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歷史長河,你曾為誰感動過?
5
回覆列表
  • 1 # 缺少社會毒打

    看的小說比較多,從小說中體會的歷史啊,不喜勿噴!!

    關於蚩尤。

    一代戰神和黃帝打了那麼多場丈,且以勝居多,最後不知怎麼還是敗給黃帝了。

    看小說是為了他心愛的女人(黃帝的女兒),將自己的心換給她了,所以蚩尤敗了。

    挺讓人動容的,鐵血戰神在愛人面前一樣繞指柔。

    關於霍去病。

    也是從小說裡瞭解到的,然後百度了一下關於他。

    如果他的結局像小說那樣假死就好了,十幾歲就上戰場打匈努,未打過敗丈,這是什麼樣的人物啊!

    最讓我動容的是他好像沒有確切的後代,就死了,好難過

  • 2 # 那年如初

    馬克思說:“如果你在戀愛,但沒有引起對方的反應,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愛作為愛沒有引起對方的愛,如果你作為戀愛者透過你的生命表現沒有使你成為被愛的人,那麼你的愛就是無力的,就是不幸的。”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令人慶幸的是,馬克思與燕妮的革命愛情始終是堅貞的、篤定的。列寧將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稱作為“人世間最偉大的友誼”,那麼馬克思與燕妮之間的革命愛情,亦可以被稱作為人世間最美的愛情;當然與之可以媲美的亦還有毛主席與楊開慧之間的革命愛情。

    “幾天睡不著覺,無論如何,我簡直要瘋了。許多天沒來信,天天等。眼淚……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淚也要纏住你的屍體。”

    “你是幸運的,能得到我的愛,我真是非常愛你的喲!不至於丟棄我吧?你不來信一定有你的道理……我要吻你一百遍,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臉頰,你的額,你的頭,你是我的人,你是屬於我的!”

    以上質樸而又飽含深情、催人淚下的文字,是楊開慧烈士在生前的最後時光裡,寫給其志同道合、心心念唸的愛人——毛主席。然而遺憾的是,收信人終生沒有讀到,甚至不知道有這樣一封信的存在。這封飽含深情的信件,字字寫滿了楊開慧對丈夫的深愛和希望、對革命的信仰和堅守。

    這是一段有關於從相識、相知、相戀、結婚、共同革命到生離死別的故事;亦是一個年輕女人、一個偉大的母親、一段傳奇的愛情、一個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楊開慧出身詩書世家,父親楊昌濟曾留學日本、英國、德國,是知名學者和教育家,素有"自閉桃源稱太古,欲栽大木柱長天"的宏偉夙願;其痛恨封建制度,嚮往社會改良,追求民主自由,崇尚眾庶平等。

    在五四運動新思潮,即知識青年的自由選擇和自由戀愛的影響下,楊開慧勇敢的和比自己大七八歲的毛澤東走到了一起,開啟了漫長而又艱辛的革命愛情之旅。面對各種的質疑和不理解,楊開慧仍然向母親表明心跡說:“我是為母而生之外,是為他而生的。“

    1920年,楊開慧與毛澤東這對革命伴侶終於走到了一起;並且堅決表示一不坐花轎,二不要嫁妝,三不用媒妁之言,自由與毛澤東結合,以示“不作俗人之舉”。

    1921年,為了向湖南青年傳播新文化、新思想,毛主席發起創辦了“文化書社”,最主要的困難在於缺乏資金。楊開慧想起父親去世時的奠儀費,其耐心地和母親講革命道理,“為讓天下的窮人都有飯吃有衣穿,自己就應該少吃一口飯,少穿一件衣。”,並最終說服了自己的母親。

    1930年夏,軍閥何鍵到處搜殺共產黨人及其家屬,楊開慧於10月間不幸被捕。她幾乎每天都被提去過堂,遭到皮鞭、木棍的毒打,還被壓槓子,被打昏後又用涼水潑醒。曾任湖南省委書記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鍵獻策稱:“楊開慧如能自首,勝過千萬人自首。”於是,審訊官提出,楊開慧只要宣佈同毛澤東脫離關係即可自由。楊開慧則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1957年,毛主席給故人柳直荀的遺孀李淑一回信時,寫下了《蝶戀花·答李淑一》,第一句就是“我失驕楊君失柳”。對於“驕”字的解釋,毛主席說:“女子為革命而喪其元(頭),焉得不驕?”是啊,“女子為革命而喪其元(頭),焉得不驕?”

    馬克思曾說:“繼續像以前那樣前進吧!你們還將經受許多歷練,要堅定,要勇敢,你們必定會獲得成功,你們前進中的每一步都將為我們共同的事業,人類的事業所共有。”是啊,在人類發展程序的大歷史觀和大邏輯中,有的東西剎那間就已經註定了永恆。因為祖國的每一座山記得,每一條河記得,人民亦永遠記得。

     

  • 3 # 軍備解碼

    翻開浩如煙海的史冊,無數引人入勝的歷史瞬間躍然紙上,或豪邁,或悲壯,或歌舞昇平,或狼煙四起,看過太多的風起雲湧、悲歡離合,卻總能想起那些久久無法釋懷的歷史瞬間。軍備君這裡列出3個瞬間,每每回想,總是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第一幕:1964年10月16日的羅布泊。

    一群歡呼雀躍的軍人,興奮的奔上土坡,難以抑制的揮動著手臂高呼,表達著內心的無比喜悅和振奮,有的戰士跑得太急,以至於停不下來,還結結實實摔了一個“屁股墩”,不過他們毫不在意,迅速爬起來高高的跳了起來!

    多年前從電視節目中看到這個鏡頭,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起來,這些看起來“土裡土氣”的戰士,是參與我國核工程的最普通的一員,他們大概只是最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或許只是負責施工或保衛的普通士兵,但相同的責任和使命把他們匯聚在一起。

    1960年7月,毛澤東在北戴河會議上發出號召:自己動手,從頭做起,準備用8年時間,拿出自己的原子彈。從那時起,大批的科技工作者加入到核工業建設和核武器研製的攻關中。正是這一個個默默無聞的年輕人,甘受清苦,隱姓埋名,把健康、青春、甚至生命,都獻給了事業,奉獻給祖國。

    正是由於他們百折不撓,中國國際地位得到大提升;正是由於他們的奮鬥,我們才能安全的有尊嚴的享受安定的生活,正是羅布泊上的一聲巨響,徹底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為中國國家安全構築起強大屏障,有力保障了國家發展權益和人民和平安寧。

    第二幕:1960年4月29日的松遼平原。

    一個健碩的漢子跳進刺骨的泥漿中,奮力晃動自己的身體,用自己的身體把泥漿池底的水泥攪上來,確保充分混合,從而制止井噴。在他的帶領下,幾名工人也紛紛跳進泥漿池中,用“人體攪拌機”拼命攪拌泥漿。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這次井噴最終被制服了,這也創造了人類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蹟。

    這個勇敢跳入泥漿池的人,就是被稱為“鐵人”的王進喜。1960年2月,東北松遼石油大會戰啟動,王進喜帶領1205鑽井隊從玉門地區趕到大慶,克服重重困難,用撬槓撬、滾槓滾、大繩拉等方式,“人拉肩扛”僅用4天時間,把40米高的井架豎立在茫茫荒原上,並首創5天零4小時打一口中深井的紀錄。而他帶著腿傷攪拌泥漿壓井噴的的英雄事蹟,更是被廣為傳頌,他以實際行動帶動了大慶會戰的迅猛開展。

    在60多年後的今天,大慶油田產量早已突破50億噸,油田創造的經濟價值就已經達到了25萬億,王進喜作為油田的開拓者和建設者之一,不僅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也成為國家開拓建設者的精神象徵,用他和廣大石油人拼搏奮鬥歷程命名的“鐵人精神”,不僅是我國石油工人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更成為數十年裡各行各業對標學習的崇高目標,他們“為國分憂、為民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不計名利、埋頭苦幹的無私奉獻精神,成為中國人精神核心的重要組成,對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有著不朽的價值和永恆的力量。

    第三幕:1998年8月的江西九江長江大堤。

    綿延數十公里的九江長江大堤上,長江洪水撕開了一處60米長的豁口,九江城區處在全城遭受洪水施虐的極度危險之中,奉命搶險救災的解放軍指戰員,用石塊、沙袋、木材、鋼絲,以及自己的身體,手挽手、肩並肩封堵缺口,搭建起鎖住長江洪水的“人肉堤壩”,經軍民46個小時的抵死拼搏,終於化險為夷,取得了九江抗洪的重大勝利,也創造了世界抗洪史上的奇蹟。

    1998年的這次長江洪水,是繼1931年和1954年兩次洪水後,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實際上,那一年不僅在長江和九江,包括嫩江、松花江等流域,同時發生了百年難得一遇的特大洪水。中國人民與史上罕見的洪水展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抗爭,最終取得了全面勝利,書寫了有史以來人力戰勝洪水的壯觀一幕。

    那一年,為了戰勝這場波及全國的特大自然災害,解放軍官兵共投入36萬多人,各地直接參加抗洪搶險的幹部群眾達800多萬,各地區協作配合的人員多達上億。在這次幾乎遍及全國的自然災害面前,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頑強拼搏、勇於奉獻,湧現出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展現了無比強大的戰鬥力,凝聚起偉大的抗洪精神,極大的鼓舞了全國人民克服困難、堅韌不拔、奮勇前行的勇氣和信心。

    回望歷史上令人動容的三個瞬間,能夠充分感受到國人在困難、逆境中奮發圖強的勇氣,更充分領會到國人共克時艱、奮發有為的團結力量。當前,中國正遭受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全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和努力,但有了這些支撐我們一路前行的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有了精心組織、科學救治的堅實支撐,我們一定能夠贏得這場疫病防控的勝利。

  • 4 # 文史哲司

    動容,形容被言語、行為所感動。出自《孟子·盡心下》:“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作為文科生,看過的那些歷史上令人動容的瞬間,簡直不要太多。試舉三個“忠臣”的例子看看吧。

    鉏麑(晉):

    晉靈公姬夷皋執政時期,貪圖享樂,殘虐不君。佐政大夫趙盾(公元前655年~前601年)多次勸諫。晉靈公感到非常膩味,就派遣武藝高強的鉏麑(chú ní)去刺殺趙盾。一天黎明前,鉏麑潛入了趙盾家的大院,摸到了趙盾的房間,發現門已經開了,原來趙盾勤於國事,已經穿好了衣服準備上朝,因為時間還早,就坐著閉目養神,嘴裡還唸唸有詞,念著勸君的話。趙盾的勤勉和正直感動了鉏麑,鉏麑實在不忍心刺殺趙盾,便又退了出來。鉏麑為難地在門外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於此,不如死也。”便一頭碰死在門口的槐樹下。

    張叔夜(宋):

    1127年4月,在金兵押解之下,宋朝君臣迤邐北行,總數為14000名,分七批押至北方(靖康之恥)。只見兵燹xiǎn所過之處,斷壁殘垣,滿目瘡痍,沿途戰敗慘狀加上滿腹家國之恨,令人痛不欲生,龍圖閣直學士張叔夜絕食抗議,期間只飲湯水。君臣一行人漸行漸遠,來到了宋、金兩國之間的界河白溝(今河北容城東)。時至五月,北地猶自颯颯風寒,草木不春。眾人登船渡河,船伕說:“這裡就是界河啦!”張叔夜聞言,按捺不住滿腔悲憤,遽然起立,在船上翹首南望,仰天大呼,便不再言語。第二天扼吭(自縊),帶著未酬的報國之志溘kè然逝去,終年63歲(1138年,宋金議和,張叔夜的遺骸得以迴歸故國)。(《宋俘記》)

    袁崇煥(明):

    1630年9月22日,袁崇煥以“通虜謀叛、擅主和議、專戮大帥”的罪名被判凌遲,終年46歲。他被押至菜市口時,現場是人山人海,不明真相的群眾都前來圍觀這個明朝最大的漢奸受刑,當劊子手開始動手行刑時,人們紛紛給劊子手投擲銅錢,買袁崇煥的肉生吃,可見對他恨之入骨,一代忠臣就這樣看著自己的肉被一塊塊的割下,被人們分著吃了。袁崇煥《臨刑口占》: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 ……

    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無論如何的世變滄桑,這些令人動容的瞬間都不會隨著時間而被人淡忘,而卻會在新的時代裡獲得新的內涵。有如此強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撐,我們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後勝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沒有話題跟我交流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