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當下實體店怎麼增加業績?
6
回覆列表
  • 1 # 黨建與金融

    幾年前,一些三四線城市,包括部分一二線城市,隨處可以看到“旺鋪轉讓”和“超市甩賣”的現象,也許有人會認為,是大環境不好,電商衝擊的背景之下,實體店本來就生存艱難,到處是“旺鋪轉讓”屬於意料之中,還有一種說法:淘寶打敗了實體店。有人甚至說:超市甩賣,是馬雲的淘寶對實體店商所害;很多人研究馬雲,說實體甩買馬雲所害,馬雲辯稱:淘寶佔實體銷售不足10%。

    在經濟多元化的今天,人們可選擇的消費方式也越來越多,最開始人們只能選擇在實體店進行消費,但是隨著淘寶的興起,電商漸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淘寶網購成為很多人離不開的一種消費方式。如今網購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可以說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常態。一開始很多實體店,因為淘寶的出現大受打擊,最後只能選擇關門。不過,雖然都說淘寶衝擊了實體店,現在卻有很多淘寶商家紛紛退出了,還有很多消費者也很久不用淘寶了,這是為什麼?

    2018年開始,局勢悄然改變。實體店的前景似的越來越明朗,新生實體店迎來了第二個春天。新零售當道,巨頭們紛紛迴歸加碼實體商業,曾經專注於線上市場的品牌們也開始走向線下,妖精的口袋、網易考拉、噹噹網、天貓國際、keep等各業態品牌紛紛試水實體店,集體開啟線下擴張之路,衣服、生活用品、手機、電器、外賣、甚至充話費統統線下完成。特別是從2019年開始,小米、阿里、京東、網易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開起了線下實體店,很明顯:線下的體驗感,是線上無法彌補的一大空缺。巨頭紛紛迴歸線下,那麼實體店到底該怎麼運營?

    一、 過去10年,電商的猛然崛起,實體商業確定受到了一定範圍的重創。

    其實,導致實體店開不下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門面租金實在是太高了。有很多門面的租金已遠遠超出了實體店的承受範疇,有些有經驗的租客,總是希望找一些位置好的地段,這樣生意容易做得出來。但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你要所選的位置好,租金肯定是很貴的,而租金不太貴的,地段肯定是比較差的。一些地段稍差一些的店鋪只能經常貼出“旺鋪轉讓”字條,因為租客換了一波又一波。商鋪長時間不能盈利,沒人再做下去了。同質化競爭激烈,新的商鋪不斷出現。現在開實體店的人越來越多,同行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再加上來自電商的強力競爭。這讓實體店的經營利潤越來越低。更糟糕的是,現在開發商不斷的造房產專案,往往是把底層作為商鋪來出租,越來越多的商鋪進入市場。同時,在城市裡的中心地段,大量商業綜合體被造出來,商業綜合體裡面有餐飲、服裝、書店、健身房、影院等一應俱全,實體店根本無法與其競爭,很多創業者只能選擇退出。

    二、在日本為什麼淘寶網發展不起來?

    提此問題不是少數人,我沒有去過日本,只能查閱資料和向去過日本的企業人士諮詢瞭解。日本零售入關係時代,商家實體店大動手腳,從而營造出消費場景,電商是電腦手機交易,很難消費者提供體驗它們必須去尋求突破,那麼,日本實體店究竟隱藏了那些秘密?

    大阪的EXPOCITY店,日本最高的摩天輪樓和最大的4d電影院,日本體驗型英語教育將娛樂購物完美融合,全面地融入居民生活,實驗室、大學研究所、品牌博物館創客空間、汽車館、科技體驗館、展廊空間、沙龍空間融入了各種社會功能,以吸引區域的消費客群,商業服務全部是細節,據到過日本考察過的企業家介紹,回國效仿增兒童推車、急救藥箱手機加油站,以人為本日本隨處見。收銀員小票上蓋好章,引到櫃檯,繼續收款、蓋章、吸油送別流程。重逛樂趣而不是價格的問題,因為日本電商有徵稅政策,內國電商徵稅探討中,網上開店企業未徵稅;國內網上因為開店門檻低,日本實體商業靠譜的品牌多,絕無次品假貨把關嚴,在大商場如果買到殘次品不但會得到大額補償,經理還一親自上門道歉。日本其實早就是電商實體店相融,日本的實體店電子平臺同步實體店銷售服務。不是拒絕新購物模式,而是打造網購平臺商務業,實體店商品琳琅滿目,商品包裝一般都偏小,貨架上可以有七八層,置放了較多的商品品種,顧客可供選擇餘地多零售業從交易的時代,進入到一個關係時代。

    三、實體經濟和微商、淘寶網的起起落落。

    最開始淘寶興起的時候,確實引發了電商熱潮。 十年前,電商確實很新,那個時候更多流行叫淘寶。那時只要把物美價廉的東西,或比較稀缺東西掛上淘寶網就能賣,懂一些網路技術立馬就能賺錢。那時投入精力做淘寶,賺錢的機率超過80%。目前一群電商大賣家,很多那個時候發跡的。時間推移到2016年,淘寶上的商品已經超過10億種,賣家超過1000萬,活躍賣家超過300萬,天貓商家超過15萬。這只是阿里系一家大概資料,算上京東一號店、蘇寧唯品會等電商平臺數據還會飆升。電商已跟房地產餐飲業一樣是傳統行業了。開始變得穩定,跟線下的企業一樣,要有好的供應鏈,要有好的團隊,要有好的穩定的管理體系。僅僅依靠十年電商經驗很快會被淘汰,電商們需要不盲目的創新和擴張,

    守住已經有的比去開拓新的或許更成功傳統商業模式受到衝擊,往電商轉型這一趨勢2017年會加速。很多傳統行業還需要交學費。大部分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各種水土不服,賠錢、轉型失敗、直接倒下不在少數。一直做電商的賣家們,要知道傳統企業的體量遠大於電商,轉型成功的會吞噬很多原本電商的業務。機會也是有的,試想一下,一個成熟的電商團隊,如足夠有錢有魄力的傳統企業收編,比做了很多年電商卻沒有穩定供應鏈,再勞神費力建立一個工廠要容易得多,而阿里的“中國質造”專案,會加快傳統企業轉型電商的步伐。

    微商本來是一個挺好的模式,微商最火的時候是2014年,各種暴富傳說來招募代理商。到了2015至2017年後,微商行情直線下行。把微商作為一個更廣泛的商業定義,在微信、微博等各種“微”上賣東西,本身沒有問題需要注意的是人群的精準。招募代理刷屏的微商幾乎會消失。而能夠在微信的社交基因之上用好微信、做出好的賬號吸引精準粉絲、走向社群電商、紅人模式的,

    將會持續火爆並能大量吸金。那個時候淘寶上的商家還不是很多,人們對網上購物又充滿了好奇和新鮮感,所以造成商家少顧客多的局面,讓一開始就入駐電商平臺的商家賺得鍋滿盆滿。那個時候不論是上班族還是全職媽媽,都能透過業餘的時間在淘寶上開個小店賺點零花錢。

    後來這種網購的熱潮漸漸退去,人們對於網購消費者也失去了新鮮感,漸漸恢復了消費理性。客戶群體也漸漸趨於穩定,消費者緩慢增長,但是商家卻開始大量湧入。很多實體店做不下去的店主,也開始轉戰電商平臺。導致供需關係極度不平衡,這時候淘寶賣家已經太多了,早就超出消費者的需求了。面對這種情況,大家只能打價格戰,天天比著誰更便宜。這種情況下,淘寶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都開始嚴重下降,大家突然發現,網購好像也沒那麼好,商品出問題一樣很難解決。

    價格戰的結果就是,沒有資金的小商家只能退出,因為實在燒不起錢做各種活動。如果硬做的話,甚至比開實體店都不便宜,那還不如回去開實體店。本來開淘寶店就是因為成本低,現在反而還更貴了,這批店主自然就退出淘寶了。

    淘寶的紅利在漸漸消失。早年因為交通不發達的關係,很多小縣城的產品種類少,物質不夠豐富。淘寶的出現,為這部分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讓他們可以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全國各地的東西。但是如今交通便利,經濟發展迅猛,我們即使不出門旅遊,也能在家鄉買到別的地方特產。例如想吃北京的稻香村糕點,已經不用非到北京才能吃到,在很多城市都有稻香春的專賣店,而且看得見摸得著,不用擔心買出問題。

    阿里巴巴為了治理假貨橫行的亂象,推出了天貓,這本來是好事,畢竟商品的質量算是有了保障。但是對於那些小商家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在天貓註冊的基本都是大公司,他們交的保證金和服務費都非常多。淘寶自然就將天貓的商家放在第一位,如今的淘寶也是在向天貓不斷引流,小店鋪越來越難生存。

    對於那些小店鋪來說,相當於沒有了客源保障。為了保證自家店鋪的高曝光,商家只能選擇投入更多的推廣費。加上淘寶平臺現在收取的費用專案越來越多,很多商家表示除去人工費、倉庫和售後的費用,利潤幾乎所剩無幾。而這些交給平臺的各項費用加起來,也並不比實體店的租金要便宜,所以即使是很多銷量比較多的商家也退出淘寶了。

    現在滿大街到處都是“旺鋪轉讓”,很多做小生意者都生存不下去了。在目前情況下,實體店若想生存下去,只有在大型居民小區或者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做一些當地群眾需要的生意,並且實體商店也要在線上發展自己品牌,真正做到O2O線上線下一起運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逆境中生存下來。

    四、實體店如何擺脫電商衝擊?實體店如何做到新零售和線上線下融合?社交電商如何實現實體店轉型聯盟,建立管道收益呢?

    2018至2019年度熱詞就似“新零售”、“社交電商”。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釋出的《2018年(上)中國網路零售市場資料監測報告》指出,新零售、社交電商成為上半年電商熱點。各大電商巨頭紛紛把重心從線上轉移到線下,給消費者帶來全新化、多功能化、多體驗化的購物體驗,多角度、多方面踐行新零售,電商和線下商業的全面融合,正升級著新零售。

    未來電商會完全融入為商業的一部分,所有企業都或多或少有電商業務。電商在未來不再是被提及的詞,就如“智慧手機”,曾經是一個非常熱的詞,因為那時還有很多非智慧的手機,但現在基本沒人提智慧手機,因為幾乎全都是智慧手機了,不止是電商大賣家,電商平臺也都在往線下走。阿里入股蘇寧,力推天貓超市,啟動“溯源批發”專案,京東發力“京東到家”,啟動“火車頭一號”計劃,電商巨頭直接開始大舉進攻線下。特固定的粉絲群體的電商大賣家往線下走,這正是O2O的一個

    新趨勢。

    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才會產生新零售。2阿里巴巴馬雲在演講提出國新零售:“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

    之前電商的衝擊之下,實體店生存維艱,新零售概念之後,許多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開設線下門店或者是收購實體門店企業,實體門店迎來重新崛起的機會。 消費升級促使迴歸線下:消費升級是消費者正在買越來越貴的東西,也包括更優質的服務以及體驗式的消費需求。

    國家統計局公佈,2018年1-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進一步鞏固。如今的消費者,已經過了吃飽喝足就滿意的階段了,更注重的是高質量的商品服務,需要從“對產品滿意感”轉型到“精神層面的滿足感”,那麼商家也要做好滿足顧客的精神層面,才不會被淘汰。在這個大趨勢下,很多電商也不得不開設實體店,為消費者提供一個體驗的場所,彌補自己的短板。以前是人隨物動,現在是物隨人心,這就是實體商業的最強優勢。實體店找準了自己的定位,如今商業核心優勢正在從“價格”變成“服務”,但是比拼起服務,“電商”又怎麼可能是“實體店”的對手?

    相對於網購,實體購物可以錢貨兩清,立即可用,享受購物環境,當場解決問題。在實體店購物,我們可以在舒適大氣的購物環境中,看到真實的商品,不會出現色差之類的問題。選產品可以挑選,有問題當場就可以解決。在實體店,顧客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會有銷售現場講解,在指導下購買。在我們實體店購買可以即時得到售後憑證,消費者維權會相對容易。體驗是線下實體店的大招,是目前來說,線上購物無法滿足的一個需求,而這恰恰就是“實體店”最大的機會,實體商業也開始積極擁抱電商,比如線上下單線下提貨的模式為很多實體店引來了大量客流。所以,只要找準了自己的定位,並且積極擁抱網際網路玩法,實體店的潛力可以說是巨大的。

    現在一部分實體店之所以還在徘徊,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醒來。一直在拼價格、拼門面優勢,反而忽略了他們最大的優勢。未來商業爭奪的是出生於90、00年代的消費群,這個年齡段的幸福者生來就不缺物質、不缺產品,他們需要是一種“關懷”,因此實體店的未來是一片光明的。

  • 2 # 我的水果我的店

    實體店想要生意有起色,就要線上線下一起搞,東方不亮西方亮,另外增加店內商品品種數量,所謂百貨對百科。搞會員制,能夠快速的回籠資金,有效的留住老顧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才能幸福?大家到底多幸福?說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