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君箋雅侃紅樓
-
2 # 微光人文
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是古人窮其一生所追求的夢想,自科舉制以來毫無例外,紅樓夢中的男主角是賈寶玉,在書中他也是一個被父親以及母親,還有其他人逼著學習的人,希望他可以贏得功名利祿,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黛玉從來不勸寶玉立身揚名,那麼這是為何呢?
一、惺惺相惜 寶玉獨傲寶玉之所以喜歡黛玉,就是因為他們更多的心靈相通,用惺惺相惜這個詞來形容他們二人最為貼切,他們都是反封建社會的主要代表。
從整部書來看,寶玉對古人的四書五經完全沒有興趣,這一點黛玉是看在眼裡,因此也從來不去逼迫他而是曾與他一起度過西廂記之類的在當時不上大雅之堂的書籍。
另外,黛玉知道寶玉最討厭的事情就是迎來送往,不願意與欺名盜世之輩夥同,和他們在官場上說一些言不由衷,並且冠冕堂皇的話。
所以從寶玉的性格上來看,他就是不適合做官的,因此黛玉也從來不強迫他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
二、純潔愛情至上黛玉不勸寶玉揚名立身的一個原因,是從她本身的愛情價值觀所出發的。她在乎的並不是榮華富貴,也不在乎寶玉是否有出息,她最在乎的是兩個人之間的相親相愛。
與寶釵相比較,寶釵勸寶玉讀書金榜題名,是為了讓自己將來在婚後可以夫妻榮華,光宗耀祖。
而黛玉則不是,黛玉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可以和寶玉度過浪漫的,在賈府這樣的背景之下,如果不這麼快的走向衰落。
他們二人完全不用擔心經濟問題,可以吟詩作賦,喝酒品茶,過上浪漫而且理想的生活,而不是混在官場,爾虞我詐。
三、不認同賈政錯誤教育觀念在紅樓夢中,黛玉的舅媽王夫人對她很是刻薄,但是他舅舅賈政對她則很好,所以黛玉也比較喜歡這個舅舅,唯一不喜歡他的一點可能就是對於寶玉的教育方式。
賈政對於寶玉的教育完全是出於老爺子對他的教育,而他始終沒有從寶玉的個性出發,只是懷著恨鐵不成鋼的意思,一不好好讀書就要動手打人。
然而這種方式很明顯是錯誤的,深受儒家影響的賈政卻從來沒有考慮過因材施教這個問題,關於封建綱常倫理的需要寶玉也只能順從而不敢明面上反抗。
黛玉深深的看到了這一點卻也無能為力,因此只好自己順著本心不勸寶玉立身揚名。
總所以,黛玉不勸寶玉立身揚名的原因概括起來其實就是三個字:懂寶玉。愛她怎麼會讓她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呢?這就是黛玉的邏輯,所以他從來不勸寶玉去讀考取功名的書籍。
-
3 # 屠爾佳哈知玉齋
這件事是跟薛寶釵對著寫的,因為賈寶玉如果不能進入仕途,薛寶釵不會要他,而賈寶玉無論怎樣,林黛玉都會不離不棄。
-
4 # 雲楊清
黛玉從不勸寶玉立身揚名嗎?黛玉是個大觀園裡的另類,不入世人俗目,她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動。
首先,林黛玉自幼博覽群書,自然明白科舉考試的八股文章如何枯燥無味,所謂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黛玉明白賈寶玉的讀書之苦,所以她不忍勸他讀八股之書。黛玉的父親林如海,祖上世襲侯爵,至他以科舉探花出身,歷任"蘭臺寺大夫"、"巡鹽御史"等職。從小父母視黛玉如珍寶,悉心教養,還專門請了賈雨村做老師教黛玉詩書文章。她小小年紀便詩書滿腹,頗有慧智。黛玉離開父親投奔賈府,也帶來許多書籍,她的瀟湘館就是個上等書房。她喜歡讀書,且嗜書如命,廢寢忘食,讀書可以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她也基本上可以實現讀書自由,這在書籍昂貴且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非常難得。
黛玉從書中得到的樂趣遠遠大於一般的女工活計。襲人還曾口出怨言,“她可不作呢。饒這麼著,老太太還怕勞碌著了。大夫又說好生靜養才好,誰還煩她做?舊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個香袋兒,今年半年,還沒見拿針線呢。”那黛玉的時間都花在哪兒了呢?當然是讀書,這種讀書很通的林黛玉,自然能理解被逼讀八股文章的苦楚。看到賈寶玉為難還經常替他作詩、寫字應付家長盤查。黛玉明白寶玉的處境和好惡,不肯再勸寶玉讀八股之書。
其次,黛玉出身世家富戶,從沒缺過錢,但是賈府寄居讓她深知世情艱難。聰明如她也深知仕途經濟是多麼的俗不可耐、唯利是圖,她也不願意將心愛的賈寶玉推到“祿蠹”的行列中廝混沉浮。林黛玉生在江南巡鹽御史的大富之家,既不用關心經濟問題,又可以專注於詩詞讀書的樂趣中,在家唯我獨尊的日子真是太幸福了。可是黛玉投靠賈母,進入賈府生活後,發現賈家雖然也是富貴之家,相處日久就不難發現賈家的入不敷出,後手不接。王夫人當家理政,王熙鳳協理榮國府總務,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王夫人的貼身丫鬟金釧投井死了,她想把林黛玉過生日按例做的衣服賞給金釧做裝裹,雖被薛寶釵勸止,黛玉能不知道嗎?王熙鳳把持家下人等的月例錢,去放高利貸,經常晚發遲發,這能逃得過眾人的眼睛嗎?一座大觀園花錢如流水,只有出錢沒有進錢的途徑,為了虛熱鬧肆意揮霍。賈府中秋、春節、元宵節都過得如火如荼,烈火烹油。平日裡的婚喪嫁娶,官場、親戚來往應酬,大多入不敷出,賈璉求鴛鴦將老太太的值錢物件拿去當掉應對。賈府將傾的頹勢早就埋下伏筆。面對人性貪婪和物慾縱橫糾纏,黛玉怎能看不出世俗的醜惡,她怎麼忍心將天真、善良的寶玉推入世俗的深坑。
再次,黛玉深知寶玉為人,知道寶玉不適合讀聖賢書,更不慣世俗經濟,典型的富貴閒人,勸也無用。黛玉細心,雖不當家也看出賈家的經濟困境,出去的多,進來的少……她也曾經提醒過賈寶玉,可是他說,“憑誰後手不接,也不會短了你我的……”愚蠢如此,還可教導嗎?黛玉適可而止,沒有像寶釵、湘雲、襲人等喋喋不休。她明白說了也沒用,賈寶玉可不是能力挽狂瀾的賈家救星。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黛玉經歷單純,還不知道生存下去的真正殘酷,可能她還沒有意識到賈寶玉不遵從家族厚望的惡果。黛玉只活在當下,她愛寶玉本身,注重雙方的精神契合,她對寶玉滿懷單純的少女之愛,沒有考慮他的身份地位和前途。黛玉從林家到賈家,雖然也有小不如意,但和寶釵、湘雲、襲人等人比算是經歷簡單,她還不太明白賈寶玉不從仕途經濟的真實意義。她沒想那麼遠,她只活在當下,這也是王夫人沒有選她做媳婦的原因之一吧?
寶釵父親早逝,哥哥不成器,雖然世代經商,家裡曾經大富,可是她也經歷過家業凋零,家人遭遇牢獄之災,自己選秀失敗的困境。她曾經離殤,見慣世情百態,被人踩在腳下,求告無門的困境告訴她,未來夫君還是得當官或經商才能出頭,不然就會跟著一敗塗地。
湘雲雖然生在侯王之家,可是自小父母雙亡,每天家務煩難,人際複雜。她一個千金小姐每晚手工活得做到三更半夜,回賈府姥姥家住幾天,連個做東道請姐妹們吃東西的零花錢都沒有。
更不要說襲人了,她家計困難被父母、哥哥賣了換錢,好在運氣好服侍賈母,後來姻緣巧合派給寶玉,算是出了頭。可是她小小年紀沒有父母疼愛反倒被賣、被奴役,就是到了寶玉身邊也是費盡心機,累得吐血。這還不算,襲人還得承受晴雯、麝月等同輩的競爭、嫉妒、嘲笑和排擠,那滋味不好受。因此襲人當然對寶玉寄予厚望,她的付出才會有高額回報。
黛玉雖然聰慧,但是沒有寶釵、湘雲、襲人等姑娘們的殘酷經歷。她們比黛玉更明白賈寶玉不入仕途經濟將來會處境艱難,她們可能將自己的生存壓力轉嫁到寶玉身上。
黛玉不同於寶釵等俗女子,她同寶玉一樣天真浪漫,他們想只活在當下,沉浸在精神契合的愛情中,無論貧富貴賤,甚至可以為對方赴死。寶黛之間的愛情,不摻雜物質關係。這可能是黛玉不勸寶玉立身揚名的原因吧。
--The end---
-
5 # 咿唉喂
古代中國外戚干政是大忌,賈寶玉是賢德妃賈元春的弟弟,皇帝給的封號是賢德二字,這是指明賈府未來要養身養德少參合名利場,而官場、商場是最大的名利場……
-
6 # 真情獨鍾
我來以一首「西江月-嘲賈寶玉」來開始作答。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似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這是林黛玉初見賈寶玉。作者對寶玉的外貌作的一番描繪,非常形象地描繪出賈寶玉的性格特徵。林黛玉進賈府,帶來了大量的書籍,四書早就爛熟於心了,黛玉的書房也佈置的和男兒一樣,因為她從小就不喜歡女紅,讀書非常的聰明。進了賈府,也和寶玉一起讀書吟詩。黛玉住的瀟湘館就是一個高階讀書館。在這裡和寶玉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
襲人寶釵等都時不時的勸寶玉讀書,今後能博取功名。這是寶玉最不喜歡聽的混賬話。而黛玉從來不在公共場合勸寶玉讀書仕途經濟學問之類的話。
我認為首先是黛玉對賈寶玉的理解,因為心心相印,所以不會去提寶玉不喜歡的話題。
其次,黛玉也深知寶玉很聰明,寶玉不讀書,只是不喜歡那些仕途經濟八股之類的東西,而四書五經寶玉還是奉為經典的,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寶玉的學問。如果真能去考功名的話,也不用擔心。為什麼還要在公共場合去刺痛寶玉的心呢?第三,有黛玉和寶玉在一起,耳濡目染,一起讀書,雜收旁蓄,寶玉的知識早已經高於許多人及官員了。這在大觀園試才題對額這一回中,我們就清楚知道賈寶玉是有真才實學的,每次賈寶玉擬的對聯就連賈政也不住的點頭,旁邊的那些清客也只能呵呵了。足見賈寶玉還不是十足的草莽。
當然,還可能有身份和所處的階層不同的緣故,當然見解就不同。林黛玉出生書香門第,從小飽讀詩書,見解不同。而且與寶玉心有靈犀了。
-
7 # 阿瓜的幸福生活
這在書中其實有透露的,林黛玉因為害怕賈寶玉和史湘雲因為金麒麟做出才子佳人情事,跑去觀察偷聽史湘雲和賈寶玉的行為。恰好,她聽到了史湘雲勸賈寶玉經濟事宜,而賈寶玉對史湘雲說的是:“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他生分了。”而林黛玉聽到這話的反應是又驚又喜。覺得自己眼力不錯,素日把賈寶玉當做知己,他果然是個知己。也就是說,他們互相瞭解對方,因為了解而相愛。
而賈寶玉本身是個最討厭經濟學問的人,他覺得除了《四書》,其他書都是杜撰的。他也看不起“文死諫,武死戰”認為他們都是沽名釣譽之輩,不知大義,陷帝皇於不義,武將的死更是因為他自己的有勇無謀,還對國無益。他更討厭的是八股的拘泥,所以不喜讀書,而所謂的立身揚名正是賈寶玉所討厭的。愛他就愛的優點也愛他的缺點,愛他更要給他成為自己的自由,所以林黛玉是真的愛賈寶玉。林黛玉愛的就是賈寶玉本來的樣子,而不是以愛的名義去束縛他,把他變成他自己討厭的樣子。
-
8 # 阿丹151014015
想想黛玉一個失去母親的小小姑娘到外祖母家來投親,她最缺少的是依靠、是親人的呵護、是安全感,這些都是賈母給她的。
一個成長中的小姑娘她也需要同伴,賈府的三春姐妹理應是黛玉成長的同伴。
可是偏偏賈府裡還有一個似曾相似的小表哥寶玉,兩人情投意合耳鬢廝磨一個碧沙廚暖閣子里長大,親情溫暖、關懷備至、體貼入微的寶哥哥就幾乎成了成長中黛玉的整個世界了。偏偏命運不濟的黛玉父親又病重去世了,黛玉遠赴江南探父病、送父終,黛玉的世界裡更加是剩下至親的外祖母和暖心的表哥寶玉。黛玉喪父,再次歸來二進賈府。
寶玉在黛玉回江南探父病、送父終期間已經成長為一個初識風情的少年人了,並且送走了第一個在夢中初試雲雨的情人秦可卿、第一位同窗好基友秦可卿的弟弟秦鍾。寶黛兩個初長成的少年小兒女都面臨了情感上的生離生別的創傷、生活中巨大感情空洞。正在這個時候黛玉回來了,兩個一起成長多年的少年小兒女重逢了。
這一次寶黛重逢春風化雨、落花成陣,大觀園裡寶哥哥領著林妹妹共讀《西廂記》………
這是寶黛共同的愛情新天地,寶玉多情善感由來如此、黛玉多愁多病宿命生成。在彼此相愛面前,科舉功名算什麼?黛玉的父親就是探花及第、仕途順利,可是棄女而去留黛玉孤單一人在世。寶玉愁什麼“烈火烹油、鮮花簇錦”的賈府,才思清奇、相貌俊美的少年國舅爺寶玉前程錦繡。
沉浸在初戀愛情中的小兒女寶黛現在什麼也不缺,大觀園四季美景、錦衣玉食。寶黛唯缺一個天長地久不分開的“婚約”,成就這美滿幸福的人生理想。
寶黛少年不知愁滋味,一心只求常相守。
個人以為沉溺於愛情之中不能自拔、心無旁騖但求相守到永遠,應該是黛玉不曾勸過寶玉立身揚名的根本原因吧。
感謝閱讀!
-
9 # 文嘟嘟
說起林黛玉,我們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嫻靜高潔,清秀靈幻的美麗形象,讓人為之心迷沉醉。
林黛玉的前世原為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絳珠仙草,因受到神瑛侍者天天以甘露灌溉,最終脫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體,當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下凡投胎之時,她亦前往跟隨,轉世為林如海之女,願以一生所有眼淚償還昔日露水之恩。
由此可見黛玉原本是世外仙子,即使下凡生在富貴之家,卻始終保持著仙子的高潔本質,不染俗世纖塵,更不屑於世間的功名利祿。
而賈寶玉一樣是厭惡仕途經濟,聽不得別人說這些話。當薛寶釵勸說他讀些正經書時,他可以不顧寶釵的尷尬抬腳便走。他平時也不願和那些為官做任的打交道,在背後稱他們為“國賊祿鬼”
因有前世的緣分,彼此能夠相遇,林黛玉自小進入賈府,在和寶玉相處之中,兩人在價值觀上能夠產生共鳴,有相同的志趣追求,彼此心心相印,成為精神上的知己。
既然是知己定然瞭解寶玉的性格喜好,因此不會勸說他去做不喜歡的事情,兩人所追求的都是迴歸自然,真實生活。
另外黛玉在賈府沒有幾個親近的人,雖有賈母疼愛,但是姐妹眾多,又怎麼能事事關心。她素日裡孤高自傲,不容易讓人接近,姐妹們更喜歡和寶釵待在一起。
黛玉的內心孤苦無依,希望得到的是他人的關心陪伴,尋找一份安全感。她是個重情義的人,視寶玉為自己的唯一知己,而寶玉的種種表現對她的無微不至,關懷溫暖,只會讓其更加珍惜。
-
10 # 半瓣花上閱乾坤
為什麼黛玉從來不勸寶玉立身揚名。我想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黛玉出身高貴。
從林黛玉的出身——父親巡鹽御史(前科探花、蘭臺寺大夫),母親賈府最尊貴的小姐來看,黛玉雖然不像元春一樣“富貴已極”,但也基本上處於上層階級。也許她覺得對於聰明人來說,富貴這東西如探囊取物,輕而易舉,故而未免不當回事。而最珍貴的,反倒應該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從林黛玉的另一個出身——前世是絳珠仙子來看,她的任務也只是報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也即還淚。對於仙子來說,富貴榮華這樣的俗物,未免褻瀆了清淨的女兒之心、女兒之境。
其實薛寶釵之所以力勸寶玉走仕途經濟之路,還是因為她出身皇商,深知官府的好處,而為商之道,倘若沒有官方支援,可以說是非常艱難。所以她很羨慕別人的榮華富貴,“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正是這種心態的集中表現。
第二,黛玉知道寶玉的性格,並且和他志同道合。
有一次史湘雲說薛寶釵不經意間勸賈寶玉學學仕途經濟,結果被賈寶玉當場不給面子,幸虧薛寶釵有涵養,遇到林黛玉,不知道會哭成什麼樣呢!然後賈寶玉就說,林妹妹從來不說這混賬話。要是她也說這混賬話,我早就和她生分了。
這說明,寶黛二人互為知己,都認為真誠的感情大於一切,彼此對於對方的需求,也只是純粹情感上的需求,其他的倒在其次。所以黛玉可以容忍寶玉有襲人,可以容忍寶玉吃女孩嘴上胭脂,卻不能容忍“金玉良緣”。那是因為她知道,那些“皮相”之愛根本算不得什麼。她林黛玉最需要的,就是賈寶玉發自內心的,真心實意的關愛。
寶玉最討厭的是什麼?就是好好的女孩學的沽名釣譽,入了祿蠹之流。從這個角度來看,寶黛二人的作風,頗有一些像莊子。莊子就認為,“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其實完全是對於某些人的誅心之論。很多人為了得到榮華富貴不惜喪失自我,喪失人性。所以他一直很討厭薛寶釵勸他薛仕途經濟,而林黛玉也一直認為薛寶釵心裡“藏奸”。
-
11 # 歲月流金68109706
賈寶玉最討厭讀書。尤其是什麼八股文,四書五經之類的。他骨子裡就喜歡不拘一格且自由的歡快。喜歡讀雜七雜八的書。林黛玉喜歡賈寶玉,林黛玉不會傻到幹些自己喜歡的人不喜歡乾的事。況且有寶姐姐,賈政耳面當提已經夠多了。賈寶玉活脫脫是一個現代人自由平等互利的人。姑娘們都喜歡他,姑娘們為什麼還要幹些惹寶二爺不高興的事情,不是自討沒趣嗎?小說最後迫於賈政的淫威,還了他爹一個巴望考中的名分,便遁入空門。寶玉要什麼,要愛情,幸福的愛情,家庭幸福的愛情。要自由,幸福的自由。沒了,都沒了。心死了。還不如六根清淨,功名利祿全拋下。今天嫌紗帽小,明天枷鎖扛。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
12 # 悠然廬
如果黛玉認為考中功名是好的,以她的性子,不會曲意逢迎寶玉!
寶玉說的原話是“若林妹妹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她生分了”!就像現代的男孩兒跟自己哥們兒說女朋友:“若她說了什麼什麼話,我就和和她分手了”!這可算不得什麼甜言蜜語!
一向得個“小性兒,會轄制寶玉之名”的黛玉,對這話的反應太激烈了:是“又驚又喜,又悲又嘆”!自思“我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黛玉不勸寶玉,寶玉應該認黛玉做知己,但寶玉這樣一番話,卻反讓黛玉認定他為自己的知己!
“獨有黛玉自幼不曾勸他去立身揚名等語,所以深敬黛玉”,其實沒這樣勸的應該多了,都知道他不喜歡,因為不想得罪他而不勸的人應該大有人在,比如李紈鳳姐兒尤氏兒惜春迎春等,但寶玉都不曾因為她們的不勸而“深敬”,何故?
黛玉本來因麒麟防湘雲,過來欲見機行事的,聽了寶玉這一番話,卻是如醍醐灌頂,萬結消散,抽身就回!
後來寶玉趕來訴肺腑時的話,於黛玉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那錦,正是寶玉那一番話!
因此,黛玉不待寶玉說完,便轉身就走——“你要說的話,我都知道了”
她是真的知道了!知道了寶玉錯說給襲人的肺腑之言“好妹妹……你好了我才能好呢”!她沒聽到,但卻因了寶玉那一番話,所以兩人心意相通!
這以後,寶黛再也沒有鬧過!兩人真正的心心相印,略無參商!黛玉放下了所有的心結,寶釵也好,妙玉也好,解開心結的寶黛之間,別說人,連根針也擠不進去了!
-
13 # 亮月半
林黛玉不勸賈寶玉考取功名,有幾個原因。林黛玉愛讀書,從書中已瞭解了社會官場是怎麼一回事。而且林黛書喜愛的詩是王維的山水詩與杜甫的詩。從讀書看人,從寫詩看人,林黛玉在元春省親回家也做田園詩。林黛玉平日寫詩也個人情感變化,五美吟也是以有正義俠義精神的女子為樣。林黛玉具有一種超脫精神與對窮人的同情,從喜愛杜工部詩可見。杜甫的詩多是對官場批判與下層人同情。
從她自身經歷,父親林如海官職變化,也經官海浮沉。也瞭解些官場之事。在賈府的經歷不可能一點沒有。尤其薛蟠打死人逍遙法外。賈雨村斷案枉法,賈赦賈珍與賈雨村來往,搶石呆子扇,賈璉捱打。賈璉出軌玩弄婦人,家鬧。死了尤二姐。東府賈珍名聲壞,秦可卿死。這都是親眼見的朝廷為官之人為非做歹。
林黛玉看的書中官場與現實官場官員的生活,自己親身體會。越富貴妻妾越多,家亂,官場是非多,怎麼會勸寶玉為這樣的人。取得功名當這樣的官,功名有什麼意義。
-
14 # 傾文詩墨
第一:她懂賈寶玉
寶玉是生長在脂粉之中,從小就討厭什麼八股,什麼功名利祿的,不然也不會遭他老子賈政打了幾次也不上進,寶玉可以說是痛恨功名的。
黛玉是理解、懂寶玉之人,她不會權寶玉考取功名,在她心裡也許這樣的寶玉才是最純真可愛的。
第二:她不想寶玉討厭她在寶釵、襲人等一干人勸寶玉考取功名,有上進心時,寶玉都不曾搭理她們,還狠了眼神,說了狠話,黛玉是愛寶玉的,又怎會去做寶玉不喜歡之事呢?
-
15 # 大先生的故紙堆
這是一種內心的富足,只有內心真正平靜的人才不會對外界的評價所動。在紅樓中,寶玉和黛玉都有所謂慧根。有一次,寶玉和黛玉湘雲鬧彆扭,寫了一首偈子,“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黛玉提筆加了一句,“無立足境,方是乾淨。”因此,他們兩個人是真正的內心富足,才能轉而追求心靈的契合。
從家庭出身上來說,黛玉父親科舉出身,祖上又世襲爵位,是真正的書香門第,沒有改變自身階層的必要性。而寶玉,是錦繡叢、溫柔鄉里出生的,養鳳凰一樣養大,更是沒有改變階級的緊迫感。
勸過寶玉考取功名的有誰?寶釵和湘雲。先說寶釵,寶釵家是皇商出身,是富而不貴的,而且父親早亡,哥哥紈絝,連承繼家族買賣的能力都沒有,所以薛家一脈改變命運的機會幾乎全都系在寶釵出嫁的機會上。寶釵自然有機會就會勸寶玉考取功名。
湘雲的情況大抵如此,她還是襁褓嬰兒的時候就父母雙亡,在叔叔嬸嬸治下生活。史家也是依靠祖蔭,湘雲雖是金枝玉葉,卻依然要做家裡的針線夥計,不能假手於人。她唯一的幸福時光,就是去賈府住著的時候,因此,她每次離開都會叮囑寶玉,老太太如果忘記她,要時常提點,好讓賈府接了她去歇一段日子。湘雲作為寶玉的好友,從自身的經歷出發,也會勸寶玉考取功名,揚眉吐氣。
無論從外部條件上還是從內心富足上,黛玉和寶玉都是真正相配的。
-
16 # 環評紅樓
黛玉和寶玉都是道家思想的代表,立身揚名乃儒家之學統。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意思是說,得寵和受辱一樣,都會引起人們的心驚肉跳,都不是生命中的必需品。可是有些人卻把這些身外之物,看作和生命一樣的貴重,可算傻瓜到頂了。黛玉從不勸寶玉讀書求官,有一次史湘雲勸說寶玉要參與一些仕途經濟,被寶玉頂了回去,直言林妹妹才是自己的知己,正好被站在門外的黛玉聽見了,深為感動。
老子還說過,“五味令人口爽,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盲,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這與佛家眼耳口鼻身意“六根”清淨如出一轍。官場之人爾虞我詐,耳提面命,“五味、五色、五音”如影隨形,這哪裡是黛玉寶玉的道場?
黛玉名士自風流,絕不會與烏煙瘴氣的官場為伍。黛玉從老家回來以後,寶玉把北淨王送的手串給她,她嗤之以鼻,說是臭男人的東西她不要!
賈雨村每次來賈府,都要和寶玉見個面,寶玉對此煩惱無比,懶得待見。道不同,不相為謀。
回覆列表
林黛玉從來不勸賈寶玉安身立命,科舉入仕,並非她反對世人都孜孜以求的上進路,而是她瞭解賈寶玉志不在此。知己就該包容理解對方的思想和作為,就像俞伯牙的琴音只有鍾子期懂得一樣。
(第三十二回)寶玉道:“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他生分了。”襲人和湘雲都點頭笑道:“這原是混帳話。”賈寶玉不愛走讀書科舉路,嘲諷賈雨村等人為“祿蠹”,拒絕與他們結交。為此襲人經常勸,薛寶釵和史湘雲也參與勸說,都被賈寶玉當場“打臉”。唯獨林黛玉從來不說這些“混賬話”。那麼,林黛玉是否也與賈寶玉一樣厭惡科舉仕途,視功名利祿為糞土呢?答案顯然是:否!
一,林黛玉絕不反對“科舉仕途”林黛玉絕不反對科舉仕途,她父親林如海就是科舉入仕,更成為那一屆頭甲第三名,高中探花郎。
林黛玉與林如海父女感情篤深,她敬愛父親也不會反對科舉仕途。何況科舉仕途沒什麼錯。
林黛玉的開蒙老師是同樣進士出身的賈雨村,雖說不如林如海榮光,能金榜題名就是絕對本事。在科舉考個秀才舉人就光宗耀祖的時代,進士的含金量註定這些人是社會的精英。
林黛玉自小接觸聖賢文章,出身書香門第,耳濡目染也不會拒絕科舉。她來賈家不過七歲,已經熟讀《四書》,房內藏書多有相關學問。比較賈寶玉十一二歲還被父親操心,要學裡“太爺”賈代儒督導賈寶玉背熟《四書》,兩者高下正是林家與賈家的差距。
二,林黛玉為何不勸賈寶玉“科舉仕途”林黛玉不勸賈寶玉在仕途功名上用功,是瞭解賈寶玉並非那條路上的人,也清楚賈寶玉志不在此。
林黛玉的價值觀很超前。她不像賈寶玉一般針對具體事務表現喜好,更多出於對人的尊重。
賈寶玉不喜歡科舉仕途,不是科舉仕途不好。人生在世安身立命各取所需。林黛玉理解他不想科舉,討厭“祿蠹”們醉心名利。不勸賈寶玉,是理解包容他的追求,並不是兩人追求相同。
(第三十二回)寶玉又說:“林妹妹不說這樣混帳話,若說這話,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知己,就是要了解讀懂對方。心有靈犀一點通,是雙方默契的互相認可。林黛玉因為了解賈寶玉而不勸,與是否應該科舉無關。
三,林黛玉也勸過(第十九回)黛玉便用自己的帕子替他揩拭了,口內說道:“你又幹這些事了。幹也罷了,必定還要帶出幌子來。便是舅舅看不見,別人看見了,又當奇事新鮮話兒去學舌討好兒,吹到舅舅耳朵裡,又該大家不乾淨惹氣。”林黛玉勸過賈寶玉,脂硯齋看得清楚【庚辰雙行夾批:一轉,細極!這方是顰卿,不比別人一味固執死勸。】
寶黛二人自小一起長大,性格並不相同,磨合過程一定也是互相碰壁。尤其賈寶玉初見林黛玉就砸了玉,讓她一生難忘,林黛玉雖說總小性,卻極少碰觸賈寶玉逆鱗。
賈寶玉不喜仕途,林黛玉認為沒什麼不對。人生在世,有管仲李斯,房微杜漸,文天祥、張居正這種家國天下為己任者,但更多人像李白、杜甫、溫庭筠、柳永、秦觀……做一個讀書人未必要仕途好機變。
林黛玉不勸賈寶玉的原因,賈寶玉懂得。他所謂“混賬話”,未必是內容混賬,而是對方不理解自己,話不投機還自以為是“混賬”。賈寶玉也不認為薛寶釵與史湘雲錯,只是對方既然不理解自己,話不投機不如不說。
現代人每天都在追求名利,卻抨擊薛寶釵勸賈寶玉科舉功名行為,大可不必。也完全沒必要恭維林黛玉,因為林黛玉只是理解包容賈寶玉,不是反對科舉功名。科舉功名在那個時代不到不錯,還特別對。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990/2018 ;
《紅樓夢》程乙本·啟功校訂;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