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瞎剪大叔

    1、太后不能稱康熙為“皇上” 劇中經常出現太后稱康熙為“皇上”的鏡頭。作為臣子百姓,是都可以稱呼康熙為“皇上”;而太后是皇帝的母親,身份比康熙更高,她應該稱康熙為“皇帝”。2、董鄂妃其實是旗人 第二集,寵愛的董鄂妃患,佟妃恨恨地對孝莊太后說:“一個漢女把皇上迷得七暈八素的。”“董氏,實董鄂妃,又作棟鄂妃,為著姓。世祖(順治)妃嬪中,出於董鄂氏者共四人,一即孝獻皇后,內大臣鄭碩之女。順治十三年十二月已卯封皇貴妃,十七年八月壬寅薨,以皇太后旨追封為皇后。” 3、順治皇帝並沒有出家當和尚,而是死於天花順治帝是得了天花而死,才讓玄燁登基,電視劇中說順治帝出家讓位玄燁,後面有一集順治帝以行痴師父造型出場。 4、孝莊太后不能自稱諡號 孝莊太后知道順治出家心思已定不可挽回後的一段獨白,其中說到“我孝莊……”。孝莊太后本名布木布泰,是科爾沁部貝勒塞桑的女兒,13歲的時候嫁給皇太極,崇德元年被封為宮莊妃,她於康熙26年12月25日病死,康熙給祖母上尊諡:“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孝莊文皇后”是這位太后死後的諡號,諡號是死者的哀榮,也是對她一生的評價,孝莊太后自己不可能用諡號來自稱。

  • 2 # 青年影視匯

    前排高票都在吐槽關於史實的出入,其實對於我們普遍大眾,其實沒毛病。本劇很清晰的將康熙一生分為四個階段:除鰲拜,平三藩,收臺灣,徵噶爾丹。對於很大一部分觀眾甚至是非史學專業大學生形成那個階段的歷史邏輯都是很有幫助的。本劇很清晰的描述了清朝康熙一朝的歷史。即使後面諸如陳廷敬、蘇麻拉姑等人生卒年有出入,觀眾只需相對改正即可,大局不會受到影響。所以,從這一點來說,《康熙王朝》做到了一般歷史劇的基本“要求”。其次,電視劇就是電視劇,非正史紀錄片,還要講求娛樂性、可看性。當前大部分歷史劇都不能說百分百按照《起居錄》、《清史》而來,要新增一些“花邊”使人物性格更加豐富、歷史事件更加引人。《康熙王朝》體現的是康熙“千古一帝”的特點,著墨於康熙的雄才大略、胸襟、眼光。從這方面來說,這部劇拍的真的十分深入人心,各位演員對人物的刻畫也入木三分。真正的好劇,是點到為止。尤其是歷史劇,不能什麼都演的那麼透,不能把道理全跟你說清。能在歷史留名的人,都有其過人之處。領悟,思考,學習。能做到這一點,你這部劇也就沒白看。

  • 3 # 吉麗聽音樂

    其實一部歷史改編的電視劇有些地方是符合邏輯的,你要說它符合邏輯那也是漏洞百出。就拿康熙王朝這部劇來說,總體邏輯還是不錯的,它抓住了觀眾的心,才會成為經典。但有些地方不符合歷史,比如說

    斯琴高瓦所扮演的孝莊皇太后在自稱時也曾經說道,“我孝莊”這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要知道“孝莊”這是一個諡號,只有在人去世之後,文武百官以及皇帝才會為她議定的!換言之,人活著怎麼可能會知道自己的諡號呢?

    再一個盛京地區是清王朝的龍興之地,因此它並沒有像其他地方一樣設定省作為行政區劃,而是設定將軍作為盛京地區的行政機構。因此,在電視劇中,康熙皇帝將周培公貶到盛京去當巡撫,這顯然不符合滿清王朝的行政區劃,不過是二月河先生所虛構的部分罷了!其實,在歷史上,康熙皇帝確實將周培公貶謫到盛京地區去了,但不是去做巡撫,而只是做一個小提督罷了!

    還有很多與歷史有所出入的地方就不一一列舉了。其實只要觀眾說好那才叫好。

  • 4 # 拾荒者愛剪輯

    個人覺得沒有邏輯問題,這部電視劇並非根據真實歷史來寫的,而是根據著名作家二月河寫的小說改編而來的。既然是小說必定有很多與歷史不符,很多事情人物都會進行相應的改編。這部電視劇個人覺得還是不錯的陳道明演出了康熙的氣質。雖然是改編但是也有很多事情是歷史上真是存在或者說確有其事的,歷史上的大事件不會去歪曲,可以說這部電視劇是一部精品了。

  • 5 # Memor丶淺

    《康熙王朝》電視劇中,有一集是康熙帝召見三藩,期間來了一位俄羅斯大使。說什麼讓大清國臣服俄羅斯什麼的。康熙最後給大使的話是讓他回去告訴彼得,“大清國寸土不讓”這麼個意思。那麼問題來了。吳三桂此時還沒造反,那麼也就是這時的時間還在1678年(吳三桂卒年)以前。然而彼得大帝即位是1682年,1689年才掌握的實權。那麼些期間兩者怎麼會有時間上的交集呢?有沒有大神能科普一下歷史呢?到底是我沒搞懂關係,還是劇情需要而進行改編的呢?

  • 6 # 塞德烏漆嘛黑

    這部電視劇本來就不按正兒八經的歷史拍攝,劇情都是根據二月河的小說改編的。這種時間節點上的錯誤還有很多。就好比鄭經是在公元1681年去世的,而本劇中的鄭經是公元1683年清軍平臺時自殺的,各種細節問題在本劇中暴露的很明顯,看看就好,不必較真。

  • 7 # Im龍少

    您好!我覺得劇中的邏輯並沒有什麼不對啊!清朝順治十八年,天花在皇宮蔓延,順治帝的董愛妃因此一命嗚呼,順治因痛不欲生而決意出家。此時,清帝國充滿了內隱外憂。危急之際,孝莊太后當機立斷,將得了天花初愈的年僅八歲的皇子玄燁力推為皇室繼承人,康熙皇帝登基了。康熙即位以後,手握兵權的鰲拜以權相逼,孝莊太后為了大局也只好暫時放權讓鰲拜親政。鰲拜的野心並不止親政,他最終目標是圖謀改朝換代,少年康熙機智過人,先以終日和一班少年嬉戲放鬆鰲拜警惕,隨後邀約鰲拜進宮而乘機將其軟禁,終於為大清除了一大隱患,保住了江山。隨後,康熙更是勵精圖治,向隱憂以久的三藩開刀,開始一段除亂安內的康熙之治!值得一看。

  • 8 # 曉l世界

    不可否認,康熙王朝是一部經典制作,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說,它都是一代經典!人物都有褒貶不一的人設,一部好的影視作品都離不開一個好的製作團隊,還有編劇演員導演!這部劇我想給我帶來的更多的是一代人的回憶,還有陳道明老師的無以輪比的演技!

  • 9 # K先生說電影

    關於康熙王朝中的邏輯問題,我來為你講解一下。覺得可以的話,請給個認同。

    一、少年康熙時代的瞎編亂造 歷史上的康熙皇帝勤政、刻苦。清入關初,規定皇帝每月逢五之日親臨太和殿處理政事,其它時間則靈活掌握。康熙帝親政後,改變此項規定,除實行逢五日臨朝,其餘每天到乾清門聽政議事,其後50多年,“早夜孜孜,有如一日”。臣屬曾勸他節勞,他說:“膚惟政治,務在精勤。再說批閱奏疏,更是件苦差事。他卻是不捨晝夜,一定將當天送達的奏章批閱完,從不拖拉。吳三桂叛亂時,每天多達三四百件,他批答如流,不積壓一件!晚年,他還說:他閱奏本“曾無一字疏漏”。他出巡外地,同樣閱奏章。他說:“於政事,無論大小,從未有草率完結者。

    ”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的康熙帝與歷史上的康熙帝大相徑庭,幾無相同之處:例如,編導把少年康熙帝沉靜、愛思考、刻苦讀書一筆抹煞,卻憑主觀想象,把他描繪成不愛讀書、頑皮、使性子、挑剔老師的頑劣少年。治黃、河務、撤三藩三件大事,本是少年康熙帝提出,並書之於宮中柱子上,日日提醒自己。而《康熙王朝》將此重要史實轉嫁到子虛烏有的所謂“伍次友”其人,由他提出,被少年皇帝採納的。為了迎合“觀賞”的需要,又製造出康熙帝、蘇麻喇姑、伍次友的“三角戀愛”。

    2在皇帝身邊還有一個男人即魏東亭,歷史上根本沒有這個人。可以肯定的是康熙也從沒遇到過女子下毒殺他的情況。 關於康熙少年時代比較正確的兩件事就是:第一,他確實出過天花,所以真實的康熙皇帝很可能臉上有麻子。第二,他確實參加過科舉考試,還得了第三名。

  • 10 # hhh濃茶

    有問題的,在電視劇裡,太后自稱自己孝莊,而孝莊文皇太后是她死後後代為她上的尊諡,那她自己稱自己孝莊這bug有點大。裡面的邏輯問題多在人物關係,還有皇三子的生母是莊烈愍皇后周氏所生,並非何貴妃。還有諸多類似問題。作者臺詞不夠謹慎。

  • 11 # 腹黑的小奶狗

    康熙帝8歲即位,69歲去世,在位長達61年,除去親政前的7年,其執政也達54年。在位時間之久,堪稱中國曆代皇帝之最。他不僅是清代,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幾個賢明君主之一。

    這個經典的歷史正劇,偏偏在歷史知識上錯誤百出。可以說它每一集都有不止一處的歷史硬傷,整部四十六集的電視劇中歷史錯誤更是多如牛毛。

    歷史上的康熙皇帝勤政、刻苦。清入關初,規定皇帝每月逢五之日親臨太和殿處理政事,其它時間則靈活掌握。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的康熙帝與歷史上的康熙帝大相徑庭,幾無相同之處:例如,編導把少年康熙帝沉靜、愛思考、刻苦讀書一筆抹煞,卻憑主觀想象,把他描繪成不愛讀書、頑皮、使性子、挑剔老師的頑劣少年。治黃、河務、撤三藩三件大事,本是少年康熙帝提出,並書之於宮中柱子上,日日提醒自己。而《康熙王朝》將此重要史實轉嫁到子虛烏有的所謂“伍次友”其人,由他提出,被少年皇帝採納的。為了迎合“觀賞”的需要,又製造出康熙帝、蘇麻喇姑、伍次友的“三角戀愛”。

    《康熙王朝》將輔政的史實搞得一蹋糊塗:索尼老奸巨滑,明哲保身,毫無責任感;鰲拜專權奪權,遏必隆與蘇克薩哈不起作用。他們從輔政伊始,就展開鬥爭,起因是蘇克薩哈揭發鰲拜私自侵吞“圈地”。但這個設定卻是錯的。

    其實,四輔臣輔政的史實既簡單又清楚。這四個人和歷史上的眾多輔政大臣一樣,經歷了同舟共濟、同床異夢和同歸於盡三個階段。

  • 12 # 楊老大快樂生活板塊

    《康熙王朝》是一部由陳道明和斯琴高娃主演的歷史和傳記電視劇。它改編自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主要講述清朝統治的歷史故事康熙。該劇從順治開始,當時皇帝哀悼他心愛的公主董鄂妃的死亡,直到康熙在他61年的統治中死去。2011年12月,該劇獲得中國20年電視劇行業“百佳電視劇”獎。然而,這部電視劇中有許多歷史錯誤,在這裡為大家整理分享和交流:

    第一:孝莊本皇太后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塞桑的女兒。康熙祖母在劇中經常稱自己為(399006 ),但“孝莊”是她死後的諡號。她不能自稱死後的頭銜,她活著的時候也不知道,更不用說“我好嗎孝莊”等等了。此外,她在劇中的死亡時間是錯誤的。歷史記錄是康熙12月26日,康熙紀念她的祖母:孝莊仁宣誠龔賢·伊天啟聖文皇后,但這齣戲似乎已經安排了康熙40多年。孝莊他死時,康熙在他身邊服役,而在劇中康熙在外面戰鬥。此外,泰皇女王去世後,蘇麻喇姑被置於孝莊之後。你應該知道蘇麻死了(399002 ),但被作為妾埋葬了。在孝莊去世多年後的44年,她去世了。如果兩者放在一起,這就不會發生。

    第二:董鄂妃比順治皇帝小一歲,但不比康熙皇帝大三歲,蘇麻喇姑比孝莊太后大一歲,比康熙皇帝大42歲,但不比康熙皇帝大三歲,並且蘇麻喇姑不會與康熙有任何感情上的怨恨。蘇麻是皇太后孝莊的侍女,年齡與孝莊相似,是皇帝康熙的祖父母,也是皇帝順治和康熙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大家喜歡我的解答那麼希望大家能關注我,給我一些建議,我會虛心接受的,謝謝大家。

  • 13 # 維多商貿

    1、太后不能稱康熙為“皇上”

    劇中經常出現太后稱康熙為“皇上”的鏡頭。作為臣子百姓,是都可以稱呼康熙為“皇上”;而太后是皇帝的母親,身份比康熙更高,她應該稱康熙為“皇帝”。

    2、董鄂妃其實是旗人

    《康熙帝國》第二集,順治寵愛的董鄂妃患天花,佟妃恨恨地對孝莊太后說:“一個漢女把皇上迷得七暈八素的。”“董氏,實董鄂妃,又作棟鄂妃,為八旗著姓。世祖(順治)妃嬪中,出於董鄂氏者共四人,一即孝獻皇后,內大臣鄭碩之女。順治十三年十二月已卯封皇貴妃,十七年八月壬寅薨,以皇太后旨追封為皇后。”

    3、順治皇帝並沒有出家當和尚,而是死於天花

    順治帝是得了天花而死,才讓玄燁登基,電視劇中說順治帝出家讓位玄燁,後面有一集順治帝以行痴師父造型出場。

    4、孝莊太后不能自稱諡號

    孝莊太后知道順治出家心思已定不可挽回後的一段獨白,其中說到“我孝莊……”。孝莊太后本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塞桑的女兒,13歲的時候嫁給皇太極,崇德元年被封為永福宮莊妃,她於康熙26年12月25日病死,康熙給祖母上尊諡:“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孝莊文皇后”是這位太后死後的諡號,諡號是死者的哀榮,也是對她一生的評價,孝莊太后自己不可能用諡號來自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孩子學古琴怎麼樣?古琴難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