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娟媽的語錄
-
2 # 月嫂娟娟
滿月發汗你約了嗎?
有一個事實告訴你:月子病可能相伴終生!媽媽輩的腰疼,腿疼手腕兒疼,骨質疏鬆,老寒腿風溼病,眼疾問題,爸爸們卻少得很!
所以滿月發汗,月子病一定要重視起來。
還有一個誤區,有些媽媽認為已經滿月很久了發汗沒有用了,其實滿月發汗針對所有的媽媽,只是剛生完小孩的寶媽筋骨沒有完全閉合,見效快些,療程短些。
滿月很久甚至幾年的只是要療程長些效果慢一些!
-
3 # 多樂媽咪吖
因為我生完寶寶以後十個手指頭疼,就在月子裡去看了中醫,那個老中醫說我是月子病,吃了半個月的中藥還沒好,第三次去取中藥的時候,我問老中醫要不我去做個滿月發汗吧,老中醫說可不敢做,滿月發汗和調理身體是背道相馳的,因為汗血是同脈的,本身你坐月子就氣血兩虛,你在做發汗,就會虛上+虛,所以不建議做滿月發汗哦
-
4 # 超級育兒咖
一般沒有什麼必要,一般情況下產後身體比較虛弱,氣血虧虛,容易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坐月子是為了恢復身體,有利於身體健康,出月子發汗容易導致身體虧虛
-
5 # 使用者97860951018
產後婦女的身體相對比較虛弱,臥床休息,微微出汗的好處是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身體內毒素和廢物的排除;壞處主要是身體尚且處於虛弱時期,出汗會導致鈣流失,造成身體更加無力。因此需要注意正常起居、飲食即可,不必刻意追求出汗,尤其是不可以大量出汗。產後一定多休息,保證心態良好,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熬夜等。
-
6 # 157449tuoy
我的寶寶於38周剖腹產降臨了。儘管網上有些關於剖腹產多麼恐怖的帖子,確實嚇到我了,一直害怕自己會遇到麻藥不起作用,被生剖的下場,但是我一直認為剖腹產受得罪無論如何也比不上順產的陣痛。加上我是橫位,也很難順產,所以我選擇了剖腹產。 1. 預約個單間。住普通病房的話根本轉不開身。我在的是人民醫院住院樓是老樓條件較差,連單間都很小。所以住單間絕對有必要。
2. 備皮和插尿管。手術前被叫到待產室備皮和插尿管。備皮完全不疼。插尿管就因人而異了。有些醫院可以打了麻藥後再插尿管,完全無痛苦。不過大多數醫院都是先插尿管。護士首先會用棉籤蘸碘伏消毒尿道,擦那幾下確實有點酸爽,接下來就插尿管了,也不能說疼,主要是脹,不過也就那幾秒,然後就讓你自己下床去等做手術。反正插尿管我個人認為可以忍受,就一下。 3. 手術。自己走進手術室躺到手術床上,護士輸上液,吸上氧,向右側臥蜷起腿,護士幫我來抱住。然後麻醉師就開始麻醉了。姐妹們不用緊張,打針不疼只是一開始有點脹,不適應。打完以後下半身就開始發熱,不過還能動。麻醉師問我下半身還能動嗎,我說腳趾頭還能動。又過了十幾秒麻醉師又來問我,我使出全身力氣抬腿發現下半身跟石頭一樣死沉死沉的動不了沒知覺了。麻醉師說那就可以了。我還納悶他怎麼沒有用針扎我或者掐我,麻藥會不會不夠。有什麼不舒服的一定要說給醫生聽。打麻藥後我有噁心想吐的反應,麻醉師把我的床傾斜了一會就好了,然後來了一大堆醫生,助手啊亂七八糟的人,給我身上蓋上一層層綠布挺沉的,主刀醫生在左邊,右邊還有個輔助她的醫生。
兩個人聊天聊得很起勁,什麼時候把我肚皮劃開的我都不知道,只感覺在扯我的肚皮,還沒過幾分寶寶就出來了,好神奇。醫生報給我看他的屁股是個男孩就抱走了寶寶有6.3斤。然後就是縫合傷口了,大概進行了二十分鐘吧。期間醫生一直跟我聊天,說我肚皮的脂肪不肥不瘦的,哈哈,還說我面板彈性很好,還問我多大了,我說我30了醫生都不信,說我肯定恢復得很快,還給我縫了美容線。縫好傷口後醫生會用束腹帶綁上沙袋壓肚子。姐妹們不用擔心麻藥不起作用,絕大多數都不會碰到生剖的情況,放鬆心情就好,很快的。 4. 恢復。我要求加了止疼泵,這個錢省不得。畢竟裡裡外外劃開七層,加上護士要按肚子,必須加啊。壓肚子確實比較酸爽,但就那一下。我個人認為能忍受。護士還誇我很厲害,因為前幾個被壓肚子的都哇哇叫。當天下午就翻身了。第二天下午去了止疼泵就下床走了。第一次下床幾個人扶,過程確實很酸爽,不過忍一忍就過去了,都不至於那麼的痛苦難耐。
住院五天後就出院啦,回到家後開始了我和寶寶坐月子的生活,餵奶和換尿片是我每天都在經歷的,產後大肚腩,大象腿,水桶腰一直困擾著我,第三天下床就扶著護欄走到分診臺稱體重去了,剖腹產出院的時候,其實醫院就給你裹好肚子了,但是醫院裹的沒多久沒彈性了,而且太繞了不說還硌胯骨,一天下來胯部都硌紅了。把人又緊又難受的。彈性不好後我就去了在沒穿。 結果出月複查的時候,肚子還是很大。我姐來看我,問我你怎麼沒穿裹腹?然後又和我科普,說現在媽媽穿的都是專業的產後的衣服。連同胃部,內臟子宮胯骨 屁股 大腿都能收,穿上都能坐著餵奶。 而且剖腹產的媽媽是一定要穿的,保護傷口的癒合,還會防止器官下垂。然後我拿了兩套穿,真的比醫院的舒服多了。 兩個多月的時候,在飲食不變的情況下真的瘦23斤了,但是我每天還是堅持做瑜伽20分鐘,純母乳餵養寶寶。 就這樣我穿了2個多月,肚子基本收平了,體重明顯下降,我不節食一直堅持母乳,健康的灰復了!一點贅肉也沒有, 現在出門都說我不像生過寶寶的。心裡那就一個倍爽啊。為什麼要月子發汗
1.女人分娩消耗元氣:女人分娩時緊張而痛苦並且會消耗大量體力,筋骨表裡大開,又因出血較多,體內正氣不足,元氣尚未恢復,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
2. 產婦運動量小:產後媽媽在整個月子中的活動量都很小,另外由於傳統認知,大多數產後媽媽會不敢洗頭、洗澡,使得一些新陳代謝物附在面板表面,細菌容易入侵體內。
3. 產婦抵抗能力差:月子期間到家裡探訪的人比較多,產婦的抵抗力比較差,很容易受細菌或病毒的侵入。這時如果不注意風寒暑溼等外邪便會乘機侵入人體,在月子裡的恢復期筋骨逐步閉合,使風寒包入體內,難以排出,這時因而出現頭痛、腰痛及關節痛等產後風的諸類病症。
4. 產婦褥汗多易受風寒:產婦在月子裡會出大量褥汗,無論怎樣小心,都會或多或少地感染風寒。中醫研究認為,風寒是百病之源。產婦在月子內感染風寒後,就會誘發多種疾病並留下終身的後遺症。例如,婦女進入中年後常見的偏頭痛、頭痛、背項強直、腰痠腿軟、關節炎、咳嗽、哮喘等。
-
7 # 使用者4349313403855875
滿月發汗是幫助我們排體內溼氣的,如果月子做得好,到是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月子不注意,溼氣入侵我們體內,後期的體質是會很差的,所以有沒有必要做,看你自己的要求
-
8 # 晨媱媽媽
我是生完二胎做的發汗,當時想著就生這最後一個了,一定要把身體養好。於是就找了一個做月子發汗的機構,交了定金。
等到寶寶出生後42天開始第一次發汗,由於我坐月子是在冬天,比較冷,第一次發汗是在自己家裡做的,月子機構會有專人上門服務。當做發汗時,服務人員會先讓產婦喝下用中藥配置的熱湯劑,然後再用中藥湯劑泡腳,等到產婦稍微想冒汗時,就進去事先準備好的發汗袋進行發汗,發汗袋是可以加熱的,而且有磁石按摩,沒有什麼特殊感覺,就是感覺熱乎乎的按摩的挺舒服。等到了一定的時間,就會停止加熱,當然,也是根據產婦的出汗情況而定的。停止加熱後大約十分鐘服務人員會根據你的情況,運用精油進行按摩(比如說哪裡疼或者不舒服,你告訴她,她都會有針對性的運用手法給你稍微按摩一下)。當時我是有點後背疼,她當時給我按了,我沒感覺到緩解,她說睡一覺明天再感覺一下。別說,睡了一覺雖然還是感覺有點疼,但是確實減輕了不少。這就說明,這發汗還是管點用的吧。
後面幾次分別是在60天,90天和120天做。後三次都是在她們店裡做的,發汗時喝的湯劑和泡腳的中藥跟第一次一樣,只是發汗袋換成了小木屋,坐在小木屋裡一邊泡腳一邊發汗,時間和第一次差不多。只是這幾次的按摩明顯比第一次手法重,而且還用上了專門的儀器來匯入精油。
我之前生寶寶之前還有生產後是腰和腿還有後背都疼的,不知道是我生完寶寶坐月子休息的還,還是發汗真的起了作用,現在都不疼了,當然也可能是寶寶生下來了,不再壓迫神經了,在坐月子的時候自己恢復了。但是不得不說,做發汗的時候確實挺舒服的(一不小心容易睡著)。這也算值了吧。
價格方面我們這邊是300元一次,一共四次1200元,瞭解了一下,月子發汗大多都是這個價格。
至於題主說的,不發汗對媽媽有什麼危害,我覺得還沒有到你說的會產生危害那麼嚴重。
個人建議,如果覺得身體有什麼不舒服,特別是疼痛之類的,可以做一下,說不定可以緩解。如果沒什麼不適,不做也可。
-
9 # 雲中寄語
滿月發汗我表示沒有做過,而且感覺也沒多大用處。滿月發汗說真的,我認為就是跟我們泡熱水澡會出很多汗的原理差不多,只是身體的水分蒸發了,刻意的滿月發汗還會使產婦容易中暑,、生痱子,甚至暈厥。
在月子期間產婦由於身體虛弱都會出很多汗,只要保證別受涼受寒就不用滿月發汗。一般月子裡會用艾葉煮水洗漱,艾葉有保暖驅寒的作用,特別適合月子裡用。出月子了,產婦身體基本調理好了,也不需要發汗了。
我自己就沒有刻意去做滿月發汗,也沒感覺哪裡不舒服,所以不用刻意去做滿月發汗,只要月子裡調理好了,不受涼受寒就沒問題。
-
10 # 呆小咪m
我覺得產後滿月發汗因人而異吧,滿月發汗確實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並非人人適合做滿月發汗的,有些人做了護覺得非常舒服,但是有些人做完卻感覺很累,那就適得其反。
首先,你要確定在生產後是否被風寒侵入,有的話才需要汗蒸。
其次,如果產婦身體太虛,月子期間就經常大汗淋漓,那就不適宜發汗了。
有以下情況不要去做發汗惡露還沒排乾淨也是不適合做發汗的,至少要等惡露乾淨之後,才可以發汗。側切傷口沒有恢復好也不要去發汗,容易引起切口感染。生產時出現過大出血、難產;平時體質就比較虛弱、貧血;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月子期間出汗過多,嚴重嘔吐或腹瀉過。發汗注意事項:1.因發汗後毛孔全部張開,不宜洗澡。
2.發汗過程中和發汗後應多飲水,補充水分。
3.發汗後24小時內不要碰涼水、吹風、發汗24小時以後才可洗澡和出門。
4.過飢過飽,生理期,高低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不能發汗。
5.發汗後不能立刻出門,要休息一會。
6.勿過度發汗:產後過度發汗,可致津傷液耗,極易導致排尿異常、大便難及乳汁分泌不足等多種疾病,特別是酷暑夏天,產後強行發汗,極易引起虛脫、中暑等。
滿月發汗並不是適合每一個產婦,也跟自己的體質有關。如果體質好,可以去正規汗蒸機構舒服一下,但要做好護理。不能很好把握自己體質、身體狀況的,就不要發汗了,不要盲目的跟從大眾,因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11 # 居居和北北的大寶貝啊
個人建議產後還是要做滿月發汗的。但是現在市面上的滿月發汗形式各種各樣,五花八門。做的話一定要去正規的產後恢復做。根據我的瞭解,市面上很多滿月發汗都是汗蒸,太空艙之類的,它可以幫助人體排汗,但是產後的女性身體本來就比較虛,汗蒸後更虛,個人是不建議的。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古老的瑤浴,是一種泡在中草藥的木桶裡的,這種方式可以達到邊排邊補的作用。本人有幸在藍絲帶產後恢復中心做過。他們說是38種中草藥熬製而成,根據體質,一人一方。本人有親自泡過養心安神,和舒經活絡的藥浴,感覺還不錯。 這個是他們當時給我發的一些藥浴知識,感覺很棒。個人建議產後的寶媽還是做做發汗,可以去去體內的風寒,溼毒,補氣活血
-
12 # 雷氏普愛
產後發汗益處多多:
有祛風除溼、疏通風寒,溫通經絡等功效,可迅速阻斷髮病環節,對產後頭痛、腰背痛、全身關節痛、肌肉痠痛、畏寒怕冷等月子病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可促進血液迴圈,活躍新陳代謝,使細胞的吞噬機能加強,起到平衡人體機能,以達到補氣血,疏風寒、通絡下乳、燃燒脂肪、美化肌膚、舒緩壓力,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所以正因為產後發汗對女性的身體恢復有很大的好處,所以產後的女性可以做 一下。可以在雷氏去做套盒的發汗恢復。
但需要注意的是:
你要確定生產後是否被風寒侵入,有的話才需要汗蒸。
如果產婦身體太虛,月子期間就經常大汗淋漓,關節痠痛,那就不適宜發汗了。
再者,惡露還沒排乾淨也是不建議做發汗的,至少要等惡露乾淨之後,身子沒有俺麼虛弱才可以發汗。
另外,側切傷口沒有恢復好也不要去發汗,容易引起切口感染。
所以產後發汗也要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有向的選擇,而不是的盲目的跟從。
-
13 # 幸福一家子第一季
在月子裡發汗,目前存在爭議,看法也不同。但是在月子期間發汗,確實對產婦的身體會有一定的幫助。能夠祛除體內的寒氣,根除風溼性關節炎、肩周炎、手腳麻木以及多種婦科炎症。可以改善妊娠紋,減少增多的贅肉,避免面板的鬆弛,增加肌膚的光潔度和彈性。還可以避免在哺乳期後容易患上乳腺炎、乳腺小葉增生等等。發汗還可以增強體質,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和鈣的補充吸收,避免患者骨質疏鬆,消除頭暈目眩、腰痠背痛的症狀。女性如果有條件,還是有必要發汗的。
如果不做身體恢復起來會很慢,而且體型會比以前有所改變,還是建議寶媽有機會做一做
-
14 # 月嫂銀姨
滿月發汗做不做,對身體有沒有益處和傷害,目前在月嫂圈裡也是存在爭議的。
推薦滿月寶媽要做滿月發汗的,是認為滿月發汗能進一步將寶媽體內的寒氣逼發出來,有效的讓寶媽身體康復得更好。
寒氣重的女人傷不氣呀:經期腹痛,不易受孕,手腳冰涼等等。
而認為寶媽不該做滿月發汗的,則是從西醫角度解釋:所謂的寒氣不存在;寶媽產後體弱,即使休養30天后,滿月發汗仍有可能導致寶媽暈厥。
各執一詞吧。
我們來看一下寶媽在家如何發汗:先喝一碗濃濃的紅糖姜水,然後蓋上厚被子,逼出一身汗擦乾換衣即可,不能馬上去洗澡,容易眩暈或再次著涼。
現在有很多新裝置和工具來幫助寶媽發汗,月子中心有專門的儀器,網上有簡易的汗蒸箱出售。
-
15 # 育兒小小
這裡我要解釋下,其實中醫所說的“筋骨大開”,是人體分泌的一種激素叫鬆弛素,人真是一個奇妙的機器,它會根據身體不同階段的需要而有所變化。
這個鬆弛激素的目的就是讓恥骨聯合開啟,讓產道擴張,令胎兒順利產出,而這種激素能影響的是全身關節而不只是恥骨,所以產後會有“關節無力”感,當然等生產完以後,這種激素就會慢慢退去,鬆弛的關節亦會慢慢合攏恢復,所以其實“月子病”跟內分泌也有很大的關係,並非“發汗”能全部解決。
而前面意見分歧的產生,就是因為支持者認為產後筋骨大開後受到的寒邪,應透過“發汗”的方式及時排出來;
而反對者認為就是因為筋骨大開、氣血虛弱,更不宜再往外發汗加速氣血津液的消耗,而且筋骨大開後是易受寒邪,而不是一定會受。
兩種論調都是經驗之談,有理論也有案例佐證,都值得參考,不能絕對的判斷孰是孰非,那麼到底聽誰的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將這兩種觀點融合一下,就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
“滿月發汗”的目的是除寒,所以發汗的前提也是受寒,如果你月子坐的很好,並沒有受到風寒困擾,就沒有必要去發汗;
由於“滿月發汗”會消耗氣血和津液,所以如果你滿月後仍然氣血虛弱,全身疲乏無力,那麼就不要去做了。
到底需不需要做"發汗"?
中醫確實有“發汗法”這樣一種專業的治療方法。
“發汗法”可以通經活絡、改善微迴圈,可以將體內儲存的寒氣透過發汗徹底排出。但中醫的任何“療法”都是有前提的,都是需要先辯證再施治的。
“滿月發汗”是有很多好處,但前提是得符合它的“適應症”。
推廣這個專案的機構只讓你看到它的好處,卻沒有讓你看到它的前提,這才是我們自己需要思考的。
《黃帝內經》曰:”汗者,精氣也“,“汗為心之液”,就是說汗是津液所化,汗由血脈所主,陽氣迫陰就會出汗。所以無緣無故發汗,既傷陽氣,又傷陰津。
其實中醫的發汗,是在外邪襲表,需要發散邪氣時才會用汗法。比如傷風感冒,就可用汗法,而且這種發汗也不是大汗淋漓,只需皮表微出汗。
一些身體虛弱的人,在澡堂內出汗過度會暈倒,就是因為出汗過多,傷陰又傷陽了。“發汗”可以用,但一定得慎用。
滿月發汗"的禁忌
如有以下情況,一定要避免發汗:
1.高燒高熱者禁止發汗,不耐熱
2.產後大出血、產後被搶救過、惡露未乾、經期
3.有貧血病、心臟病、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低血壓、糖尿病患者
4.面板病、面板過敏者
5.體質極其虛弱者、氣管炎、結核病患者
6.急性疾病、惡性腫瘤患者
7.剖宮產、側切傷口未癒合者,身上別的地方有傷口者
8.體質虛寒;過度飢餓,飯後飽者
9.月子期間大汗淋漓,仍有自汗、盜汗
10.身體特別虛弱,做完月子仍然很疲乏、全身痠軟、關節無力
11.陰天下雨、下雪不適合做。
只要沒有以上情況就可以做,對身體影響不會很大,如果你做一次後並沒有覺得很舒服,甚至“更虛”,那麼就不要做了,說明身體的虛不足以應對“發汗”的消耗,但即使是不適合,也沒有《滿月發汗,自尋死路》那麼駭人聽聞。放心,休息休息就能恢復,不會怎麼樣!
最後,到底要不要做呢,其實根本沒用絕對答案,還是溫馨提示一句話:因人而異,因體質而定,身體的保健,是人一生的功課。
-
16 # 食納佳
產婦沒有必要在滿月時和月子期間發汗。如果在月子裡發汗,可能會導致產褥期中暑。 1、產婦在產後1周內面板和水的代謝加快,一般都會流出大量的汗液,尤其以晚上睡著後和晨間初醒時更為明顯,這種情況不屬於病態。但是要注意補充水分,以防止脫水及中暑。 2、民俗有月子裡發汗的說法,如果刻意去發汗的話,就會使體內的餘熱不能及時散發,引起體溫的調節功能障礙,出現產褥中暑。主要的症狀表現為高熱,如果處理不當的話,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後遺症,甚至死亡。 3、在月子裡要破除舊風俗習慣,居室內保持通風,避免室溫過高,產婦衣著應寬大透氣,這樣有利於散熱,要以舒適為宜。
-
17 # 婦產科鄭醫生
滿月發汗,即產婦在滿月後透過發汗,達到驅寒排毒,防治月子病的功效。
“發汗法”是祖國醫學應用最早、最廣泛的一種治療方法。滿月發汗不僅通經活絡、活動全身器官,提高精神和恢復體力,而且具有調節神經的功能,擴張周圍小血管,改善微迴圈系統,透過滿月發汗不但可以將殺死的細菌病毒排出體外,還可以將體內儲存的寒氣透過發汗徹底排出。
滿月現在一般都是用發汗房的,產後發汗房採用“數碼頻譜光療裝置”對產婦進行“產後發汗”治療。
讓產婦在45度左右的汗蒸房內,全身均勻的出汗,促進血液迴圈,活躍新陳代謝,使細胞的吞噬機能加強,起到平衡人體機能,以達到補氣血,疏風寒、增強抵抗力。
俗話說“做好月子,健康一輩子”。產後30天不要忘記發汗,免得落下月子病的。
-
18 # 大牙小茉
我生寶寶的時候沒有過。3月生的,當時烏魯木齊還有點冷。月子期間正常出汗,都是虛汗。我是順產的,每天除了正常沖洗,平時都是襪子,長袖,帽子都戴的。長髮專門在生前剪短了。平時注意不要受風就行了,換房間通風。這邊有暖氣,月子期間還好不用穿的很厚。傷口好了以後我就洗澡了,注意保暖,正常刷牙。
-
19 # 胖嘟嘟曾姑娘
根據我的經驗,我有話要說,我也生過孩子,沒有做滿月發汗,但是身體很好,所以說經濟允許,你可以做一下,如果實在不想做是沒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
20 # 壹卿媽媽
滿月後出汗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排除產婦體內的溼氣,有利於恢復。
指導意見:
建議因為產婦剛恢復不建議蒸桑拿等,避免出現缺氧,可以用花椒水洗澡也可以達到上述效果。
回覆列表
產後康復這些神招,你真的信了?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產康界也是如此。 在產後修復這條路上總是有些,帶著硬核廣告語,打著“為你好”旗號,實則無比雞肋的產康專案。
而產後媽媽又大多都有著一顆躁動不安產後修復的心,這一不小心就入了坑,不僅交了智商稅,往往還來個適得其反,真是有苦說不出很想飆髒話。 所以,今天就來扒一扒下那些沒有太多用處的產後康復專案/產品,媽媽注意繞行
~ 1 >>吃藥一年,不如發汗四次? 產後媽媽的朋友圈一定出現過這樣的“好言相勸”: 產後身體抵抗力下降,風寒暑溼外邪等便會趁機侵入體內,產後100天內稱為恢復期,筋骨透過漸漸閉合,如果不及時調理,使風寒包入體內,難以排出,形成了產後風邪之病,透過中醫滿月發汗可達到驅寒排毒,除風溼,防止月子病的功效。 驅寒排毒!除風溼!緩解產後痠痛!!! 飽受產後各種酸痛的麻麻,可能會想著蒸一蒸,出出汗,簡直不要太爽太通透!還有把月子視為“女人第二次重生”的麻麻,更想著藉機調理調理。 然而...... 發汗對於一般人來說或許沒大問題,但對於產後媽媽來說,很危險! 寶寶出生後,媽媽就比平時更容易出汗,這是人體產後身體恢復自身調節的生理現象,而如果同時借助外力大量發汗,很容易造成脫水暈迷或是皮膚感染的現象。
另外,從某種程度來說,在一個高溫封閉的汗蒸袋裡發汗等同於升級版的「捂月子,和大熱天穿厚衣服還要蓋著棉被一樣,最可能引發的結局就是——中暑。 每年夏天產後媽媽中暑身亡已經不是個例了。 很多的產後發汗還是打著中醫的旗號進行大肆宣揚的,但其實在中醫裡,主張的是“血汗同源”,汗就是血,血就是汗。
產後媽媽多處於氣血虧虛的狀態,如果這個時候再進行發汗,大量出汗,只是耗損身體,導致身體更加虛弱。 所以,沒事千萬不要隨意去發汗,沒撈著啥好處,反倒賠了身體。
2 >>從水桶腰到A4腰你只差一條束腹帶? 產後束腹帶因被賦予神化的作用,可防止內臟脫垂、可促進子宮復舊、可加速惡露排出、可迅速恢復體型......成為了媽媽產後修復必備物品。 然而,實際的作用也就是花錢買個心理安慰 。 關於產後身上的肉肉,只能說,你藏,或者不藏,它就在那裡,不離不棄。當然,勒出的“馬甲線”也是很開心的,只是你真的想和束腹帶紅塵結伴一輩子嗎? 如果要拉上促進子宮復舊、加速惡露排出的功效,就真的有些胡扯了。
子宮復舊和惡露排出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一般來說,惡露排淨需要4-6周,並不會因為用了束腹帶就會縮短週期。反倒是,如果束腹帶使用錯誤,如過緊或者時間過長,會影響血液迴圈,從而影響惡露排出和子宮復舊。 同樣,透過綁腹的外力來支撐下垂的臟器也是治標不治本,這對臟器組織和肌肉的恢覆沒有太多的幫助...反而可能會減少髒器組織和肌肉的“復健練習”。 所以,不要把產後瘦身單純寄託在束腹帶上。就算使用,鬆緊度以及使用時長一定要適當,綁帶束縛的位置也要正確。
3 >>每天15分鐘,2周見效,絕不反彈? “看你腰和胯的比例,你應該生過娃” 因為激素的影響,跨變寬屁股變大似乎成了產後媽媽的“宿命”。 而當一聽xxx骨盆儀只要每天按摩15分鍾,2周可以讓跨部縮小3釐米,是不是瞬間很心動! 只可惜,給你的僅僅只有希望而已。
骨盆儀在骨盆修復上更多隻是起到了輔助作用,在專業的手法按摩後或是運動修復後,利用骨盆儀加以鞏固,可能會有一定的效果。 但,如果單純使用,因為骨盆儀的按摩方式太單一,所以效果微乎其微。
△一位媽媽的體驗心得 就算有,見效也是超級慢,而這容易讓媽媽們錯過產後黃金修復期。(孕期分泌的松弛素會使骨盆肌肉和韌帶子產後6個月內依然有比較好的彈性,骨盆在這個階段更容易閉合) 所以, 另外,骨盆儀的使用也講究姿勢,操作不當,還會有錯位的風險。 媽媽們如果想修復骨盆,建議還是選擇專業機構手法按摩配合運動修復,更有針對性~ 好了,今日就扒到這~總之,產後修復不可盲目,選擇科學的並且適合自己的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