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育兒就找許老師
-
2 # 兒童散學歸來早
你好,不一定是蛋白過敏。
有三種情況:第一,2歲3歲4歲寶寶過敏的話,去醫院抽靜脈血,先查過敏源……
第二,小月齡寶寶,母乳寶寶,臉上、胸口以上溼疹,是這樣……
第三,區域性小屁屁起溼疹的情況,是這樣(請看影片)
-
3 # 陶沫taomo
建議去查一個過敏源,不一定長溼疹就是因為寶寶過敏。如果就是蛋白過敏,建議控制儘量不要吃蛋白。經常接觸過敏物也有可能危害寶寶身體,引起寶寶過敏性咳嗽等。
兩個月到兩歲的寶寶最容易長溼疹。長了溼疹的部位特別癢,要注意不要讓寶寶去抓。
同時也要注意不要洗澡過勤,如果患處有分泌物,切勿清洗患處,不然有可能引起感染,導致寶寶發燒。寶寶的生活環境也要保持清潔,枕巾、被套都要經常換洗。
最後祝您的寶寶健康成長。
-
4 # 慕伊衣的育兒說
我家寶寶五六個月的時候臉上,背上都有溼疹,問過醫生,說是溼疹是常見過敏性疾病,比較容易復發,還很頑固。原因很多:
遺傳因素。如果孩子父母或更上一代有過敏性疾病發病史的話,比如溼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哮喘等毛病的話,孩子溼疹發病機率會增加很多。環境方面,比如太熱了,出汗,面板乾燥,低溼度環境等都會誘發或加重溼疹。另外生病或接種疫苗後皮損也有可能加重。我家寶寶主要是那段時間游泳比較頻繁,面板比較乾燥,又沒有做好全身的保溼,游泳那邊給用的潤膚霜不夠滋潤,所以天長日久,寶寶嬌嫩脆弱的面板就受損了,形成溼疹。後來問了醫生,做好面板的日常保溼護理,加強潤膚霜使用,以及避免太熱。
潤膚劑的使用一來可以修復保護面板屏障功能,二來可以隔離外界過敏原對面板的直接刺激。一般秋冬季使用厚一點,滋潤效果好一些的霜,春夏使用清透不油膩的潤膚乳。很多醫學潤膚劑品牌,比如絲塔芙,妙思樂,薇諾娜等都有可以選擇的產品。我用的是QV。最開始皮損嚴重時每3-4小時一次,用量多。用了三四天後皮損好轉,每日1-2次。大概半個月左右溼疹就好了。現在我每天都給寶寶身上乾燥的地方擦,沒有再復發。
還有要注意的是不要太熱。日常生活中,如果當地氣溫不是很低的話,必要時可以把制暖裝置都關掉。即使開的話也不要把溫度設定太高,室內要定期通風。如果出汗了需要及時擦洗,因為汗液殘留也會加重溼疹皮損。
-
5 # 小葵de麻麻
不一定!
溼疹一般有兩種原因。
一種是過敏引起的溼疹,如果是母乳的話,媽媽少吃蛋白含量高的食物,蝦呀海鮮呀這些都避開先別吃,飲食清單一點;
還有一種是外界因素,別給寶寶脖子口唔得太緊,別穿太多,一般寶寶只要比大人多穿半件的衣服就夠了,平時擦一些潤膚乳進行護理
如果溼疹比較嚴重建議可以去查一下過敏源,儘量避開,而且也別排斥激素類藥膏,該用的時候還是要用的。
-
6 # 嬌姐專注新生兒—產婦
溼疹可能發生的原因
①有外間環境,溫度過高過溼,
②人工餵養的寶寶發病率高
預防跟護理
1.溫度要控制好,不要過高過溼,
2.避免過敏源,
3.不要用過熱的水洗澡,刺激的洗護用品
4.金銀花和寶寶膚專家很不錯
5.面板保持溼潤
6.對衣物床單消毒曬太陽
7.穿純棉的衣服。
-
7 # 康路之家
溼疹是嬰幼兒較為常見的一種面板病,誘發溼疹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是食物引起的蛋白質過敏,比如:對母乳裡蛋白質或對牛羊奶、牛羊肉、魚、蝦、蛋等食物過敏。
解決辦法,一般母乳的話,寶媽就要注意自己的飲食以清淡為主,少鹽,少食高蛋白的食物。過敏性的食物不要給寶寶食用。配方奶的話,可以換一種,寶寶吃了不過敏的。
二是寶寶穿著衣物和洗浴護膚方面的原因。
寶寶的衣服和使用的床上被褥等必須是純棉的,要有規律換洗,保持乾爽,清潔。
洗浴護膚用品,使用前要進行面板敏感測試,要提前瞭解寶寶的反應和預防。
三是環境方面的原因。
室內溫度不要過高,以免過熱引起溼疹,打掃衛生,不要揚起的灰塵,儘量減少其它過敏源。不要養寵物,一些容易導致過敏的室內植物等。
寶寶得了溼疹,首先,要找到引起溼疹的原因,避免各種不利的因素,然後,去對症護理,減少溼疹反覆發作,從而慢慢地讓寶寶遠離溼疹,健康快樂地長大。
-
8 # 沙漠第九天
造成過敏的原因特別多,不一定是對蛋白過敏。也可能是對花粉過敏。
建議帶寶寶去檢查過敏源,知道了過敏源後可以有效的控制寶寶接觸易引發過敏的物品或者食物。
-
9 # 皮蛋媽護膚分享
奶粉餵養寶寶發生牛奶蛋白過敏的時候,小於2歲的寶寶應完全迴避含有牛奶蛋白成分的食物及配方奶,並以低過敏原性配方奶替代,如部分水解配方奶、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嚴重者使用氨基酸配方奶粉;大於2歲寶寶發生牛奶蛋白過敏時,由於已經逐步過渡到食物來源豐富的輔食,可滿足寶寶正常生長髮育需要,故可進行無牛奶蛋白飲食。不主張給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吃其他動物的奶,如羊奶等以,也不主張給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吃豆奶,主要是營養因素及交叉過敏反應的影響。
-
10 # 煩惱的猴子哥
首先回答寶媽的問題,寶寶有溼疹,有可能是蛋白引起的過敏。但是不是絕對的。
我家KOKO在1歲之前去做了過敏原檢查,檢查出來就是蛋白,每次一吃蛋白,就會下巴發東西或者吐出來。但是1歲之後就好了,可以正常吃蛋白。
所以如果每次吃蛋白都會發溼疹就先在1歲之前停止蛋白的攝入。
第二來說說為什麼會引發溼疹。
寶寶的肌膚很幼嫩,很容易被受刺激導致發溼疹。
環境太乾造成寶寶肌膚乾燥就會引發溼疹,需要補塗面霜,純保溼的面霜就可以,時不時補塗就可以。
給寶寶穿太多也會引起寶寶溼疹復發,所以要合理地增減寶寶的衣服。讓寶寶處於適宜的溫度中最好。
最後一種就是無法避免的遺傳因素,我兒子就遺傳他爸爸的面板,容易發溼疹,所以我們更加要多注意寶寶的面板。
所以給寶寶準備保溼的面霜很重要,在不嚴重的情況下儘量不要用激素藥,可以多塗幾層面霜,時刻注意保溼,在室內最好準備加溼器,注意加溼器的清潔。但是如果已經嚴重到刮破皮了,還是用吧,畢竟寶寶舒適度最重要。激素藥造成的影響幾乎為0,只是用多了會有耐藥性。
-
11 # 小鴿兒
你好,溼疹不是食物感染,而且面板細菌感染,比如孩子出汗,衣服潮溼,不更換衣服,引起的潮溼,寶寶屁股最容易感染,所以經常要更換尿墊,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12 # 育兒分享日常
寶寶起溼疹,是對蛋白過敏嗎?該怎麼做?寶寶起溼疹,不一定是對蛋白過敏。有以下幾方面。
1、 寶寶起溼疹,有可能是過敏引起的,過敏源有很多,魚、蝦、西紅柿、花粉、蛋白等都可能引起過敏。如果是吃母乳的寶寶,那麼寶媽要清淡飲食。我們可以到醫院查一下過敏源。可以讓寶寶儘量少接觸過敏源。
2、 寶寶起溼疹,有可能是父母遺傳引起的。在有寶寶之前,只要父母有一方有過一次過敏的經歷,那麼寶寶出生後就有可能起溼疹。
寶寶起溼疹後儘量不要用熱毛巾擦,要用稍稍溫一點兒的水清洗,再用軟毛巾輕輕擦拭後可以抹上鬱美淨。我們以前寶寶得溼疹的時候就是用的這個。溼疹很快就會好的。
-
13 # 珍妮系吃貨
我家大寶四五個月的時候臉上也長過溼疹,當時很擔心。各種查資料和問別人,後來隔壁一個當兒童的醫生跟我說,不用緊張,這是正常現象,天氣乾燥,寶寶面板稚嫩,不適應引起的。去超市買點鬱美淨,每天給寶寶塗上,多塗幾遍,過幾天寶寶的溼疹就不見了很有效。親可以試試。
-
14 # 斜風急雨混不怕
不一定,發生溼疹的原因有環境、食物、遺傳等因素造成。環境中因為近幾年環境的汙染導致溼疹發生增加,遺傳中父母有過敏體質的寶寶得病機率很高,食物中包括一些高蛋白飲食,如雞蛋,建議可以到專門醫院測過敏源,如果不能確定,嬰兒時還是應該避免食用。另外有溼疹時應該用溫水輕輕擦拭,不要用一些沐浴露、肥皂等,穿棉、麻等材質的衣服,衣著宜寬鬆,不要接觸花粉、蟎蟲等容易導致過敏的物質
-
15 # 至尚學邦
1、遺傳因素。
嬰兒溼疹是特應性皮炎嬰兒期的表現,特發性皮炎又叫異位皮炎、異位性溼疹、遺傳過敏性皮炎、遺傳過敏性溼疹等,這與遺傳過敏性體質有關。
爸媽如果有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患兒存在免疫學異常。溼疹患兒的血漿中IgE含量高出正常嬰兒幾倍至幾十倍,這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有些寶寶在溼疹發生時或發生以後,可能會有支氣管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其他變態反應性疾病發生,這和遺傳性過敏體質有密切關係。
2、蛋白質過敏。
高蛋白飲食可能會成為引發嬰兒溼疹的外在致病因子。在溼疹患兒媽媽裡面,有92.7%的媽媽曾經在妊娠期十分注重營養,以雞、鴨、魚肉蝦等高蛋白飲食為主,有的喜歡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另外,也有些哺乳期的媽媽為了加強營養,以雞蛋、牛肉、羊肉等為主。哺乳期媽媽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海鮮產品也可能會使患兒溼疹加重。
所以,媽媽在孕期或哺乳期,如果發現寶寶有過敏現象,可考慮是否對蛋白質過敏而誘發溼疹。
3、環境因素。
(1)室內溫度、溼度對嬰兒溼疹的發病有一定的影響。很多媽媽為了避免寶寶受涼,很少開窗通風換氣,造成室內比較潮溼或過熱;有的居住在過於潮溼或乾燥的地方,也會造成溼疹加重。患兒在炎熱的夏季、其他季節室內溫度過高、用熱水洗澡、穿衣服過多、不注意衛生都可能會使病情加重。
(2)有些媽媽把寶寶的尿布等衣物在家中晾乾或烤乾,造成嬰兒溼疹發生或加重。
(3)有的患兒對日常生活用品過敏,如肥皂、洗衣粉、合成纖維的衣服、橡皮泥、塑膠玩具等。
(4)氣候變化(日光、紫外線、炎熱、乾燥、寒冷等),生態環境破壞,大氣汙染(空氣中含過量的有害氣體或粉塵)也能誘發或加重嬰兒溼疹。
(5)患兒吸入塵蟎、花粉等,接觸各種動植物毛屑、羽毛等,食用魚、蝦、蛋等食物。
(6)應用某些藥物也可誘發或加重本病。
4、心理因素。
由於害怕溼疹復發或病情加重,爸媽經常擔憂寶寶對某種物質可能過敏,容易出現潔僻、飲食過分單一、限制其活動範圍等,使患兒易出現營養不良或免疫功能失衡,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降低,使嬰兒溼疹變得更加頑固難治。
5、差別城鄉。
6、用藥及護理不當。
嬰兒溼疹在中醫裡面稱“奶癬”,有的爸媽就用治療“癬”的藥物來治療嬰兒溼疹,結果使病情加重。
有些爸媽用激素類乳膏,見效快,就大面積、長期應用,寶寶面板薄嫩,往往造成藥物的依賴或加重病情。寶寶皮損糜爛、滲出明顯,有的患兒爸媽用刺激性的中藥擦洗皮損;患兒皮損已乾燥,爸媽過度清潔皮損或用熱水燙洗、或用鹽水洗等造成症狀加重。有的患兒瘙癢劇烈、影響睡眠,有的繼發感染,爸媽仍堅持不給患兒內用藥,造成症狀加重。
7、其他。
此外藥物、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等也可導致本病發生。過度搔抓、繼發感染、冷熱刺激以及影響排汗等都容易使嬰兒溼疹加重。
-
16 # 易夢成真
室內溫度不要過高,以免過熱引起溼疹,打掃衛生,不要揚起的灰塵,儘量減少其它過敏源。不要養寵物,一些容易導致過敏的室內植物等。
回覆列表
寶寶患溼疹最主要的原因是皮膚髮育不夠成熟,如果寶寶總是反覆出現頑固性溼疹,除了面板本身的問題,最可能的誘發原因是食物不耐受或過敏。
另外,溼熱環境會加重溼疹。寶寶皮膚髮育不成熟,面板較薄,患了溼疹後一旦遇到溼和熱,面板上的血管充血,使得薄薄的面板顯得更紅,而且更癢,如果寶寶抓撓,很容易導致面板破潰誘發感染,進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