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科普作家張軒中

    你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

    不可否認,現在還有很多人很窮,吃不飽飯,但是,我們人類的生存,不但有吃飯穿衣,還需要有精神生活。探索宇宙,能夠滿足我們人類的好奇心,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比如當你知道太陽上並沒有人在燒煤,而是正在發生熱核反應才發出如此耀眼的輝芒,你會感覺到自己的知識有了進步,會產生滿足感。

    我不同意你的說法“為什麼我們不把所有的資源運用到改善人們的生活上,而要去搞那些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年都沒有什麼意義的地外探索上。真的有必要嗎?”

    從實用的角度來說,探索外部空間肯定是有用的,比如在月球上就有大量的氦3。根據科學家對月球探測,月球上的氦-3含量估計約100萬噸以上。而我們可以估算出,100噸氦-3透過核反應便能提供全世界使用一年的能源總量。所以,月球上的氦-3可以讓我們地球人用幾千年。你想過沒有?如果地球上的煤炭與石油都沒有了,我們應該使用什麼能源?其中一個可能性就是月球上的氦-3。所以你覺得探索月球是沒有用的?顯然不是。

    探索宇宙,同樣有用。因為我們透過對宇宙的研究,可以瞭解到超新星的存在。而超新星是宇宙中的燈塔,可以為我們在宇宙空間航行的時候提供一個導航系統。如果未來我們人類要走出太陽系,這樣的導航系統是必須建立起來的,否則容易迷路。這就好像開汽車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沒有導航,你會遇見很多麻煩。那你能說導航系統是沒用的嗎?當然不可以。

    有些事情,現在沒用,不表示未來沒用,人類是一個整體,為了子孫後代,我們必須探索宇宙,仰望星空。

  • 2 # 真實純潔

    其實,一點意義也沒有,勞民傷財,事倍無功。因為他們都是在做著背道而馳的事。捨本求末,騎牛覓牛,怎麼會有建功。能求之心,即是宇宙的根本,何必需求呢,頓覺本心,即是無上菩提。但歇妄心,自然歸道。究竟圓滿,則法界因緣盡顯無餘。

  • 3 # 明貞

    探索宇宙是為了明瞭宇宙生命的實相,瞭解自然規律的本質和動因。人被稱作高階生物,但我們對自己和自然幾近一無所知。我們甚至不能造一棵小草和一滴牛奶,但我們的核武器要毀滅一座城市卻不難。這種建設和破壞能力的嚴重失衡,使人懷疑人類的命運是被掌控了的,所以生存不是我們第一選擇,第一選擇是自明,自立和自主。

  • 4 # 網羅爬爬蟲

    人類剛開始探索陸地,是因為對大地的敬畏,大地給予了人類所有的生活所需,所以人類想要發現更多的大陸,後來人類探索海洋,海洋如此的大,使人類充滿了無數的瞎想,海的那邊,到底是什麼,能給我們什麼樣的饋贈,人類一直在探索,科技一直在發展,如今,對於地球來說,人類已經瞭如指掌,人類自己也知道了很多,吃穿住行,都不用操心了,然而,知道的越多,越感到孤獨,慢慢的,人類開始思索,自己從哪裡來,是不是宇宙之中只有我們,是誰創造了我們,在太空中是不是也有我們一樣的,能思考的生物,就這樣人類開始探索太空,尋找生命體,尋找自己的根源,人類不斷的探索,無非是為了生存,去解除內心的困惑與孤獨。

  • 5 # crazy_cat

    探索宇宙,另一方面也在探索人類自己,我們從哪裡來,之後又要到哪裡去,進化論只是其中的一種解釋之一。

    從現實意思上來說,探索宇宙是一個系統工程,將會引申出一批科學技術,帶動人類的進步。

  • 6 # 李太元391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對太空的求知慾從古至今均存在,至少人類史上便客觀存在“天文學”,甚或伴隨著諸多的神話故事被流傳至今。不過,由於之前的人類欠缺相應的高科技能力,自然而然對太空充滿著神秘只能猜測個略概而已。

    20世紀以來,人類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基於軍事領域的需要,促使人類航天事業更為真實地瞭解太空變為現實!比如,中國神話故事的嫦娥奔月,則被航天技術證實是不存在的,只不過是廣寒宮的一個不存在生命體的球體罷了。

    至於人類為什麼要探索太空,是怕更多的目的是為了覓求適合人類生命生存的類似地球的星球而已。因為,核武器的問世客觀上猶如潘多拉盒子裡放出來的魔頭,彷彿控制之大有束手無策之趨勢,這大概才是人類要探索太空最根夲的原因吧?……

    呵呵!令人遺憾的是,時至而今尚未證實宇宙太空存在類地星球,但願早日實現這一宏偉願望嘍!當然,這只是代表個人的一種粗淺之看法,希諒解,僅此而已!

  • 7 # 霜葉9975

    太空科學與地面科學也有互相關聯的,為了已取得的地球物理科學更上一層樓必須探索由探索到發現利用是必由的步驟,月球上有許多寶貝,開發利用應為期不遠,在太空上做各種科學試驗可避開地球引力等不利因素,太空育種基因研究,太陽能發電微波送回,太空戰爭等我們平民是矇在鼓裡的。

  • 8 # 孟珍

    人生存在世上,需要有一個好的生存環境,但是我們無法讓宇宙上的東西隨著我們的意願變好,我們只能讓自己適應這個宇宙。要適應首先我們就得認識,所以我們才會對這個宇宙去去探索。

    我們生活在這個宇宙的天地之間,就要讓我們融合於這宇宙的天地之中,融合的前提也是認識,要想認識首先就得探索,這也是我們探索宇宙的原因。

    同宇宙相比,我們渺小的幾乎為零,於是我們便要拼命地加強和壯大我們自己。這種加強和壯大的最佳途徑便是,到宇宙中去攝取能量。這種攝取能量的前提是,必須對宇宙間的事物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所以我們才會去探索這個宇宙。

  • 9 # 凡榮哥

    你好,以下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1、300多萬年來,人類文明的進步,科技的飛速發展都離不開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今天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歷經數千年,耗費無數的科學家畢生心血研究、論證得來的。人類對宇宙的不斷探索,能夠獲得更多知識,對宇宙的認識也會更加清晰。此外宇宙探索的一些成果可以應用於我們日常生活,造福人類。

    2、人類具有憂患意識,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物耐以生存的家園,但是在歷史上,地球曾有過5次物種大滅絕,誰也說不清是否還會存在第6次。另一方面,隨著地球上人口數量加劇,有限的資源不斷開採消耗,自然災害頻發,迫使人類尋找另一個家園。被譽為航天之父的俄國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也曾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會永遠生活在搖籃裡。

    所以,為了人類文明的持續繁衍,探索宇宙,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就很有必要。

    3、發現未知能源,能源能夠推動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縱觀人類歷史,一共經歷四次能源革命。第一次,人類學會了鑽木取火。第二次,人類學會利用煤炭和石油。第三次,人類學會使用核能。第四次,人類將開啟新的以低碳環保為主要特徵的能源時代。宇宙中存在很多地球上沒有或者數量少的能源。如果能夠被人類利用,可以加速人類文明的進步。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望採納!

  • 10 # 探索已知宇宙

    首先,由於人類居住的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個小小星球,目前人類對太空的認識,就像在海灘上玩沙子的兒童對大海的認識一樣。人類對太空的求知慾望,將是太空探索的永恆動力。

    無疑,人類也只有透過太空探索,才能最後回答“宇宙是從哪兒來的”、“人類是怎樣產生的”等這些長期困惑人類的哲學問題。

    其次,太空探索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和開發地球。當前地球面臨氣候變暖、生態破壞、能源枯竭、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等嚴重挑戰,這就迫使我們考慮未來人類是否需要移民到外星球去。

    將整個人類都移民,現在看起來不現實,即使移民也只可能是少數人,因此,唯一使人類社會永續發展的辦法,就是解決地球的生態保護和能源的持續利用問題,並開發利用太空資源,來不斷改善人類生活。

    最後,在人類開展太空探索的程序中,也必將拋棄以人類為中心的“人定勝天”的理念,努力保護太空的生態,達到“天人合一”的終極目標。

  • 11 # 愛科學的工程師

    人類為什麼要研究宇宙?我想是因為四點:

    人類的好奇本性,人類的探索慾望各國軍備競賽,探索宇宙對各國工業、軍事有促進作用地球資源緊缺,要尋找能夠移民的類地星球主動出擊尋覓外星人,以防萬一人類的好奇本性,人類的探索欲

    人類從有歷史記載開始,就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充滿探索欲。

    從古代對天文、星座的監測,到現代對遙遠天體的監測;

    從古代對月球無限的暢想,到現代開始登陸月球;

    從古代對地球的探索,到現代對宇宙的探索。

    這些無疑都是人類的好奇心作為推動力,是人類探索未知的慾望為動力。

    各國軍備競賽,探索宇宙對各國工業、軍事有促進作用

    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世界,各國都在努力發展自身的經濟,裝備自己的軍事。世界格局從蘇聯、美國兩極對峙,到美國軍備競賽拖垮蘇聯後的美國一霸的世界格局,再到如今以中國、日本為代表的多國勢力的崛起,世界格局朝著力量多極化的方向發展。

    雖然沒有明面上的軍備競賽,可是各國探索宇宙的力度卻越來越有競賽的意味,這一點從今年各大國都推出探索火星的計劃可見一斑。

    探索宇宙,意味著發展航天工程,航天工程作為最高階的工業,其水平如何直接表徵了國家工業、軍事力量的水平,探索宇宙,對二者有無可替代的促進作用。

    地球資源緊缺,要尋找能夠移民的類地星球

    我們的地球只有一個,並且我們覺得我們的地球母親越來越不健康了。

    在資源的過度開採使用,環境汙染無法控制,人口數量持續增長等問題的長期影響下,地球已經資源緊缺,不僅僅是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即使是淡水資源,其實也不豐富了。

    怎麼辦?做吃山空還是另謀他路?

    當然是後者,所以人類將眼光瞄向了太空。既然有一個地球,為什麼不能有第二個?

    尋找類地星球不一定能夠成功,但終究是一個方向啊。

    主動出擊尋覓外星人,以防萬一

    UFO事件層出不窮,地球上出現過太多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現象。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如果有,他們是善還是惡?一系列問題縈繞在我們人類頭頂,而且不能無視。

    那麼,是等著外星人來探訪我們還是我們主動出擊?我想我們人類不願意處於被動,那麼只能主動出擊,尋找外星人。

    宇宙中有沒有外星人,我們還不知道。但是宇宙那麼大,一切皆有可能。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啦。

  • 12 # o不一樣的心o

    宇宙這麼神奇,不去探索難道就一直在地球上過著生老病死的人生?不去探索的話一輩子也離不開地球,逃不出生死的輪迴。

  • 13 # 星空星中心6866

    幾百年前的古代人用望遠鏡探索過星空,跟肉眼看到的差不多,只能看見滿天的星星和銀河系,主要是望遠鏡不行,而後來人類有了天文望遠鏡就不一樣了,終於發現了太陽系,從此,人類嚐到了甜頭,對研究宇宙有了新的認識,普通人是沒有條件,也可能不感興趣,可是科學家不研究宇宙不行,因為國家和人民就等著他(她)們的研究成果呢,比如說,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新能源文明等,因為只有科學研究才會給人類帶來福音,而研究出的成果就能造福於全人類。

  • 14 # 仁如其名

    從哪裡來的,做什麼,要到哪裡去。用這句話基本可以概括我們人類現正在研究和將要所有專案,也是這些研究專案的出發點與落腳點。人類研究宇宙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要到哪裡去的問題。這麼講可能有人會說我這是放屁,人類研究宇宙,不過是想了解和全面認識下我所看到的這片宇宙。拜託,要真只是這樣你看誰還會給你錢去研究這玩意兒。

  • 15 # 我乃天空

    渺小的人類,言及宇宙就是一個笑話!一本正經的思考,一廂情願的臆斷所論及的所謂研究宇宙,純粹就是一個借題發揮的偽命題!因為,隨著造化賜予人類社會的技術發展,思想的進一步開拓,讓人類好奇的張望宇宙,試圖從中有所認識的所謂研究宇宙,其實就是讓幼稚無知的人類,藉此傻乎乎的好奇探究,從而體現人類生命大結局的最終歸宿!只要完成這樣的昭示,隨之而來的,就是人類見證迴歸自然的時刻到來了!至於人類在這個窮盡好奇困惑的遊戲過程中,怎麼想?都想了些什麼?看什麼?都能看明白什麼?其實都不重要了!因為,人類世界的時間,是宇宙的造化主宰,一早就已安排好的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實中的一切,不過只是兌現造化安排的結果而已!

    生命源自宇宙,終將回歸宇宙。所謂人類對宇宙的好奇觀望與探索研究,不過只是體現人類在生命形式行將徹底終結時,源自宇宙的靈魂,最終必然迴歸宇宙的事實。

  • 16 # 刁博

    有人問霍金:“人類為什麼要研究黑洞?”霍金借用了一位登山家的話回答:“為什麼要攀登珠峰?因為它就在那裡。”

    為什麼要研究宇宙?你也可以說因為它就在那裡。其實完全可以換個問題來思考,100年前肯定會有人問為什麼要研究相對論,就像更早的時候有貴婦問法拉第發明的發電機有什麼用一樣。法拉第的回答成了經典——“剛生下的嬰兒有什麼用?”

    研究星系、黑洞、宇宙都是屬於基礎科學的研究,基礎科學的研究是無法預測將來能幹什麼的。幾十年前,研究粒子物理學的物理學家不會意識到當初為了傳送資料而搞的一個發明成了今天的網際網路。今天我們能離開發電機和網際網路嗎?

    齊奧爾科夫斯基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人類不會一直生活在搖籃中”。我們今天無法預測將來怎麼利用宇宙,將來一定會用到今天研究宇宙時取得的發現。

  • 17 # 地外天使講科學

    對於人類為什麼要研究宇宙呢之話題,我個人認為,人類研究宇宙是為了認識宇宙,是為了人類更好地生存。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宇宙是無邊無際的空間,是物質不斷運動的世界,也是物質不斷變化的世界。目前,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只是有限的極少部分,而在有限的極少部分之中,也存在著表面認識和還不確定因素,因而,人類所掌握對宇宙的正確認識是小之又小。

    研究宇宙是人類進一步認識宇宙的科學手段,研究宇宙,可以發現宇宙的物質構成;可以發現宇宙物質運動的慣性規律;可以發現宇宙物質發展變化的自然規律;可以發現生命存在的自然作用;可以發現有機界物質如何向無機界物質的轉變;可以發現無機界物質又如何向有機界物質的轉變;可以發現恆星系物質週期迴圈運動與變化的發展規律等等。

    這些研究宇宙的新發現,能進一步提高人類對宇宙認識的深度和廣度,便於人類能掌握在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獲得和選擇更好的正確的方式來進行持續生存之目的。以上所述,就能說明,人類研究宇宙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宇宙,是為了人類今後更好地可持續生存與發展。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關注我,歡迎大家一起學習和討論。最後祝各位讀者: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闔家幸福!宇明於東莞市。

  • 18 # 地理沙龍

    如果,人類的探索,僅僅思考當前有沒有利用價值,那麼人類必然無法發展到現在的程度,所以,我們必須要探索宇宙,雖然當前我們對於宇宙的認識還是十分有限的,或者就算有探索的些許成果,但是還是不知道如何利用,但是在將來說不定就會有利用價值。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探索“起源”問題,包括生命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太陽的起源、地球的起源等等;目的之二,就是探索“未來”問題,包括生命的未來、宇宙的未來、太陽的未來、地球的未來等等。過去和未來是永恆的主題。

  • 19 # 煙tian雨kai

    因為沒有永恆,在太陽系掛掉前,我們需要找到生路,這可能只是附帶的,最重要的是,人類喜歡探索,發現,征服未知的一切!人類想永生,想成神成佛,想跳出宇宙控制宇宙之外的宇宙。。。所以,你懂的,人類的慾望沒有極限,探索沒有極限。

  • 20 # 拉拉酋長

    1970年,尚比亞修女瑪麗·尤肯達給恩斯特·施圖林格博士寫了一封信,他是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馬歇爾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學副總監。信中,瑪麗修女問道:目前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他怎麼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專案花費數十億美元。

    施圖林格很快給瑪麗修女回了信,同時還附帶了一張題為“升起的地球”的照片,這張標誌性的照片是宇航員威廉·安德斯於1968年在月球軌道上拍攝的。親愛的Mary Jucunda修女:

    首先,請允許我向你以及你勇敢的姐妹們表達深深的敬意,你們獻身於人類最崇高的事業:幫助身處困境的同胞。

    在來信中,你問我在目前地球上還有兒童由於飢餓面臨死亡威脅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花費數十億美元來進行飛向火星的航行。事實上,早在人類的技術水平可以暢想火星之旅之前,我已經對兒童的饑荒問題有所瞭解。而且,同我很多朋友的看法一樣,我認為此時此刻,我們就應該開始通往月球、火星乃至其他行星的偉大探險。從長遠來看,相對於那些要麼只有年復一年的辯論和爭吵,要麼連妥協之後也遲遲無法落實的各種援助計劃來說,我甚至覺得探索太空的工程給更有助於解決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危機。

    在詳細說明我們的太空專案如何幫助解決地面上的危機之前,我想先簡短講一個真實的故事。400年前,德國某小鎮裡有一位伯爵。他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他將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給了鎮子上的窮人。一天,伯爵碰到了一個奇怪的人,他家中有一個工作臺和一個小實驗室,他白天賣力工作,每天晚上的幾小時的時間專心進行研究。他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鏡片,然後把研磨好的鏡片裝到鏡筒裡,用此來觀察細小的物件。伯爵邀請這個怪人住到了他的城堡裡,作為伯爵的門客,此後他可以專心投入所有的時間來研究這些光學器件。然而,鎮子上的人得知伯爵在這麼一個怪人和他那些無用的玩意兒上花費金錢之後,都很生氣。“我們還在受瘟疫的苦,”他們抱怨道,“而他卻為那個閒人和他沒用的愛好亂花錢!”伯爵聽到後不為所動。“我會盡可能地接濟大家,”他表示,“但我會繼續資助這個人和他的工作,我確信終有一天會有回報。”

    果不其然,他的工作(以及同時期其他人的努力)贏來了豐厚的回報:顯微鏡。顯微鏡的發明給醫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由此展開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區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傳染性疾病。我們目前面臨類似的問題。美國總統的年度預算共有2000億美元,預算中的1.6%將用於探索宇宙。為擔負這些太空專案的支出,平均每個年收入10,000美元的美國納稅人需要支付約30美元給太空。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不從納稅人為太空支付的30美元裡抽出5美元或3美元或是1美元來救濟飢餓的兒童呢?”

    我完全不介意每年多付出一點點稅款來幫助飢餓的兒童,無論他們身在何處。然而,事情並不是僅靠把去往火星航行的計劃取消就能輕易實現的。相對的,我甚至認為可以透過太空專案,來為緩解乃至最終解決地球上的貧窮和飢餓問題作出貢獻。解決飢餓問題的關鍵有兩部分:食物的生產和食物的發放。

    人造地球衛星無疑是改進這兩個關鍵問題最有力的工具。在遠離地面的執行軌道上,衛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掃描大片的陸地,可以同時觀察計算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多項指標,土壤、旱情、雨雪天氣等等,並且可以將這些資訊廣播至地面接收站以便做進一步處理。事實證明,配備有土地資源感測器及相應的農業程式的人造衛星系統,即便是最簡單的型號,也能給農作物的年產量帶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提升。如何將食品發放給需要的人則是另外一個全新的問題,關鍵不在於輪船的容量,而在於國際間的合作。小國統治者對於來自大國的大量食品的輸入會感到很困擾,他們害怕伴隨著食物一同而來的還有外國勢力對其統治地位的影響。恐怕在國與國之間消除隔閡之前,飢餓問題無法得以高效解決了。我不認為太空計劃能一夜之間創造奇蹟,然而,探索宇宙有助於促使問題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以最近發生的阿波羅13號事故為例。當宇航員處於關鍵的大氣層再入期時,為了保證通訊暢通,蘇聯關閉了境內與阿波羅飛船所用頻帶相同的所有廣播通訊。同時派出艦艇到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以備第一時間進行搜救工作。如果宇航員的救生艙降落到俄方艦船附近,俄方人員會像對待從太空返回的本國宇航員一樣對他們進行救助。同樣,如果俄方的宇宙飛船遇到了類似的緊急情況,美國也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提供援助。透過衛星進行監測與分析來提高食品產量,以及透過改善國際關係提高食品發放的效率,只是透過太空專案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兩個方面。下面我想介紹另外兩個重要作用: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提高一代人的科學素養。登月工程需要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這些為登月發明的新技術同樣可以用於地面上的工程專案。每年,都有大概一千項從太空專案中發展出來的新技術被用於日常生活中,這些技術打造出更好的廚房用具和農場裝置,更好的縫紉機和收音機,更好的輪船和飛機,更精確的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更好的通訊設施,更好的醫療裝置,乃至更好的日常小工具。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先設計出宇航員登月艙的維生系統,而不是先為心臟病患者造出遠端體徵監測裝置呢。答案很簡單:解決工程問題時,重要的技術突破往往並不是按部就班直接得到的,而是來自能夠激發出強大創新精神,能夠燃起的想象力和堅定的行動力,以及能夠整合好所有資源的充滿挑戰的目標。

    太空旅行無可置疑地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事業。通往火星的航行並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決饑荒問題。然而,它所帶來大量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專案之外,這將產生數倍於原始花費的收益。

    太空專案是科技進步的催化劑,它為學術研究工作提供了絕佳的實踐機會,包括對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研究、物理學和天文學、生物學和醫學科學等學科,有它,科學界源源不斷出現令人激動不已研究課題,人類得以窺見宇宙無比瑰麗的景象;為了它,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湧現。作為新技術的驅動者和催化劑,太空專案開展了多項基礎科學的研究,它的地位註定不同於其他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太空專案的對社會的影響,其地位相當於3-4千年前的戰爭活動。

    如果國家之間不再比拼轟炸機和遠端導彈,取而代之比拼月球飛船的效能,那將避免多少戰亂之苦!

    隨著對宇宙研究的深入,我們對地球,對生命,對人類自身的感激之情將越深。太空探索讓地球更美好。

    隨信一塊寄出的這張照片,是1968年聖誕節那天阿波羅8號在環月球軌道上拍攝的地球的景象。太空專案所能帶來的各種結果中,這張照片也許是其中最可貴的一項。它開闊了人類的視野,讓我們如此直觀地感受到地球是廣闊無垠的宇宙中如此美麗而又珍貴的孤島,同時讓我們認識到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離開地球就是荒蕪陰冷的外太空。

    在這張照片公開發表之後,面對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嚴峻形勢,如環境汙染、飢餓、貧窮、過度城市化、糧食問題、水資源問題、人口問題等等,號召大家正視這些嚴重問題的呼聲越來越多。

    太空探索不僅僅給人類提供一面審視自己的鏡子,它還能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技術,全新的挑戰和進取精神,以及面對嚴峻現實問題時依然樂觀自信的心態。我相信,人類從宇宙中學到的,充分印證了Albert Schweitzer那句名言:“我憂心忡忡地看待未來,但仍滿懷美好的希望。”

    向您和您的孩子們致以我最真摯的敬意!

    您誠摯的,

    恩斯特·史都林格

    科學副總監

    1970年5月6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遇到過哪些尷尬又搞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