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寂靜漫談
-
2 # 文旅攬勝
二戰期間,德國在東線和西線兩個戰場都部署了數百萬兵力,東線分別由愽克元帥、約德爾大將、古徳裡安將軍、曼斯坦因等將軍負責指揮;西線分別由戈林元帥、莫德爾元帥、曼斯坦因將軍、隆美爾等將軍負責指揮,為英法戰場和義大利及北非戰場。
先說1941年2月,希特勒任命隆美爾為“德國非洲軍”軍長,前往北非援救一敗塗地的義大利軍隊。他到達北非的黎波里前線後,立即作了一次偵察飛行,得出了“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的結論。於是他便改變“固守防線”的命令,指揮他的裝甲部隊冒著沙漠風暴勇猛穿插,全速前進。英軍猝不及防,節節敗退。德軍直逼亞歷山大和蘇伊士。隆美爾因此名聲大振,贏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並被晉升為元帥。
再說1940 年的法國戰役,德國從1940年5月10日開始,採取了曼施坦因提出的鐮刀計劃,博克部隊入侵低地國家,待盟軍主力被吸引過來以後,真正的主力,從阿登山脈殺出,結果,法國投降,以及陸續征服西歐。
從1940年8月12日開始,由德國戈林元帥指揮不列顛空戰,與英國形成對峙局面。後來德國不得不放棄海獅計劃,德國和英國在西線就處於對峙狀況,戰線相對平穩,德國將兵力調到了東線在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開始了攻打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
最後就蘇聯戰場來說,1941年6月,希特勒下達開始 "巴巴羅薩"行動的命令後,138個師的德軍侵入蘇聯,採用曼斯坦因方案,達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後來德國陸續出動550 萬兵力,同時從三個不同的地方展開對蘇聯進攻,(北路列寧格勒、中路莫斯科、南路基輔),開始了這場史無前例的侵略戰爭。當時的古德里安將軍選擇繼續縱深穿插,取得極大勝利。
-
3 # 曲奇丶卿為日月
曼帥負責東線的南方,好像是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古德里安則是東線的前線,是一個集團軍司令,莫德爾我記得是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鄧尼茨是海軍元帥,戈林是空軍元帥
-
4 # 紅髮橙子
不知道你說的其他將領指的是誰?如果是德國的話,北非是德國的一個小現場,41年6月之後其他將領當然都在蘇德現場,直到44年第二現場開闢,才有部分將領轉到西線,隆美爾和他們的關係並不好,隆美爾自詡一直在和美英軍作戰,覺得東線來的將領們都是土包子,而這些將領也看不慣隆美爾端著元帥派頭,譏諷他指揮過的部隊不超過一個軍。
-
5 # 顫動的丹田
古德里安負責莫斯科突擊,
曼施坦因負責佔領克里米亞,
龍德施塔特負責東線南方,
莫德爾負責守住俄國首都前沿陣地,
凱塞林負責與蘇軍爭奪天空,
鄧尼茨負責把所有援助蘇聯的東西送入海底。
回覆列表
二戰德國各個將領簡述
第一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 全名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又名埃裡希.馮.萊溫斯基(1887-1973),德國陸軍元帥,軍事家、戰略家,與隆美爾和古德里安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三大名將。參加過一戰,一戰後先後擔任過柏林第三軍區參謀長、陸軍參謀部第一處(作訓處)處長、總參謀部首席軍需長。1939年末,曼施坦因提出了西線作戰方案(後被稱為“曼施坦因計劃”),後被德國高層採納實施,直接導致了法國戰敗投降。1941年9月-1942年7月,曼施坦因任第11集團軍司令期間。他組織指揮了克里木戰役。攻克塞瓦斯托波爾,殲滅蘇軍克里木方面軍,俘獲蘇軍超過46萬,並晉升為陸軍元帥。1943年2-3月,指揮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發動哈爾科夫反擊—著名的“反手一擊”,達到了其軍事生涯的頂峰。曼施坦因的戰略天賦和環境造就了他天才般敏感的戰略嗅覺。在戰略上德軍無人能出其左右。後期他幫希特勒苦撐東方戰線。哈爾科夫反擊戰。這一戰讓他成為世界頂級的將軍之一。記錄在世界軍事史上。在戰術上,他也是盡顯其才華。在戰線全面動搖的時候。他依舊頂住前方壓力。收緊力量。繼續反擊。可以說,如果他做東線的總指揮的話。德國會撐得更久。而且後期他做東線總指揮也是實至名歸。大家都贊成的事情。德軍最厲害的戰略大師。連蘇聯人都說。這個曼施坦因真的是個可怕的敵人。如果德軍再多一個兩個這樣的角色。。那這場仗就很難說了。他的光芒幾乎蓋過了其他所有的將領。他的綜合才華。無懈可擊。只是在戰爭理論上。他缺乏建樹。他是靠直覺和天賦打仗的。1944年3月30日,獲橡葉騎士帶寶劍鐵十字勳章並被希特勒解職。1945年,曼施泰因被俘虜,判處18年徒刑。1953年獲釋。
第二古德里安
1888年6月17日生於東普魯士的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是一位陸軍軍官。古德里安13歲進入軍官學校,1907年畢業後,被分配到一個輕步兵營任見習官。一戰期間,他在騎兵部隊擔任指揮官和參謀。1931年,出任摩托化部隊總監部參謀長。1934年7月,德國組建了裝甲部隊,希特勒派古德里安為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擔任裝甲兵總監後,德國裝甲兵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36年至1937年,他寫了一本名叫《注意—裝甲兵》的書,書中闡明瞭他以後在戰爭中運用的坦克戰術。1938年,希特勒任命古德里安為機動部隊總監。1939年,古德里安任第19軍軍長。在閃擊波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波蘭投降後,古德里安又轉戰西線。1940年5月13日就渡過馬斯河,5月18日到達聖康坦,19日強渡索姆河,20日其前衛抵達阿布維爾和英吉利海峽,接著又由阿布維爾向北推進,22日佔領布倫。6月,古德里安被任命為第二集團軍司令。1941年6月28日,古德里安擔負了向莫斯科方向突擊的任務。節節獲勝,10月,曾攻到距莫斯科幾十公里的地方。1943年2月,希特勒任命他為坦克兵總監。在他任職期間,德國的虎式和豹式坦克投入生產並裝備部隊。1944年7月,古德里安出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長。1945年5月10日,古德里安被美軍俘虜,不久獲釋。1954年,古德里安病逝。古德里安被稱為德國裝甲兵之父,其像至今還掛在德國軍營中。著名陸軍戰術“閃擊戰”創始人。
第三凱塞林
阿爾貝特.凱塞林1885年11月30日出生,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位德國空軍元帥。在橫跨兩次世界大戰的軍事生涯中,凱塞林成為了納粹德國最具指揮能力的將領之一,並躋身僅有27人的鑽石橡葉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獲得者之列。凱塞林是二次大戰德軍將領中最受歡迎的一位,其對手盟軍也給他取了個“微笑的阿爾貝特”的綽號。1904年以見習軍官的身份加入了巴伐利亞陸軍,服務於炮兵部門。1912年,完成了作為氣球觀測員的訓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曾在東西兩線服役過。之後,儘管未曾進入巴伐利亞軍事學院研修,凱塞林還是被分配至總參謀部服務。凱塞林在戰後留於德國陸軍中,於1933年離職,並赴任帝國航空部行政首長。並在1936至1938年期間擔任空軍參謀長。二戰期間,凱塞林指揮空軍參與了波蘭與法國的入侵行動、不列顛戰役和巴巴羅薩行動;他亦曾擔任南方戰區總司令,指揮地中海和北非戰場全部的德軍部隊;在二戰最後幾天裡,凱塞林還擔任德軍西線總司令。凱塞林的軍事才能與成就甚至贏得了盟軍的尊敬,但其名聲也因為屬下部隊在義大利的屠殺行徑而受損。戰後,凱塞林被宣判戰爭罪,並判處死刑,但隨後赦免為無期徒刑。由於媒體宣傳與政治因素,官方對外聲稱因“健康理由”而將凱塞林於1952年釋放。
第四隆美爾
隆美爾,1909年軍校畢業後開始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表現出色升至少尉。戰後在國防軍歷任步兵連長、軍校戰術教官、騎兵營長和軍校校長。1938年其《步兵進攻》一書受希特勒賞識,被任命為元首大本營衛隊長(上校銜)。1940年調任第7裝甲師師長,參加進攻法國。翌年2月受希特勒委派指揮非洲軍團。在北非作戰中,善於以裝甲坦克部隊迅速機動,突破對方防線,深入穿插,多次擊敗英軍,被稱為"沙漠之狐"。1942年1月晉升上將。同年6月,因攻佔英軍北非要塞圖卜魯格,晉升元帥。但不久因兵力和後勤補給不足,被迫停止進攻。同年底,在阿拉曼戰役中敗退。1943年3月被召回國。同年7-11月任駐義大利北部的B集團軍群司令。1944年1月出任駐法國北部和比利時的B集團軍群司令,負責籌劃和準備在法國海岸抵禦盟軍登陸。只能說。他的戰術效果是驚人的。但是戰略方面。實在是有些讓人頭疼。在判斷盟軍登入地點的時候也犯了戰略錯誤。在加萊的大西洋壁壘成了擺設。所以。他只能第四。戰爭後期,對國社黨持否定態度,不過未有實質上的反抗。在諾曼底登陸戰役中,被英國飛機炸傷。後受七.二零事件牽連,被迫服毒自殺。
第五克盧格
盧格,曾受訓於普魯士軍官學校,1882年出生,1901年開始任野戰炮兵第46團營副官(少尉)。1912年畢業於軍事學,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在國防軍第3軍區步兵指揮部任職。希特勒上臺後,歷任通訊兵總監(少將)、第6軍區司令和第6步兵軍軍長(中將)。1936年晉升炮兵將軍,1938年任第6集團軍司令。1939年出任第4集團軍司令,參加入侵波蘭,後升為上將。翌年進攻法國,晉升元帥。1941年參加閃擊蘇聯,曾一度進抵莫斯科城郊。同年12月,在蘇軍反擊下敗退,但仍為希特勒信任,委派其任中央集團軍群司令。1943年10月受傷後,調回大本營預備軍。在此期間,上層的反希特勒密謀分子曾與其聯絡,但未獲其支援。1944年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於7月出任西線德軍總司令,旋即因七.二零事件受嫌而被解職,返國途中自殺。
第六莫德爾
德爾,1909年開始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西線作戰。戰後繼續在國防軍任職。1938年晉升少將。1939-1940年曆任第4軍參謀長和第16集團軍參謀長,先後參加入侵波蘭和法國。1941年指揮第3坦克師閃擊蘇聯,10月升任第41裝甲軍軍長。翌年升任第九集團軍司令。忠於希特勒,敢於直言,以作戰勇猛著稱。1944年獲元帥銜,先後出任東線的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和中央集團軍群司令,以焦土作戰抵抗蘇軍的戰略進攻。同年8月調往西線,任B集團軍群司令,組織對盟軍的防禦。1945年4月,在魯爾戰役潰敗後自殺。
第七舍爾納
爾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參軍。戰後在國防軍任職。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歷任師長、軍長,參加入侵波蘭、希臘和蘇聯的戰役。由於狂熱擁護納粹制度,戰爭後期成為希特勒的親信。1944年2月任陸軍總部納粹黨督導部長。同年4月升任蘇德戰場的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7月調任北方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1月任防守奧得河的中央集團軍群司令,4月晉升元帥,在希特勒的政治遺囑中被任命為陸軍總司令。戰後作為戰犯受蘇聯軍事法庭審判。1955年轉往聯邦德國,1957年被慕尼黑法院判處4年徒刑(這個可能與其在45年槍斃了一個老兵有關)。
第八勒布
勒布,1895年入伍服役於野戰炮兵第4團;1898-1901年參加八國聯軍侵華鎮壓義和團運動。1903年畢業於巴伐利亞軍事學院。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6年獲荻馬克斯-約瑟夫騎士勳章(少校銜),被稱為"威廉騎士勒布"。戰後在國防軍歷任炮兵團長、軍區參謀長。1930年任第七軍區(慕尼黑)司令兼第7師師長,晉升中將。希持勒上臺後,升任第二集團軍司令。1934年升炮兵將軍,成為德國戰史上著名的防守戰略家,反對發動戰爭,對虐待猶太人的政策極為反感。1938年2月曾被希特勒解職,退役。同年7月重新服役,出任第十二集團軍司令,參加進佔捷克斯洛伐克蘇臺德區。後調任西線C集團軍群司令。1940年參加攻佔法國,晉升元帥。翌年調往東線,任閃擊蘇聯的北方集團軍群司令,率部沿波羅的海岸向列寧格勒方向進攻。1942年1月,因久攻列寧格勒不下而被解職,轉入預備軍。1944年退役。翌年被美軍逮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犯,在紐倫堡美國軍事法庭上被判處3年徒刑,後獲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