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齊步走走

    還是有幫助的

    比如1、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譯文】人必須在做事上磨鍊,才能真正站得住腳;才能做到於靜中能安定,在動中也能安定。

    2.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閒話、管閒事。

    【譯文】堅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時間說閒話、管閒事?善念發而知之,而充之;惡念發而知之,而遏之。

    3、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

    【譯文】悔悟是去除病的藥物,但最為重要的是改正錯誤。

    4、與朋友論學,須委曲謙下,寬以居之。

    【譯文】與朋友談論學問,必須婉轉曲從謙虛下問,與之寬和相處。

    5、聖人亦是學知,眾人亦是生知。

    【譯文】聖人也是透過學習才瞭解道理的,眾人也是天生就具備瞭解道理的本能。

  • 2 # 陽明聖學讀書會

    王陽明心學歷經五百年,他個人在立言立功立德都充分印證了心學思想符合天地大道,幫助我們事功立業,乃至現在日本的商業模式的成就。心學和我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學習和運用心學,先要明白陽明先生的心學主旨。

    王陽明心學思想的建立過程中經歷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階段。

    1.“心即理”是王陽明在創立他的學說第一階段提出來的儒學觀點。

      王陽明認為:心就是天理,是乾坤的法則。天地諸事萬物,舉凡綱常倫理、言行舉止,成敗榮辱等等,無一不是根於吾心而森然畢具。王陽明提出心即理的觀點,他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義,心外無善,他認為萬事萬物之理沒有超越於心,他提倡理需要從自己心上體去認知,不需要向外去求只需要從心上找到。

      王陽明在創立學說的初期就提出了心即理的論斷,所以終其一生都強烈反對迷信外在的權威,反對僵化的規範和教條,反對那種把知識變成禁錮身心的束縛,認為心作為生命的精神本體是與宇宙之道同源的,具備著自我成聖的一切潛能,心的潛能超越人世間的一切精神權威、理論權威與學術權威。

      王陽明的“心即理”學說,把精神本體和宇宙法則視為同源,認為他們都同樣創生於宇宙中,都產生自同一的宇宙起源。王陽明主張“天下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意思是說天下之理與心外之物沒有一樣能夠超越出“心”也就是精神本體所寓含的宇宙根本法則之外的。

    2,王陽明提出心即理後,自然就不主張崇拜權威,不強調向外泡在故紙堆中去學習,而要向自己的心上去尋找,這注定了他的學說特別強調實踐。因為學習者自己心上的知識,並不在書本中,並不在過往的經典中,所以也必須向自己的心上去尋求,唯一獲得先天智慧的路只有親身去實踐,所以王陽明在創立學說的第二階段就自然而然地提出了“知行合一”。這也意味著修習王陽明的學說必須知與行並進,缺一不可。

      王陽明說過:“若傳習書史,考正古今,以廣吾見聞則可;若欲以是求得入聖門路,譬之採摘枝葉,以綴本根,而欲通其血脈,蓋亦難矣。”

    3,王陽明在第二階段提出的“知行合一”是第一階段的“心即理”的延續的補充,其內在的邏輯是完全一致的。王陽明在寫給門生的信《答顧東橋書》中說:“朱熹說:‘人想要學習的,就是心與理而已。’心雖然主宰一身,而實際掌管著天下之理;理雖然散在萬事中,而實際並沒超越一人的心。在心之外去尋求理,這是造成知行一分為二的原因;如果反過來就在吾心上去尋求理,這就是我提倡的聖門的知行合一之教。”

      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也是根據當時明朝的社會現實而因時而發的。明武宗時,皇帝昏庸,宦官專權,貪官汙吏橫行,叛匪風起雲湧,政權搖搖欲墜,社會倫理綱常紊亂,社會危機四伏。王陽明身為朝廷官員也感嘆經世致用無門,他感嘆地說:“今天下波頹風靡,為日已久,何異於病革臨絕之時。然而人是己見,莫肯相下求正。”

    4,王陽明開始系統地向門生們講習致良知是在虔州,也就是江西省贛州府贛縣。王陽明在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和經歷張忠、許泰等奸臣諂害後,對儒家上古聖賢講的良知有了全新的認識,他開始向門生們講習“致良知”的聖賢之道。

    王陽明心中慢慢清晰心學的感知和應用的規律,越來越清晰,最後發現孟子講的“致良知”三個字完美的表述這一切,《傳習錄》都是在論述致良知。

    5,正德十五年六月,門生陳九川被貶官後就來到虔州追隨王陽明學習聖賢之學,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有了許多收穫,也同時產生了許多疑問。陳九川就向王陽明求教說:“近來工夫雖若稍知頭腦,然難尋個穩當快樂處。”

      王陽明說:“爾卻去心上尋個天理,此正所謂理障。此間有個訣竅。“

      陳九川問:“請問如何?”

      王陽明說:“只是致知。“

      陳九川問:“如何致?”

      王陽明說:“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底準則。爾意念著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實實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他這裡何等穩當快樂。此便是格物的真訣,致知的實功。若不靠著這些真機,如何去格物?我亦近年體貼出來如此分明,初猶疑只依他恐有不足,精細看無些小欠闕。“

      

      陳九川的提問,水到渠成似的觸發王陽明向門生講習良知的動力,他開始全面而系統地向門生們講習“致良知”的聖賢之路。王陽明也說過他曾經懷疑過良知的學說,因為少年曾經沉溺過佛教與道教,“致良知”之說和各種讓人眼花繚亂又充滿玄機的宗教理論相比太過於樸素,太過於簡單,所以他也曾經忽視過致良知,但經過贛州這段極其險惡的歲月,他從這百死千難的經歷中體會到致良知的妙用。

    6,“致良知”是王陽明在他先前提出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基礎上,經過實踐體悟總結出的聖賢學說,“致良知”是王陽明的新聖學走向完善成熟的標誌,從此他講習的聖賢之道就越來越趨於簡易。

      王陽明發現良知原是人人心中都存在著的,人只要依著心中良知去行事,便能得穩當快樂。朱宸濠因為良知矇昧,造成他身為皇親國戚的藩王卻野心勃勃地起兵謀反了;江彬、許泰、張忠等人良知矇昧,他們身為皇帝寵

  • 3 # 許躍

    王陽明(1472年10月一1529年1月)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心學集大成者。明代心學發展的基本歷程:陳獻章開啟,湛若水完善,王陽明集大成。其主要內容,知行合一,致良知。致良知,就是培養自己時刻都在提醒自己的內心,存有“存善去惡”,要時時省察剋制,要時時注意自己心中孶生出來的“惡”,一旦意識到自己生了惡,就要毫不留情地去克去,日積月累就能夠達到“明明德”的境界。

    王陽明心學的哲學思想,對我們每個人的幫助都是很大的。一是能夠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內心,並且將自己的內心培養成一顆從善之心。因此我們就會產生一種為別人著想的善良,當我們有了這顆從善之心,我們每個人就會變得柔軟、溫良、恭謹、謙卑,當我們有了從善的思想意識,就會發出真善美的語言,進而就會付出對社會有益的行為,這些行為又會培養我們良好習慣,有了良好習慣,我們就能得到一個非常好的命運。三是王陽明的心學會讓我們的思想意識健康,思想的健康一定會帶來身體上的健康,思想和身體上的健康,我們的生活一定會非常之愉悅美好!人生,也就一定會綻放異彩!

    王陽明的心學,是指導我們走向幸福生活的一盞明燈。

  • 4 # 桐木掌門人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2017年10月我離開北京前去貴陽生活了三個月,設想自己也能“龍場悟道”,每天在大街上都能看到“知行合一”標語,每天我會去觀山湖公司跑步思考人生。

    那段時間,可能是太清閒,徹底想清楚了自己的訴求,我從哪裡來、我要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要走向何方。。。。。。

    感謝陽明先生,我會繼續悟道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超市被人偷了東西,超市為什麼不讓查監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