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西鳥飛翔占星工作室
-
2 # GlobalHD
因為工作原因以及平時旅遊,跑了世界很多地方,既然問題是旅遊城市,覺得最棒的地方是位於法德邊境,現屬法國的科爾馬(Colmar),想必很多人都聽過這個地方的名字。
科爾馬是法國東北部阿爾薩斯的一個小鎮,這個小鎮由於歷史上不同時期分別屬於德國和法國,受兩邊不同的政治、宗教、文化影響,非常的有特色。
下面我簡要說說他的一些特點:
1. 故事般的歷史傳承
科爾馬屬於阿爾薩斯大區,相信很多人還記讀書時候有一篇課文叫“最後一課”吧,此文來自於法國小說家阿爾豐斯·都德,描述的就是在普法戰爭中法國把阿爾薩斯區割讓給普魯士時的故事。
然後這並不是科爾馬第一次易主,科爾馬當地語言以德語為主,在17世紀以前屬神聖羅馬帝國(德國前身),“三十年戰爭”後根據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割給法國。普法戰爭(1870-1871年)後又割回給普魯士,一戰結束後又回法國,二戰初期又被納粹德國奪回,二戰結束法國再次奪回,歷史上可謂命運多舛。
目前雖然屬法國,但是仍然時德語區,以德國文化和信仰為主,和德國朋友聊到歷史,無不嘆息這痛失的大好河山。
因此我們在遊覽當地的時候,細心的你會發現德法兩種建築並存,雖然德法文化相近,當時高盧和哥特風格還是又顯著不同的。
2. 品嚐葡萄酒的聖地
法德的葡萄酒都久負盛名,最著名的產區就是阿爾薩斯和洛林了,沒錯科爾馬就是阿爾薩斯區葡萄酒的中心,乾白葡萄酒的核心產區,當地的葡萄酒久負盛名,大家可以去參觀當地的酒莊,親身瞭解葡萄酒的釀造過程,另外當然可以帶一些回來啦,當地的酒可是既正宗又便宜,遠不是國內罐裝並且不便宜的一些品種可比擬的啦。
3. 宗教文化的交織
由於歷史上多次易主,法國主要信仰天主教,德國在馬丁路德改革後主要信仰新教,因此在科爾馬也可以看到相關不同宗教文化的相生、衝突與共存。
比如哥特風格的聖馬丁教堂就與其他修道院風格不同。
另外,科爾馬還有一些著名經典值得一看,比如:
菩提樹下博物館(Musée d"Unterlinden),館內有包括“耶穌受難圖”在內的眾多傳世名畫和雕塑。
巴爾托爾迪博物館(Musée Bartholdi),巴爾托爾迪生於科爾馬,是位於美國紐約舉世聞名的自由女神像的作者。
等等等等,非常值得大家去親身體驗。
總而言之,到了科爾馬,你能體會到什麼是歐洲小鎮的美,什麼叫歐式的田園恬靜生活,什麼是一街一色、一步一景。
-
3 # 京西凱澤
北京 三山五園 (香山,萬壽山,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別建有靜宜園、清漪園(頤和園)、靜明園,此外還有附近的暢春園和圓明園) 燕京八景 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金臺夕照、薊門煙樹、西山晴雪、玉泉趵突、盧溝曉月、居庸疊翠
-
4 # 鄉村小字
個人覺得是雲南的麗江最棒……
麗江這座城市它不僅僅是歷史悠久 有著許多的景點,同時也是中國的單身男女們非常喜歡的一個地方,這裡擁有著清新而且不擁擠的青石板路……
麗江是一個神奇的又美麗的地方。那裡有神奇的雪山 、洶湧的大江、險峻的大峽谷,清澈的月牙湖、寬闊的壩子……
走進麗江古城 就感覺回到了幾百年前,這裡沒有高樓大廈,只有兩三層高的小木樓;處處充滿著藝術氣息,街道上全是石板路,這裡沒有車水馬龍,只看到一群群青年男女在悠閒逛街……相信你和我一樣 也會喜歡上這座城市……
回覆列表
國內的旅遊城市有很多,走過吃過,印象最美好的是揚州。
回答這個問題的前幾天,揚州剛被聯合國評為“世界美食之都”。
其實,比起這個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蘊與秀美風光,美食,是錦上添花。
揚州,這座城市因京杭大運河而興盛。
因為漕運,大批的有錢人在揚州興建住宅,帶動了當地餐飲、服務及其他產業。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那時的揚州,好比曾經的上海灘,燈紅酒綠,歌舞昇平。
後來,隨著漕運的沒落,揚州逐漸失去了往日的輝煌,但是骨子裡一直保留著那份對精緻的追求。
煙花三月下揚州。
瘦西湖的倒影中,不知不覺就可以走上一天;
個園的四時之景、何園的晚清遺夢,訴說著曾經的車水馬龍;
瓜洲古渡的江水滔滔,明月何時照我還?
那些流淌的光陰似乎一秒一秒的在此處凝聚。
沿著古運河一路前行,隨處可逛的公園數不勝數,真的好羨慕生活在這個花園城市的人們。
揚州的淮陽菜,講究食材的本味和火候的掌控,操作過程極其繁複。
考驗刀功的‘文思豆腐‘,小火慢煨的‘獅子頭’,看似家常卻配料講究的“揚州炒飯”,蟹黃湯包,陽春麵,黃橋燒餅,三丁包,蝦籽餃面,餚肉,燒麥,千層糕……哪道不讓人趨之若鶩,流連忘返。
這座城市沒有太多的旅遊城市的喧囂,就是在平常的逛吃逛吃中,讓人步步深陷,越發的留戀。
還有,這個城市的旅遊價效比超高,既適合居家出行,也適合情侶的蜜約。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揚州,值得你的停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