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化歷史精神

    【原文】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語云:“看人只看後半截。”真良言也。

    【個人理解】

    妓女在晚年轉為良家婦女,一生風塵對她的形象沒有妨礙;

    守貞的婦女在晚年失去了節操,那麼她前半生的清苦都白費了。

    所以俗語說:“看人只看他的後半生。”這真是至理名言啊。

    心得體會】

    1、抗金英雄梁紅玉年輕時因父親連累做過營妓(官府經營的妓院),後來的忠義表現給自己正了名,人人敬仰,歷朝歷代都在紀念她,1959年,淮安縣人民政府在原址重新建祠,“文革”中被拆除;1982年又重建。身披戰袍,緊擂戰鼓!

    2、上初中一篇課文需要背誦,大意是:周處年輕時,為人兇暴強悍,任性使氣,被同鄉的人認為是一大禍害。另外,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白額虎,連同周處一起侵害百姓,老百姓各稱三害。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互相拼殺後或許少一個兩個。周處就去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裡有時浮起有時沉沒,周處與蛟龍一起漂游了幾十裡遠。經過了三天三夜,同鄉的人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慶祝。周處終於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互相慶賀,才知道自己實際上被當作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於是就進入吳郡去找尋陸機和陸雲以求指點。陸雲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早晨聽聞了聖賢之道,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周處從此改過自新,最終成為一位歷史上利國利民的忠良。

    3、《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儒家有句話:錯而能改,善莫大焉。我黨有句話:批評與自我批評!諺語:浪子回頭金不換。不管過去犯過怎樣的錯誤,只要發心懺悔,永不再犯,甘願承擔造成的一切罪責,並且改往修來,一定能將業障消除,這才是正確積極的人生態度。

    4、再有個笑話:有一個人養的幾條魚死了,悲傷不已,想要厚葬,他不想選擇土葬,他說想給用火葬,再把魚骨灰撒回大海讓它回到母親的懷抱,沒想到後來越烤越香、越烤越香,後來他就乾脆買了幾瓶啤酒幾樣小菜······很多事情,走著走著就忘了初衷······

    5、《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七:三世一切諸如來,靡不護念初發心!可見堅守初發心太重要了。黨的十九大上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卻少有人知道下句:“初心易得,始終難得。”

    6、“堅持”才能勝利,毛主席有論著《論持久戰》,佛家有“安忍”和“精進”,韓愈講“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7、商湯王的洗臉盆上刻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假如我今天進步了,那麼天天都要有進步,進步了還要更進步!每天洗臉的時候都在警示自己堅持不懈,努力進取。

    許志安出軌後,首次露面給鄭秀...

    8、記得大約1996年我們幾個學太極拳,我學了兩個月不學了,後來我們中有一個老張師兄一直練到現在,都當上我們縣城太極拳領頭人了,可見學什麼都得需要堅持;

    9、我朋友炒股票,他說:“我如果這25年一動不動,我現在股票資產最少翻30倍,可是我目前不掙錢”,可見做事需要堅持;安忍!

    10、我二叔在農村搞養殖,腦筋特別快,什麼行情好他幹什麼,等他進入了,行情就不好了,他先前舍了的行業,行情都轉好了,可見生意需要有長性;一言不合就分道揚鑣無法收穫愛情,陳立夫講夫妻之道“愛其所同、存其所異”,哪有完人被你遇到,可見愛情需要堅持磨合。

    11、堅持到最後,才有個精彩的“後半截”,完美的句號!

  • 2 # 國學經典詠流傳

    首先這個問題出自於《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

    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意思是:妓女晚年嫁人從良,過去幾十年的放蕩生活對她並無妨礙;立志守節的貞婦老年失去操守,她半生守寡的清苦全都付諸東流。有人說:“看人只看後半生,真是良言啊!”

    青樓女子也即妓女若在晚年從良作了一個良家女子,那麼她前半生的妓女生涯也不會影響她作一個良家女子。而一直恪守貞節的良家婦女倘若在晚年時候失了節哪怕就做錯了一次(也就是現在的出軌),那麼她以前所恪守貞節的名聲和功勞也就毀了。

    後被比喻為一個人不管以前做錯了什麼,哪怕是在你臨死之前能夠發現錯誤並加以改正,你這個人照樣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如果本來前面一直都做得很好,但是在後來卻犯了錯誤,那麼你前面的功勞也將因你這一次的錯誤而被抵毀。

    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這種態度,也是勸告世人的:一個人只要改邪歸正,就是世人眼裡的好人,但是,一個好人如果做了錯事壞事,就清譽全毀,所以要慎之又慎。因為,做好人不難,難的是一輩子自始至終都做好人,所以一世清白也毀於一旦,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也是在強調修養德性對一個人的要求和評價高度也是因人而異的。

  • 3 # 聽風看海讀夕陽

    這句話出自《菜根譚》第92章:人生晚景,最為重要。

    原文:聲妓晚景從良,一世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語云:“看人只看後半截。”真名言也。

    這一章的意思是:歌姬舞女在晚年時嫁人從良,那麼過去的風塵也沒有什麼妨礙;堅守節操的婦女,如果在晚年耐不住寂寞而失身,那麼,前半生的清苦守節都白費了。俗話說:“看人只看後半截。”這確實是至理名言。

    傳統文化的觀念中,最為看中晚節,就算是一生英勇,一旦晚節不保,一世英名就會毀於一旦。 汪精衛在少年時,冒死刺殺清室大臣攝政王,被俘後寫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名句,後來跟隨孫中山也建立了不少功勳,但抗戰時期,叛國投敵,最終落了一個大漢奸的罵名。

    對於失足墮落的人,只要洗心革面,就能得到世人的原諒,甚至佩服他們的毅力和勇氣,“浪子回頭金不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兩句俗語,最能代表這種思想。

    “看人只看後半截”這句至理名言,也許就是從年齡上說起的吧,年少輕狂,很多事拼的是一腔熱情,不去管是非後果,最有可能做錯事,但是,就像偉人說的“知錯能改就是好同志”。 等到年齡大了,已經知懂得了對錯,分的是非,再去做壞事,是有意為之,可見是不可原諒的。

  • 4 # 青蛙小小飛

    類似這種態度的故事和成語有很多我們不做一一列舉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下這個問題產生背後的原因

    人們希望世界上作惡的人少,做善事的人多;希望好人多,壞人少

    所以為了倡導人們持續做好事和終止做壞事所以會出來“浪子回頭金不換”、

    “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這種態度

    目的就是讓做好事的人不要做壞事,堅持做好事;做壞事的人改惡從善,不要在做壞事。進而再出現很多勸人從善,告誡人不要作惡的故事和語句。

    但是善惡自有因果,你並不會因為你=做了一輩子壞事突然變好人而把你做的壞事的惡因消失掉;也不會因為你變成惡人而消耗掉你之前做的好事。

    好與壞一碼歸一碼。

    但是世人希望惡人棄惡從善,好人持續做好事,所以在社會中更加寬容由壞變好的人,更加不能饒恕有好變壞的人。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的起自己,對的其良心就行了。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就OK

  • 5 # 大漠慢行者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處世的語錄世集,為曠古稀有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聲妓晚景從良,半世之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一生之清苦具非。”這句話就出自《菜根譚》。有人認可這句話,主要是因為在中國古代淪落風塵的煙花女子,大都因生活所迫,被逼無奈才才落到那種境地,而能夠晚景從良則是從失德變成了道德行為,所以不能引以為恥。而另一句“貞婦白頭失守”便是從守德便成失德,所以令人不恥。

    “三從四德”是中國古代男權社會中,由儒家禮教對婦女一生在道德,行為,修養等進行的規範要求,是為婦女制定的道德行為準則和規範。現代社會女性雖然已從封建思想中解放出來,但有些人還是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試圖繼續用道德枷鎖對女性進行控制。

  • 6 # 愛喝自來水

    最後還得歸結到經濟問題上面來,現如今合嘗不是如此,東莞掙了大錢了,回家鄉開個超市或者酒樓,再找個老實人安安穩穩地度過餘下的時光。早年喪夫,怕人說閒話不敢再嫁,等著孩子大了,蓋房娶媳婦等等實在是缺錢了,為了生活為了孩子找一個拉幫套男人草草嫁人,在農村不在少數,唉!生活所迫呀!

  • 7 # 山水漁人74217620

    為什麼有的人會有“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辛苦俱灰”這種態度?

    這是上上個世紀的問題了,不過從問題上面來看,分明就是兩種不同的人生。

    按“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來說,此聲妓為賣藝不賣身,雖說流落在煙花巷裡,但都還是潔身自好,賣唱為生,正如電視劇“大染仿”裡一個落難小姐,被染坊大老闆救下,為了生活,後就成了名震本阜的妓藝名媛,――即使從良,也無半點汙點,雖背妓名,卻無妓身,雖在煙花巷裡,卻也是“出汙泥而不染”。

    再說“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辛苦俱灰”,卻也是念人挽惜。

    然古代之所以有貞婦烈女,就是其“寧可玉碎,不願瓦全”!貞婦之所以得到頌揚,就是她們有聖潔的精神,而此精神,就是婦女神聖的“三從四德”,――因此上守貞潔者,上奏朝庭,立一貞潔牌坊,以表章她的仁德婦德。……

    再言世上之貞婦,守寡不穩,就難免不心猿意馬,紅杏出牆。雖辛苦守得半世,卻也是白搭,――雖前情己斷,但後情未絕,那有就將餘生伴孤燈而眠?

    因此上,世上之寡婦,有尊“三從四德”者,也有反“三從四德”者,而各人之命運,誰又知好醜如何?

    又觀“貞婦白頭失守”,就難免不為此貞婦感到挽惜,――守寡都守到白頭了,夕陽都西下了,眼看一生的貞潔之名都要名垂千古了,卻來個念人大跌眼鏡,咋就守不下去?又要嫁人?

    但叢觀“三從四德”卻也是古代束縛婦女的枷鎖,而打破枷鎖的卻也大有人在,所以,守與不守並不是鐵板定釘,追求自身幸福才是根本。

    然而新社會都幾十年了,妓也早己不存在了,――但婦女離婚再嫁,再嫁,再嫁卻大有人在,就象家常便飯一樣。不說別的,就電影電視的女“明星”不是就有好幾個?……

    唉!以前的觀念早己拋到九霄雲外,何況也未見過那個觀點,――所以有些不願守寡,有些又終身不嫁,……

    女人心,海底針。看不透,摸不著,順其自然罷,…………………………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自動擋停車之前,提前把檔位推到空擋滑行,會不會損害變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