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慧達講故事

    我叫慧達,我來回答

    注:本故事為真實故事,以第一人稱敘述。

    我爸在我小時候,經常家暴,打我,打我媽。

    我一直都覺得我記憶力好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到現在還記得我一歲時候的事情。我的記憶可以追溯到一歲左右,就是因為父親家暴吧,當小孩子在危險中,自我意識覺醒,產生記憶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時刻處在危險之中的嬰兒,首先發展記憶力,好讓自己在危險之中活命。

    我還記得一歲的時候,我爺爺的葬禮,為什麼呢?拜家暴所賜。

    當時我爸經常夜不歸宿,或者半夜突然回家,我作為一個嬰兒,本來睡的好好的被吵醒,我爸就一直打我,拿著皮帶抽我,我長大後,常常看著大電風扇的支架出神,感覺好像在哪裡見過,有天終於回憶起,小時候我被我爸抽打,爬到電風扇支架的角落裡,我爸還一直打我,我問我媽有沒有這件事。

    我媽說那麼久遠的事,你還記得?小時候我因為半夜父親突然回家,吵醒我,作為嬰兒就哭,結果被打的後來再也不哭了。

    小時候父親卷錢跑路了,我媽媽又沒有工作,我吃小熊餅乾長大的,身體很差,總是生病。媽媽好強,不願意求助當時的姥爺,總是姥姥害怕我病死,餓死偷偷給我媽送東西吃,我媽又沒有工作,當時結婚我姥爺,舅舅,全家都看不上這個男人,但是我媽當時太傻了,愛看電影,遇見一個長得帥的混混,盲流子,就結婚了。

    當時父親卷錢跑了,沒回來,家裡還算安穩,可是後來他突然回來了,我又總生病,一生病我媽也就只會乾著急,我爸什麼都不會,看我生病也生氣,生氣就打我,導致我一旦生病,得不到救治不說吧,還被我爸打。

    長大後,我去北京在我小姨家吃飯,小姨說我從小就魔怔,我問她為什麼?

    小姨說別人生病都是找爸媽,你生病都是鑽床底下,有一次大家吃飯要走了,你鑽床底下不出來,怎麼叫你,你都不出來,把你從床底下拉出來的時候,摸摸你的頭,都是火熱的,太傻了,生病都不叫別人。

    我解釋說,因為我生病了,我爸媽只會打我,我鑽床底下很安靜,也不是我想鑽床底下的,只是一開始我生病被我爸打了,打到了床底下,終於消失了,爸媽就舒服了,舒坦了,我也不用被打了,床底下又安靜,又涼爽,父母又進不來,沒辦法打我。我到現在還是會很喜歡犄角旮旯裡,因為在犄角旮旯裡有一種很強烈的安全感,只要被擠壓著,躲在小地方,我就會很舒服。

    因為生病,我只能躲床底下,不然生病也會捱打,我爸根本就不關心我的死活,有幾次我病到41度,是我姥姥發現的抱著我去醫院,醫生都說我快活不下去了。然而那時候我爸在玩古玩,我媽就知道哭。

    在去醫院前,我爸還打了我幾頓,姥姥說她送我去醫院,我爸顏面無光,不肯讓姥姥送,但是從中午到夜裡,我爸也沒有帶我去,最後我姥姥一把年紀揹著我送我去的醫院。

    小時候我總被我爸打,生病被打,哭被打,說話被打,吃飯挑食被打,在家裡沒有生活的一席之地。

    小時候墨水瓶撒了一書包,墨水瓶總是會開,擰緊了也會開,撒了一書包,回到家裡楊樹木頭,手腕粗的木頭,拖把棍把我的頭打得鼻腔出血霧。

    他讓我刷書包,我就拿地上一個牙刷刷書包,結果他說那個牙刷是他的牙刷,我說是我在地上撿的,以為是個不用的廢牙刷,才刷的書包,於是就又被打了,我滿身鮮血的去上學去了,同學問我怎麼了,我說我見義勇為了。

    當時是小學三年級吧,他幾年前拿刀劈了領導家的門,被髮配深山,每個月回來一次,每次他回來,他都要打我,打我媽,以體現自己的存在。

    我媽是個不爭氣的女人,我爸打完她,她還要為虎作倀,跟著我爸一起教育我,打我,我就覺得她特別蠢,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吧,一開始看到我媽被我爸打,我還會幫我媽。

    那時候,我拿著凳子去砸我爸,我被打飛,踹飛,後來我拿著刀去砍我爸,我爸把我打暈過去。我記得最漫長的事情就是週六週日,他們兩個人,一個站著,一個抬頭看著,我媽哭的不成樣子,我媽媽被我爸打的坐在地上起不來。

    後來我在古裝劇裡學到了一手,在我爸枕頭裡藏了一把的鋼針,把他的手掌刺穿了,我當時真是開心,又害怕。他以為是我媽放的,就打了我媽,我說是我放的,後來我再次皮開肉綻。

    被打對我來說是太常見的事情了,吃飯挑食,一句話說不對了,就會被打,四年級的時候,我爸申請回到了家鄉工作,從那裡以後,我捱打的頻率從每個月一次兩次,上升到每一天都要被打,打到我小學畢業,這段時間,我真是不知道怎麼活下去了,我怎麼做都是不對的,我怎麼做都是錯的,我做什麼都會被捱打,我每天上學放學都是含著眼淚出去的,哭都不能哭,我常常蒙著被子無聲的大哭,哭的淚如雨下,卻一點點聲音都沒有,一點點聲音都不敢發出來。

    沒有一天不被打的,沒有一天不被吵的,當時我為了保護我媽,我從郊區鋸了很多樹枝,做了弓箭,在家裡射給我爸看,我告訴他我這一箭,可以射穿這麼粗的木頭,拉弓射箭一羊肉籤子我就射進案板裡,我告訴他,如果你再打我媽,我就在你打我媽的時候,把它射進你的頭蓋骨裡,你打死我都沒事,只要我把你射死了,我就值了。

    後來他聽完我的話,就把我的弓箭,射程六十米開外的粗柳樹弓箭給踩斷了,因為柳樹是我精心曬乾製作的,射程超過60米,一圓形的籤子,我都可以射進樹木一指深,如果是人,我可以信心滿滿的說,絕對可以把人射透,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踩斷了我的弓,掰彎了我的羊肉籤,我就繼續做弓,繼續收集羊肉籤,有一次我爸打我媽,我對著我爸放了一箭,結果射穿了牆上的日曆。我爸久久不能說話。

    當他回過神來的時候,我又拿著菜刀站在門口保護我媽了。當時已經四五年級了,我也長大了一些,我媽說她天天都想拿著錘子敲碎我爸的頭蓋骨,但是想想如果她進監獄了,孩子那麼小該怎麼活啊,就只能忍受這樣的生活,數次我不要命的向著我媽,讓我爸徹底明白了,孩子不跟他爸親,我爸終於害怕了,我拼命了數次之後,我爸終於不再打我媽了。

    除了弓箭之外,我當時還做了很多綁著石頭的錘子,我家電視四年級就壞了,從此以後我就再也沒看過電視,四年級我跟著cctv 10科教頻道講野人制作工具,捕獵器具那幾集學會了很多工具的製作,我會做弓箭,會做石錘,也會做長矛,材料無非我爬樹上拿幾寸長的鋸,鋸掉的柳樹楊樹樹枝,我每次製作工具都會想著怎麼殺了我爸,怎麼讓他死。

    後來我爸雖然不怎麼打我媽了,但是我媽常常為了討好我爸,打我,吵我,這我就很難過了,我爸不養我,從小我都是跟我媽相依為命,我媽為了我多辛苦,我都是知道的,可是她是個女人,一個非常愚昧的女人,聽午夜電波能淚流滿面給主持人寫一打一打成捆的信的愚昧女人,她後來告訴我說她是要跟她丈夫過一輩子的,孩子長大了,走了,她沒有相依為命的人,所以從夫妻關係上考慮,就只能犧牲我了。

    我母親總說為了孩子才忍受家庭暴力的,其實不要再狡辯了,根本就是為了自己,才忍受家庭暴力的,我從小都告訴我媽,離婚,離婚,離婚,離婚,她一直說我淨出餿主意,後來我長大了她後悔莫及,真後悔這一輩子都搭進去了。

    別拿孩子當不離婚,當忍受家暴的藉口,自己沒勇氣,真心是自己活該的。

    【故事完】

  • 2 # 痛徹心扉傷心欲絕

    家暴中的皮肉之苦,會使孩子發生仇恨、逆反、害怕、自卑、無助、浮躁、孤單、扯謊、頑固等心思。事實證明,假如一個孩子常常捱揍捱罵,那麼他有可能會呈現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態和心思誤差。

      自卑:有的家長在打了孩子後,還硬是要孩子來“認錯”,以此來表明孩子是接受了教育的。事實上,這麼做只能促進孩子的排他傾向加重。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按照家長的請求去做了,實際上,他的牴觸心情很大。在被打以後,他會手足無措,惶惶不安,一朝一夕,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卑。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常常捱揍的孩子,自尊心遭到損害,發生自卑,極簡單走上妄自菲薄之路。心智拓展夏令營>>>>

      無助:有的家長打過孩子後,又覺得心痛後悔,反過來又去撫摸孩子捱揍的把柄,乃至抱著孩子痛哭,並加倍給孩子以物質上的抵償。這種狀況,在開始時孩子會感到不可思議,但是時刻一久,他也就習以為常了。常常捱揍的孩子,會感到孤單無援。

      孤單:常常捱揍的孩子,會感到孤單無援。尤其是爸爸媽媽當眾打孩子,更會使孩子的自尊心遭到損傷,他通常會置疑自個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對比壓抑、緘默沉靜。這麼的孩子通常不肯與家長和老師交流,不肯和小朋友一同玩,性情上也較孤僻。

      扯謊: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一朝一夕,孩子為了防止皮肉之苦,能瞞則瞞,能騙就騙,因為對孩子來說,騙過了一次,就可以削減一次“災禍”。但是孩子說的大話,通常站不住腳,很簡單被家長髮現。為了賞罰孩子扯謊,家長的態度會愈加強硬;而為了躲避捱揍,孩子下一次做錯事後更會扯謊,這麼就構成了惡性迴圈。

      窩囊:假如孩子常常捱揍,時刻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長,就會感到害怕,不敢挨近。因此,不論爸爸媽媽要他做什麼,也不論爸爸媽媽的話是對是錯,他都只會乖乖遵守。在這種不良的肯定遵守的環境下生長的孩子,常常簡單自卑、窩囊。這麼的孩子通常惟命是從,精神壓抑,學習被迫。這為他將來走向社會埋下了一顆“窩囊”的種子。

      頑固:有的家長動不動就打孩子,不光損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還使他們發生敵對心情和逆反心思。有的孩子用故意搗糊弄表明無聲的抵擋,你要往東,他偏要往西,居心讓家長生氣。還有的孩子,爸爸媽媽越打越不認錯,越打犟勁越大。有的孩子常常用離家出走、逃學來與家長對立,變得越來越頑固。

  • 3 # 劉江時評

    我小時候聽大人說過一句話,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就是弟子規的社會對此問最直截了當的回答。可以說大人對孩子使用暴力的效果是完全正面的,就是孩子長大以後會成為一名孝子!結果是這句話說服了我,將父親偶爾對我使用暴力合理化,也在我成為父親時理所當然地對自己的兒子在教育過程中使用暴力。那麼我可以說我的兒子在將來會對自己的孩子使用暴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其實,家暴是社會暴力的表現形式同時也具代際傳遞的功能。至於說夫妻間暴力相向,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格趨向,人生觀形成影響巨大。真是三言兩語難以說的得透的。孩子在家暴環境下長大,未來有兩種可能的性格取向。要麼成為新一代的施暴者,要麼成為新一代的受虐狂。當然,個人的修為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抵消童年創傷,使自己超越痛苦走向幸福之路。

  • 4 # 土豆媽媽育兒

    家暴最直接的後果,會讓孩子在長大後,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時,拳頭成了最有效的解決方法,但有時候,後果卻是不堪承受的。然而這種解決方法是他生活中無數次積累的經驗。至於後果會怎樣,暫時不在考慮之中,至少,那時的父母並沒有教會他怎樣去顧慮後果。

    生活中,很多父母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沒有過多的耐心,用最直接、最暴力的方法使孩子屈服。而暫時的屈服並不等於永久的臣服,更不是心甘情願的服從,他會慢慢在孩子心裡形成一種對人對事的處事風格:就算做錯什麼,大不了被打一頓,或者是誰的拳頭大,誰就代表有權力的一方。讓孩子對人生觀處於一種極度消極的狀態,不利於孩子以後融入社會,融入朋友圈。畢竟,沒有人會喜歡一個動不動就用拳頭解決事情的人。

    曾經有個在家暴下長大的孩子,去到外面打工,因為同時跟另一個男孩追一個女孩子而大打出手,他覺得只要打贏了女孩就會跟他一起,卻不想在打架的過程中,沒有把握好力度,把另一個男孩打成了重傷,頭部在機器上遭受重擊,最後成了植物人,而他自己當時就開始了逃亡,最終也沒能逃過法律的制裁。陪進去了自己的一生。平時生活的狀態,加上一時的衝動,才有了他不正確的人生觀,也才有了以後的悲劇。

    沒有無緣無故的責罵,也沒有無緣無故的錯誤,父母面對孩子犯錯時,一定要先去了解孩子犯錯背後的原因,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一味地打罵孩子,只會使他越來越脫離正確的是非觀。給孩子多點愛與耐心,成長路上,父母是孩子的方向標,有怎樣的父母,孩子就有怎樣的未來。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請不要用家暴去解決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常喝決明子會有什麼害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