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林讀史

    關羽做為劉備麾下的一員猛將,不論是武力還是膽識氣魄都有過人的一面,在三國所有的英雄裡,數一數二的位置他也得排的上,作為一代武聖除了武力無人能敵以外,重情重義的人物形象也讓人對他刮目相看,雖說身在曹營心在漢,劉備和曹操都有恩於他,為了不辜負曹操對自己的恩情,他也曾於千軍萬馬中斬殺顏良,取其首級解救曹操於白馬之圍。年輕時的英勇無敵終被歲月淹沒,到了晚年卻栽到了敵人手中,敗走麥城是他一生的終點,被敵人殺死在臨沮這個地方。看過三國的朋友應該知道,此處是馬超的地盤,自己隊友在這裡受難,他為何不出手相救?說起馬超他在一開始也不是劉備的手下,只是半路投靠了劉備。他的父親本是涼州的軍閥,後來因為別的原因到朝廷做官了,留下涼州讓馬超看守。雖說這個地方不大,但也是軍事必爭之地。一次曹操派人攻打魯中,但途中要經過這個地方,曹操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心知肚明,馬超當然也不例外,他覺得曹操消滅別人是假,攻打自己才是目的,索性起兵反叛,無奈自己實力不夠,被曹操打的潰敗不堪,連家人都被殺害,就這樣馬超和曹操有了不共戴天之仇。為了給自己找個好點的上家,也為了給家人報仇,馬超決定投靠劉備。劉備的做法也沒讓他失望,不久就讓他擔任大將軍一職,還讓他管理臨沮這個地方,貌似對他還挺不錯。仔細一想卻不對勁,劉備也是有心機的人,臨沮交給馬超管理有實名無實權,這個地方已經被曹操攻下了。所以即使後來關羽在此地被害,馬超也不能做什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二人之間關係不好。關羽為人傲慢曾忌憚過馬超的實力,總怕他會搶了自己的威風,這一點從他寫給諸葛亮的信中就可以看得出來。諸葛亮也知關羽平時的為人處世,所以安撫的回覆,他的本事大一點,得到孔明先生的讚美自己更是得意忘形。還拿給周圍的人炫耀,殊不知無形中就得罪了馬超,誰能接受這赤裸裸的挑釁?如果馬超當時在臨沮想必救不救關羽都很難說。如果說馬超不能救關羽是意外,那麼接下來這個人就很真實了。關羽被困麥城的時候,曾向劉封求助派兵來解救自己,不過劉封沒有這樣做。這一點讓人很難理解,第一個原因是劉封怕自己救人不成反而會丟掉庸三郡,第二個原因就是和關羽的宿仇了,曾經劉備過問關羽立太子的問題,關羽以劉封是義子的原因反對。不僅如此,為了怕劉封以後會叛亂甚至勸說過劉備將其斬殺,這就更讓雙方關係惡化了。誰能接受一個曾經想殺害自己的人,所以劉封沒去營救他雖在意料之外,也合乎情理之中。綜上所述,其實關羽可以逃這一劫,和平時的為人有很大關係。如果能虛心一點,和馬超打好關係,或者對劉封不那麼決絕的話,也許就沒有麥城受困這一說,要知道關羽的兩個手下差點因為糧草被燒的事死在他手裡,還是別人求情兩人才免於一死,不過他們此後就投奔到敵方陣營,無疑助長了別人的氣焰。自己落得這樣的局面,真的和平時的作風有很大關係。

  • 2 # 老夥計162720415

    在那個年代人的壽命有多長?特別武將上馬不死帶傷,說什麼趙雲從沒受傷又無敵那是小說吹的。關羽幾十年刀光劍影過來,五十八歲已經是算老人了又中毒刮骨,豈能再與白馬坡比?

  • 3 # 歷史作者

    桃園三結義中的關羽,溫酒斬華雄的關羽,真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的武功高強,一生非常光彩,很少打過敗仗。只是最後敗走麥城,喪失了性命。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當時關羽失敗了,卻沒有來救他的人呢?

    話說當年,關羽奉命攻打曹操的軍隊。戰勝了曹軍,把守將龐德捉了過來。龐德寧死不屈,關羽無奈,只能將龐德殺了。曹操也覺得關羽這個人不簡單,所以和東吳聯絡起來,一起攻打關羽。

    關羽當時在襄樊一帶,荊州非常的空虛,他沒有什麼後備力量,而且還不知道曹操已經和孫權結合起來。就在這種情何況下,呂蒙被派來攻打荊州。關羽還在攻守麥城,這種情何況下,他根本應付不過來。所以,他放棄了麥城,來到了荊州。

    然而,呂蒙又轉戰麥城,關羽戰敗,甚至被呂蒙殺害了。可惜了這樣一位非常忠義的英雄,竟然被奸詐的曹操和呂蒙打敗了。不過也能看出來,曹操和孫權懼怕關羽,不然也不會聯合起來才敢對付關羽。

    要說諸葛亮不救關羽,這話有點不對。戰況變化的時候,諸葛亮還在西川,就算加急趕過去,也來不及救關羽。更何況,諸葛亮根本沒有什麼兵權,沒有能力發令軍隊。但當時,孟達和劉封離關羽最近,兩個人卻不去救關羽,可能兩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利吧。

    劉封是劉備的義子,即使和關羽是叔侄關係,但是關羽之前因為這次關係指責過劉封,劉封懷恨在心。所以,就算他是唯一一個可以救關羽的人,他卻不去救。孟達也是怕救了關羽之後,會配了夫人又折兵吧。

    諸葛亮曾經預測過關羽的未來,並且也算出來關羽之後的經歷,但是不管怎樣,關羽的命運沒有辦法更改。敗走麥城,失掉荊州,成為一生中的敗績。

  • 4 # 曹老師xixi

    因為真實的歷史不是三國無雙,終是關羽有三頭六臂,也逃脫不了東吳層層的大軍。

    在《三國志》中記載關羽敗走麥城非常簡單。

    “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關張馬黃趙傳》“俄而孫權襲殺羽,取荊州。”——《三國志·先主傳》

    明確的就是孫權派人偷襲荊州,關羽及其子關平陣亡。可能陳壽也沒想到這普普通通的一戰,被羅貫中改編成了一段重要的戰爭過程。

    根據其他材料記載,可以得知,關羽在攻打曹仁的期間,呂蒙偷襲了荊州後方,荊州大部分郡縣淪陷,關羽軍心大散被徐晃擊敗,關羽無處可去前往麥城,一路被吳軍伏擊,僅剩300人進去麥城,而呂蒙軍圍攻麥城有2萬人。

    就是這300人都有赤兔馬,武力值都有99,對抗2萬人還是不可能的,關羽就是再厲害,1個人對20個人就了不得了,就是能對20個人,體力也不支呀,何況麥城之戰東吳也沒有和關羽正面對槓,留一門沒有攻打,派朱然潘璋設伏,關羽最後留落入陷阱身死的。

  • 5 # 七追風

    功夫再高,也怕菜刀;武林高手,扛不住群毆。

    影視劇看多了,遊戲玩多了,容易誤導人。比如說著名的日本某遊戲,武將隨便一刀下去,周圍一圈小雜兵都飛上了天……以這種實力,一個人弄死上千人似乎不成問題。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

    首先,武將上陣單挑的情況非常少。雖然武將的戰鬥力很強,但他們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帶領所屬士兵戰鬥,更注重的是指揮。那些身為戰場總指揮的“統帥”級別的武將,更是要在中軍大帳裡全盤指揮,哪有時間上陣單挑?

    所以,一般將領的武力值確實要比普通士兵高,但還不至於每次打仗都單挑。

    其次,不管是關羽還是呂布,都是凡人。

    (面對小雜兵,武功再高也害怕啊!)

    真實的戰場和遊戲最大的差別是什麼?受點輕傷戰鬥力肯定會下降,稍微重一點的傷就只能回去搶救了……可是在遊戲裡,只要血沒掉完,戰鬥力基本不受影響。實在不行吃點回血的藥,又能生龍活虎了。

    功夫再高,也怕菜刀啊!《三國志》裡關羽被“流矢”所傷,因為是毒箭,所以遇到陰雨天氣骨頭就疼。所以真實的戰場上,一群小雜兵圍上來,一陣亂捅,大機率會受傷;就算沒有小雜兵,衝的太靠前了,被對方弓箭手一陣亂射,也很危險(別相信電視裡隨便舞兩下兵器就能擋掉所有的箭)。

    比如堂堂西楚霸王項羽,天生神力,應該算是中國古代最強大的武將之一了吧。但是看史書的記載,在烏江與敵軍短兵相接,面對的就是一群“小雜兵”。項羽很勇猛的殺了幾百人,自己也受傷十多處——冷兵器時代受傷十多處,那就意味著已經到了戰死的邊緣,自殺也是無奈之舉,要不然肯定被小兵捅死。

    所以,再牛的武將,一旦被圍毆,那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再說說關羽敗走麥城,他有沒有機會衝出去呢?很難。

    荊州這個地方,東吳一直虎視眈眈,從孫權到呂蒙,那都是天天晚上輾轉反側想要奪回來的。不恰當的比喻一下: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呂蒙巧取荊州的方案計劃,一定改了無數稿,說不定還砍了幾個策劃人員“祭天”——所有必要的細節應該都想到了。所以,呂蒙的一切計劃都是針對關羽制定的。

    所以關羽兵敗跑到麥城,呂蒙的戰前計劃中,早就有了應對方案。從什麼地方堵著?派多少兵力?一個地方堵不住該怎麼辦?這些事兒應該都是計劃之中的。

    呂蒙分化瓦解了關羽的將士,讓關羽陷入單槍匹馬孤立無援的境地。然後圍追堵截,用大量的小雜兵圍上去。關羽再威猛無比,沒有隊伍沒有後援,也是跑不掉的。

  • 6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武藝高強和力氣大並不意味著突圍能力就強。

    我們發現,關羽的突圍能力確實很一般。他的武藝是相當厲害的,但一遇到突圍戰就打得很不理想。

    咱們列舉幾次三國猛將們突圍的戰例,看看突圍成功和失敗的原因。

    一、趙雲

    趙雲無疑是三國諸位猛將中突圍能力最強的。不但屢次都能夠成功突出重圍,還能給包圍者造成巨大傷害。

    1.穰山突圍戰(成功)

    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三十一回中。

    回目: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曹操擊敗袁紹後,挾大勝之勢,進攻劉備。劉備率兵在穰山附近擺開陣勢迎戰。曹操分兵直取劉備後方,劉備應接不暇,準備趁夜撤出戰場,卻落入重圍。

    趙雲保護著劉備突破重重圍困,先與許禇力戰,再遇于禁、李典圍毆夾攻。

    熬到天明,劉備又被高覽阻住,危急時刻,趙雲趕來,槍挑高覽,殺退張郃,保著劉備殺開一條血路。

    2.長坂坡突圍戰(成功)

    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四十一回中。

    回目: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曹軍輕騎長途奔襲劉備,劉備兵敗當陽,四散奔逃,家小分散。

    趙雲懷抱幼主阿斗,七進七出,奪槊三條,砍倒大旗兩面,連殺曹軍將校四十餘人,突出重圍。

    3.漢水突圍戰(成功)

    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七十一回中。

    回目: 佔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眾漢中之戰,黃忠和副將張著繞漢水去劫曹營,卻被張郃、徐晃、文聘之軍包圍,苦戰難出。

    趙雲來救,殺入重圍,連殺曹軍慕容烈、焦炳二將,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嚇得徐晃、張郃不敢應戰,文聘藏得連影都不見。趙雲救出黃忠、張著突出重圍。

    4.彝陵突圍戰(成功)

    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八十四回中。

    回目: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劉備為關羽報仇,興兵徵吳,卻被東吳陸遜設下計謀,火燒連營七百里,兵敗如山倒。劉備倉皇逃竄,東吳處處堵截。趙雲奮勇來救,斬殺敵軍大將朱然,嚇退追兵,保劉備突出重圍。

    5.鳳鳴山突圍戰(失敗)

    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九十二回中。

    回目: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諸葛亮一出祁山,北伐中原。趙雲請命出戰,率偏師出萁谷,力斬五將,卻被敵人設計包圍,被困鳳鳴山,“從辰時殺至酉時,不得脫走”。後被關興、張苞救出。

    二、張飛

    1.徐州城突圍戰(成功)

    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十四回中。

    回目: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張飛醉酒,防禦鬆懈,呂布趁夜偷襲,裡應外合,攻取徐州城。張飛酒醉,敵不住呂布,呂布“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張飛醉薰薰地殺出重圍。

    2.小沛突圍戰(成功)

    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二十四回中。

    回目: 國賊行兇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曹操舉兵攻打劉備,兵駐小沛城外。張飛率兵夜襲曹營,卻被曹軍設下八面埋伏,張飛身陷重圍,“前遮後擋,左衝右突”,終於殺出了重圍。

    3.雒城突圍戰(失敗)

    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六十四回中。

    回目: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張飛率兵支援劉備,在雒城與張任對戰,被張任和吳懿設下埋伏圈,重重包圍。張飛左衝右突,無法脫困,幸得趙雲趕到,將張飛救出。

    三、文鴦

    樂嘉城突圍戰(成功)

    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一百一十回中。

    回目: 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文欽、文鴦父子相約各率兵馬,夜襲司馬師大營。文鴦趁夜殺入,把魏軍攪得亂七八糟,所到之處,無人敢擋。

    文鴦孤軍奮戰,漸漸寡不敵眾,突圍而出。魏軍緊追不捨,被文鴦數次返回殺退,斬殺兵將無數,成功脫圍而走。

    四、呂布

    呂布是漢末三分的第一勇士,他的武藝天下無敵,但他的突圍能力卻很一般。

    下邳城突圍戰(失敗)

    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十九回中。

    回目: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呂布與曹操對陣,屢戰屢敗,退守下邳城。他準備帶女兒投奔袁術,夜半攜女殺出城外,被曹軍發現,眾軍圍來,呂布奮力衝殺,卻怕傷了女兒,無奈退回城去。

    五、關羽

    1.土山突圍戰(失敗)

    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二十五回中。

    回目: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關羽與曹軍作戰,被圍土山,屢次下山衝鋒,卻都被曹軍堵回。無奈之下,降漢不降曹,歸附曹營。

    2.麥城突圍戰

    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七十六回中。

    回目: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關羽大意失荊州,兵困麥城,求救兵不至,無奈之下親身突圍,被東吳設下埋伏,父子都被擒拿,不屈殉國。

    咱們看了以上幾次突圍戰,趙雲、張飛、文鴦的表現非常好,幾次都殺出重圍。而呂布和關羽則屢屢受困,難以突圍。

    咱們透過突圍戰的一些特點來分析成功和失敗的原因。

    1.勇氣

    趙雲、張飛和文鴦都勇猛、悍不畏死;而關羽和呂布雖然武藝高強,但勇氣遠不如前三位。

    2.階位

    趙雲成功的幾次突圍,身份都比較低,沒有掌握獨領一軍的權力。到了鳳鳴山一戰,率偏師獨當一面,反而無法突圍。

    張飛通常是以衝鋒陷陣的敢死隊長的身份作戰,手下兵少,這時候的張飛屢屢突圍成功,到了西取川蜀時,獨領一軍,突圍能力下降。

    文鴦樂嘉城突圍時,身份也比較低階,沒有多少兵馬。

    關羽通常獨領一軍,呂布是諸侯級別的大員,權力和地位較高,突圍能力反而不行。

    3.性格

    趙雲低調,張飛粗魯,文鴦剛猛,他們三位都不太顧惜自己。

    關羽和呂布都比較愛面子,性情狂傲,矜高自負,自珍自惜,不願以身犯險。

    總的來說,突圍戰講求的是實打實的戰鬥,戰場上無論大將還是小兵,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玩不了虛的,技術全面、實用性強的戰將更有優勢。突圍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氣,敢於玩命的精神,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膽氣。關羽、呂布這樣的性格適合於堂堂正戰,打突圍戰很不理想。

  • 7 # 明日路途

    在羅貫中的經典名著《三國演義》中,關羽武藝高超,忠義無雙,但最後敗走麥城中東吳大將呂蒙的埋伏計被擒獲,不肯歸降東吳,慷慨就義,令讀者惋惜不已。

    關羽沒能突圍麥城而出,最大原因其一是關羽其時年紀已老,加之中了龐德箭傷後華陀為其刮骨療傷,元氣大傷;其二是其時兵少將寡,被敵兵重重圍困,糧草供給嚴重不足,士氣低落,關羽亦自知大勢已去,突圍已是強弩之末,敗走麥城被擒已成定局。

  • 8 # 一貳一橙

    古代我軍被圍時,要達到突圍的情況就需要具備兩種優勢,要麼以力,比如項羽強力突圍烏江,要麼以計,比如劉邦派紀信假扮自己,然後趁夜從後門溜了。

    那關羽當時有具備這其中任何一種優勢嗎?很可惜,一種都沒有。

    關羽雖勇,但力不從心

    關羽之勇是不用說的,畢竟“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者”,整本《三國志》就只有關羽和張遼二人。據清康熙十九年在山西關帝廟的石碑記載,關羽出生是在公元160年,後世大多采取了這一說法。而斬顏良是在公元200年,也就是關羽四十歲的時候。

    而關羽死於公元219年年末,也就是說敗走麥城時,關羽已經五十九接近六十歲了,這在人均年齡不滿三十的三國時期來說已經算是高壽。所以關羽雖勇,卻不可能在六十歲的年齡重現四十歲時的威風。

    何況當時曹魏已經下了重金要拿關羽的人頭,孫權為了捉住關羽,自然也不惜拿點錢出來激勵士氣了。“須臾,晃下馬宣令:得關雲長頭,賞金千斤”。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即便是強如項羽者,都有不少人為了“賞千金,封萬戶侯”的誘惑而前赴後繼去追擊,更不用說一個六十歲的老人,沒牙的老虎誰會怕?

    關羽有計,卻被人識破了

    既然關羽沒力突圍,那他有計可用嗎?有。

    關羽也低過頭,在被圍麥城之時他曾經和東吳方面商議過投降事宜,打算以此拖延吳軍的攻城進度,趁夜逃出麥城,但此計卻被東吳方面識破,吳將潘彰早已埋伏在荊州入蜀的必經之路——臨沮,在那裡埋伏好等待著關羽了。

    羽在麥城,使者請降。權問範曰:“竟當降否?”範曰:“彼有走氣,言降詐耳”。

    最後關羽突圍至臨沮,被潘彰部將馬忠所俘獲,和兒子關平、部將趙累一起被就地斬殺了。

    所以關羽不是沒試過突圍,他也突圍成功了一半(已衝到離益州不過二十里的臨沮),可連日作戰加上年紀已長,氣力不繼又遇敵軍埋伏,以有心裝無心,關羽最後還是逃不過命運的安排。

  • 9 # 一覽眾河小

    古往今來的武將,關羽可以說是地位最高,也是最受人們喜愛的一位。至今仍然有人會祭拜關羽,還有關公廟等等。成神的武將不少,稱為武聖的就只有關羽一個。而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存在敢也是最強的,有多少人看三國看到關羽被殺的時候傷心的流淚。整部《三國演義》作者都有著很重的親劉傾向,特別推崇關羽和諸葛亮。可是無論作者羅貫中再怎麼推崇關羽,他也跳不出歷史的大方向,也許他很想讓關羽有一個榮耀而安定的晚年,也許他很想讓蜀國一統天下,但是歷史不是這樣走的,他寫歷史小說就沒辦法跳出來。所以他只有竭盡所能,把關羽的生前寫的極其輝煌,把關羽的死寫的極其悲壯。而歷史上的關羽,儘管不像演義中那麼厲害,也的確是一個響噹噹的猛將。劉備佔據漢中以後,關羽水淹七軍,降於禁,斬龐德,威名達到了鼎盛,然而在輝煌背後,關羽實際情況卻是多面受敵,人心背離,堪稱內憂外患。

    為什麼這麼說呢,實際上自從劉備借荊州不還之後,孫權就一直耿耿於懷。蜀吳再不是聯合抗曹的局面,彼此之間嫌隙很大。魯肅死後,蜀吳之間再也沒有願意為之周旋之人,蜀吳合作可以說也基本走到了盡頭。這時候一個十分厲害的人物開始大放異彩,那就是呂蒙。

    呂蒙不同於魯肅,他才不在乎什麼蜀吳合作不合作呢,在他眼裡,吳國利益至上,吳國完全可以拋開蜀國獨立保全自己,而且對於荊州,他是勢在必得。早在魯肅活著的時候,呂蒙就跟關羽有過競爭,率先奪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手段不可謂不高明。不過呂蒙這人比較低調陰狠,待魯肅死後,呂蒙反而又對關羽友好奉承起來。關羽這人什麼都好,就是有點自傲自負,喜歡別人都巴結他,一看呂蒙這個樣子,當即很滿意,對呂蒙很放心。而實際上那個時候的關羽,一方面要應對曹魏的兵力,一方面也要提防吳國會不會搞小動作,還有就是關羽驕傲慣了,對於下屬同僚都不夠友好,所以像糜芳、傅士仁、劉封這些人跟關羽關係都不咋滴,算不上是關羽的心腹。

    另一方面呢,曹魏那邊對於蜀國佔據漢中早就不滿了,他一直想著對付蜀國,於是他派人偷偷聯絡吳國,用封地做誘餌讓吳國去攻打關羽,而他自己這邊也派徐晃等人去征討關羽。實際上,吳國孫權耿耿於懷的是劉備借荊州不還,他對項羽倒是沒有什麼惡意,反而還派使者找項羽求親,誰想到項羽居然大罵了使者,孫權一下子怒了。我覺得關羽拒絕孫權求親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當時蜀國吳國關係早已經鬧僵了,他昨晚蜀國大將跟吳國國主結親不合適,可是你不答應可以婉拒啊,幹嘛非要罵人呢,難道是想做樣子給大哥劉備看嘛。其實沒有這個必要,關羽應該就是單純瞧不上孫權。《三國志》裡關於關羽如何罵的沒說明,但是演義裡,關羽是直接拿孫權的外貌搞人身攻擊了,這樣確實有些過分了。人家畢竟是跟曹操、劉備齊名的存在,你關羽不過是一國將侯,怎麼能如此膽大妄為呢。

    曹魏那邊已經安排上了,關羽要騰出精力來對付他們。而那個呂蒙呢,表面上對關羽十分客氣,實際上卻是故意讓項羽麻痺大意,偷襲荊州,還把關羽手下管糧草的守將糜芳、傅士仁給招降了。同時他捉了關羽許多部下的家屬,不但沒有為難他們,反而對他們好吃好喝,極盡優待,就是想著收買人心。這一招其實也是很毒的,這樣一來,關羽部下就不願意為他賣命了。後來的故事也就比較簡單了,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人馬捉住,直接被處死了。那個時候關羽腹背受敵,關鍵手下還背叛了,真的是到了四面楚歌的地步。在那種情況下,關羽個人武力值再高也沒用了,因為這一次身邊的人馬太少,而且當時已經不打算給關羽留活路了,所以他那時候必須死。

    可以說,殺關羽,其中出力最多的當屬呂蒙。也許正因為如此,演義裡的呂蒙是很倒黴的。作者對呂蒙可以說十分厭惡了,不僅把呂蒙的有些功勞讓出去了,還安排了一個呂蒙被關羽的神魄嚇死的情節。雖說歷史上呂蒙的確挺短壽的,但是人家是病死的,這樣直接給嚇死了,也實在太不給面子了。

  • 10 # 鬼山楓語

    關羽在荊州長期獨擋一面,而且一個北方人還能統治水軍,他的軍事水平是很不錯的,後來在樊城之戰中逼降於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就更能證實他的驍勇善戰,但是隨後敗走麥城,進而被殺,結局令人錯愕惋惜,其中原因也很瞭然。

    東吳以有心算無心,佈置非常周密,攻佔江陵和南郡後佈下天羅地網把關羽的退路封死,又大搞攻心戰術,結果關羽的兵士氣低落,紛紛潰散,關羽逃到麥城時已在包圍之中,但是手下只有幾十個騎兵,於是很輕易的被潘璋的手下擒獲。

    打仗是要靠軍隊的,個人的勇猛單挑還可以,人多起來就作用有限了,畢竟敵人上過戰場,實戰經驗也不是虛的,圍攻起來雙拳難敵四手,時間久了難免出現紕漏。魏延是久經沙場的猛將,勢單力薄還不是被馬岱斬首?孫策是一時豪傑,落單後遇刺而亡。

    歷史上有些人確實在千萬人裡縱橫過,比如劉秀昆陽大戰的時候帶十三騎出城搬救兵,辛棄疾帶幾十個人去數萬人的金兵大營裡捉拿叛徒張安國,而關羽也曾在萬軍中刺顏良於馬下,並斬其首級,但這都不是一對多的鏖戰,而是避實就虛的結果。

    劉秀騎馬在夜間從連營中一閃而過,在不明情況的時候,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對方是敵是友後,等察覺有異,其實已經來不及了。辛棄疾也是來了個快閃,如果他從人堆里老老實實殺進去再殺出來,幾十個人根本不夠用。

    關羽能斬顏良,是因為身邊有張遼帶著隊伍給他策應,他不是一個人進入萬軍之中的,當時機會太好,他衝馬來到顏良面前,其實是一對一的單挑,所以立即拿下,如果沒有張遼的幫忙,他很難殺掉顏良。

    名震天下的關羽被一個不出名的將領馬忠所擒,本身就能說明問題。不是馬忠武力太高,實在是好漢架不住人多,如果對方是一群土匪倒也可以,關鍵他們都是經歷過沙場的兵,也早就做好了準備,不管經驗上還是心理上都沒問題,能逃出去才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宇宙中自由飄浮的,地球繞太陽轉時是哪裡來的動力讓它轉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