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Ownerryu
-
2 # 沐風談兵論道
殲20戰機驗證機採用跟F-22戰機整體無框座艙蓋,但是其服役的殲-20戰機卻沒有采用整體無框座艙蓋,這種在之前F-22戰機出現BUG中造成座艙蓋無法開啟的局面,由於F-22戰機採用各種先進技術於一身,全部採用操縱盤算機控制。但是,F-22戰機座艙蓋導致被迫採用其電鋸將座艙蓋給破壞掉。可見,F-22戰機這次座艙蓋付出的代價很慘重。
作為和F-22隱身戰機一樣,在座艙蓋都採用科幻特徵,而沒有采用F-22戰機這種不安全的座艙蓋,而是裝備更加穩妥的拋蓋彈射。雖然,F-22戰機的整體無框座艙蓋好處可增加其視野。但是,帶來不安全性很可能威脅飛行員的安全。
眾所周知,整體無框座艙蓋使用的頭頂玻璃相對來說厚度稍微重,在飛行員遇到安全的時候,需要先把火箭把座艙蓋丟擲去再彈射,這可能可能耽誤飛行員的彈射時間。
而採用拋蓋彈射由於座艙蓋風擋厚度和頭頂的厚度不均勻,中間採用加強筋連線起來,彈射時用飛行員頭頂上那個蛇形的炸藥把艙蓋炸碎再彈射,節約的時間是相當寶貴的。
而美國F-22戰機整體無框座艙蓋在重量上就相對來說更加重,導致在使用穿蓋彈射,很容易出現問題,而殲-20戰機現在採用微爆彈射更加適合其保護飛行員的安全。現在,我國殲-20戰機在借鑑F-22戰機的錯誤之後,使用微爆彈射,能夠快2~3秒,相對來說也是明智之舉。美軍F-35戰機也採用微爆彈射,所以也是認準不足之處。殲20用的是爆索式拋蓋,更可靠、更迅速,最先進。
-
3 # 咖哩咖哩醬
作為我國現役最先進的隱形戰鬥機,F-20的效能毋庸置疑,其外形在空氣動力佈局設計和整體工藝細節方面均是令人稱讚的產品。當看著J-20的座艙時,許多人可能會發現一個小細節。與美國的F22隱形戰鬥機的機蓋相比,J-20機蓋的前部不僅有像F22這樣的小型火箭,而且在駕駛艙玻璃上。還有帶蓋的噴砂繩。我們知道,當飛行員從機艙中彈出時,通常有兩種型別的彈出和帽蓋彈出。為什麼F-20同時配備兩種彈出方法?首先,受面對緊急情況的現代戰鬥機的限制,飛行員不得不跳下跳下。為了提高飛行員在彈射和救援過程中的成功率,彈射模式必須設計為提供“帶彈射座椅的飛行員”。較寬更清潔的逃生路線的設計要求。但是,由於飛行員的頭部是頂出前的頂篷的問題,如何處理頂篷的設計主要派生了兩種頂出方式:頂頂頂出和頂頂頂頂頂出。帽的先前彈出是直接彈出頂蓋。鎖定機構被解鎖,然後在高速氣流的作用下等待駕駛艙頂蓋從戰鬥機飛走,飛行員拉動彈射翼片離開失事的戰鬥機,但是在這個彈射過程中,最短的時間為0.3,因為彈出過程必須等待樹冠飛走然後彈出。 --0.4秒,這對於確定是否成功彈出十分之幾秒無疑是不利的。透過蓋的另一種噴射相對簡單。當飛行員拉出彈出卡舌時,事先放在座艙蓋板玻璃上的噴砂繩將在0.1秒內將整個座艙蓋板玻璃吹成幾塊。 (爆炸物主要是Hexogen,其爆炸速度超過8500 m / s,因此完成車篷分離的時間幾乎是瞬間),然後將位於彈射座頂部的尖刺物體清除掉在彈出過程中提前。駕駛艙頂蓋有較大的逃生路線,飛行員不會受到爆炸的駕駛艙頂蓋玻璃的傷害,這大大提高了透過頂蓋彈出的成功率。從以上兩種彈出方法中,透過蓋子射擊所需的時間較短,因此彈出成功率較高。因此,許多戰鬥機,例如J-10,陣風和颱風,都使用掩護彈射模式,但是第五代隱形戰鬥機後來出於隱身要求,最明顯的方法是解決駕駛艙隱身的問題。是用一體式駕駛艙蓋代替原來的分離式駕駛艙蓋,但無論是F-20還是F22,它都是重型空中高階戰鬥機,是此類戰鬥機中最大的飛行。速度仍然具有很大的剛性指標,因此對於一體式駕駛艙蓋來說,在高速下取消了傳統的分離式駕駛艙蓋加強框架,缺少加強框架意味著整個一體式駕駛艙蓋都需要支撐駕駛艙。例如,F22戰鬥機需要其整合的座艙蓋以滿足以下要求:座艙蓋不會破裂,並且在以每小時650公里的速度被成年鳥撞擊時不會出現,因此座艙蓋的厚度為它會變厚以滿足高強度要求。駕駛艙蓋厚度的增加確實滿足了一體式駕駛艙蓋的強度要求,但是它帶來了許多通常不會引起注意的缺點。例如,加厚的座艙玻璃罩降低了座艙內部的透光率要求,更重要的是,加厚的座艙玻璃罩將嚴重影響直通蓋的噴射。噴砂線可能無法完全分離駕駛艙蓋玻璃,但是炸藥量不能太大,因為噴砂線離飛行員的頭部太近。 。因此,當美國人設計F22隱形戰鬥機時,他們放棄了更先進的穿刺彈射方法,而採用了彈射方法。為了縮短彈出時間,它在整合式機蓋的前端添加了兩個助手。推動小型火箭可以加快機蓋的分離速度並縮短彈射時間,從而提高F22戰鬥機飛行員的彈射救援能力。因此,我們看到F-20原型使用與F22相同的火箭輔助帽彈射方法,但是這種小型火箭輔助帽彈射最快的彈射時間約為0.2秒,這是更直接的。透過蓋子的彈出仍然慢很多。畢竟,當戰鬥機需要在墜機中被彈射時,十分之幾秒的時間差將直接決定彈射的成功率。此外,較重的一體式駕駛艙蓋不僅增加了製造難度和成本,而且由於玻璃厚度的增加而降低了飛行員直接觀察外界的能力以及駕駛艙內的透光率。因此,在量產後的J-20上,我們看到它已改為具有增強框架的一體式座艙蓋,例如美國F35隱形戰鬥機。帶有加固框架的一體式駕駛艙蓋第一次根據加固框架放置在駕駛艙中。在機蓋內部,對隱形的損害幾乎是最小的,但是它可以大大減小駕駛艙機蓋玻璃的厚度,這為透過機蓋彈出提供了先決條件。例如,在美國,F35隱身戰鬥機是直通頂射,而我國的F-20是直通頂射模式,同時保持火箭輔助頂射。實際上,這具有以下優點:第一:更多選擇,更多安全首先,J-20從一開始就是火箭輔助的彈射帽蓋。儘管後來將其更改為刺穿頂蓋彈出,但在此過渡過程中保持早期的火箭輔助頂蓋彈出模式無疑會增加頂出和救援的機會。首先,對於F-20雙引擎重型戰鬥機,保留的火箭輔助彈射模式不會增加太多重量,並且原始設計不會佔用額外的空間。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儘管第五代戰鬥機的成本比第四代戰鬥機增加了很多,但飛行員的飛行訓練時間成本也更高。因此,再進行一次彈射搶救是一個很大的保證。飛行員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二,用作備份儘管透過機殼的彈射時間短並且彈射救援能力更高,但整體結構更加複雜,使用高強度炸藥不能長時間保證其100的可靠性,儘管第五代一體式駕駛艙一代戰鬥機一般兩年左右將被更換,但是在過去的兩年中,隨著戰鬥機飛行訓練強度的不斷提高,各種超機動飛行可能會影響整個穿刺彈射主控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以及爆破電纜中的高爆炸物。可靠性。如果當戰鬥機停在空中時在駕駛艙蓋上設定的刺穿彈射主控制器和爆破繩未能準確地使駕駛艙蓋玻璃破裂,並且需要在戰鬥機要更換時將其彈出以逃脫。在過去的兩年中,就彈出的飛行員而言,他失去了逃脫的機會。但是對於J-20雙重後備彈射戰鬥機,即使它不能與爆破繩一起正常工作,飛行員也可以選擇火箭輔助彈射頂出救援模式。第三:超機動飛行中彈射成功率更高。儘管穿刺彈射時間短且彈射救援發電功率較高,但這種高救援發電功率不是100?特別是對於具有超機動飛行能力的第五代隱形戰鬥機,在某些超機動飛行過程中,如果由於某些機械故障而被敵方導彈擊中或需要彈射以挽救生命,由於重力的影響,飛行員在彈射時可能會透過機蓋擊中身體的某個部位並造成生命危險,因此請穿戴此時。相反,覆蓋物彈出沒有太多優點。其次,在戰鬥機橫向滾動期間,如果飛行員使用掩護彈射,它也可能撞到駕駛艙玻璃上並造成生命危險。因此,在某些條件下,看似更先進的穿刺噴射不如噴射安全。因此,我們在F-20上看到了兩種彈射模式的共存。這不僅意味著我國在飛行員彈射和營救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雙重彈射模式可以極大地保證和改善。飛行員在彈出和救援中的成功率,讚揚了我們的軍事工業。
-
4 # 梁老師說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拋蓋火箭?對於一般的小夥伴一準要問:“幹嘛的?”
咋說呢?這玩意是保障飛行員生命安全的一個物件。
咋保障呢?您比方說,這飛機飛的好好的,突然發動機擺譜給咱罷工了,這傢伙飛機可就沒有動力了,您要是滑翔著還能降落,這咋也好說,這要是不能,只能彈射跳傘。
但彈射這就有一個問題,腦瓜頂上還有一個座艙玻璃護罩,您得把他弄掉,咱的彈射之路才可以暢通,所以拋蓋火箭的作用就是加速開啟玻璃護罩的一個裝置。
那麼這個拋蓋火箭在哪裡呢?就在那玻璃罩的前端有兩節像PVC塑膠管一樣的東西。
當然開啟玻璃護罩的方式也不止一種,還有一種就是穿蓋彈射,聽這名字您就知道,玻璃護罩不用開啟,直接穿過去就成,當然穿之前先用炸藥把這玻璃蓋給炸穿了才成,不然玻璃護罩的強度,足以危害到飛行員的性命。
那麼這炸藥在哪裡呢?就在玻璃裡頭,您有時候看咱殲20那玻璃護罩裡頭有兩股像LED一樣的蛇形的東西,那就是。
那麼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問了:“就這兩種方式那種好呢?”第二種穿蓋彈射是最好的,因為這種方式在咱拉動彈射裝置的同時,玻璃罩裡頭的炸藥就炸了,這基本上是同一時間發生的。
而頭一種,先是拋蓋,然後才彈,您聽聽這都有先後,所以在逃生時間上來說,這種方式要差一點,差那麼個0.3到0.4秒的時間吧。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樂了:“就這點時間,比打個噴嚏的時間都短!”
您別樂,發生危險往往就是那個時間點,咱比這個時間點早哪怕0.1秒,那也意味著生的希望,咱推遲給0.1秒,結果就和這危險來個親密接觸,就算是老天爺願意給咱戴個光圈,咱也不樂意不是,這弄個啥?
而咱的殲20這兩種方式都有,這也是題主問為嘛要保留拋蓋火箭。這不用說,第一個原因就是,咱給飛行員預留兩種逃生方式,增加逃生的機會,雖然多了一個部件,但這點分量對於殲20來說還是能夠承擔的起的。
而題主說道了保留拋蓋火箭,那意味這咱的殲20最開始其實就只有一種逃生方式,那就是拋蓋火箭,至於穿蓋彈射這應該是後來加上去的。
咋說呢?殲20雖然已經是一款成熟的戰鬥機,但很多東西都要飛行員和飛機進行磨合,飛機和大自然磨合,這兩下一磨合,總有一些個不起眼的小地方,需要修改的,不然不是趁手,就是不合適。
這兩種逃生方式也是如此。
那麼為嘛咱開始選擇了拋蓋彈射呢?咱開始選擇拋蓋火箭進行逃生,這主要是為了隱形的需要。
第五代戰機,他的一個硬性指標就是隱形要達標,那麼他就要對戰鬥機各種細節上影響隱形的東西進行修改,您比方說座艙這塊加強框一體式座艙蓋,因為有加強框,這對隱形很不友好,所以加強框取消了。
那麼這一取消帶來一個問題,五代戰鬥機的速度那不是蓋的,迎風的速度再加上有那不開眼的小鳥啥的,要和你這座艙蓋比比頭硬的程度,一傢伙就能把咱這玻璃蓋給撞穿了,危害到飛行員的生命。
所以這玻璃蓋就得加厚,您這加厚可就要了命嘍,你讓炸藥怎麼炸?這炸藥放多了,把飛行員傷害到了,畢竟就這玻璃蓋離著飛行員的腦殼不遠,您這要是放的少了,炸不開,這不耽誤事嗎?
再有就是,這火藥他也有個保質期,最新放進去的火藥沒有問題,一準能炸開,但時間長了,被太陽公公的溫暖關愛多了,這是不是就會出問題?
當然咱這玻璃蓋那是兩年一換,但就怕快到兩年,準備換卻沒有換成,就出了問題,這咋說呢?
所以五代機在彈射這個問題上,就取消了穿蓋彈射,弄上了拋蓋彈射(美國也是這麼幹的!)
咱最開始弄的就是拋蓋彈射,這不後來感覺應該是這種方法不妥,於是又加裝了穿蓋彈射,而這兩種方法又全部保留了下來。
這就是原因吧!最後說一句在快速機動的過程中,拋蓋彈射的成功率要比穿蓋彈射要好,畢竟穿蓋彈射有一個炸不穿的問題(雖然他的時間快!)
-
5 # 大志遠思想空間
殲20不是拋蓋彈射,因為比較重。是微爆索彈射,能夠快0.2~0.3秒,快0.01秒也是快,搶的就是時間。
開始殲20在驗證機上是拋蓋彈射,後來在原型機上改成了微爆索彈射,美國的F35也是微爆索彈射。
美國的F22落後了,看著好看,但殲20和F35的座艙蓋更實用。中國殲20能看出上面的爆炸索,而美國F35看不出來,可能更先進吧。
-
6 # 老王談兵
樓下的回答都是答非所問,基本上都是自己也不懂只好網上抄點相關的東西一塊湊。給樓主說明白點吧,殲20的拋蓋火箭,不是彈射救生系統的元件,它和穿蓋彈射系統之間沒有關聯。這個部件屬於地面應急救生系統的部件,針對的是由於飛行員失能,迫降機艙變形,座艙蓋鎖定失靈等情況下,座艙蓋無法開啟時,從外部緊急開啟座艙用的。在殲20座艙下有一個緊急救援蓋板,當發生上述情況時,地勤人員開啟蓋板啟動開關,拋蓋火箭就會強行拋離座艙蓋,以便救援飛行員。雖然啟動穿蓋彈射系統也能進行地面救援,但彈射系統的火箭尾焰範圍大,會拋離大量玻璃碎片,所以不能由外部地勤啟動,只能由飛行員自己啟動,不適宜飛行員失能的情況,且彈射系統會對座艙裝置造成毀滅性破壞,事後修復的成本高時間長,遠不如拋離一個座艙蓋簡單,而且彈射對飛行員來說危險也比較大,在地面不值得冒這個險。當年f22著名的鋸艙蓋的案例,就是因為沒有這樣的獨立拋蓋救援系統,不得不用電鋸把艙蓋鋸開。
另外,提問人問題的闡述也是有問題的。殲20和f35的座艙,不是前後兩片靠加強筋連線起來,那不扯嗎,還叫什麼整體式座艙蓋?這兩架飛機的座艙蓋和f22一樣是一個整體,加強筋不過在內部起到一個支撐作用。這幾種飛機的座艙蓋都採用了聚碳酸酯注射成型技術,前厚後薄只需要在模具上進行設計即可,不存在什麼因為薄厚不一所以要分成兩塊的扯淡說法。老式的多層壓合式座艙蓋才只能做成厚薄一致,如果厚度不同就要分別製造。
-
7 # 九品侍衛
為何殲20要保留拋蓋用的火箭?還記得美國F22的電鋸開艙蓋事件嗎?從那次事件中美國就給中國好好的上了一課。本來是及所有高科技於一身的隱身戰鬥機,可是既然是利用計算機控制的武器,那就難免會出現出BUG的情況。
就拿那次F22事件來說,本身飛機沒有任何問題,而且裡面的飛行員也很正常且是有意識的。可F22的座艙蓋就是打不開,叫來洛馬公司的技術人員,利用外部介入的方式仍然打不開,最後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選擇叫來了駐空軍基地的消防隊,利用破拆電鋸將座艙蓋給破壞掉。
可是這種暴力破壞造成的卻是在鋸的時候,內部控制板與外部隱身塗料都遭到了很嚴重的破壞,粗略估計這次破拆造成了千萬美元的損失。
從這次事件中殲20便學到即便是在先進的控制系統,也會出現問題。那個時候就需要從外面將艙蓋開啟的手段,所以保留拋蓋用的火箭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
8 # 軍靈天下
一、殲20為何還保留著拋蓋火箭發射呢?
1.這其實就是在現代高速戰鬥機的彈射救生過程中,能讓飛行員安全離開飛機的先決條件,都是要為座椅的飛行路線創造出一個乾淨的“通道”。
2.這個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就是怎麼處理座艙蓋,不讓它擋路。目前主流的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拋飛座艙蓋,而另一種則是讓彈射座椅從座艙蓋框架中穿過去。傳統設計上,拋蓋彈射需要0.3-0.4秒時間清空通道,而穿蓋彈射只需要0.1秒——不過拋蓋形成的通道要更通暢。
二、透過加裝拋蓋火箭,以更大的重量和更高的設計製造維護成本為代價,獲得了與穿蓋彈射相同的救生速度。1.從最近公開的閱兵鏡頭來看,殲20的彈射通道清理採用了非常罕見的雙模設計;既採用了爆破穿蓋彈射,也保留了最早原型機上使用的火箭強化拋蓋彈射。但是目前還不清楚這兩種模式怎樣配合協調,各自在何種條件下使用。
2.殲20在最早的原型機設計上,座艙蓋設計幾乎完全參考F22,採用無框全透明設計,以強化飛行員肉眼視野為主。但是透明材料的力學效能天生很差,使得殲20需要採用更大厚度的光學玻璃才能滿足同等飛行速度下的抗壓要求,重量代價很大。
3.現代戰鬥機座艙蓋玻璃實際上都是有機聚合物,韌性很好。在F22和殲20這樣高速效能、特別是中低空持續高速飛行能力要求突出的機種上;無框風擋必然帶來的大厚度特徵,同時也使得它們很難在保證飛行員安全的前提下,使用穿蓋彈射。
三、殲20因為穿蓋彈射的核心環節,是要用含有猛炸藥的微型爆炸索,將整個座艙玻璃進行預先破裂;這個過程中,爆炸索會在距離飛行員頭部極近的距離上爆炸。
1.後來殲20的座艙蓋設計在略微犧牲一部分視野,加裝內框架,減小座艙風擋玻璃厚度以後,不僅減輕了重量,也為穿蓋彈射的應用提供了基礎。在後期的殲20原型機上,就能見到座艙玻璃上敷設的微爆索了。
2.按照通行的飛機設計措施,戰鬥機使用的這類微爆索,肉眼能直接看見的是其中小部分——被稱為上部微爆索;實際上它的大部分,都是沿著框架邊沿安裝、並用薄鋼板壓緊的,被成為周邊微爆索。
3.這種微爆索,通常是以黑索金(爆速8640米/秒)或者奧克託金(9110米/秒)一類的頂級猛烈炸藥,封裝在含有3-5%銻的鉛合金軟管中製成;而軟管外面,還有鉛箔和護套(玻璃鋼或者高壓聚乙烯材料)。而常見的TNT炸藥,其爆速僅有6942米/秒。
4.當然為了保證飛行員的安全,微爆索的炸藥雖然性質兇猛,但是總量是被嚴格控制的;通常的技術標準是,在玻璃厚度不超過10毫米時,炸藥用量不超過1.1克每米。
-
9 # 魑魅涅槃
殲20作為中國現役最先進的隱身戰機,其效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其外形無論是氣動佈局設計還是整體做工細節方面都是可圈可點的點贊精品。可能很多人在看殲20的座艙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小細節,就是相比美國的F22隱身戰機座艙蓋而言,殲20座艙蓋前端不光有和F22一樣的拋蓋小火箭,而且座艙玻璃上還有穿蓋爆破索。我們知道飛行員在彈射出艙時,一般主要有拋蓋彈射和穿蓋彈射兩種,那殲20為什麼要同時裝備兩種彈射方式呢?首先受限於現代戰機面對突發情況下,飛行員不得不彈射跳傘的需求,為了提高飛行員在彈射救生過程中的成功率,在設計彈射模式時都要遵循為“飛行員連帶彈射座椅提供一個更為寬闊乾淨的逃生通道”設計要求。但是受限於飛行員在彈射前頭頂是座艙蓋的問題,所以在如何處理座艙蓋的設計上主要衍生出了拋蓋彈射和穿蓋彈射兩種彈射模式,前一個拋蓋彈射就是直接將座艙蓋鎖止機構解鎖,然後等座艙蓋在高速氣流的吹襲下飛離戰機,飛行員再拉彈射拉環離開失事戰機,但是這個彈射過程中因為要等座艙蓋飛離再彈射,所以最短也得0.3--0.4秒,這對於零點幾秒就能決定彈射成功與否而言無疑是缺點。而另外一種穿蓋彈射就比較簡單了,其在飛行員拉動彈射拉環的瞬間,提前敷設在座艙蓋玻璃上的爆破索就會在0.1秒的時間內將整個座艙蓋玻璃炸成好幾塊(炸藥主要是黑索金這種爆速超過8500米/秒的烈性炸藥,所以完成座艙蓋分離時間幾乎就是瞬間),然後佈置在彈射座椅頂端的尖刺狀物體就會在彈射過程中提前將座艙蓋頂出一個大逃生通道,飛行員也就不會被爆破的座艙蓋玻璃傷害了,那這樣就極大的提高了穿蓋彈射的成功率。從上面兩種彈射方式來說,穿蓋彈射用的時間更短所以彈射成功率更高,所以很多像殲10、陣風、颱風這些戰機都採用了穿蓋彈射模式,但是到了第五代隱身戰機後,出於隱身需求,座艙蓋的隱身處理最明顯的就是用一體式座艙蓋代替了原來的分離式座艙蓋,但是不管是殲20還是F22都是重型空優戰機,這類戰機的最大飛行速度還是有很大硬性指標的,所以對於高速狀態下取消了傳統分離式座艙蓋加強框的一體式座艙蓋而言,由於沒有加強框的存在,就意味著整個一體式座艙蓋需要撐起座艙蓋對強度的需求,比如F22戰機就要求其一體式座艙蓋要能滿足在650公里時速下,被一隻成年鳥類撞擊座艙蓋不破碎並且不出現凹坑的要求,那麼座艙蓋的厚度就會變得比較厚才能滿足高強度需求。座艙蓋厚度增加了的確滿足了一體式座艙蓋的強度要求,但是卻帶來很多平時不太注重的缺點,比如變厚了的座艙玻璃蓋降低了座艙內部的透光率等要求,更重要的是變厚的座艙蓋玻璃會對穿蓋彈射產生很嚴重的影響,很可能導致爆破索不能將座艙蓋玻璃完全炸分離,但是又因為爆破索距離飛行員頭頂太近的緣故炸藥量又不能太大。所以美華人在設計F22隱身戰機的時候,放棄了更為先進的穿蓋彈射,轉而採用了拋蓋彈射方式,為了縮短拋蓋彈射的時間,其在一體式座艙蓋前端增加了兩個助推小火箭,這樣就能加速座艙蓋的分離速度,縮短拋蓋時間,從而提高F22戰機飛行員的彈射救生成功率。所以我們看到在殲20原型機的時候也是採用和F22一樣的火箭助推拋蓋彈射方式,但是這種小火箭助推拋蓋彈射最快彈射也得0.2秒左右,相比更為直接的穿蓋彈射還是慢了不少,畢竟在戰機失事需要彈射時,零點幾秒的時間差都會直接決定彈射成功率的與否。而且更為厚重的一體式座艙蓋不光增加了製造難度和造價而且因為玻璃厚度增加降低了飛行員對外界的直接觀察能力和座艙內的透光率。所以在量產後的殲20身上,我們看到其改為了和美國F35隱身戰機一樣的帶有加強框的一體式座艙蓋,這種帶有加強框的一體式座艙蓋首次按加強框在座艙蓋內部,所以對於隱身的破壞幾乎微乎其微,但是卻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座艙蓋玻璃的厚度,從而為穿蓋彈射提供了先決條件。像美國的F35隱身戰機就是屬於穿蓋彈射,而中國的殲20則在保持火箭助推拋蓋彈射下,還增加了穿蓋彈射模式,其實這樣做有以下幾大優點:
第一:多一種選擇多一份安全保障
首先殲20從一開始就是火箭助推拋蓋彈射,雖然後來才改成了穿蓋彈射,那麼在這個轉變過程中保留下早期的火箭助推拋蓋模式,無疑是增加了彈射救生的機會,首先對於殲20這種雙發重型戰機而言,保留下來的火箭助推彈射模式並不會增加多少重量,而且原始設計也不會額外佔據空間。更為重要的是相比之下,雖然五代戰機的造價相比四代機漲了不少,但是飛行員的飛行訓練時間成本也更高了,所以多一種彈射救生就極大限度的保障了飛行員的生命安危。第二、作為備份使用
雖然穿蓋彈射時間短,彈射救生成功率更高,但是其整體也更為複雜,而且其採用的烈性炸藥並不能長久的保證其100%的可靠,雖然五代戰機的一體式座艙蓋一般兩年左右就會更換,但是在這兩年時間裡,戰機飛行訓練強度的不斷加持下,各種超機動飛行都有可能影響到整個穿蓋彈射主控系統和爆破索內的烈性炸藥穩定性和安全可靠性,如果在接近兩年快要更換時,戰機空中停車等需要彈射逃生時,穿蓋彈射主控器和佈置在座艙蓋上的爆破索沒能準確無誤的炸裂座艙蓋玻璃,那對於只有穿蓋彈射的飛行員來說就失去了逃生機會。但是對於殲20這種雙備份彈射的戰機而言,就算其採用爆破索不能正常工作,飛行員還可以選擇火箭助推拋蓋彈射救生模式。
第三:超機動飛行狀態下拋蓋彈射成功率反而更高
雖然穿蓋彈射時間短,彈射救生成功率更高,但是這種高救生成功率並不是100%的,特別是對於五代隱身戰機這種具備超機動飛行的戰機而言,在某些超機動飛行過程中,如果被敵機導彈擊中或者因為某些機械故障需要彈射救生時,由於重力的影響飛行員很可能在穿蓋彈射時身體某部位撞上座艙蓋玻璃而產生生命威脅,所以這個時候穿蓋彈射反而沒有多大優勢存在了,其次是在戰機橫向側滾過程中,如果飛行員採用穿蓋彈射,也有可能撞擊到座艙玻璃產生生命威脅。所以看似更為先進的穿蓋彈射反而在某些狀況下不如拋蓋彈射更安全。所以在殲20身上我們看到了兩種彈射模式的共存,這不僅代表中國在飛行員彈射救生上已經走出了屬於自己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這種雙彈射模式能夠極大限度的保證和提升飛行員在彈射救生時的成功率,為中國軍工點贊。
-
10 # 戰情解碼
目前戰鬥機上採用的彈射逃生方式主要有穿蓋彈射和拋蓋彈射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各有各自的特點,而就隱身戰機而言,在設計上追求隱身效能,從這個角度出發,拋蓋彈射在隱身能力方面更具優勢,因而殲20的原型機和F22身上都使用的是拋蓋彈射方式。不過,由於拋蓋彈射在彈射成功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使得目前的隱身戰機更多的是採用微爆索加拋蓋彈射的方式,因而殲20也就保留了拋蓋火箭。
簡單來說,所謂的穿蓋彈射就是指在座艙罩內部裝有炸藥,在飛行員拉動彈射裝置的同時,這些炸藥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座艙蓋炸掉,然後飛行員順利穿過座艙蓋彈射逃生。而拋蓋彈射就是在飛行員拉動彈射裝置時,座艙蓋的閉鎖機構解鎖,再利用拋蓋火箭將座艙蓋拋掉,隨後飛行員在進行彈射逃生。因此,兩種方式的優缺點也非常明顯了。對於穿蓋彈射來說,其彈射反應速度快,間隔時間短,受飛行姿態和環境影響小,彈射成功率高,但缺點在於技術複雜。而拋蓋彈射的好處在於技術較為簡單,缺點在於彈射間隔時間長一些,要比穿蓋彈射慢0.3-0.4秒。
對於隱身戰機而言,其在效能上非常強調隱身能力,因此在座艙設計上也採用了隱身能力更強的一體化座艙蓋。但一體化座艙蓋為了保證強度,會採用強度高厚度大的透明材料,這就導致如果使用穿蓋彈射方式,其需要放置的炸藥量就會比較高。而在飛行員頭頂放炸藥對於劑量和精度的要求很高,放少了炸不穿艙蓋,放多了又會傷到飛行員。因此,在殲20的原型機和F22身上就採用了拋蓋彈射方式。不過,殲20後期在使用過程中針對拋蓋彈射彈射速度較慢的缺點,又增加了微爆索,提升了彈射速度和反應時間。
殲20採用微爆索加拋蓋彈射的方式好處在於,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飛行員彈射的速度,增加彈射的成功率。由於殲20的飛行員作為隱身戰機的靈魂,其寶貴程度是非常高的。殲20飛行員都是百裡挑一的優秀人才,培養出來並不容易,而且補充起來也非常緩慢,因而採用這種彈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彈射成功率。另一方面,這兩種方式也為彈射逃生提供了雙保險,在提升成功率的同時,也兼顧了亞音速和超音速機動下不同的彈射特點。在亞音速和低空等環境時微爆索可以加快彈射的速度,在高速機動時拋蓋彈射也更有利於逃生。
由此可見,殲20採用的微爆索加拋蓋彈射方式可以顯著提升彈射成功率,而其保留的拋蓋火箭可以在拋蓋彈射時起到關鍵作用,這就使得殲20保留拋蓋火箭是非常必要的了。
我們知道殲20原型機一號和二號就是裝備跟F22一樣的整體無框座艙蓋,不是我們沒技術而是沒有必要。整體無框座艙蓋其風擋和頭頂玻璃的厚度是一樣的,所以不能穿蓋彈射只能先用火箭把座艙蓋丟擲去再彈射。而現在的座艙蓋風擋厚度和頭頂的厚度不一樣,中間用加強筋連線起來,彈射時用飛行員頭頂上那個蛇形的炸藥把艙蓋炸碎再彈射,這樣一來彈射就會比拋蓋彈射快大約0.2-0.4秒,別小看這個時間,往往快這一下就能拯救一個飛行員的性命!而且整體無框座艙蓋加上配套的火箭在重量上也要高出不少,咱們發動機推力本來就不是很好,減重是很重要的,犧牲一點點視野,換來的是效能的提升和安全的提升非常值得。
既然我們是用的穿蓋彈射,那為何還保留著拋蓋用的火箭?
回覆列表
其實是穿蓋➕拋蓋兒兩用的!為了兼顧穿蓋兒所以一改和F22A一樣一體化的座艙蓋(F22A的一體化座艙蓋忒厚了!真沉啊!拋蓋兒拋慢了飛行員就危險了!先拋後彈慢得很!)!改為了和F35系列類似的前厚後薄帶橫樑的一體化座艙蓋!為毛!!!雙保險呀!高素質的飛行員遠遠比飛機珍貴的多!這是世界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