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李錫A銘
-
2 # 榴蓮暈倒
樓主應該是問的道教,道家和道教還是有一些區別的,但在亂世救市,和平時歸隱這一點上卻是出奇的一致。
原因是道教是在道學的基礎出現的,基於這一點道教和道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混用。所以我以下的闡述不會刻意區別道家和道教,除非一定得區分。
為什麼道教在亂世救市,和平歸隱?
道教認為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亂世時出世救世,和平時功德圓滿,如不隱世,容易物極必反,耗損功德,所以道教提倡急流勇退。道教徒的最終目的是成仙,亂世穩定後,必定論功行賞,道教徒不貪圖名利,必定會隱世繼續追求成仙的目的。道教(非道家)有欲成天仙(天仙是道教最高階神仙,是與道合一的永恆存在的神仙)需集一千兩百善,無德飛昇必遭天劫的說法。亂世時,百姓處於水熱火深,道教徒救世有莫大的功德。“水善萬物而不爭,近於道”,水滋養萬物而不表功,已經很接近大道了,道教徒的心胸和行為應該和水一樣,水滋養萬物,天下亂世時,道教徒救世,就是善萬物;水不爭,和平隱世,就是道教徒的不爭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效仿的是道法,以上四點就是道法。所以道教在亂世救市,和平歸隱的行為是在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下產生的。
-
3 # 江湖小茶館1
首先我覺得這跟道家秉承的理念有關係,比如說道家秉承的最大的理念叫做無為而治,所以他們就有一個這樣的思想,就是說萬事萬物都有它發展的規律,而且只要它處在一個正常的軌道上,接下來就不用再對它進行干擾,讓它順其自然的發展下去。
但是在亂世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對這個亂世進行一個拯救,並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就這樣滅亡,所以出現了這種道士亂世下山救世,盛世歸隱山林的現象。
其次也跟道家的行事風格有關係,要知道道士修煉一般都是躲在深山老林裡面修煉的,亂事煩擾的紅塵對於他們來說反而是一種累贅,所以他們天生就不適合在塵世間生活,除非他們需要出來應個劫,或者說應其它的什麼劫,才會在塵世中進行一個走動,所以像平常是不會隨便出來的,即使外面的生活再精彩。此外就是大部分道士對於這個世界是無慾無求的,並且對於他們來說,一輩子不娶妻不生子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在他們正式成為道士那一天,基本上跟自己的父母或者說親戚朋友切斷了所有的關係,所以紅塵對於他們來說是沒有什麼羈絆的,並且到了這個階段,他們的腦子裡面唯一想的事情就是怎麼把自己的道給修好。
但是話又說回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對這些道士還是比較佩服的,我認為他們是真正的那種能夠守住自己本心的人,並且不會被外界所幹擾。
-
4 # 沂蒙醉
盛世天下佛門昌,道家深山獨自藏。亂世菩薩不問事,老君背劍救滄桑。道教是一個不怎麼熱衷前世來生的宗教,道教認為現世就要積極努力有所作為。並不是把所有的罪孽都推給前世的報應或者期望死後上天堂。既然看重今生,自然是躲不過去要面對的。
-
5 # 顏小二述哲文
這個問題比較開放,顏小二就個人對於道家思想的研究,來說說自己的看法吧。首先,通俗說來亂世下山救世的,大抵說的是道教的道士,還不能籠統說成道家。
道家思想和道教是兩回事,就如佛學和佛教是兩回事一般。道教是宗教,而道家思想,則是一門學問。但是,不置可否,道教在其發展過程中,也會研習道家經典。所以,後人所謂下山救世的道士,也是深受道家經典的影響的。
那麼,關於道士亂世救世,和平時期歸隱,我們就能根據道家思想特色,來分析一下原因了。
1、道家學說並不避世,道教亦不避世首先,我們需要明確,道家並非一門避世的學說。所謂拋卻世俗拖累,遠離紅塵的,一般在佛家學說裡面比較突出。道家思想雖然也有清心寡慾的趨勢,但是道家思想還沒有到避世的程度。
老子作為道家思想的創始人,他以“無為”來反對人之“有為”,其實這裡的“有為”實則是在批判人的“過度而為”,老子之所以讚揚“無為”,是因為“無為”是“有度的為”,這種“為”並非是出於滿足一己私慾的“為”,符合“自然之道”。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作為到底是“無為”還是“有為”,就看是不是適度,適度的就是“無為”,過度的,就是“有為”。
所以,避世,或者說完全脫離世俗,實則也是道家思想所認為的“極端”。因此,道家思想並非是贊成“避世”的學說。
由此,傳承道家思想的道教,自然也會傳承道家對人世的看法,他們並不“避世”,只是講求適度而為。因此,在亂世的時候,道士們會下山救世,這一舉動並未和他們所研究的道家思想相悖。
2、道家講求“自然而為”,天下大亂之時的“救世”,實則也是為當為之事道家思想不重個人私利,但是這並不代表道家思想要人放棄所有的慾望,道家思想否定的只是超過了限度的慾望。道家最讚美的狀態,是符合自然的萬事順遂。而道教既然研習道家經典,自然也繼承了道家對人世的看法。
也就是說,因為道家認為“自然而然”才是最好的狀態,那麼“不自然”的亂世,則是不好的狀態,“撥亂反正”則是在行當為之事。於是,道士在亂世的時候下山救濟世人,也並非不能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道家思想是道家思想,道教是道教,而在中國古代社會,有許多關於道教介入朝政的例子,而道教在傳承道家思想的時候,也對道家經典進行過譯註,只是這些譯註有些並未針對《老子》等道家經典的原意,而是根據需要做了些改動,更有甚者,直接修改《老子》原文的也有。
比如,道教的《想爾注》為了闡述發揚其成仙說,將《老子》中的“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的“私”改成了“屍”,並註釋說:“不知長生之道,身皆屍行耳”,“故能成其屍,令為仙士也”。
也就是說,道教雖然研習道家經典,但是,道教文化比道家思想更加積極入世,這一方面是因為道家並非避世的學問,另一方面道教作為宗教,要與外來佛教抗衡,需要積極入世,增加自己的影響力。
所以,道士亂世下山救世,並未違背道教的特色,反而十分符合延承道家思想的道教特色。
3、總結綜上所述,關於道士亂世下山救世的原因,首先需要明確道家不等於道教,下山的道士屬於道教的一份子。道教雖然研習道家經典,但是道教不等於道家,甚至許多道教經典會根據需要改動道家經典。
但是,道教以研習道家經典為主,自然是繼承了道家思想的主要學說,比如強調“自然而為”,也就是說,所謂“亂世”當然是與“自然而為”有悖,下山救世則是做當行之事,符合道教的特色,也符合道家“自然而為”的特色。同時歷史上也有許多道教介入朝政的記錄,尤其是東漢末年,所以,道士亂世下山救事,並非難以理解。
-
6 # 道器於身
撥亂反正,黃老之術為天之道,以萬物為芻狗,長短之術,權術之道可以安天下。兔死狗烹要懂得及時隱退!
儒家仁義禮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繁文縟節可以治天下。
-
7 # 向北一點
道教是我們國家本土的宗教,流傳千年。我們國家崇尚的國家天下,以國為先,有國有家。道家修的是個人修為,但實際上修的是家國精神。
-
8 # yaling510
道家理念是尊崇老子的無為而治,和平時期遵循萬事萬物發展規律,不用對其干擾。而亂世社會生存基礎破壞,,如果不拯救,就會滅亡。
回覆列表
道教是產生於中國本土的宗教,有著淵源的歷史,至今超過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道教包羅永珍,它以中國古代的黃老思想為理論依據。
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道士亂世下山救世,盛世歸隱深山!
道教講究懸壺濟世,懲惡揚善。道教是求真理大同,仙風道骨,不管你帝王如何。亂世當中,道士下山為蒼生征戰天下的事情屢見不鮮
姜 子 牙
最早的道士下山,見於殷商紂王時期的姜子牙等人。紂王無道,姜子牙出山輔佐姬氏,並且號召師兄弟及徒兒助武王伐紂。雖然很多事情是神話杜撰,但是姜子牙助武王伐紂確是事實。後來周朝建立,姜子牙被封在瞭如今山東的一部分割槽域,是為齊國。
張 良
秦末時期,始皇暴虐,群雄並起。劉邦本是一個泗水亭亭長,直到遇到了道士張良,劉邦才有了主心骨,起兵造反。張良運籌帷幄,為劉邦的霸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諸 葛 亮
東漢末年,漢室衰微,漢朝分支皇叔劉備三顧茅廬,請了諸葛亮出山,助其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諸葛亮也是道士,五行八卦天象兵法無其不通。另外,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水鏡先生,也是道士,龐統,也是個道士。
劉 伯 溫
元末的朱元璋做過和尚,但就做了幾天,而真正讓明朝建立起來的,出了貢獻的還是道士,劉伯溫。劉伯溫就是老朱的張良,為朱元璋打理了大大小小很多事。最後朱元璋功成名就,劉伯溫也成為了唯一一個跟著朱元璋打天下,最後得了善終的股肱之臣。
由此可見,道士下山自古有之,並非空穴來風。 而在我們非常熟悉的抗日戰爭當中,很多道士都下山救世了。像李圓通,黎遇航,曹信義,田信良等,這些都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下山救世的有名道士。
盛世道士歸隱深山,和尚出門招搖。”
這是有道理的,因為每逢亂世總會看到道士下士救人的場景。
說一個聽說過的關於道士的故事。據說很多年前,一位記者上山拜謁道觀,觀裡只有一個道士。記者納悶,問老道為何只有他,老道說,當年抗日戰爭的時候,師父帶著師兄弟都下山去抗日了,只留下他,讓他守好山門,而師兄弟們連同師傅,這一下山,就再也沒有回來。這位老道士的話,讓人唏噓。
道教又稱黃老之學或玄門,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信仰,是繼承華夏民族古代原始宗教之血脈。
如果說,老子是道家學說的創始人,那麼西漢張道陵就是建立者。張道陵在創立道教之初,就倡導“不爭”的教義,把不爭作為修道之人的修行準則。
中國道教協會對道教“自然無為”這條教義做出如下的記載,“修道者除了要遵守清靜寡欲的教義外,還應持守樸素無為的人生態度。
消滅貪慾,淡泊以明志,不有為強求,基本企求不要脫離社會實際,以全身修道為目標,卻危離咎,最終達到忘其形骸,無所執著,自然無為的境界。”
可以這樣說,真正的道士追求的是長生不死以及得道成仙,所以他們在太平盛世的時候都躲在深山中,修煉著屬於自己的道,然而一旦亂世降臨,道士便會下山,救濟紅塵煉本心。
下面筆者給大家展示一些百年前道士老照片,大家感受下當時道士的真實形象。先說說最有名的一位吧(說張三丰的就算了哈,咱說的是現代的)。
一他是開國上將,曾當槍匹馬俘虜47人,被稱為“趙子龍”,雖然只有一隻胳膊,但是武藝高強,他就是獨臂將軍---賀炳炎!
賀炳炎將軍小時候就是武當山的小道士,生逢亂世,15歲的小道士就拜別了師傅,加入了鄂西紅四軍。從此開始了賀將軍的軍旅生涯。
儘管在戰爭中,他失去了一條左臂,但是賀道士的威名還是讓鬼子膽顫!後來,這位下山的道士就成了華人民解放軍第一軍的軍長。
二茅山道士黎遇航,1937年抗戰爆發,21歲的黎遇航道長在“抗日救國”的號召下,組織茅山宮觀眾多道士積極的投入到革命中去,為部隊做嚮導,送情報,後來又成為情報站的站長,此時的黎道長只有22歲,2002年黎道長羽化。
三狼牙山道場的李圓通道長,他原名李藥夫,是道教全真龍門派的第十九代傳人。厭倦軍閥混戰的他一直在道場潛心修煉,直至抗戰爆發。
在國難當頭之際,李道長毅然率領山上眾弟子下山,義無反顧的投身到保家衛國的戰爭中去。
作為玄門弟子參與民族解放鬥爭的典範,抗戰勝利後,李道長沒有接受榮譽,而是離開狼牙山,雲遊四海。後來定居恆山,以自己精良的醫術為當地人民造福。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的人總是在危難關頭對國家伸出援手。屬於中華的本土文化傳承,更值得我們尊重和推崇。
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說道教是“盛世不露面,亂世卻下山”,其實這也沒錯,畢竟道教一貫秉承的就是亂世救世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