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豬扒界娛樂

    我有個同學在波士頓留學後就留在那邊工作了,他說波士頓是美國醫療重鎮,聚集了全美頂尖的醫院。

    前年他父親查出肺癌,本來想接去美國治療,但考慮到高昂的治療費用,最後還是選擇在國內做的手術。去年複查的時候CT檢查發現肺部有小結節,他有點著急,對國內的醫療結果有點不放心,於是就把父親接到美國去再做個檢查,聽聽美國頂級醫生的意見。

    他首先聯絡了兩家醫院:麻省總醫院(MGH)和丹娜法伯腫瘤醫院(DFCI),他說這兩家都很權威,經過分析考量最後約診了DFCI,以下是他約診看病的過程:

    首先準備好所需材料:英文病例,病理切片和影像資料,這些都是從國內醫院帶過來翻譯成英文。資料備齊後就打電話預約,通常需要一週時間。他預約的是專攻肺部腫瘤的A醫生。

    先在一個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填了一些表格,拿到了病號卡,然後被引導到另外的辦公室繳費。

    之後又等了十分鐘左右,一名護士出來叫他父親單獨進去測體重血壓,然後在一個空的診室裡等待醫生。之後醫生進來很友好的與他們每個人握手,張羅他們坐下,開始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問診與答疑。

    他詢問了病人的基本資訊,然後根據病例上的內容確認從診斷出肺癌至今的整個治療過程。看到正在服用靶向藥物,還專門問到是否經歷了什麼副作用。

    接著,他讓病人詳細描述了近期身體的感受,是否有疼痛、咳嗽等症狀。然後讓病人躺下為他做體表檢查,摸摸是否有明顯的淋巴結腫大。然後又看了病人最近的CT片子。

    A醫生仔細看了CT片子後說幾乎看不見什麼小結節,是他們多慮了。建議定期複查即可。這個結論與國內醫生有點不一樣,國內醫生懷疑有復發跡象。

    後來他們又問了A醫生很多關於治療策略方面的問題,主要是看看國內的治療有什麼不足的地方。一個半小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A醫生從始至終都面帶微笑,語調平和,態度非常好讓他們感覺特別心安沒有焦慮了。

    之後他們還交換了電子郵箱方便後期跟蹤。(之後他們確實也郵件聯絡過,醫生也很快就回復了他的郵件做了詳細答疑。)

    我問他費用問題,他說雖然沒做什麼檢查,主要是醫生的門診費相當於國內的掛號費,估算下來大概700多美金。(國際病人需預付估算費用的75%才能看診。)病理切片費用沒有包含在內,後期會把賬單寄到家裡。

    他幫我分析了一下中美醫療水平的差異,主要就以下八點:

    一、醫療科研差異

    現在國內也很流行“研究型”醫院,但和國外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一般來講,“研究型醫院”的判斷標準首先要看醫院的收入有多少用於科研經費。

    以世界權威醫院之一的麻省總醫院為例,作為哈佛大學醫學院較早建立和大規模的教學醫院,每年科研經費高達4~5億美元,科研支出約要佔醫院總支出的四分之一。

    這個數字在中國是法比的,目前國內所謂的研究型醫院一般只是在國內橫向比較,看誰的課題更多、獲獎更多。 這並非是國內醫院實力不夠,而是中美的科研資源支撐體系的巨大差別。

    美國教學醫院科研經費的來源大致分為三部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基金會的捐贈基金、企業的投入支援。而中國基本上只有國家投入,很少有企業會投資科研,僅從投入這一項上看,中美的差距就巨大。

    二、醫療技能差異

    美國高度發達的醫療產業帶動醫療技能創新——美國醫學界不斷湧現治療新技能和新手段,尤其是在藥品研發和診療裝置研發上全球權威。

    但是這些先進的治療技能和手段,由於進入中國醫院需要透過相當複雜的審批機制,因此時間上會比美國晚很多年,並主要集中在大醫院。這方面中國的醫院很難做到與國外同步。

    三、醫療裝置差異

    中國現在大醫院的先進裝置,如CT,呼吸機,內窺鏡等,無一不是進口的,很多新儀器,新裝置,往往國外新開發出來後國外比我們先用,比我們更早積累經驗,我們只能去學習他們的技能,然後引進裝置。這跟中國的工業水平有關。國內沒有這麼先進的儀器裝置廠家。

    四、醫生培訓水平差異

    醫學教育水平是國家醫療體制的基礎,醫生教育是醫療保健體系的核心。中國的醫生教育理念和美國的完全不同。

    在中國,高中畢業就能進醫學院,醫學院學習5年,畢業就可以做醫生。在美國,只有滿意的大學生才能報考醫學院,而所有報考者中大約只有15%可以被錄取。

    所有醫生都必須取得博士學位。大學4年畢業後考入醫學院,4年醫學博士畢業後還當了醫生,必須在指定的一些基地醫院繼續進行住院醫師培訓。

    只有具備訓練經歷,才有資格參加醫生從業資格考試。如果要進一步成為專科醫生,比如心、胸外科醫生,5年的普通外科培訓後之後還要到指定專科醫院(如德州心臟中心,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做2至3年的fellow。這樣透過考核後才能成為擁有專科行醫執照的專科醫生。

    加起來,一個專科醫生的培養,從中學畢業開始,至少需要13至15年才可以成為主治醫生,可以開始獨立診治病人。

    五、醫院分層與質量差異

    中國醫院分層是很明確的,不僅僅有三甲,三甲裡再細分為鄉鎮級、縣級、地級、省會市屬、省級,還有部級三甲醫院,共六個層次。美國對於醫院的分級,只分醫學中心和普通醫院。

    分級多並不會在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上佔有優勢,反而導致患者就醫導向混亂,因此患者就往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的大醫院走。中國的醫院,層級之間的差距遠遠大於美國。中國較vip的醫院醫療技能水平跟美國vip別醫院幾乎沒有差別,但是基層醫院之間的差別就是天壤之別了。

    六、醫院門診量的差異

    在醫療業務上,中美較鮮明的差別是門診量。以兒童醫院為例,一般來說,美國兒童醫院的年門診量大約是10萬人次,而上海市兒童醫院去年的門診量達到200萬。

    門診量的懸殊除了與醫院服務人口數量有關,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分級診療”。在美國,患兒的常見病會直接去找家庭醫生,兒童專科醫院主要解決疑難重症。儘管門診量差距巨大,但國內兒童醫院的工作人員反而比美國少得多。舉了個例子:以床位數同為500張的兒童醫院為例,美國的兒童醫院工作人員能達到5000多人,國內大概只有1500。

    5000人處理十萬門診量,和1500人處理上百萬的門診人次,醫療服務質量的差距可想而知。

    七、醫療服務的差異

    這個我們可以理解,美國醫生一天只看幾個最多十幾個病人,自然會有極大的耐心來主動病人的感受和心理需求。

    而中國的醫生只注重把病人病癒,因為太忙顧忌不了太多,很多醫患糾紛其實並非是技能問題,而往往是感情問題。病人在感情上沒有得到尊重和滿足而產生了矛盾。

    八、醫生收入差異

    國內掛號費太低,幾塊到幾十塊。在國外,看一次病,醫生輕易就能獲得300多塊錢報酬,國外醫生的醫生收費不會像國內那麼便宜。

    如果醫生是專家的話,都按時長收費。醫生跟病人交流多長時間,病歷都有記錄,專家和患者談話,談1小時和談30分鐘,收費是不一樣的。美國醫生積極性更容易被調動。

    如此看來,我們的醫療真是任重而道遠啊。

  • 2 # Wenxs

    世界醫療技術,一直在進步。中國的醫療技術,也一直在進步。

    醫療是實踐性非常強的技術。同等情況的先天智慧、學歷和工作年限,那麼決定水平高低的因素是實踐機會和實踐經驗的積累。

    同等情況美華人的實踐機會沒有中國專家多,因此可以負責任的說:中國專家更厲害!

    千萬不要犯愚蠢和無謂的錯誤!

    應該高度相信中國專家!

  • 3 # 甘草的甘

    我2013年曾接到一位張先生(深圳寶安人已移居美國),當時是兩耳"耳鳴“曾在美國經三個醫院治療半年花了十六萬元無果,後經他友人介紹回來找我,經三十多天中醫藥治療痊癒,事後賞我一個牛皮紙信封裝的大紅包。事實證明美國的醫學很發達,但它治不好的病多著呢!

  • 4 # 哇哈哈

    我學會中醫,所以有病都是自己治,別說國外,就是國內一般也不去,為此自己感到自豪。因為少花了錢,少受了罪,而且在醫學中還有突破,

  • 5 # 託福喔喔

    美國在藥品研發是世界前列,傳染病方面研究也是世界南博汪,癌症研究也是南博汪。但是在美國花大把錢治不好的病比比皆是,畢竟醫學還沒有攻克的難題太多了。不過你考慮換器官的話可以到美國去。

  • 6 # 孫醫生課堂

    大家都經常可以在電視劇中看到,許多得了癌症的人第一時間不是在中國找一個大醫院,而是立刻飛往美國治療。這不禁讓人想了一想,難道飛到美國去,他的疾病就能夠被治癒嗎?當然,美華人醫術比中國的更加發達,這是不可否認的。所以這樣的石頭很多有錢的華人一旦有了什麼癌症,都會跑到美國去治療。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華人死於疾病80%都是癌症造成的。而在這麼多的癌症中肺癌則是首當其衝的。 有魚癌症的潛伏期很長,當人們發現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這是因為華人沒有體檢的習慣,很多時候都是忙自己的生活,到了得病的那一刻再來找醫生求醫問藥,也無濟於事了。這時候在中國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很多人就會砸鍋賣鐵前往美國。

    美國的醫院都是非常正規的,每年也是接收了大量的中國病人。 但是華人去美國開門其實是非常困難的,除了金錢上需要足夠的支援以外。其中看病的那份病歷的翻譯者是非常難的,因為涉及到了很多的醫學的單詞以及一些病理,一般的翻譯人員都很難將它翻譯的很正規。而美國大的醫院都只接受正規的病例,因為害怕翻譯錯的病歷,耽誤了病人的治療,從而使得醫院擔上不好的名聲。所以的話去美國看病找一個靠譜的翻譯,是首先需要注意的。

    美國的看病的優勢就在於美國的醫學研究是非常發達的,他們每年都有非常多的新藥橫空出世。在美國治療的人並不是剛開始就把癌症給治好,而是先透過美國的藥物來把癌症穩定下來,讓他們能夠一邊生活一邊來抗癌。等到許多年以後心的真正能治療的藥物出來了,再來把癌症給治好。而且美國的藥的上市也是非常的快速的,不像中國要經過很多的審批。這就保證了美國的病人能夠最快的速度享受到美國的醫療成果。

    美國的看病方式跟中國是有所不同的,它會根據你的病例來分析你的症狀,然後給你安排不同的醫生,而不像中國大家都削尖了腦袋往專家號去。因為他們覺得每個醫生都有自己所擅長的領域,為了能保證病人最大程度的接受治療,他們都會在分析了他們的病例以後,給他們安排一個最適合的醫生。這也就是他們很有優勢的一點。

    所以如果要去美國這邊的話,還是有可能會治療成功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最大的弱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