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朝文DMU

    古人讀書是有順序的。主要分為這幾個階段。

    一、幼兒養性。零歲至三歲前,心無分別,塵垢未染,真如湛然,性德純正,心如明鏡,朗攝無礙,先入為主,深深入心,終身不移。幼兒怡養本性,正宜此時。

    這個階段屬童蒙養正階段,主要學習:

    (一)經典精讀《三字經》《百家姓》《童蒙養正千字文》《弟子規》《孝經》

    (二)詩詞啟蒙《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千家詩》《唐詩三百首》

    (三)典故類《幼學瓊林》《龍文鞭影》

    (四)古文類《古文觀止》

    二、童蒙養至。至十三歲前,物慾微薰,煩惱潛伏,知識略萌,性德仍淨,記性猶強,悟性微弱。童蒙蘊養正見,正宜此時。

    這個階段主要學習儒經道統:

    《大學》《論語》《孟子》《中庸》《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三、少年養志。十三歲後,知識漸開,物慾既染,煩惱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漸隱,記性漸泯,然性向顯發,崇效楷範,悟性轉強。少年啟養心志,正宜此時。

    這個階段主要學習一些歷史經驗:

    司馬遷《史記》、司馬光《資治通鑑》、班固《漢書》、范曄《後漢書》、陳壽《三國志》

    四、成年養德。凡所當讀書,如能自幼紮根熟讀,庶以誠意正心,格物致知,學以致用,而為將來成學立業之深基,修身明德之永磐。唯德業無窮,學無止境故,成年學養行德,隨時皆宜,無有終時。

    這個階段主要學習子集悠遊:

    《莊子》《荀子》《韓非子》《顏氏家訓》《孫子兵法》《三十六計》

  • 2 # 國學經典詠流傳

    對於古代學習國學的順序是什麼?其實國學是有傳承的,只是到了這一代基本中斷了60年左右。這種中斷,不僅表現在對相關知識的研究,發展與傳授上,甚至還表現在對如何學習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很多人學習不知道該按照怎樣的一個次序,如何有效合理的分配我們的時間與精力去學習?那個階段該學習那個?什麼年齡段讀什麼書?確實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

    所以,今天會有許多人,尤其是想學國學的人會經常因為:怎麼學國學?從哪裡開始學呀?又應該看那些事?那個年齡段應該學什麼?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只要我們真正的心懷敬畏的看待學問,看待知識,就會發現這些問題在被許多人嗤為兒童讀物的《三字經》中早有答案啊。

    《三字經》說:

    “小學終,至四書”意思是說,只有把小學的基礎知識學習完畢了,才可以開始讀四書;

    然後又說“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意思是說只有四書已經讀熟了,才能開始涉足六經也就是五經的學習;

    在講述諸子百家的時候,又說“經既明,方讀子”意思是說對五經的內容已經完全明白了,才能開始讀諸子百家的書。

    這不就是給人們規劃出了一個再清晰不過的,關於學習國學的路線圖嗎?

    簡單的說就是,先透過小學(也就是年少時期3-18歲)打下良好的文字和閱讀能力的基礎,然後才能按照順序來學四書,五經,諸子等等內容。

    如果我們再稍微注意一下《三字經》用詞,就會發現,連在各個階段的學習方法與標準,也已經闡述的非常清楚了——

    小學要學到“終”,這個“終”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達到某個特定的標準,要足夠充足;二是要適可而止。因為小學的內容,比如文字學,本身就一門既高深又沒有窮盡的學問。對於兒童來說,既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太深入的學習和研究。

    四書要學到“熟”,“熟”的背後隱藏著背誦,既包括原文,也包括註釋。只有這樣才能運用自如,才能稱得上“熟”。之所以對四書的學習提出這麼高的要求,原因有兩個:

    第一,四書的內容除了《孟子》都不長,因此可以做到熟。

    第二,四書是經過中國的儒家學者,在對儒家學說進行了上千年的傳承之後,最終總結出來的,最能體現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與內涵的四部書,因此必須精熟,才能從根本上奠定對儒家思想理解的根基。

    換句話說,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學習傳統文化達到“四書熟”的地步,也就可以了。

    五經要學到“明”,“明”相對於“熟”而言,顯然已經略降一等,但這個降應當主要是指對內容的記誦方面,而不是在於對內涵的理解上。因為“明”並不是簡單的知道了解,而是要有確切無誤的認識。這同樣需要建立在對文章的內容,深入的研習的基礎之上。所以,一個“明”字只是告訴我們,對五經的學習,只是在記誦上不必要求過高,但是在對字詞句意的理解上,仍舊需要進行深入的鑽研,也就是仍舊需要對五經進行精讀。

    這是因為,雖然五經的內容浩大,確實不便於,甚至也沒有必要全文背誦,但是五經的內容與思想,終究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所在,必須對其有清晰明確的認識,才能真正對儒家思想有所把握。

    諸子則僅僅需要“讀”,意思是說既需要了解,但卻不必在每一“子”上都消耗過多的精力。

    所謂的“子”是古代對成年男子的尊稱,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逐漸轉變為對有德行和學識的人的稱謂。由一個或者多個子形成的一個有自己的主張,又相對自成體系的學術派系,就是所謂的家。所以,嚴格的講孔子也不過是諸子之一,儒家也不過是百家之一。那麼,為什麼,在治學上要先讀儒家的四書五經,然後在讀諸子的作品呢?換言之,為什麼要將儒家置於諸子百家之前呢?概而言之,這裡面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四書五經的內容,大致來說,是在講述什麼是正確的價值觀,什麼是正確的是非觀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在闡述什麼是正,什麼是正道的問題。而中國古代的所謂教育,與其說是教育,不如說是教化,因此其核心目的,正在於為受教育者樹立正確價值觀和是非觀,正在於向受教育者灌輸何謂正道。

    諸子的學說,雖然也有相關的論述,但是通常來說,更主要的偏向於某一個方面,有利於廣博一個人的見識,開闊人的眼界,卻並不利於,或者說並不擅長於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價值觀。因此應當被置於四書五經之後學習。

    最後,我建議當今時代,每個人應該從最基礎的開始,無論什麼年齡段,畢竟我們華人丟失這個文化太久。其次就是從最基礎學習也避免造成囫圇吞棗而學不到根本之處。或者出現只是裝一腦洞理論而不知如何實踐。

  • 3 # 猩紅先生

    各朝各代都不一樣,就拿最近的明清來講。

    3至12歲可以讀詩,主要以《千家詩》與《唐詩三百首》為主。為何學詩呢?因為優秀的古詩,不管是文辭和內涵,都會對小孩產生巨大的正面影響,還有識字認詞的功效。古詩的韻律優美,文辭簡約,學起來容易,而且是最好的文學啟蒙。學詩的同時,可以學《三百千》,詩讀多了還可以學詞。

    12至20歲可以讀經學史,主要有《論語》、《孟子》、《春秋三傳》、《史記》、《漢書》,天賦好的人還可以雜讀百家。這個年齡段正是少年立志之時,這些書不僅有安身立命之學,更可幫少年熟知掌故,樹立遠大積極的志向。如果是現代人學,建議先學史,再學經。此間還可以讀《古文觀止》之類的應用性文學。

  • 4 # 尊享英文起名

    中國文化的核心內容,比較完整和系統的記錄,往往在“經”和“史”這兩類典籍中。因此,在經部與史部選擇一部分經典來學習就可以了。

    對於孩子來說,我覺得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樹立正確的三觀,關於正確三觀的經典很多,但如果孩子太小(不知道您的孩子多大),理解力未開,我個人建議還是從童蒙經典開始學習,國學中公認屬於“童蒙之學”的有三本經典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俗稱“三百千”,適合小學三年級以下兒童學習、熟讀、默寫。其中,《三字經》也適合任何年齡段的國學初學者學習,三本經典加起來超過2500個不同漢字,對孩子識字很有幫助。透過學習這三本經典,孩子可以瞭解國學基本常識、重要經典與讀書順序、為人基本行為準則、中國歷史以及古代學習勵志的案例。如果孩子很小,就先多聽原文朗誦(網上都有,免費的),“磨耳朵”,然後給他看看這三部經典的動畫片(網上都有,免費的)。孩子對經典的原文比較熟悉了,在生活中如果遇到類似的場景,家長可以把原文點出來,給孩子做些簡單解釋,幫助Ta慢慢理解。

    在這三本經典的基礎上,孩子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再逐步學習《孝經》(儒家十三經之首,相當於古代高考最重要的科目),還有一些家訓類的,例如《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顏氏家訓》、《袁氏世範》、《王陽明家訓》等,家訓主要內容都是關於培養好的習慣,待人接物的一些基本道理,還有樹立一些良好心態的。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接觸過不少成功的企業家,我發現很多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他們的成功並非偶然,他們很多人不一定都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是基本都擁有很好的家教,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原生家庭對他們人生的影響很大。因此,古人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有前前才有後後,還是很有道理的,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也因此給孫女起名“修齊”,取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之意。

    等孩子到初中左右,理解能力比較強時,就可以開始學習一些經部的名篇(儒家的名篇:《大學》、《論語》、《孟子》)。“經”,是中國古人對宇宙萬物、天地執行秩序的一種總結。中國文化認為,這個世界是有真相的,宇宙是有規律的,而且,這些真理和規律,已經被過去的聖賢們完全認知並傳承了下來,記錄聖賢們思想的書,就是“經”,後人透過學習“經”,就能瞭解天地萬物的規律,並進而來指導自己的人生。學習這三本經典首先是讓孩子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古人概念中的“德”,不僅是善良,還包括類似現代人講的“情商”的概念。德育,不單純是做好人,而是用正確的方式與世界相處。我個人覺得對一個孩子來說,正確三觀的培養,遠比學習知識與技能對人生產生的影響要大。而且,這些經典在古代都屬於經世治國的學問,孩子從小學習經世治國的學問有利於拓展胸襟、豎立志向、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會那麼淺薄,人云亦云。學習的方法可以是看一些近代大師的解釋,例如錢穆的《論語新解》、李炳南的《論語講要》等。

    在學習“經”的基礎上,還應該學習“史”。“史”則是中國古人記錄歷史事件的典籍。中國古人非常注重修史,其原因在於,一方面歷史發展往往能印證“經”所闡述的那些天地規律的正確性,另一方面,學習歷史又能總結前人的經驗教訓,能更好地教導我們如何把不變的規律靈活運用到瞬息萬變的現象中去。我們今天發生的所有事情其實在歷史中都能找到類似的事件,也許表面上看起來,時間、地點、人物完全不同,可是其中的人心、事物發展的規律其實是一樣的。今天的商學院都會學習很多案例,有厚厚的案例集,實際上中國的歷史典籍是更為豐富的案例集,包含了方方面面。經史兩類典籍,都需要學習,不可偏廢。不學經,將無從瞭解天地執行的規律,失去為人處事的基本準則;不學史,則見聞不廣,對經的理解不深入,容易死板僵化,缺乏靈活性。學習的順序,又應該“先經後史”,即先理論,再案例;先原則,再靈活。史學經典推薦《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鑑》。可以先從近代一些大師所著的普及類讀物學起,例如呂思勉的《中國通史》。

    等孩子再大一些,高中或者大學,我建議一定要學習道家的經典,由於在中國歷史上,儒家思想被歷代奉為治國大綱,故狹義而言,“經”特指儒家的一些重要經典(《四庫全書》經部也都是儒家經典)。而廣義來說,也包含其他各家的重要經典。在廣義的“經”中,儒家和道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兩支主流思想。儒家經典更側重顯性、進取、陽剛的一面,而道家經典則更側重隱性、謙退、陰柔一面,儒道兩家需要兼學,才能在實際應用中剛柔相濟,不落兩邊。近年來很多跌下神壇的大佬,看其生平,也是進取有餘而謙退不足,能打得下江山卻不懂如何守住這份基業……道家的經典對人的悟性要求比較高,所以最好有點人生閱歷了再來學習會更有領悟,建議學習經典:《道德經》、《素書》、《止學》。

  • 5 # 富饒東三省

    書生們要背誦《論語》、《孟子》、《書經》、《禮記》、《左傳》,共40多萬字,全部都要精讀背熟。此外還要看相當於原文幾倍數量的註釋,還有其他非讀不可的經典、史書、文學書籍等。

    有書、詩、論、賦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試帖詩、經綸、律賦。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的題目主要摘自“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試帖詩是詩體的一種,考試時以古人某一詩和成語為題,並限定某一韻腳,以歌頌朝政為內容,作出詩來。

  • 6 # bwbc

    千字文,增廣賢文,論語,禮記,儀禮這些強調基礎,禮儀,修養,道德的必須先學好學透,學完之後再來讀孟子,荀子,韓非子,管子,墨子,易經,易傳,呂氏春秋,春秋,左傳,穀梁,公羊春秋,晏子春秋,淮南子,論衡,春秋繁露,菜根譚這些才會有意義。

  • 7 # 七夜微明

    國學的精髓是黃老學派,建議學習年齡10歲,學習書籍有《黃帝陰符經》《黃帝內經》《黃帝四經》《傷寒雜病論》《韓非子》《鬼谷子》《孫子兵法》《黃庭經》《道德經》別看古文,看直譯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年級孩子內向不敢跟小朋友玩,只在一旁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