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剛剛我寫了一篇很長的文章,後來我又給全刪了,其主題就是你在外地有家的感覺嗎?很多在外打拼的人都只是把家當做了一個睡覺的地方,其實家這個字,能給你帶來很多東西
1
回覆列表
  • 1 # 蹲山客老嶽

    家不等於房子,家等於家人。所以如果和家人在一起,在外地也能找到家的感覺。獨自打拼,在家鄉也會缺乏溫暖。我感覺所謂家的感覺就是和家人一起生活,暖暖的感覺。

    我現在就在外地,夫妻兩個在一起。租住在一個小房子中。每天下班一起做做飯,吃的很開心。雖然熟識的親戚朋友沒在身邊,但是我們隨時也都可以回去,並沒有居無定所或者很慌的感覺。

    在外地什麼感受呢?很多時候確實沒有家鄉舒適。沒有在家鄉,在父母身邊的放鬆,省心。當然,這也是我現階段想要的,走出舒適圈,然後讓自己多努努力,改變一下懶散的性格,目前來看效果還不錯。

    有些人會說,只要有決心,在哪都可以改變,讓自己進步。話說的有道理,但是我們是老百姓,有舒適的環境確實容易放鬆,偷懶。所以只好用外在環境來影響一下自己,人家孟母還三遷呢,最後傳為佳話,為啥沒人反過來說他們娘倆自制能力差呢,因為受到環境影響是人之常情。

    人在外地,生活成本高,能依靠的外力少,大多的東西都要靠自己打拼,這樣能激發自己的幹勁,養成一些好習慣,改掉一些壞習慣。至少我已經戒了煙,每天學習新東西也是之前的很多倍,養成了早起,每天運動等等的習慣,我覺得挺好。外在壓力大了,下班回去有老婆相伴,溫暖沒有減少,我對現在的生活還算滿意。

    我是老嶽!

  • 2 # 跟黨走l踐我行

    不喜歡長篇大論,在外地住在好,吃在好,工資在高,呆長了一樣想家,家的感覺肯定是沒有的,不管是以前沒結婚,還是現在已婚,都一樣,在外地的感受是,有錢誰願意背井離鄉呢?好好奮鬥,多掙點錢吧,然後回家創業,和家人在一起,最後今天平安夜祝在外地奮鬥的年輕人,平平安安,錢多,不加班,睡的好,吃麻麻香,

  • 3 # 煙雨江南45280246

    有那麼一天,或是那麼一刻,在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地方,最讓人懷念,觸動,感覺溫暖的地方,莫過於家鄉的味道了。

    也許,人經歷過多少,就有或多或少的愁,而鄉愁不是愁,是最美最真的回憶,是恆靜無聲最質樸的情懷,是遠戒不掉最深切的想念,是生命中最親和的感受,原滋原味,澄澈如水,醇厚自然中微帶那麼一絲絲甜甜的平和傷感,無論在得意或失落時,都是一種最溫暖任你恣意疊放的精神港灣。

    人在他鄉,無論遠近,總感覺是一山一水之間就已是御隔的天涯。彷彿在忽爾之間,不一樣的感覺,已然親疏立分。一縷記憶的牽絆,飛往那寂靜清晰的白牆黛瓦之間,繚繞升起的炊煙下,有我們兒時踮起的腳尖,等著吃飯饞涎欲滴的表情;延伸在村頭巷尾的青石板,行人走過的踢踏聲,有我們希望聽到的挑貨郎的腳步時,那種期盼。

    還有那一脈綿延蕩起的鄉峰脈勁,在四季如歌裡景趣橫生;那一彎曲婉連環的鄉水柔旖,在歲月長河中生生不息;那一片氣息悠芳的鄉土凝露,在晨陽暮雨下清新滋潤;那一句親切自然的鄉音破懷,總讓人無端地憶念忽起。

    在異地呆得久了,在某個無人的夜晚,偶爾用文字的方式,在一張白紙上,墨染了一遍思鄉之情,勾起的往事,久違成一縷縷傾滿心胸的懷想,也算是在腦海裡重新經歷了一次純真的年代。

    猶記得Sunny明媚的日子裡,靜水流深的河流,有藍天倒影,白雲依依,那節奏緩慢舒爽而不是慵懶的惰性。星稀夜空下, 明月抱懷,拋灑在門前樹下,被風搖曳的那株黃桂,清影翩翩,異樣的柔靜,舒美………………。

    如果有心,將家鄉的印記,存檔在流年的時光,陪伴在一路的紅塵過往裡,總不會讓人獨自的孤單,總有些些許的慰藉。

    有時感到,這未知的時光若天際,涅槃不熄,包攬了眾生萬物,一切都是那麼自然,有些又悄悄地湮逝!正如那風雨,不邀自來,那花葉,雖留卻落。唯流年清寂,山水依依,深埋進歲月裡已成風影的故事,時時牽扯著一些篤誠的回憶,任是山風海雨,我自安然,我自無恙,只因那美麗的鄉愁一直相伴!

    說這麼多,無需多言,在外地永遠也沒有家鄉的感覺!

  • 4 # 七崽歐尼

    在外地沒有家的感覺,家人在哪裡,哪裡才是家在外地又孤獨,又無助,只能一個人熬過所有,只能依賴自己。獨在家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如果家長髮現的好的話,又有誰願意離開自己家鄉呢

  • 5 # 莉小姐1313

    生活在蘇州,這個城市我很喜歡!當然地方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而是生活圈子裡的那些人,會不會讓你有家的感覺…

  • 6 # 每天每秒

    別人越長大越想要離開家去世界上摸爬滾打,我好像越長大越真切渴望那種有家的感覺。我又好像一直特別戀家,高中去外地讀書的時候,第一年住校,渾身排斥,也不是不喜歡學校不喜歡那座城市,就是,沒有歸屬感。每週末放學,看著同學一個個揹著包結伴坐公車回家的時候,我就只能趴在教室外面的陽臺上看著外地生活,看著車來車往,看著萬家燈火……眼淚止不住往下流,在外地需要更堅強、更努力,去面對一切已知未知……

  • 7 # 華姐162063250

    做為一個北漂,租房子住找不到家的感覺,別人說回家,我總是說回公寓。兒子說一家三口在哪裡都是家,現在出來好幾年了,每次回老家走在路上都能感受到親切感,熟悉感撲面而來

  • 8 # 西紗窗下

    謝謝邀請。人在外地有沒有家的感覺?首先要明確家是什麼?在常態下通常所說的家,應該是起碼有那麼一部分屬於你自己(人生的不同階段家的含義不同),它是你出生的搖籃,幼年的依賴,成長的依靠,生活的源泉;它是寒冬的棉襖,盛夏的甘泉,溫暖的港灣,沙漠的綠洲,心靈的慰藉,奔波勞累後的暖窩。在外地工作並打拼的你,有沒有家的感覺,關鍵看你是否有自己的房子和那個真心關愛你的她(他)。我的幾個好友早年有當知青、農工(農科院所)、技術員、幹部、留學生的經歷,都有長期在外居住的經歷,不管在外住的是集體戶、村鎮招待所、賓館飯店,只要是離開父母(婚前)或妻兒的那個家,在其他任何地方居住基本都沒有家的感覺(哪怕是金屋銀屋也不如自己的草屋)。當然,這絕不是離開故土在外地就不能有家的感覺,但要有以下因素:1,努力拼搏,長期積累,打下良好經濟基礎,創造穩定、較好的生活環境。2,有自己的房子,把父母接去一起生活,自己有房子心裡才有永遠的家。3,帶上妻兒一起生活心才靜,才有家的溫馨和感覺。有這三要素,外地的家才不是一個字、一張床、一間空蕩蕩的屋子;才是那個夢寐以求、心安理得、朝思暮想的家。

  • 9 # 親愛的煬煬

    我就兩個時期去過外地,其他時間都在家裡。 第一次出門遠門是上大學的時候, 當老爸把我送到學校離開後,我眼淚不停的往下掉, 沒出過遠門的我心裡難受的要命,那種想家的感覺憋在心裡難以忍受,我哭著去電話亭給爸爸打電話,想對爸爸說我想回家。拿起電話時,我卻沒說出口,只問了句:爸,你到家了沒? 電話那頭傳來爸爸的聲音:我到了,好好學習。掛完電話我忍不住哇的哭了起來。 第二次出遠門是實習的時候經過幾年的離家我早已習慣,每天忙忙碌碌的,一個人的時候還是覺得孤獨,想家。一種無奈。 現在我每天都陪在家人身邊,每天上班,照顧孩子,陪伴父母,覺得好幸福啊

  • 10 # 新疆諾諾媽咪

    我在外地很多年 始終沒有家的感覺 心裡一直不踏實, 住哪裡都始終覺得那不是最終的歸宿,這種感覺很不好。特別不好,很想有個踏實的家

  • 11 # Max地球

    在中國,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在外打工的經歷,深漂,滬漂,北漂等等。我個人覺得出了國的人,特別是在歐美國家的人,才能深切的感受到思鄉之苦。在國內,不管你漂到那個城市,都是黃面板黑眼睛黑頭髮,感覺就跟在家一樣,如果想回自己的家鄉,買張機票或者火車票就可以回家了,很容易!

  • 12 # 心理諮詢笑逐顏開

    首先我們來看你定義的外地是哪裡?是你離開自己出生的地方,成長的地方,離開父母身邊,到了另外一個城市算是外地?還是你在城市裡生活了很多年,由於某種原因回到了自己兒時生活過的地方,這個地方也算作外地呢?

    對於外地和對於家我個人的觀點是外地是自己不喜歡待著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人有這樣的心理感受,在一個地方生活了十幾年,但是自己由於某種原因,真的很不喜歡這個地方,從心理的角度上講被排外的這個地方也算作外地。

    而對於家,只要和自己認為重要的人待在一起,哪裡都可以是家?比如說如果一個人很喜歡和父母呆在一起,那麼只要父母在身邊,處處都是家。如果一個人很喜歡和愛人呆在一起,只要愛人在身邊,處處都是家。而我是一個很喜歡孩子待在一起的人,只要孩子在身邊,對我來說哪裡都是家。

    家的感覺不是某個地方給的,而是身邊的人給的,有些人在出生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但是她的身邊是沒有人的,沒有親近的人陪伴,個人的感覺也是空虛的,生活也是沒有幸福感的。

  • 13 # 小燕子volg

    給你們說實話,也不怕你們笑話,我從小到大都戀家。上學時離家遠點上學住校很不習慣,只要不上晚自習就往家跑,經常被老師批評,浪費時間。參加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外地,那時年輕,剛開始都會每個星期往家裡打三四個電話,後來適應了外面的生活,打電話次數少了但是至少也會一星期一次,不為別的就是想聽下父母那熟悉的聲音。現在工作時間長了,還偶爾想家,在外面5年了,心始終沉不下來,一心想著回老家定居,同事都在工作地買了房子,長期定居下來,而我選擇了回家發展,我知道不論在外面漂泊多長時間最後還是要回去的,所以今年回家就不打算出去了。我明白這是永遠割捨不掉的鄉情。生我養我的土地。

  • 14 # 洪七公1953

    一個人去什麼地方是從這個地方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適合自已才會去,中國一句古訓叫,既來之則安之!雖然新地方是外地,但自己首先要儘快適應新環境,只有自己溶入進去,才沒生疏感,才能努力工作,把單位當作家,把同事當作兄弟姐妹,工作進步,升職加薪,心情愉悅,後面的談戀愛結婚,生兒育女,安居樂業不就順理成章了。否則,東遊遊,西蕩蕩哪有好感覺?

  • 15 # 小小的匠匠

    我在14歲離開家鄉,如今已經17年過去了…

    在這17年裡,我在很多地方生活過,數不勝數。記得剛離開家是去蘭州上學,那時候經常晚上偷偷的在被窩裡哭,想念家鄉的水,想念家鄉的土,想念家鄉的朋友和家鄉的…

    所有。

    3年以後,我踏上了南下的火車,在江浙滬一帶開啟了6年的工作經歷。說句真心話,我每天都會想家鄉,懷念過去,除了想念以為剩下的還是想念。

    在外漂泊這麼多年,沒有一點兒歸屬感。沒有一點兒家的感覺。我依舊孤獨的在人潮擁擠如海的城市。我感覺每個人都很相似,臉上寫著孤獨。或許是我們都怕打擾,所以便未接觸,那怕給對方一個微笑。

    後來,我辭職回到了家鄉。此刻已經離開家鄉9年了。然而在家已經找不到曾經的那種感受。朋友都出去了。我依舊覺得很孤獨。

    接下來去了國外,開啟了數年海外生活。說句真心話。剛開始沒什麼,到最後兩次去。經常覺得去國外就是回家。這種感覺很奇怪。

    那幾年挺幸福,並不是因為掙錢多少,也不是因為親情或愛情。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一個真誠的微笑。就這麼簡單。

    在後來,我結婚了。在女方生活的城市。距離我的家鄉足有7000裡遠。我的家鄉在西北,她在東北。如今生活也算是曾夢寐以求的。但對家鄉的思念依舊未停止過。

    記得趙本山有部電影名為《落葉歸根》。深有感觸。所以我想以後如果我有能力了,我會回家報效家鄉。讓我的家鄉變的更加美好。這是我最近幾年有的一個夢想。

    如今離開家鄉17年。還是想念家鄉,但如今我更多的時候不會覺得孤獨,主要是我知道,我曾經的那些朋友現在都有了歸宿。過去就讓它過去吧,別總和過去過不去。

    如今看來,哪兒有幸福與快樂,哪兒就是我的家鄉。就讓我出生的故鄉,永遠的烙印在心底,它將是我心中最美的回憶,永生揮之不去…

  • 16 # 脫產的新生代農民

    我在外面已有廿多年了,呆得最久的是現在這坐城市——寧波,一呆就是二十年。

    但是,儘管在這裡呆了這麼長的時間,總感覺這裡不屬於我。

    每當春節臨近,總有一種歸心似箭的感覺,會提前一個月就把車票定好。

    可是,每次回家之後,就是有一種不想出門的感覺。

    過完年,來到寧波,又開始辦著手指頭數,還有多久多久又快過年了。

    總之,就是一種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感覺。

    我不管走到那裡,不管外面的條件有多麼優越,都誘惑不了我思家的感覺。

    我的思維意識裡,根在哪裡,家就會在哪裡。

  • 17 # 飛行小白Star

    其實在我的腦海裡,家是一個能讓人感覺輕鬆,很很快樂的地方,並不是說只有根在或者什麼樣,就這樣,一回到家能放下所有在外的偽裝,坦然的面對家人,只有在家時的那種輕鬆是無法言語表達出來的。

  • 18 # 青圊我心

    在外地已經有十幾年了,並沒有家的感覺!可以是我性格還是較傳統吧!在這工作生活十幾年,始終只把這裡當成暫住之地,並沒有想在這定居的想法,也沒有歸屬感!想得最多就是當有一天掙的錢,足夠自己養老時,一定要回家鄉!

  • 19 # 原力NLP教練

    離開家鄉20多年了。

    在深圳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有了孩子。

    對我來說,有家人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 20 # 河北姑娘在北京

    十多年了一直再北漂,因為能力有限,也沒能在北京給自己安置一個家,一直都是租房住,碰見好的房東,不老漲房租就可以踏實幾年,碰見老漲房租的沒譜住了一年多就搬家了,所以在我的思想裡就是在外面賺錢,租的房子就是一個臨時住所,不敢賣太多的東西,因為不知道那天或許又要搬走,所以怎麼可能有家的感覺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曹丕為什麼要給於禁講荀林父,孟明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