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琅華苑

    首先恭喜你,一愛書法難收筆,哈哈。我當年那個笨啊,學人物畫時,學到一招極其簡單粗暴的辦法,練習下筆的準確性。準備一張你知道尺寸的紙,比如你想在哪裡點個點,就點一個,比如離邊緣幾釐米,再用尺子量量是不是你想的那個數字。書法也一樣啊,原帖中筆畫的位置,你用尺子量一下,看看差多少,下次再改。挺麻煩是吧。現在想來也沒必要那麼較真。

    其實在有格子練習時,多寫幾遍,手下自然有些熟練了,腦子也有印象了,再離開格子寫。寫完再對照字帖,再練,慢慢就好了。

  • 2 # 揮揮手一個人走

    怎麼說呢!我也只是一個硬筆初學者,學習硬筆有三個多月吧。我跟據,網路圖文、影片(啟功先生早期教學影片)自學的。經驗談不上,只能說是個人的感受或淺見吧。供您參考!

    第一:多看、多讀字帖、多對比原帖,觀察原帖的筆劃變化(如左右結構的筆劃穿插)、筆劃距離、字勢。

    第二:個人不喜歡描紅,因為描紅可能一但拿開原帖就無從下筆了,即使寫的很差也別描紅,先從最簡單的筆劃入手,一步一步慢慢來。

    第三:我也不太習慣在字格子裡寫字,總覺得有束縛的感覺。只要找準重心,保持中心在一條線上,即使字型有大有小通篇看下來也不會感覺某個字特別突兀,這個就要靜下心來,透過長時間大量的練習了。

    我非常喜歡行書,一開始我就臨習行書。後來發現楷書基礎差了不打好基礎,不認真瞭解結字規則和字型結構練再多也是徒勞,所以就開始練習小楷了,雖然敗筆很多,但是隻要堅持會有收穫的。對照原帖,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就十遍二十遍,不要輕易換帖,練熟了透了再換,換帖後新帖練熟了就再回頭練舊帖。交叉練效果更好,可以鞏固以前的練習。

    以下就是我之前一開始就臨習的《赤壁賦》行書,真是和原帖對比,面目全非!楷書是我最近幾天臨習的,昨天是第四遍臨習了。

  • 3 # 憨山

    格子是用來比較字的筆畫位置而設定的,要想脫格最好先掌握字的正確的筆畫位置,具體可以先用手工的方法在宣紙上折出來格子,開始可以是九宮,米字,然後是田字,最後改成方格,練一段時間,然後逐步脫離折格。

  • 4 # 呦go

    感覺拿學數學打比喻,臨帖就相當於學概念性質解題思路,背帖就相當於背一些經典例題,學的是工具和方法。脫帖自由發揮就相當於面對一道複雜的綜合問題,你有沒有思路,能不能想到該用哪些你已經掌握的工具… 拿做菜打比喻,學筆法和結構就像準備材料、調味料,學一些經典菜餚,脫開字帖能不能用好這些材料炒好一盤菜,能不能在此基礎上創造新菜… 學工具方法勤奮用功比較重要(也看天賦),實際應用方面天賦影響比較大(也看勤奮),天賦是改變不了,只能勤奮來補了,所謂勤能補拙熟能生巧… 說得有點亂,個人理解

  • 5 # 西廨七叔

    【個人心得,僅供參考】

    關於脫格,也許是初學者一個階段性的突破。因為剛開始臨帖,一般老師會讓學生用米字格或者九宮格進行臨習。這有點像在初學繪畫時,會在原作上繪上各自,然後根據每個格子的線條進行練習。在剛開始臨帖的時候,的確需要橫成行,豎成列,但在我們接觸的一些經典楷書中會發現,有些法帖並不完全按行列進行佈局。所以,談到脫格,最重要的是是否做到了心中有數。這個數,是指作者對通篇的謀劃和設計,如果有了,字格反而成了一種約束。

    下面是爨龍顏碑,仔細看,行列之間其實蘊含筆畫與單字的迎讓。如果畫字格,不少筆畫已經出格了。

  • 6 # 付三太rumg

    書法,紙上常看到紅線有米字格,八卦格,等有多種,在練習時很容易出格。在書寫時掌握不了字的結構,粗細,用筆呆板,筆鋒苯壯,看起來非常難看。練字先在報紙上練習,然後練一段時間在紅格上練習,比較含適,長時間練習,肯定刻服困難,一定能成功,不妨試一試。謝謝大家!

  • 7 # 書法有云

    最近在學習書法,怎樣練習脫格?看這問題,提問者應該有練習過一段時間且有些成效了。在學習書法的初期,我們藉助各種格子紙來學習,主要是解決書寫時的間架結構問題,當學習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需要擺脫格子紙,畢竟,在日常的書寫中格子紙不是很常用的。擺脫格子紙的書寫主要需掌握以下幾個方面:

    圖片:錢沛雲硬筆書法作品

    一、字的主筆

    主筆,是漢字書寫中的一個規律,一般是指一個漢字中最長且最為重要的筆畫,學好主筆的書寫,可以在脫格書寫中明確所書寫字的範圍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一般來說,主筆主要以左右兩邊的為主,我們人類的視覺對上下的把握很到位,倒是對左右的不是很在行,在脫格的書寫中往往出現左右不平而非上下不等。

    字的主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以橫筆畫為主筆;

    2、以豎筆畫為主筆;

    3、以撇筆畫為主筆;

    4;以捺筆畫為主筆;

    5、以撇捺結合為主筆;

    6、以鉤筆畫為主筆;

    如下圖:

    二、字的重心

    字的重心把握可以保證所書寫的字更具規範,呈現出挺拔端莊的風格。

    字的重心基本上有以下幾種情況:

    1、以字上邊的點為中線

    2、以字的中間豎筆畫為中線

    3、以撇捺的相交點為中線

    4、以兩個筆畫的中間為中線

    如下圖:

    綜上所述

    漢字的一些書寫規律的學習有益於我們在脫格書寫時進行整體上的把握,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就是書法中章法方面的內容,其小到一個字的筆畫間呼應,大到整個篇幅的佈局,因此,脫格的書寫一定先要掌握好這些規律。

  • 8 # 甜水綠洲

    首先要理解,格就是個參照物,有了格就像停車位,畫個格子車停裡面,脫格的話初期就要另外找參照物,比如對齊首字,第三對齊第二,間距相等,以此類推,行草條件稍微放寬一些。我寫的千字文,第一行對齊,每一列間距相等,這樣就差不多了

  • 9 # 一葉小舟82704

    學習書法,要讀要臨要悟怗。這就需要掌握每一個字的間架結構和形狀,這是其一。二要熟悉所臨帖的行距和橫的相對排列。三頭字開始到尾字要在一條中軸線上。篆隸楷行草均有其法則。慢慢練,就會逐步脫格。

  • 10 # 墨白2020藝寶軒書法

    聯絡書法怎樣脫格?

    有怎樣問題的提出,證明你學習書法已經有一定的功底。剛剛開始練習書法一般都會使用帶格子的紙(米字格、迴文格等)來臨帖,其目的是儘快掌握所學字型的結構。那麼需要進入脫格訓練時,證明你對字的間架結構已經掌握,字形的特點已瞭然於胸。學習脫格的目的是在於創作時字與字之間、行於行之間的連帶關係和呼應關係,對於整體章法的佈局是非常必要的一個環節。那麼如何進行脫格訓練呢?

    1、練字時要注意找到並總結每個字的主筆特點來掌握字的穩定和平衡,例如:一個字的長橫、長豎、長撇和捺等等;

    2、學習時也要認真觀察每個字的重心(例如寶字蓋兒的點、字中間的豎等等),字與字之間的連帶關係,這樣有目的性的練習不僅會慢慢脫掉格子的束縛,也會自然而然地形成整篇的行氣及章法。

    最後預祝你在書法領域內取得不斷的進步,我是墨白·藝寶軒書法,可以隨時溝通交流,共同進步!

  • 11 # 早班火車

    初學書法,格子是練習字型結構的參照物。脫格說明有一定基礎,對字型結構也有比較準確的把握。這需要前期做大量的臨習,所謂熟能生巧,當形成一種習慣後,潛意識裡自然就知道字的結構和組合技巧。

    我前段時間也一直在臨習多寶塔,最近也也在嘗試脫稿。附上幾張習作,請方家指點

  • 12 # 四勿齋的安閒居士

    格是初學為了準確的掌握字的間架結構,當你字沒問題了,那就是行列問題,怎樣讓行列對齊,寫完第一個字,就以他為參照物,以此類推。寫完一行或一列,下一行或下一列參照上面。然後你大膽的寫,眼睛觀察仔細,寫寫就對齊了。

  • 13 # 穆如淸風

    想要脫離田字格寫出一手漂亮的字型,不單單是多臨摹就可以的,而是要更深入地瞭解字根,重視二筆三筆筆畫之間的聯絡,透過字根的組合、結構、章法訓練,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讓自己形成快慢有致的書寫節奏,並掌握筆畫之間的聯絡。透過一段練習的時間,就可以慢慢脫離田字格也能寫出一手好字~而且題主的字雖有筆鋒,但是筆鋒有點太刻意的感覺,所以真的要是想當書法老師,可能還需要多多注意一下這個問題,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

    單個字看有些字是偏上的,有些偏斜上斜下,但是整體看著還是整齊美觀的。那是因為寫字的時候注意到了字的“重心”在哪。我們在練習書法的時候,重心在一個字中"量比較大"的地方。橫向書寫時,章法上要使各字的重心在一條直線上,才能齊而不亂。

    舉個例子:"重"字,如果想打破特別對稱的狀態,可以選擇將長橫向右延伸(整個字重心偏左)或向左延伸(整個字重心偏右)。結論是:重心偏右比偏左好看。

    為什麼要故意製造偏上偏下偏左偏右的差異?因為藝術拒絕死板,數學上的對稱會帶來一定美感,但同時也顯得刻板生硬,如同電腦字一樣,缺少一些靈動的變化。而書法正是需要這些靈動的藝術。

  • 14 # 抱庸詩書

    謝謝邀請。脫格不僅是技巧,也是基礎技法,既屬於結字的技法問題,又屬於章法佈局的技巧問題。兩種表現——①離開格子(米字、田字、回字、九宮、方格)單字的結構失諧了,偏旁部首或松或緊,或歪或斜,結字不好看了。②章法佈局亂套,字型大小錯亂而無序,豎不成行歪歪扭扭,作品整體看起來雜亂無章。

    由在格向脫格書寫需要一個技能的過渡,這也是一種能力,單字結字與章法佈局的協調控制能力。脫格寫不好的根本原因就是線條結構的基礎技能還沒有夯實,“肌肉記憶”力還比較模糊,對書寫還不能充分駕馭,不夠練達。幾點建議如下:

    一是臨摹的練習還應該再深入,完成從“形而上”的描字畫字到寫字的轉變。臨得好臨得熟,就可以背臨,至少單字結體問題就不大了,章法佈局的問題相對簡單,也比較容易克服解決。

    二是要強化空間觀念,使線框由紙上的有形轉變為心中的無形。無論臨帖還是獨立創作,眼中有格更要心中有譜。從精準區分到隨意揮灑,這中間要有千萬次的書寫實踐,既是手追,更有心法。始終要帶著“格局”的觀念,反覆打磨,自會練達。

    三是循序漸進,從方格到豎線再到白板,使空間佈局能力逐步提升。名家寫長篇幅楷書,也常常會摺紙成格,這是確保萬無一失。初學者對著三尺四尺的一幅宣紙,要想隨心所欲就能寫得很平衡很和諧,太難了。從有格到脫格,最好還是搞好分佈,遵循從繁格——簡格——無格的規律,磨練多了,也就可以脫格書寫了。

    抱庸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 15 # 竆樂草堂

    對於一般人來說練字寫字,就是為了把自己的字寫好看,寫得符合法度,臨帖習字是一點一滴地吸收前人的精華,為己所用。

    以前的讀書人,都是在大量書寫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大部分時間是在寫自己的文章和抄別人的文章,其實並沒有太多時間寫田字格和臨摹碑帖。

    學習不應該被各種格子所束縛,多寫多看多想,熟悉了自然就能出格。

  • 16 # 翰墨書道

    脫格的意思是不用界格的書寫。我們需要聯絡嗎?這裡從兩個方面來談一下。一是楷書的脫格問題。實際上也就是一個熟能生巧的問題,我們還要在開始嚴格按照界格的方法進行臨摹練習和書寫,到了一定的時間,自然眼中有準,腕下有法。習慣成自然,不可有意為止,否則就會出現書寫不自然的問題。二是行書的脫格問題,同樣需要先在界格中臨摹練習和創作。到了技法熟了以後,能夠隨心所欲了即可開始進行脫格書寫。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脫格書寫或有格書寫,過來單字臨摹階段可以集字創作階段,比如集字成詩以後的臨摹練習過程中要注意章法的練習。章法練習過程中在注意字與字的獨立位置時還需要注意進行字與字之間的關係的臨摹練習。就是要處理好字與字上下左右間的關係也要照顧好。

    對於這個問題,無論是有結格的書寫或者脫格的書寫,都要注意這兩個問題,一是單字的獨立性和字與字間的關係問題。有界格能夠讓我們養成規矩,所以初學必須藉助界格。在技法嫻熟以後可以使用界格,也可以脫格,但原來培養的書寫習慣不能拋棄。

  • 17 # 最喜無用之用

    脫格,首先是要技法結構熟練。其次,寫字的時候要有格中格的概念,不是滿鋪。三是要注意行距、字距直接的呼應關係,如疏密、大小、長短、開合、聚散。

  • 18 # 手舞書法練字強身

    脫離田字格寫字,我建議這樣做:一是認真讀帖,對字貼上的字逐一分析,筆畫長短,擺放位置,形狀粗細等均要細細觀察,把這個字的字形的美的因素找到,再下筆寫。寫字時不論紙上有無格子,只要遵循字帖上這個字的美的規則去寫,寫出來的字就會越來越好;二是可以先把紙折一下,折成方框,折成一列一列,保證大小基本一致,然後練習寫字。

  • 19 # 天道15215670

    不要在格上花那麼精力,不然進入魔道。應該先習字的結構規律問題,前人總結。現代的任政對結構講得很好。雖不繁多,且是精華,對講規律的例字多寫些,對規律一定記住。同時可用硬筆寫點東西,用規律去校正寫得不好看的字。還寫不好就用

    格試試。不出數月,字會事半功倍地進步。有點楷的基礎再學點行書。楷行互助。這樣學了一年半載,不會寫個情書都拿不出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個獨生子女結婚,怎樣處理父母養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