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畫籃球的人
-
2 # 鋼筋水泥123456
那是一點沒毛病了。 必進
你說的是NBA?
在NBA場均20分就可以定義為得分手了,你說難不難?
這樣說吧,場均一支球隊得分100分,大名單是15人,那麼人均應該是6.7分。
這也不叫難,只是每個球員的角色和位置不一樣,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在NBA只要有出手權,基本上人人都可以達到20分。
但是你其他方面不如別人,所以你只能幹其他藍領工作
-
3 # 薄荷貓籃球世界
千山萬水總是情,關注一波行不行!先看場均17個籃板
遠古時代的神獸距離我們實在太過遙遠,我們就來看看我們所處時代在籃板端的佼佼者。其中,魔獸霍華德和小喬丹相比,兩人在防守端以及籃板球的爭搶上都是聯盟中的頂級球員。霍華德目前為止的場均籃板是12.6個,而職業生涯最高籃板數則是2011-2012賽季的14.5個。反觀小喬丹,小喬丹目前為止的場均籃板是10.9個,而在2017-2018賽季,小喬丹的場均籃板達到了驚人的15.2個。貴為資料刷子的凱文·樂福,目前為止場均籃板11.3個,2010-2011賽季,職業生涯新高的籃板數字則是15.2個,與霍華德持平。那麼,這三位球員是否是聯盟前五的球員呢?我想,其中只有霍華德曾經達到了這個高度,至於小喬丹和樂福要麼因為是角色球員,要麼因為球隊戰績和帶隊能力不佳,還沒有達到聯盟前五的水準。
籃板球方面,在上古世紀,張伯倫做到過場均27.2個籃板,這簡直就是外星人在和地球人打籃球。但是,進入90年代以後籃板王的資料就正常了很多。其中,最佳資料由羅德曼創造,羅德曼場均做到過18.3個,那他是聯盟前五的球員嗎?顯然不是。
聯盟前五的內線球員都什麼水準?實際上,聯盟前五的內線球員都什麼水準?我們可以看看這幾位——加內特、諾維茨基、鄧肯、戴維斯。實際上,瞅瞅加內特拿MVP的賽季就能知道拿到以上資料是什麼存在。加內特04年獲得MVP,當時的資料場均24.2分13.9籃板5.0助攻2.2蓋帽,拋掉助攻和得分上的劣勢,如果一名球員場均20分、17籃板、3蓋帽,那不是聯盟前五,那是聯盟絕對的一哥!
聯盟前五看的是綜合實力我們看一個國家的實力看的是綜合國力,看一名球員的實力也要看綜合實力。聯盟前五的球員從過去的內線轉向外線,鋒衛經常在排名中靠前五,原因就是他們的能力更為全面。所以,單從資料上看這絕對是聯盟一哥的存在!
-
4 # 神經質神仙
這種怪物是什麼人?我印象中只有上古神獸張二萬有這個資料啊。
這簡直就是籃板王+蓋帽王,還是一個水準以上的得分手。一個球隊場均籃板50個吧,數字好算點,這位大神籃板率接近40%?
簡直就是內線一天神
-
5 # 王廣返程火車
巔峰霍華德大概23+15和德拉蒙德18+17的資料和這個比較相似,但兩人實力差距很大。資料不能直接說明問題,樂福巔峰期26+15這種資料奧尼爾都打不出來,但樂福什麼時候聯盟前五了?資料漂亮也得看綜合賽場表現。不過這麼強的資料是球星沒錯了,能不能進前五很難說。
-
6 # 鄭州之一粟
這也不能單看資料吧,當今聯盟更注重對球隊的貢獻,更喜歡分析高階資料,有些球員並不是單純的從資料上可以來評判的,小加索爾,伊戈達拉等,還有些球星資料一直很好,總給人感覺是靠出手權刷出來的,確實有些人很注重個人資料,放眼整個目前聯盟,資料最接近場均20分17個籃板,3個蓋帽的球員,應該是大白邊了吧,白邊目前在開拓者資料接近為16分14個籃板,3.1個蓋帽,然而他對於球隊的貢獻呢,確沒有那麼大,當是熱火把他以白菜價送走,當時還不甚理解,現在看來,此舉非常明智,白邊從熱火來到開拓者,熱火併沒有因為少了白邊而影響戰績,目前穩居東部前四,開拓者也並沒有因為他的到來發生質的改變,依然在季後賽大門外徘徊,本賽季開拓者大機率進不了季後賽,反而熱火因為他的離開而扶正了阿德巴約,今年也順利進入全明星替補。其他的不說,今年夏天白邊即將成為全自由球員,我把話放在這,他最多能拿到年薪1500萬的年薪!不信,走著瞧!
-
7 # 穿比基尼的貓熊
不一定能進nba[靈光一閃]。去年我在我們小區籃球比賽對陣退休職工女子二隊的時候,狂砍65分,怒抓30個籃板!最後很遺憾的輸掉了比賽。就我這資料還進步了俺們小區男子二隊!
-
8 # 聆聽夜的寂寞
25+10好找,20+17就非常難。原因無非籃板要達到場均17要有一定的身體優勢,還要非常專注去盯著籃板球,本就消耗這麼大精力如何去拿場均20得分?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近代能做到似乎只有羅德曼能有這麼高的籃板球,但得分就差強人意。或許只有遠古的籃球皇帝張伯倫可以做到
-
9 # 長弓射曰唯有丨我
真有這麼一人,其結果就是:喬丹的神位搖搖欲墜;詹姆斯再也不敢自稱吾皇了;杜蘭特甘心為他擦球鞋;庫裡回學校繼續完成小學學業……
-
10 # 這個世界太麻煩
3個蓋帽6分,17板34分,➕20.5就是60分,按照場均100分來算,這一個人就整了大半的活,攻防兼備。18個賽季平均下來是這個資料,巔峰賽季別人看他背影都怕。歷史前五都有希望。這種內線怪物,只怕卡戴珊
-
11 # 老王佛系聊體育
一個球員場均20.5分17籃板3蓋帽,首先已經限制了肯定是中鋒內線霸主,要不然這個場均17籃板3蓋帽不好拿下,場均20.5分的中鋒很多超級巨星都可以做到奧尼爾,霍華德,姚明,加索爾,戴維斯,樂福……可以說一抓一大把,但是場均17籃板+3蓋帽目前只有張大帥能達到了吧。
張伯倫身高2米16臂展有2米34,這身高和臂展的比例,絕對是是歷史最強一檔。他的臂展在自然垂直下,基本要到膝蓋,至於摸高,在那個穿板鞋的年代,他就能摸到籃板超一個手掌的高度,這已經很逆天。一百米跑11.8秒確實算不上超快速度,但是別忘了,這是張伯倫大學時期的資料,他這麼高的身形,還能跑這麼快,這真的是驚為天人。他早期本來就是田徑運動員,還因此拿了不少獎學金。在至少60年前有這速度,張伯倫就是“怪物”存在。就算是放現在,那也是國家二級運動員的實力。
職業生涯參賽1045場,投籃命中率54.0%,罰球51.1%,場均30.1分(史上第二)22.9籃板(史上第一)4.4助攻,1961-1962賽季,尚在費城勇士隊的張伯倫以50.6%的命中率,場均50.4分拿下得分王,這是張伯倫加入NBA的第3年同時單季4029分,也創造了歷史記錄。而在歷史單季場均得分排行榜中,張伯倫分別以50.4分,44.8分,38.4分霸佔了前3名。這架永遠不知疲倦的得分機器,從加入NBA起,連續壟斷了7年得分王
強如奧尼爾巔峰時期最高也只不過場均23.4分13.9籃板3.5蓋帽,樂福在森林狼刷資料可以得到20.2分15.2籃板0.4蓋帽,姚明也不過22分10.8籃板2蓋帽,所以能夠能到這個資料絕對是內線霸主,但是進入聯盟前五還得看永續性,刷資料也是資料,能夠幫助球隊贏球才是關鍵。
-
12 # 右手邊的上帝
聯盟過往的歷史當中,職業生涯能打出這般資料的球員實屬鳳毛麟角,追溯到上古時期,也就威爾特-張伯倫(30.1分22.9籃板)和鮑勃-佩蒂特(26.4分16.2籃板)有此資料,可惜時代久遠,無法考證他兩的蓋帽資料。
單看資料,這樣的球員是有資格排進歷史前十的位置。再看看他的榮譽,3屆總冠軍、3屆FMVP、4屆常規賽MVP、13屆籃板王、3屆得分王和1屆助攻王等,也不難看出該球員在攻防兩端都極為無解。雖然沒有自己的招牌手段,但是場均20.5分和3屆得分王,都足以證明他在禁區內的絕對統治力,四大中鋒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其中,新秀賽季的MVP和FMVP,以及生涯最後一個賽季的MVP和FMVP,還有18年的職業生涯的長度,都說明了該球員有著像賈巴爾和詹姆斯這樣球員的長久巔峰期。
而NBA歷史上能在新秀賽季拿到MVP的球員非常至少,只有威爾特-張伯倫與偉斯-昂塞爾德做到過。要知道常規賽MVP的評選對於新秀球員而言是不太友好的,即便有實力,初入聯盟的他們地位薄弱,很難有資格參與到MVP的評選當中。
而生涯第18個賽季還能獲得MVP,也意味著該球員大有可能打破了最年長MVP的紀錄。該紀錄是由馬龍在年近36歲的時候創造的,現役球員中,也就只有詹姆斯或有希望打破,由此可見難度之大。
還有,13屆的籃板王也是歷史獨一份,目前大帥的11屆籃板王是NBA歷史上最多的。至於全明星MVP,我個人覺得並不是很重要,就像賈巴爾一樣。
所以綜合上述的側面對比,該球員完全能排進歷史前五的位置,也可以確認他應該有一段極為傳奇精彩的職業生涯,甚至有資格競爭歷史前三的位置。
-
13 # 胖kobe曼巴
我們一一來看,你說的這些資料。
三個fmvp:並列歷史第三,第一是喬丹的6個,第二是詹姆斯的4個。奧尼爾,鄧肯,魔術師3個。四個常規賽mvo:還是第三,第一賈巴爾6個,第二喬丹5個,第三詹姆斯4個。新秀賽季mvp,目前只有兩個,一個叫張伯倫,一個叫昂塞爾德,你是歷史第三人。新秀賽季fmvp:目前只有魔術師一人,歷史第二人。13個籃板王,歷史第一,張伯倫都才11個。三個得分王:目前最多的喬丹10個,張伯倫7個,艾弗森,杜蘭特4個,哈登3個,也是排名前列的。一個助攻王:和詹姆斯,韋斯特,張伯倫一樣。我們按照你20歲左右進入聯盟,你38歲還有mvp成為最老的mvp,目前最老的是馬龍35歲,fmvp最老的是賈巴爾38歲,那麼你這些資料都算是記錄。關鍵是巔峰期夠長,18年,歷史前五我覺得沒啥問題,榮譽資料都還可以。場均20.5分,這個比鄧肯的職業生涯得分都高,場均17個籃板,只有張伯倫喝拉塞爾比你多。所以我覺得能進前五。
有點類似於張伯倫。
獲得了三個FMVP,四個常規賽MVP。其中一個常規賽MVP和FMVP為新秀賽季獲得。另一個常規賽MVP和FMVP為最後一個賽季得到,效力十八個賽季,有十三個籃板王,三個得分王,一個助攻王。但是和賈巴爾相同沒有全明星賽MVP。進攻手段主要是模仿先輩,自己沒有獨特的進攻方式。
回覆列表
......請允許我沉默一下,這樣的資料是在遊戲裡吧?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能做到20+17這種資料的,在NBA歷史上就只有張伯倫而已。
我們拿一些參照物來對比一下,哪怕是那位被譽為最有統治力的中鋒奧尼爾,巔峰賽季也只不過可以場均拿下29.7分13.6個籃板3蓋帽而已,這場均拿下20+的同時還能拿下場均17個籃板球,真的已經算是非常非常有統治力的內線表現。
如果真的有這樣的球員存在,那肯定能進入NBA前五啊,我甚至認為有可能會成為第一的存在,畢竟進攻強的球員很多,但像問題中說的那樣能場均拿下17個籃板的同時還能拿下3個蓋帽,這樣的球員就不多了,這樣的資料是完全可以拿下最佳防守球員了。
簡而言之,這樣的球員完全就是一名攻守兼備的球員,最值錢和最難得也就是這樣的球員。
最重要的意義是什麼?那當然是結束小球時代,如果有這樣的球員存在,他就會和當初史蒂芬-庫裡與勇士橫空出世那樣,只不過他會終結掉小球時代而已。
這樣的內線統治力,首先會很剋制小個陣容的籃板球,沒有籃板球,那就意味著沒有進攻機會,而且一位球員如果能場均拿下17個籃板與3個蓋帽,那必然他的打法強硬,身體素質出眾,如果這樣的球員出現在內線中,小球打法完全就沒辦法打啊。
我認為NBA很難出現一名這樣的球員,特別是在現在這種球風偏“巧”的時代,中鋒打的都像一位後衛,不像以前那樣去拼搶籃板球,而是用更高效的進攻去彌補籃板球上的缺失,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役很多內線球員的場均籃板球都不上10個。
回到問題上,如果有問題中假設的這樣球員存在,那麼應該會是聯盟數一數二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