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鄉間厚土

    最重要的一點,物流快遞要能跟上,有物無流就是死的!所以村鎮縣三級物流體系建立之後,然後再考慮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

  • 2 # 作物研究院

    第一 把農產品進行標準化

    標準化是打通最後一公里的首要必備因素。農產品由於受到自然和人為的影響,很難去達到統一的標準化。比如我們買的柑橘,有的是60的果,有的是80的果,有的顏色好看,有的顏色一般。換位思考作為一個消費者試想一下,你是喜歡顏色一致、果形一致、口感一致等的柑橘還是喜歡雜亂一起的呢。所以,把農產品進行標準化是必須要進行的。可以從重量、顏色、甜度、品種等維度不斷的細分,將同頻的聚在一起,進而透過相應的通道觸達對應頻道的受眾。標準化案例可以學習百果園的體系。

    第二 打造優質的供應鏈

    做農產品,有一句話可以說很適用,得供應鏈者得天下。一件事情從0到1的開始很重要,從1躍遷100的質變更重要。供應鏈是一個體系,配送是整個農產品供應鏈體系中佔據核心。是自建物流體系,是建立前置倉,配合大物流,還是中臺作為核心遙控體系統調前後關係等,都應該分析自身的農產品流通的商業模式,確定適配的供應鏈體系。人、工具、產品的協同為一體時,最優的路線一定會形成,最後一公里不在話下。案例可以參照每日優鮮、美團、餓了麼、美菜等供應鏈體系,創新出屬於自己適合的。

    第三 積極擁抱新的變化帶來的機遇

    近幾年,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消費升級帶動了不一樣的農產品供需場景的變化。人、貨(農產品)、場是誰先遇見誰,是誰找誰,已然不是界限那麼的死板。事和物是人的連線紐帶得以維繫,而維繫的是共同認同的場景。社群生鮮、社群團購、社群成交、生鮮電商等等都是新變化,擁抱之後,你會發現農產品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就會逐步解決。

    總體,作物君認為農產品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會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因為需求是變得,自然問題也是不斷的。對於做農產品的朋友來說,堅守住對於問題解決有利的不變進行持續打磨(比如產品標準、供應鏈最佳化等),同時在新問題到來時創新思考解決,你可以真正的把農產品最後一公里進行打通。

  • 3 # 農夫說

    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提法。因為,平時大家一般都說“生鮮電商的最後一公里”。無所謂了,反正農產品跟生鮮也基本上能融合到一起。但是,細分的話,還是有區別,比如:大米屬於農產品,但是不屬於生鮮產品。

    生鮮產品,時效性更高,這表現在即時食用、即時配送上。所以,我們往往也就說“生鮮電商的最後一公里”。

    一、我們探討的是“生鮮電商最後一公里”

    我們探討農產品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不如換個更精準的提法“生鮮電商的最後一公里”。之所以,要先修正一下問題的提法,也是為了後面的理解,不然一會兒農產品,一會兒生鮮,容易搞暈。

    另外,我們需要明確的是,這是下游終端,也就是零售端使用者的體驗的問題。這跟上游生產端的距離,有點遠,而且即使要提上游生產端,也就兩個字“優質”。上游生產出優質的農產品(生鮮產品),經過中端流通,然後到下游終端。

    二、打通“生鮮電商最後一公里”的兩種模式

    就打通“生鮮電商最後一公里”的模式而言,目前有兩個方面的嘗試,最為引人注目:社群團購前置倉

    01.社群團購

    社群團購,這兩年遍地開花,圍繞小區建群,提前收集訂單,第二天配送。這種方式,由於其產品價格上的優勢,受到使用者歡迎。只要價格便宜,質量不錯,大家願意多等等。比如:我們推出很便宜的土豆、西紅柿,小區使用者看到價格這麼實惠,於是下單,等待第二天收貨。

    如果小區使用者,晚上家裡要來客人,要煮紅燒鯉魚,那麼社群團購,就不適合了。這個時候,前置倉就能發揮作用。

    02.前置倉

    前置倉,在小區附近設立配送倉庫,也有前店後倉的操作方式。前面開店,後面打包配送。使用者線上下單,一般30分鐘左右就能送過去。

    這種方式對使用者而言,體驗更好。但是對於公司而言,這樣的操作成本,遠遠高於社群團購。因為前置倉就租金成本、配送人員成本,都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就這兩種打通“生鮮電商最後一公里”的模式而言,眼下來看,是兩條平行線,不過後面肯定會融合到一起。

    公司前期靠社群團購這種輕資產模式起家,一旦有了資本,就會考慮落地前置倉。不過,前置倉能不能走得通,眼下也是個未知數。因為,其運營成本高,這主要還是表現在租金和配送人員成本上,而且訂單密度和量跟不上的話,前置倉是玩不下去的。

    為了前置倉成本的問題,現在有個提法叫做“共享前置倉”。也就是多個公司、多個品類共用一個配送倉庫,共用一個配送團隊。這種方式,值得嘗試。

    當然了,除了“社群團購”跟“前置倉”以外,在小區裡面放置自動販賣機,賣蔬菜、水果,也是打通“生鮮電商最後一公里”的嘗試,也有人在做。到目前為止,也沒聽到說,誰做得很好了。估計還是在“虧損”的路上狂奔著。

    三、最後一點想法

    打通“生鮮電商最後一公里”,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產品新鮮、配送速度快、價格實惠”,這三點是根基,也就是說,無論誰,無論怎麼操作,都得圍繞這三點下功夫。從企業的角度來說,那就是選擇一個“生鮮電商最後一公里”的模式,社群團購、前置倉、自動販賣機......撐到資本願意給你投錢,並且後續還能不斷融資,直到建立自己的競爭壁壘,甩開競爭對手幾條街,那麼你成為網際網路頭版新聞時常報道的人物,也是有可能的。

    總之,個人有打通“生鮮電商最後一公里”的想法,想想就好。至於說,真要入手,建議還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慎重考慮(有錢任性的除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車位的房子好賣,還是不帶車位的房子好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