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徐香華
-
2 # 風雨兼程34597608
基本功不紮實,想走捷徑不足取,最好還是練一下正楷,行書的路子也不對,不要追求太奇,出名之前太奇不是藝術,那些寫醜書的都是已經出名的磚家。如今邁步從頭越,把你的行草拋棄掉,肯定可以的!
-
3 # 沿途走過皆是風景
能寫這字的不是自信,是自負
基本的字的結構、筆畫、排行都不會,而且是典型的硬筆書寫方式,跟軟筆書法幾乎沒什麼關聯
-
4 # 楊柳青3955
這是書法創作中的一種怪圈。得勢不得體。書法真是很難的一門藝術!文化的底韻。對想要表達的說的話的表達意思。在字裡行間抑揚頓挫的表現中達到了的一種境界。給人一種自己想要表達的一種裝態。自己寫的酣暢淋漓,觀者賞心悅目。這就是書法的一種境界!最重要的是文化底蘊的基礎厚實多少在作品裡都會體現出來
-
5 # 宋春來
很很太太一般了。
書法的基礎不深,有進一步的加強。
主要試寫什麼字,應該多練習基礎,也就是說,初期階段很關鍵。
既然喜歡書法,有這種興趣,心理就不應該急躁,理當心平氣和的安靜於基本功。
至少要3、5年功,然後再考慮,如何的有自己的風格。
這樣,方好開啟自屬的書法世界。
你的兩幅書法作品的圖片,實實不能恭維。
最後要說的,我不是前輩,但上述是真心話。
-
6 # 使用者江湖夜雨
對我這樣外行來看,書法要好看,耐看,大家之作上牆,一天比一天美而好看。
你的字讓我看到了一畫的小美,不見書法的神韻和大美。其病根是未脫俗氣,此病良方,功夫在字外,可否在古文化底蘊和中國文字基本結構上下點大功夫。
在多說幾句,今天書壇流行的江湖體,醜書之行,古來有之,如飛白,枯筆,抖筆之類曾都流行過一時,很快被楷書為基礎的主流浪潮所淹沒。
你所用的濃墨我欣賞。中國書法的傳世之作,幾乎都是重墨力透紙背而成的。
拙見,妄評,諒之。
-
7 # 江南書院
有沒有懂書法的前輩,麻煩點評下面這幅字?您這幅字只有第一篇“是”的一橫是寫對的!其餘都是不正確的筆法!書法字型為次之,用筆為上,用筆千古不易!趙孟頫語,所以應把筆立著,用筆尖寫字,“中鋒用筆”書法講究提按,按很容易,而提要用十年功力去解決。只有解決用筆中提的問題,其餘只是小問題,今後遇到任何品種的紙,特長毫的筆,很厚或很稀的墨汁都會迎刃而解!字法可照古人學,佈局可向二王學。
-
8 # 一笑貫長天
這是典型的沒有學會走就要跑的行為!
書者對於草書的有一定的瞭解,也在草書上下過一番功夫,其優點是筆劃與字型比較穩重,沒有初學者的那種輕浮,柔弱的感覺。
缺點是筆劃的功力還沒過關,筆劃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學習書法首先要追求光滑,利落,功力深厚了才能追求破的境界,而功力尚淺就想奔放一些,就像宣洩情緒,最終是敗筆與圭角!
優點是行筆的穩與厚重,缺點是急,意向是對的,但是一定要在基本功紮實之後才能有此意向!
-
9 # 書葩
先說好的吧,這書法確實練了有段時間,有筆力,控筆能力也具備了,能完整地完成一幅作品,這都是好的方面。
但是,老實說,寫得不夠火候,原因有三點:
一是不入體。書法都有淵源,有繼承才會有發展。
二是無節奏。書法的美除了線條,還有用墨,節奏,章法等,綜合因素很多。
三是功力淺。書法需要長期艱苦練習,短時間是缺乏筆力的。
為了提高書法水平,一是要選好字帖,選擇適合自己書法習慣的字帖。二是要掌握方法,正確的方法才能越練越好。三是加強修養。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必須潛心研究,吸取各方面的文化素養,才能寫出好的書法。
-
10 # 空谷山人
1線條不夠爽利,原因不會用筆。
2結體不夠美,結體美沒有一定的原則。
3章法沒有變化,佈局狀如運算元,不會章法!
結論,走偏了。
-
11 # 加勒比海盜的書法攝影
有沒有懂書法的前輩,能否點評一下下面這幅字?
1.字寫的不錯,有一定功力,堅持下去會越來越好
2.草書裡最好不要摻雜篆書或隸書的筆法,比如第二張裡的春字和照字,寫的不錯,再接再厲
3.筆要用比較好用的
4.以古人,明朝文徵明以前的書法家為師
5.不錯,再接再厲
-
12 # 使用者3132774456
喜愛書法,有一定基礎,你改掉自身江湖氣,認真臨帖會進步很快的。改掉江湖氣需要首先搞清楚什麼是江湖氣,書法簡單的說就是“古法寫漢字”,千萬不能隨心所欲,自我發揮,那樣哪怕你寫得再好也是不會有人認可的,只是一種自我陶醉。因為大家都在遵從古法練習,所以古法就成為共同的審美標準,你不遵從,你就不入流,是另類,也就是江湖。我看了一下回復,很多同志都說得很中肯,有人還進行了圈評,都是很好的意見,聽得進去就是收穫,聽不進去等於沒說。
-
13 # 天醒劍
一看就是臨過帖,但寫的太少,從沒入過帖,又想寫出“別樣”來(所謂創作)。建議:想學書法,一定要老實,老老實實的臨帖,選取一種經典法帖,埋頭臨四五年甚至七八年,這叫功夫,然後再展示給大家看。學書法最忌見異思遷,不信將墮入江湖。
-
14 # 張勁逸
這兩幅字是草書,看得出是對草書下過功夫的。然而由於沒有紮實的基本功訓練,這裡主要是指楷書功底,所以看起來龍飛鳳舞,眼花繚亂,實際沒有根基,字與字,筆畫之間匆匆劃過,立不住,該收筆時停不下,細節處理不到位。
如下圖,清泉石上流,的"石"左轉右彎,他的本意是想透過欹側的筆法,表達跌宕的斜勢 ,但由於基本功不到家,寫不出勁道雄勁的絞轉,翻折,篆籀的筆意筆畫,反而由於基本功不紮實,被自己的筆畫套了進去,寫成了扭麻花辮的敗筆。還有"上"字,草書筆畫寫法也不規範。
再如,落款就能看出一個人真正的實力。"書"字還能說得過去,但簡單的"王字,就又扭了起來,成了一個看不清的墨團。更像草書"至"字。
再仔細看還有一個突出問題,就是"顫抖筆"較多,這就是常說的習氣,江湖氣,由於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就只好在線條 筆畫寫法上搞一些花花草草的修飾東西。
關於"顫抖筆"民國時的李瑞清探索過,他本來是大家,但由於後來多用抖筆寫法,反倒毀了他大家名聲,慢慢被書法家們遠離,直到銷聲匿跡,如下圖,但大家的顫筆是有功夫的抖,本質不同,只是想說抖得好了錦上添花,抖擻不好,大多就是流於俗氣。應儘量避免。
再就是不瞭解書法的人打眼一看,也會有股浮躁之氣撲面而來,沒有晉唐筆法給人那種寧靜,瀟灑脫俗的美感。如此下圖王羲之的《二謝帖》《得示帖》《孔侍中帖》寫得巧奪天工,出神入化,驚為天人!
總體看,草書是下過功夫的,許多字可以和古帖對比,還是有來歷的,只是沒有系統化練習書法,加上又沾了一些習氣,所以有些浮躁。
-
15 # 不倫不類詩文
總體來說,此書法作品不行。看似講究用墨,但字的結構以及字的線條質量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再了,字裡行間還透著一股俗氣,書者讀書不太多,字外功夫尚欠火候。
-
16 # 方圓居文化
很願意回答這個問題。我不是前輩,也不是懂書法的行家,只是一個業餘書法愛好者,但對這兩幅字存在的明顯問題還是能夠看出來一些,如果說的不對,或者有所冒犯,萬望見諒為盼。
筆法方面存在偏鋒用筆兩幅字均存在重要問題,或者也可以稱為書法之大忌——過多用側鋒、甚至大量出現偏鋒。
我們知道,筆法是書法的基本功,也是判斷一幅作品是寫字和書法的重要標誌。好的書法應該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也就是以正鋒為主要筆法,無論如何不能使用偏鋒。
正是因為大量使用偏鋒,整個作品的線條就扁平無力,雖然作者用力不少,但卻沒有一點力度感。
單字結構鬆散重心不穩書法的另一個重要元素就是漢字的結構,要整體中心平穩、中宮收緊、方方正正為好,而這兩幅字幾乎沒有一個字是完美的,大多存在結構問題。
章法混亂通篇不和諧章法是書法的重要內容,也就是要考慮前後左右,行列之間的俯仰、錯落、大小、寬窄等對比,力爭做到陰陽平衡,整體和諧。不客氣的說,這兩幅字根本沒有考慮這些元素,這也就是典型的江湖書法的路子。
作者的草法下了不少功夫說了那麼多令人不快的話,實在得罪。但是,這兩幅字裡用了很多草書字,能看的出作者在草書符號的學習和記憶上下了不少功夫,有些字的草法也很準確,也是不簡單的。
建議:從書法的氣勢和力度來看,書法作者應該是一位年輕人,在書法方面還是有天賦的,只是著急了一些,過早的開始寫草書和創作了。建議沉下心來,好好臨習古人碑帖,等基礎打牢靠了再去創作不遲。祝他成功!
-
17 # 明貞
仙風道骨天賦就,憂奮狂妄空亂愁,能把醜詮釋地頗具功力的有畢加索,醜而成功更具功力!
這幅畫找不出一點美的地方,但醜的合乎規則,讓人臣服!醜不是肆意妄為,更不是隨手塗鴉亦有其義理在!而學書法繪畫而欲成功者,往往失於法度而肆意狂縱,我好書法,但限於天賦資質幾十年不掇練習,但連自己這關都沒過!自己的毛病能看出來,是寫出來的前提,別人的好處在哪裡能看出來也是必須的!
天下第三行書不是空談,著實令人百看不厭,美的本質是什麼?醜的本質是什麼?是法度,不論美醜,合於法度即是德!而我們學書法多在表達自我而失法度,所以無論美醜皆失法度而無德!
這是我自己較滿意的一幅作品,是我之身心品質所能達到的至高點了,字不是練出來的,而是身心知能的自然釋放,練有用,但練的不是字,而是身心品質!
-
18 # 張言好書畫
中國書法是用毛筆書寫漢字,把漢字寫得優美,並上升為藝術層次的創作行為!
評價一幅書法作品的好壞,有沒有藝術價值,主要是從線條質量、字型結構、整篇章法等進行鑑賞!從你展現的作品來看,明顯缺乏基本功,目前來看這只是用毛筆寫字,還不能算是創作出了書法作品。用毛筆寫字與書法創作是不同的概念,區別就是是否書寫的作品有藝術價值,這樣的字筆法缺基本能力、線條軟弱、字型結構欠佳、章法不美,因此算不上書法作品,要是用毛筆寫字就是書法的話,能寫毛筆字的人太多,我國的書法作品數量會無窮無盡,不會有“一字千金”的珍貴!
因為這兩幅作品都是行草書,從書法線條上來說,需要用中鋒運筆,偶爾用側鋒,這是草書的用筆特點與要求,寫出的字線條勁健有力!但是這兩件草書作品大量都是偏鋒、側鋒用筆,線條是拖出來的,軟弱無力,大量線條的映帶勾連比較勉強,如“空山”、“明月”、“清泉石”等,草書線條可見連綿不絕,也可以每個字獨立,最關鍵的是用筆自然流暢,內在互應,氣息貫通!用筆連綿不絕可參考張旭的“古詩四帖”,用筆單個互應可參考孫過庭的“書譜”!另外這樣作品中枯筆太多,書法線條可適當的出現一些“飛白”線條,不要過多,少用或不用“枯筆”!
字型結構要側、正都有,造形好,自然美觀,不求怪異,這兩幅作品中的“秋”、“松”、“照”、“春”、“是”等有的故意寫的繁瑣,與草書簡化的方向明顯相背,造形誇張,並不美觀,建議先連基本功,寫一段時間正體字,把握字形!
從章法上看,字的大小較一致,缺乏互相照顧、扶老攜幼之感,章法佈局好,可以掩蓋用筆、結體上的一些缺點,簡單的說就是遮醜!章法中落款是很重要一環,第一張“李金成書”的落款位置在“歡”字的左下側,讓整篇書法不穩,可以在“歡”字下面寫,或另起一行,在左側加上年月來寫,第二張“書王維詩”與名字次序顛倒且分離,可以寫“李金成書王維詩”更好!
所以這兩幅作品還缺乏書法藝術性,作者寫草書的目標很遠大,因為草書是中國書法最高階階段,藝術性強,能展現個性,但是草書的規矩、法度等要求更嚴格,作者在書法上下了功夫,但是還需要加強基本功學習!
附張旭《古詩四帖》欣賞
回覆列表
運筆過於拘謹,因而結體缺少寬博之氣。佈局過於拘泥,因而缺少圓融變通。字與字之間缺乏呼應,泥古戾氣太重。有其形而無其神,法貼卻遠貼!
書法藝術需要感悟和刻苦磨練,有專業老師指導可以少走彎路。建議你多練習小楷,這樣能讓你靜下心來除去浮躁,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