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丁老師電競課堂
-
2 # 泥嚎鴨
目前英雄聯盟已有148名英雄,登上過LOL職業聯賽的英雄也是不盡其數,就連剛剛上線不久的新英雄~腕毫,也是在LPL春季賽的賽場上大放異彩,由此可見是不是說明在聯盟中,每位英雄都會有如此表現呢?事實上這沒有明確的說法,畢竟有些英雄登場率是十分低的,甚至有的壓根就沒有上場過!
下面我就來說說,個人認為LOL十大登場率極低的英雄有哪些:
皮城執法官-蔚蔚是肉盾的剋星,在沒有出相關穿透裝備的情況下,她也是遊戲中唯一一個自帶20%破甲傷害的英雄,並且有位移、高爆發、還自帶有兩次穩定的控制技能,可以說蔚在路人局,野區的實力事實上,並不會輸給像瞎子這類靈活的英雄。
那麼為什麼蔚在職業聯賽確很少人使用呢?我想答案就在她自己身上,玩過蔚的玩家都會知道,蔚的大招是具有單目標追蹤的能力,但凡敵方目標給蔚大招鎖定,就算是交了閃現或位移技能,也逃不掉蔚的橫天裂空,所以說原因也是出在這裡!要是敵方早有準備,蔚很有可能會給敵方帶入一個提前佈置好的陷阱,從而丟掉性命,這也就是蔚很難再職業聯賽中出現的原因。
影流之主-劫劫玩的好叫火影劫,玩的不好叫兒童劫,這也是我們路人局的統一叫法,而我們熟知的職業聯賽的確有位叫火影劫的選手存在,他就是老幹爹現役中單yuuki選手,是國服三大劫的其中一員。但不知你們有沒有發現,自從yuuki擔任老幹爹首發以來,他壓根就沒有在比賽中使用過自己的本命英雄!至於為什麼我想要從英雄機制層面上來解答吧。
劫在我看來是個逃生能力非常強的英雄,自帶多段忍術位移,包括大招也是,秀起來讓對手分不清東南西北,況且單體傷害爆發又十分的高,簡直就是ADC的剋星,但是如此強悍的英雄,必然有他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他只能對一個英雄造成高額的傷害,而金身是剋制他的最佳的裝備。
殤之木乃伊-阿木木這位傷感的騎士,如同他所說過的一句話,我就知道你不會選我。對於這類悲劇型英雄,本身就有著兩個控制技能,一個單體控制,另一個是群體控制,可以說是在大招流整容裡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並且刷野速度也是非常的快,那麼為什麼他從沒在賽場上出現過呢?
理由很簡單,就是他預防入侵能力太差,沒有高傷害的技能進行對拼,如果說遇到像MLXG這類的絕食型打野選手,玩個瞎子或者奧拉夫,我想阿木木在野區的存活機率應該不大。
祖安怒獸-沃裡克狼人這位無限火力領軍人物,重做後的他,在操作細節把控上確實有了幾分難度,但難度歸難度,你大招為什麼就不能像沒重做前的一樣呢?多了個自主預判是什麼東西啊,這很明顯就是設計師為狼人挖了個很深的坑,我想是替小海牛英雄報仇的緣故吧。
所以狼人沒在職業聯賽登場過的原因就很明顯了,設計師明知道英雄聯盟中有水銀這件擺脫控制的裝備,還讓狼人的大招是設定為自主預判,這真是不給人家狼人兄弟一條活路啊。
大發明家-黑默丁格事實上大發明家還是有在職業聯賽登場過的,只不過是在外卡賽區中出現的比較頻繁,像日本賽區的DFN戰隊中的中單選手吉田恭平,遊戲代號Ceros,他就非常喜歡用發明家來打比賽,而在LPL賽區,發明家這英雄確冷門的不行,基本上本地沒有任何選手使用過它,其原因我想也就是,該英雄在面對像球女、亞索、塞恩這類英雄時,他的炮臺很容易遭到對方的利用,藉助炮臺這個工具打你個措手不及。
鍊金術師-辛吉德早在鍊金出現在賽場上已經過了三年的時間,回憶最早的一次,也就是17年世界賽上,TL戰隊大木老師就使用過,畢竟當時還是我們熟知的號令之旗和傳送門的版本,這兩件裝備可以說是改變了鍊金整個英雄,使得當時的鍊金風靡一時,一直斷線一直爽啊,可是好景不長,自從傳送門和號令之旗給拳頭定義為是嚴重影響遊戲平衡的裝備,必須立即刪除時,我們的化學博士從此就沒有在賽場上出現過了,可以說一件裝備出現改變了一個英雄,又可以說是一件裝備落寞徹底廢掉了一個英雄。
雪原雙子-努努與威朗普努努是我非常喜歡玩的一個英雄,在聯盟裡除了快樂風男,就沒有誰能比快樂雪男這英雄更快樂的呢,雖然努努他的GANK效率是非常高的,在面對野區入侵也能透過自身加速得以逃脫,是個攻守兼備的全能英雄,但是由於努努的大招實在是太容易空了,聯盟中的英雄們隨便一個沉默或者是擊飛,都能有效打斷這全聯盟傷害最高的AOE,所以說不能怪選手們不去使用他,只能怪努努這英雄技能機制不太適合在比賽中所使用。
迅捷斥候-提莫團戰可以輸,提莫必須死,這是我們身為英雄聯盟玩家,必須深刻銘記的口號,據官方在一次英雄死亡數量的檢測統計出,我們的提莫君是全英雄聯盟中死亡次數最多的英雄,所以說要是比賽中使用提莫,豈不是給提莫君添堵嗎?這讓兒童節和託兒所如何去去超越它呢?
蠻族之王-泰達米爾蠻王也是一位老英雄了,在我剛剛接觸英雄聯盟這遊戲時,在路人局就有很多人喜歡玩他,攻擊速度和暴擊是他的唯一在場上擊殺對手的方式,這也間接表明蠻子弱點,蘭頓之兆和荊棘之甲是剋制他的唯一裝備,弱點太過明顯了,所以說在職業聯賽中沒有上場機會可言。
靈獸行者-烏迪爾額.......這個我沒玩過不知道?要不你來說!
-
3 # 安九ya
在LOL的職業聯賽中,每個版本職業選手都會根據版本選出線上強勢,打團強勢的英雄,那麼登場率最低的英雄有哪些,安久就跟大家列舉一下!
獸靈行者 烏迪爾
雖說在路人局是有人使用烏迪爾上分的,但是用來打聯賽還是有些難度的,雖說巨熊姿態(E)能眩暈目標一秒,但是打團能力就稍微差點兒了 ,留人效果也不是那麼強勢,所以在職業聯賽中,上場次數是很少的。
殤之木乃伊 阿木木
阿木木可以說是非常寂寞,孤獨的一位英雄,先選到這個英雄的臺詞都是那麼傷感:我還以為你從來都不會選我呢!雖說是最具有控制力的坦克之一,但是在職業賽場上也是很少上場的,至於原因,安久也很想知道。
披甲龍龜 拉莫斯
龍龜這個英雄打野也是很強勢的,在s3的時候是上過場的,但是後來被拳頭砍了一刀,到現在就很少見其上場了。
迅捷斥候 提莫
提莫可以算是英雄聯盟裡比較可愛的英雄了 ,到當今為止,出現在賽場上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職業聯賽中視野做的很到位,而且選手會帶掃描,打團大招發揮不出什麼作用,可能就是因為這些原因才沒有機會上場吧 !
安久手動碼字不容易,喜歡安久可以給安久點一下關注。
關注安久不迷路,安久帶你上高速。
-
4 # NGA玩家社群
從2011年的第一屆S賽到現在,英雄聯盟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由於英雄自己的機制,所以有些英雄在賽場上就註定了會特別受歡迎,可以稱得上是“常青樹”了,如盲僧、傑斯、盧錫安、塔姆等等,這些英雄從未缺席過S賽正賽;而我們非常熟悉的發條、瑞茲、錘石、EZ等,都曾經缺席過世界賽,這確實是讓人沒想到的。這些英雄雖然機制很不錯,但在之前這麼多年中,都曾經出現很弱勢的時候,才導致他們無法上場。
如果我們把視線放大到職業賽場,那麼所有英雄都有過很多上場記錄。然而,很多英雄的出場僅僅是職業選手在整蠱或者娛樂大眾,有幾個英雄確實從來沒有在任何一個版本得到過重用,如海獸祭司 俄洛伊、無極劍聖 易、惡魔小丑 薩科這三位,僅僅在區域性職業比賽中有過上場,從未在世界大賽裡得到過青睞;而龍女、烏迪爾、妮蔻、塞拉斯、提莫、蠻王、龍龜這幾位則要稍強一些,在S賽正賽中有過登場且勝率竟然出人意料地遠高於50%。下面我們就來一一盤點下這10位英雄。
薩科和妮蔻分別以10次的總登場次數位列所有英雄中登場最低的榜首。然而這兩名英雄有質的不同,妮蔻在18年12月才在職業比賽中解禁,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已在各類大大小小的比賽中出場數百次。雖然這其中包括很多非職業的小比賽,但它在今年的S10中曾上過場,這足以證明這名英雄並不是冷板凳的常客,只是因為出現時間太短才出現在這個榜單之列。
小丑則不同。作為一名已有10年曆史的首發英雄之一,小丑在10年間總共只在10場比賽裡登場,且沒有一場是世界級比賽。然而,令人疑惑地是,儘管小丑的出場率低,KDA也只有可憐的1.62,是所有英雄中最低的,他的勝率卻有50%之高。
提莫隊長曆來是以可愛卻又弱雞的面目出現在我們面前,職業比賽中也是如此。儘管她只有11次上場機會,但卻在S賽中有著風光表現。提莫在S1登場2次並取得一場勝利,S3在TSM VS GamingGear.eu的比賽中,由TSM的猩猩隊長操刀並靠著隱身成功拿下一血,驚豔眾人。
剩下幾位英雄中,蠻王共登場13次,並在S3由NBS操刀在淘汰賽中戰勝TSM;
劍聖、俄洛伊和塞拉斯等英雄的出場次數都在30-50場不等。這幾位英雄由於自身強度和玩法問題,大部分難以與隊友配合,成為下水道英雄也是情理之中了。不過他們之中的劍聖、猴子、蠻王、龍龜等在路人遊戲中還是有一定的熱度的,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份遺憾。
-
5 # 上海巴巴哥
烏迪爾的出場率只有1%,這個英雄堪稱全英雄裡面最全面的英雄控制,減速,攻速,護盾為各種小技能可以非常缺全面,但問題是他的所有技能都不是很強,完全是一個酷跑型的英雄,每個技能都屬於半吊子的那種尷尬的境地,他的所有技能都完全是用來逃跑的,如果說逃跑全英雄聯盟中,烏迪爾說第二還真沒有哪個英雄能夠敢說第一
-
6 # 連小偉
第一個肯定是提莫,看了這麼多場比賽印象並沒有會有人使用提莫。第二個我投烏迪爾,只因為時隔1500天出一款帥炸的面板了。第三個,法師在猶豫是選火男還是大頭,糾結症的我啊,最後還是選火男了,我記得是有人使用過大頭好像最後還是贏了。第四個,蠻王為什麼納,職業賽上蠻王作用顯不是那麼很大,控制和大招對職業選手來說都用很容易應付的,第五個,adc我選德萊文畢竟剛不過就是劣勢,高風險,高收益。第六個,打野我投雙子星,版本的爸爸叫祖宗。第七個,輔助還真不好選,輪排名的話,荊棘我覺得算是一個,這個真很難投。第八個,翠神,這個英雄剛出來的時候火了一把,隨後再也看不見了。第九個,德瑪,最早德瑪還是能上戰爭的現在越來越難了,已經是小學生的最愛了老牛逼。第十個我選狗頭,現在狗頭在職業賽上不好大了,節奏的變快要是狗頭髮育是在太難了。
-
7 # 本是江湖一妙人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職業聯賽中,登場率最低的十大英雄,並分析登場率低的原因。
1.蓋倫,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蓋倫上次登場還是在aj在一次對陣蛇隊的比賽拿出來過,如今這兩支戰隊都已經成為過去式,蓋倫登場率低無疑是太過於簡單,容易被風箏,且容易被控制,操作上限低,在職業比賽中難以發揮。
2.烏迪爾,這個英雄不管是在路人還是排位,登場率都極低,甚至誇張到許多新入坑的小夥伴們甚至都沒有見過這個英雄。
3.狗頭,想必在路人局裡的火熱,在職業比賽中並不常見,歸根結底是由於腿短,容易被風箏,而且容易被針對,怕控制,在控制充足的職業賽場上,很難發揮作用。
4.劍聖,想必路人局的火熱,職業比賽近些年已經很少能看到劍聖身影,歸根結底,還是由於控制不足,坦度不足,而且怕控制的原因。
5.提莫,同樣是路人局裡常見,但是職業登場率低,論其原因無非是,控制不穩定,難以打出足夠輸出,卻又無法提供充足坦度。
6.小丑,小丑這個英雄想必會玩的小夥伴不是很多吧!近年來職業賽場的登場率也是越發的低了。
7.猴子,由於對線強度弱,面對許多版本強勢英雄都很難對線,唯一的開團手段在高階局很難奏效。連主播國服第一猴都承認,猴子很弱,地位尷尬,出輸出又不如刺客,出肉又不夠肉。好在馬上會迎來一輪重做。
8.龍王,龍王自從面世至今,並沒有迎來自己的熱門期,太容易被針對就是一大原因。
9.蠻王,路人局裡的熱門上單在比賽中依然難得登場的機會,很大原因就是因為機制的原因,容易暴斃。
10.奶媽,出了在s7香爐版本盛行的時候奶媽曾有著一定的登場率,除此之外很少上場,原因在於,缺乏控制,容易被秒。
-
8 # 遊戲小瓜皮
雖然英雄聯盟有著眾多的英雄,但是在職業比賽中,依然有很多英雄在版本上,或者是英雄特性上,並不適合登場,我們在比賽中看到的英雄往往都是根據陣容來選擇的英雄,包括控制,開團,poke,這些型別的英雄更被職業選手所喜歡,而有些英雄在職業比賽中,登場率卻很低!
ADC:ADC相對於職業比賽中幾乎每個英雄的出場率都很高,但是隨著版本的更新,一些ADC英雄隨之也被淘汰了,比如,老鼠,德萊文,大嘴,賞金獵人,雖然這些英雄偶爾也會登場,但是出場率依然很低,以前的版本老鼠,賞金獵人這倆個英雄出場率還可以,現在的比賽中,就很少了,反而,霞,卡莎這種英雄,非ban必選,因為現在的ADC不僅要有輸出,還要有自保能力,而卡莎和霞都具備,反觀德萊文,賞金獵人,金克絲,現在登場率很低,畢竟是刺客的版本,ADC還是有自保能力的容易存活。
打野:豹女,烏迪爾,劍聖,龍龜,沃裡克,翠神,阿木木,伊芙琳,龍女,這些英雄出場率都很低,甚至有的出場率幾乎為0,而豹女這個英雄在現在快節奏的版本中,如果前期拿不到優勢,中後期就很無力,而劍聖,烏迪爾,等等這些英雄並不適合職業比賽,首先這些英雄前期都很劣勢,很吃裝備,前期沒優勢有,就基本上廢了,再就是缺少控制或者是開團能力,而且也很難幫助隊友gank。
上單和中單:蓋倫,亞索,俄洛伊,猴子,蒙多,提莫,大發明家,小丑,婕拉,澤拉斯,這些英雄出場率也都很低,像蓋倫這英雄缺乏控制,和開團性,俄洛伊LCK使用過,效果不是很好,蒙多在之前的坦克版本出場率還可以,現在不行了,提莫在職業賽場上幾乎沒有出現過,澤拉斯雖然最近出現過,但是也只是戰術上需要,並不是適合現在的版本。
出場率低並不代表這個英雄不強,只是單純的不適合團隊或者是比賽,這些英雄往往都是沒有控制,或者是控制距離過短,沒有開團能力,和留人能力,也或者是需要建立很大的優勢才能發揮出特性的英雄,這種英雄在路人局登場率普遍也很高,但是並不適合職業比賽,如果給出一個登場率最低的排行榜的話。像提莫,劍聖,蠻王,沃裡克,龍女,龍龜,這些英雄出場率都特別低,雖然在遠古版本出現過,但是在現在的版本中,確實沒有哪個選手喜歡。
-
9 # 森love哥
其中特別熱門的比賽英雄我就在這裡不多加贅述了,例如卡薩丁、發條、EZ這樣的英雄,對於一些冷門、少見的英雄我會做出一些解答。
另外娛樂性質的我也不會將其認為是比賽英雄(TSM的提莫、AJ的蓋倫等)、極少數突發奇想的登場也請不要太難為我,因為我也不可能24小時泡在電腦前看比賽(如聖槍哥的沙皇上單)瞎玩的就樂呵樂呵得了(盧錫安打野)。
阿木木
S1/S2作為團控打野上過場。
草食性打野的代表,前期戰鬥力太低,如今的比賽節奏不太適合他了,因為清野速度快的英雄太多了,最近一次大改增強了傷害,但是仍然不能避免上不了場的窘境。純粹是程式設計師的鍋,因為一旦設計了新的打野英雄,沒之前強、玩法不獨特,自然沒人玩,這種理念下設計出來的新打野都是怪物,清野快、能GANK、這種草食性打野很難尋覓生存空間(一堆活不下去的)。
冰鳥
腐肉跟~以前純粹是難度太高,玩法過於獨特,後來則是刷子類中單統一下崗。除了腐肉跟手中的冰鳥,其他只在刷子中單盛行時上過場。對抗死歌/發條/莫甘娜等。
安妮
若掌門之前一手中單安妮溜得飛起,純傷害流中單的代表,但是功能性太差,只能補傷害,不能幹其他,遊走、反野都不太行,只有S3以前打過中單,後期TABE開發去了下路。再到後來眩暈時間被動的削弱導致上不了場。
寒冰
老寒冰上場次數還是不少的,但是在ADC鼎盛的S2時期還是少見的很。因為那時強力AD太多,多到輪子媽這種輔助型ADC都很難上場,更何況直接可以打輔助位的寒冰了。S3/S4上的就不少了,功能性ADC。RDF三連就可以死了。
新寒冰很熱門。
龍王
剛出的時候上場挺多,尤其歐美。現在也完犢子了。(海克斯科技裝備的出現使得很多難以上場的英雄都被開發了出來,龍王可以算是早期的先行者,當大家發現海克斯裝備還對其他英雄也有加強時,他就銷聲匿跡了。)
沙皇
剛出的時候中路一哥,號稱單挑任何中單、最強後期中單。削了幾次就駕崩了。
巴德
剛出的時候鮮有問津,後來使用率漸高。
機器人
早期強的可以,S2/S3風騷過,捲毛成名英雄,後期死於Q技能削弱,耗藍過高,2級兩個Q就沒藍,沒法玩。
火男
中單很少,輔助裝備改版後出現過幾次。理由等同於安妮。
布隆
常上場。
女警
除去刺客風騷的時期女警作為大後期很難登場以外,其他時期出場率較高。
青鋼影
剛出的時候賊爽,削弱以後登場率有所下降,現在也能見到。
蛇女
S2時期常見,剛改版之後常見,現在作為某些特殊體系、特殊BP出現。自帶體系的英雄。
大蟲子
S2時期打野常見,S3時期上路常見,S4/S5時期中路常見。不同的是上路的它補肉,中路的它補傷害,打野的它補控制。算得上很全面的英雄(早期的大蟲子Q技能時間不固定,隨機時間出刺,導致了它基本不能補傷害,後改版為固定時間以後成為中路熱門。)刷子們銷聲匿跡後大蟲子也不見了蹤影,最近一次大改後有人開發了個特噁心的打法,巨型九頭蛇打野的大蟲子,比賽上沒見過,韓服見過幾次。
飛機
S2時期的三巨頭之一,S4和大嘴一同在中路最早出現的ADC,後來改版成混傷後上過幾次場,AD/中單都出現過,後期可能還是因為三項的削弱和價格導致上不了場。成也三項、敗也三項的ADC。隨之一起沒落的還有日女輔助。曾經的標配(飛機+日女)
諾手
Q不能回血的時候偶爾出現在上路,但是用處不大,印象中M5拿他打過WE還是IG,反正是中國隊,而且輸得很慘。在那以前我都沒見過這英雄上場。後來也沒有,直到Q能吸血以後才出現過一段時期,被法坦上單打的找不到媽就消失了。
皎月
剛出的時候經常上場,特IMBA。後來削弱了就沒了,再到後來兮夜、族長,國際賽場上沒見過幾次,算是國服獨有。
德萊文
最早用德萊文的是S2/S3時期的龜哥。那時候龜哥可不像現在國際友人,那時候的龜哥外號叫暴躁的龜哥,一手小炮一手德萊文打的你媽都不認識。國內的朋友可能是從水晶以後知道德萊文上場的,接斧子被剋制的太死,很難登場。
蒙多
S2/S3的打野上單(暗殺星就是拿他打野),重灌戰士版本的帶頭大哥。熔渣去世以後就沒再見過了。值得一提的是蒙多的上場引來了厄加特,熔渣盛行時任何ADC都基本用處不大,小傘曾經說過六神裝ADC見到六神裝的蒙多都不想玩了,所以大家乾脆不用ADC補傷害了,直接讓厄加特這種半肉ADC上場。
艾克
剛出時中路刺客多,後來上路半肉多,國內可能只有肉雞一個人一直在用他打刺客,其他基本都是半肉、純肉。登場率較高,畢竟有個無責任的R。
蜘蛛
剛出的時候中路、輔助、打野、上單都出現過,和上一次婕拉大熱時一同出現在賽場的輔助。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以前的蜘蛛不是打野……而是輔助一姐……
寡婦
S1S2的中單,剛改版時流行過AD流打野寡婦,後來也不行了。某些特定BP、特定體系會出場,例如廠長季中賽。若掌門當年也是一手中單AP寡婦打的M5北極控線王親媽爆炸,如果M5不是突然暴斃,恐怕三多蘭的出裝方式早就流行起來了……(笑)
M5也與這個英雄有緣分,畢竟當年Xin Zhao+寡婦掀起過一片腥風血雨。
寡婦也算值得一提的自帶體系的英雄,如果出現了,必然是精彩好局的那種。因為這個英雄考驗的不是操作,而是IQ。
EZ
常上場。早期三巨頭中的一哥,一手W降對方移速、攻速、加友方攻速打的對方親媽爆炸。也是S1時期最早被當做C的一批遠端AD英雄,直到現在屹立不倒,第一個終極面板。還不是因為……
拳頭公司有個大佬也叫伊澤瑞爾。
稻草人
除去高麗聖僧那場精彩的稻草人打野,這個英雄在輔助、打野多次出現。打野是早期S2時期,和狼人一樣唯二可以無傷打野的英雄,輔助則是S4時期輔助裝備剛改版、百花齊放的時代。
劍姬
老劍姬是基本沒上過場的,什麼二號麥、孔子孟子啥的……和劍魔基本一樣,有去無回的進場方式,想有來有回就沒傷害。
新劍姬登場較多。
小魚人
常上場。
石像鬼
早期4保1時的大哥,熱門,S1/S2常客,有它就意味著隊伍裡有大嘴/VN/小炮等大後期ADC。改版後肉的無法想象,登場較多。
船長
改版之前S2的上單,一手QQQQQQQQQQQQQQ的你渾身難受,但是功能性較差,只是在TP不普及的年代支援較快,改版後五個桶時期的爆炸上單/中單,王校長最恨的英雄,當年一個全家桶差點把一泡屎炸進王校長嘴裡。現在也鮮有登場,3個桶難度還是有點高,輸出也不太好打。
蓋倫
老蓋倫除了娛樂基本沒有。反正我記憶中沒在比賽中見過這人,另外在外服蓋倫、艾希、流浪不是全免英雄,所以在外服蓋倫這英雄沒國服那麼轟動。關注沒這麼多。
新蓋倫在剛改版時登場過幾次,這個記憶我是有的,反正解說一直嚷著大保健大反派風女
除了S2某一段時期不太上場以外(那時期都是AD追著別人跑,保護流輔助不太常見)刺客強大以後隨即迴歸,畢竟保護能力一流。
皇子
S2上單/打野,S3上單/打野,熔渣出現後消失,S5末期重回賽場,之後各大賽區的蘭博都冷了一陣子以後跟著下了地獄。最近一次大改重回上單。當年的體系英雄之一,為了剋制奧拉夫被開發出來,另外配合蘭博有奇效。
武器
S2/S3上單/打野,S3末期上路一哥,初代SKT一手武器大師錘的皇族頭皮發麻,S4早期被流浪打的媽都不認識。之後就見不到了,成型太慢。(吞噬者時期有人用過。)隨著吞噬者下了地獄,攻速流打野也消失了。
傑斯
剛出時的上單,在R技能可以疊魔宗時穩穩出場。後期Q技能削弱,作為特定POKE體系登場,再到最近一次黑切改版、幽夢改版、從上路變成了中路,另外傑斯打野出現過,半肉傑斯靠錘形態W上去燙的傑斯也出現過。ADC傑斯……
燼
剛出大熱,國內第一個司馬老賊,削弱之後坐回了冷板凳。
金克斯
颶風改版之前的大姐大,颶風改版後相當於人人都有了金克斯的二形態Q,因為保命能力差,也沒太有出場了。
滑板鞋
剛出大熱,算得上一出現就敢拿上比賽的英雄之一了。颶風改版之前唯一一個出颶風的ADC(賽事中)成也颶風、敗也颶風,不過最大的致命傷還是傷害被砍一刀,我第一次見這麼直白削弱一個英雄的手法,說真的,這種骯髒的手段根本對不起他們開發這個英雄時的熱忱理想。
扇子媽
以前算得上賽場、匹配雙冷門,早期無人問津,第一次改版後稍有登場,而後消失,再到後來其他輔助削個遍,登場率稍有提高,直到最近神盾局體系大熱,扇子媽的登場才得到保障,據說神盾局也要削了……可能又要和一位英雄從賽場告別了。
死歌
“我覺得沒有任何一個英雄剋制中單死歌。”這句話是姿態說的,原文可能不是,但是意思絕對是大體相同的。當年死歌的火熱確實厲害的飛起,S1的冠軍面板、S2的刷子盛行,直到S3刺客大放異彩之後隨之沒落,S4拿出來刷過一陣,後期也是成型太慢、線上太容易被針對等因素導致了出場率太低。而今現在有著更加無責任、完美的分割戰場英雄,恐怕死歌不改版是很難再出現賽場了。
卡薩丁
常出場。經常出場。英雄聯盟十大浪逼英雄排行都排不到的英雄,因為卡薩丁是上帝級浪逼,和其他英雄比浪有失他的水準。算得上萬金油中單,也打過上單。可法坦(冰拳出裝流)、可後期(女神、時光流)、可開團(金身+E留人)、可收割(RRRRRR)、最重要的還是可以邊緣OB。
早期卡薩丁Q沉默2.5秒,E技能減速80%2.3秒,相當於一個2.5秒的眩暈,另外還有每一走只加50點耗藍和增加傷害的R,另外還有800碼的行走範圍。
即使現在削成了沉默0.1秒、減速70、450還是550的蠕動範圍(傷害也都削了),仍然抵擋不了卡薩丁全能的本質,如同刀妹一樣,也算自成體系的英雄。確實很好玩。
今天先更這麼多,接下來我會在一週(2017/06/11)之內補齊所有英雄,最後我會給出答主我心中的十大不上場英雄。2017/06/04
2017/06/05
吃完飯來答一發,問題下的評論雖然不多,但是可以看出很多人對冷門英雄的執念,很多人可以記得很清楚每個冷門英雄上場的時間、手法、操作人,足以看出大家對這些“冷板凳”英雄的熱愛與念想,這是我在知乎第一次非常嚴謹的回答問題,話不多說,繼續更新。
卡特
算得上賽場上的冷門英雄,不同於國服低端排位的必BAN,在賽場上她的風采似乎不是那麼引人奪目。在狂徒改版之前卡特鮮有登場,狂徒改版後有位歐美大神(具體記不清了)使用過一段時間的狂徒卡特上單,打出了一點名堂,後來針對的太慘,也不了了之。再到後來偶爾在南韓中單手裡見過卡特琳娜的登場,doinb號稱是韓服第一卡特,比賽中也沒用過。胖爹應該是用過,印象中,但是具體的時間、比賽結果我也很難想起。卡特最近大改後登場情況暴增,成了非BAN即選的強力熱門,但是最近一次E的削弱再次將她按在了冷板凳上。估計以後也很難登場。卡特非常受限於虛弱、反控等因素,很難打出完整的爆炸傷害,這些特性導致了她無法上場。
天使
先忘了PDD,在天使成為熱門上單之前,天使曾經是中單、輔助、打野。她的操作空間和曾經的蜘蛛極為相似,可以上單、中單、輔助、打野。在某些路人局中,天使甚至可以成為ADC(Q/E技能有AD加成)。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英雄聯盟唯一一個勝任五個位置並且不會被人說成瞎玩的英雄。
S3之前的天使以爆炸傷害著稱,在那時的天使首選並不是納什之牙,而是AP加成裝備。因為天使的Q技能曾經是雙1.0加成(總AP1.0加成,附加AD1.0加成,打人機左手殺人劍、右手殺人書。),並附帶一層被動效果(注:聖焰強大在其為DEBUFF,被掛上聖焰的敵方人員的減雙抗所有隊友都可以享受)。
另外W技能當時為全LOL唯一一個AP加成的移速技能,E技能強大的雙加成構成了這個無解的全能英雄。曾經的天使以AP為主,六神裝的天使一個Q+E附帶巫妖之禍、納什之牙就可以秒掉敵方一個六神裝AD(比賽影片,可以搜尋一下天使秒女警GMB VS NIP)。
S3以後的天使作為針對刺客的中單也經常登場,但是此時的天使Q技能已經被削。在刺客們消失之後,作為counter也逐漸淡出賽場。直到S4時面對法坦們的壓力,PDD一手天使打的對方原地爆炸,才使得天使重新映入人們的眼簾,韓服、歐美緊接著便開始熱門起來。不過因此也再次得到了削弱。直到最近一次鬼刀改版,天使作為受益者之一重登舞臺,爾後鬼刀的削弱又導致這個英雄再次消失。不知下次出現會是怎樣的情景,也不知下次登場之時天使要遭受怎樣的削弱而離去。
凱南
初登場為上單AP凱南。後登場為下路AD凱南,近登場為上單帶線凱南。三種不同流派代表了英雄聯盟的發展趨勢,從曾經的大招團控流為主到S5AD標新立異,再到無解帶線凱南的崛起。也不知這種進化是否是一種趨勢,還是說這種變化說明了英雄其實還有無限可能。
凱南得益於被動加攻速與點暈穩坐現版本(2017.06)帶線一哥。
S5時期歐洲成哥一手AD凱南也算是引領了一段風騷,打出了一波精彩。
S2/S3/S4時期的凱南則更多是為了counter某些近戰線霸而作為團控傷害AP登場。
@王良
卡‘茲克
請允許我用這麼中二的方式寫螳螂的名字,畢竟大便就是好吃(改變就是好事)。
我很喜歡的英雄,二級殺人流的佼佼者,在英雄聯盟S2-S3某段時期,強力AD中單們都懷揣著大紅藥(已刪除)出門,二級吃上藥加點燃互剛一波。那時的比賽是真的精彩,雙方選手鬥智鬥勇,有的人甚至為了點燃CD期+5點AD/AP的被動就在一級掛點燃逼對方回家。那時的規則雖然已經被限制,但是打法卻層出不窮。畢竟刺客們的對決遠比上路哲學的兄貴們精彩得多。
螳螂問世之初以中單登場,這裡必須要提到一個接下來會提起很多次的名字——Alex,M5的中單。Alex一手爆炸中單螳螂打的歐洲菜雞們如夢初醒,原來他媽的還有這種操作!空中W接Q,落地秒E蜻蜓點水,完美正方形進出三個來回收穫四殺。從此螳螂出現在各大賽區的中路位置,其刺客、收割與一體的屬性完美詮釋了何為進化。
好景不長,拳頭公司注意到了這一點,螳螂的首次削弱便是W技能空中無法釋放,必須落地才可以。從此主W打法消失,變為主Q。這一時期的螳螂仍然強的可怕,作為中單、上單、打野還是經常出場(PDD全明星賽螳螂四殺),可是這一情況仍未持續過久,Q技能的再次削弱使得該英雄出場降低。不過當時拳頭還是加強了螳螂的R技能,也就是進化R時釋放R可以減免50%的傷害。
還記得那段時間6級瘋狂抗塔GANK的螳螂嗎?沒錯,全是進化R的。清一色的紅螳螂。不過……你懂的……
R技能的減傷消失後螳螂便長時間的坐上了冷板凳。(冷板凳之後螳螂還遭過一次削弱,那就是曾經E技能是0.8的AD加成削弱為了0.2,至此主Q副E的螳螂也消失了。)
直到前一段時間打野裝備的大改、野區的改版使得螳螂再次映入了大家的眼簾,大賽中的經常出場也讓拳頭再一次的……
反正最近這段時間不太多了。選出來大家還會疑問,這英雄不是削了嗎……為什麼還要拿?
千珏
剛出就是熱門,R技能削弱為對本體釋放後鮮有出場。
克烈
剛出時不太成熟,現已成為熱門。
大嘴
比賽的常客(S1至今),畢竟LOL大後期ADC之一,除了S3時期刺客盛行的登場率低下以外,其他時間都是常客。突破2.5攻速時期是AD中的一哥。2.5攻速時代削弱後一段時間登場率低下,爾後又被拿出使用(鬼刀改版時期)。現在也經常見。
妖姬
一條姐應該是比賽中被BAN的最多的英雄之一。幾次改版都是大熱門,裝備的改版也使其成為賽場熱門,以至於熱到有些中單不會玩這個英雄(高階局、訓練賽都不曾放出來,偶爾比賽放一次也不會玩。)
早期帶沉默時期是比賽的常客,作為突破4保1常登陸賽場。冥火刪除後更多的出現在了輔助位。二次改版後再次大熱,放不出來導致一直被削到沒人BAN也沒人用。最近一次大改後還是熱門,但是已經削到了不是必BAN的情況,現在登場率還可以,大魔王的招牌。S5之前除了被胖爹套路以外保持全勝。
瞎子
熱門中的熱門,沒下過場。在召喚師峽谷有十來套海景別墅。
南韓人用其打過上單(主W),佛肉跟用其打過中單(兩把飲血劍)。
日女
S2時期飛機日女標配。作為飛機的另一半經常登場。伴隨著飛機的沒落也漸漸離開了賽場,另外被莫甘娜counter的要死。(MATA心中永遠的恨,他用日女非常迷。)
最近RNG的比賽好像出現過一次,效果不錯。後續不了了之。
冰女
上單、中單經常出現。除開重灌戰士時期都算得上比較熱門,冰女的配合打野能力非常好,一旦賽場以輸出型打野為主時都有可能看到這個英雄。除開蜘蛛都要熔渣打野的時期,冰女的登場率還是可以的(有過一段沉寂,R技能可以回血後重回賽場)。
奧巴馬
曾經與布隆號稱最強下路組合。幾次小幅改動(改傷害、削射程、強化被動效率)使其登場率一直處於暴熱暴冷。現在的中單、上單都出來了。打野也有過……不知道以後輔助奧巴馬……
露露
剛出時作為輔助登場,爾後應對刺客作為中單出場。AP加成削弱後成為上單/中單。再次削弱後較長時間離開賽場,近期天賦被動大改與默默增強使其保證了出場率。成為了輔助的熱門。
光輝
不同於匹配、排位的大熱。S2後比賽中極其少見的過客。
不過這位是S1的熱門人選。(W技能群體隱身。)
S6時期南韓人有過小範圍的使用,但是後來在未增強、削弱後再次坐上了冷板凳。可能是R太好躲?
石頭人
上單萬金油,打卡型上單首選,抗壓上單首選。與輪子媽地位差不多,在版本更迭時期,天賦、裝備系統大改時作為常客出場,因為畢竟是一個“以不變應萬變”的英雄。
S2之前的大熱門,4保1的另外一位核心。
狗頭人
Q小幅增強(大跑車/史詩野怪+6點)時期有人用過打野/上單(WE 皇族經典換家那場比賽諾言就是狗頭打野)。
後來大家發現還是太過脫節而消失賽場。
泰坦
S5時期崛起的上單/打野,之前耗藍太過嚴重而上不了場,藍耗增強後成為賽場熱門。上單三幻神之一。隨著三幻神漸漸離去,現如今也成了版本更迭之際的偶然選出(求穩)。
豹女
熱射哥的成名英雄,但是真正使其完全綻放光芒的要說是Stanley。
TPA的上Rodius王。41分推戰術的創始人。
打的M5找不著北。
豹女S1/S2都有出場,但是大部分時期作為一名POKE騷擾英雄存在。在S2總決賽TPA對M5的比賽中,Stanley拿出豹女四一分推打的掘墓體系M5原地爆炸。不僅是開發了一名英雄如此簡單,更是開創了一種劃時代的打法。也因為這個打法,這個英雄才讓我銘記至今。
S3/S4時期作為POKE體系的中單/上單出現,南韓人用的賊6。
拳頭注意到後進行了數次削弱,R不疊女神,Q/W/E傷害、CD削弱等等等等,弄的沒人玩之後大幅重做一次,出現在了打野位置。現在也偶有登場,畢竟曾經是刷野記錄保持者(比賽中)。
其實TPA的冠軍面板應該做豹女的,如果沒有四一分推,TPA肯定拿不到這個冠軍。(我記得當時貼吧大部分人都在嘲笑四一分推的可笑。TPA每輸一場總會有人說這隊伍還想用四一分推之類的……因為這個套路在當時看起來是那麼的汙……那麼的賤……那麼的小聰明……)
但是從那場比賽到現在,我始終認為TPA的這種戰術思路與打法真正的使得LOL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即使這個戰術沒有被貫徹至今或者繼續延伸,我仍將其視作神來之筆。
相比於M5的單人下路雙人打野,反野,時光老頭趙信,寡婦趙信等等腦洞思路,這些小技巧(觀賞性絕對可以)雖然可以獲得幾場比賽的勝利,但是在真正的戰略戰術面前,還是稚嫩了點。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寫不動了,竟然耗費了我兩個小時……今天就寫這麼多吧……湊合看。
很老的英雄+1,剋制所有無位移陣容,S2時期很火,有一個很大的原因。↓
S2時期有件裝備叫舒瑞亞的狂想曲(CROWN),類似飛昇護符,全體加速(不加雙抗+250HP),是一件輔助裝備(因為其靠賢者之石/工資裝合成)。
S2的奧拉夫可以上來先裸兩個工資裝(這是很大的加成),然後龜殼(黃金之心/工資裝)合成藍盾,賢者(工資裝)合成CROWN,強的一匹,雖然當時人手龜殼,但是雙工資出法最常見還不會被隊友噴的就是奧拉夫了。
回覆列表
英雄聯盟的平衡度做的比較不錯,這讓越來越多的英雄能夠登上賽場了。不過還是有很多英雄因為機制無法上場
登場率低的英雄有哪些?有些英雄一直徘徊在賽場邊緣,就是一個改動或者說一個趨勢就能讓他們登上賽場,比如說三隻手、飛機、沙皇、辛德拉、螳螂。
不過有些英雄則是連賽場的邊都夠不到,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幾個不太容易上比賽的英雄。
第一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我們的烏迪爾。
烏迪爾這個英雄其實還有很多忠實粉絲,有幾個大神還用烏迪爾上到了國服王者,不過這個英雄對於玩家的熟練度總體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因為這個角色前期反野能力以及中野作戰能力都非常的猛。
所以要求玩家得學會抓機會其次就是配合中路來搞事情,後期方面他的坦度不及豬妹、扎克,打團和打傷害也不如人家劍聖、人馬,所以就非常的被動。
至於上不了比賽的原因也很簡單,有一個英雄叫奧拉夫呀。
第二位、劍聖平時排位中可能中路就是中路,打野就是打野。但是在比賽裡中路和打野屬於一體的,就FPX對陣IG的比賽中,寧王扎克就被反到爆炸,從而導致中路rookie的沙皇在發育方面遠不及Doinb的三隻手好,最終因為中野的差距IG輸掉了比賽。
劍聖這個英雄也是這樣,賽場上的常規打野多是一些前中期都能做出事情且不管什麼時候都能找到機會的打野。
可能以前野區經驗經濟沒有調整的時候,lpl賽區還有一手露露扇子媽配獅子狗的體系,在改動過後這個體系就不復存在了。而劍聖的發育週期並不比獅子狗短多少,以至於這個英雄很少出現在賽場上。
第三位、澤拉斯感覺現在的職業選手都沒有以前那麼自信了,因為在原來的賽場上剋制沙皇的英雄就是澤拉斯。
不管是沙皇、辛德拉、發條、三隻手,他們都屬於中距離輸出的英雄,而他們最害怕遇到的就是澤三炮這樣的大長手。
不過話說回來了,澤三炮應該是中路英雄裡面手最長的了吧,在面對這種中距離英雄時候,澤三炮能夠打出足夠的壓制力。
可能是因為穩定性的問題,就導致現在選手能更喜歡那些能夠跑位拉扯的中單,而非是這種陣地戰需要預判的中路。
篇幅有限我們就說一下這三個英雄,不過這裡說的並非是特定英雄,其他非賽場英雄也包含了這一些原因,比如說蠻王、提莫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