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親子情感專家號
-
2 # 中學生美文
《哭泣的女人》,是西班牙畫家、雕塑家,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的一副油畫作品。該作品刻畫了一位極其悲傷的女人,悲悽的命運和感情由粗放的顏色和勁利的筆觸反映出來。人物的眼睛、嘴唇、鼻子似乎雜亂無章,支離顛倒,具有常人難以理喻的特點。這個哭泣的女人,名叫朵拉·瑪爾的女子,起初佯裝不知,繼而隱忍,後來偷偷地哭泣。
這個哭泣的女人,名叫朵拉。瑪爾的女子,一位來自南斯拉夫的頗有成就的攝影藝術家。1936年,她在將近30歲的年紀邂逅55歲的大師畢加索,此後至1946年近十年的時光裡,她是大師最鍾愛的情人。畢加索視她為自己貼身的繆斯,並放心地要她保護自己的作品。但是,臨到最後,畢加索對這段10年的感情的評價是:除了哭泣,他對她實在無所記憶。在瑪爾與畢加索相處10年的最後3年,在一個惱人的春天,楚楚動人的女畫家費朗西絲。吉諾主動向大師獻上“第五個春天”,併成了大師畫幅上的女神。瑪爾起初佯裝不知,繼而隱忍,後來偷偷地哭泣,最後,來自內心的巨大的情感反差使她不能自已,她似乎忍無可忍,她決心要拼命奪回世界上最具私有性、不能分享的感情。
-
3 # 先鋒藝術史《哭泣的女人》畫了什麼
畢加索“哭泣的女人”畫中的主體是一個飽受悲傷折磨的女子。畢加索將女子頭部,帽子,臉部,手和手帕用稜角分明的複雜形狀呈現。
畫面中充斥著高純度的白色,紅色,綠色,黃色,藍色和淡紫色,這些顏色與黑色輪廓線大膽的結合在了一起。
由《格爾尼卡》而來1937年4月26日,納粹德國空軍轟炸了巴斯克市格尼卡。這畢加索透過對大型反戰壁畫《格爾尼卡》進行畫畫來回應大屠殺。他還從壁畫中多畫了一個人物的肖像,一個女人抱著死去的孩子,這就是最早的哭泣的女人。
1936年7月,西班牙摩洛哥的軍事起義引發了西班牙內戰。內戰爆發後,畢加索與西班牙共和黨的聯絡十分密切,共和黨政府任命畢加索為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館長。
1937年4月26日,德國空軍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鎮格爾尼卡的事件。德軍三個小時的轟炸,隨後是燃燒三天的大火,格爾尼卡化為平地。
格爾尼卡(Guernica)的轟炸讓世界人為之動容,不僅因為襲擊的嚴重性,還因為該鎮作為西班牙人的聖城,自由和民主的捍衛者的歷史悠久。
同年5月1日,在巴黎舉行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五一勞動節”示威活動,其主要主題是對格爾尼卡轟炸的抗議,並呼籲為受害者提供支援。
畢加索也在此時創作了他最為著名的畫作《格爾尼卡》。
在《格爾尼卡》的創作過程中,畢加索創作了一系列“哭泣的女人”的肖像,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幅收藏在泰特美術館中的是最為知名的。
5月1日,畢加索《格爾尼卡》草圖中,最早是馬、公牛和帶有燈的女性形象。
5月8日,即工作的第三天,他確立了母親抱著死去的孩子的主題。
5月11日,畫中四位主要的女性肖像出現在了畫面中,每個人都表現出強烈的絕望。在整體構圖的同時,畢加索探索了悲傷女人這一繪畫題材。
母嬰主題就是這樣一個主題,也是從這個主題中出現了哭泣的女人的形象。
母親和死去的孩子的形象是畢加索在《格爾尼卡》定稿中的第一個圖案,直接反映了內戰的現實,母親及其子女受傷的照片。
也有人認為,這個待著方巾的母親形象,與畢加索對母親的感情,和他童年早期的創傷密不可分。畢加索在回憶錄中曾提道:當時我只有三歲,我的母親頭上戴著方巾。我從來沒有見過那樣的她"。
《哭泣的女人》誕生畢加索於8月和9月在法國南部戛納附近的穆然度假時,開始在他的肖像作品中使用明亮的黃色,粉紅色,淡紫色和深紅色。
在某些方面,《哭泣的女人》與“格爾尼卡”中四個女性人物的頭像密切相關。
臉部由黑色輪廓包裹,嘴部以四分之三視角表現。從正面看到的眼睛和從側面看到的鼻子的組合構成了所有“格爾尼卡”臉的特徵。
但是,《哭泣的女人》中女人臉部的“結構” 與“格爾尼卡”的平面輪廓也不盡相同。畢加索這幅畫中採用了平面結構,擴充套件了立體主義的碎片化和重構模式,以達到表達目的。
《哭泣的女人》的混合面部為對比鮮明的平面結構,以黑色和深灰色描繪。
臉部中央的手,口,牙齒,手帕和眼淚的混亂主要以白色和藍色繪製。在上方,黑色和深灰色的筆觸描繪了深深的眉頭,傾斜的眉毛和凝神的眼睛。
眼睛和眼皮表現非常特殊,眉毛和睫毛以童稚的方式描繪,筆觸濃密。手帕被描繪成容器,眼珠從眼中落下時,由手帕承接著。眼睛擺在手帕和眼淚的白色三角形三角形的峰頂上。
在所有哭泣的女性繪畫中,《哭泣的女人》的成分最複雜,風格最重,幾何碎片最多,色彩也最豐富,而且的鮮豔明亮的色彩與悲傷聯絡在一起特別有力。
總結這幅人物畫是畢加索不朽鉅作之一,女人臉部扭曲是立體派手法的一個發展。
《哭泣的女人》是畢加索於現代派藝術中最具先驗性效應和性格特徵的傑出肖像作品,是立體派理念的一個發展,他在藝術裡果斷地把醜化為美,同時又在現實中義無反顧地使美向醜沉淪。
《哭泣的女人》,也是畢加索後期畸形女人作品中最動人的一幅。畢加索以一些散亂而緊湊的線條、劇烈變化著的粗獷的顏色和挺直有力的筆觸輕易舉地表現了傷感與絕望。
-
4 # 賢目閒話
畢加索的《哭泣女人》,其實是有同名多幅的,且均於1937年在西班牙內戰爆發之時完成。以下這幅是這個系列中的最後一部,最詳盡的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分。它並不是指代某個女人,也不是單純地描述情愛的痛苦。我們如果把它放在歷史的大背景中,則可以看到這部作品的深刻含義與深沉的力量。
圖:《哭泣的女人》,1937年,畢加索(1881-1973),布面油畫,倫敦泰特美術館。
“女人”:格爾尼卡(Guernica)背景下的“人”帕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他以兩件事而聞名:他與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年)開創的合成立體主義,一種將新材料(如拼貼畫)結合到圖片表面的風格。以及他在各種藝術品中所表達的反戰立場。這兩件事在畢加索最著名的肖像之一《哭泣的女人》中融合在一起。
這個“哭泣的女人”其實來自於畢加索的壁畫《格爾尼卡》(Guernica,1937年)。促動畢加索創作《格爾尼卡》的是“格爾尼卡空襲”,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內戰期間,佛朗奇命令納粹德國禿鷹軍團對西班牙城市格爾尼卡進行空襲,造成大量平民傷亡。
圖:《格爾尼卡》。大型作品,高3.5米(11.5英尺),寬7.8米(25.5英尺)。描繪的場景是一個充滿尖叫和垂死的成人、兒童和動物的房間。
《格爾尼卡》使用灰色,黑色和白色調以單色繪製。畢加索也許想給他的畫做一個攝影新聞現實主義的單板。暗淡的夜間配色方案補充了鋸齒狀的形狀和恐怖的面孔,增添了恐慌和恐怖感。無論如何,色彩的缺乏給扁平化的立體派形式增加了影響,並透過白色突出關鍵的面孔和物體而增加了作品的戲劇性。從此,這種巨大的黑白畫布成為戰時種族滅絕的國際象徵。
圖:1937年空襲後的西班牙城市格爾尼卡。
《格爾尼卡》中,有一個尖叫的婦女抱著死去的嬰兒,她的舌頭是指向天堂的匕首。畢加索此後根據這個人物,創作了一系列哭泣的女性形象。存放於英國泰特美術館的《哭泣的女人》是本系列的最後一部,也是最詳盡的一部。其他一些作品包括:《哭泣的女人》(1937年,布面油畫,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 《哭泣的女人》(1937年,布面油畫,畢加索博物館,巴黎); 《哭泣的女人》(1937年,紙上的石墨和蠟筆,泰特美術館藏); 《哭泣的女人》(1937年,鋼筆和印度墨水的紙畫,畢加索博物館,巴黎);懇求者(1937年,木板上的水粉畫,畢加索博物館,巴黎)等等。
在西班牙持續內戰的背景下,“哭泣的女人”的最明顯的含義是相當簡單的。身著正式服裝,就像在葬禮或其他哀悼場所一樣,她為親人的去世而痛苦,尤其是在戰爭期間,就象母親、姐妹和其他人所經歷的悲痛。
雖然,整個“哭泣的女人”系列的模特都是畢加索的情人多拉·瑪爾(Dora Maar,1907-1997),但畫中的“女人”不只是瑪爾,她代表的是戰爭中遭受痛苦的許許多多的女性。其實,甚至可以說,是戰爭中所有平民的痛苦,也包括畢加索本身的痛苦。
哭泣:穿越畫面的痛苦表達
《哭泣的女人》描繪了一個痛苦的、抽泣的女性,她的手帕舉到她的臉上,試圖蓋住湧出的眼淚。這種普遍的苦難形象是以畢加索早期分析性立體主義的扁平風格繪製的,其特徵是使用物件面部有角度和重疊的碎片,就好像它是同時從不同的角度繪製的一樣。為了強調作品的二維性質,畢加索沒有嘗試透過使用線性透檢視或任何型別的建模/著色(例如明暗對比)來在繪畫中創造“深度”。
1937年5月,畢加索的母親從巴塞羅那給他寫信說,在戰鬥中,這座燃燒的城市冒出的煙霧使她的眼睛注水。 Mater Dolorosa,一個哭泣的女子,是西班牙藝術中的傳統形象,經常以玻璃眼淚的巴洛克式雕塑為代表,就像流向該名女子右耳的堅固固體一樣。畢加索的父親,一位藝術家,也在家裡做了一件這樣的雕塑。
圖:Mater Dolorosa,by Laurine Merura.
“哭泣的女人”的臉被壓成一個巨大的腫塊,扭曲得面目全非。每個“哭泣的女人”系列中出現的一個關鍵元素是女人眼睛的強烈表情,他們總是張開眼睛凝視著,代表強烈的悲傷。
這種哭泣的表達方式,是具有穿透力的,這種痛苦直擊人心,讓人體會到在戰爭中被毀滅生命、毀滅希望的痛苦,這種痛苦的程度是情愛的痛苦無可比擬的。
色彩:一絲希望
哭泣的女人的右耳變成一隻小鳥,這是新生的標誌。她的頭髮像河流一樣流淌。她的帽子上有一朵花。但是,這一刻的希望並沒有消除畫作的憤怒。畢加索的朋友兼傳記作者羅蘭·彭羅斯(Roland Penrose)認為,它還是代表了一絲樂觀的信念,也許在左邊,也許那是哀悼的治癒力。
回覆列表
這幅畫作於1937年,刻畫了一位極其悲傷的女人,悲悽的命運和感情由粗放的顏色和勁利的筆觸反映出來。人物的眼睛、嘴唇、鼻子似乎雜亂無章,支離顛倒,具有常人難以理喻的特點。這幅人物畫是畢加索不朽名畫鉅作之一。女人臉部扭曲和斷裂的方式是立體派手法的一個發展。
《哭泣的女人》是畢加索於現代派藝術中最具先驗性效應和性格特徵的傑出肖像作品,是立體派理念的一個發展,他在藝術裡果斷地把醜化為美,同時又在現實中義無反顧地使美向醜沉淪。《哭泣的女人》,也是畢加索後期畸形女人作品中最動人的一幅。有人說他把自己給了魔鬼,把畫筆給了上帝;而對於這一幅作品,他把痛苦給了女人,這個女人,就是朵拉瑪爾。
畢加索僅以一些散亂而緊湊的線條、劇烈變化著的粗獷的顏色和挺直有力的筆觸輕而易舉地表現出來。女人的面部因無法控制的情緒而痙攣,悲憤的大眼和前額顛倒支離,眼睫毛是齒輪般的,眉毛是倒懸的鋸齒般的,特別是那引人注目的嘴唇和牙齒之間淒涼的藍白色域上,由於悲傷而破碎;她面色忽黃忽紫,浸透著墨綠的苦澀;她長著鋼絲般的頭髮,頭頂的帽子紅得讓人心焦;她用手撕著自己的臉,淚如雨注,聲嘶力竭地放聲大哭,哭得使人憋悶、心煩意亂。扭曲和斷裂的,不只是一種線條的表現方式,更是極度痛苦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