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37226028394

    1.李白屬於浪漫主義,杜甫屬於批判現實主義 。

    李白詩歌各具特色,風格多變,以“飄逸”二字難以概括其不同時期的風格。出蜀前後,李白遊奇覽勝,受道家思想影響很深,詩歌“飄逸”的風格比較明顯;一入長安受到挫折,但他並未失去希望,詩風豪邁奔放、感情熾熱,反覆歌詠自己有才必用;二入長安之後,李白仕途坎坷,國事也日斷衰敗,蒼生水深火熱,詩風一步步接近晉中之窗現實,豪放之中充滿憂國憂民的沉鬱之情;晚年流放夜郎之時,李白多以衰怨悲痛的筆調抒發情懷,揭露現實,鞭撻社會,詩風明顯轉為悲壯。

    杜甫的詩歌風格形成於安史之亂時期並逐漸在苦難中成形。杜甫深入社會並關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視寫實。他揹負著對晉中之窗國家和民族任務的沉重責任忠實描繪時代的面貌和自己內心的感受。杜甫“沒飯不忘君”,藝術風格沉鬱頓挫。自中唐到宋代以來都繼承了杜甫的寫實風格。尤其是宋代江西詩派更是杜甫視為宗祖。他的影響力巨大。

    2.李杜創作的最根本區別,簡單講來,乃在於對待主客觀的不同態度。用王國維的話說,李白屬於‘主觀詩人,杜甫屬於‘客觀詩人’,杜甫擅長客觀描寫,代表作是敘事詩,他的抒情詩也帶有客觀色彩。

    李白擅長自我抒情,絕大部分是抒情詩,他的敘事詩也帶有抒情色彩。其詩始終以“自我”為中心,強調和提升主體的作用,以至達到對客體(描寫物件)的駕馭、征服的程度。例如:《蜀道難》。詩人反覆詠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其用意正在於處處暗示詩人形象的存在。

    杜甫詩的社會內容是透過一幅真實的生動的社會生活圖畫直接呈現的。因而容易被人認識,李白詩歌形象主要是詩人自己,而不是客觀的社會生活,因而他的社會內容不容易被人認識。

  • 2 # 禪悟淨慧

    李白和杜甫寫詩的風格有什麼不同?

    首先得說兩個人出身和社會地位,因為這個直接關係到人生的經歷和閱歷,從而才能影響到詩歌創作的走向。

    1。李白從小就是富家子弟。也就是富二代,生活上無憂無慮,響噹噹的公子哥。性情當然是有錢就任性了,狂傲不羈,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人生軌跡留形成了天老大地老二,我是老三。頗有玩世不恭的態度。由於幾方面的原因才促成了他的詩歌充滿了浪漫主義。

    2。杜甫官宦世家出身。但是到了他這一代沒落了,不得不為功名奔走。動盪戰亂的社會給他帶來了不盡的痛苦,甚至餬口都難以維持,人生的閱歷和自身的苦楚,無處宣洩。生不逢時在社會的最底層奔忙,親身體會到了國破家亡的現實生活。所以他的詩歌多於寫實,寫百姓的生死離別,可以說是史詩家。

    兩人的風格舉例說明,從中看出他們之間的特點。

    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想象力豐富,畫面感強烈,浪漫中不失詩意文采。

    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的詩不能說他沒有想象力,但是沒有浪漫氣息,完全是是在說現實社會中的真實事件。

    從以上的詩歌可以看出二位的差別很大,這也是我們鑑賞注意的問題。

  • 3 # 非遺旗袍傳承人收藏

    李白和杜甫的寫詩風格有什麼不同?

    前言:

    李白和杜甫是中國唐代詩歌的乃至中國古代文學的兩座高峰,我們分別稱他們為“詩仙”“詩聖”.他們共同經歷了唐王朝由極盛到動亂的歷史。面對這個亂世,他們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詩歌藝術風格和個人性格。

    一、寫詩風格

    1、

    李白的詩歌豪放不羈,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被稱為“詩仙”。

    2、

    杜甫的詩歌沉鬱頓挫、憂國憂民,充滿現實主義,被稱為“詩聖”。

    二、兩者身處時代背景不同

    1、

    李白身處盛唐,國勢強盛, 文人渴望建功立業,所以李白作為盛唐時代的文人,他所寫的詩作也與時代相呼應,表現出雄心壯志和遠大抱負。

    李白是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繼承了自《楚辭》以來的浪漫主義傳統,其詩感情熱烈,氣勢宏大,想像豐富,語言清新,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在唐朝最強盛的年代,詩作風格抒發個人情懷,詠唱對自由人生、個人價值的渴望與追求。

    2、

    而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所以杜甫的詩歌表現為格律嚴謹、情感內斂、沉鬱頓挫、充滿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以及他憂國憂民、悲天憫人的性格特徵。在戰亂中顛沛流離的杜甫詩作風格和苦難的生活中相照應,顯得哀婉沉痛。

    三、成長環境不同

    1、

    李白年少時博覽群書,“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他還仗劍任俠,“十五好劍術,遍於諸侯”。(《中國文學史》)他年少是曾廣有遊歷。這一切都對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響,還直接導致了他詩歌浪漫主義風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輕儒,輕財好施,喜歡豪飲。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脫又是積極入世的。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別人所不能及的。

    2、

    杜甫出身於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審言是初唐重要詩人,所以對杜甫來說從仕與詩歌都是家業。他曾對兒子說“詩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養,終身都有輔佐君王的願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窮困潦倒,從而形成了他憂國憂民悲天憫人的性格。他的詩歌也因此偏重於現實主義。

    四、追求不同

    1、

    李白終其一生都徘徊在出仕與高蹈之間。他在《蜀道難》中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從中透露了對社會的某種憂慮,他說“黃鶴之飛尚不得過”“劍閣崢嶸而崔嵬”這可能是對當時政局混亂他抑鬱不得志的一種隱喻。

    2、在他的《行路難》中他用“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等太行雪滿山”來形容自己艱難處境。由於當時高力士楊國忠的受寵,賢士都被據在朝門之外,因此他發出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悲嘆,但他的樂觀主義天性又使他對理想追求都是執著的。他唱出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

    3、在《夜泊牛渚懷古》中他寫道“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借用謝尚知遇袁宏的典故來表明自己的懷才不遇渴望知音的心情。以上都說明李白對仕宦生涯是積極的。

    4、而另一方面李白又受道家的影響,不時又有高蹈出世的想法,而且他也曾在深山隱居過。在《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中他說“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山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表現了他對道家的崇信和對儒家的嘲弄和擺脫世情追求神仙生活的感情。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他描寫奇幻的夢境表達了對神仙世界的嚮往,最後他說“安能催眉事權貴,使我不能開心顏”表明了自己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汙的志向。可以說李白的一生都在出世入世的矛盾中前行著。

    5、而杜甫就簡單的多。他一生都在謀求獲得官位。

    6、

    “奉儒守官,未墜素業”(《進雕賦表》)。他一生都相信自己能有朝一日“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這種精神一直滲透在杜甫詩的字裡行間他的七律《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這首詩十分能體現杜甫詩歌的特點,詩開頭就以景色引出作者心緒,與“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樣有動人的對比。

    其後寫出“萬方多難”的境況,最後寫出個人報負,他想像諸葛亮一樣建功立業。全詩即景抒情寫山川聯絡古往今來社會的變化,說人事又藉助自然景物,互相滲透互相包容。熔自然景物國家災難個人情感於一爐,體現了詩人沉鬱頓挫的風格。

    他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寫的是唐軍攻克安史老巢後詩人聽到訊息後的喜悅。全詩以流走的音韻真摯的情感快速的節奏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的《登高》全詩對仗工整,寫景抒情融合一體。前兩聯寫景,後兩聯結合自身衰老,歸結到零落潦倒的根源。其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千古名句。

    五、詩體上的區別

    1、

    在詩體上說李白擅長古歌行體,擅長五七絕句,他性格自由奔放使他不囿於格律音韻,他的《蜀道難》長短參差,他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雲》的前兩句“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使用的是散文句法。

    2、

    而杜甫精於音律,擅長鋪陳排比。因此律詩尤其是七律是他的長處。在詩的音美形美的方面李白稍遜於杜甫。而在風格美方面,李白的飄逸豪邁,談吐天然是別人所不能學的。李白直抒胸臆多,樂則大笑悲則大號。而杜甫的詩多含蓄曲折沉鬱頓挫。這也是年輕人多喜歡李白而思想成熟的人多喜歡杜甫的一個原因。

    最後借用詩人韓愈的話做為結束語:

    韓愈說得好:“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他們兩人都是中國偉大的詩人,兩人的詩,是各有長處的。

  • 4 # 五穀豐登2

    李白和杜甫同是唐代最傑出的詩,文學成就當在伯仲之間。

    李白被後人推崇為詩仙,他的很多作品家喻戶曉,比如靜夜思的詩句床前明月光…………低頭思故鄉。

    杜甫被後人推崇為詩聖,在七言律詩領域獨領風騷。其詩作麗人行、月夜等作品快炙人口,為天下讀詩人所共識。

    李白杜甫合稱李杜,創作成就平分秋色,只是創作風格的各具特色!

    李白——浪漫主義詩仙;

    杜甫——現實主義詩聖。

  • 5 # 小米夜讀

    李白和杜甫的寫詩風格有什麼不同?

    李詩瀟灑飄逸。

    杜詩沉鬱頓挫。

    李白的詩歌是唐代詩歌浪漫主義的高峰。

    杜甫的詩歌是唐代詩歌現實主義的高峰。

    一為詩仙

    一為詩聖

    李白寫實,全靠靈感恣意而為,斗酒詩百篇。

    杜甫寫詩,往往有感而發,字句斟酌,“佳句三年得,一吟雙流淚”。

    李白的詩,大氣磅礴,愛用誇張,疑是銀河落九天。

    杜甫的詩,憂國憂民,陳述事實,後世頌為“詩史”

    李杜風格不同,但各自都是不可逾越的存在。

    韓愈贊二人道: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 6 # 視古菌

    李白和杜甫的風格區別,從主流歸類說起,李白屬於浪漫主義,而杜甫就是現實主義。

    李白的代表作《將進酒》,十分形象的體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人生得意須盡歡”,全詩氣勢豪邁,感情豪放,極具感染力,篇幅不長,誇張手法突出如“千金”“三百杯”“萬古愁”等,總之,曲折、奔放、豪邁、熱血沸騰。

    杜甫,一生約1500首詩被保留下來,其中很多傳頌千古,像三吏三別,《蜀相》《登高》每個時期都有代表作,人生坎坷,棄官逃難漂泊,詩歌大多帶有濃郁的政治和時代氣息,憂國憂民,對自身和世事的感懷,針砭時弊、悲天憫人,詩風抑揚頓挫。

    感覺李白詩風像一個人的年少輕狂時期,而杜甫像中年看盡世事後。

  • 7 # 藍顏一笑

    李白屬於浪漫主義,杜甫屬於批判現實主義 。

    李白詩歌各具特色,風格多變,以“飄逸”二字難以概括其不同時期的風格。出蜀前後,李白遊奇覽勝,受道家思想影響很深,詩歌“飄逸”的風格比較明顯;一入長安受到挫折,但他並未失去希望,詩風豪邁奔放、感情熾熱,反覆歌詠自己有才必用;二入長安之後,李白仕途坎坷,國事也日斷衰敗,蒼生水深火熱,詩風一步步接近晉中之窗現實,豪放之中充滿憂國憂民的沉鬱之情;晚年流放夜郎之時,李白多以衰怨悲痛的筆調抒發情懷,揭露現實,鞭撻社會,詩風明顯轉為悲壯。

    杜甫的詩歌風格形成於安史之亂時期並逐漸在苦難中成形。杜甫深入社會並關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視寫實。他揹負著對晉中之窗國家和民族任務的沉重責任忠實描繪時代的面貌和自己內心的感受。杜甫“沒飯不忘君”,藝術風格沉鬱頓挫。自中唐到宋代以來都繼承了杜甫的寫實風格。尤其是宋代江西詩派更是杜甫視為宗祖。他的影響力巨大。

    2.李杜創作的最根本區別,簡單講來,乃在於對待主客觀的不同態度。用王國維的話說,李白屬於‘主觀詩人,杜甫屬於‘客觀詩人’,杜甫擅長客觀描寫,代表作是敘事詩,他的抒情詩也帶有客觀色彩。

    李白擅長自我抒情,絕大部分是抒情詩,他的敘事詩也帶有抒情色彩。其詩始終以“自我”為中心,強調和提升主體的作用,以至達到對客體(描寫物件)的駕馭、征服的程度。例如:《蜀道難》。詩人反覆詠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其用意正在於處處暗示詩人形象的存在。

    杜甫詩的社會內容是透過一幅真實的生動的社會生活圖畫直接呈現的。因而容易被人認識,李白詩歌形象主要是詩人自己,而不是客觀的社會生活,因而他的社會內容不容易被人認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與孤獨症的家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