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舞馬長槍

    “筒子樓”是七八十年代國企或事業單位中住房分配製度的產物,又稱為兵營式建築,一條長長走廊串連著許多個獨立房間以及一兩個公用水房和廁所。因為的走廊兩端通風,狀如筒子,故名“筒子樓”。

    記得,那時候有一條長長的走廊,走廊上鑲嵌著次第排開的房門,印象最深的是當時戶與戶之間門挨門,因為都是一個單位的,鄰里關係都特別好,大人小孩可以隨便樓上樓下串門。住在這裡,最熱鬧的是做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走廊上,叮叮噹噹,吱吱喳喳,開始演奏鍋碗瓢盆交響曲,一會兒,炒菜的香味就出來了,你家缺鹽了,這家給點,沒有醬油了,那家倒點,鄰里關係是那樣的和諧、親切,不像現在住在單元樓裡,各自關上門過自己的日子,鄰里之間有的像不認識一樣,老死不相往來的。

    但也有一個大大的困擾——上廁所。

    因為筒子樓是公用廁所,每層也就幾個蹲位,整層樓幾十號人共用一個廁所,其擁擠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早上,上廁所要提早,去晚了就得排長隊等,有時會等上半個小時。

    那個時候,沒有安全門,都是木頭門,人們刷著不同顏色的門漆,有的鮮豔,有的暗沉,有的重新整理了,有的斑駁了,有的掛起花布的門簾,有的門上掛著大鐵鎖。有的人家會虛掩著門,我也會好奇的探頭去看看,有的人家則大開門戶,裡邊通常都是老人,在做家務,或者在聽收音機。

    這種樓隔音不好。有個剛結婚的姑娘姓徐,和一群中年大媽在水房洗菜。她的鄰居是個三十歲左右的大姐,挺神秘的在她耳邊說,昨晚你家幹啥了,床怎麼吱嘎嘎響,我家牆咚咚的,牆都受不了啦,她紅著臉,又當真了,回到家獨自一人立刻開始挪床,不知哪來的勁,愣是把床挪到了另一面牆靠著,又惹來鄰居的一片笑聲。

    她有時候穿衣服很不講究,夏天筒子樓裡熱,尤其是一做飯家家都用蜂窩煤或是煤油爐,真的很熱,一到天熱,她就穿著跨欄背心,而且不是那種緊身的,鬆鬆垮垮,難免春光乍洩,一次可能是著急吧,她穿著大背心到老師傅家說話,半拉奶子不爭氣的就露了出來,話沒說完有個鄰居把她拉回家,兩人哈哈大笑後她一轉身,踢了嘡啷的又跑到老師傅家道歉去了,滿樓道的鄰居們又是笑聲一片。

    大家不相識,但是也沒有敵意,沒有防備心,很是友好的感覺,於是我覺得,住樓房也可以不寂寞。後來,我們搬回自己家了,於是恢復了一梯三戶,大門緊閉的生活。

  • 2 # 紙馬無韁

    我就出生在父母單位的筒子樓。筒子樓左右住人,中間是狹長的走廊,走廊上還零星堆有各類雜物。每家每戶安一扇紗窗門,垂下六七十公分高的布簾,平日房門敞開,與走廊一隔的只有紗窗門。我出生的時候,隔壁的聞叔叔就是撩起窗簾驚奇地“呦”了一聲。

    筒子樓高四層,每層房門一路排開,合計有30多間,兩側各有一個樓梯出入。別看外觀不咋地,卻是蘇聯人設計的。頂部為三角形,木製框架搭建結構,四樓有個鐵梯嵌入牆,爬上梯子,頂部一個正方形開口,直通“三角形”空間。當年有膽大的孩子爬進去,在框架結構的樑上"走鋼絲",那叫一個驚險!如今,筒子樓已改建為大學宿舍,頂部的“三角形”構建拆掉了。

    走廊是孩子們的樂園,摸爬滾打,各種遊戲。最感興趣的就是挨家挨戶串門,撩簾子,裡面無人也敢闖進去,轉一圈出來。我記得有一家長年不開燈,窗戶的簾子遮的嚴嚴實實,主人到幹校放牛去了,書架上滿是俄文書。有一次,我冒失地鑽進去,黑暗中有人將我抱起來,坐到藤椅上,我屏住呼吸,安靜於一片昏黃的燈光裡。

    筒子樓的廁所、洗池、廚房都是共用的。廚房三家共用,多的四家。巴掌大的地方,還能養雞、鴨。記得一次鄰居養了一隻鵝,我家也買了一隻,一開始一白一灰(髒),趕到塘裡洗澡,出來後分不清楚了。晚上,鄰居家敲門,說是鵝下了蛋,好大一個,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鵝蛋。還有一次,女廁所的樑上發現一隻鳥窩,一位女鄰居帶著我們掏鳥窩,小鳥掉在了便池裡,我撈了上來,沖洗,回家養了數日,遺憾夭折了,自此我不再掏鳥窩。

  • 3 # 猴子說建築

    我拍攝過一棟大連50年代筒子樓,談談我的感受。

    筒子樓又稱赫魯曉夫樓,一條長走廊串連著許多個單間,公共廚房和廁所。形狀像筒子,因此叫“筒子樓”。

    這種樓是50年代從蘇聯人那學來的,後期六七十年代企業單位為了解決員工住房問題,讓一棟樓住更多人加以改良,形成有中國特色筒子樓。

    生活感受:走進筒子樓大多走廊採光不好,比較昏暗。每家的廚房都在長走廊上,洗衣做飯都要在走廊完成,到做飯時間,有點像大飯店的後廚,一片忙碌,畫面可以腦補一下。由於通風排煙不好,各種菜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很難短時間排出去。大多數筒子樓衛生也比較堪憂,老鼠蟑螂較常見。筒子樓好處,鄰里之間關係都不錯,小孩子也都在一起玩走廊亂跑,你追我打的。不像現在鄰里間關係較陌生。

    對筒子樓有興趣,可以看下我最近拍的這棟大連50年代筒子樓,一定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https://m.toutiaoimg.com/group/6783279239157252621/?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80462633&group_id=6783279239157252621

  • 4 # Hao草木有本心

    很不習慣。我不住筒子樓,一個親屬住的是。一上樓,共走一個走廊。一層樓十家,東西各有一個樓梯。

    一走進走廊,好事走進了學校,並排著每個教室。特別上下班時,就好像上課下課。

    沒有安全感、走廊是公共區域,來往人員多。門口不能發東西。會影響人走路,會丟失。

  • 5 # 有酒就滋潤

    筒子樓,以前只是聽說,不懂何謂筒子樓,就在前兩天找房時,真正地見到了本樓實樓。

    前兩天找房,新小區租金普遍虛高,和房東講價也講不下來,沒辦法,我將目光瞄準了其它的老舊小區!

    來到小區門口,我問了小區的門衛,"您好,你這小區有沒有房出租?"保安大哥不緊不慢地拿出張出租告示給我看,我透過電話聯絡的戶主,戶主說屋內設施什麼都有,就是衛生間三戶用一個。我看了看門口的幾棟房子,貼著牆磚,裝著防盜窗戶,除了舊點,樓梯房之外,怎麼也想不明白,當設計師怎麼想的,會設計成三戶共用一個廁所!

    我又問保安大哥還有沒別的,保安大哥說有,還有一個也在招租,又從抽屜裡拿出另一張招租啟示,我按上面電話拔了過去,戶主說:“這是以前的筒子樓,廚戶,客廳,臥室都有,在2層,唯一的是廁所2戶共用!”我聽完心想,"這設計師估計腦袋有包,為什麼都設計成公用廁所,當時我對筒子樓的概念理解是就是舊一點的樓梯房。這間在2樓,樓層低,符合我的要求,又是一室一廳一廚,要價700元一月,也還合理,我心想看看房吧,於是讓房東過來帶我看房。

    房東不一會兒就來了,騎著電動車過來的,讓我上車馱我過去,我心想就這麼屁大個小區,慢慢走吧。我是走過一棟又一棟,房東彷彿沒有停的意思,我納悶了,問他:“你的房在那,這都快走上頭了。”“在往前面些就到了!"房主騎在他的電驢說。一直走到小區盡頭,才看到了房東所說的房子,"就在這裡,以前的桶子樓!”“這就是筒子樓?"此刻我還深切的知道,前面那些貼著瓷磚,裝著防盜網房子並不是筒子樓!

    筒子樓由紅裝砌成,外牆沒有任何粉刷,紅色的牆磚裸露,一層4個房間,每間牆面上刷著白灰,鑲著木質的雙推門窗戶,有藍色的,有紅色的,紅色的明顯鮮亮些,應該是後漆上的,最特色的就是一水的淡藍色木門,雖然掉色嚴重,這更展示出了它的特色,它的歷史!"還有這樣的樓呀,住在這裡就是住進了歷史啊!"我不禁感嘆,抱著看一看的心態,我還是讓房東帶我進房看一下,說不定房老設施現代呢!

    房東帶我從一側大門進入,剛踏上第一坎樓梯,我彷彿穿越了,樓梯坎上鍍著水泥,抹的平平的,樓梯扶手也是用磚砌成,用水泥粉塗,有些地方經過時間的腐蝕,水泥掉落,這一個坑,那一個缺,露出了裡面泥灰和紅色的磚頭。樓道很乾淨,梯坎和扶手油亮油亮的,彷彿鍍上了一層包漿,這一刻我彷彿回到了兒時上的小學,水泥地,木頭窗戶,木頭門,木頭桌子大黑板,還有一群小同學。“這就是廁所,以前4戶用,現就剩這一戶還有人住。"房東指著樓道右手邊的一個房間說,穿越的靈魂一下子被拉回了現實,我看了一下樓層格局,一層樓右邊一戶,左邊三戶,樓層兩頭門相對而開,中間2戶並列而開,廁所就在迎面的樓道口。我推開廁所的木門,蹲坑,門上還是那種老式插銷。“房間在那?"我問房東,"在那頭。"我跟著房東來到樓的左手盡頭,門虛掩著,一推開,迎面就聞到潮溼的黴味,裡面粉刷的白灰已經發黃,地面潮溼,"那個是臥室?""在裡面,穿過一個空房間,撩開一塊布簾,藉助汙黃還印著牡丹花的玻璃窗戶,我總算看清了臥室的設施,就一張朱漆電視臺櫃,上面印著的黃鳳凰依然能看得很清楚,年紀估計比在座的80後朋友都還要大不少。"這是臥室,這間應該是客廳吧,我指著房東身後空無一物的房間問道,“對,對,對。"房東明顯有些不好意思,"那進門有水池的地方是廚房?""對,對,對!"房東急忙把我拉出去,也許他覺得只有廚房間還有點料。"燈在那?""在這呢,以前老爺子在這住!"房東說完在牆邊,扯了一下一根尼龍線,剛才昏暗潮溼的房間總算有了一絲昏黃的光亮!藉助燈光我掃視了廚房一圈,拉線開關,卡口白熾燈,鋼質水管,水泥水池,唯一有點現代感的就是一臺壞了的雙頭打火灶!"這灶壞了,這水龍頭這些還是好的。"說完房東擰了一下那個金屬水龍頭,不知道是銅的,還是不鏽鋼的,水流的嘩嘩的。"你這床也沒有,衣櫃也沒有,灶也壞了,我這怎麼住?""你只要進來住,我馬上全給你買新的,你給我2天時間!"這讓打退堂鼓的我一時有些語塞,我又環視一圈房間,"沒熱水器呀,洗澡怎麼辦?"我又發現了新問題,"哎呀,熱水器真裝不了,要自己燒開水提到廁所去洗!""那不行呀,我2個人住,有些不合適!"又隨便聊了幾句,我告別了房東。

  • 6 # 大志奶奶645

    我當時參加工作就往筒子樓。我的感受是。筒子樓。就是一個髒亂。但是一點兒。人和人之間都是近距離位接觸。比較融洽。有時都像一家人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人屬於典型梨形身材,有沒有好的減肥方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