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趙帥鍋
-
2 # 西大橋下的說書匠
我們都知道明王朝從朱元璋以後,就陸續開始出現宦官專權的時代,這些時代裡分別出現了四大奸宦,這四大奸宦分別是汪直、王振、劉瑾、魏忠賢,而在這四人中,劉瑾是弄權誤國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權傾天下的明朝太監劉瑾是如何倒臺的?為何明武宗要殺死劉瑾?
權傾天下的明朝太監劉瑾是如何倒臺的?為何明武宗要殺死劉瑾?第一,劉瑾依據明武宗的寵信,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開啟自己專權的時代。
劉瑾自幼入宮,成為當時還是太子的朱厚照的玩伴,等到這位太子即位之後,劉瑾也跟著沾了光,成為皇宮裡的宦官頭頭。
由於劉瑾這個人情商比較高,也很會來事,他很快成為了明武宗的寵臣,他不僅僅在短時間裡被皇帝任命為司禮太監,掌握了硃批大權,還成為了明武宗的代言人,有了這個身份,劉瑾越發的猖狂。
正所謂,自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大權在握的劉瑾亦是如此,有了權利的劉瑾,開始結黨營私,打擊異己,他對於那些與他不對路的大臣們,進行各種打壓和報復,而對於那些阿諛奉承,巴結他的官員,則是給予高官厚祿,這就使得此刻的明王朝朝政腐敗不堪。
當時,明王朝從上到下的重要官員職務,基本都是劉瑾的黨羽,譬如說宰相焦芳,吏部尚書張彩,兵部尚書曹元都是劉瑾一手提拔起來的官員。
第二,以宦官治宦官,以彼之道,還之彼身,劉瑾的倒臺來自於自己內部的宦官勢力。
劉瑾作威作福的行為,不僅僅觸怒了明王朝正直的官員們,也引發了來自與自己內部宦官勢力成員的不滿。
劉瑾宦官勢力下的成員之一的張永,長期受到劉瑾的打壓,鬱郁不得志,早已對劉瑾心生不滿,因此他開始著手進行一個絆倒劉瑾的計劃。
他和御史楊一清,大臣李東陽密謀,商討除劉大計,在平定完安化王的叛亂之後,張永藉著嚮明武宗獻俘的慶功宴上,向皇帝揭發了大宦官劉瑾的17條不法之事情,這個時候,許多文臣也站了出來,指證劉瑾的罪行,這就讓明武宗相信了這些指證,因此便立刻將劉瑾下了獄。
再查抄劉瑾家的時候,明武宗親自帶隊徹查,結果在劉瑾的家中搜出了金銀財寶,以及龍袍和玉帶等違禁物品,這些物品都坐實了劉瑾的謀反事實,因此,劉瑾被以謀逆罪被處以凌遲酷刑!
劉瑾可謂是壞事做盡,他有這樣的下場,可謂是咎由自取,我們從明王朝的歷史中不難發現,明王朝從朱元璋時代以後,就陸遜出現了宦官專權的行為,那麼是什麼原因然宦官專權的行為陸續出現那?
筆者認為主要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從朱元璋時代以後,明王朝的皇帝們開始有些懈怠了,他們開始出現了懶政的行為,開始追逐享樂,將權利下放給自己親信的宦官,而這些宦官則成為了皇帝的代言人。
但是因為這些宦官都是泥腿子出身,並沒有學識和才能,他們有了權利之後,只會用手中的權利,為自己謀取私利,全然不顧江山社稷,這也就是為何明王朝會在朱元璋以後,接亂出現大動亂的原因,而這些大動亂的始作俑者就是這些宦官!
-
3 # 白的白開水
正德五年(1510)夏四月庚寅的安化王叛亂後。張永將獻俘日期提前,並嚮明武宗出示安化王朱寘鐇造反的檄文,陳詞安化之變的原因,揭發劉瑾不法之事,馬永成等人也趁機發難。最後劉謹被捕入獄,並降為奉御。此時武宗並未有誅殺劉瑾的意圖,直到抄沒劉瑾家產化見到了其偽造的玉蜜、牙牌、兵器及藏有利器的扇子時才相信劉瑾有造反之意。於是下令"命徇於市,凌遲三日,不必覆奏"。簡單說就是劉瑾越界了,但如果深入分析會發現劉瑾倒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劉瑾本人有很大的侷限性。首先,劉謹身為宦官,其身份決定了他的施政帶有一定的侷限性。劉謹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開闊的眼界以及高屋建瓴的施政主張。這是由其宦官身份所決定。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在他掌握權柄後提升了內官的權力及待遇,引起了各界的不滿。同時,宦官作為刑餘之人,本身就受到文人士大夫的蔑視,難以得到更多士人的支援。其次,劉謹在其用事期間,透過強化自身權力的方式來施政,觸及了明朝分權制衡統治原則的底線。正德五年八月,朝廷在抄劉謹家時,"得偽璽一,穿宮牌五百及衣甲、弓彎、養衣、玉帶諸連禁物"劉謹集票擬、批紅之權於一身,破壞了司禮監、內閣內外相持、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體制。劉瑾身為司化監掌印太監,又開設內行廠,親自主持偵緝刺探事務,破壞了司禮監、東西廠太監各司其職的原則。劉謹的這些做法必然會引起百官,尤其是閣臣、東西廠提督太監的不滿,最終引起皇帝的警覺。然後,劉瑾重用陝西同鄉,導致部分黨羽的離私。圍繞在劉瑾周圍的陝西人中,最受重用的就是張綵。張綵得到劉謹拔擢後,舉薦者焦芳的地位便有所下降,尚書劉宇基本己經張綵被架空。焦芳、劉宇等人,皆是劉瑾一黨的重要成員,而劉謹對陝西人委以重用的做法自然會使得焦芳、劉宇之流也中的怨恐情緒滋生,最後四散。這種情況更使得在劉謹遭逢大難時無人施以援手的局面出現。最後,劉謹的施政觸犯了各階層的利益,尤其是皇親就貴和宮廷內官的既得利益。劉瑾所推行的新政內容涉及到了帝國執行的方方面面,這自然會牽動既得利益集團的敏感神經。單就其經濟措施而言,丈量土地一事便引發了勳戚、軍隊將領、鎮守內官等多個既得利益集團的不滿。而這僅僅是經濟措施的一個方面。再加上吏治、軍事各方面的因素交織在一起,必將促使多方勢力對此做出激烈的反應。如此一來,劉瑾的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
4 #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正德五年八月,張永班師回朝,押著寘鐇及其親屬十八人抵達京師,皇帝在東安門舉行獻俘與受俘儀式。儀式完畢以後,皇帝設宴慰勞張永,劉瑾、馬永成陪坐。待到劉瑾告退,張永向皇帝揭發劉瑾謀反,從袖子裡拿出奏疏,列舉十七件不法事。已經有些醉意的皇帝問道:這個奴才果然負我?張永迴應道:此事不可耽誤事機,否則的話奴才粉身碎骨,陛下也無處安身了。馬永成在一旁敲邊鼓,支援張永。皇帝終於下定決心,逮捕劉瑾
當天夜間,劉瑾留宿在宮中內值班室,聽到外面人聲喧譁,喝問:誰!外面應聲:皇上有旨。劉瑾披著青色蟒衣出來,立即被士兵捆綁,押往東華門外的菜廠。皇帝念於舊情,不想殺他,只是宣佈:劉瑾前往鳳陽閒住。鑑於朝野盛傳劉瑾貪贓枉法富可敵國,皇帝下令“籍沒”—沒收其全部財產。
劉瑾的家產令人震驚。王世貞在他的著作中說,劉瑾有黃金1200萬兩,白銀25958萬兩。《憲章錄》、《皇明通紀》沿用了這一說法。《明史紀事本末》大概也是這種說法,具體為:金元寶24萬錠(一錠50兩),零碎黃金57800兩;銀元寶500萬錠,零碎白銀1583600兩。夏燮在《明通鑑》中對此作了考證,認為金銀數字過於誇張,並不可信:“恐當時傳聞如此,未必真有此數。”所以他採用比較含糊的說法:“金銀累數百萬。”這還不包括無法計算的珍珠、玉器、文物、字畫。皇帝最為關注的不是這些財產,而是從他家裡查抄的袞衣、玉帶、甲仗、弓弩之類的違禁物品,特別是從不離手的扇子內暗藏兩把鋒利的匕首。皇帝朱厚照勃然大怒,想不到成天在他身邊轉悠的奴才,竟然挾帶凶器,顯然心懷叵測,不由得吐出三個字:“奴果反!”—這個奴才果然有反叛之心,下旨把劉瑾關進監獄。
一時間,輿論風起雲湧。以謝訥為首的六科給事中,以賀泰為首的十三道御史,聯名揭發劉瑾十九條罪狀,請求皇帝立即明正典刑。皇帝批准了這一請求,命令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與錦衣衛會同有關部門官員,在午門外審訊劉瑾。主持審訊的刑部尚書面對昔日的“立地皇帝”,緊張得不敢發聲。劉瑾氣勢洶洶地大聲喊道:滿朝公卿多出於我的門下,誰敢審問我?審問官們一個個都避開他的兇狠目光,噤若寒蟬。此時,駙馬都尉蔡震挺身而出:我是皇親國戚,不出於你的門下,敢於審問你。蔡震追問他為何私藏兵器?劉瑾辯解,為了保衛皇上。蔡震追問,為何藏在自己家裡?劉瑾無言以對。
以“反逆”罪定案後,皇帝下旨:不必覆奏,凌遲處死,三日後割其首級,並把審問筆錄與處決影象,向全國公佈。
劉瑾罪有應得,死有餘辜,然而定為“反逆”罪,似乎有點牽強。野史傳聞,他竟有“篡位”的圖謀。說得最為活靈活現的,是劉瑾與張彩的密謀。有一天,劉瑾與他的親信、吏部尚書張彩聊天,竟然痛哭流涕地說:先前,谷大用、張永等人,擔心遭到外廷大臣攻擊,推我為首。我以身徇天下,摧折大批正人君子,天下怨仇都集中於我,不知道今後下場如何?張彩屏退左右悄聲對他說:如今皇上沒有兒子,勢必冊立宗室子弟,如果是一個年長又賢能的人,公公必將受禍,不如援手擁立年幼的弱者,公公可保富貴無憂。劉瑾表示讚賞。過了幾天,他突然變卦,對張彩說:不必擁立宗室子弟,我自立為帝。張彩期期以為不可。劉瑾大怒,拿起茶碗向張彩擲去,張彩不敢再勸阻。
劉瑾處死後,張彩作為同謀被捕入獄,卻大喊冤枉:“皇天后土,太祖太宗,可鑑其心。”明眼人一看便知,此類“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情,隨著張彩死於獄中,已經死無對證,其可信度究竟如何是頗值得懷疑的。
主犯雖死,橫行政壇五年的流毒,卻難以消除。皇帝朱厚照只想除掉一個“反逆”太監,並不想改弦更張。張永也不想打擊面過於擴大,以免使自己陷於難堪境地。言官們紛紛上疏彈劾為劉瑾搖旗吶喊的文武大臣,張永拿了奏疏到左順門,向言官打招呼說:劉瑾專權時,我輩都不敢講話,何況文武兩班官員!如今只追究劉瑾一人之罪,以後不要再寫這樣的奏疏了。
先前為虎作倀的佞臣,如內閣大學士焦芳、劉宇、曹元,戶部尚書劉璣,兵部侍郎陳震等,不過是削職為民了事。相對於張彩瘐死獄中之後,再“磔屍於市”(在街頭對屍體千刀萬剮),罪大惡極的焦芳父子竟然得以壽終正寢,反差極大,卻不足為奇。
劉瑾倒下,張永取而代之,太監專權的局面沒有改變。《明通鑑》說得好:“瑾雖誅,而張永用事,政仍在內,魏斌、馬永成等擅竊威柄,閣部仍斂手而已。”正德朝的腐敗政局並沒有根本的變化。
-
5 # 東閣村夫
正德五年八月,張永班師回朝,押著寘鐇及其親屬十八人抵達京師,皇帝在東安門舉行獻俘與受俘儀式。儀式完畢以後,皇帝設宴慰勞張永,劉瑾、馬永成陪坐。待到劉瑾告退,張永向皇帝揭發劉瑾謀反,從袖子裡拿出奏疏,列舉十七件不法事。已經有些醉意的皇帝問道:這個奴才果然負我?張永迴應道:此事不可耽誤事機,否則的話奴才粉身碎骨,陛下也無處安身了。馬永成在一旁敲邊鼓,支援張永。皇帝終於下定決心,逮捕劉瑾。
當天夜間,劉瑾留宿在宮中內值班室,聽到外面人聲喧譁,喝問:誰!外面應聲:皇上有旨。劉瑾披著青色蟒衣出來,立即被士兵捆綁,押往東華門外的菜廠。皇帝念於舊情,不想殺他,只是宣佈:劉瑾前往鳳陽閒住。鑑於朝野盛傳劉瑾貪贓枉法富可敵國,皇帝下令“籍沒”—沒收其全部財產。
劉瑾的家產令人震驚。王世貞在他的著作中說,劉瑾有黃金1200萬兩,白銀25958萬兩。《憲章錄》、《皇明通紀》沿用了這一說法。《明史紀事本末》大概也是這種說法,具體為:金元寶24萬錠(一錠50兩),零碎黃金57800兩;銀元寶500萬錠,零碎白銀1583600兩。夏燮在《明通鑑》中對此作了考證,認為金銀數字過於誇張,並不可信:“恐當時傳聞如此,未必真有此數。”所以他採用比較含糊的說法:“金銀累數百萬。”這還不包括無法計算的珍珠、玉器、文物、字畫。皇帝最為關注的不是這些財產,而是從他家裡查抄的袞衣、玉帶、甲仗、弓弩之類的違禁物品,特別是從不離手的扇子內暗藏兩把鋒利的匕首。皇帝朱厚照勃然大怒,想不到成天在他身邊轉悠的奴才,竟然挾帶凶器,顯然心懷叵測,不由得吐出三個字:“奴果反!”—這個奴才果然有反叛之心,下旨把劉瑾關進監獄。
以“反逆”罪定案後,皇帝下旨:不必覆奏,凌遲處死,三日後割其首級,並把審問筆錄與處決影象,向全國公佈。
劉瑾罪有應得,死有餘辜,然而定為“反逆”罪,似乎有點牽強。野史傳聞,他竟有“篡位”的圖謀。說得最為活靈活現的,是劉瑾與張彩的密謀。有一天,劉瑾與他的親信、吏部尚書張彩聊天,竟然痛哭流涕地說:先前,谷大用、張永等人,擔心遭到外廷大臣攻擊,推我為首。我以身徇天下,摧折大批正人君子,天下怨仇都集中於我,不知道今後下場如何?張彩屏退左右悄聲對他說:如今皇上沒有兒子,勢必冊立宗室子弟,如果是一個年長又賢能的人,公公必將受禍,不如援手擁立年幼的弱者,公公可保富貴無憂。劉瑾表示讚賞。過了幾天,他突然變卦,對張彩說:不必擁立宗室子弟,我自立為帝。張彩期期以為不可。劉瑾大怒,拿起茶碗向張彩擲去,張彩不敢再勸阻。
劉瑾處死後,張彩作為同謀被捕入獄,卻大喊冤枉:“皇天后土,太祖太宗,可鑑其心。”明眼人一看便知,此類“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情,隨著張彩死於獄中,已經死無對證,其可信度究竟如何是頗值得懷疑的。
主犯雖死,橫行政壇五年的流毒,卻難以消除。皇帝朱厚照只想除掉一個“反逆”太監,並不想改弦更張。張永也不想打擊面過於擴大,以免使自己陷於難堪境地。言官們紛紛上疏彈劾為劉瑾搖旗吶喊的文武大臣,張永拿了奏疏到左順門,向言官打招呼說:劉瑾專權時,我輩都不敢講話,何況文武兩班官員!如今只追究劉瑾一人之罪,以後不要再寫這樣的奏疏了。
先前為虎作倀的佞臣,如內閣大學士焦芳、劉宇、曹元,戶部尚書劉璣,兵部侍郎陳震等,不過是削職為民了事。相對於張彩瘐死獄中之後,再“磔屍於市”(在街頭對屍體千刀萬剮),罪大惡極的焦芳父子竟然得以壽終正寢,反差極大,卻不足為奇。
-
6 # 行話歷史
劉瑾死於內鬥,自己作和對手的助攻。
劉瑾是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時期的一個大太監,可謂是權傾朝野,一手遮天,他在位的時候,把先皇的遺詔也不放在眼裡,拒絕執行,先皇留下的顧命大臣也被弄走兩位。但朱厚照對他十分信任,仍然給予他極大的權力包括兵權。
那麼這樣一個人,怎麼就倒臺了呢?
1,八虎之間的內鬥
劉瑾是深得朱厚照喜愛,不過朱厚照喜愛的是時稱八虎的一個團體,如同其名字一樣,這個小團體是八個人,這八個人都是依靠陪朱厚照玩,哄皇上高興得勢的,只不過劉瑾這個人相對而言更加有心機一點,當然其他人比如谷大用,張永等也都不是什麼善茬。
劉瑾一個人掌握的權力過大,勢必就導致其他人的不滿,而這些人又都是一些屠狗之輩,做事情從來沒有什麼原則,也沒有什麼顧慮,劉瑾在權力擴大以後就逐漸看不起自己這些曾經的同僚,求劉瑾辦事也是從來沒有好臉色。於是其他七個人就暗暗的想把劉瑾搬下來。然後,機會還就真來了。
2,自己作死,不得不死
劉瑾在權力大了以後,就逐漸忘掉了一個重要的東西,他的全部身家性命,都是皇帝給的,並不屬於他自己。貪得無厭的他居然收受錢財支援了寧王和安化王的叛亂,給了他們一些兵員,而這點也是為七虎和其他對手所利用。是屬於自己作死。
3,文官集團的助攻
文官集團中,以劉健,李東陽等人為首的一批人其實已經和宦官集團交鋒了一次,不過由於上次的打擊面太大,而且沒有觸碰到朱厚照的內心而且過於求快以失敗告終。
這次文官集團學聰明瞭,他們和其他七個太監中比較有勢力的張永進行了合作,在平叛安化王之後,由張永找準時機彈劾劉瑾,並且揭發了十幾條罪狀,當時下了大獄。
這時再由文官集團出手,還是當時的李東陽,幫助朱厚照下了殺心,另外再抄家時候居然發現了玉璽。
那麼這時候再看為什麼朱厚照要殺劉瑾,就很明顯了。
玩歸玩,鬧歸鬧,別和皇位開玩笑,朱厚照雖然不是什麼對權力有多向往的人,但是你觸碰了他的底線,想要取而代之,那對不起,不可能。
再者來說,你劉瑾會幹的事,那七個人也都會幹,少了一個你,朱厚照依然不缺陪玩的,接下來的幾任都做了證明。
最後,把你殺了,我還能落個好名聲,讓文官集團也能閉嘴,何樂而不為?
-
7 # 歐洲軍武通訊
謝邀,公元1505年,明孝宗因病去世,他的兒子明武宗順利即位。登基後的明武宗非常寵愛太監劉瑾和,而劉瑾也太監是“八虎”之首。因為得到明孝宗的寵愛,於是太監劉瑾就想方設法的蠱惑明武宗,而太監劉瑾則開始了他的專權之路,他瞞著皇帝明武宗為非作歹。劉瑾是明武宗最信任的太監,他掌管著京城最精銳的守衛部隊。
劉瑾的專權使朝綱一片混亂,他的受賄行為直接導致了當地官府和百姓之間矛盾的激化。官員們為了向他行賄,肯定要加重剝削百姓,把百姓逼的走投無路,於是只好反抗。劉瑾被明武宗處死後,不久,京城地區便發生了好幾起起義。
後來劉瑾在專權的路上越走越遠,他竟然動了弒君篡位之心,企圖奪取皇位。但是,劉瑾萬萬沒有想到,他的一言一行,其他幾位太監看的一清二楚。因為劉瑾權力比較大,所以其他幾位太監總想找他辦事,但是劉瑾卻對他們愛答不理,時間久了,他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
公元1510年,明武宗派遣都御史楊一清和八虎之一的太監張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亂。叛亂平定之後,太監張永嚮明武宗報告戰況時,順帶揭發了劉瑾的十七條大罪。明武宗看後大吃一驚,隨即,命令守衛將劉瑾抓了起來。第二天,武宗親自審問劉瑾,並去抄了劉瑾的家。結果發現劉瑾家裡有印璽、玉帶等皇宮物品,這些都是禁止百姓和官員私藏的禁品。而且劉瑾經常用的扇子裡也發現了兩把匕首,明武宗見了非常震驚,終於相信劉瑾要謀反的事實。
公元1510年八月,劉瑾被凌遲處死,即千刀萬剮,行刑共三天。在封建社會,一般的死刑犯要等到秋天以後才能處死,而在冬至來臨以前就處死劉瑾,可見劉瑾犯了不能饒恕的重罪。
-
8 # 護士和媒體人
明朝的宦官專權與漢唐不同,明朝的皇帝始終把握著絕對權力。
劉瑾的存在能有效牽制文官集團,他的所做所為只要不威脅皇權,皇帝可以置之不理,但一旦和“謀反”沾邊,那就要被辦!
後來劉瑾被同為宦官張永舉報“謀反”,明武宗一夜之間滅了他!最後凌遲處死!
-
9 # 小傷聊史
劉瑾本來姓談,後來被劉姓太監收為了義子,從此以後改姓劉。曾經在明孝宗時期犯法,按照律法應該被斬首,後來得到赦免後被派往東宮服侍太子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登基後,讓他執掌鐘鼓司。此後他和其他七名太監,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張永並稱為八虎,整天引著年輕的明武宗縱情玩樂,不理朝政。這時許多的朝臣因為看到皇帝不理朝政,紛紛上書勸諫明武宗,請求殺死劉瑾,明武宗卻依然對劉瑾十分寵信。
劉瑾得到明武宗寵信後,權力越來越大,他利用權力侵佔民田,隨意增加賦稅,貪汙受賄。因為他一系列禍國殃民的罪行,惹得安化王起兵討伐他,後來明武宗命令楊一清,張永率兵平叛,兩人平定叛亂回師後再次彈劾劉瑾,並列舉了劉瑾許多罪狀,而且有謀逆之罪,明武宗終於忍無可忍,下令將其逮捕誅殺。
據記載:劉瑾家產被抄沒時,查出黃金二百五十萬兩,白銀五千萬兩,其他珍奇異寶太多都難以統計。
-
10 # 重岐真好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駕崩於乾清宮,明武宗朱厚照繼位,開始重用太監劉瑾來推動變法。
劉瑾是明正德年間著名的大太監,《華爾街日報》曾經評選人類歷史上出現的十大富豪,劉瑾就名列其中。劉瑾為何能“榜上有名”?因據《華爾街日報》引用的史料記載,從他家抄家出數不勝數的黃金白銀,大概有黃金1000萬兩,白銀5000萬兩,這些數字無法考證。但根據當時刑部的抄家檔案,劉瑾抄家所得的大概是200萬兩銀子,而且這些並非都是劉瑾貪汙受賄所得,還包括他家人利用劉瑾的權勢經商所得,還有劉瑾幾十年來的積蓄。
劉瑾肯定是貪官,當然遠遠沒有後世所傳那麼嚴重,劉瑾在工作上還是比較務實的,甚至可以成為改革家。被賦予權利後,劉瑾整治軍務,在軍隊內搞審計,只要發現國家軍費被挪用貪汙,互讓貪汙官員傾家蕩產來賠付。
劉瑾還大搞土地審計,重點是軍事土地。明朝建國的時候,明太祖朱元璋把天下接近百分之五十的土地劃給軍隊,專門用來養軍隊。由軍人和軍隊家屬來種地,然後70%的收成都要上交,用於軍費開支。隨著時間的流逝,天下太平,仗打得少了,有權有勢的軍官就盯上了軍隊的土地,想把它私有化。現在看當時的盤查記錄,竟然有70%的國有土地被私有化了。也就是說,朱元璋當時分下去的軍用土地,到了劉瑾盤查的時候,只有30%還掌握在國家手上。你說這麼搞,國家怎麼能不窮?軍隊戰鬥力如何能不下降呢?
這樣一來,所有軍隊官僚,對劉瑾都非常痛恨,恨不得他早點死。但是劉瑾有皇帝的支援,不好辦,得再找機會,結果讓他們找到了一個機會,就是安化王造反。
安化王住在陝西一帶,靠近邊關。邊關地區土地盤查是最嚴厲的,那些軍事將領的對於自己侵佔的土地被重新收回,歸國家所有感到非常憤怒。安化王一看,軍隊上下對劉瑾這麼憤慨,正好我利用這個機會造反奪取皇位,於是便起兵造反。
但這個安化王實在是水平太差,剛剛起兵,還沒來得及等到朝廷的大軍,直接就被本地的駐防軍隊給滅了。人也被抓了起來。
儘管叛亂沒有造成很大危害,大臣們依然敏銳的發現這是一個扳倒劉瑾的最好時機。官員們透過這件事情向皇帝打小報告,說劉瑾無法無天,搞得民不聊生,安化王就趁機收拾民心來造反。如果你再任由劉瑾搞下去,那造反的地方將不止一個。
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式,明武宗害怕了,退縮了,不得不做出一個決定——丟車保帥,把劉瑾拿下,保證局面不失控。
剛開始,明武宗還想要保一下劉瑾,只免職不判刑,但政治鬥爭是很殘酷的,官僚集團連夜把劉瑾家包圍起來,往裡面放很多違禁物品——黃袍,盔甲和刀劍,還塞了一把匕首和一把扇子,扇子裡有尖利的刀刃!以此作為證據,說劉瑾準備造反,尤其跟皇帝相處隨身攜帶一把藏著刀的扇子,隨時準備謀殺皇帝。
明武宗最後接受了劉瑾謀反而不是貪汙的罪名。謀反那就必須要處死的,而且是凌遲處死。據說劉瑾是被割了三千刀才死的。劉瑾一死,所有的審計工作全部停止,而且以前審計出來的問題也一概不再追究,已經清算出來的土地全部退回到原來那些人手中。這一次變法的嘗試,就徹底失敗了。
-
11 # 歷史的影子
作為明粉明朝作為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能出現這麼多的名人才子動情不已。但明朝也是一個奇葩的朝代,一個宦官專權達到頂峰的朝代。這個時候作為文官集團和這些太監形成的利益集團鬥爭常常處於下風。但是每一次大太監的倒臺都是先有太監集團內部瓦解,然後裡應外合一擊中的。
明朝大部分的時間是一個宦官專權極其嚴重的朝代,雖然開國皇帝朱元璋一朝並未出現宦官專權,但是也為宦官專權的出現設立了前提條件。朱元璋稱帝以後憑著自己的政治才能和個人精力朝堂上不再設丞相一職,一人獨攬大權,同時設定錦衣衛作為專門的情報機構,監視和督查全國的文武百官,形成特務機構。明成祖時期又設立的東廠,明憲宗時期又設立西廠,統稱為明朝廠衛機構。這些廠衛機構為宦官專權提供了優越的便利條件。一時間這些特務機構成了除皇帝以外全國最高權力機關,一時間這些宦官利用手裡的權利收受賄賂,殘害忠良,欺壓百姓,民不聊生。受傷最大的就是朝中的文官集團了,當然文官集團也成了最大的反抗力量。
劉瑾是明武宗朱厚照時期的大太監,因劉瑾等八位小太監從小陪朱厚照一起玩耍,等朱厚照當了皇帝以後也沒忘了自己兒時的玩伴,一一在特務機構安置了官職,稱為八虎。劉瑾等八虎整天是無惡不作,引誘皇帝不理朝政,出宮遊玩。期間以李東陽、劉建、謝仟為代表的的內閣大學士數次進諫,皇帝亦是不聽。後有楊源借天象有變聯合諸位大學士又有各級官員一起進諫,說必須誅殺八虎,方可轉危為安。皇帝頗為動心,準備第二天誅殺劉瑾等人。然而被早就投靠劉瑾集團的吏部尚書焦芳告密。劉瑾一聽大吃一驚,當晚哭求皇帝,皇帝朱厚照念其兒時情誼竟然完全答應了劉瑾等人的請求。第二天事情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誅殺八虎變成了清算無辜誣陷劉瑾等人的罪行。劉健、謝仟當場被免職,李東陽請辭被皇帝挽留。其他狀告八虎之人中多人下獄,王嶽、範亨等等被誅殺。這真是比他媽的過家家轉變的還快,也只能說朱厚照真是一介頑主。這下好玩了,劉瑾等人更是肆無忌憚,對這些文官集團進行瘋狂的報復。經常是隨便找個理由就把他們下獄了,在監獄裡面進行行刑逼供,然後就有更多的人投入監獄,誰若敢向皇帝求情,便找個理由一起下獄吧。一時間朝中大臣都是敢怒不敢言。
當時的李東陽忍辱負重繼續在朝中當他的大學士,他在等待機會。但很多人不理解他的所作所為,暗地裡辱罵鄙視他。正如他所說“知我者謂我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機會來了,1510年安化王在甘肅叛亂,皇帝派當時的都御史楊一清和八虎之一的張永去甘肅平叛。楊一清和李東陽早有密謀,時刻注意者劉瑾等人的一舉一動。張永此人雖為八虎之一但對劉瑾的專橫跋扈早有不滿,對文官集團遭遇抱有同情心,當然和劉瑾一樣也是皇帝朱厚照的紅人。楊一清和張永一路上合作無間很快就平定了叛亂,楊一清和張永常常喝酒談心親如兄弟,但雙方都沒有吐露真實的心聲,都在相互試探。張永想知道楊一清對劉瑾到底持何種態度。楊一清知道張永對劉瑾不滿,但關鍵時候能否捨命相博扳倒劉瑾心裡沒底。楊一清要繼續留下來處理後事,張永回京報捷,分別之夜楊一清再次邀請張永喝酒,酒到深處楊一清擺手讓所有人退下,張永也知楊一清要說點交底的話了。楊一清就說了“這次平亂多虧張公公鼎力協助,但內患鉅奸才使得國無寧日”。“那楊先生說的是?”,張永問道。楊一清便用手粘一下杯中之水寫了一個“瑾”。張永又說“此人勢大,黨羽遍佈朝堂內外,不易處之”。楊一清再說“別人自然是萬難不成,可張公公做成應不是難事”。張永沉默了。楊一清接著說“此事若成,張公公前途不可限量啊”。張永深深吸了一口氣“幹”。然後楊一清給張永反覆推演了告發細節,並從袖中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奏章交給張永。張永一看倒吸了一口冷氣,上述劉瑾十七條大罪,每一條都是死罪。心想文人真不能得罪,做起事來真夠毒的。
張永回京以後皇帝為其戰功擺慶功宴,酒深之處張永便抵上奏章告發劉瑾,得到皇帝口諭後當晚就逮鋪了劉瑾。但第二日皇帝朱厚照酒醒以後又有些同情劉瑾,當這種危險的訊號出現以後,李東陽聯合各級重臣與張永一起歷數了劉瑾額外幾十條罪狀,再次抄家,在家中又翻出龍袍玉璽之物。皇帝至此才信此賊謀反之實,凌遲處死。劉瑾已死各路黨羽也立即清除,至此又使明朝走向了正常的軌道。
-
12 # 史事求是君
劉瑾是明代擅權亂政最嚴重的權宦之一,當時即有“立的皇帝”之稱。 明孝宗時,曾犯死罪,得以赦免,後來侍奉太子朱厚燳。太子繼位後就是明武宗,劉瑾數次升遷,最終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
劉瑾並非無能之輩,他針對時弊,對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動,推行過一些新法。即所謂“劉瑾變法”。
但劉瑾貪婪成性,他公然受賄索賄,大搞錢權交易。各地官員朝覲至京,都要向他行賄,謂之“見面禮”,動輒白銀千兩,有的高達五千兩。有人為了行賄,只好貸於京師富豪,時人稱為“京債”。凡官員升遷赴任,回京述職,都得給他送禮。此外,他還派親信到地方供職,為其斂財。他的專權使朝政混亂,他的索賄受賄也直接導致了地方矛盾的激化,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無窮災難。
安化王朱寘鐇於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發動叛亂,武宗派都御史楊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監張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亂。楊一清平定叛亂後與前來監軍的張永商討除劉大計。
太監張永利用獻俘之機,向武宗揭露了劉瑾的罪狀,揭發了劉瑾的十七條大罪。武宗不禁大吃一驚,命令將劉瑾抓捕審問。在李東陽的幫助下,明武宗最終動了殺心。第二天,武宗親自出馬,去抄劉瑾的家。從其家中查出金銀數百萬兩,並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在劉瑾經常拿著的扇子中也發現了兩把匕首,武宗見了大怒,終於相信了劉瑾謀反的事實。
經會審,劉瑾被判以凌遲。
2001年,《亞洲華爾街日報》曾將明朝太監劉瑾列入過去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單。至於他的財產,據清趙翼《二十二史札記》所載,劉瑾被抄家時有黃金250萬兩,白銀5000萬餘兩。其它珍寶細軟無法統計。並開創了“罰款”先河,被後人發揚光大!另據報道,劉瑾曾是世界首富。
回覆列表
劉瑾被殺的原因,表明上看是因為他貪汙腐敗、陷害忠良、禍亂朝政,最後連他自己手下的太監們都看不過去,於是和大臣聯合舉報,迫使明武宗對他進行抄家。
結果,在抄家的過程中,官員們在劉瑾經常用的扇子中也發現了兩把匕首,因為之前早已有官員嚮明武宗舉報劉瑾意圖謀反,明武宗本來不信,但他看到這兩把匕首後,終於相信劉瑾意圖謀殺自己,於是下詔將劉瑾凌遲處死。
從這層意義上看,劉瑾被殺完全是咎由自取,總而言之,禍國殃民的邪惡太監被正義之士們聯合打到。但其實呢,劉瑾真正被殺的原因,從某種意義上說,和張居正的結局有些類似,都是因為改革得罪了既得利益者,從而遭到他們的聯合反撲。
只不過,大家對張居正改革都是耳熟能詳,但劉瑾的改革,恐怕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當然,很多人也不相信一個邪惡的太監竟然會改革。畢竟,在大多數人的腦海中,劉瑾就是個無惡不作的大太監。
但其實,這不過是典型的政治抹黑而已。事實上,如果張居正不是後來被平反,他在史書上的名聲,恐怕比劉瑾也好不到那裡去!
當時,在明武宗上臺後,大明帝國的財政就已經開始出現危機,明武宗希望透過改革來緩解這種危機。那麼,如何改革呢?明武宗把目光拋向了軍屯。之所以要選擇軍屯,這個還要從朱元璋制定的政策開始說起。
當年朱元璋在建國後,為避免增加百姓負擔,就專門由國家出面開墾出0.89億畝耕地,專門用來保障軍隊支出,這筆收入沒有走國家賦稅系統,而是直接用於軍事系統。
換句話說,朱元璋時期的軍隊花費,並不是從老百姓頭上徵收賦稅,而是這0.89億畝耕地來供養。 再通俗點解釋,這0.89億畝耕地意味著100萬計程車兵,每個士兵可以分得89畝土地。
也就是說,一個人只要當兵,政府就會給他89畝耕地,同時還會免除這個士兵家裡人的所有徭役。在這種背景下,政府就相當於用89畝耕地的使用權,換一個穩定的兵役。
也就是說,如果某個家庭想得到政府的這89畝耕地,並且全家免服徭役,那這個家庭就必須給政府提供一個士兵,並負責這個士兵的所有開銷。
在這種背景下,大明帝國軍隊的花費,相當於都是由軍人們自己買單,不需要國家專門拿錢,也正因為此,朱元璋才敢驕傲的宣稱:“朕養兵百萬,不耗國家一粒米。”
但隨著時間流逝,尤其是長時間的和平,這0.89億畝軍屯資產開始大規模流失。
因為,在太平年代,軍隊就是個數字,沒有人會仔細核查。於是,很多人就開始打起這筆軍屯的主意。比如,將領們會透過掛空額來侵吞土地,士兵會花錢找些老弱病殘來冒領土地。
這樣久而久之,這筆龐大的軍屯資產,就逐漸變成將領們、或者地方官員、鄉紳、甚至一些有關係士兵們的私人田地。
等到明武宗繼位後,他開始發現這個問題,所以他一方面親自到前線作戰,甚至還封自己為大將軍,目的就是為摸清軍隊的實際狀況。另一方面,他開始開始重用宦官,並以劉瑾作為主導,進行改革,重新丈量軍屯這筆資產。
雖然,劉瑾的改革對於國家和百姓來說,是一件好事,問題是,對於官員和將領們,尤其是獲利的軍人集團來說,那可就是赤裸裸的剝奪他們的既得利益。在這種背景下,兵部和邊防將領紛紛上書皇帝,說劉瑾濫用職權,借丈量土地公然向邊關將領索賄,並以此排除異己。
當然,這個說法究竟是真是假,其實很難分辨清楚。因為劉瑾雖然不是好人,問題是,那些驕兵悍將們,恐怕也不是好東西。換句話說,劉瑾自然會有徇私舞弊的嫌疑,但要說他完全由著性子亂搞,那顯然也是把政治當童話,所以明武宗對此也就懶得理會。
後來,隨著劉瑾改革的深入,所觸動到的利益集團越來越多,尤其是軍人集團的利益嚴重受損,於是他們直接慫恿安化王發動叛亂。
雖然這場叛亂被被明武宗平定,但明武宗也明白,再這樣搞下去,軍人集團很有可能集體失控。因為,領銜平定叛亂的統帥楊一清和監軍張永此時也都紛紛上書武宗,要求懲治劉瑾。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明武宗再一意孤行進行改革,局勢很可能徹底失控。所以他只好將劉瑾給丟擲去,總而言之,一切都是劉瑾的錯,我都是受了他矇蔽,最終劉瑾被凌遲處死,而劉瑾的變法自然也都被全部廢除。
再後來,明朝再也沒有人敢對軍方集團進行改革,即便強如張居正,也只敢對地主鄉紳階層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