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戰盧君影音
-
2 # 東海逍遙之客
歷史上沒有這個人,把新唐書和舊唐書翻遍了也找不到羅成這個名字。在清初褚人獲的隋唐演義中出現了這個人物。燕山羅藝的兒子,羅成的表弟,精通槍法。羅成的歷史原型經過很多人考證,應該是羅士信,隋末名將,先效力瓦崗,後來被王世充俘虜,最後又離開王世充降唐,和羅成的經歷很類似。
-
3 # 佳哥tan5366
關於羅成,史書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很多形象都是後來的評書中說的。所以關於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羅成這個人,還是值得懷疑的。
不過在隋唐時期有一名猛將叫羅士信,現在史學界普遍認為他就是羅成的原型人物。羅士信是在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將領,綜合他和羅成,會發現兩人有很多的相似點。
羅士信武藝高強,擅使長槍也曾經在瓦崗軍中待過,後來也一樣投靠過王世充。羅士信在武德五年(622)年的時候,於落水之戰中成敗不幸被劉黑闥殺害,死的時候才二十多歲。
至於歷史上的羅士信和羅藝以及秦叔寶到底有沒有關係,根據史料記載,羅藝有一個兒子,但是無法查證其名字,羅藝和秦叔寶也並不存在親戚關係,所以這些表兄弟和父子等,大部分都是後人的評書中加上去的。
-
4 # 超超9918
羅成史上有其人 但是不是白袍沒記載
隋未羅成是薊縣守奮 就是現北京附近 後投靠唐官至太守 再強調一下 演義是演義 史實是史實
史上羅成沒那麼精彩
-
5 # 趙永志67
羅成是《隋唐演義》中虛構的人物。人們多認為羅成的原型為隋朝的猛將羅士信。羅士信為齊州歷城(山東濟南人),少年英勇,先在齊郡通守張須陀手下為將。隋朝末年,天下大亂,長白山的賊首王薄、左才相、孟讓領兵攻打齊郡,年僅十四歲的羅士信請求出戰,張須陀言其年幼,盔甲尚無力穿戴,談何上陣殺敵,羅士信聽言,身披雙甲,懸弓帶箭,上馬言戰。張須陀被其少年英勇感染,准許參戰。在濰水之戰中,羅士信衝入敵陣,連殺數人,並斬下一人首級,投入空中,並用長槍接住,在敵前巡走,眾敵無不駭怕。張須陀趁勢追擊,大破敵軍。羅士信殺一敵人,就割下敵人的鼻子,憑鼻子數來報功。張須陀對羅士信非常賞識,將自己心愛的戰馬賞給他,將他視為心腹愛將。
大業十年(公元614年),張須陀與涿州的賊首盧明月在祝阿(山東禹城西南)交戰,張須陀糧草殆盡,欲派兵偷襲敵營,眾將無人敢去,羅士信和秦瓊自告奮勇前去偷營,二人率伏兵偷襲敵營,開啟營門火燒敵人三十多座營寨,和張須陀前後夾擊大敗敵軍,盧明月倉惶逃走。張須陀後來戰死後,羅士信改隸裴仁基部下,在裴仁基投降瓦崗寨的李密後,羅士信被李密封為總管。在李密和王世充交戰中,李密大敗,羅士信身中數箭,被王世充擒獲,王世充久聞羅士信能征慣戰,對他十分器重,和他共吃同住。
王世充在得到邴元真幾位戰將後,都拜為將軍,對羅士信不再特別器重。後來王世充的侄子王道詢看中了羅士信的駿馬,前來索要,羅士信不給,王世充得知後,竟強行把羅士信的戰馬賜給王道詢。羅士信對王世充十分不滿。
王世充和唐軍交戰,令羅士信攻打穀州,羅士信趁機率部千餘人歸順唐軍。李淵聞報,賞賜羅士信,並封其為陝州道行軍總管,羅士信乘勢襲擊王世充的洛陽外城,焚燒清化裡,又攻佔了洛陽西北的青城堡,對王世充形成了戰略威脅。
第二年,李世民攻打東都洛陽,羅士信圍攻慈澗,槍挑王世充之子王玄應,王玄應倉惶而逃,羅士信乘勝攻佔硤石堡,進攻千金堡。千金堡守軍堅守不降,羅士信令人懷抱幾十個嬰兒,假意扮作老百姓,說從洛陽來投羅總管,又詐稱錯把千金堡當作羅總管的營寨,不想羅總管已撒軍,敵軍以為羅士信已撒軍,出堡追擊羅士信的軍隊,羅士信率伏軍乘機殺入堡中,攻佔了千金堡。
第二年,唐軍平定洛陽,王世充投降,羅士信被李淵封為絳州總管,剡國公。
第二年,羅士信隨李世民征討劉黑闥,唐將王君廊戍守洺水城,敵軍攻勢兇猛,唐軍三次增援都被打退,洺水城岌岌可危,羅士信自告奮勇前去救援,經過一番苦戰,率二百人進入城中,羅士信進城後和王君廊合力守城,爭奈敵軍進攻猛烈,日夜不停,天降大雪,唐軍又增援不上,苦戰八天後,城破被擒,劉黑闥親自勸降,羅士信誓死不從,最終被劉黑闥殺害,年僅二十三歲。李世民得知羅士信被害,非常悲痛,化重金贖回羅士信的屍首,予以厚葬,並賜諡號為“勇”。
隋唐演義中,白袍銀將俏羅成有羅士信的原型,羅士信死後葬於北邙山。
-
6 #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就算翻遍了《舊唐書》、《新唐書》、《辭海》、《中國人名大辭典》甚至是《中國曆代名人辭典》等等,羅成也屬於查無此人,也就說歷史上壓根兒就沒這號人物。
羅成這個人物,最初出現於《說唐演義》第61回和《大唐秦王詞話》第49回,是文學創作加工而產生出來的。雖說歷史上沒有,可現實之中卻有多座的羅成廟。
羅成的原型是否就是羅士信?隋唐時期的羅士信,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在清初褚人獲的小說《隋唐演義》中,只是增加了與秦瓊結義等虛構情節。而評書裡的羅士信卻是一副吃飯不知道飢飽,睡覺不知道顛倒的模樣,幾乎與正史全然不沾邊,活脫脫就一“傻大憨”。
歷史上的羅士信,是齊州歷城(今山東省濟南 市歷城區)人,與秦瓊是老鄉。隋煬帝大業年 間,年僅14歲的羅士信,就成了齊郡通守張須陀的部下。據記載,作戰異常勇猛的羅士信曾在戰鬥中斬下人頭,並拋向空中,以槍尖接住,令對陣的敵軍將士大為驚恐。
另外,羅士信在戰鬥中,每斬殺一人,即割下鼻子揣入懷中,以此統計殺敵的數量。且隋煬帝對其十分讚賞,以至於在宮中還存有羅士信的畫像。後率部投降唐高祖,更隨李世民平定洛陽,並立下赫赫戰功。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洺水防禦戰中,羅士信陷入重圍,城破後被俘拒降,為劉黑闥義軍所殺。據《新唐書》記載,羅士信葬於洛陽北邙山。羅成的原型是否就是羅士信?仍有待商榷。但至少,在羅成的身上或多或少能看到其影子。
羅成廟與羅成墓既然羅成只是一個虛構出來的人物,那麼現實中的羅成廟與羅成墓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按理說,為一個虛構的人物修廟並不奇怪,可羅成墓的出現就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據說,羅成墓還不止一座,光是從南京到北京就有多達七十二座之多,比之三國時期玩七十二疑冢的曹操,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羅成廟,據說在山東省泰安市的東平縣曾有一座。而在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的白落堡村,則有兩座羅成廟。一座是為紀念羅成而修建的;另一座是紀念羅成所乘白馬,名叫“白馬廟”,相傳這裡是羅成當年戰敗之地。
羅成墓最為著名的共有兩處,一處在山東省;另一處卻在河北。位於山東省的,其確切位置在臨沂市羅莊區盛莊辦事處的陷泥河南岸,響馬嶺北麓,原濰徐路的東側,李家白莊界內。
據說這墓是羅成的拜把兄弟史大奈,物色了一批能工巧匠,在二龍山採青石修建。墓分三層,最下一層以石塊砌成方室,棺木吊在上壁,棺下充有清水,無門可進。中間一層是長條青石,壘成縱橫交錯的通道,有室有門,狀如八卦陣圖。墓修好後曾遭盜墓賊破壞,隨葬品已蕩然無存。
河北的另一處,在邢臺市平鄉縣艾村西,相傳是唐朝初年羅成與劉黑闥作戰的戰場。據《平鄉縣誌》記載,古洺水流經平鄉一帶,按古洺州治所在永年縣,與平鄉毗鄰,這裡疑似羅士信初葬之地。這座墓葬同樣遭到盜墓賊的破壞與盜掘。
因此,這兩處羅成墓究竟葬著何人?已無從稽考了。
-
7 # 清水隱士
其實關於羅成,史書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很多形象都是後來的評書中說的。所以關於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羅成這個人,還是值得懷疑的。
羅成在隋唐英雄排行榜中位列第七,一手羅家槍法使得出神入化。因為羅成膚色白皙但是不苟言笑,所以又有著“冷麵寒槍俏羅成”的美譽。羅成的父親羅藝是隋末唐初的軍閥,曾經被晉封為燕郡王。所以羅成在當時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高富帥了。
羅成後來和表兄秦瓊,陳咬金等人結義,一起組織了瓦崗軍。在瓦崗軍離散之後,羅成留在了洛陽,後來臨陣倒戈投到了李世民的麾下,是李世民手下非常有名的大將。 羅成的有勇有謀有很多地方可以體現,在瓦崗軍的時候,楊林曾經擺下了一字長蛇陣,當時的瓦崗無人能破。於是秦瓊派人請來羅成成功破陣。羅成在投奔到李世民麾下的時候,曾經帶兵將以王世超為首的五路反王擒獲。 就是這樣一個英姿颯爽,武藝高強的少年將軍,卻不幸被人害死。李世民被李建成陷害入獄之後,羅成帶兵支援紫金關,誰知道被不懷好意的李建成李元吉關在城門外,羅成不幸中了劉黑闥的奸計,連人帶馬陷入了淤泥之中,被亂箭射死。
在隋唐時期有一名猛將叫羅士信,現在史學界普遍認為他就是羅成的原型人物。羅士信是在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將領,綜合他和羅成,會發現兩人有很多的相似點。 羅士信武藝高強,擅使長槍也曾經在瓦崗軍中待過,後來也一樣投靠過王世充。羅士信在武德五年(622)年的時候,於落水之戰中成敗不幸被劉黑闥殺害,死的時候才二十多歲。 至於歷史上的羅士信和羅藝以及秦叔寶到底有沒有關係,根據史料記載,羅藝有一個兒子,但是無法查證其名字,羅藝和秦叔寶也並不存在親戚關係,所以這些表兄弟和父子等,大部分都是後人的評書中加上去的!
-
8 # 陌上小師叔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自古以來,有多少真正的英雄被無情的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鮮為後人提及,而另外一些虛構的人物,非但沒有被浪花淘盡,反而比那些見於正史的王侯將相們還要家喻戶曉,如花木蘭、穆桂英、羅成等均屬此類,這一現象一方面折射出的是“曲高和寡”,同時也說明了戲曲、評書等通俗藝術形式的影響力是何等強大!
今天,我們單獨探究一下《隋唐演義》中的那位白袍小將——羅成。在評書當中,羅成被塑造成一個出鏡率很高的明星級人物,不僅顏值堪比潘安、衛階,槍法更是神出鬼沒,加之出身官宦名門,用現代話說就是妥妥的高富帥,所以又被冠以“玉面寒槍俏羅成”的美名。民間故事中關於他的橋段不勝列舉,廣泛流傳於市井、山野之中,長期為人津津樂道。
如因為人見人愛的緣由而娶了一百多個老婆,因為與表兄秦瓊互傳武藝時有所保留而一語成讖,馬陷淤泥河被萬箭穿身等等……如此形象豐滿、栩栩如生的偶像,誰又能料到竟是小說家虛構出來的呢?查遍新舊《唐書》均無此人,人們不禁要問羅成這一形象到底有無原型呢?深挖史料後,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羅士信。
羅士信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山東歷城人,與同時代的秦瓊、程知節是同鄉,此人年少成名,武藝高強,戰功卓著,先從張須陀,再歸瓦崗軍,最後效命李唐,武德五年,在征伐劉黑闥的落水之戰中被敵方擒殺,年方二十三歲。
從羅士信的簡歷上,我們是不是看到了不少羅成的影子,如果單就個人情感而言,我也很喜歡那個風流瀟灑、才貌雙全的白袍小將,他的氣質、相貌即使作為同性也是“我見猶憐”,多麼希望他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但考證的結果,讓我們不得不遺憾的承認這樣一個事實:羅成史無其人。
他的叱吒風雲,只活躍在儲人獲的筆底波瀾、說書人的如簧巧舌之中,即使我們能夠逆時空而尋跡於隋唐之世,亦未見其蹤。
回覆列表
在說羅成之前,大家還記得《隋唐演義》中還有一個叫羅士信的人麼?在《隋唐演義》中羅士信是一個性格憨厚、但擁有一身神力的大力士,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歷史上真的存在羅士信這個人物,羅成的原型就叫做羅士信,而小說裡的羅士信卻是實實在在虛構的,歷史上沒有這麼一個天生神力的人。聽起來是不是不可思議?在史書上記載羅士信武藝高強,善用長槍且槍法了得,曾上過瓦崗寨,離開瓦崗之後投靠了王世充,後來厭惡王世充的為人,又投奔了李世民,歸順了唐,最後中了奸計被引入周希坡淤泥河,被埋伏計程車兵亂箭射死,死時二十多歲。這和小說中羅成的事蹟相吻合,而且結局也都是相同的,都是二十多歲死於非命,這就可以確定歷史上的羅士信就是小說中的羅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