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梧桐樹邊羽

    詩詞創作中怎樣避免新舊韻的混用?李商隱一弦一柱思華年出律嗎?

    因為經常回答朋友們關於詩詞格律的問題,所以長期被當做格律派看待。這也沒有問題,但是個人格律意願並非很強烈。我有一貫的詩詞態度,那就是:

    寫詩這回事,不當回事才是事。

    無論怎麼高階化、美化,詩詞這些東西就是一點精神糧食,在世俗生活中可以陶冶一部分人的性情,但是對大部分現代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即使在詩詞昌興的唐宋,正經文人也是將之視為實現自己經世治國、探求學問的一項技能而已。所謂之:“詩詞,末技爾。”

    將一些表達感情的,帶節奏的韻文(還是古文)抬上瑰寶的地步,讓普通人仰視,其結局只有越來越凋零。

    一項文化,要想真正昌盛起來,唯有接地氣。如果書法不是下沉到小學生興趣班,純粹靠書協的老人們來敝帚自珍的話,早已經被掃進博物館裡去了。詩詞也是一樣,要想靠詩協、靠老幹部來興起,其實是自尋死路。唯有近來的各種詩詞綜藝,才算是真正往親民路線上行走。

    唯有潮流的,才是有生命力的。

    而詩詞是高雅文學,自宋朝之後自矜身份,越走越涼薄。今天的各類綜藝活動雖然只是背詩大會,但從調動大眾文化積極性方面來說,畢竟是好事。

    詩詞文化,唯有下沉到民間,才有可能恢復活力。

    而下沉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大家都明白詩理,不但能讀懂、賞析古詩詞,還要學會創作古詩詞,讓新的活力、題材注入到老的文學體裁之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而新舊韻的選擇使用,就是一個首當其衝的問題。

    為什麼不能混用新舊韻

    不學平水韻?從初唐到民國的舊體詩都是押平水韻的,而平水韻的字詞發音和如今遵守新韻的普通話發音有很大的不同。這是因為元朝的南下,帶動了北方語系南侵造成語音流變的結果。世俗生活中人們的語言向北方文化屈服了,但是在相對高階的文言文詩詞中,因為元朝統治者的不重視,使用平水韻,也就是唐音宋調作為這種高階文體的寫作基礎,得以留存了下來。

    這是文化的不屈服,但直接就造成了今天我們閱讀古詩詞的難點。

    雖然語言在融合中大致相容,古音中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對應今天普通話的一、二、三、四聲,但是原來的入聲字在北方語系中完全沒有,導致大量入聲字的發音歸入了其它聲調,就是“入派三聲”。

    入聲字派入“上、去”聲的還沒有問題,在平仄中反正屬於仄聲,但是派入“平”聲的字就會導致平仄格律在使用的時候出現混亂。“一”、“白”這些字在古代是入聲字,是仄聲字,而在今天卻是“陰平”、“陽平”,屬於平聲字——所以我們說新舊韻最大的區別和難點就是“入派三聲”。

    如“白日依山盡”,我們說平仄是“仄仄平平仄”,一個標準的仄起仄收的律句,經常就有朋友疑惑,這不是“平仄平平仄”嗎?這還不是關鍵位置的平仄混亂,無傷大雅。像“清明時節雨紛紛”,平仄是“平平平仄仄平平”,其實是一三不論的“平平仄仄仄平平”,是一個平起平收的律句。但是如果按照今天新韻的劃分,就變成了“平平平平仄平平”,四連平,失替,就不是律句了。

    新舊韻的區別就已經會造成平仄關係分析的混亂,就更加不要說新舊韻混用了。

    要如何避免新舊韻混用呢?

    學習平水韻,也就是學習舊韻。

    因為新韻對會說普通話的我們來說,毫無難度。而賞析古詩詞,只有在自己清楚平水韻之後,你才能真正讀懂一些作品,從作品中得出自己的觀感、體會,而不是坐在臺子下面,專家怎麼說,就怎麼理解。

    只有自己學會賞析古詩詞,才真正有可能進入詩詞創作思路,從而寫出舊體詩詞。

    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注意平水韻的學習區分。

    其實要避免混用有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那就是隻用新韻創作詩詞,而舊韻(平水韻)只用來賞析古詩詞。出現新舊韻混用基本上是想用舊韻寫詩,而混入了新韻,絕對不會出現用新韻寫詩混進舊韻的現象。

    如果你想要追求用平水韻寫詩,那麼就必須用心地學習平水韻,只有透過不斷學習、不斷試錯,才能慢慢杜絕混用。而這個過程中使用軟體檢測、校驗是一種相對比較簡單快捷的方法。用得多了,逐漸對常用的入聲字產生了記憶,下次再用的時候就不會出錯,自然也就不會混用新舊韻了。說白了,還是一個入聲字的熟悉、記憶問題。

    要想達到不借助工具,出口成章舊韻舊體詩,除了死記,沒有捷徑。

    “思華年”的問題

    李商隱的這句詩在詩詞界爭論較多的就是明顯失律的“三平尾”,其實這也是新舊韻的問題。但是並非簡單的新舊韻部發音不同,而是“思”這個字在古代有兩個發音,一個是“sī”,是平水韻“四支”部,是平聲;另一個是“sì”,是平水韻“四寘”部,是仄聲。而發去聲的時候,是“哀以思”的意思,不僅僅“思”,還帶入了悲傷的感覺。

    “一弦一柱思華年”的平仄其實是“仄平仄仄仄平平”,實際上是首字不論的“平平仄仄仄平平”,是合格的平起平收律句。

    李商隱作為晚唐最重要的詩人,在格律詩完全成熟的時代,不可能出現這種低階錯誤。所以這句詩的意思就是:一弦一柱都讓我傷感地追憶青春年華。“思”在這裡就已經為整首詩的情感定下了傷感的基調,並不是僅僅代表回憶這麼簡單。

    三平尾是公認的格律詩的大忌。前兩天有人在我一篇討論三平尾、三仄尾的文章評論裡搬出王力的書,也是用“思華年”舉例說三平尾是可以的,還有就是王維的“春山空”。其實王力的書就在下面注清楚了王維的《鳥鳴澗》是古體詩,不屬於格律,而“思華年”則是“仄平平”,是合律的。可惜他只看正文,堅持說三平尾沒問題,因為下面的註解不是正文,所以正文說沒問題就沒問題,還口出惡言。

    那像這種偏執的讀書方法,除了把自己讀成蠢貨之外,毫無裨益。

    就好像我站這兒說書,叨逼叨逼的,你路過聽一下,覺得不好,往地上吐口痰,我還非得跟你理論不成?權當沒看見唄。

    眼不見心不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麻木又壓抑,外表開朗活潑,內心自卑懦弱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