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學生活館

    提起七夕節,大家立馬聯想到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故事。當然,這是一個愛情故事,故事結局還算圓滿,畢竟仙凡有別。牛郎和織女每年在鵲橋相會一次,這是得到天庭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批准的。

    不過話說回來,他們夫妻倆真的是每年相見一次嗎?其實未必。大家都知道,“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也就是說,牛郎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見織女一次,而對織女來說,她在天上的時間就是每天都可以見一次牛郎。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織女天天都能見到牛郎。

    當然,七夕節並不是專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七夕的說法最早是在漢朝的時候,就出現了。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就有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

    而“乞”通“祈”,是祈禱的意思,通俗一點講,就是祈禱一些美好的願望。關於乞巧,還有一首這樣的歌謠:“乞手巧、乞容貌、 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孃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

    七夕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節日,一般的活動有祈福、拜織女星、吃巧果、染指甲、結紮巧姑等。既然七夕節是一個帶有美好的愛情故事,那麼單身的小夥伴們不妨行動起來,那天晚上拜下織女星,說不定您的愛情很快就能到來。

  • 2 # 琴軒醉人煙

    很多人瞭解中國古代神魔一類的文化絕大部分都是透過小說或者電視瞭解的.很直接一點透過西遊記封神榜這一類瞭解的,其中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捂臉]牛郎織女每年七月初七鵲橋相會!對於牛郎來說整整一年[捂臉]滿腦子都是相思情....可是對於織女來說,織女是仙,生活在天上....也就是一天而已……所以很好地解釋了你的這個問題[捂臉]

  • 3 # 醉眠芳草

    牛郎與織女七夕相會,對牛郎來說,已經過去了一年,但對織女來說,卻不過是一天的時間,這個說法根據是神仙和人間時間維度的差別演算的。

    在我國古代神話中,有“天上一日,人間一年”說法。《西遊記》第四回中,孫悟空嫌弼馬溫官職小,反出天庭回到花果山,群猴問:“上界去十數年,想必得意榮歸也?”猴王道:“我才半月有餘,那裡有十數年?”眾猴道:“大王,你在天上不覺時辰。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書中其他地方,也提到了類似的概念,構成了完整的《西遊記》神話時間體系。

    按照這個理論,自然是牛郎一年見一次織女,織女卻天天都能見到牛郎了。“天上一日,人間一年”說明了時間流速的不同,也強調了仙界處於人界之上的維度,讓天庭更加高大上,更加神秘莫測,讓人嚮往。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也常用科學理論推論傳說中的說法。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表明,宇宙中的時間流逝速度是不同的。從理論上說,乘坐宇宙飛船時,速度高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實現“天上一日,人間一年”的效果。

  • 4 # 阿堯說事

    自古相傳,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也就是說,牛郎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見織女一次,而對織女來說,她在天上的時間就是每天都可以見一次牛郎。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織女天天都能見到牛郎

  • 5 # 快樂人生128359036

    美好的神話故事,這就是人與神的區別。神生活在天界,人生活在凡間。俗話說,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差距就在這裡。所以,織女天天能見到牛郎,對牛郎來說已經是一年了。

  • 6 # 千年蟲1672

    根據民間傳說,牛郎見織女要過銀河,一年只有一次機會,這就是七夕節。而織女在天上,居高臨下,人間發生的事,就在她眼皮底下,所以她時時刻刻能看到牛郎,而牛郎看不見她。

  • 7 # 玉宿林峰

    這就是神仙應該受到的懲罰,神仙看似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其實,苦的很。

    第一,吃素不吃葷。位列仙班的除了僧就是道,修元氣,養真精是其根本。

    第二,除了玉皇大帝,一律戒色。這倒很像人間的皇宮,除了皇帝一家子,剩下就是太監和宮女。

    第三,所謂天條,是一部事無鉅細的法典。大到八戒戲嫦娥,貶為豬。小到沙和尚弄壞個酒杯,不但被貶流沙河,還需忍受七天一次的萬箭穿心之苦。可見嚴苛到什麼程度。

    第四,各路小仙紛紛私自下凡,比如沉香的媽媽,二郎神的妹妹西聖母。比如七仙女會董永。再比如,今天要說的織女嫁牛郎。這麼多神仙都下凡,起碼說明一個問題,天上不幸福,做神仙不開心。

    到了凡間就找個如意郎君,開始生兒育女。奈何,一入豪門深似海,豈是想進則進,想出便出的。一經查出,嚴懲不貸。於是,一隊天兵天將拿了織女就走,牛郎用扁擔挑起一雙兒女,坐在早已修煉成仙的牛皮上隨後就追。

    眼見得王母和織女就在前面,織女眼望夫君和兩個孩兒放生嚎啕。兩個孩兒遙相呼應。此情此景,能想到什麼呢?大概杜甫的那幾句詩很貼切: 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然而,馬上就能開啟幸福模式的牛郎織女,生生被王母娘娘的銀簪隨手一劃。從此,天各一方。兒時,聽故事聽到這,真恨不得拿起板磚給王母一傢伙。王母那張兇狠霸道的臉一直留在我腦海裡,成了所有惡女人的代言人。

    如果說王母還有一絲憐憫尚存,那就是給二人之間劃完天河後,沒有把牛郎投進天河去享受沙和尚的待遇。而是,允許他呆在河對岸。每年的七月七,讓凡間的喜鵲在河上搭一座鵲橋。二人可以在橋上相會,以解相思之苦。

    這件事感動了宋代的秦觀,他不像我那般怨恨王母,而是對七夕充滿了羨慕和讚許。因而寫下了: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可見,宋代時牛郎織女還是一年見一次面。如果現在算來,宋代距今又是一千多年啦!

    王母娘娘的鐵石心腸也該軟了吧!畢竟上文說的那些位非親非故的都赦免了,還跟自家人這麼較勁也犯不上啊!但允許織女偷看牛郎,卻不許牛郎看織女。怎麼說神仙都是要以身作則給凡人看的嘛!

  • 8 # 標峰理論評

    說到”愛情“,相信大家都是內心十分虔誠且嚮往的。這其實不只是歷史事件,一直到現在,甚至每天都在產生愛情與邂逅。每天都有愛情的火花在碰撞,現在的我們可能會因為種種,或不可思議,或小小的,或隆重的事情產生對ta的愛意。那麼在古代,沒有現在的這些套路與“土味情話”,古代互相愛慕的兩人是如何相處呢?

    古有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一說,都說牛郎織女是世間最動情淒涼的愛情。那麼為什麼人們說他們的愛情“淒涼”呢?牛郎織女的傳說追溯起來可就十分的漫長久遠了。早在遠古時代,民間就有了他們的傳說。而《漢書》中也有記載,據資料顯示:“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

    到了後來經過人們口口相傳間的潤色,說法才逐漸統一。也比較能被後世認同。織女本是天上的王母的女兒,織功了得,技藝超群。後來一日玉皇大帝放她一日時間,她便跟隨姐妹幾個下到凡間,嬉鬧過後幾位仙女便找了個無人的地方沐浴妝洗。這時候牛郎放牛途徑,對七仙女中的織女一見鍾情。後偷走了織女的衣服,織女只得留下。之後牛郎的善良淳樸和對織女的真情實意,打動了織女,織女便與牛郎暗結連理。

    他們的平凡生活十分的簡單和睦,不久便有了愛情的結晶。二人變成了幸福的四口之家。可是好景不長,玉皇大帝在宮中幾日都不曾見到織女,於是便盤問同行的幾位仙女。後來竟發現織女拋棄仙女的身份與一個凡夫俗子在一起了,玉帝震怒!便派人強行將織女與牛郎分開。織女再也沒有了下到凡間的機會,整日消沉,茶飯不思。

    這也就是牛郎織女的故事為何被人稱為悽美的愛情故事的原因。可是織女與牛郎明明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為什麼落得如此悽慘的下場呢?織女是天庭中織功最出色的,她與牛郎在一起便荒廢了她的本領,而且在兒女情長中變得優柔寡斷,實在不是天上人該有的。天庭帝首玉帝,當然不會允許。但是織女可是他的親生女兒,王母娘娘又多次向玉帝求情。玉帝便同意牛郎一年得以與織女見一次面,但是他如何來天庭,玉帝卻不為他“鋪路”。

    於是便有了喜鵲幫忙搭橋的傳說。王母便聽了玉帝話中的紕漏,便讓牛郎於每年的七月初七帶著兒女來看望織女,對於牛郎是一年一次的會面,對於在天上的織女來說,“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織女是天天都可以見到牛郎和孩子們!玉帝看似無情,可是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這種方式成全他們二人!

  • 9 # 曦陽Zzz

    牛郎織女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愛情故事。每年七月初七的鵲橋相會 ,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批准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所以織女每天都可以和牛郎甜蜜的相會。只是苦了人間的牛郎!

  • 10 # 望景老白

    不同級別啊!織女是仙,牛郎是煩人。就像審訊室叛變一般有個玻璃牆長官坐在裡面聽審訊,玻璃牆一面可見一面不可見一樣。

  • 11 # 悠然布衣

    網友問道:為什麼有人說牛郎一年見一次織女,而織女卻天天都能見到牛郎呢?

    牛郎織女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經聽過了。雖然根據版本的不同,也有一些差異,比如《荊楚歲時記》記載:織女是天帝的女兒,負責織雲錦天衣,天帝將其許配給牽牛。但是小兩口婚後的日子過得太恩愛了,都忘了工作,所以天帝很憤怒,於是讓烏鴉傳信讓其每隔七天才能見面。而烏鴉傳錯了資訊,變成了每年七夕見面,所以烏鴉每年七夕要褪去毛變成喜鵲去搭橋。

    還有一個《太平御覽》版本的關於牛郎織女的故事也有點意思。牽牛在娶織女的時候,找天帝借了兩萬錢。但是因為遲遲沒有還錢,被天帝驅逐了,從而造成了兩地分居的境地。這就說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而我們所熟知的版本則是牛郎在七仙女下凡沐浴的時候,偷了織女的衣服,然後把織女留在了人間從而結成了夫妻。而後他們還生下了一男一女,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是後來被王母發現了,派天兵天將將織女捉拿回天庭。牛郎披上牛皮帶著兩個娃飛天追來。王母拔下金簪化作銀河擋住了他們。牛郎織女和兩個娃在銀河兩邊是哭的歇斯底里,王母被他們感動了,允許他們每年的七月初七見面。

    雖然版本都多多少少有些差異,但是有那麼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約定每年的七月初七見一次面,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七夕。但是現在很多的網友腦洞比較的大,說牛郎和織女看似一年只能見一次面。但是實際上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牛郎每年只能見織女一面,但是織女卻要天天來見牛郎,連雙休日都沒有,太慘了。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呢?

    其一:這個說法的前提條件在於,“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這個時間流速必須要存在才可以。這個說法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出自《西遊記》當中,孫悟空上天做了幾個月的弼馬溫,而花果山已經過了十多年了。但是其實這個說法在中國古代神話當中並沒有廣泛的應用,因為Bug太多了。即便是在《西遊記》當中,孫悟空上天去借個兵,借個法寶啥的,和老熟人嘮嘮嗑啥的。如果真的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那唐僧估計已經轉世投胎了,邏輯上就不太通順……

    其二:假設“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這個時間流速是存在的。從我們所知曉的幾個牛郎織女的神話版本來說,牛郎也並非被遣返人間了。基本上在所有的神話傳說當中,牛郎織女都是被劃在了銀河的兩岸,但是幾個人也都被留在了天上。所以不存在牛郎和織女的時間流速不對等的情況。如果真的要扯上這個時間流速的話,應該是我們一年只能看牛郎織女一次,而牛郎織女天天都會見面。但是呢,他們見面的時間按照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說法,我們地上一日等於天上3分57秒,也就是說他們一天只能相見不到四分鐘……這四分鐘能幹點啥呢……

    所以神話故事我們隨便看看就好,也不要太過深究了,因為即便有真正的神和真實的神話在。經過這麼千年的流傳和演變,到了我們現在,也完全變樣了。比如請問二郎神有幾隻眼睛?大家一定會說是三隻吧。但是其實在之前的神話傳說當中都是兩隻的,只不過在清朝戲劇當中給加了第三隻上去,看起來比較的奇異威武,然後也就預設傳播了,我們看現在很多廟裡的神像,二郎神都是三隻眼睛的……所以,看個樂呵就行了。

    圖:網際網路

  • 12 # 重慶百草生

    牛郎織女乃是一個神話故事,故事具體描述了凡人~牛郎和神仙~織女的仙凡感人的愛情故事。為什麼說牛郎一年見一次織女,而織女確能天天“見”牛郎?我用一個現實的例子來比喻吧;呆城裡的子女回到深山裡老家,一家老小同樣拿著手機坐在一堂,父母只會打電話接電話,而子女卻能刷抖音知天下?這說明父母與子女不在世代的一個層面上。再回來說牛郎與織女,他們註定了在一年的七月七才能見面,但織女是神仙,她可以在天庭透過神仙的法力看到凡間的一切,當然天天都可看到牛郎,而牛郎是個凡人,沒有任何飛天法術,除了等到七月七這一天,別的時候是無法見到織女,這也是不在一個道行的層面上。謝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改變自卑的性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