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的風痕
-
2 # 龍城豬立葉
玉帶——古代官員品位的標誌
所謂玉帶,通常是指用玉裝飾的皮革制的腰帶即革帶,是古代官員品位的標誌。這種裝飾革帶用的玉製品,稱為“帶銙(kuǎ)”,俗稱玉帶板。早期的玉帶是一種蹀躞(diéxiè)帶,即革帶上面綴玉的同時又綴有許多勾環之類,用以鉤掛小型器具或佩飾等物。蹀躞帶只有一根鞓(tīng),一付帶扣,不用鉈(tā)尾。
關於玉帶的史料
據記載,蹀躞帶最早出現在戰國時代,由胡人騎士傳入內地的。最初的裝飾部位主要在腹前正中腰帶兩端的連線處,重點是帶鉤,既有玉質帶鉤,也有銅質帶鉤。南北朝以後演變為革鞓上只綴方型帶銙的玉帶。隋唐時期玉帶被定製為官服專用。唐宋時期玉帶就已經盛行。唐代曾有朝廷定製,規定有"大帶制度",以帶上的裝飾品質地和數量區別官品等級。
玉帶的應用
北方草原民族非常喜愛腰飾,所以在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後,上層社會腰佩玉帶的風尚得到進一步的發揚。遼金時期的玉帶已接近明制,帶板數約20塊左右,圖案大多為春水秋山、獵狗、天鵝、海東青之類,雕工考究。只不過桃形帶板的朝向比較亂,有朝上的也有朝下的。實際上,至少到了元朝,革帶的帶銙形狀和數量就已經程式化了。但是,直到明朝早期,帶銙數量還允許在16 - 25塊之間不等。明代腰佩玉帶的風尚隨著治玉業的發達而繼續興盛。這個時期對於佩玉帶的制度有所放寬,但對不同級別官員使用玉帶的質地、形狀、數量、紋飾,仍然有明文規定。洪武十五年明政府對於玉帶的佩帶制訂了硬性規定。明張自烈《正字通》戌集上·銙字條:“明制,革帶前合口處曰三臺,左右排3圓桃。排方左右曰魚尾(鉈尾),有輔弼2小方。後7枚,前大小13枚。”這是臣僚所用的玉帶,總共20銙。皇帝玉帶為24銙。
玉帶的形狀
按明朝的制式,左右兩排圓桃,其尖端都朝向後腰。從正面觀看,3個尖朝左,3個尖朝右。藏品中的帶板,其圓桃尖端的朝向可以從帶板上面的圖案來判斷。有的藏品帶板中的圓桃,尖端朝上或朝下,也有的左右朝向混亂。這樣的帶板不是標準明制,恐系遼金等北方少數民族使用;或系後世仿品,仿製者不懂制式,憑空想象出來的。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裡,無論皇帝還是臣僚,都是用一條寬布帶子束腰,有的只不過寬布帶上面多了幾塊玉飾而已。這種玉帶與實際生活中玉帶的差距已經近乎於離譜。尤其是是明朝的腰帶,明朝開國之初便已規定為革帶,帶上綴有帶銙,即按官員品級的不同分別用玉、金、銀、銅、烏角等不同材料製作的裝飾板。這樣的革帶也就分別稱之為玉帶、金帶、銀帶等等,其中以玉帶最為尊貴,一品以上官員才能使用。(一品官員束玉帶,二品官員束花犀帶,三品官員束金鈒花帶,四品官員束素金帶,五品官員束銀鈒花帶,六、七品官員束素銀帶。)
腰帶裝上這許多裝飾品之後就變得相當長,而官員們腰腹一般沒有那麼粗,故明朝的革帶是束而不繫的,只用細繩繫於腋下衣肋之際。於是,明朝的革帶不象唐宋時代那樣起束腰作用,而變成純粹裝飾的用具了。只有著軍裝或穿甲冑者,其革帶才真正系在腰上。然而革帶與衣服相襯之下,確實起著顯著的裝飾作用,使著衣人顯得十分華貴,氣度大方。由於革帶束而不繫,僅懸於腰際,有時會向上仰至胸部,有時會向下垂至腹部,為了保持平衡,必須用手扶著。另外,兩隻鉈尾也就失去原來的意義,乾脆也貼在革帶上,作為裝飾之用。據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玉帶就是束而不繫的。當他的玉帶上仰到胸部時,表明他心情很好。反之,當他的玉帶下垂到腹部以下時,則表明皇帝要大發雷霆之怒,甚至要殺人。另外,三寶太監下西洋的鄭和塑像上所繫的玉帶就是上仰到胸部的。
清代開始,官方玉帶使用制度被廢除,但玉帶仍然成為一種純粹的裝飾品盛行於民間,清代玉帶不再具有很完整的形式,主要以帶鉤,帶扣為主,部分成為純賞玩器不再具有佩帶的實用價值。
-
3 # 快樂人生
據記載,蹀躞帶最早出現在戰國時代,由胡人騎士傳入內地的。最初的裝飾部位主要在腹前正中腰帶兩端的連線處,重點是帶鉤,既有玉質帶鉤,也有銅質帶鉤。南北朝以後演變為革鞓上只綴方型帶銙的玉帶。隋唐時期玉帶被定製為官服專用。唐宋時期玉帶就已經盛行。唐代曾有朝廷定製,規定有"大帶制度",以帶上的裝飾品質地和數量區別官品等級。一品官以下佩帶刀子和?石,文武三品官以上佩玉帶、四、五品官佩金帶,六、七品官佩銀帶。屆時的玉帶大多是雙鞓、雙扣、雙鉈尾的。通常,革鞓上面套有錦緞帶套,帶銙即玉帶板綴在帶套上。帶銙的數量多少取決於官員的級別地位。
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二:“唐制五品以上,皆金帶,至三品則兼金玉帶。本朝玉帶雖出特賜,須得合門關子許服,方敢用以朝謁。”又:“本朝親王皆服玉帶。”《宋史輿服志五》:“太平興國七年正月,翰林學士承旨李昉等奏曰:‘奉詔詳定車服制度,請從三品以上服玉帶,四品以上服金帶。’”明代惟親王及一品文官用玉帶,見《明史輿服志二、三》。清代惟特賜及一品用銜玉版帶。見吳榮光《吾學錄製度》。
《織女傳》中講到過,玉帶在天上的定義。玉帶:相傳天上的玉帶是以玉為材料,上面鑲上鑽石,猶如銀河一般,在玉一樣亮的河裡面,放上了很多星星。
古代官員腰上的大圈叫“玉帶板”,是一種由數塊乃至十數塊扁平玉板鑲綴的腰帶,是古代官品位的標誌。玉帶有方形、長方形、桃形等。表面常雕琢各種圖案的玉帶始見於北周,一直沿用至明代,清代廢除玉帶制度。 玉帶板又稱為帶跨,從13塊到26不等,材質、數量依據等級不同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唐代根據帶板的數目來稱帶,如“十三銙帶”。透過記載所知,在明代玉帶僅限於皇帝、藩王、建立功勳受封的公、侯、伯、駙馬及夫人。 在中國古代,最早出現在腰帶上以玉為裝飾品出現在北周時期。最初只是在腰帶的兩端連線處加玉質帶鉤,後來發展到在腰帶上鑲綴一圈片狀玉塊,玉塊的形狀有方形、長方形和桃形,有素面的,也有表面淺浮雕刻圖案,以顯示主人的高貴身份。 唐代朝廷把皮質的革帶定為官服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規定用不同材質的配飾鑲綴在革帶上,以此體現官階的高低。只有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員才能系金帶或玉帶。明代標準一副革帶由20塊帶板組成,這20塊帶板又是由長方形8塊、長條形4塊、圭形2塊、桃形6塊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而成 。 擴充套件資料: 皇帝御帶與官員玉帶板的不同: 1、皇帝御帶以短粗陰線及壓地隱起法雕刻胡人吹奏形象,系唐代玉帶板的典型之作。佩系玉帶是古代官場禮服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帶板的質地、紋飾、塊數不同,來表示品級的高低。 2、1943年四川省成都市前蜀帝王建墓出土的盤龍紋玉帶,是目前所僅見的唐、五代時期完整的成套玉帶,也是前蜀帝王建的隨身御帶。它由7塊方形帶板與1塊圭形鉈尾板組成,帶板及鉈尾皆扁體,玉質潔白溫潤,每塊板上均碾琢龍紋圖案,具有浮雕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玉帶
-
4 # 鴻哥iouyh福小鋪
不是很瞭解,但可分享一點所知。
玉在古代有很長一段時期是身份象徵,平頭老百姓是不能用的,否則就是犯規。
玉帶,顧名思義,鑲玉的束腰帶。
品階高低有別。
綜而論之,官品,地位不僅可以從烏紗帽,官袍看出,連束腰帶也是可以體現出來。
回覆列表
古人從漢皇武帝以來,上至皇帝皇親國戚,下至大臣官員的一種制度內的服飾。最早出現在秦漢,一直延續到清末。古人認為五爪為龍,四爪為蟒。所以又成龍袍蟒袍。玉帶則是指束在腰間的腰帶。用白玉砌成的長方形塊狀,用紅線或是藍線穿成。有玉扣。故稱為蟒袍玉帶。形容是一種富貴和高貴。
所謂玉帶,通常是指用玉裝飾的皮革制的腰帶即革帶。這種裝飾革帶用的玉製品,稱為“帶銙(kuǎ,音垮)”,俗稱玉帶板。早期的玉帶是一種蹀躞(diéxiè音碟謝)帶,即革帶上面綴玉的同時又綴有許多勾環之類,用以鉤掛小型器具或佩飾等物。蹀躞帶只有一根鞓(tīng,音廳),一付帶扣,不用鉈(tā,音它)尾。
據記載,蹀躞帶最早出現在戰國時代,由胡人騎士傳入內地的。最初的裝飾部位主要在腹前正中腰帶兩端的連線處,重點是帶鉤,既有玉質帶鉤,也有銅質帶鉤。南北朝以後演變為革鞓上只綴方型帶銙的玉帶。隋唐時期玉帶被定製為官服專用。唐宋時期玉帶就已經盛行。唐代曾有朝廷定製,規定有"大帶制度",以帶上的裝飾品質地和數量區別官品等級。一品官以下佩帶刀子和?石,文武三品官以上佩玉帶、四、五品官佩金帶,六、七品官佩銀帶。屆時的玉帶大多是雙鞓、雙扣、雙鉈尾的。通常,革鞓上面套有錦緞帶套,帶銙即玉帶板綴在帶套上。帶銙的數量多少取決於官員的級別地位。
五代和宋時期,單鞓和雙鞓的玉帶同時並用。總的說來,從鞓、帶扣和鉈尾的數量來分類,玉帶可分作:單鞓、單扣、無鉈尾;單鞓、單扣、單鉈尾;雙鞓、雙扣、單鉈尾;雙鞓、雙扣、雙鉈尾;三鞓三扣雙鉈尾(原來的前鞓被一分為二,三臺處多一插接式暗帶扣)等幾種制式。在使用雙鞓的情況下,前鞓兩端均鑽有穿插扣針用的小孔,鞓的末端綴有鉈尾,穿過帶扣後,鉈尾在後腰際垂向地面,取“順下”之意。後鞓的兩端裝有帶扣,通常用金屬製成,但是也發現過用玉製成的帶扣。五代時期的玉帶,前鞓不鑲玉,後鞓綴有7塊方形玉板,號稱“排方”。宋朝玉帶,前鞓綴有2 – 6塊帶板,後鞓是排方。
北方草原民族非常喜愛腰飾,所以在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後,上層社會腰佩玉帶的風尚得到進一步的發揚。遼金時期的玉帶已接近明制,帶板數約20塊左右,圖案大多為春水秋山、獵狗、天鵝、海東青之類,雕工考究。只不過桃形帶板的朝向比較亂,有朝上的也有朝下的。實際上,至少到了元朝,革帶的帶銙形狀和數量就已經程式化了。但是,直到明朝早期,帶銙數量還允許在16 - 25塊之間不等。明代腰佩玉帶的風尚隨著治玉業的發達而繼續興盛。這個時期對於佩玉帶的制度有所放寬,但對不同級別官員使用玉帶的質地、形狀、數量、紋飾,仍然有明文規定。洪武十五年明政府對於玉帶的佩帶制訂了硬性規定。明張自烈《正字通》戌集上·銙字條:“明制,革帶前合口處曰三臺,左右排3圓桃。排方左右曰魚尾(鉈尾),有輔弼2小方。後7枚,前大小13枚。”這是臣僚所用的玉帶,總共20銙。皇帝玉帶為24銙。
應當注意的是,圓桃尖端的朝向甚為重要。按明朝的制式,左右兩排圓桃,其尖端都朝向後腰。從正面觀看,3個尖朝左,3個尖朝右。藏品中的帶板,其圓桃尖端的朝向可以從帶板上面的圖案來判斷。有的藏品帶板中的圓桃,尖端朝上或朝下,也有的左右朝向混亂。這樣的帶板不是標準明制,恐系遼金等北方少數民族使用;或系後世仿品,仿製者不懂制式,憑空想象出來的。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裡,無論皇帝還是臣僚,都是用一條寬布帶子束腰,有的只不過寬布帶上面多了幾塊玉飾而已。這種玉帶與實際生活中玉帶的差距已經近乎於離譜。尤其是是明朝的腰帶,明朝開國之初便已規定為革帶,帶上綴有帶銙,即按官員品級的不同分別用玉、金、銀、銅、烏角等不同材料製作的裝飾板。這樣的革帶也就分別稱之為玉帶、金帶、銀帶等等,其中以玉帶最為尊貴,一品以上官員才能使用。
腰帶裝上這許多裝飾品之後就變得相當長,而官員們腰腹一般沒有那麼粗,故明朝的革帶是束而不繫的,只用細繩繫於腋下衣肋之際。於是,明朝的革帶不象唐宋時代那樣起束腰作用,而變成純粹裝飾的用具了。只有著軍裝或穿甲冑者,其革帶才真正系在腰上。然而革帶與衣服相襯之下,確實起著顯著的裝飾作用,使著衣人顯得十分華貴,氣度大方。由於革帶束而不繫,僅懸於腰際,有時會向上仰至胸部,有時會向下垂至腹部,為了保持平衡,必須用手扶著。另外,兩隻鉈尾也就失去原來的意義,乾脆也貼在革帶上,作為裝飾之用。據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玉帶就是束而不繫的。當他的玉帶上仰到胸部時,表明他心情很好。反之,當他的玉帶下垂到腹部以下時,則表明皇帝要大發雷霆之怒,甚至要殺人。另外,三寶太監下西洋的鄭和塑像上所繫的玉帶就是上仰到胸部的。
清代開始,官方玉帶使用制度被廢除,但玉帶仍然成為一種純粹的裝飾品盛行於民間,清代玉帶不再具有很完整的形式,主要以帶鉤,帶扣為主,部分成為純賞玩器不再具有佩帶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