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巡按御史
-
2 # 歷史太傅
1.什麼是桃花石
桃花石是喀喇汗朝時期的錢幣,背後銘文中有“蘇來曼卡得爾桃花石可汗”字樣,1980年3月於新疆阿圖什縣發現。
2.“桃花石”一詞是古代中亞人對中國和中國人的稱謂
一種意見認為,“桃花石”為“拓跋”的對音。由於拓跋氏曾在中國北方建立北魏王朝,國力強盛,影響遠及中亞地區,因而“桃花石”便成為中國或中國人的代稱。國內外學者持這一觀點的人很多,他們還舉出證據,說:“自隋唐以來,東羅馬帝國及其他西域諸國皆稱中國曰Tangas。”(日本學者白鳥庫吉《託拔氏考》)從語音的角度看,Tangas確與“桃花石”、“拓跋氏”相近。
另一種意見認為,“桃花石”來源於“唐家”一稱,系“唐家子”的訛音,因而指的是唐朝,而非拓跋族建立的北魏。持這一觀點的人,還以鄂爾渾河碑文中曾出現“唐家赤汗”這一稱號為依據。確實,建立於公元712至716年的《敦欲谷碑》,建立於732年的《闕特勤碑》,建立於735年的《毗伽可汗碑》和建立於759年的《磨延啜碑》中,共約二十七處出現“桃花石”一詞,詞義都是指唐朝。這種觀點雖有碑文作為依據,但如果因此斷定“桃花石”即源於“唐家”,尚有問題。因為七世紀初的東羅馬史家席摩喀塔所著《莫利斯皇帝大事記》中,已出現“桃花石”一詞,此時相當於隋末,唐王朝還未建立。
還有學者從文獻記載與語言學角度進行考證,認為“桃花石”一詞既非源於“拓跋”,也非源於“唐家”,而是源於回紇的“大汗”一稱。
這一稱謂的語源出知何處?至今學術界仍有爭論。“桃花石”這一漢譯詞彙,最早見於《長春真人西遊記》,公元1221年,長春真人丘處機應成吉思汗之召,去中亞的索格底亞那,途經阿里馬城(今新疆伊犁霍城縣境內)邱處機的隨行弟子李志常,後來記述當地見聞道:“農者亦決渠灌田,土人惟以瓶取水,載而歸。及見中原汲具,喜曰:‘桃花石諸事皆巧。’桃花石,謂漢人也。”這是迄今所見到的稱中國為“桃花石”的唯一漢文史料。
-
3 # 桃花石喀喇
“桃花石”最初來源於北魏拓跋氏的諧音,因為北魏統治中國北方一百多年,西域諸國和草原部落就用“桃花石”來指代中國。東喀喇汗國和西遼也使用過“桃花石汗”的稱呼,更加深了中亞、西亞和歐洲各國桃花石人等於中國人的意識。
(一)北魏拓跋氏魏晉時期,鮮卑拓跋氏經過血與火的較量,結束了中國北方“五胡十六國”長期混戰、分裂的局面,建立了北魏統治中國北方一百多年。
當時西域地區的高昌、于闐、龜玆等國都向北魏朝貢稱臣,因為北魏皇族是“拓跋氏”,而“桃花石”與“拓跋氏”都是同一詞彙的漢語翻譯,所以西域各國開始稱北魏皇帝為桃花石汗。
唐朝建立後,突厥人在《敦欲谷碑》、《闕特勤碑》《毗伽可汗碑》和《磨延啜碑》中,共約二十七處出現"桃花石"一詞,詞義都是指唐朝,可見突厥人也認為“桃花石”代表唐朝。突厥汗國解體後,大量突厥部落遷居到中亞一帶,也影響了當地民眾的認知。
(二)東喀喇汗國唐朝晚期回鶻汗國滅亡後一部分回鶻人遷移到西域,聯合樣磨人、葛羅祿人、處月人、粟特人,建立了一個地跨蔥嶺東西的喀喇汗國,後期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東喀喇汗國也就是史書中的黑汗王朝,一直同宋朝和遼朝保持著朝貢關係。因為喀喇汗國的祖先回鶻可汗曾經先後娶過五位唐朝公主,所以東喀喇汗國的王室認為自己建立的國家也是中國的一部分。
喀喇汗王朝首領的頭銜中都有“桃花石汗”這一稱號,如桃花石汗.伊不拉欣、桃花石汗.胡賽音等。
喀喇汗王朝學者馬赫木德.喀什噶爾編纂的《突厥語詞典》在“桃花石”條的釋文中就把中國分為三部:上秦為桃花石,即宋朝;中秦為契丹,即遼朝;下秦為喀喇汗王朝統治下的喀什噶爾。秦,即為中國。
新中國建立後新疆阿圖什縣曾經出土十餘枚背面銘文中有"蘇來曼卡得爾桃花石可汗"字樣的錢幣。這些錢幣很可能是宋仁宗時期東喀喇汗國大汗蘇來曼·本·玉素甫鑄造的。
(三)西遼帝國遼朝末期耶律大石遠征西域,復興遼朝建立西遼帝國。高昌回鶻、東喀喇汗國、西喀喇汗國都成為西遼的朝貢國,西遼作為宗主國就順理成章的成了桃花石汗。
邱處機在《長春真人西遊記》中記載:阿里瑪城當地農者亦決渠灌田。土人卻以瓶取水,載而歸。及見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諸事皆巧。”
西遼立國後曾經大敗同東羅馬帝國和十字軍為敵的塞爾柱突厥帝國,經過口口相傳,東羅馬帝國和十字軍把基督教傳說中的“祭祀王約翰”安到了耶律大石的身上,桃花石就和契丹、秦混為一體,成為中亞、西亞、歐洲各國對中國的稱呼。
結語:經過北魏拓跋氏、東喀喇汗國和西遼帝國幾百年歷史的疊加影響,特別是耶律大石是基督教“祭祀王約翰”的傳說,流傳到中亞和東羅馬,使得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的各個民族以桃花石人、秦人和契丹人來指代中國人。 -
4 # 國病
這個涉及的是我們快要淡忘的一個文化核心。
原本一看到「桃花石」這個詞人們就應該理解,但是由於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淡化和部分傳統文化丟失後,就使得大家看到桃花石這個稱呼後感到不知所云。其實這是我們自己的悲哀。
不僅是地名,我們天堂的代名詞就是桃花源。而且似乎厭倦了世間繁華的人心中都有一片自己憧憬的桃花源。這是一種冥冥之中就有的心理宿命。桃花源並不是陶淵明發明的,正如桃園結義並不是劉關張發明的,他們只是附會了祖先文化而已。有可能在上古時代有過一個時期祖先們在桃花源有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這個文化也就成了我們揮之不去的記憶。
深層文化裡,春聯是由桃符演化而來的,桃木劍斬鬼與我們捉鬼的道教文化、民間鍾馗捉鬼文化都是呼應的。我們看戲曲裡化妝基本都是桃花妝,粉面桃花是妝容,也是文人們形容面色的重要詞彙。你看,我們的文化裡竟然有這麼多與桃花有關的文化。而且我列舉的遠遠不夠,實際文化中到處都潛藏著桃花文化,比如《紅樓夢》還有葬桃花等等,比如食品裡的桃糕、桃酥、桃片,比如著名曲目《桃花扇》等等。
《尚書》裡武丁時代出現在西部的天夭,實際就是由中東古埃及返回的羌方。《詩經》的桃夭篇說的很清楚,之子于歸。對應先羌繞道返回蜀地的杜宇,杜鵑布穀鳥(子歸)。對應先羌繞道返回楚地時的湖北秭歸。而且《詩經》裡很多篇目都提到了之子于歸。
夭字甲骨文裡包含了水袖舞造型和這個吳字。吳就是太伯奔吳形成的,也是先羌在滅商前繞道去到吳地瓦解殷商聯盟的操作。
我們看考古,漢族主體基因在內的羌系基因O3就出自龍山文化,也是山西陶寺遺址基因。羌系就是由山西臨汾戰敗被髮配出去牧羊的。桃之夭夭就是被迫離開的意思,夭字與走字都有相同的造型。臨汾的襄汾縣正是陶寺所在地。襄指的是湖南,羌系北三苗也出自湖南湖北。繞道返回楚地那是歸故鄉。可以想像,最早的桃花源很可能就在楚地。
桃花還與藥師有關,很多宗教裡都有一個藥師。其實這個藥師就是苗蠻系,正如苗族自稱為蒙,正是孟婆的原型。金庸的黃藥師桃花島大機率是從傳統文化裡提煉的,並不是完全憑空杜撰的。正如黃藥師收留的啞巴文化在雲南祥雲縣彝族七星村就有個大啞巴的祭祀活動。這裡的彝族自稱羌夷,頭戴公雞帽。可見這些文化不是憑空虛構的。需要有人去深入研究發掘。
桃花石明顯是桃花氏的意思,也符合這個體系是陶唐氏帝堯和華胥氏兩個名稱。華同花,這個花很可能首先就是指桃花。在科舉裡第三名叫探花,而苗蠻就是老三支系,羌系就是北三苗。為何第二名叫榜眼,因為老二支系大鯀族就是指二郎神,就代表了那隻眼睛。狀元則是由接到繡球的壯員文化演化而來。不過古代似乎對探花重視度比較高。可見我們的文化是一點點淡化的,不是一蹴而就消失的。
每個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去挖掘一下,畢竟桃花文化是我們重要的根基文化。
回覆列表
中亞和東羅馬稱呼漢人為“桃花石”是有歷史依據的
“土人唯以瓶取水,戴而歸。及見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諸事皆巧。桃花石,謂漢人也。”
剛剛上面這段話選自13世紀的《長春真人西遊記》,這裡的長春真人就是著名道士丘處機(他不是小說虛構的,而是真實歷史上的著名道士)。
丘處機
這本書是其徒弟李志常寫的,記載了其師和弟子應成吉思汗之邀遠赴中亞途中的見聞,也順道記述了一些丘處機的生平,是研究13世紀中亞歷史、蒙古歷史和中國道教歷史的重要典籍。
成吉思汗與丘處機談論
剛剛那段話說的是阿里馬城(中亞古城,今中國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一帶)的事情,這裡面有一個詞,大家可能覺得有些陌生:桃花石。這不是一種石頭,按照書中說的,這桃花石指的就是漢人。
那就很有意思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奇怪的稱呼呢?
1980年3月於新疆阿圖什縣發現了大批喀喇汗朝的錢幣,其中十餘枚背面銘文中有“蘇來曼卡得爾桃花石可汗”字樣。根據推測,這應該是1023年(北宋仁宗明道元年)登上大可汗之位的蘇來曼·本·玉素甫時期鑄造的,但指的注意的是“桃花石”一詞、鑄有這一名詞的喀喇汗朝錢幣,在我國是第一次發現。
古錢幣
不過,這一詞在文獻中倒是經常出現,東羅馬帝國,阿拉伯世界,突厥、回鶻文獻中也不斷出現這一名詞,比如拜占庭(東羅馬)帝國曆史學家Theophylact Simocatta 在7世紀初所寫的《歷史》第7卷中,有一段提到Taugast(希臘語:Ταυγάστ,讀音“桃花石”)的統一,漢學家卜弼德(Boodberg)認為這是指577年北周滅北齊;8世紀後突厥汗國的闕特勤碑以Tabγač(桃花石)稱呼漢人。
而剛剛說的《長春真人西遊記》則是漢文典籍中首次出現這一名詞。
拓拔皇族
那“拓跋”又是什麼意思呢?這當然是漢文的音譯,據李蓋提和臺灣學者林安慶的研究,拓跋實質上為兩個阿爾泰語系詞彙所組成,即tog(拓)和beg(跋,即貝伊),tog有塵土、泥土之意,beg為氏族和部落首領,兩者皆為後世突厥的官號,北魏官方史書《魏書》開編中的“北俗謂土為託,謂後為跋,故以為氏”也證明這一點。
但也有人有不同意見,認為這其實是“唐家”或“漢家”的音轉,持前一種觀點的人有這種證據:“大唐”在回鶻語的對音轉寫是Tayto,而拜占庭史家摩喀塔所著《歷史》撰寫於610年至638年,而書中出現“桃花石”一詞的《莫利斯皇帝大事記》成書於628年,當時唐朝已建立,相當於貞觀年間。
唐朝
儘管這書中記錄的唐朝之前的事情,但文中的Taugast可能為後世才出現的假託代名詞。就是無論中國古代是什麼名稱,是秦朝也好、古代漢朝也好,統一用“桃花石”指代;而持後一種說法的人認為“桃花石”一詞形成於匈奴時期,突厥繼承此名號,“č”為突厥語敬詞,因此Tabγa對應於“大漢”,不過因為這種說法並不嚴謹,有些天馬行空,故爭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