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汝州寶媽聯盟
-
2 # 三土媽媽
大人自己思考一下自己是在什麼情況下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呢?大人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如何要求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呢?我自己的處理辦法,就是自己站住,問問自己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想想深度的原因往往就能更理解孩子,也就不覺得自己有那麼生氣了。
-
3 # 壹父母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還是應該從自身去找問題。我們可能沒有如實地看到孩子,而是我們心中“以為”的孩子。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是“投射”。表面上看到的是孩子的問題,實際上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對孩子發火,其實是自己對自己不夠接納。在孩子做的不對的時候,我們可以引導教育,甚至批評他,犯不著總是對他發脾氣。而對孩子發脾氣的你,內心也一定是糾結的、衝突的、壓抑的。你越壓抑自己,你的情緒就會越強烈。
有時候,你因為孩子磨蹭而大發脾氣,很可能是因為你的焦慮不允許自己磨蹭,所以你才會投射到孩子身上,看他不順眼。
下次你要是再控制不住自己的話,不妨先靜下來,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為什麼要發火,這件事上的自己,到底帶了什麼情緒?
你一定先要學會自省,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真實的自己。育兒先育己。自己成長了,你才會看到孩子本身,而不是自己頭腦中的他。
你要知道,你的脾氣越大,教育的效果也會更差。如果你能放下架子和他溝通,孩子自然也會心服口服。我們現在在養育的孩子,未來是社會家庭中的一個角色,誰都不希望他將來也成長成為一個壞脾氣的人。所以,你要把目光放長遠,試著從自身方面去尋找問題的根源。
-
4 # 靜海婷
首先知道對孩子不能發脾氣,不能吼叫甚至打罵,這樣說明已經掌握或是瞭解了正確的育兒方法,但是卻有時卻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面對淘氣的熊孩子,自己的耐心很差,這點說明自己雖然掌握了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卻不能熟練的去實際應用。
當然之所以不能熟練的應用根本原因還是家長自身情緒難以自控,其實不就像孩子一樣嗎?孩子的壞情緒說來就來,沒有自控力,但作為成人,作為家長,我們無論怎樣,尤其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確實應該適時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管你的不良情緒是來自工作壓力還是生活煩惱,再或是性格使然,都不應該有一觸即發的狀態。學會忍耐,學會耐心,學會平淡,學會釋放,我們教育孩子,其實只是和孩子一起成長,你做好了,你的孩子和家庭才會也變得更好!
-
5 # 勇赫大叔
發脾氣證明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很重視,很有責任心,“想法設法控制”表明有深刻的教育反思。從這兩點來看,您已經具備了做好家長的前提。其實,像您這樣的家長也不在少數,我們需要從幾方面調整一下心態與技巧。
1、反思一下發脾氣的效果。事實上,發脾氣可以起到震懾作用,短期之內會有一定效果。但時間一長,發脾氣會讓孩子意識到家長有些“黔驢技窮”,非但不會懼怕,反而學會了消極應對。
2、要知道發脾氣的後果。當我們習慣性地發脾氣,其實對孩子會形成不良的影響。一種情況,孩子會變得不自信、膽怯、社交緊張、無所事事;另一種情況,孩子也會嘗試著用發脾氣的方式去解決身邊的矛盾,也會學著和小夥伴們發脾氣。
3、放下家長的身份,和孩子理性商談。我們的初衷是讓孩子儘早獨立,自覺自為,我們總嫌孩子不成熟,長不大,走彎路,於是我們就恨鐵不成鋼,就採用了種種比較操之過急的方式方法——比如發脾氣,甚至打孩子。我們要知道,讓孩子聽話不是我們的教育目的,我們是讓孩子學會理性思考與合理行動。從這個角度看,最好的方法便是“商談”。我們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越能自信自愛,我們越是信任孩子,孩子就越能自立自強。
-
6 # 0誨人不倦0
不知道,你說的發脾氣是什麼情況?是孩子不聽話,發脾氣。還是孩子做作業做不好,發脾氣。或者是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如果孩子不聽話,可以教育他。如果孩子作業做不好。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如果無緣無故的發脾氣。估計是你生理上的問題。最好去看醫生。
-
7 # 丫丫和豚豚
看到這個問題,想起了臺灣作家張文亮寫的一首散文詩《牽著蝸牛去散步》,詩中所說的,正如我們教育孩子一樣,教育孩子過程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被孩子的淘氣和頑皮氣的崩潰和失去耐心,這時,我們往往會對孩子發脾氣,訓斥,失去理智。
然而我們卻忽略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是的,我們的腳步太快,快的忘記了欣賞,失去了很多無法挽回的東西。我們或許應該放慢腳步,陪著孩子靜靜的慢慢的去體味生活的滋味,去享受孩子在成長中帶給我們的驚喜和美麗。
-
8 # 土豆媽媽育兒
不管你因為什麼而發脾氣,都只是你的焦慮與情緒得不到控制而造成的。為了很好地應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突發情況,做父母的首先要把自己照顧好,才有更多的精力與耐心,去面對孩子的不斷挑戰。也就是說只有你自己把自己過好了,心情好了,才能有好心情面對孩子。脾氣也就不會總是找你了。
至於怎樣把自己照顧好,就要看你如何去安排自己的生活了。有的人總是說沒有時間,每天累得說話的力氣都沒有,家務事,孩子等忙得團團轉。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更不要說擁有自己的獨立時間了。其實,只要你想,時間總是有的,可以挑一個時間,把孩子丟給婆婆(媽媽),與老公來一次浪漫的約會,重溫以前的幸福,或是一場心儀很久的電影,一頓美食,一件衣服……也可以把孩子丟給老公一個晚上,與閨蜜一起逛逛街,或是去美容院享受一下,或是去郊外走走……
生活是有彈性的,端看你怎麼去安排,孩子也是可愛的,端看你用什麼心情在面對孩子。你的心情好壞,直接影響與孩子與家庭的親密關係。從現在開始,好好先寵愛自己吧。
-
9 # 為生存奮鬥的中年
人生不如意事 十之八九 再加上現在生活壓力大 心裡不舒服 生氣是很正常的 但是對孩子發脾氣或者孩子惹事對其發脾氣 均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留下陰影 甚至讓孩子養成遇事發脾氣的習慣 在孩子教育過程中會導致很不好的結果
我們須知發脾氣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對孩子發脾氣更是不正確的處理方式 孩子不是大人的出氣筒更不是大人生氣發脾氣的根源 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和諧溫暖的環境 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如果我們真的忍不住發脾氣 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別人 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 儘量選擇孩子看不到或聽不到的地方
另外 我們發脾氣的時候儘量找一些重要的事情去轉移下注意力 能化解掉是最好的
-
10 # 資深心理諮詢師
1.這個現象有點像:道理都懂,就是做不來。這是普遍現象。重點在於自己如何看待和孩子的關係,如何看待孩子的獨立人格。
2.發脾氣後,如果能隨後安慰或者道歉,平復孩子的負面情緒和對家長的負面想法,也能一定程度彌補發脾氣帶來的“傷害”。但是,如果發脾氣的情況頻繁到“孩子的情緒狀態總是不開心,焦慮,亂髮脾氣”的程度,那麼,自我調整的效果就有限,需要專業協助。
3.自己的脾氣總是控制不住,就需要從家長著眼,改善自己的情緒狀態,父母有變化,對於越小的孩子比如兒童來說,孩子的情緒也會跟著變化。父母脾氣大,多半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有關,還有自我覺察能力,這些方面更多認識自己,可能會改善情緒狀態。
最後,你也是很棒的家長,能自我意識到,還願意改善,這已經是導致情況變化的第一步,繼續保持,很多自我認識或者尋求外援。
-
11 # 碎碎念老李
修煉吧!哈哈,心裡想著:親生的,親生的!
家有上學的孩子都沒有辦法,只能忍著、哄著、還必須得管著!
-
12 # 奧奧響響
遇到這樣的情況,你一定要冷靜,再冷靜。心裡默唸“這是我親生的。親生的!”
想想,如果你連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都沒有,那還真不配教育孩子。
現在生活以及工作的壓力,已經讓我們透不過氣。遇到自己無理取鬧的孩子,真想上去就是一頓暴打。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考慮不到大人,也不理解爸爸媽媽。只能考慮到自己。作為家長我們要引導他,正確的教育他。
我是兩個男孩的媽媽,現在遇到最頭痛的事情,一是,老大學習不認真對待。二是,老大總有事兒沒事兒,挑逗一下弟弟,看到弟弟生氣,發火,大哭。他心裡就特別開心,完全把弟弟當初他的大玩具。就為了這,免不了我們老是教訓他。
現在想想,孩子心智不全,自制力差,需要做家長的正確教育。大人如果自制力差,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怎麼能去教育孩子呢?又能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呢?還不如,你別教育,以免傷害了孩子的心理,誤人子弟。等你冷靜下來,再選擇正確的方法處理問題吧。
所以,我還是建議你,冷靜,冷靜,在冷靜!
-
13 # 可愛的嚶嚶醬
很多爸爸媽媽這樣解釋:不是我願意吼叫、批評,是本來自己就壓力大,一著急情緒一上來真是控制不住。唉,千萬別給自己找藉口了,孩子不是出氣筒,不能拿忍不住,控制不住這種藉口,如果吼叫能解決問題,驢早就統治世界了。
每個人都會有壓力和焦慮,但這不是罵孩子的理由,對嗎?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耐心的父母。吼的根本原因不是來源於孩子,而是自身。大喊大叫,動物兇猛,對於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和氣和睦,孩子不處於緊張狀態,才會有好的情緒去主動學習和生活。其實很多父母發過脾氣後就會後悔,內疚,對孩子加倍的好,之後再犯,週而復始。
育兒先育己,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我們自我成長,自我提高的過程。成長,就是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開始。看到自己被壓抑的一面,承認它,接納它,讓自我變得圓滿融洽,這就是成長。自我成長了,就會看到孩子本身,而不是你頭腦中的孩子。獅子很少吼叫,都是在玩耍中,教會小獅子撲食的本領,寓教於樂,言傳身教才是最好的方法。改變一個行為的最好方法,就是用你要的行為去取代你不要的行為。
用平靜去替代吼叫,更多的去想著怎麼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吼叫,在寫作業的地方,家庭中很多顯眼的地方寫下提醒自己的紙條,每天在上面打卡簽名,把這件事情當成非常重要的事情堅持去做!在內心把孩子當成需要尊重的人,肯定不會輕易發火,沒有誰會經常對自己的領導去發火吧,經常這樣去想,一定會受益匪淺。
平等和尊重,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回覆列表
“2歲以後,孩子似乎越來越難管了。”這是大多數父母都會有的煩惱。應對這個階段孩子的辦法,我們分享過很多。
為什麼我的孩子脾氣這麼壞?為什麼他總愛衝我發脾氣?為什麼他的情緒這麼不穩定?
排除父母本身情緒不穩、家庭系統問題等因素,從孩子自我發展的角度去理解,可能我們的困擾就會減輕很多。
我們常在2-6歲的孩子身上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他們情緒不那麼穩定,且會更頻繁地衝媽媽發脾氣,而不是爸爸。特別是早期和孩子建立了較好共生關係的媽媽,更可能遭遇這種待遇。
這個現象常被誤解。
比如有些爸爸會指責自己的另一半:
“我陪孩子的時候不是蠻好的嗎,為什麼他一到你面前就脾氣那麼壞。是不是你太寵他了?”
這種指責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夫妻矛盾,還會讓做媽媽的無形中承擔不該有的壓力和委屈。
真相其實是這樣的。
小孩在2歲前後,自我意識進入了快速發展期。與此同時,孩子也逐步明白,媽媽並不總是他需要的時候就會在,他想要什麼就應允。媽媽不是專門為了他而存在的。媽媽是另外一個人。早期的那種嬰兒式的全能感,一點點在孩子心裡喪失;與媽媽完全共生(我和媽媽就是一個人)的關係,也在悄悄發生改變。
孩子在成長中常處於這樣一個矛盾的情境中:前方是自由,背後是媽媽。
這個時候,孩子小小的“我”,處於這樣一個矛盾的情境中:前方是自由,背後是媽媽。
孩子需要往前走,這樣他才能長大。孩子也需要媽媽,那是他的心理食糧。於是,孩子內心的遲疑以及恐懼越來越多。世界太廣闊了。挑戰太多。孩子愈發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孤單。孩子的焦慮也日益濃重。儘管他獨立探索的程序不會終止,但卻會更頻繁地回頭找媽媽。
就是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媽媽言行表露出的任何拒絕(即使媽媽可能出於某種正確性而拒絕孩子),都會很容易激怒孩子。孩子的怒氣說到底,是為了迴避自己的無助感。若真的把這種無助擔在自己一個人身上,那孩子只有絕望這一條路可選了。放在媽媽身上就不同。媽媽若能夠接住孩子的喜怒無常,孩子就會獲得另外一條出路:確認愛、吸取愛的能量,情緒得以穩定,並有力量再次出發。
這種情況即使在成人身上也很常見。被一個陌生人拒絕並不容易讓我們失控。被一個自己在乎的、親近的人拒絕,卻很容易讓我們抓狂。相反,一旦在我們發脾氣的時候,最親近的那個人用理解的目光、寬容的懷抱接受住我們的暴怒,怒火反倒很快就散了。
這個時期的孩子就是如此。他們亟需要獲得自主感,希望從母親的懷抱裡逃脫,但同時他們又如此渴望母親的懷抱,希望從中得到更多的心理慰藉,而一旦母親的懷抱過來了,孩子又會本能地拒絕,看起來固執的不行。
對此,我們給父母雙方的提醒是:
對媽媽而言,最好能夠做到以下兩點:
❶ 繼續給孩子足夠的情感支援。媽媽可以不接納孩子的行為,比如孩子若踢打自己,媽媽需堅定地制止孩子的行為,但需要用溫和的眼神、態度及言語告訴孩子,媽媽接納了他的情緒。媽媽對於孩子情感上的這種包容,會促進孩子情緒的穩定發展、心理上的成熟,並推動孩子走向進一步的獨立。可以說,這個階段,媽媽對於孩子情感上的接納,是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❷ 陪伴孩子去做他喜歡的事。讀故事、用玩偶過家家、或者只是玩水、沙子、泥巴,再或者,鼓勵孩子去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等等。孩子在媽媽的支援中獲得了足夠的心靈滋養,在媽媽的陪伴下找到了媽媽之外的替代品,並從整個探索中獲得自主性、以及成就感,那麼他們就會逐漸從上述我們論及的、自我發展的矛盾中走出來,從那麼多的挫敗感中走出來。
而對爸爸而言,最好能做到以下兩點:
❶ 不要為“孩子在媽媽面前脾氣大,在自己面前乖”而沾沾自喜。更不要去指責孩子媽媽。爸爸要做的,是為媽媽提供足夠的情感支援。如果爸爸和孩子同時指責自己,很可能會讓心力交瘁的媽媽陷入巨大的困擾之中。
爸爸需要多陪孩子玩耍,這對孩子本身就是一種影響。
❷ 更多地承擔給孩子立規矩的責任,而不是全權把教養孩子的責任推給媽媽。一個既當爹又當媽的母親,更可能與孩子發生衝突。爸爸給孩子立規矩的辦法也很簡單,那就是多陪伴孩子做遊戲。
整個育兒過程中,為了呵護孩子的小小的“我”茁壯成長,父母均需要了解並做到以下幾點:
❶ 保證夫妻關係的穩定和首要地位。當父母的最大注意力放在另一半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的時候,孩子的問題會少得多。因為這個家庭中,自然就會留出一個空間是隻屬於孩子的,這個空間與父母沒有太多糾纏,讓孩子的探索不至於隨時處於被父母監視的狀態下,且允許孩子有適當的失控、緩衝和調整。有呼吸空間的孩子,是獲得了部分自由的孩子,他的長大也就隨之而來了。
❷ 父母雙方都不缺席。按照上述分工分別承擔各自的育兒責任,給孩子提供一個穩定的家庭環境,孩子就會從這種穩定中汲取最大的情感滋養和心理能量。男孩會從父親身上學會如何做一個男人,女孩則會從母親身上學會如何做一個有母性的女人。
❸ 盡可能營造一個民主的氛圍,支援孩子的探索。有些父母因為自身的原因,會對孩子日漸長大、遠離自己的行為感到過度的失落。他們會下意識把孩子綁在自己身邊,而做不到放手。他們甚至會對孩子很多的探索行為予以阻止,或者表現出過多的擔憂。這些都會無形中捆住孩子的手膠,阻礙孩子真正長大。
❹ 謹慎評價孩子。有技巧地幫孩子走出複雜的挫敗情緒,幫孩子確認“我很好”(自尊)、“我能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