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XG傑哥
-
2 # IT老菜鳥
那當然是華為的鴻蒙實現的機率大啊,雖然華為的鴻蒙系統是在物聯網平臺使用,雖然目前只支援電視、手錶和車機,不過我覺得華為內部肯定是驗證過鴻蒙支援智慧手機的基本能力的,只是目前沒有計劃商用而已。
而小米的澎湃S2已經多次傳出面世的訊息,也多次傳出黃了的訊息,目前最新的訊息是小米已經放棄澎湃S2。其實澎湃S1時就已經傳出澎湃S1並不是小米直接設計的,總而言之小米造芯的道路不是一番風順,現在基本已經不可能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小米現在和高通是強繫結的合作的關係,一旦小米開始自己造“芯”,高通不會容忍第二個華為的誕生,高通肯定會對小米採取措施,這對小米的銷售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小米肯定是猶豫不決,乾脆放棄。
因此,從這兩點來看,我認為小米的澎湃再次面世的可能性是不大的。當然作為國內智慧手機的翹楚,我也希望小米可以忍受一時的寂寞,有自己的晶片,或者能夠扶持紫光展銳這樣的晶片企業,不過目前來看,很難就是了。
華為的鴻蒙不一樣。我為什麼這麼覺得?其實如果我們仔細想想華為的智慧電視的能力就知道,華為的鴻蒙肯定有影片智慧手機的能力。
華為的智慧屏你可以認為就是一個螢幕更大的,特殊的手機。ARM架構,支援資訊的顯示,支援資料的同步,支援影片通話,支援媒體的播放,支援AI,除了不能插SIM卡支援5G,華為的只會跑的架構和手機有什麼區別?
所以,華為的鴻蒙系統支援手機是非常容易的,至少我認為最複雜的軟硬體問題都已經在華為的智慧電視上解決,餘下的也就是增加基帶支援通訊的能力。因此,華為的鴻蒙當然比小米的澎湃更有希望。
-
3 # 航空新城龍湖置業顧問
現在還拿澎湃出來說?有什麼意義呢?將來我只希望粗糧公司能少些營銷手段,多些科技研發,甚至於將來能和中國各大廠商(華為,oppo.vivo,魅族和一加)聯手整合屬於中國自己的系統和生態,而不是整天靠營銷手段忽悠,網上罵,甚至帶上粉絲在網上肆無忌憚的宣傳所謂的華為愛國論。這樣粗糧公司遲早會被淘汰走下坡路。
-
4 # 種花家紅兔
這還用說嗎?鴻蒙已經用在了智慧屏上,最新的wifi6的路由器也是鴻蒙系統。鴻蒙作為萬物互聯的下一代系統,天生就比安卓和蘋果高一個維度。為什麼現在鴻蒙還沒用在手機上?那是因為手機端對於生態的要求太高了,華為不會在手機端貿然推一個不成熟的系統,現在鴻蒙正在不斷完善中。相信華為某一天推出鴻蒙時,一定會震驚世界。小米的澎湃雖然很早之前就出了一代,但是二代流產至今還沒訊息。以小米現在的實力,研發晶片還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幾年前小米正是最風光的時候,他卻沒有投入研發,而是偷稅漏稅,雷軍更是自己給自己發了100億獎金。現在小米的業績是每況愈下,再加上高管的理念根本就不在研發上,整天就知道營銷炒作,這樣的公司怎麼可能研發出晶片?不是看不起他,小米能在5年內研發出一箇中端晶片就是燒高香了。
-
5 # Try71
首先糾正您一下,澎湃是晶片代號,鴻蒙是系統代號,兩個不是一個概念。澎湃對應的是華為的麒麟,這個從目前來說,沒太大的可比性,畢竟麒麟已經在華為和榮耀手機商用了幾代了,相對比較成熟,澎湃還沒有大範圍的商用,沒有經過大量的實用檢驗。
至於系統,小米現在只有手機的MIUI,應該相對於華為系列的EMUI,這兩個系統都是基於安卓的。鴻蒙是華為推出的新一代系統,據說可以應用於手機,電腦,電視等多種硬體平臺,目前商用的是華為和榮耀電視系列。所以孰優孰劣,也不是很好比較。
以上是本人所理解的一些內容,供您參考,如有錯誤,純屬個人才疏學淺,還望指正。
-
6 # 淺談機械目的追求
鴻蒙,眾所周知,是華為最後的陣地。如果谷歌真的不讓用了,華為只有硬上。先不論傳言的流暢度如何,畢竟是衝破封鎖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沒有了系統,手機也將無從談起。所以,鴻蒙在華為眼裡,重要性不言而喻。
澎湃,則是小米為了豐富自己產品、提高競爭力的一種方式。而且,早在小米5C就已經搭載,但最終口碑不是太好。小米也想像華為一樣,有著自己的晶片,價格會自己說了算。這樣,澎湃對於小米,不是必不可少的。必備和可選,鴻蒙的決心領先了澎湃。
技術實力系統,早已經在華為的研究範圍,不到迫不得已自己不會使用。但華為的技術實力,相信大家也是瞭解的,聚集很多的高精尖技術人才。其實,鴻蒙也已經用在了榮耀智慧屏產品,同安卓的差異不大,感知也不強,所以目前來說口碑不算壞。
如上所述,澎湃一代,本來承載著小米的希望,但發熱嚴重拖垮了5C這款手機的同時,小米的形象也被拉低不少。晶片研究,麒麟就是一個例子,沒有十幾年的研發,恐怕很難成功。而小米,在人才方面的積累,還是有點不足。知識改變了命運,鴻蒙和澎湃的技術沉澱,還是有差距的。
目前現實5G的到來,使得萬物互聯成為可能。當前,就需要實現此功能的系統出現。華為在5G技術方面的領先,研發超前也是水到渠成。鴻蒙,正是基於這個目的出現。對社會發展而言,鴻蒙推出,是勢在必然。
晶片方面,競爭就很激烈了。三星超越蘋果晶片之後,前三大晶片廠商(高通、聯發科和三星)已經佔據了市場的大部。麒麟,也只是用在自己的產品。澎湃,要想有新的突破,難於上青天。
命運決定未來,鴻蒙適應潮流,未來可觀;澎湃逆流而上,風險巨大。
回到最近熱議的話題,誰將率先獲得成功?經過了三方面的分析,應該是華為的鴻蒙最有可能快速成功。確實,系統和晶片,一直被西方國家壟斷。我們迫切希望,自己的企業可以實現逆轉。既然華為和小米,都有希望實現超越,我們也一定會支援。
-
7 # 我的自重230
說實話小米的晶片當初研製並不是為了真的要用,因為當初小米要上市,自稱高科技企業,必須得有這種研發,但是小米上市成功了,就不需要有這個研製的需求了,對小米來說,和高通搞好關係,拿到高通系列每一代晶片的首發權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小米的澎湃系列晶片我認為是不會有未來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小米沒有這個研發晶片的需求!
對華為來講。海思已經成立了十多年,成立之初的目的就是為了研製高階晶片,防止被國外卡脖子,所以他的出發點就是為了真正的用,而不是以此作為某些手段,而且華為的晶片也是每一代都會用在自己的手機上,而且麒麟晶片佔比越來越大,2020年海思已經成為了全球第十大(大陸唯一)的半導體企業,而且在2020第一季度已經在中國區的份額超過了美國高通,而鴻蒙是華為研發的新一代系統,為什麼說是新一代,是因為之前的舊系統,不論是安卓還是ios,都是針對移動終端,只能滿足網際網路,而華為的鴻蒙是專門針對5g而研發的物聯網系統,說簡單點就是所有的東西萬物互聯,用一個系統,因為華為首先有財力,又有科技實力,在加上眾所周知的外部原因,使得華為的鴻蒙普及速度提前了,所以我對鴻蒙的未來抱以樂觀的態度。
-
8 # 鳳尾財經
生意永遠一山難容二虎!
小米求發展,華為求生存,壓力不同。跟華為鴻蒙相比,小米澎湃還有些牽強.....
1、口碑較差。搭載澎湃S1的小米5C銷量不佳,出現不少問題
2、做晶片是非常難的事情,裝置、技術都要求很高(看看華為一年在研發上的耗費就知道,華為出圈的機會又多大,而小米只會搶佔海外市場,這晶片這一塊,看不出來有多上心。)
3、起步落後,晶片作為發展很久,不斷更新的產物,想要迎頭追趕很不容易
4、小米做晶片沒有優勢和競爭力,企業定位不一樣
-
9 # 梯子科技
這個問題你問的有點問題,小米的澎湃是處理器,也就是CPU,但是華為這個鴻蒙的話,它是一個作業系統,從技術難度上來說的話,CPU這個技術要遠比這個作業系統複雜的多,CPU,他是一個精密的元器件,而且這裡邊內部構造相當複雜,所以說設計完之後並不能像作業系統那樣迭代更新,如果說小米能把澎湃這個CPU實現量產,而且效能非常好的話,相信這個小米後半程那個會走的非常輕鬆,在這個手機領域將會強大起來,華為這個鴻蒙系統的話,主要是因為前一段時間這個美國對中國的這個IT技術的制裁,才迫使華為公開了這個系統,無論是華為還是小米,在這個IT行業都已經舉足輕重,所以說他們如果能在各自的領域裡突破,相信我們中國的技術會非常強的
-
10 # 德容messi
這一次,無疑我站在華為這邊,華為的鴻蒙實現機率更大。(出發的角度是澎湃和鴻蒙都做大,實現了自己的目的和具有競爭力)
首先,無論是小米的澎湃還是華為的鴻蒙實現,都是非常好的事情,都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局面,但是真要論哪個機率大,就目前的形勢看,還真是鴻蒙OS實現機率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澎湃和鴻蒙出發點不一樣
澎湃是小米自研的產物,目的是為了研發出自家晶片而不用受控於人,增強自己的競爭力。但是還有很多方面的目的,比如吸引投資者、降低成本、給消費者和米粉塑造積極向上的形象等等。
所以換句話來說,小米的澎湃更多的是一種豐富自己,提高核心競爭力的表現,但是如果不成功呢?繼續使用驍龍的處理器又會有多大影響?
反觀華為,鴻蒙OS是華為的未來系統,目的是做自己的作業系統,為了打破封鎖(華為被列入某國出口管制名單,其中最大的影響要屬GG服務了),也有為了抓住物聯網時代的機遇問題等。
所以可以看出,其實對於澎湃和鴻蒙,小米和華為出發點不一樣,背後的壓力也不一樣,華為的壓力更大,動力也更大。
澎湃與鴻蒙的難度不一樣
澎湃的難度主要有這幾點:
1.口碑較差。搭載澎湃S1的小米5C銷量不佳,出現不少問題
2.做晶片是非常難的事情,裝置、技術都要求很高(也有調侃有沙子就能做,也不是沒有道理)
3.起步落後,晶片作為發展很久,不斷更新的產物,想要迎頭追趕很不容易
4.就目前看來,小米做晶片沒有優勢和競爭力,企業定位不一樣
我們再來看看鴻蒙。鴻蒙屬於明天的系統,是一款為了適配手機,同時能應用到物聯網終端的系統。在作業系統的兩大巨頭:蘋果、安卓面前,很難有再能撼動他們的地方(就拿微軟說例子,後期幾乎沒有開發者為他們開發服務了),但是在智慧手機時代過渡到物聯網時代,作業系統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可能,換而言之,在谷g、蘋g、亞m遜、三x都在等等面前,華為的鴻蒙OS與他們站在同一物聯網系統起跑線。
而且,華為業務範圍很大,包括通訊、網際網路裝置等等,還是5G的供應商。
綜上看來,在一隻腳已經踏入5G時代的時候,我更看好鴻蒙,符合時代的發展。 -
11 # 黑貓科技論
這個問題...好像不需要證明什麼就能得到答案。
鴻蒙,華為正在做,還在進行時,不管怎麼樣都有機會成功。
小米的澎湃,已經是過去式,不再被提起了,甚至很可能在小米研發眼中是“恥辱”,怎麼比?
-
12 # 鴨梨是哆德
其實啊,我覺得這兩個都不靠譜。
但題主問的是哪個機率更高,我選鴻蒙。
從雷總的言論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訊號:雷總對核心技術並不感興趣。
並且小米也沒有繼續宣傳澎湃,基本可以認為小米不想將澎湃晶片繼續下去 。
而鴻蒙呢?名聲已經打了出去,連數碼小白、老頭老太太都知道;要是不做,華為在國人心目中的形象就會一落千丈。
不管華為有沒有這個實力,他都要做。
小米不做澎湃,他還能用高通,和原來一樣,公關再來洗洗地,啥事都沒有;
華為不做鴻蒙,可以繼續用基於Android的EMUI,但臉多腫我就不知道了,怕是要丟掉“國產之光”的人設。
回覆列表
說到華為系統,如今我們還是非常期待的,因為華為已經推出了鴻蒙系統,現階段對標的就是谷歌的安卓系統,而且如今鴻蒙系統已經初具規模,就拿最重要的鴻蒙系統生態來說,如今的HMS已經小有成就,全球拿下150多萬開發者,APP的數量也突破了5.5萬個,而且華為已經開始鴻蒙系統的全面佈局,尤其是在華為手機上。近日,華為新系統開啟內測,7款手機嚐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