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秀宇21

    我覺得糖尿病主要是吃出來的富貴病,那就應該把以前的飲食習慣,運動習慣改過來,多看看書,集思廣益,明確自己是哪裡出了問題,然後改哪裡。少吃,多運動。下載個營養搭配APP,明確自己明天攝入的熱量值。

  • 2 # 秋天的童話樹

    為了治療糖尿病,我試過藥物、胰島素兩種方式,中間換過多種治療方案,然而血糖控制仍然不佳。透過日常對血糖的家庭監測,我發現除了要堅持規律服用藥物外,最主要的還是要調整生活方式和控制飲食,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透過觀察我發現,在以下幾種情形下我的血糖會發生明顯波動:

    1、晚餐吃得比較豐盛或比較晚;

    2、飲酒

    3、熬夜

    4、心情差

    5、吃了甜食

    而如果連續幾天我的步行數較高的話,血糖就會相應的下降。因此,我認為控制糖尿病不在於吃不吃水果或吃不吃糖,主要還是保持規律生活和清淡飲食,並給予適量的體育運動或體力勞動,並密切關注自己糖化蛋白的變化。正確在較長期間內保持血糖平穩。

  • 3 # 毛雄軍

    1、生活在這個世界,壓力山大。越憂心越容易得糖尿病。2、吃得越來越好,晚上加班吃夜宵,讓胰島不停的工作。3、早9睌6上班族沒辦法運動。4、西醫會告訴你,糖尿病會產生副作用,你會越來越怕。首先空腹10以內的血糖,沒事。沒西醫說得那麼可怕,減少壓力,管住嘴邁開步,50歲以內自然會好,50歲以上中醫調理也會好,10以上的血糖,會好比較難,那需要毅力和決心,放下所有的壓力與中醫配合,晚上儘量少吃,多運動。60歲以上,血糖10以上,那麼吃西藥,享受人生吧!

  • 4 # 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正確看待糖尿病,得了也不要慌

    剛確診的患者,往往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根本無所謂,不重視,滿不在乎,卻不知疾病並不會因為你的不在意而放緩步伐,而不及時採取治療措施反而會加重病情;第二種則是過度緊張,產生恐懼、焦慮、懷疑、抗拒的心理,結果導致血壓、血糖都控制不好。

    心理治療對於糖尿病的控制至關重要,對於糖尿病,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戰術上重視,戰略上藐視”,事實也證明,經過積極治療,糖尿病患者的壽命是可以跟其他人一樣長的。因此,既然得了糖尿病,請冷靜地接受這個事實,沮喪於事無補,應該積極行動起來與它作戰。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糖尿病患者要多瞭解有關糖尿病的知識,相信自己一定能透過合理的調節和治療將病情牢牢控制住,有了這一心理暗示,人會不由自主變得樂觀、開朗,更有勇氣和信心,而這種必勝的信念也對疾病的治療有積極的效果。並且糖尿病的治療是終身的,樹立起與疾病做鬥爭的信心和勇氣至關重要。而且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治療糖尿病需要依靠醫生,更要依靠自己

    對於很多疾病的治療來說,患者都很依賴醫生,由醫生主導治療,可治療糖尿病的主動權卻掌握在患者的手裡。

    因為糖尿病屬於一種生活方式病,控制病情也要從改善生活方式開始,而如何管住嘴、如何邁開腿,能否執行醫生給出的藥物,積極配合進行病情監測等各種指令,都取決於自己。所以,自己一定要積極行動起來,自己的主動性才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全方位瞭解糖尿病及治療方法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戰勝敵人之前先要了解敵人,這一法則同樣適用於糖尿病。如果不瞭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就難免會擔憂、焦慮、信心不足,可能不嚴格按醫生的要求去做,這樣就會直接影響患者病情的控制。所以,患者一定要學習有關糖尿病的防治知識,以減輕緊張、焦慮與擔憂,樹立與疾病做鬥爭的信心和勇氣。

    學習方式多種多樣,如參加專題講座,與專科醫生交流,以及透過廣播、電視、網路、報紙、雜誌、科普書籍等途徑來獲得有關知識,也可以在專家的指導下與糖友進行交流,吸取他人的成功經驗。

    積極控制血糖,不得併發症

    嚴格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療的首要目標,最終目的是不得併發症。對於糖尿病的治療越早開展越有效果,不要白白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飲食療法是一切治療的基礎嗎,不論患病型別,病情輕重、是否用藥等,任何一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終身進行飲食治療。同時需要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採取適當的運動治療。對於一些中、輕度的患者可以透過飲食和運動結合的方式,使血糖控制在合理範圍。除此之外,根據病情程度遵醫囑合理用藥也是控制併發症的一大舉措。

    藥物輔助

    根據糖尿病病人的表現不同分為陰虛熱盛、氣陰兩虛、陰陽兩虛等證型,其中以氣陰兩虛證最多,約佔53.6%。而參芪降糖顆粒對糖尿病氣陰兩虛症患者療效確切,切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應用。其與西藥針對降糖等指標對比,在改善糖尿病氣陰兩虛症患者症狀、減輕不良反應、保護靶器官、提高經濟效益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方面具有潛在優勢。

  • 5 # 每天向著太陽出發

    糖尿病就是血糖升高帶給糖友們的困擾,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糖友們的血糖也一樣,我們可以把高血糖當成自己的敵人,不要恐懼和害怕,我們要有戰勝高血糖的信心,我們要用細心和認真呵護自己的身體。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糖尿病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到目前為止是不能完全根治的,我們只能做到有效控制,所以,糖尿病的治療應該是長期的或是終身的。

    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限酒要遵守,飲食一定要把好關,沒一餐總熱量不要超標,含糖量高的要少吃 ,油炸食品、肉等高熱量的食物要少吃;保持良好的情緒非常重要,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應該避免熬夜,情緒不佳給血糖帶來的波動,真的是眼見為實;控制好自己的體重,適當的運動是必須要長期堅持的,微微出一點汗非常好,以不感覺累為宜。

    現在伴隨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確診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現在生活方式的改變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的範圍也在變大,你會是糖尿病成員的一份子嗎?

    不管今後怎樣,請糖友相信自己,糖尿病並不可怕,我要用一種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去生活,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會讓糖友的精神更飽滿,血糖更平穩。

    雖然我們不能打敗糖尿病,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儘量擺脫糖尿病的併發症!

    只要我們控制好血糖,那糖尿病就不是糖友們危險的敵人。

    希望以上所言,可以拂去糖尿病給糖友帶來的陰雲!

  • 6 # 新能源與電力

    1.樂觀向上是治癒糖尿病的根本

    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要麼對病情表現的滿不在乎,既不主動檢查,又不主動配合醫生治療,聽之任之,得過且過;要麼對病情表現的過於在乎,一聽說自己患上糖尿病,就開始怨天尤人、悲觀失望,或者緊張焦慮、病急亂投醫,使病情得不到積極的治療和有效的控制。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對待病情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既來之,則安之。心理上既要樂觀,也要平靜,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要有能夠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要戰勝疾病,就要永遠牢記自己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對待生活的態度要嚴謹,要有嚴格的作息時間和規律,既要拿得起,也要放的下,這樣才有利於病情的治療。

    2.父母和孩子都應該正確理解並接受糖尿病

    孩子突發I型糖尿病,對父母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難道我家孩子......”這種不安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接受正規的檢查與診斷轉換心情、進行治療才是更重要的。

    對於1型糖尿病孩子來說,胰島素的注射是必不可少的。我們不能固執己見,認為“不注射胰島素也可以治癒”。因而耽誤了孩子的病情。如果不及時就醫,病情就會不斷地惡化,甚至會引發各類併發症。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正確接納孩子患有糖尿病的現實,儘早接受治療,做到合理調節血糖,盡力避免各種併發症的發生。

    不僅如此,除了父母之外,孩子本人也應該正確地瞭解糖尿病,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要學會用符合自己年齡的語言來說明“自己得了什麼病,必須怎樣生活,平時應該如何調節”等,這對孩子以後的成長尤為重要。

    可能的話,結交幾個能夠正確理解糖尿病的親密朋友,周圍人的溫暖也有利於保持病情的穩定。

    3.家人的呵護是戰勝疾病強有力的後盾

    一般來說,糖尿病的發生發展,都和精神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在病人得知自己患病之後,他們的心理狀態往往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再加上糖尿病是一種不能治癒的疾病,病人的病情經常會反覆,從而導致其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都十分複雜。換了糖尿病的病人,在心理上往往都會存在恐懼、疑慮、焦急、不安,甚至絕望等情緒。當病人的情緒處在不良狀態時,單靠藥物治療很難奏效。所以,家人的呵護和鼓勵在這個時候就變得尤為重要了。幾句貼心的安慰往往能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勇氣,讓他們重拾信心!

  • 7 # 行俠藏醫

    謝謝邀請,作為中醫世家,在糖尿病人的接觸還算比較多,經驗相對也比較豐富。用什麼樣的觀念來看待糖尿病,這個觀念的關鍵來自於病人本身。而病人又不同於正常人,所以當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後,首先從心理上就感到非常的憂傷和痛苦。這是患者早期的心理表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適應了治療過程和接受現狀,患者心理也就隨之產生了潛在的積極變化。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而就糖尿病本身來講,它是一種由於體內胰島素絕對或者相對的分泌不足引起的以糖代謝紊亂為主的內分泌疾病。臨床上以多飲、多食、多尿、消瘦、尿糖及血糖增高為特徵。可伴有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久病者常伴發心血管、腎臟、眼部及神經等病變。此外也能引發小腿浮腫、骨節疼痛等症狀。

    當病發以後病人透過心理難以接受、慢慢承受再到痛苦煎熬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過程。對於病人治療有三條原則。

    第一,患者要有自我調節的心理能力,這個心理能力跟短期的治療效果也有關係,可以產生積極的和消極的心理狀態。

    第二,患者心理變化跟醫生的治療效果密不可分,只要認準病因,對症下藥,治療方法得當。都能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第三,跟患者所居住的環境關係密不可分,家人的體貼,病人的感受,周圍人的關愛和照顧都是促進病人康復的外部條件。

    所以,得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病人沒有一個好的心理狀態,病人找不到一個能夠有效治療自己的醫生,或者病人的生活環境帶來的負面壓力都非常重要。

  • 8 # 百花深處1900

    我的周圍有很多人有糖尿病。我老媽也是。所以我覺得我的回答應該還比較靠譜。

    首先得了糖尿病要保持冷靜,要接受現實。不用怨天尤人,這是不能選擇的。

    在心裡上介紹以後,就要嚴格按照醫囑來進行治療。除此之外,如果你想活的有質量的話,“管住嘴邁開腿”是必須要做到的。特別是管住嘴,尤其重要。我有個親戚就是個反面例子,肥胖,不忌口,亂吃一切,最終搶救,ICU住了3-4個月,把子女們全部“榨乾”,在痛苦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原因無他,就是無知。無知者無畏!可憐的是她的子女們,幾乎花盡了辛苦積攢的家財,最終也沒能挽留母親的生命.......

    如果管不住嘴,即使用再好的藥,再加大運動量也不行。這是關鍵中的關鍵。

    管住嘴,嚴格按照糖尿病食譜來進行,經常測量自己的血糖值,發現不正常立即調整飲食,或者就醫,效果是立竿見影的。目的就是控制血糖值到正常範圍內,否則會出現可怕的併發症。

    邁開腿,就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來進行運動,千萬不敢懶惰。比如老年人選擇快走,游泳,騎車等鍛鍊,但注意一定要科學進行,千萬不可過量,運動也是會有損害的。我周圍也有人,管住嘴邁開腿做的非常好,藥量在逐漸減小,但經常進行血糖檢測是必須的,發現不正常立刻調整。

    總之,糖尿病是終身的疾病,它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

    客觀,樂觀對待它。一樣可以有快樂的一生!

    另外,我一直冥冥中覺得,糖尿病是對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優越,生活中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形成的不良生活習慣的一種警告,還有別的警告,糖尿病是其中一種。

  • 9 # 魔鐵

    作為一個年輕的老糖人我也是從不在乎到用心一步一步走過來。

    對於糖尿病我的理解就是:

    科學處理血糖、

    分析高低血糖成因、

    結合個體差異做針對自己的治療方案(很重要)

    做好併發症篩查及預防

    補充足夠的營養(何為足夠結合自己自身體質做方案)

    以上都做到了,自然就會輕裝上陣。

    糖尿病不是病,是觀念。(你比正常人只是缺了點胰島素,補上就好了)

  • 10 # 生命召集令

    糖尿病是一種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血糖的升高,若長期控制不穩定,可能會導致機體發生一系列代謝紊亂(如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紊亂),並且引起各種併發症,併發症可涉及全身各組織器官(如腎、心臟、眼、血管、神經等的病變),所以對待糖尿病,我們不能馬虎大意。

    糖尿病一般可以分為四種:1型、2型、特殊型別以及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一般起病較急,易出現我們前面提到的“三多一少”等症狀;而對於2型糖尿病來說,多數病人沒有任何不適,僅在體檢時或檢查其他疾病時意外發現血糖升高,不少患者先前有肥胖、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脂血症或者心血管病。下面用給大家說一下正常及異常血糖值:1、正常血糖:空腹時應<6.1,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應<7.8;2、空腹血糖受損時:空腹可能在6.1~<7,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7.8;3、糖耐量減低時:空腹血糖<7,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7.8~11.1;4、若有糖尿病,空腹血糖≥7,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11.1。一般在醫院呢,會進行糖化血紅蛋白的測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或測七段血糖等檢查來確診糖尿病,通常我們認為糖耐量減低和空腹血糖受損是糖尿病的前期狀態。

    對於糖尿病患者如何預防呢?患者要學會一些糖尿病知識和醫學營養知識,例如要維持合理體重,要吃均衡營養的膳食,要了解糖含量高的食物,控制糖的攝入,控制血壓、血脂,還要堅持長期的合理運動,運動可增強體內胰島素的敏感性;而對於血糖升高、改變生活方式,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者,需口服降糖藥來進行治療,常見藥物有鹽酸二甲雙胍、格列本脲、格列吡嗪、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羅格列酮、吡格列酮等藥物,若大劑量多種聯合使用藥物,血糖仍控制不佳者,應注射胰島素治療,具體方案請在尋醫就診後,在醫生建議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祝大家生活愉快。

    本期答主:董媛斐,醫學碩士

  • 11 # 醫聯媒體

    如今患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人都不能正確的看待糖尿病,導致病情惡化的情況也是比較多見的,那麼究竟如何正確的看待糖尿病呢?

    第一、 首先要正確認識糖尿病,有不少人在早期查出糖尿病的時候都是忽視的態度,認為糖尿病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這些病都是很正常的。其實這是大錯特錯,早期的糖尿病不會給患者帶來太大的痛苦,但是不治療,一直拖延至後期的話,那麼患者的痛苦是會翻倍的,所以要認識糖尿病,採取積極的治療。

    第二、 要樹立治療的信心。也有一部分的人因為診斷出了糖尿病而終日處於焦慮、緊張的狀態,其實這種心態是不利於病情的治療的,反而會拖垮身體。糖尿病並不是絕症,在早期只要配合醫生治療,治癒的希望是非常大的,在後期的話也是有治癒的希望,關鍵的不只是治療手法,還有患者的心態。

    第三、 糖尿病是會誘發其他併發症的,這一點也是常被大家忽視的,所以患上了糖尿病,不要只關注這方面的治療,愛要預防其他的併發症,做好預防工作。不然誘發了其他併發症的話會導致患者的病情進一步惡化,治療難度會大大增加,治癒希望也會減少。

    以上就是正確看待糖尿病的幾個事項,希望診斷出糖尿病的患者都不要氣餒,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樹立治療的信心。

    指導專家:張英澤,副主任醫師,保定市第一中醫院內分泌科。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及併發症、甲狀腺疾病等內分泌代謝疾病,中醫雜病。

  • 12 # vista營養師

    糖尿病與糖關係密切,血糖高更可能來自於,身體規避低血糖風險而主動升糖的保護機制!

    不瞭解身體的升糖機制,不可能很好的調理糖尿病。血糖只要一增高就服用降糖藥或者胰島素治療,而不去分析血糖高的目的意義,無異於圖財害命。

    很多醫生一提糖尿病就說胰島素不足,胰島素抵抗,卻不去排查胰島素抵抗的原因,只是不斷加大胰島素劑量用來降糖,忽略了身體的升糖激素——腎上腺素、胰高糖素的作用,這是不合理的做法。很多糖尿病患者同時伴有胰高糖素異常升高,或者稱為胰高糖素血癥,這其實是身體在進行主動升糖動作,在胰高糖素作用下,胰島素必然受到抑制,增加胰島素注射量也不能緩解病情。

    很少有人注意壓力帶來的血糖影響,但是最新的糖尿病研究已經證實,持續緊張與壓力是導致糖尿病的主要誘因!當我們處於壓力狀態,大腦為了保證正常運轉,需要消耗大量血糖,身體會出現低血糖狀況。糖作為能量的主要來源,一旦低血糖情況發生,身體會啟動低血糖應激反應,胰高糖素升高,胰島素作用受到抑制,肝糖元分解出血糖,肌肉中的蛋白質以及脂肪都會透過糖異生作用轉化為血糖,提高身體的血糖儲備。

    如果低血糖情況反覆出現,身體會處於戰備狀態,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擁有最強的升糖作用),持續提升胰高糖素——身體最主要的升糖激素,用來規避低血糖風險,(低血糖比高血糖危險的多,短期的低血糖就會有致命損害)導致血糖居高不下。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警惕可能發生低血糖的情況,每一次低血糖,都會使下一次應激反應更容易出現,也會使血糖儲備變得更高。這就是為什麼普通人血糖2.8以下才會低血糖,而糖尿病人血糖3.9就會低血糖,有的應激反應嚴重的人,甚至血糖降到5就會低血糖!避免持續緊張工作,避免降糖過度,避免焦慮,按時吃飯和休息。

    如果日常飲食控制嚴格,又服用阿卡波糖類“糖吸收抑制劑”,容易造成肝糖原儲備不足。缺乏了肝糖原的調節作用,運動或者情緒激動,都極易發生低血糖。有的醫生建議節食,建議運動降糖,建議血糖嚴格控制,卻不懂防範低血糖風險,即使口袋放兩顆糖,也抵擋不了低血糖對身體的傷害,這是個必須重視的問題。

    我們必須清楚地知道,糖對於身體的重要性!一旦糖缺乏,身體進入低血糖狀態,即刻就會損及大腦、心臟等重要的器官!此刻,我必須提醒所有醫學工作者和糖尿病患者,短期高血糖從來都不會導致身體的損害,更不會造成致命!這一點,醫學家都有共識:高血糖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長久的高血糖,可能會導致併發症的發生。

    但是,低血糖卻是時刻可以要人命的!

    任何人都應該知道低血糖的危險!與高血糖不同,低血糖的危險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呈現,並且,如果低血糖得不到及時解決,身體各個器官都會持續衰竭!比如肝腎功能衰竭,昏迷,酮症酸中毒,而這些,也正是糖尿病的併發症!

    那麼,是低血糖容易發生,還是高血糖呢?

    那些糖尿病患者真的是愛吃糖,吃了太多糖而導致?

    還是因為他們經常不吃早餐、經常工作過度、勞累過度、沒有及時就餐而導致低血糖,而身體無法承受低血糖狀態所造成的各種損壞,啟動高血糖基因進行自動調節,以保證整個身體對糖的需要呢?

    或者因為長期應對壓力,致使身體長期處於應激狀態,而導致身體對糖的需求增加,肌體正常的血糖對於這些人顯得不夠,偏低,必須提高血糖供應呢?

    又或者是因為血脂過高導致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無法有效捕捉血糖,細胞、大腦需要血糖卻無法滿足,不得不分泌胰高糖素同時抑制胰島素,進一步提高血糖水平?

    如果你願意做一個糖尿病病理的瞭解,你應該會同意我的觀點,那就是:

    高血糖更多的可能是身體規避低血糖的必要手段,是積極正面的自救措施,糖尿病患者要處理的,不只是高血糖的問題,更是低血糖的問題!

    如果持續低血糖,肝臟就要被迫不斷工作,釋放肝糖,從而增加肝臟的工作負擔。缺乏糖的狀態下,脂肪的燃燒將釋放大量的丙酮酸,而是身體酸化,危害各個器官,導致肌體中毒,而蛋白質在缺乏糖的狀況下燃燒,也會導致身體出現大量的尿酸。另外,這些生化反應將消耗肌體內的氧氣,而使得肌體缺氧,糖在缺氧狀態下的燃燒又會引起乳酸的大量形成,而乳酸的形成,將危害到心臟和大腦,形成致命危害。

    糖尿病作為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與多種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醫療對糖尿病的影響只有8%,所以,除了藥物控糖,更要從能量代謝,激素調節,甚至細胞營養利用的層面來分析血糖高的各種可能。要從多角度多方位來調理,飲食,運動,情緒,呼吸,放鬆訓練等都非常重要,遺憾的是,這些是絕大多數醫生的知識盲區。

    敲黑板,不理解身體主動升糖機理,不去消除應激反應,盲目降糖,這才是糖尿病無法治癒的根本原因。

    怎麼判斷自己是應激反應導致的血糖高?要看你有沒有下列低血糖症狀:

    低血糖症狀: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出汗、飢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等,以及腦功能障礙的表現,初期表現為精神不集中、思維和語言遲鈍、頭暈、嗜睡、躁動、易怒、行為怪異等精神症狀,嚴重者出現驚厥、昏迷甚至死亡。

    如果經常飢餓,心慌,易怒等症狀,那麼很大可能有應激反應。要先考慮消除應激,遠離低血糖。不宜節食,不宜大量運動和過量藥物控制,容易起到反效果。

  • 13 # 企鵝郭醫生

    我們在治療一種疾病的最開始是從認識疾病開始的,只有在全方面的認識和正確的了疾病之後才能有良好的心態和積極的治療意識。作為一種慢性疾病,糖尿病其實並不像我們見到的一般疾病,它由於病程較長,併發症較多被大家所熟知。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正確的認識糖尿病呢?首先我們需要整體對它有一個認識,這個疾病可能並不像我們常見的疾病,透過藥物等治療操作在短時間內就能治癒。我們的糖尿病一旦患上患者就需要一直進行藥物治療。而且我們的糖尿病患者在一開始可能根本沒有具體的症狀,我們所熟知的三多一少也不太會十分明顯。頂多很多患者發覺自己的飲食習慣有了不一樣的改變(平時更多的飲食,飲水,多尿的出現,自身的體重卻沒有增加)

    除了上述症狀,我們在臨床工作中最常見的還是很多患者已經發生了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的時候才會來醫院進行就診,這個時候來醫院就診往往效果將不太好。所以我們還應該有一個認識,一旦發現自己患糖尿病我們就要進行治療,而且藥物治療不能停,千萬不能一一兩次的血糖測定作為停藥的指徵。實時動態監測血糖,發現血糖控制不好時及時到醫院更換治療方案等。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還需要透過飲食生活習慣結合來控制血糖,管住自己的嘴(含糖量較多的食物少吃),油炸食物等熱量較多的食物適量攝入。

    小科普:糖尿病就目前而言並不是一個絕症,我們的患者不需要對此有過多的恐懼,積極樂觀的心態,認真的執行醫療計劃,有效實時監測血糖十分重要。
  • 14 # 健康管理師了

    其實糖尿病是完全可以透過飲食、藥物、自我檢測、健康體重、運動等方式來控制的,中國是糖尿病大國,患病人數多達1個多億,在此控制好飲食和堅持運動,保持樂觀的心態都能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近年來中國飲食偏向多油多鹽少膳食纖維和維生素攝入,是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此調整飲食用雜糧和豆類穀物等高膳食纖維食物代替米麵。攝入優質蛋白質比如雞蛋等來滿足整天的蛋白質需要,並積極的戒菸酒,吃蔬菜和低升糖指數的水果等都能很好的控制血糖升高。在飲食降糖方面還可口服線油靈芝孢子粉,以高出普通靈芝孢子粉幾倍的領子多糖和氨基酸成分可以有效刺激胰島素的分泌,並抗氧化,以此來降低併發症的發生。附上一張高升糖指數的食物表儘量避免食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九個人的EXO比不上十二人的E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