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涯志願於老師
-
2 # 邦博爾招生網
幼兒教師和小學教師有這些區別:
1、學歷要求不一樣:幼兒教師要求是幼兒師範學校畢業或以上學歷,小學教師要求是教育學、中文、數學、音樂、繪畫、心理學、英語、等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
2、普通話水平要求不一樣:幼兒教師要在全省統一組織的普通話考試中成績達到二級乙等(中文專業為二級甲等)以上,小學教師應達到二級或一級水平,語文科教師應略高於其他學科教師的水平。
3、從業人員不一樣:幼兒教師以女性教育者為多數,小學教師男女教師皆有,比例相對較為平衡,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之一是由於女性更細心,更適合照看、教育幼兒。
4、教學內容不一樣:幼兒教師更多的是帶著幼兒玩耍,讓學生從遊戲中獲取知識,即從玩中學。現在幼兒園要求去小學化,因此幼兒園的教學內容跟小學會逐漸區分開來,小學教師和幼兒園教師所教授的內容就變得更不一樣。
-
3 # 寧靜的山裡蛙
兩種都要特別關注學生,對學生的成長和影響都十分重要。但個人覺得幼教小孩小教個人要求更高,小教除了掌握學生年齡身體特性,主要是單科教學,而幼教主要任務是啟蒙,教學不是主要任務,還需要對護理知識,幼兒陪護,會舞蹈,音樂,繪畫,甚至醫療知識都有涉及。
-
4 # 漁又魚
小教和幼教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施教的主體要求不同。現在小學教師要求具備本科學歷並且考取了小學教師資格證才能擔任。幼兒園教師一般要求大專學歷,獲得幼兒園教師資格證和健康證方可上崗。
2、受眾不同。小教的教育物件是6至12歲的兒童,幼教的教育物件是3至6歲的幼兒。
3、教學內容不同。小教的內容按科目分課,一般開設語文、數學,英語,品德,社會實踐,科學,美術,音樂等,分類較細緻具體。所用教材一般全省統一。幼教則簡分為五大領域,即語言,社會,藝術,科學,健康。教材由幼兒園自主選取,沒有統一標準。
4、教學形式不同。小教著重知識傳授,以講教,探討為主要的上課方式。幼教著重智力開發技能培養,以遊戲作為主要的上課方式。
導致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受教主體的年齡段不一樣。教育是長期性的,要遵循人的身心發展規律,教什麼怎麼教都要採取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的方式與內容。
-
5 # 小學課堂基礎
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是相互銜接的兩個教育階段。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在教育性質、課程設定、教學方式等有所不同。
1.幼兒教育屬於非義務的教育,而小學教育屬於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 “普及性”等特點,即讓每個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因此,家長必須將適齡孩子送到學校接受小學教育。
2.幼兒教育“教養並重”,小學教育則“以教為主”。
幼兒教育除了對兒童進行全面、和諧發展的啟蒙教育外,還要給兒童以生活照料和養育等。
小學教育則要依據一定的培養目標和課程標準對孩子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德、智、體等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每門課程都有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還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慾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3.幼兒教育課程與小學課程都是綜合課程為主,但對幼兒教育“整合”的程度相對小學和中學教育來說都要深,力度要大得多,因為幼兒最初需要的是對世界總體的最基本的認識。幼兒園課程主要是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而小學的課程相對來說要多些: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
6 # 小波談教育
小教是小學教育,幼教是幼兒教育。
它們的區別主要在於:
1.側重點不同
小學教育的側重點在學校,是屬於義務教育的範疇,在教學中的知識品德課程教育佔據絕大部分的比重。
幼兒教育的側重點在家庭,屬於非義務教育的範疇,主要是啟蒙孩子的智力發展。
2.認知不同
小學教育開始對知識進行詳細分解,主要在於孩子學習知識能力的培養。
幼兒教育需要讓孩子瞭解世界,並構建對社會基本認知的培養。
3.形式與內容不同
小學教育一般是在課堂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對孩子的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幼兒教育學習活動的場景主要在課堂外,透過做一些簡單的遊戲寓教於樂。
因為不同的年齡段的需求不同,對於幼兒來說,玩比學能夠更快成長。
-
7 # 走在岸上的魚851
小學和幼兒園教育方式不同,幼兒園的孩子以遊戲為主要活動形式,處於受成人保護、養育的情況下,他們對社會還不負有任何責任。而小學則以學習為主要活動,學習成為兒童對社會承擔的義務。家長必須瞭解這種變化,及早伸出溫暖有力的手,扶助孩子度過這個轉折期。
-
8 # 血之緣
你好!小教和幼教都是基礎教育,他們的區別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
1.性質不同。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而幼兒教育是非義務教育。當孩子年滿3週歲就應該到幼兒園接受相應的教育(《幼兒教育規程》規定),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須這樣做,家長可以選擇不讓孩子去上幼兒園(當然,目前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指出2020年要普及學前教育),而小學教育屬於義務教育,孩子年滿6週歲必須接受義務教育,這是家長的法定義務,不讓孩子接受義務教育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會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2.教授的內容不同。幼兒園以遊戲為主要的活動內容和方式,不以教授識字、數算等知識內容為目的,而小學教育卻要教會孩子基本的寫字、口算、普通話等基本知識技能。
3.一日活動安排不一樣。幼兒園的主要活動形式是遊戲,一日活動皆課程,而小學教育有嚴格的作息制度,課表安排。
4.教育目標不同。幼兒園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以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為目標,而小學教育以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為目標,相對比較注重知識技能和德育培養。
5.評價機制不同。幼兒園不進行任何形式的考核、測試,而小學教育則允許對學生的學業水平進行測試和考核。
6.對教師隊伍的素質要求有區別。幼兒教師要求琴棋書畫樣樣拿得起,這是教師的專業素養。而小學老師相對更注重知識結構的專業性。
-
9 # 鯨魚吉樂
首先,幼兒教育更多是培養孩子的興趣為主,不能強制灌輸,需要老師透過遊戲的方式來誘導孩子對課程產生興趣。如果這時候給幼兒強行解釋某個知識的原理,第一,他們理解不了這麼深奧的東西;第二他們會產生厭學情緒,如果長期積累,就徹底不想學習這個課程。
相比之下,對於大一點,理解力相對強一些的小學生,這時候不再是以培養興趣為主,而且要讓學生可以理解和掌握所要教授的知識點。雖然不能使用特別強硬的填鴨式教育,但是也要加強他們的學習意識,這時候家長和老師需要配合,來督促學生學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時候會因為知識點太難而不願意學習,這時候不能光靠哄的方式來讓學生學習,也得給他們稍微試壓。
就以為教英語為例,在我教幼兒時,透過遊戲和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應教學法來讓他們產生對英語的興趣。而我在教小學生英語時,不但要培養他們的興趣,也要他們反覆練習來掌握課程內容,雖然這個過程比較乏味,但是必須讓他們堅持下去,否則以後他們還是對這些知識點不熟。
以上是我對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區別的看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
10 # 大巴山漢子
其實小教和幼教有一定的關聯性。
一,幼兒園屬於非義務教育,而小學屬於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普及性”等特點,即讓每個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因此,家長必須將適齡孩子送到學校接受小學教育。
二,幼兒園“教養並重”,小學則“以教為主”。
幼兒園除了對兒童進行全面、和諧發展的啟蒙教育外,還要給兒童以生活照料和養育等。小學則要依據一定的培養目標和課程標準對孩子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德、智、體等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每門課程都有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還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慾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三,幼兒園課程是綜合性的,將各領域內容有機整合起來,以主題方式呈現。小學課程則以分科為主,如語文、英語、數學、自然、體育與健身、唱遊、美術等,還有各類興趣活動和探究活動等。
-
11 # Iam王韻智
幼兒園和小學是相互銜接的兩個教育階段。幼兒園與小學在教育性質、課程設定、教學方式等有所不同。
1.幼兒園屬於非義務教育,而小學屬於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普及性”等特點,即讓每個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因此,家長必須將適齡孩子送到學校接受小學教育。
2.幼兒園“教養並重”,小學則“以教為主”。
幼兒園除了對兒童進行全面、和諧發展的啟蒙教育外,還要給兒童以生活照料和養育等。小學則要依據一定的培養目標和課程標準對孩子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德、智、體等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每門課程都有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還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慾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3.幼兒園課程是綜合性的,將各領域內容有機整合起來,以主題方式呈現。小學課程則以分科為主,如語文、英語、數學、自然、體育與健身、唱遊、美術等,還有各類興趣活動和探究活動等。
教育內容的變化
在幼兒園裡孩子們的主要活動是遊戲,小學教育是對兒童進行系統的文化知識教育的開始,學習成為孩子們主要的任務,孩子需要付出相當緊張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
活動形式的變化
幼兒園活動生動有趣,孩子們不會感到枯燥,而小學是透過課堂授課的形式進行學習,教師的教學任務大多是透過講課、作業、檢查、考 試來完成,這對兒童自然會產生一定的壓力,需要孩子具備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自控要求的變化
幼兒園雖然也很重視幼兒行為規範的要求,但紀律的約束度沒有小學那麼高。孩子一旦上了小學,他們不僅要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還要學習他雖不感興趣但又必須掌握的知識。因此兒童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必須有較強的控制和調節自己行為的能力。而幼兒園是從尊重孩子角度出發,以孩子興趣點為重。
回覆列表
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是相互銜接的兩個教育階段。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在教育性質、課程設定、教學方式等有所不同。
1.幼兒教育屬於非義務的教育,而小學教育屬於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 “普及性”等特點,即讓每個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因此,家長必須將適齡孩子送到學校接受小學教育。
2.幼兒教育“教養並重”,小學教育則“以教為主”。
幼兒教育除了對兒童進行全面、和諧發展的啟蒙教育外,還要給兒童以生活照料和養育等。
小學教育則要依據一定的培養目標和課程標準對孩子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德、智、體等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每門課程都有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還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慾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3.幼兒教育課程與小學課程都是綜合課程為主,但對幼兒教育“整合”的程度相對小學和中學教育來說都要深,力度要大得多,因為幼兒最初需要的是對世界總體的最基本的認識。幼兒園課程主要是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而小學的課程相對來說要多些: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