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色正南

    實在不能提供有效的建議,只能說說自己的感受。

    我最小的時候聽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的時候,覺得很有意思,因為當時家裡有鵝,自然就有了興趣。

    像二月春風似剪刀,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忙趁東風放紙鳶之類都是比較有情景的,還有四時之景的描寫,容易感受到變化,或者說比較動態的描寫都很活潑可愛,自己讀了也覺得好玩。主要還是理解詩詞都在說什麼故事講什麼道理。

    一直以來我記古詩詞文言文都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易記住也難掉。

  • 2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我本人比較喜歡古詩,在懷孕的時候就經常給肚子裡的小寶寶念古詩,背幾首自己耳熟能詳的古詩。

    一是注意選擇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詞,韻律感強;二是選擇那些比較形象,且圖文並茂的古詩詞,如果讓孩子看著詩詞繪本的話,還可以加深他們的印象;三是孩子到了具備獨立自主意識的時候,可以給孩子講一下古詩詞的背景,幫助孩子理解,也讓其易於記憶和背誦;四是可以同孩子一起做遊戲,檢測誰背得多、背得好,增強孩子的閱讀興趣。

  • 3 # 古怪觀影

    在孩子的眼裡,朗讀背誦這些晦澀難懂的古詩,的確是件枯燥乏味的事,作為家長不妨換個方式來引導孩子閱讀、背誦古詩詞。

    我們要讓孩子覺得背詩詞也是一種很好玩的事,能感受到古詩詞中的趣味性,讓孩子在不知不覺的樂趣當中完成古詩詞的記憶!

    今天我就總結了一些關於“人物之最” 的古詩詞,學生看到這些稀奇古怪“之最”,很有可能就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家長們不妨來試一試吧!

    有沒有效果,各位家長大可試一下看看。

    ============END============

  • 4 # 楓丹白露霜

    我個人是一個比較喜歡詩詞的人,我家小孩3歲剛上幼兒園,也能背出三十多首五言或七言。雖然不多,但至少每次我和他說起古詩詞都不會跟突兀,也蠻喜歡。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吧。

    很多寶媽和我一樣,都是一個人帶孩子沒有父母的幫襯,想象一下整天和一個幾乎零智商的孩子交流就相當於是和一個一無所知的自己說話。說的多了實在是沒話說呀。

    女人帶孩子出門推推車,走路都是很有步調的。有一天帶孩子出門實在沒話和他說了,突然背了首李紳的《憫農》,覺得正好跟上自己的步調,也能和他說說話,挺好的。自己也不會累。

    後來,覺得只背詩又有點枯燥,就找了一些能搭得上調歌曲,寶媽們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歌曲唱,你會發現詩詞很神奇的,他的平仄和韻律不管什麼樣的曲都能填進去。唱的出。《春曉》《草》《詠梅》《詠柳》《小池》等等,簡單的就好。

    其實大家都知道很小的時候學的東西反而不容易忘記,讓他記住就好,不必刻意去給講詩詞的含義。大了他自然就明白。同時我自己也找到了很多樂趣。

    等孩子再大點,像我們家的,現在我會和他講些關於作者的故事,當做一個很古老的故事講給他,可喜歡聽了。等能問出一些問題的時候,再跟他說一些更深層次的。當然方法可能也要換了。

    以上也只是針對孩子對詩詞的啟蒙。

  • 5 # 詩夢零號鋪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前段時間汪涵提到怎樣讓他的孩子被古詩詞的。

    汪涵的孩子喜歡看奧特曼,所以汪涵就對他的孩子說,你喜歡奧特曼是嗎,想不想也變成奧特曼一樣打怪獸?孩子回答說想。汪涵就對他說,要想像奧特曼一樣打怪獸,那就得先學會咒語,那些古詩詞的就是咒語,你要都會背它們才可能擁有打敗怪獸的力量。就這樣,汪涵的孩子就很開心也很有動力地學習古詩詞。

    雖然我對汪涵教育孩子的時候使用謊言不太贊同,哪怕是善意的謊言,也是不太可行的,但是他的做法給了我們一個讓孩子愛上古詩詞的思路。

    那就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讓古詩詞跟孩子原本喜歡的東西結合在一起。

    這裡有兩點要注意。

    一、“有趣”是指孩子覺得有趣,而不是家長覺得有趣,不能把家長覺得有趣的方式強加給孩子。比如有些家長自己覺得讀書很有趣,就覺得讓孩子透過讀很多書,孩子就會覺得有趣,就會喜歡古詩詞,事實上孩子不喜歡讀書,只會適得其反。所以,請清楚地明白自己孩子覺得什麼是有趣的,在透過這個方式來引導孩子。

    二、“引導”不是單純地物質獎勵,不能說孩子喜歡玩具,就對孩子說背多少古詩詞就買玩具自己之類的。直接的物質獎勵只會讓孩子依賴於物質獎勵,他喜歡的是獎勵而不是古詩詞。正確的方式應該是把“古詩詞”轉化為玩具,讓孩子在玩得過程中建立對古詩詞的興趣。

    最後,說一句,孩子的興趣是培養出來的,前提是在孩子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如果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應該尊重孩子,不應該強制灌輸家長想要孩子產生的興趣。

  • 6 # 飛豬朗讀

    這一塊我們也在做,目前採用唱古詩的形式,讓孩子們國學和音樂一起學習,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興趣愛好。事實證明孩子們透過這種方式學習很快,很多老師都在班裡直接播放給學生聽,有興趣大家資訊聽一下

  • 7 # 新田字格練字

    以前參加一位正統國學老師的課,談到古典傳統文化經典誦讀到底讀什麼?這位老師介紹,從真正的經典,經詩子集開始。五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讀《詩經》《大學》《中庸》。我認為很難,孩子讀不懂。可是老師說對孩子來說沒有什麼難和易,教什麼會什麼,只需誦讀,只需發音,不要求理解意思。後來我開始教兒子念《詩經》,發現讀音朗朗上口,很有音律感,不認識字,但是學的很快。再後來,兒子看著書讀還認識了一些字,真是奇妙。再後來我接觸一些畫畫的朋友,他們把古詩每一句都畫成畫,孩子還能記住還有興趣。

  • 8 # 六十分媽媽

    咱們中國的詩詞文化博大精深,又兼具音樂、畫面和哲思的美感。如何把這種文化財富傳遞給孩子,讓他們從小就逐步養成對母語的親近感和熟稔感,確實是一個課題。從我自身經驗來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根據孩子的思維特點,選取適合他們心理發展的詩歌。尤其推薦葉嘉瑩先生的《給孩子的古詩詞》,先生選取的兩百多首詩詞都是非常經典、膾炙人口且適合孩子理解和誦讀的。

    其次,引導孩子發現詩詞與他們生活的關聯性。比如中秋節,就有很多以月亮和思念為主題的詩詞。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李白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張若虛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都是極好的例子。

    第三,給孩子可以理解的輸入。像講故事一樣給他們講述詩人的生平趣事;講述詩詞本身的故事。比如《木蘭辭》,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就非常吸引孩子。如果再能介紹一下當時戰爭的背景,那就更容易使孩子感興趣了,在聽故事的時候還聽到了歷史。

    第四,結合具象的圖畫。繪本是一個好的工具。我給孩子講木蘭辭時,就是結合蔡皋先生的《花木蘭》引導他的。對於一個五歲的孩子來說,他沒費力就可以熟練背誦了,而且他明白了故事的來龍去脈。有的父母自己會畫畫,也可以引導孩子一起把所理解的詩詞畫出來。

    最後,大聲和孩子一起誦讀。漢語是獨體單音的文字,通常都是成雙成對出現時最有力量和美感。大聲讀出來,讓孩子體會母語的美好和強大。背誦不是學詩詞的終極目的,審美和從詩詞中汲取力量,培養對母語及母語文化的愛好才是我們希望達成的結果。

  • 9 # 詩詞線上

    如何讓孩子喜歡詩詞,最好的方法就是大人喜歡。

    我家孩子3歲半,我不強制讓他背,我只是每天早晚反覆背誦某詩。有一天晚上睡覺前,我背了蘇軾的西湖詩,大概幾十遍,孩子自己在玩。第二天早上,我還在睡覺,他在客廳裡一字沒錯的全背出來了。

    我現在一般先背十幾二十來遍,有感情的背誦。然後故意背錯一個字,他就會來糾正。然後背錯一句,他又會糾正,每句都輪著背錯,他一首詩又會了。沒有強制他去背誦,大一點可以去要求,當然要和他一起學。

    可以多些遊戲。我有時會問,那首詩裡有“紅”?小孩子的反應確實快,他馬上能回答“畢盡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有時我隨意問他,直到他把詩背完,我才發現詩中有我指的那個字。有時老婆出題,我們比賽,當然我輸多贏少,沒辦法,小孩子反應確實快。這其實也是簡易版的飛花令吧。

    孩子對同音的字沒有區分能力,比如“東”、“冬”。這個時候我一般說兩個字不同,但暫時沒有讓他如何區分,只有看著字他才會發現不同,這兩個字他都認識。他認字,我也是和他玩各種遊戲。他出去玩,看到各種招牌上的字,就會和我說,“爸爸,這是白日依山盡的白”,“爸爸,這是醉臥沙場君莫笑的沙”。他有時會問我們那個字讀什麼,告訴他後,他會聯想一句詩,但很多情況是音同字不同,但也是鼓勵他的。

    背詩他也會聯想,有時我問他有沒有詩中有“東”的詩,他背出後,還說他知道有“西”的詩,有“南”的詩。然後我問他,那有沒有“北”的詩,他不知道,我就趁機背“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告訴他,不僅有“北”還有“南”,我就自己不斷的背誦,於是他也會了。當然有時他自己讓我教他。有時我表現出很高興的樣子,和他說,我又發現一首有某個字的詩,我背給你聽……背得久了,故意背錯,於是他又不斷指正我……

    背錯的時候,有時故意把“千里”背成“萬里”,把“日”背成“月”,有時把名詞背成他的小名,押韻的換成另一個韻,他都能很快指出錯誤。

    我買了本中小學必背古詩,他會背的,我就在題目前打個五角星,打之前會讓他背一遍,確認無誤再打五角星。這不是當天背出當天打,要隔幾天,隔了幾天還能背,說明記得相對深刻些。有些詩這本書上沒有,我就在和那首詩作者差不多時代的那頁上寫下標題再打五角星。偶爾也會把書拿出來,再考驗他一下,背不出就要把五角星劃掉,其實是不會真劃,他會讓我再交他一下。但大多數情況我是重複背一些他已經會背的,不讓他會了又忘。

    如果想讓小孩子學習詩詞創作的,稍大一些,可以背《聲律啟蒙》《笠翁對韻》等等,用處很多,對以後孩子寫作文也大有幫助。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不妨根據自家家裡的情況,多多嘗試,找一種最合適的方法吧!

  • 10 # 樂說古詩

    有一次在公園裡,看到兩位老人帶著三歲的小孫子,他們教孩子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孩子讀的很有韻律,也有興趣。我想,如果家長都喜歡古詩,家中有這樣的氛圍,孩子在這樣的環境裡,自然會受到感染,愛上古詩的。

    所以說,家長要培養孩子學習古詩,不只是讓孩子去學,去背,而是要多引導,身體力行,效果才會好。

  • 11 # 旺旺微言

    我採用具體的影視故事闡釋古詩。將影視故事剪輯成童話。在教孩子《望廬山瀑布》時,我放映瀑布動畫片,將瀑布化成孫悟空,讓他從太陽昇起的高空跳下,一邊跳一邊說:我是瀑布,看到太陽照在廬山,忍不住從三千尺高天空跳下,仔細欣賞這美景。我教小朋友們背一首大詩人李白寫的詩……僅僅教了三遍,小朋友就會了。童話式古詩教學符合兒童新奇幻想的心理,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 12 # 喵嗚做輔食

    我家寶現在還比較小,還不能自主地選擇對那些事情感興趣或者不感興趣,所以對古詩啟蒙我是先培養她的興趣。

    1 給孩子提供一個有古詩的氛圍。我經常給孩子播放一些古詩朗誦或者古詩吟唱的內容。不管孩子在做什麼,只要音量適當,孩子也都不會反感的,讓孩子耳濡目染,記憶於無形之中。古詩吟唱朗朗上口,個人覺得還是挺不錯的,就像孩子喜歡兒歌一樣會跟著哼。

    2 多給孩子買這塊的書籍。我家孩子現在是不懂的翻看,翻了也只會看圖案,但我覺得已經足夠了。給她備著這些書籍,有書在身邊,書是隨處可拿,也是一種氛圍。

    3 大人自己翻閱書籍或者給孩子朗讀古詩。家裡不是買了書籍嘛,孩子現在看不懂那就大人自己先看先讀吧,要知道大人榜樣的力量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哦。經常給孩子讀一讀念一念還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對於稍大點的孩子來講,興趣還得繼續培養,但得尊重孩子的想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大人們得先尊重孩子的想法了,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引導,一味地讓孩子按照大人的想法走,效果會適得其反的。

  • 13 # 正能量啟動器

    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很有發言權,我的孩子今年三歲半,已經會幾百首古詩,而且都不是用強制性的手段讓他背會的!接下來我把我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不管孩子讀不讀,父母先讀

    我們有些父母有一個誤區,那就是想要背會古詩,必須孩子自己讀,或者沒到識字年齡的孩子,必須父母讀一句,讓孩子跟著讀一句,其實大可不必,這樣的方法會讓孩子覺得被束縛,而且很枯燥,我每天晚上都會讀古詩或經典半小時,在我讀的時候,孩子就在旁邊玩玩具,等我讀一段時間以後,那些古詩孩子自然就會了。因為孩子是可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在玩的時候你讀的他已經都聽進去了!

    第二、用遊戲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增強記憶

    平時沒事的時候,我會假裝忘記了某首古詩,然後問兒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怎麼背來著?爸爸想不起來了”,這時兒子就會很快的背出來,而且很有成就感,孩子媽媽也會經常念一句古詩的上句,讓我們一起搶答,誰先答出來誰會有小小的獎勵!在遊戲的氛圍裡,孩子對古詩的記憶又增強了一分!

    第三、與生活情景結合,不是簡單的背誦

    在小區裡玩的時候,看到一顆柳樹,於是我隨口說了一句“萬條垂下綠絲絛”,然後告訴兒子:“你看這柳樹,是不是綠綠的垂下了很多呀?這就是這句詩的含義”,把詩句和生活結合,讓古詩活起來,不單是背誦,還要讓孩子明白詩句的含義,遇到情景時,可以用古詩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我覺得這才是我們學習古詩很重要的一個目的!

  • 14 # 婉風清逸

    從2017年9月開始,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將統一採用全新的“部編本”。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增加了古詩詞的閱讀量。

    小學選編古詩文124篇,佔全部課文內容的30%。初中選編古詩文125篇,佔總量的52%。

    由此可見,孩子的傳統文化素養是未來語文考核的重中之重。

    越來越多的父母也意識到孩子從小學古詩的好。

    那麼,為什麼孩子要學古詩呢?

    古詩富有節奏和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可以培養孩子的語感。另外古詩也有一種意境美,學習古詩可以提高孩子的審美情趣,發展他們的想象思維,同時也讓他們從小就受到中華文化的薰陶。

    但是,總有人說:“孩子這麼小,根本記不住、理解不了,讀古詩根本沒意義。”

    著名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說:“藝術首先需要感知,幼兒學古詩並不重在理解,古詩詞平仄押韻,韻律感非常強,良好的感知自然會慢慢形成理解。”

    可是,孩子不愛學習古詩怎麼辦?如何讓孩子愛上學古詩呢?

    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寓教於樂,讓孩子在玩樂中輕鬆地學習古詩。

    《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就是能讓孩子從小愛上古詩的神奇遊戲書。這套書共分為四冊,包含了100首古詩。每首古詩都配有手繪插畫和一個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互動遊戲。

    《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是專門為3-8歲的孩子量身打造的,由一米Sunny童書館出版,它的創始人是三位年輕的媽媽,她們都有自己的孩子,結合自身的育兒經歷更能懂得父母心、瞭解兒童的需求。

    之所以選擇這套書,是因為它的“特別”吸引了我。

    首先,書好讀,它簡單、短小、易懂

    這套書分為4冊,每冊古詩都是精選出適合3-8歲的孩子學習,淺顯易懂。而且書中有拼音註釋,這樣孩子在學古詩的同時,可以學習下拼音也可以學認字。對一些比較難理解的字詞,書中會有註釋,我覺得這點比那些對整首詩進行翻譯的要好。

    因為有些古詩翻譯出來後,意境就變了。留有一點想象空間,讓孩子和家長之間進行教與學的互動。

    其次,書好看,它用繪本的形式來呈現古詩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來進行理解的。

    所以這就是小孩子都喜歡看動畫片的原因。因此,我們在教孩子學古詩時,就要努力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

    《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裡每首詩都會相應地配上符合內容的插畫,真正地做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這些插畫與古詩相得益彰,其中的意境、情感更容易表現出來,讓孩子能更好地感受這首古詩的意境,加深對詩歌的印象與理解,培養他的美感和想象力。這比干巴巴地念,更形象、更具體,效果更好。

    而且這套書從孩子的視角考慮,畫風俏皮可愛,讓孩子沒有閱讀壓力,完全可以當成一本繪本來閱讀,這點是我2歲半的兒子啟發我的。

    比如這張目錄頁的畫面,我兒子看到後說:“下雪啦,小狗在雪地裡走,有好多腳印啊!一個、兩個、三個......”

    然後翻到下一頁,又說道:“農民伯伯種地,種了好多胡蘿蔔和南瓜!我們一起來拔蘿蔔吧!媽媽,你看,這裡有好多小朋友和小狗,叫他們一起來幫忙拔蘿蔔吧!”接著自己在那唱起《拔蘿蔔》的歌來。

    所以,即使孩子一開始不愛讀古詩,也可以先把這本書當成繪本看。只要孩子對這本書感興趣,再慢慢引導他學習古詩,就會變得容易多了。

    最重要的是,書好玩,它用遊戲的形式激發孩子學古詩的興趣

    孩子天性好動,讓他們長時間專注地做一件事很難。但是玩遊戲就不一樣了,孩子都喜歡玩遊戲。

    《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這套書就摸透了孩子的心理,設定了很多遊戲來吸引孩子,而且每個遊戲都設定巧妙,能鍛鍊孩子各種各樣的能力。

    比如這個找不同的遊戲,在5張圖中找出真正屬於李廣將軍的影子,則很好地鍛鍊了孩子的觀察能力。

    這個走迷宮的遊戲,讓孩子幫詩人杜少府找到去蜀州的路線,則可以鍛鍊孩子的推理分析能力。

    這個圖形連線的遊戲,透過點連成線,得到一輛馬車。既能鍛鍊孩子的圖形識別能力,又能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這樣的遊戲在書中還有很多,讓孩子邊讀邊看邊動手邊思考,想不專注都難。

    而且這套書還有很多種玩法,孩子可以自己玩,鍛鍊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學會互相合作、互相幫助。還可以和家長一起玩,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有一條心理學的準則是:人在快樂的時候最容易記住東西,人在不快樂的時候潛意識會選擇遺忘。

    孩子們在遊戲中感受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慢慢地就學會了這首古詩。最後他們會欣喜地發現,原來古詩可以這麼好玩!

    兒童文學家樊發稼說過:“詩歌,天然和兒童有種契合關係,他們的想象方式、表達習慣和認知渠道,都有著詩的品質。一個契合兒童心性的詩歌,可以為一個人的一生抹上一種色彩,烙上一個印記。”

    從小用古詩喂大的孩子,總帶著些別人沒有的靈氣。古詩的真善美滲透到孩子的內心,慢慢沉澱,成就他的內涵和氣質。而這就是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吧!

  • 15 # 碧水閣主人

    我一直很注重孩子的古典文化培養,他在嬰兒時期聽的最多的催眠曲,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主要看中這首詩夠美、夠長,給他念上三遍就睡熟了。由於從小不知道反覆給他念了多少遍,導致我牢牢記住了,到現在孩子十二了,還可以毫不費力全文背誦,他倒是沒記住。

    把優美的古詩詞隨口編上緩慢悠長的曲子,低聲的哼唱,催眠效果很好,大家可以試一試。這也算是我對孩子的古詩啟蒙吧!

  • 16 # 努麗

    對古詩的啟蒙要抓住押韻這個特點,儘早開始韻律感的培養:

    在寶寶1歲之前,可以找一些有趣的兒歌。我就蒐集了很多這樣的兒歌(短小有趣),比如

    搬雞蛋

    小老鼠搬雞蛋,雞蛋太大怎麼辦?

    一隻老鼠地上躺,緊緊抱住大雞蛋。

    一隻老鼠拉尾巴,拉呀拉呀拉回家。

    這首中的辦,蛋與巴,家各壓an,a。孩子讀起來朗朗上口,老鼠搬雞蛋的一連串動作又憨憨可愛。孩子特別喜歡聽並很快成誦。

    像這樣的兒歌孩子在讀的過程中逐漸有了韻的感覺,為古詩學習打下基礎。

    1歲前後還可以藉助繪本,有些繪本的韻律感也很強,如《動物運動會》《一園菜成了精》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孩子有了韻的感覺就可以開啟古詩詞之路了。

    在詩的選擇上要做足功夫,

    選擇孩子身邊常見景如風,雲,雨,雪,四季等,常見物如一些樹,梅花,一些動物,比如《詠柳》《鵝》等,見物讀詩,建立起詩與物之間的聯絡,容易情感上共通,更易成誦。

    選擇語言較淺顯易懂的詩詞,儘量不選過於長的比如《將進酒》,這樣的太打擊孩子的自覺性了。《墨梅》就很適合讀的,《山村詠杯》中的數字也是吸引孩子的目光。

    選書上,儘量選擇大社出版,有插圖,別選卡通圖的,缺乏詩的美感。我家選的是大百科出版的。為了和學習接軌,儘量選近期出版的。我發現現在小學的詩和我學的明顯不一樣。

  • 17 # 企鵝爸爸

    這是一款超驚喜的工具——唐宋文學編年地圖

    「唐宋文學編年地圖」是2017年上線的詩詞學習的工具。以中南民族大學王兆鵬教授的研究資料為背景,歷時5年開發而成。

    最初聽到這個工具還有點不以為然。但凡說到語文,就是和背詩聯絡在一起,想來也沒什麼特別。

    用了之後受到了全新的洗禮:學詩不但學韻律、意境之美,還可以把歷史、地理、邏輯玩轉一遍,變得很酷很科學。

    「唐宋文學編年地圖」最左邊是詩人的名字列表。排序是按詩人的出生來排的。

    以前我們學詩,都是學一首詩,簡單說一個作者是誰。或者介紹一個作者,再說他寫了哪一些詩。詩人和詩人之間沒有什麼互動,零零碎碎,每一個都像抽象符號。

    現在按出生來排,無形中增加了很多有趣的聯想,他們會不會曾經見過面?按照年齡杜甫得管李白叫哥哥等等。那些活在唐宋文學裡面的人,突然變得很真實。

    同時也能幫助我們理解一些分類甚至是流派。比如說初唐詩歌、盛唐詩人、晚唐詩人就是按時間分類來的。

    就拿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李白舉個例子。出生在托克馬克(現在屬於吉爾吉斯斯坦),在成都、重慶、西安、武漢、蘇州等等地方打過卡。

    不僅詩歌才華秒殺眾人

    走路能力也是一流

    比如728年,在江夏(今天的武漢)遇到了孟浩然,寫了《送孟浩然之廣陵》。

    看一下孟浩然的人生軌跡,我們會發現其實他的一生也是在不停遷徙。這裡就有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李白會和孟浩然在這裡相見?

    兩個人的人生軌跡像走迷宮

    原來孟浩然是李白的前輩,也是至交好友,他們是約好了在這裡見面的。

    古代通訊和交通都沒有我們現在那麼發達,他們能約到一個地方相見,可以看出來感情是多麼深的。有了這些鋪墊,再去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就很有意思了。

    在同一個地點,有多少個詩人在那裡寫過詩。「唐宋文學編年地圖」都有一個大致的統計表。

    比如在岳陽這個地方,唐宋期間有20位詩歌在這裡停留,寫下了155首詩歌。包括李白、杜甫、孟浩然等等。

    還可以切換不同的地圖,像穿越一樣讓我們看到唐朝、宋朝和現在,中國版圖有什麼樣的不同,歷史上的城市和今天的城市是怎麼對應起來的。

    那些留下動人詩篇的詩人們,足跡遍佈中國,但原因可能一點也不浪漫,更大可能是因為戰亂、流放等等。

    「唐宋文學編年地圖」這個巨大的網,把文學、歷史、地理串聯起來,每一首詩都有了生命和故事。那些複雜的交叉線,又激起我們的好奇,讓我們去探索詩歌以及背後的秘密。

    最後說一點小遺憾:這個網站目前只收錄150個唐宋時期的詩人、詞人,收錄還不是很全面,像李商隱、晏殊這些課本經常出現的,都木有錄入。

    在哪裡?

    我們的核心理念:用遊戲和玩具提升孩子的學習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製造業的工程師們,你們薪資過萬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