也岌岌可危。這時候剛從後方趕赴戰場的滇軍六十軍盧漢的部隊在禹王山一帶頑強抵抗,阻止日軍前進一段時間,但也傷亡慘重,戰後整理,三個師只能縮編為一個師。最後,孫連仲也不得不撤離臺兒莊。

    此時,日軍南北夾擊的局面已經形成,南線日軍一部已經渡過淮河,前進到徐州以西的永城、蕭縣等地,第五戰區所屬部隊已經處於被日軍包圍的態勢。起初,李宗仁與統帥部溝通後,企圖將剩餘的部隊編組為幾個兵團,機動作戰,但這時候發現已經來不及了,只能下令全部突圍。連李宗仁本人也只能率領徐州的戰區司令長官部工作人員以及大批幕僚、記者等人員向蒙城方向突圍,並且命令他的嫡系第七軍派部隊接應和掩護,最後才安全轉入大別山區。

    因此,徐州會戰中的臺兒莊大捷和臨沂大捷兩次打敗日軍,確實一度非常振奮人心,打破了抗戰以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更是對號稱鋼軍的板垣師團和磯谷師團造成殲滅性的打擊,但就整個徐州會戰來說,國軍仍然始終處於被日軍南北兩線夾擊的態勢,國軍實際上是內線作戰,只能是左支右絀。雖然也對日軍造成了大量傷亡,但國軍自身的傷亡也非常慘重,大量的部隊失去戰鬥力,只能撤離戰場,到後方進行整補。所以,整個徐州會戰仍然是以國軍的失敗告終。

    實際上,這也是抗戰期間國軍在幾乎所有大規模會戰中的基本情況,雖然個別會戰中能夠在區域性戰場大量消滅敵人,擊敗日軍,但這種區域性性的勝利,往往並不能徹底改變國軍與日軍之間的戰略態勢,最終整個會戰仍然會陷入失敗。也因此,整個抗戰期間,雖然國軍在個別戰區曾經主動發動過幾次反擊攻勢,但最後都虎頭蛇尾,草草了事。其間的主要原因也就在於,國軍的區域性性勝利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往往達到日軍的幾倍,因此哪怕是取得區域性性勝利,也無力進一步擴大戰果,最終導致整個會戰的失敗。

  • 13 # 笑傲江湖之遠

    戰爭史上這種案例很多,其實無非是幾這情況:

    1.戰爭上的勝利,戰役上的失敗。一場打戰役包含很多場戰鬥,其中打勝了一場或幾場戰鬥,輸了整個戰役。

    2.傷亡人數遠大於敵人,也就是所謂的慘勝。

    3.戰略意圖沒有達成。

    4.其他方面損失利益,遠大於戰爭前。

  • 14 # 詩涵解史

    大家好,我是詩涵果果。

    有時候明明打了勝仗,實際上卻敗了!歷史上出現過很多類似於提問的這種問題,取得了戰役階段性的勝利卻失去了整個戰役!

    珍珠港戰役是日軍為了南下奪取東南亞,觸動了美英等國的殖民利益,導致美國在對日軍的石油資源的輸出上進行了限制和禁運,使得處在戰爭期間的日本如坐針氈,失去了石油的日本,其在亞洲戰場所向披靡的裝甲部隊無異於一堆廢鐵,在太平洋眾橫四海的聯合艦隊,只能停靠在港口等死!

    無奈之下的日軍大本營,在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的勸說下,決定偷襲珍珠港,摧毀美軍在太平洋所擁有的全部海上力量,得到太平洋控制權,和陸軍進攻東南亞遙相呼應,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此時的美國並未加入同盟國,戰場的形勢以軸心國壓制同盟國的局面出現,亞洲戰場,日本人銳氣十足,攻城略地;歐洲戰場,德國以一己之力同時壓制了英國、法國、蘇聯!

    隨後日軍在清晨薄霧的掩護下,派遣航母艦隊偷襲珍珠港,從航母上起飛的轟炸機呼嘯著闖入了珍珠港,驚醒了美華人的早夢,馬達的轟鳴和炮彈的隆隆聲,提醒了美華人,這不是演習!在接近90分鐘的時間裡,慌亂的美華人沒有組織起有效的反抗措施,偷襲成功的日軍在對講頻道中發出“虎、虎、虎”的口號,通知日本政府偷襲的成功!

    日軍在歡呼慶祝勝利的同時,只有山本五十六站在艦頭遙望太平洋,對部下說到:我們喚醒了沉睡的獅子!

    隨後,憤怒的美華人正式向日本宣戰,加入同盟國,並擔負起了支援全世界同盟國的任務,大量的武器裝備和食品被運到了參戰國,得到後勤保障和武器支援的盟軍,猶如被打入了強心劑,更加堅定了抵抗的決心!

    最終的結果就是,日本人贏得了太平洋戰場很短暫的控制權,取得了珍珠港偷襲的成功,卻輸掉了整個聯合艦隊,甚至是整個二戰的主動權!

  • 15 # 元靖公子

    清緬戰爭,又叫中緬戰爭。這場戰爭是清朝和緬甸兩國為爭奪邊境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所引發的,戰爭從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緬甸入侵雲南邊境地區,清朝被迫進行自衛反擊開始,直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雙方簽訂停戰合約為止,歷時7年。最終,清王朝雖然在名義上得到緬甸的臣服,但並未真正取得戰爭勝利且損失慘重。

    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緬甸貢榜王朝建立後便進入全盛時期,慾望也有所膨脹,雖然表面上保持與清朝的藩屬關係,但從沒向清廷納貢,反而從雍正朝晚期開始就有人員越過清緬邊境,對清朝境內的一些部落徵收傳統的貢賦——花馬禮。對於一些不願屈服的清緬邊境上的部落,緬方常會派出小股軍隊越境進攻,以壓服清方的部落土司。當時,由於清朝正集結重兵平定西北地區的準噶爾部,無暇顧及南方邊境的這類小摩擦,雲南地方官府也對此採取聽之任之的綏靖政策。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緬屬木邦的土司向清朝境內的孟定和耿馬兩個土司部落徵收貢賦未果,便派出約2000多人的部隊(含土司部隊和貢榜王朝的軍隊)進行襲擊,劫持了孟定土司,焚燒了耿馬土司的衙署和部分民居。從乾隆二十七到二十九年(1762-1764年),緬屬土司和貢榜王朝的軍隊連年入界騷擾,雲南地方部隊只是進行了小規模的反擊。到了乾隆三十年(1765年),騷擾規模升級,緬兵進入車裡(今西雙版納)多處地方勒索錢糧和擄掠民眾。乾隆帝終於發怒,開始對緬甸的侵略行為採取強硬態度,命令雲南軍隊進攻緬甸,以滅緬甸而後快。清緬戰爭打響後,在隨後幾年的戰事中,清廷主要對緬甸進行了四次戰爭。

    乾隆三十年(1765年)第一次對緬戰爭時,乾隆帝由於輕敵,只是命雲貴總督劉藻率雲南綠營應對緬甸。面對入侵的緬兵,雲南綠營只擒獲了5人,其他緬兵自動撤退,但劉藻卻向朝廷謊報軍情。幾個月後,緬兵再次以數千人兵力入侵車裡,佔領了車裡土司衙署所在地,甚至深入思茅地區。劉藻再派3000綠營兵圍剿,緬兵則採用游擊戰術,時而攻擊時而撤退,清兵雖然陸續收多處失地,但並沒有實質性的戰果。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初,一隊600人的清兵在援救猛阿途中,在森林裡陷入緬兵埋伏,死傷多人。乾隆帝聞奏後暴怒,將劉藻革職,似降補湖北巡撫,劉藻因此而自殺身亡。

    劉藻死後,乾隆帝又派楊應琚移任雲貴總督,指揮清兵趁緬兵撤退之際,大舉攻入緬甸,第二次對緬戰爭拉開序幕。是年四月,清兵佔領緬屬的兩個土司管轄地區。由於緬兵一路堅壁清野,清兵並沒有取得實質性戰果,只好任命一些地方官員,留下約800人駐防後退回。七月,為震懾緬甸,乾隆帝又命楊應琚利用雲南的綠營兵征服緬甸。先後佔領蠻暮土和木邦司管轄地區。到了九月,楊應琚調集約14000兵準備進攻緬甸,並先派3300兵進駐遮放土司。清兵發動攻勢後,緬王孟駁派遣將領莽聶渺遮率1萬緬兵與清兵對抗。交戰時,緬軍採取完全出乎清軍意料的部署,使用燧發槍等新型裝備,加之作戰環境適應強,清兵傷亡慘重。十一月緬兵攻入守備薄弱的騰越境內,併成功伏擊前來增援的數百清餘兵。十二月兩軍再次爆發大戰,緬軍主力利用騎兵發起突然襲擊,解求出被圍的緬兵並擊潰清兵。楊應琚只好與緬兵議和,接受緬方條件,雙方停戰。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戰事又起,雙方各有勝負,但楊應琚卻上表朝廷,稱屢獲大捷,前後殺敵上萬人。乾隆帝瞭解真實情況後非常震怒,將楊應琚逮捕進京賜死。此次戰事,雖然清兵人數多於緬兵,但依然屢戰屢敗。

    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四月,乾隆帝派朝廷大將明瑞接任雲貴總督,點滿洲兵3000人,四川和貴州綠營18000人,總兵力愈2萬人進攻緬甸,第三次對緬戰爭開始。最初,由於兵力佔優,清軍作戰比較順利,緬軍節節敗退。同年十二月,由於明瑞輕敵,導致他親率的1萬部隊被緬軍數萬人包圍,最後幾乎全軍覆沒,明瑞也戰死沙場。

    明瑞軍大敗後,乾隆帝完全不理會緬甸陸續發來的求和文書,並於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發動更大規模伐緬計劃,任重臣傅恆為經略,阿里袞、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為參贊大臣,鄂寧為雲貴總督。點滿洲兵1萬5千人,貴州綠營1萬人,福建水師2000人,加上地方軍共3萬人參與第四次對緬戰爭。戰爭開始後,福建水師被緬軍大炮擊退,不適應叢林作戰的陸軍因患熱帶病3萬人只剩1萬人具有戰鬥力,多名將領因病死亡。同時,緬甸也因國力重挫而無力再戰,於是雙方議和,戰火暫時熄滅。

    四次對緬戰爭的失敗終於讓清廷頭腦清醒了一些,乾隆帝認識到緬甸這個已經滅掉了暹羅國的南方小邦變成了一個地區強國,不再指望滅掉緬甸。但為了天朝上國的威嚴,乾隆帝最後出動了近4萬人進攻緬甸。不過,最後的這次較量變為一個拉鋸戰,兩國各有勝負。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一月,雙方前線將領在未取得最高統治者同意的情況下,幾經交涉,自行決定議和,商定緬甸名義上對清稱臣,不再侵犯清朝邊境,而清軍選擇撤軍。雙方談判定議畫押後,互贈了禮物,這場延續多年、花費巨大的戰爭終於落下帷幕。但直到18年後的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緬甸國王孟云為應對鄰國的壓力,主動改善對華關係,派出使節奉表納貢,兩國關係才真正正常化。

    為什麼國力強盛的清朝這次“正義的自衛反擊戰”不能完全征服緬甸呢?恐怕主要原因在於乾隆帝及統軍將領過於輕敵,清朝在情報和外交能力薄弱,裝備也不如緬軍(緬甸裝備的火槍是透過印度從英國購入的)。此外,戰爭期間前兩任雲貴總督又是文人出身,完全不懂軍事,地方綠營兵戰鬥經驗不足、器械落後、戰力薄弱,領兵將領大多指揮能力不強、不善體恤士兵、不懂地勢、不知戰術也是清緬戰爭失敗的原因

    《御製十全記》,這本書記敘了乾隆一生最自豪的十件事,故而他又被稱為“十全老人”。在這十件事中,清緬戰爭,是最名不副實的“功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上年會,求條友推薦一首適合體現常年出差在外,辛勞奔波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