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冷知識

    在百度上,當你輸入“毛筆選擇”一類的關鍵詞進行搜尋,彈出來的多半都是:尖、圓、齊、健。

    所謂尖、圓、齊、健,是毛筆的四德,價格稍微正常一些的毛筆,都會滿足這四點,此外,購買毛筆時,筆鋒是用膠質封著的,不會讓你開啟來鑑定是非齊、健。這四點,實則是無用的廢話。

    網上很多人也反映,買不到好用的筆,在某寶買了些很貴的毛筆,卻感覺不好寫。可能並不是毛筆不好用,而是你選錯了。

    首先,挑筆的重中之重,就是毛一定要好!什麼尖齊圓健,容後再說。那為什麼古人只講尖齊圓健?因為那時候沒有尼龍。。。看毛好不好其實和看動物的毛色是一樣的,摸上去順滑有彈性不擰巴不粗糙。就燈光下看,動物毛一般是亞光的,如果像塑膠一樣閃閃發亮,就可以直接丟一邊了。這一點和女生挑假髮是一樣的,男生的話估計也在街上看過頂著一頭塑膠絲出門的人吧,閃瞎眼有沒有?就是這種感覺,看到就請直接淘汰吧。當然,當你挑到一又順滑有彈性,光澤也正常的毛筆,它還是很可能是尼龍的,或者加了有尼龍的,只是加的質量比較好的尼龍。(畢竟動物毛是很貴的,除非你買比較貴的,不然買不到純動物毛的。)不過尼龍也沒關係,質量好的話還是可以用的。好的尼龍和動物毛的差別就在於,尼龍再好,也是塑膠,吸水性是很差的。如果一支毛筆含尼龍很多,一次可以含的墨量就很少,寫出來的字就會燥,不得溫潤。而且尼龍也不耐用,時間一長就容易壞。比如這樣

    你能看出來它以前是很順的嗎?這是用了一年的樣子。

    第二點,如果毛沒有太大問題的話,就要看那最經典的尖齊圓健了。事實上,現在制筆工藝成熟,廠家要捨得用好毛的話,筆也差不到哪去的。當然你還是要挑,偶爾師傅偷一下懶也是有的,或者遇到個新來的師傅也是有的

    拍不清楚,大家想像一下。然後突出來那幾根真的很煩,要是你手賤去剪的話筆就廢了!

    接下來就要按你的用途來挑筆了。這裡只講寫字的筆。臨不同的字型,用筆也不同。一般來說,臨元以前的字,用純硬毫或者兼毫。(狼毫,北尾,紫毫,豬鬃等都是硬毫,軟毫一般就是羊毫)因為元人才開始注重筆墨,軟毫也是元代前後才廣泛使用。寫唐以前的字,就要挑更飽滿肚肥的筆才能寫出那一份含蓄和厚潤。而自唐楷開始,就變得張揚,大開大合。就可以挑稍長鋒的筆了。但是那種肚很瘦,鋒很長的筆是不適合寫字的。像這種。當然如果你說你要追求特別效果的話另當別論。如果你是初學臨帖的話,沒有筆肚是寫不出變化的。

    綜上,最佳買筆策略是,找幾家店,各種筆都來一支,用段時間感覺好的,屯進百十支,十數年內不用再買,不好的就當試錯成本吧。

  • 2 # 東寫V西讀

    用了很多牌子的毛筆,這個牌子本人感覺最好的。筆尖和手感都是非常棒的。當然字型不同和大小就用不同的毛筆。

  • 3 # 徐老師毛筆

    首先是看尖齊圓健四德,然後開筆之後潤筆沾水,最簡單的一招就是甩筆之後,毛筆圓潤,筆鋒不散,一般質量都不錯!當然毛筆的判斷好差要把筆拿到手上才是最可靠判斷的。這是入墨前期判斷,有個大概之後,要深入判斷毛筆的效能就只有蘸墨書寫最靠譜。這也是通常書法老師驗筆的一個試筆。

  • 4 # 檀紙間

    在物質化追求比較偏重的當下,市場上的毛筆,確實很大程度存在“質量良莠不齊”的狀況。

    網路上去搜索,你極有可能找到的是理論上要求“尖圓齊健”品質的毛筆,然而,這種描述是抽象的,針對一個實物,你難以確定“看到的這支筆是否用起來具有此4品”。

    因此,我們一定要從實際可操作的鑑定方法,來將“尖圓齊健”這毛筆的“四品”對應到具體實物上來,這才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辨識方法”。

    如果你認同,就順著我的思路往下看吧。

    1、看使用是否順手

    一定要先試用!先試用!試用!

    重要的話說三遍,特別是針對那些還沒有值得信賴的廠家商家的購買者而言,試用滿意後,再批次購買備用!是凌駕於一切辨別方法之上的原則。

    至少,你也需要在聽取商家廠家介紹後,計劃購買的品種裡多選幾款,每款要一支,確認質量、確認實物你用起來順手之後,再決定今後選擇的物件定在哪幾種。

    從實際作用來說,沒有什麼“辨識方法”比這個更具實用價值了!

    2、看材料是否如實描述

    市面上的毛筆,其分類方法最多的便是依據“筆毫的材質”而來,不同的材質對應不同的“筆毫彈力”或“堅挺度”。

    撇開特殊用途的諸如雞毫筆、非創作目的的胎毫筆之外,大多數的毛筆差不多都有這樣的特性:

    狼毫彈力最佳,屬於硬毫類,優點是回峰準確度高、缺點是筆毫變化的能力不如羊毫等軟毫類自如;

    羊毫屬於軟毫筆,筆毫可塑性強,優點是在技法的控制下,可以產生更為豐富到位的線面變化,缺點是因為過軟而使得書寫後回峰能力較弱。

    兼毫,則是介於狼羊毫之間,大多數都是在軟毫中摻加硬毫,適當組合後,形成“軟硬度適中”的一種毛筆。

    筆毫材料,大多數都是不同動物、不同部位的毛髮所制,只有極其少量的植物纖維被用在製作筆毫上,這點就不做特別選擇介紹了,過於冷門,適用性不強。

    然而,還有一種“褒貶參半”的物質:化學品尼龍。

    自有了工業物質之後,這種材料也大量使用在了毛筆的筆毫製作材料中,其目的是給柔軟的筆毫增加回峰能力和挺度。

    於是,最近很多年以來,“筆毫材質是否如實描述,有沒加尼龍”成為越多越多人選擇毛筆的一個重要參照。

    筆毫材料的現狀說了這麼多,最後的關鍵在這:

    毛筆成為具體商品之後,其品類都是已經展現了出來的,比如標註狼毫筆的,是否採用的是正宗的“北尾狼毫”、還是不怎麼正宗的黃鼠狼毛,甚至質量很差的馬毛等等,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羊毫也是如此,不同等級的毛髮,質量差異非常之大的,表現在“柔軟度、含墨能力、可耐用性等很多方面,都有巨大差異。如品級不同的細嫩光鋒就有不少於3個等級。

    純羊毫的等級越高,其末梢的半透明乳狀視覺感越強;

    尼龍加在筆毫中逆光會有透明發亮之狀等,這些看得見的狀況,都是鑑定筆毫質量的重要參照。

    3、看做工是否精緻、得法

    這點辨別起來有點難。

    毛筆基本來說還是以純手工製作為主,每一支筆毫,都需要師傅精心挑選毛髮、逐層集配而成。

    嚴格來說,都是每支筆的筆毫為一個最小單位,來不得“批次化生產”的,

    因此,在這個環節,工人的技術、師傅要求的標準,是一項重要的參考。

    知名信譽好的筆廠,在這方面堅持得毫不含糊,

    因為如果毛髮的長短、位置組合搭配過程中的任何一點不認真,就會對成品毛筆的質量造成很大影響。

    毛筆之所以又好用不好用的區別,除了材料質量因素之外,

    更為重要的還是在於筆毫的組合環節。

    比如,成品後,筆尖部位的裡面夾了一些長度不夠的毛髮,那用起來肯定頻繁遇到筆尖分叉、線條拖泥帶水的毛病……

    比如上圖這支筆(網上找來的圖),便是加了尼龍不說,這筆毫有沒有一種“歪頭禿子”的既視感?

    因此,開啟一支筆,儘量觀察筆毫的組裝層次、精細程度,是這個環節的選擇關鍵。

    4、看筆桿是否傳統、古樸

    除了筆毫之外,筆桿作為次選項,也是需要適當關注一點的。

    尤其是除了實用之外,還喜歡帶點收藏心理的使用者,筆桿風格,也佔“毛筆好壞標準”一定比重的哦。

    最為基本的比如:

    竹質筆桿,筆毫基部的竹竿是否採用了線扎的方式,對今後筆桿是否會開裂,就會有很大影響。

    都知道,北方的冬季,那種乾燥程度,是所有“易裂”的物品難以抵禦的。

    如果毛筆幾天不用,像上圖左側那種毛筆,筆桿太容易開裂了!

    除此之外,一些高檔材料、特殊材料製作的筆桿,也是“可做備選”之選的哦!

    如上圖,青花瓷筆桿與紅湘妃筆桿。

    總結與友情提示:

    實用為上應該是絕大多數選擇毛筆的目的。

    對應於毛筆身上,製作工藝和材料講究程度則為影響其質量的關鍵。

    把握住了這兩點,便不用理會其他毛筆能夠體現出來多少“優良品質”了。

    尖圓齊健也好、得心應手也好,都是使用者根據“好毛筆”能夠上升到的境界所給予的描繪,這些“形容出來的妙處”是抽象的,當作選擇毛筆的標準會讓你無所適從!

    質量好壞歸根到底還是取決於最為基礎的工藝與材料兩大關卡,過了這兩道關,毛筆的質量自然便不會差了!

    也只有這兩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元素,才能在實物身上讓大家可以“有標準可對比”。

  • 5 # 酒徒善修

    這可能是本問題最簡潔的回答。

    啟功先生在《論書絕句》中說過一段話:“主鋒長,副毫勻。管要輕,不在紋。所謂長鋒,非指毫身。金杖系井繩,難用徒嚇人。”

    這段話非常簡潔,直說要害,用來辨別毛筆的好壞非常合適。因為毛筆是用來用的,實用性是最關鍵的要素。

    選擇毛筆第一就是要看是主峰與副毫之間的關係。主峰決定了書寫出線條的質量,副毫決定了寫出線條的厚度。雖然有種說法叫“高手不擇筆”,但好用的筆可以讓高手更好的發揮也是不爭的事實。米芾之所以寫字可以“八面出鋒”,就跟他使用毛筆的主鋒與副毫之間合理的搭配密不可分,所以米芾自稱“臣書刷字”。

    其次,毛筆不能太重,會影響手感,花紋是無關緊要的。啟功老人這種大實話肯定會惹得很多毛筆廠家不開心,不過事實確實如此。我曾經買過那種景泰藍的毛筆,杆子是金屬的,純狼毫,還是長峰的,這種筆看起來很酷,用起來不是很省心。

    選毛筆應該回歸初心,不管是哪種材料的毫,要看重做工本身,而非裝飾性的花紋,追求既省錢,又實用。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6 # 貓型鋼絲球

    手感好的毛筆

    第一,要出筆鋒

    寫行草最好新筆,筆鋒要略出的爽利,才能帶出行書草書筆筆如蛟龍般的姿態。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在字初行筆時,常常凌空調筆舞出尖峰的劍花狀態,遲鈍的筆鋒是做不到的。

    篆書隸書,筆鋒要求圓韻些更容易書寫。蠶頭燕尾處筆筆要用力用足,太尖細的筆難出效果,所以筆軟鈍些更好。

    二 好筆筆頭要齊頭並進,不能掉毛。

    這個挑筆時最好試試。經常有不好的筆,寫寫就一根根開始偷偷的跑毛,這樣沒什麼時間筆頭就不齊了就要買新的。

    筆頭齊,聚在一起才會出鋒。不齊,那個鋒容易就偏鋒了,聚筆力就乏力的,字就在力量上欠缺。

    尤其瘦金體這種,太差的筆是更本寫不出來的。

    筆根圓胖,含墨量就高,寫字就會連綿不絕的出墨。

    含墨量高,就不容易打斷思路,字行列之間墨色之間就會出陰陽變化。

    如果筆人造毛加了太多,墨的下降速度就會太快,字就容易寫的毛躁。所以,筆根最好裡面含羊毛量多,這個夾帶墨就多,而且下墨速度也比較舒服,不快不慢,可以靜下來心來慢慢寫。

    筆要有彈性,是為筆健

    毛筆筆性就是要有一定的彈性,這樣才適配我們的筆法字法。人造毛的彈性普遍偏死硬,狼毫用起來就舒服多了。

    所以要辨析好筆的屬性,一定要試,再看要料要好要足,最後要挑適合自己字型的筆。

  • 7 # 杜仲68

    一看材質,就是用材,是狼毫,羊毫,還是兼毫。二觀造型:圓、健、尖、齊。圓是外型圓飽滿,健是牢固,健康,筆竿直,筆頭正,無蟲蛀。關鍵是筆頭粘結牢固,尖是筆尖尖小,齊是筆尖毛展開整齊。三看價格一分錢一分貨。四看產地品牌。

  • 8 # 伊老劍客

    一支好的毛筆用材和做工都是非常講究的。當然價格也相當昂貴的。對一般愛好書法的朋友來說,不是很實際的。

    就一支的普通的毛筆.我個人的看法是尖.圓.直。尖:筆尖要鋒利。圓:筆頭要圓潤飽滿,拿筆尖對著自己看時要看到圓圈,中間的點就是筆鋒。直:這個比較簡單,從外觀上就可以看出來。以上三點在購買時需要注意的。還有就是齊、健(購買後才能看出來)。齊:就是泡開後,筆尖攤開整齊劃一,象刷子一樣。健:筆鋒要有彈力。即蘸墨後在紙上提按時要恢復原來的圓錐型。

  • 9 # 盛潔仁

    首先感謝被邀答題。因為沒在工作室裡,所以解答一時可能不能用圖文來說了,只可以以後再補上圖片了。

    為何我要現在就答題呢?這是我拜讀了前面幾位朋友的解答著實讓我不安。因為其中有些回答多有誤導性,而且還很具盲目性。什麼多選幾個店各買一支試試。那還是等於沒說,而且購買了回家試一下,感覺不好就淘汰的做法更是不可取的。

    寫字練字,一支筆的好壞的確是很關鍵的,但並不一定是決定性的。一個小學生開始練毛筆字,一開始就能很好的把控手中的毛筆書寫?那決對是不可能的。那麼是不是這支筆不好用嗎?顯然不是。再說第二類人,長期書寫都用的是硬筆,現在或是想學習傳統文化學寫毛筆字了,小時候寫毛筆字的經力都忘記了,或以前根本就沒有練習寫過毛筆字的,那麼肯定同小學生初練毛筆字的感覺差不多的,拿起任何一種毛筆都不會知道是否順手好用的,都會感到不好把控。那是否都要淘汰掉暱?再說第三類人,退休了,年齡大了,想透過練習書法健身練腦,豐富退休生活。他們或已有書法習學經驗,或是也屬“初學”。那麼,他們中的前者自有挑選順手毛筆的經驗,而後者同樣可視為初學者。

    對於初學者,就不可以對其說“多買幾支試一下,不順手的淘汰,順手的買百八十支用一輩子”這樣的糊扯忽悠話的。

    那麼,怎樣才能挑選好一支順手的毛筆呢?

    首先就是你買的毛筆的目的。是想練習書法呢,還是想用來繪畫的?是練書法習字的,還需要分是書寫大字還是小字,是練習楷書還是行書,或是隸書,或是魏碑,或是篆書,或是草書…等等。還有繪畫用筆更是各種選擇。目的不同,用筆習慣不同,就選用不用型別的毛筆,軟毫筆、硬毫筆、兼毫筆……等等。

    其次,不管選用何種型別的毛筆,大號筆、小號筆、軟毫筆、硬毫筆、兼毫筆……只要是圓杆的毛筆都首先需要把握住如下幾個要點。

    1、筆桿要直,尤其是竹枝做的筆桿,需要挺直。如果都是彎曲的,那就儘可能選挺直一點的。

    2、筆桿要圓,尤其是竹枝做的筆桿,需要儘可能選圍一點的。

    3、筆尖儘可能在圓心點上,儘量不歪。即筆鋒需要中正。這點需要說明的是,新筆筆頭都需要用膠塑形的。一支好筆出廠都是塑過形的,即都是硬硬的尖筆頭的。好的毛筆的尖鋒一定是中正的。

    4、在選筆尖中正的同時還需要看筆毛是否排列整齊,順暢。需要知道,筆毛順暢通溜是毛筆執行時“力”和“氣”才能容易達到諧和。

    5、看筆毛的品相。為何把這點放在最後,最主要的是這條只是決定這支筆的使用壽命,和這支筆的價格。

    至於某類筆是否加雜尼龍,這點可以考慮,也可以忽略。因為現在科技發展的非常快,尼龍材質的毛筆的質量的確“突飛猛進“,和五年前的產品決對不可“同日而語”,即使是尼龍毛筆。

    下面需要再說明一下,一支新筆買回來,因為筆頭是硬的,需要把她化開才能使用。而化開筆毛的水一定不可以用熱水,必須要用攝氏32~36度的溫水,而且最好是懸掛泡在水中,大約20分鐘左右,看到筆毛張開了就在水中晃幾下提起來,在水杯或永盂的邊口上順筆毛向上舔筆,也可以用另一隻手的食指種姆指輕捏筆根,幫助排水,並在食指上順向舔筆毛,再把毛筆放到溫水中晃一下,再重複上面的動作,目的就是儘量把筆毛的膠水洗淨。在感覺到筆毛中為塑形的膠水被洗淨了,就用冷清水自己給新筆塑形。其塑形要求同新筆要求基本相同。即筆頭俯視看要圓、筆鋒要中正、筆毛要順暢,一定不可亂。等自己用清水重新塑好形後就先掛起來,千萬不要馬上用。等到筆毛涼幹以再使用,這樣的毛筆才真正被定形了。

    不管什麼筆,新筆都會有一點脫毛的,只要沒有大塊的脫毛的都可以被視為是一支好筆。關鍵還是在筆的用途吧,需要用的恰當。

    再多講一句,就是毛筆在使用中還一定要注意做好保養的。

  • 10 # 東家APP

    1954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長沙左家公山的戰國木槨墓中發現了毛筆。毛筆置於竹筐裡,全身套在一支小竹管內,這個竹管相當於筆套。筆桿長18.5釐米,直徑口0.4釐米,毛長2.5釐米。

    筆毛是用上等的兔箭毫製成,可料想這不是一支普通的筆,而是上等人所用的上等的筆。

    由此可見戰國時代,中國的造筆業已然很發達。

    但是現在的毛筆在製作工藝上與之前也有很大的差別,如果是作為實用來談的話, 筆毫的基本要求有四點,“圓、尖、齊、健”。

    所謂尖、圓、齊、健,是毛筆的四德,價格稍微正常一些的毛筆,都會滿足這四點,此外,購買毛筆時,筆鋒是用膠質封著的,不會讓你開啟來鑑定是非齊、健所以,理論雖好,但不實用。

    而為適合不同的紙性,不同的書體風格或者不同的使用修安,筆毫又分軟、硬幾種,即硬毫、柔毫、兼毫。

    分類多而廣,所以在挑選上也有一定的難度。

    現在的毛筆,90%是兼毫,主要兼的是人造毛,麻和豬鬃。人造毛非常好,不僅便宜而且加健,只是如果純用人造毛就做不出能寫的毛筆來,所以一定要加動物毛。

    那麼在挑選上,我們可以從筆桿入手。

    筆桿

    1.粗細合適

    筆桿不宜粗不宜細,0.7—25px最合適。

    2.避免花哨

    物盡其用,不要被華而不實的筆桿吸引。越是裝飾好看的筆,重量越是沉,寫字用的是毛而不是筆桿。

    所以在挑選上,重點還是應該放在筆毛上,而非對比哪款筆桿好看,以免挑選到次品。

    除了筆桿之外,筆毛更是人們重點關心的。

    筆毛的挑選也有門道

    1.材料

    好的毛,包括狼毫,羊毫和兼毫筆,不會是非常鮮亮的,而是稍稍有點暗,尤其在燈光或Sunny下看,不會反光,發亮。

    否則就是比較差的料子。尤其是羊毫,這一點更明顯。

    2.毛的粗細

    比較好的毛筆呢,筆毛的粗細都是較均勻的,不會存在明顯的粗細反差。就是說筆頭上的毛如果有的粗,有的細,可以斷定不會是好筆。

    3.做工

    在做工上好的毛筆會花上較多的功夫,一般我們推薦大家看毛與毛之間的間隙,好筆毛之間的間隙均勻,幾乎看不到。

    如果間隙明顯,說明做工差,不會是好筆。

    有的朋友肯定會問,摸毛筆的毛髮可以感受出來嗎?不是說動物的毛都是比較柔軟的嗎?

  • 11 # 黃金珠寶小妹

    毛筆四德是:尖,齊,圓,健,尖:指筆毫 聚攏 時,末端要尖銳。這個最容易識別,你看如果不是如針芒一般和尖,那就不好。(當然,提鬥那樣的大筆是不管的)齊:指筆尖潤開 壓平 後,毫尖平齊。你用手挼它的鋒,弄扁,看鋒是不是齊。圓:指筆毫圓滿如棗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就是不能有亂毛在外面,不能有某一面少了毛,不實。健:即筆腰彈力。將筆毫重壓後提起,隨即 恢復原狀 。這個你懂,不多說,一般狼毫彈力大,羊毫就彈力小,較軟。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若是羊毫(常見的白毛),泡開以後是可以看到鋒上有一段大約2毫米到5毫米的半透明的部分,這個叫鋒穎,越長越好,越長也越好用,越用得久。狼毫也是有的,但是要短些,若是加了豬毛(常黑或白,粗而硬)或者兔毛(常為紫毫),就不容易看到了,但是也會在挼平以後看得到的。

  • 12 # 志勤愛書法683

    首先,要回答這個問題,先不提那個老生常談的“筆有四德,尖圓齊健”,因為新筆都是有膠的,根本就看不出來齊和健。頂多看出來,尖和圓,還有筆毛的色澤。

  • 13 # 硯田劍影

    辨別毛筆時,把筆放在平面上輕輕一滾不產生波動即是符合圓和直,化開筆毛在指甲上作圓圈運動筆毫不分叉筆尖收籠便是健和尖,用手捏筆毫或一排直線便是齊。現在的毛筆很多摻有尼龍絲以加強健的作用,不如純毫的好使,即使竹杆有點彎,用打火機烤曲裡處左右燎一下便直了,關鍵是筆毫的收攏不分叉才是筆的核心所在。保養也是很重要的,它能使筆的使用壽命長。

  • 14 # 雪山戀蓮

    一枝好的毛筆標準是尖(頂尖)、齊(開筆後揑毛平齊)、圓(整亇筆頭圓潤),有彈性(中鋒按下,提起復頭圓),書寫不同字型,選擇的毛筆也要不同,如趙佶的瘦金體和柳公權的多寶塔應購上海周虎臣的蘭竹筆,能使字型更筋骨鋼健,寫顏字選純羊毫玉筍,更能體顯字型飽滿雄健,歐陽詢的九成宮,可購任政老師在周虎臣定製的兼毫類筆蘭齋選穎,王羲之的蘭亭序、孫過庭的書譜,可選購書法家徐伯清先生,在周虎臣訂製的豹狼亳聯筆書寫,更能線條流暢氣貫長虹,游龍飛白,剛柔相濟,一幀好的書法作品一定要一枝好筆,才能相互相成。

  • 15 # 度道書法

    古人講毛筆有四德“圓尖齊健”。

    第一,所謂“圓”,一支筆在蘸墨後,總體看上來筆毫比較飽滿。

    第二,所謂“尖”,毛筆在蘸墨後,筆尖聚攏能力較強,呈尖狀。

    第三,所謂“齊”,將筆毫開啟後,呈一字型,比較整齊。說明筆毫比較均勻。

    第四,所謂“健”,將毛筆蘸墨書寫後,提筆毛筆能迅速恢復到原樣。

    綜合以上四點,毛筆在購買前很難判斷好壞,只有用了才知道。

  • 16 # 倒影中的自己

    這個首先是,新的不買不讓試啊,單從外觀手感挑選難度太大,而且現在真真假假實難辨別,所以通常都是挑選常用的牌子,價格合適就好。

  • 17 # 千年蘭亭

    毛筆的尖、健、圓、齊,前面的回答裡都提過了,我在這裡不再重複,只講一點其他注意事項。

    1、羊毫的選擇。將新毛筆用手指捻開(不是用水泡開),將筆頭壓扁,對著光看,筆尖上有一段半透明的部分,稱為穎,穎越長,毛越好。

    2、狼毫的選擇。同樣將筆捻開,用筆鋒輕觸手背,感受筆鋒的彈性,好的狼毫柔和而有彈性。當然,這需要經驗。

    3、根據字型選擇毛筆。一般而言,篆書丶隸書、楷書宜用狼毫或兼毫,行書和草書宜用羊毫或兼毫。而同一種書體中,選筆還略有區別,顏體用筆筆肚略粗壯,柳體用筆筆鋒略修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隨過份子錢,但是對於不隨禮給你的人,你是怎麼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