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燕大嫂
-
2 # 半耕耘
岳父母長期居住在女兒女婿家因教育孩子引起家庭矛盾,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反應了社會上大多數家庭出現的普遍問題。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呢?
1.父母長期居住在女兒家本身就是一個錯。誰的父母誰不愛,兒女是一片好心接來父母一塊生活,要住,行,但不要長期住,時間長了,母女之間也就沒有了新鮮感,容易發生矛盾。
2.父母過於溺愛子女,子女的事也就是父母的事。因為愛又住進了女兒家。
當今世道不像過去那樣貧困落後,生活沒有保障,吃的不好,穿的也爛,也沒有什麼好的思想觀念對生活也沒有正確的認識,生育問題也沒計劃,每家都是好幾個孩子,導致家庭吃飯穿衣各方面負擔沉重,父母給兒女的愛也是有限的,哪像現在一個家庭都是1兩個孩子,孩子花的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條件這麼好,能不愛的過火嗎?
3.代溝。
年輕人和父母本身就有代溝,有很多的不同點,思想上,生活上,習慣上,飲食上,交流上,還有觀念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別,教育孩子上自然方式大不一樣,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教育方式,老人有老人的教育方式,認知和觀念不一樣時就發生了爭吵。久而久之就引發矛盾,弄得相互之間都不愉快,還傷了感情,生了悶氣。
上面說的是發生矛盾的原因。既然出現了矛盾,那就得想辦法解決矛盾,避免矛盾再次的發生。解鈴還須繫鈴人,為了家庭的和諧,明智的父母切忌在兒女家久呆,在兒女教育下一代問題上給個建議就好,不要插手,既享受了天倫之樂,又避免了矛盾的發生,和樂而不為呢?
-
3 # 檸檬心理諮詢師
最好是分開住,如果一起住的話,給孩子疏導,姥姥姥爺多麼心疼你,姥姥姥爺也希望你好,姥姥姥爺也希望你聽話,姥姥的姥爺也希望你做對,但是這不是心疼你嗎?哎呀,當媽的還在要管,團結姥姥姥爺,管孩子
-
4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跟長輩一起生活,相互之間的教育理念差異導致的矛盾,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多數子女常見的處理方式,要麼是跟長輩之間產生衝突,要麼就是遷就長輩的教育觀念。這兩種處理方式對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利的。
首先觀念衝突造成的家庭矛盾必然讓孩子無所適從,是該聽外公外婆的,還是聽爸爸媽媽的?
而如果採取隱忍的方式,因為長輩的教育觀念相對比較滯後,畢竟時代在快速的發展,而長輩多數在受教育上相對比子女會有一定的距離。這個時候在家庭中,用相對落後的教育觀念來教育孩子,當然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那麼正確的做法應該怎麼來處理這個問題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夫妻雙方和長輩一起參加現代家庭教育課程的學習。因為作為子女本身可能在教育觀念和認知上比父母稍微好一點,但也不是專業的,所以要說服長輩跟你形成一致的教育觀念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參加相應的學習,一方面有利於透過專業的意見統一家庭成員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意見,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家庭全部成員都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認知水平。所以,這無疑是最科學、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
5 # 石頭人zxs
這是個教育問題,但是又是個人倫問題。
作為上下兩代人(10)歲的孩子又是第三代人,提示你們;在你們教育孫輩子的同時,有沒有體察到外孫及兒子的心情?他的感受呢?如在18年時的合肥站的教師攔高鐵門事件?不知你還記得嗎?其實孩子在其中是最大的受害者!
對於在教育上,我們祖輩下輩觀察事件於認識事物是不同的!是因為各自的世界觀不同吧了!在處理與教育孩子的立場高度上亦是存在差別,所以就會產生父母與兒女之間的不合協,所以又會是兒女管教孩子的時候,當岳父母看到了是會加以干涉的,此時,又是一個心理承受能力的事情了。兒女在管教孩子的事情上作為岳父母而應該要與女兒女婿站在同一個高度上來參言的,反之,則在孩子的心理上會是對錯的界限而被鬧混淆了!
所以呢,岳父母在此問題上不可以過多的參與到管教孩子界限上來。
又是作為岳父母亦不可較多時間常住女兒家裡的“客人”。既是女兒與父母再親熱,也是不能久住女婿家裡的!岳父母不要不識實務岳父母要看清女婿的臉色才是。人情只有“常來常往”才叫感情深的局面,而你久住在此,那有鍋鏟不碰鍋沿的道理?!在這個環境裡,女婿能張開口把你們二老驅趕走?
最終一句衷肯的話給你們,不要久住在女婿家。既是再親的人在一起,時間久了誰也會厭煩的,亦會在各種生活的小細節上會不舒服的心情。老丈人丈母要聽我一句話吧,覺醒後快去自己的老窩裡待著吧!說的這些話你能聽的進去嗎?趕快去機場,高鐵站刷臉,掃二維碼訂購兩張機票,車票吧!
飄走!
-
6 # 夕陽紅94978
首先要知道岳父岳母,為什麼長期住在女兒家?如果當初生孩子,一直是岳父岳母幫忙帶的,現在孩子10歲了,這問題還真不好辦。
如果這時候,你讓岳父岳母回家,分開住,有用完人一腳踢開之嫌。容易讓人覺得,現在孩子大了,不用人了,就趕人,是個白眼狼。
反之,如果不是這個,女兒單純的為了孝順,岳父岳母還沒到需要養老的年齡,還能獨立居住,這就好辦了。分開住,問題就解決了。
各位朋友要牢記,距離產生美!
-
7 # 鐵馬秋風勁漠北月光寒
教育孩子以父母為主,其他人為輔。有的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分不清主次,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味地袒護,致使孩子不能自立,到了新的環境,不能很快融入,適應性比較差
遇到這種情況,多數是私下多溝通,勸一勸老一輩,你們的任務已經光榮完成,多總結得失,不要添亂
-
8 # 晴空星繁
第一,岳父岳母不應該長期住在女兒女婿家裡。
這就好比公公婆婆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一樣,由於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的不同容易發生矛盾,所以最好還是分開住吧;
第二,家長要多陪伴孩子,自己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孩子從小如果一直是給岳父母帶的,那麼老人家就會覺得孩子的教育也該他們來管,這樣就容易發生教育理念上的衝突。應該告訴他們隔代教育的弊端,讓老人家最好不要插手。
第三,孩子正處青春期,教育方式很重要。
孩子之前跟著你岳父岳母可能被寵出了一些壞毛病,現在孩子正處在青春期,要採取多關心多溝通的方式進行教育,理性教育。
雖然一家人住在一起發生了一些矛盾,但都是因為愛孩子,凡事都在於溝通與交流,包容與理解。家是講愛的地方,相信只要有愛什麼都不是問題!
-
9 # 青島370205
岳父母長期居住在女兒女婿家因教育孩子引起家庭矛盾,這種現象屢見不鮮,朋友之間也是常常展開討論,眾口紛紜,莫衷一是,參與管理不是,不參與管理也不是,真的是進退兩難,左右為難。其實,兒孫自有兒孫福,做為祖輩的應該端正心態、擺正位置、守住底線,切忌對孩子們以老擺老、越俎代皰;對外孫們寵愛有加、溺愛過頭。奉勸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和兒孫們在一起生活,耳朵“聾”一點、眼晴“瞎”一點、嘴巴“啞”一點吧。
-
10 # 成亮肖隱
個人之見,岳父岳母是長者應做明白人。
小的幾口人有相對獨立生活,所以保持距離,會遊刃有餘。否則吃力不討好。
象朋友家,帶孫子到十個月大,三口子過日子,分得清清的,雙方老的不直接參與。
姥姥見人家給女兒買車,不跟風,只是女兒要買車借給她五萬元。少操心!
奶奶從老家寄點土特產給孩子,照樣爺爺奶奶叫得響!
沒有可能分開,但是內心保持自立,儘可能給空間,讓孩子幾口假期多走出去,少靠近,老有老的過法,自己也年青過,理解青年人現在壓力大。
凡事多替他們想,可以會適宜相處。
-
11 # 家事會
因缺少詳細的背景,無法具體作答,只能從總體上提出如下三大原則性意見:
第一大原則,父母為主,祖輩為輔。
長輩都有教育小孩的願望與責任,這裡的長輩當然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還有叔伯姑姨。
但長輩們各自履行的職責,在性質上和重要性上的有較大差異,應當區別對待,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
其中,父母與兒女是直系血親,是教育小孩的第一責任人。只有當父母不在或者客觀上沒有能力教育,才會輪到祖輩來代替。
法律上就規定,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然後才是祖父母、成年兄弟姐妹。其原理就是自然血親法則。
因此,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無論你們多麼愛孫子女,一般都不要越殂代皰,應自覺地擺在輔助者角色。
第二大原則,互相監督,把握底線。
祖輩上了年紀,看到生氣勃勃的小孩子,教育起來多了幾分含飴弄孫的溫情,少了一些矯正懲罰的責任。
父母則不同,正當年富力強、血氣方剛,教育起來多了幾分望子成龍的緊迫,少了一些心平氣和的溫情。
教育小孩如果只有溫情,那就容易失之過寬、陷入溺愛,如果只有責任,那又容易責之過嚴、過於刻板。
因此,最好的教育模式應該是,祖輩監督父母是否過嚴,父母監督祖輩是否過寬,並相互達成共識、設定底線。
第三大原則,親密有間,分工負責。
這裡的親密是指,父母和祖輩均要與小孩保持正常的親密關係,經常互相聯絡感情,交換意見,表達關心。
這裡的有間是指,父母和祖輩均要與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包括情感偏好、興趣所在。
在親密有間的基礎上,父母主要負責孩子的智力訓練、正規學習、行為懲戒等比較嚴肅的事情,要樹立威信。
祖輩則主要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放鬆娛樂、安撫情緒等,目的是做孩子孩子的保護傘,受了委屈有地方去。
-
12 # 種紅番茄的人
就像婆媳關係難處一樣,岳父岳母和丈夫之間也會有摩擦。
在這裡,妻子應該和愛人統一戰線。共同解決父母過多越線的打擾。妻子也應該與父母談一下關於孩子的教育決策權在他們夫妻而不是二老。
如果老人沒有特殊情況,退出夫妻二人世界最為妥當。
-
13 # 一束光穿過一扇窗
【我是一束光,願為您照亮!】
你看,在對待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當今社會真有這樣兩種現象存在:一,是沒有時間和精力管理孩子的父母,希望老人能承擔起這個重任;二,是有時間又有精力照顧孩子的父母,又嫌老人多事兒,思想觀念跟不上,耽誤孩子。
【我是一束光,願與您共勉!】 -
14 # 小思醫生
我和老婆結婚5年,可是現在因為岳父母在我們家住,因為管教孩子的事情,我們起了矛盾,她要和我離婚,說我對她爸媽不尊重。因為她是獨生女,再加上從小沒和父母分開過,她爸媽就在婚後和我們住到了一起,其實我倒不介意一起住。但是,我們家從寶寶出生以後,她爸媽總喜歡插手孩子的教育問題,老是用老一輩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我跟老婆淡淡的提過幾次意見,但我老婆說她小的時候,就是被她父母這樣帶大的,我哪兒來這麼多埋怨?老婆對我們的小家和大家不分開的做法,讓我感到特別不舒服,當時我媽想管管兒子,她都不願意,還說這說那。為什麼到了她爸媽這裡,就什麼都不是事兒了?我很心寒她的這種偏心,再加上她父母教的一些習慣確實不太好,我沒忍住就和她吵了起來。
我覺得他們一直在我們家住,沒關係,但是起碼不要多管閒事吧?我和老婆一吵架,他們兩口子就開始幫腔。我覺得在這個家裡我不是主人,反而更像一個借住的人,好幾次氣的我說不出話來,老婆提離婚的時候,我答應了。結果他們一家鬧得不可開交,就說我負心漢啊,說我欺負老婆之類的,我真的無語又累,我肯定不想離婚,只是氣話,但是我不知道我們的矛盾該怎麼處理,我只能逃避!
✍百籽說:你們的感情本身是沒很多問題的,問題只是在於,你老婆沒有家庭的邊界感。所以啊,前路仍有明月共愛河,和聰明人交流,和靠譜的人戀愛,和積極的人共事,和幽默的人隨行,這條路上,或許你會成為她的老師。
-The End-
回覆列表
個人覺得不要住在一起,畢竟兩代人的思想觀念都不一樣 ,孩子最好自己教育,父母儘量不要插手,父母有自己教育的方法,嶽老人一旦插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有靠山,然後就肆無忌憚,不尊重自己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