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銀匠雪兒
-
2 # 靜一號普洱茶
銀是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Ag(來自拉丁語Argentum),原子序數47,是一種銀白色的過渡金屬。
銀在自然界中很少量以遊離態單質存在,主要以含銀化合物礦石存在。銀的化學性質穩定,活躍性低,價格貴,導熱、導電效能很好,不易受化學藥品腐蝕,質軟,富延展性。其反光率極高,可達99%以上。
純銀是一種美麗的銀白色的金屬,它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導電性和傳熱性在所有的金屬中都是最高的。銀是古代發現的金屬之一。
銀在自然界中有單質存在,但絕大部分是以化合態的形式存在。銀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因此可以碾壓成只有0.00003釐米厚的透明箔,1克重的銀粒就可以拉成約兩公里長的細絲。銀的導熱性和導電性在金屬中名列前茅。
銀字屬於艮字族。在艮字族裡,艮字都是聲符兼義符。艮字族漢字都與"邊界"、"極限"之義有關。銀的本義是"(價值)接近於黃金的金屬"。
銀的化學符號Ag,來自於銀的拉丁文名稱Argentum,是"淺色、明亮"的意思。
銀字屬於艮字族。在艮字族裡,艮字都是聲符兼義符。艮字族漢字都與"邊界"、"極限"之義有關。銀的本義是"(價值)接近於黃金的金屬"。
在古代,人類就對銀有了認識。銀和黃金一樣,是一種應用歷史悠久的貴金屬,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我國考古學者從出土的春秋時代的青銅器當中就發現鑲嵌在器具表面的"金銀錯"(一種用金、銀絲鑲嵌的圖案)。從漢代古墓中出土的銀器已經十分精美。由於銀獨有的優良特性,人們曾賦予它貨幣和裝飾雙重價值,在古代,銀的最大用處是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貨幣。英鎊和我國解放前用的銀元,就是以銀為主的銀銅合金。
天然銀多半是和金、汞、銻、銅或鉑成合金,天然金幾乎總是與少量銀成合金。我國古代已知的琥珀金,在英文中稱為ELECTRUM,就是一種天然的金銀合金,含銀約20%。
公元前三百多年,馬其頓王國皇帝亞歷山大帶領軍隊東征時,受到熱帶痢疾的感染,大多數士兵得病死亡,東征被迫終止。但是,皇帝和軍官們卻很少染疾。這個迷直到現代才被解開。原來皇帝和軍官們的餐具都是用銀製造的,而士兵的餐具都是用錫製造的。銀在水中能分解出極微量的銀離子,這種銀離子能吸附水中的微生物,使微生物賴以呼吸的酶失去作用,從而殺死微生物。銀離子的殺菌能力十分驚人,十億分之幾毫克的銀就能淨化1千克水。
我國古代法醫早就懂得用"銀針驗屍法"來測定死者是否中毒而死,幫助破獲了不少謀殺案件。
物理性質
外觀與性狀 白色有光澤的面心立方結構的金屬
熔點 961.93℃
沸點 2212℃
相對密度(水=1) 10.49
汽化熱 250.58 kJ/mol
熔化熱 11.3 kJ/mol
蒸氣壓 0.34 帕(1234K)
聲速 2600 m/s(293.15K)
反射率 99%
電阻率 1.586×10^-8 Ω·m(20℃)
電負性 1.93(鮑林標度)
比熱容 232 J/(kg·K)
電導率 63×106/(米歐姆)
熱導率
429 W/(m·K)
化學性質
銀單質的化學性質
銀溶於硝酸,生成硝酸銀。銀不易與硫酸反應,因此硫酸在珠寶製造中,能用於清洗銀焊及退火後留下的氧化銅火痕。銀易與硫以及硫化氫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這在失去光澤的銀幣或其他物品上很常見,銀在高溫下可以和氧氣反應,生成棕色的氧化銀。在溴化鉀(KBr)的存在下,金屬銀可被強氧化劑如高錳酸鉀或重鉻酸鉀侵蝕;這些化合物在攝影中用於漂白可見影像,將其轉化為鹵化銀,既可以被硫代硫酸鈉去除,又可以重新顯影以加強原始的影像。
與硫化氫和氧氣反應
4Ag +2H2S + O2==== 2Ag2S + 2H2O
與濃硫酸反應
2Ag + 2H2SO4(濃) ==== Ag2SO4 + SO2↑ + 2H2O
與硫反應
2Ag + S ==== Ag2S
與氧氣反應
4Ag + O2 ==== 2Ag2O(條件為高溫)
銀針試毒的原理
古代常用砒霜做毒藥,而囿於技術的限制,砒霜中會混有大量的砷或氧化砷。銀會與氧反應生成氧化銀黑色沉澱,從而試毒。 由此可看出,銀針試毒只不過檢出了砒霜中的砷罷了,而對於如今的無數種毒物,銀針試毒就無能為力了。
銀化合物的化學性質
向硝酸銀溶液中加入氯離子會沉澱出氯化銀(AgCl),同樣地,加入溴鹽或碘鹽可以沉澱出用於製造感光乳劑的其他鹵化銀。氯化銀用於製造檢測pH值和測量電位的玻璃電極,以及用於玻璃的透明水泥。將碘化銀 (AgI)撒入雲層可以人工降雨。鹵化銀在水溶液中高度不溶(除了氟化銀),因而常用於重量分析。
向硝酸銀溶液加入鹼,沉澱得到氧化銀 。氧化銀用作紐扣電池的正極。向硝酸銀溶液加入碳酸鈉 (Na2CO3),沉澱得碳酸銀。
2AgNO3 + 2OH → Ag2O + H2O + 2NO3
2AgNO3 + Na2CO3 → Ag2CO3 + 2NaNO3
雷酸銀是一種強烈的、對碰撞敏感的炸藥,是銀與硝酸在乙醇的存在下反應得到的,用於雷管。其他危險易爆的銀化合物包括疊氮化銀,由硝酸銀與疊氮化鈉反應得到,還有乙炔銀,由硝酸銀或銀氨溶液與乙炔反應得到。
鹵化銀晶體曝光後形成的潛像經還原劑,如氫醌、米吐爾或抗壞血酸的鹼性溶液顯影處理後,曝光的鹵化銀被還原成金屬銀。硝酸銀的鹼性溶液(銀氨溶液)可被還原糖,如葡萄糖等還原為金屬銀,這個反應用於製造銀鏡,以及玻璃聖誕飾品的內表面。鹵化銀可溶於硫代硫酸鈉溶液,因此硫代硫酸鈉可作為定影劑,去除顯影后感光乳劑上多餘的鹵化銀。
在過量的氰根離子(CN)存在下,氰化銀(AgCN)可以形成可溶於水的氰化銀。銀的氰配合物溶液用於電鍍銀。
應用範圍
電子電器材料
電子電器是用銀量最大的行業,其使用分為電接觸材料、複合材料和焊接材料。銀和銀基電接觸材料可以分為:純 Ag類、銀合金類、銀-氧化物類、燒結合金類。全世界銀和銀基電接觸材料年產量約2900~3000t。複合材料是利用複合技術製備的材料,分為銀 合金複合材料和銀基複合材料。從節銀技術來看,銀複合材料是一類大有發展前途的新材料。銀的焊接材料如純銀焊料、銀-銅焊料等。
感光材料
鹵化銀感光材料是用銀量最大的領域之一。目前生產和銷售量最大的幾種感光材料是攝影膠捲、相紙、X-光膠片、熒光資訊記錄片、電子顯微鏡照相軟片和印 刷膠片等。上世紀90年代,世界照相業用銀量大約在6000~6500t。由於電子成像、數字化成像技術的發展,使鹵化銀感光材料用量有所減少,但鹵化銀 感光材料的應用在某些方面尚不可替代,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化學化工材料
銀在這方面有兩個主要的應用,一是銀催化劑,如廣泛用於氧化還原和聚合反應,用於處理含硫化物的工業廢氣等。二是電子電鍍工業製劑,如銀漿、氰化銀鉀等。
工藝飾品
銀具有誘人的白色光澤,較高的化學穩定性和收藏觀賞價值,深受人們(特別是婦女)的青睞,因此有女人的金屬之美稱,廣泛用作首飾、裝飾品、銀器、餐 具、敬賀禮品、獎章和紀念幣。銀首飾在發展中國家有廣闊的市場,銀餐具備受家庭歡迎。銀質紀念幣設計精美,發行量少,具有保值增值功能,深受錢幣收藏家和 錢幣投資者的青眯。20世紀90年代僅造幣用銀每年就保持在1000~1500t上下,佔銀的消費量5%左右。
純銀應用
純銀是一種美麗的銀白色的金屬,它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導電性和傳熱性在所有的金屬中都是最高的。銀常用來製作靈敏度極高的物理儀器元件,各種自動化裝置、火箭、潛水艇、計算機、核裝置以及通訊系統,所有這些裝置中的大量的接觸點都是用銀製作的。在使用期間,每個接觸點要工作上百萬次,必須耐磨且效能可靠,能承受嚴格的工作要求,銀完全能滿足種種要求。如果在銀中加入稀土元素,效能就更加優良。用這種加稀土元素的銀製作的接觸點,壽命可以延長好幾倍。
銀的最重要的化合物是硝酸銀。在醫療上,常用硝酸銀的水溶液作眼藥水。
生物體中作用
銀的離子以及化合物對某些細菌、病毒、藻類以及真菌顯現出毒性,但對人體卻幾乎是完全無害的。銀的這種殺菌效應使得它在活體外就能夠將生物殺死。然而,銀製品的測試以及標準化卻存在很大難度。
希波克拉底曾經有描述銀在治療和防止疾病方面的功用。腓尼基人曾經用銀製瓶子來盛放水、酒和醋,以此防止這些液體腐敗。20世紀初期,人們也曾把銀幣放在牛奶裡,以此來延長牛奶的保鮮期。銀的殺菌機制長期以來一直為人們所爭論探討,但至此還沒有確鑿的定論。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微動力效應,它成功的解釋了銀離子對微生物的作用,但卻不能解釋其對病毒的作用。
在抗生素髮明之前,銀的相關化合物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用於防止感染。
銀作為效用廣泛的抗菌劑正在進行新的應用。其中一方面就是將硝酸銀溶於海藻酸鹽中,用於防止傷口的感染,尤其是燒傷傷口的感染。2007年,一個公司設計出一種表面鍍上銀的玻璃杯,這種杯子號稱具有良好的抗菌性。除此之外,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協會(FDA)也審批通過了一種內層鍍銀的導氣管的應用,因為研究表明這種導氣管能夠有效的降低導氣管型肺炎。
銀並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毒性,但長期接觸銀金屬和無毒銀化合物也會引致銀質沉著症。因為身體色素產生變化,面板表面會顯出灰藍色。雖無毒性,但仍會影響外觀。
處理措施
急救措施
面板接觸:立即脫去汙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20~30 分鐘。如有不適感,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 10~15 分鐘。如有不適感,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馬上就醫。
食入:飲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適感,就醫。
消防措施
有害燃燒產物:銀/氧化銀。
滅火方法:用水霧、耐醇泡沫、乾粉或二氧化碳滅火。
滅火注意事項及措施:如必要的話,戴自給式呼吸器去救火。
洩漏應急措施
應急處理:防止粉塵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氣霧或氣體。
操作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在有粉塵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適的排風裝置。一般性的防火保護措施。
儲存注意事項:貯存在陰涼處。 容器保持緊閉,儲存在乾燥通風處。對空氣敏感。
接觸控制
呼吸系統防護:不需要保護呼吸。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他防護:根據工業衛生和安全使用規則來操作。 休息以前和工作結束時洗手。
-
3 # 十年讀書
我們都知道 “穿金戴銀”,是人們藉助金銀器來表達他們的願望,顯示對生活的追求。
但是,黃金明顯比銀貴很多,所以普通人最常見的佩飾就是銀了,既不是很貴重又能產生特殊的美感和顯示個人魅力,我想這是古人喜歡戴銀的第一點原因。
第二,銀可以試毒。這點我們在電視劇裡經常可以看到,電視劇裡面的人物對飲食不放心,取下身上的銀飾插入食物中,確認無毒才放心飲用。其實這在古代很普遍,古代商人因經商外出,銀餐具是商人出門必備的,不僅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更維繫著生命財產的安全。
第三,銀有消炎的功效。從古至今,愛美的女性都喜歡穿耳洞,穿過耳洞的人都知道,如果剛穿的耳洞上戴上一對鐵耳環,幾乎百分之百要發炎,而戴上銀耳環,不但不會發炎,傷口還會癒合得很快。
第四,銀有防腐保鮮的作用。中國很多地區的少數民族都喜歡用銀器盛放食物,使食物長時間保持新鮮美味。這裡可以舉一個例子:蒙古族的草原牧民接待客人的最高禮節就是敬上銀碗盛 的馬奶酒,銀碗不但是一種高貴純潔的象徵,表示最高的禮遇,而且還有防腐保鮮的作用,因為馬奶放在普通碗裡,幾天之後就會變質,然而盛放在銀碗裡的馬奶卻能長時間保持鮮美醇香。
第五、銀有去溼的功效。去溼指的就是祛風溼、除溼熱,比如中醫療法中的針灸,我們俗稱扎銀針,其實就是透過銀針去除人體內的溼氣。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由於地形的原因,氣候比較潮溼,因此生活在那裡的苗族、侗族人民很喜歡佩戴銀飾品,其實也是可以達到去溼的作用。
銀由於價格不是特別貴,在現在社會,已經逐步被黃金和玉石珠寶所取代,因此戴銀飾的反而少了。
-
4 # 小笙常談
古代銀碗銀筷銀針有測毒探毒的作用,遇到當時常見的某些毒物質會快速變黑,另外一定濃度銀離子有抑菌殺菌的作用。所以現在高階的飲水過濾器或水杯的內膽都有強調是用銀做。另外民間講金的身重可定驚,但銀有辟邪一說,所以小BB都有戴銀的習俗。魯迅先生筆下的閏土小時候他爹怕他養不大,所以魯迅見少年閏土脖子上就有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另外廣州人,民間有個土方如說小孩的眼白髮蘭色,講是生風,症狀是愛哭愛鬧吃睡都不安寧,這時他媽媽會煮熟一隻雞旦剝殼後塞進一枚銀戒指,然後用布包裹起給小孩掃背〈以不燙傷為度〉我也見過頭天掃完那銀戒指真的發蘭發黑,堅持幾天後戒指就漸漸不黑了,聽她們都說是孩子好了不用再掃了。這有沒有道理我說不準,但很多人家遇到這情況一直信還有在做。
這和小孩生病受驚嚇,大人會放一枚金戒指下去一起煲藥。說能定驚一樣,小時候我也喝過。個別大頭蝦的媽媽會把金戒指和藥渣一起倒掉的也有,所以撿垃圾的好運時真會撿到金哦。
-
5 # 白菜老先生
相信大家很少知道銀製品的各種功效吧,那麼由我來給大家普及普及(喜歡的可以點右上角關注)
銀的好處一:銀具有殺菌功能。銀的使用是現代醫學的奇蹟,一種抗生毒平均能殺死6種致病生物菌,而銀能殺死650種,並能有效控制頑抗菌株。銀在治療關節炎、白喉、敗血症、風溼熱、淋病、腦膜炎等感染性疾病方面,效果顯著。對於燒傷和其它外傷的治療,也具有非常顯著的療效。
銀的好處二:銀可以鑑毒。在以前的年代,銀製生活用品是商人們出門必帶的東西。銀是一種身份象徵,但是銀更加廣泛用於鑑別水源有沒有毒,從而保護自身。
銀的好處三:銀具有防腐保鮮。假設水中含有兩億分之一的銀離子,那麼水中的各種病菌都會被消滅掉。中國很多地區的少數民族都喜歡用銀器盛放食物,使食物長時間保持新鮮美味。比如,中國西北地區的草原民族,接待客人的最高禮節就是敬上銀碗盛的馬奶酒。銀碗在當地不但是一種高貴純潔的象徵,而且還是象徵最高的禮遇,並具有保鮮防腐的作用,馬奶放在非銀製的容器中,不到三天就會變質,然而盛放在銀碗裡的馬奶卻能長時間保持鮮美醇香。
銀的好處四:銀是吉祥辟邪之物。銀有吉祥辟邪之效,古人有這樣一句話“身戴白銀,健康富貴永相隨”。民間自古就有佩戴銀飾祈福的風俗,給小孩佩戴銀飾既利於掃除孩子體內的胎毒,有起到定驚嚇辟邪安神的效果。純銀飾品是大人給小孩子的一種希冀,一種心疼、一種維護,成為千百年來最佳祈福飾品。
銀的好處五:可以美容排毒。佩戴銀飾品不僅美觀大戴銀飾品不僅美觀大方高雅,還有美容保健功效。由於銀的熱傳導性在所有貴金屬當中是最為突出的,它能迅速散發血管的熱量,這種鮮明的熱傳導效能夠迅速散發血管和體表的熱毒,對預防各種疾病有卓越的功效。
銀的好處六:可以去除身上溼氣。去溼指的就是,祛風溼、除溼熱。現代人由於生活優裕的原因,大多有脾溼症狀,長期用銀製品盛裝飲食可預防脾溼。
銀的功效七:能夠淨化水質。
銀離子能夠殺滅細菌,淨化水質,有人曾做過實驗,一個鐵桶和一個銀桶,同時裝上自來水,敞開放置一個月後再去觀看,鐵桶中是半桶綠色的渾水,銀桶中卻是半桶清澈的自來水。用銀製品的酒杯喝酒,由於銀離子和酒精的調和作用,可以讓酒喝起來更香醇。在古代時,人們就已經知道銀可以用來內服,也可以外用。外用即用銀針進行針灸,以及用銀片覆蓋傷口防止感染。內服則是將燒紅的銀塊放在水中,待水涼了以後把水喝下,對腸胃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銀的功效八:具有消炎效果。據文獻記載,在中國古代的戰場上,有的受傷將士一時找不到藥,就把隨身攜帶的銀子打成銀片,覆蓋在傷口上,不但能夠防止傷口感染,而且還能加快傷口的癒合。
-
6 # 梁興揚
古人說黑眼睛珠子瞪著白花花的銀子,誰人不心動了?在這種心動的背後,是古人把白銀作為貨幣,讓白銀具有其他貨物所沒有的價值,也是東西方對白銀在玄學用途的肯定。興揚今天先說說白銀在西方的作用。
甲西方
西方自古有狼人和吸血鬼的傳說,且不論他們到底是什麼妖魔鬼怪,西方在和他們鬥爭的過程中,發現了他們對白銀極其害怕!特別是狼人,狼人只要接觸到銀製品,就會覺得害怕。西方傳說把銀刃插進他們的心窩,將心臟刺透割裂,這幾乎是唯一徹底殺死狼人方法。
對於吸血鬼來說,銀製品需要做成刀劍或者是子彈,才能讓他們受到傷害。同時吸血鬼極其害怕Sunny。
乙東方
絕大部分的家庭,只要不是窮的揭不開鍋,都會在小孩滿月或是滿百的時候,給孩子戴上幾樣銀製品。原因在於小孩子年齡小,本質又極為純潔,加上滷門未合,天眼未閉。對不乾淨的東西比大人更敏感!
為避免小孩受到侵害,養成了在小孩滿月滿百之時,給小孩戴上可以辟邪的銀製品,讓小孩不受侵害。
丙為什麼銀可以辟邪?
網路上多是會說,銀可以辟邪是因為銀是佛教八寶之一,但在沒有佛教的歐洲地區,人們也認為銀是可以辟邪的,在道教中,也常用銀做壓祟錢,於人辟邪,如下圖這種。
大家熟知白銀為佛教八寶,但對道教對白銀的認知很少有人知道。道教傳說仙界之中有金闕七實瓊臺,此七實為黃金白銀一、珊瑚二、琥珀三、碑磲四、瑪瑙五、真珠六、碧玉七,又言瑠璃、蘇牙、白玉、真珠、碑磲、瑪瑙、琥珀也為七實。
白銀可以辟邪的秘密在於,它可以吸氣化煞,能阻邪氣。如加上道教的鎮邪紋飾,這些紋飾會增加白銀辟邪的能力。
-
7 # Elliott224
銀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使用度最高的金屬。
首先,銀有貨幣的作用。中國自遠古以物易物的方式以來,一直到秦始皇開始使用貨幣,再到紙幣流通,銀一直都是貨幣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史上一直沒有被取代過,在中國古代大額有鈔票,小額有銅錢等其它金屬,但銀兩一直是不可替代的流通物,到近代都還有銀元流通,(真金白銀)一詞沿用至今。一直到現代社會才用紙幣甚至電子貨幣取代銀流通,可見其在中國歷史的重要地位。
第二,銀代表中國一種文化。我們國家的文化生活中處處可見,如裝飾,首飾,生活用品,等等不計其數的物品都是用銀打造,因其外觀精美閃亮,保質期長,不退色等特點被人民生活廣泛使用,銀的象徵意義也被文化寄託下來世代流傳,是中國歷史上重要文化特徵之一。
第三,銀在現代工業中起到重大作用。很多工業原材料或關鍵流程都要用到銀,是其它金屬取代不了的
第四,銀在現代物理和化學中起到很大的科研作用。
所以,銀在中國古代和現代都起到非常大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誇張的說,銀,是最代表中華民族的一種金屬,沒有之一。
回覆列表
你好,作為一個天天與銀飾打交道的銀匠,雪兒特別想回答這個問題。
銀在古代就是皇親國戚和權貴所享有的奢侈品,從唐朝開始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銀開始商業化,走進千家萬戶,平民百姓也享有使用銀的權利。銀盛興敗衰,蘊含了政治歷史、社會文化,見證了不同時期、不同人群的價值觀、審美觀。
同時銀器還具有殺菌消毒的功效,中醫記載:銀器具有消毒,鑑毒,防毒,抑制大腸肝菌等作用;現代科學證明,銀離子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每公升水中,只要含有千億分之一克銀離子,就可以使水中大部分的細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