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國平軍史

    殲-7,是一架非常古老的戰機,源自蘇聯提供的米格-21圖紙和樣機實物,引進生產許可證仿製成功,且不斷改進提高而來的我空軍第二代單座單發噴氣式戰鬥機,60年代率先由沈飛製造,而將生產線轉至成都和貴州兩家飛機制造廠。

    此型戰機,是我軍裝備數量僅次於殲-6的戰鬥機,不斷大量裝備我空軍,還曾經無償援助友好國家,或半送半賣地出口到了亞非拉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成為中國出口軍用戰機中最負盛名的機種。

    殲-7,僅裝1臺渦噴-7型發動機,最大推力3900公斤,加力推力 5750公斤,推重比儘管只有5,但仍然能飛出2.05馬赫的高空最大飛行速度,體現了五十年代中期蘇聯航空噴氣發動機的技術水平。

    機載武器裝備有1門30mm的30-1機炮,採用電操縱射擊,初速為780米/秒,射速900發/分鐘,壽命為2000發,備彈120發,採用了彈鏈彈帶供彈方式。

    殲-7早期型號,在不帶副燃料箱時,最大飛行距離約1200公里;帶1只720升副油箱時,飛行距離約為1500公里,能攜帶2枚PL-2空空導彈。

    稍後期開發的殲-7,機內燃油的最大飛行距離僅為1000公里,此時,殲-7的換成了1門23mm機關炮,備彈增至200發,在攜帶4枚PL-2/5/8空空導彈或50-500公斤炸彈時的最大飛行距離。

    成飛改進的殲-7終極版,被外界譽為最強的米格-21,最大飛行距離增至2000公里,估計是攜帶2只副油箱時才能達成,機炮重新換成30mm,備彈減之不足100發,同樣能攜帶4枚PL-2/5/8空空導彈,或攜帶火箭巢或50-500公斤航彈。

    由於是一架單發輕型戰機,殲-7飛得高,但飛不遠,屬於典型的短腿先生,機內燃油的作戰半徑尚不足500公里,最大載彈量僅1噸有餘,制約了其空戰效能的發揮,因此,是一種前線支援型戰機,部署在邊境地帶的機場,也可用於遂行本土防空作戰。

    殲-7,是一種設計非常緊湊,且氣動外形良好的單發戰機,採用了三角形機翼、後掠尾翼、細長機身、機頭進氣的總體佈局。

    由於機體小、飛得高、飛得快,由此具備靈活機動的特點;也具備使用維護簡單、成本低、效率高的優點,除了裝備我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以外,還曾大量出口其他國家。

  • 2 # 軍器戰位

    前言:殲7戰鬥機,可以說是我國最為優秀的一款二代機,這款戰鬥機的最大飛行速度已經達到了2馬赫,是我國當時執行高空高速作戰的主力機型。近期戰鬥機是我國在蘇聯米格21戰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而米格21戰鬥機也可以說是大名鼎鼎,這是一款主要實施奪取制空權,並且還有一定對地支援能力的優秀戰鬥機。無論是米格21還是我國的殲7戰鬥機,本身強調的就是可執行高空高速作戰任務,以及簡單易造、低成本、極易大量裝備等優點。我國自從1966年正式生產殲7戰鬥機以來,一直到了2013年正式停產,總共所製造的殲7戰鬥機已經超過了1500架以上。

    除了我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大量裝備以外,殲7戰鬥機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多次出口其他國家,由於這款戰鬥機具有低成本、維護使用靈活等各方面的,在當時也深受其他海外國家的歡迎。

    我國殲7戰鬥機的研發背景

    我國殲7戰鬥機的前身就是蘇聯的米格21,如果要詳談殲7戰鬥機的研發背景,那咱們就先要談一談,蘇聯米格21戰鬥機是在何種情況下製造研發的。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蘇聯方面研製的米格15戰鬥機,這款戰機在當時的亞洲東北部那一戰爭當中可是出盡了風頭,是當時與西方國家展開空中戰鬥的主力機型。因為當時第1代噴氣式戰鬥機剛剛用於實戰,蘇聯當時對噴氣式戰鬥機的高空高速效能,可是非常的讚賞有加。所以蘇聯當時認為在未來的空戰當中,如果在戰鬥機的飛行速度上大大提升上去,那麼這樣的戰鬥機在未來的空戰當中,肯定會有絕對的優勢。

    而當時蘇聯所提出的就是製造出突破兩倍音速的戰鬥機,而當時的米格21戰鬥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所立項研發。

    ▲蘇聯時期所研發製造的米格21戰鬥機

    在上世紀50年代末,當蘇聯成功研發出米格21戰鬥機時,我國在也看到了這款戰機的優秀之處,所以在那時向蘇聯提出了購買引進米格21戰鬥機的意向。不過,還沒等我國成功引進米格21戰機的時候,蘇聯就因為某些原因與我國“吵了一架”,這似乎就意味著我國向蘇聯引進米格21戰機的計劃會就此告終。但是到了1961年,由於當時國際局勢的突變,蘇聯急迫需要大量“東方”國家的支援,所以又改變了之前的想法,決定正式向我國提供米格21戰鬥機,以及授權我國自主生產米格21戰鬥機的決定。

    在蘇聯授權我國生產米格21戰鬥機後,不但計劃向我國提供了一整套的生產資料,更是還要向我國提供了大量的零件樣品,比如發動機武器系統甚至原材料。

    上圖為我國所裝備的“殲7”戰鬥機機群

    不過在此之後的一段時間,由於我國與蘇聯之間又遭遇到了“吵架”的情況,蘇聯方面也將之前的承諾收回。在這種情況下,我國不但沒有獲得米格21戰鬥機的全部生產資料,甚至連已經獲取的極少部分資料也有很多誤區。所以當時我國也只能夠透過已經到手的幾架米格21樣機,去進行非常傳統的仿製工作,這樣的仿製工作可謂是困難重重。

    到了1964年,在瀋陽飛機制造廠與成都飛機制造廠的聯合努力之下,我國終於對米格21戰鬥機得到了全面的瞭解,也在本年開始了正式的生產試製,我國也將這款戰鬥機重新命名為“殲7”

    殲7戰鬥機的各方面效能及特點我國殲7戰鬥機主體採用的是三角翼的氣動佈局,發動機為機頭進氣道,並且在機尾後面還配備有後掠型的尾翼。這款飛機整體與米格21戰機大致相當,在機身的設計方面非常緊湊,並且整體的機身由於追求高空高速的效能,也顯得非常細長。主體採用三角翼氣動佈局的戰鬥機,一般都可以在發動機推力不強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達到高速飛行的效能。而我國所研製的殲7戰鬥機更是如此,在發動機技術並沒有完全成熟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讓近期戰鬥機達到兩馬赫的最大飛行速度,並且最大的升限也已經達到了2萬米高空。而我國殲7戰鬥機的動力系統,所採用的就是當時依靠蘇聯所提供的少量圖紙,而仿製出來的渦噴-7型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在當時也是帶有加力燃燒室的,最大可以向殲7戰機提供將近4000公斤的推力,在開啟加力時甚至可以高達5800公斤以上的推力。而使用這款發動機的殲7戰鬥機,最大的飛行油耗大概在4000公斤每小時。但是如果在開啟加力的情況下,殲7所採用的發動機油耗率就會大大增加,甚至已經超過了1200公斤每小時。實際上美國也曾經在上世紀70年代左右,向我國引進的一批殲7戰鬥機,主要就是用於裝備假想敵部隊。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空軍在當時甚至差不多都已經摸透了蘇聯米格21戰機的各方面效能。

    而說到武器系統,在我國生產“殲7”之前,我國空軍所裝備的戰機主要還是依靠機炮作戰。而到了殲7這一代,我國在戰鬥機的空戰武器上已經嚮導彈方向去發展,當然還是繼續的保留了殲7戰鬥機的機炮。改進型的殲7戰鬥機,在搭載空對空導彈時,最大的載彈量為4枚左右。除此之外,殲戰鬥機在機翼下方也是可以搭載兩座空空火箭彈發射器的,這讓殲七戰鬥機的空戰效能已經處於主流水平。而當時的空戰模式也並沒有完全達到超視距作戰,在一般的情況下還是需要戰鬥機進行近距格鬥,所以殲7戰鬥機還安裝有30毫米口徑的機炮。

    我國殲7戰鬥機的出口情況▲巴基斯坦空軍所裝備的我國殲7戰機

    由於我國殲7戰鬥機的優秀效能,這讓當時許多不能夠引進米格21戰鬥機的國家,對於我國仿製於米格21的這款戰鬥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比如巴基斯坦在1975年,就像我國下達了引進20架殲7戰鬥機的訂單,主要就是為了替換掉老舊的殲6與強5,巴基斯坦所裝備的這兩款戰鬥機,同樣也是在當時從我國引進。在首批20架殲7戰鬥機裝備巴斯斯坦空軍之後,由於殲7戰鬥機的優越效能以及“價格美觀”,所以深受當時巴基斯坦空軍的讚賞。

    到了1991年,本來巴基斯坦當時是想另外購買美國F16戰機的,不過因為各種原因遭到了美國方面的拒絕。在購買F16戰機無果的情況下,巴基斯坦在此後的一段時間內,又向我國訂購了32架殲7P型戰鬥機。

    巴基斯坦空軍所裝備的我國殲7戰機,甚至曾經都讓印度空軍的蘇30MKI戰機“退避三舍”,也可以說是巴基斯坦空軍利用二代機,成功將印度空軍的三代機“嚇退”

    還有曾經在2008年,“斯里蘭卡”就使用了殲7GS出口型參加了實戰,這也是殲7系列中的本型號戰機首次進行實戰戰鬥。本來近期戰機由於高空高速的效能,在面對當時兩架低空低速的敵機,顯然就像是一群打在棉花上一樣,根本就不能夠鎖定敵方戰機。不過,最後“斯里蘭卡”還是使用的殲7戰機利用強大的機載雷達搜尋,成功的鎖定了一架敵方的輕型飛機,在僅僅利用一枚空空導彈的情況下,就成功擊落了這一架輕型戰機。目前,全世界曾有超過20個以上的國家都裝備過,我國的殲7其各種衍生型號戰鬥機。除了有少部分的幾個裝備過殲7,因為某些原因已經全部將所裝備的殲7戰機退役,但是目前全世界還是有十幾個國家依然還在服役殲7戰機。而目前現役有殲7數量較多的國家,比如朝鮮134架、埃及74架、蘇丹20架等等,在這些國家當中,我國出口的殲7戰機是作為主力機型的存在。

  • 3 # 鐵男說經濟

    殲-7型戰鬥機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目前裝備規模最大的戰鬥機之一。該機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飛行效能好、輕小靈活、低成本、高效率和使用維護簡單等技術特點,在中國海、空軍戰鬥機裝備系統中一直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 殲-7已於2006年停產。

    中國由50年代末開始對米格-21產生了濃厚興趣,1961年中蘇簽署協定,授予中國米格-21F-13飛機及R-11F-300引擎的製造特許權,包括全套生產技術資料,飛機、引擎散裝件,以及當時國內缺少的成品、原材料。1961年3月30日簽訂轉讓米格-21及其引擎和卡-13(K-13,北約代號AA-2“環礁”,仿製中國轉交的美製AIM-9B“響尾蛇”導彈而成)空空導彈製造技術的有關協議。中方聲稱由於中蘇交惡,給的資料不完全。1964年,原名62式的新型戰鬥機正式改名為殲-7。

    1966年1月,首架殲-7在瀋陽飛機廠首飛,試飛員是葛文墉。1964年和1965年航空工業部確定成都飛機廠和貴州飛機廠也生產殲-7。後來基型殲-7大約生產了十幾架。1967年開始服役,但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到七十年代末才開始大規模裝備部隊。飛機為三角翼,單座單發,機頭進氣,裝備一臺WP-7渦噴發動機。

    殲7戰鬥機型號眾多,主要有:I型、Ⅱ型、Ⅲ型、ⅢA型、B型、M型、E型、G型、P型、PG型和教練型殲教7等。

    其中Ⅱ型是I型基礎上改良彈射座椅和減速傘,還有加大推力的渦噴7乙型引擎。

    Ⅲ型為米格-21MF型的仿製版,裝備P-13F-300型引擎的仿製版渦噴13引擎,由於跟巴基斯坦合作的C/CP型沒有原型機,後來Ⅲ型又改稱C型。

    ⅢA型又稱D型,為Ⅲ型的基礎上改良航電和裝上增加推力的渦噴13F1型引擎的改良型。

  • 4 # 哨兵小虎

    而且,殲-7系列飛機應該還是目前世界各國在役最多的飛機。

    當然其魔改型,據說是改的他媽都不認得的,有兩款最為出名。

    一是出口巴基斯坦的梟龍block3,都裝備相控陣雷達了,而且還在印巴2.27空戰中擊落了一架印度蘇-30Mki戰鬥機,可謂是流弊克拉斯了。

    二是我們自用的殲教-9戰鬥機,作為培養三代機的一款教練機,目前正在被海軍大量採購,用來培養艦載機飛行員,可見其老當益壯!

    殲-7飛機的改型眾多,其原型機是中國直接購進的蘇聯米格-21Ф-13型飛機,引進裝備部隊後被稱為一九六二年式殲擊機,簡稱六二式殲擊機。

    (殲-7G的群狼戰術)

    再後來中國生產後就叫做殲-7型飛機,並生產了殲-7Ⅱ型、殲-7B型、殲-7H型等等,現在依然在役的殲-7G型是我們空軍現役最厲害的殲-7系列戰鬥機。

  • 5 # 等一等要起風了

    中國產殲七戰鬥機在中國航空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國外銷的主要型號,甚至在幾年以前,憑藉效能過硬仍為主打外銷型號在非洲熱銷。如今殲七的生產線已關閉,那麼中國產殲七戰鬥機真的過時了?

    不,它的歷史並沒有結束,只不過換了一個方式,這就是:山鷹教練機,以殲教七為基礎開發,在中國航空產品研發史上創造了幾個佳績,2001年才立項研發,僅用2年就完成從設計到首飛的過程。

    該機只是外觀顯得老式一點,實為全新的設計,飛行效能相當好,比如:起飛時速250-270公里,滑跑距離不超過500米,與殲教-7完全不是一個級別。連航程都從1400公里,提高到2200公里。

    中國產渦噴-13F發動機也許老舊了一點,卻是戰鬥機使用的發動機,讓該機的飛行特點適合作戰的要求。雖說自身空重僅5.6噸,正常起飛重量才8噸,只能算是一款輕型機,但是作為教練機,已經足夠了。

    這確實讓人意外,但是仔細想一下,也沒什麼奇怪。它採用肋部兩側進氣後,機頭較大的空間可以安裝一部更大的雷達,比如:KLJ-7A型相控陣雷達,航電裝置也全面升級過,技術上沒有問題。擔任作戰任務的潛力不小,可以設定7個點,載彈量2噸,可以掛載:空對空導彈、火箭彈、航彈和副油箱等,具備相當強大的制空作戰與對地攻擊能力。

    也許山鷹具備進行超視距空戰,可以發射霹靂12型空對空導彈等能力對我軍不算什麼,對國外客戶就不一樣了,這等於一款低成本的多用途戰機。

    西方一架戰機的價錢,可以買十架以上的山鷹了,更不要說,它非常適合目前尚在使用米格21或殲七的國家,換裝山鷹的成本極低。如此一來,殲七的歷史上山鷹上繼寫,繼續以效能過硬為特點,仍作為主打外銷型號,在包括非洲在內的地區熱銷。

  • 6 # 聯合防務

    殲-7起源是中國仿製的早期型蘇聯米格-21F-13,最初只是白天型戰機,連雷達都沒有,只有簡單的測距機,但經過20多年的發展,回顧下來,中國航空工業就是在這款二代機基礎上,不斷改進,徹底摸透,到殲-7E之後,絕對是世界上改進得最好的米格-21,巴基斯坦空軍裝備殲-7P,同時也裝備美製F-16,巴空軍人員稱殲-7P是“小F-16”,在1999年印巴克什米爾衝突中,巴基斯坦空軍派出殲-7P迎擊印度蘇-30MKI,Phantom2000,絲毫不落下風,還迫使對手拋棄副油箱逃離,可見殲-7後期型號戰鬥力之強悍,在地面引導下已經能對抗第三代戰機。

    殲-7從1964年開始生產到2006年停產,從最初的殲-7基本型到最後的殲-7G,包括出口型在內改型不下20個,改進幅度非常大,發動機從渦噴-7到渦噴-13,推力增大,油耗降低,內油航程從1400提高到2200公里,爬升率、推重比獲得提升。

    80年代研製的殲-7M出口型在殲-7發展中非常值得一提,大量採用西方技術改進的殲-7M

    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應,獲得緬甸、孟加拉、伊朗、約旦等訂單達160多架。

    引進的西方航電促進了中國自用殲-7的現代化,改進型殲-7擁有了JL-7A火控雷達、抬頭顯示器、組合式電子對抗系統等,後期型甚至裝備了頭盔瞄準器,同時引進以色列的怪蛇-3技術研製的霹靂-8近距格鬥導彈,大幅提高了殲-7戰機的戰鬥力。

    而對米格-21氣動外形的摸透,也使中國飛機設計人員能對殲-7氣動進行改進,採用雙三角翼,改善了原本不佳的機動效能。

    說到殲-7效能怎麼樣,以實戰著稱的巴基斯坦空軍可能更有發言權,他們說殲-7是“小F-16”不是隨便說,他們本身就有F-16,他們體會到,某些效能殲-7P甚至達到或超過F-16,其飛行員對殲-7改進提出過很多建議,從某方面來說促進了殲-7的不斷改良,他們對殲-7P不斷追加訂購,達到120多架,也說明殲-7實在是可靠好用的戰機。

    至於後來對殲-7的魔改,也可見巴基斯坦對這種飛機的厚愛,及對中國航空工業能力的信任。N

  • 7 # 一葉楓流

    中國的殲七是按照蘇聯提供的米格-21F-13圖紙生產的。13意思是攜帶K-13空對空導彈。

    原版的米格-21有幾個問題,第一是座艙比較低矮,因為歐洲人的上身比較短,華人的上身比較長。還有座艙風擋是向前掀開的,彈射時落下保護飛行員免遭氣流衝擊。但是可靠性很差,彈射經常失敗。中國在殲七上彈射死了很多飛行員。還有機炮只有一門,導彈只有兩枚,上天打幾炮,發射一次導彈就空手了。而且發射導彈後,導彈尾氣容易被吸入發動機造成空中停車。進氣口調節錐是三級調節,不方便。超音速進氣道唇口很薄,飛行員操作不能粗暴,否則容易停車。中國飛行員都是飛米格17出來的,習慣大手大腳,很容易讓飛機空中停車。蘇聯的改型主要是加裝外掛架,可以攜帶四枚空對空導彈。增加機內燃油儲量。

    國內針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改進,主要是座艙加高,側開艙蓋,安裝兩門機炮,進氣口無級調節。這就是殲七的主要裝備機型殲七II,統一編號殲七B。殲七的航程短,缺乏全天候作戰能力,沒有機載雷達,不能發射雷達制導導彈,等缺點一直無法改變。根本原因是體積太小,採用機頭進氣,進氣道佔據機身內部很大空間,導致有效空間很少。

    80年代中國採用英國航電裝置,加裝平顯,引進了以色列導彈,出口型殲七M。賺了大筆外匯。90年代對殲七氣動外形做了修改,改成雙三角翼,加裝前緣襟翼,和襟翼配合改善低速效能。就是殲七E。

    殲七受到機體限制,不可能有明顯進步,治標不治本。是一款輕型近程戰鬥機,適合貧窮落後國家的防空作戰,兼具移動的制空格鬥能力。是空中AK-47。米格-21在世界超音速戰鬥機中的產量最多,超過一萬架。第二名是米格-23和F-4鬼怪。

    中國和巴基斯坦在殲七的基礎上發展超七,最終形成FC-1梟龍/巴基斯坦雷電戰鬥機。不過外形上已經沒有殲七的影子了。

  • 8 # 桌面戰爭兵棋

    殲7效能怎麼樣要看以哪個時間點作為參考,作為仿製米格-21的中國產戰機,在服役初期,殲7的效能還是不錯的。但是隨著這麼幾十年過去,作為標準二代機的殲7早已經過時的不能再過時了。總所周知,航電系統是僅次於發動機的戰機靈魂,而從殲7的“小平頭”就可以看出其航電系統只能說聊勝於無。

    中國在1961年引進米格-21的技術,直到1966年殲7才進行了首飛。而蘇聯米格-21早在1958年就開始列裝蘇聯空軍。在軍事科技突飛猛進的冷戰時期,近十年的代差註定殲7在誕生之初便不是一款世界頂尖的戰機,當然殲7雖然不屬於第一梯隊,但在當時效能還是相當不錯的主流戰機。

    殲7的生產對於中國空軍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實現了戰機主武器從機炮到導彈的轉換。殲7Ⅱ甚至可以裝備從以色列引進的怪蛇-3型空空導彈(中國產型號為霹靂-8)。在國內經濟匱乏無力研製新型戰機的年代,殲7作為空軍最主要的戰機型號,也被中國航空人大力挖潛,誕生了不少衍生型號。不停的加裝航電裝置,改進武器系統,到最後的殲-7G已經有了接近三代機的戰鬥能力。

    不過二代機終究是二代機,在祖國軍事力量蓬勃發展的今天,殲7已經停產並大量從空軍退役。雖然已不再是中國天空的主宰,但殲-7依然是不少第三世界國家的當家主力戰機。

  • 9 # 國際述評

    天天在說哪個飛機怎麼樣怎麼樣,沒多大意義啊。

    在實戰中,人、飛機、武器所佔的比重或者說所做的貢獻大概是10%、30%、60%。就好比兩個農民,一個駕駛這賓士手拿手槍,一個駕駛拖拉機手拿機槍,誰贏?所以,只是簡單的看效能,沒多大意義。

  • 10 # 飲酒思鄉

    我對殲轟7一點都不待見,墜機已經十幾架了,犧牲了很多飛行員,據說它的逃生系統有缺陷,因此犧牲了很多飛行員。早就應該停飛。

  • 11 # 土豆旮瘩

    看在什麼時期。

    殲七的原型機米格21剛出現時,美國都是絕望的!這是一款除了腿短點,幾乎沒有缺點的戰鬥機。不是說無法戰勝,而是米格21各項效能優秀的優勢明顯,不優秀的可以透過其它方法彌補,比如雷達不行可以依靠地面雷達站。但米格21可以很容易的製造,幾乎不消耗珍貴特殊材料,完全可以用數量和不錯的效能堆死北約系飛機,而當時北約的F-4太貴效能也不佔優勢且生產又複雜又慢,當時北約的戰略專家就說,唯一能戰勝米格21的方法就是也生產米格21,大家都爆兵米格21。直到後來北約出現了F-5虎式戰鬥機才能在戰略上抗衡米格21。米格21是飛機史上一個時代的象徵!

    而中國仿製成功米格21的時候己經是七十年代了,那時候,F-5己有大量裝備,不幾年F-14,F-15和F-16陸續試飛成功,而且臺灣也有了IDF(殲七打不贏IDF的),殲七就成了雞肋,在這些三代機面前幾乎就是靶子,只有以拼刺刀精神在面對槍裡有彈的敵人時衝上近前肉搏還有一絲機會,而這些三代機在機動性是實際上是不同程度優於殲七的。那個時候,中國無機可用,空軍壓力山大!而寄予厚望的殲八I型也讓人失望透頂,這就催生了殲八II,直到2000年,殲八II仍然對這些三代機構不成威脅,空軍只有九十年代進口的幾十架蘇27和蘇30可用,連防禦都不夠!八九十年代,是中國防空最空虛無力的時代!

    殲七是好飛機,特別是最後幾個改型!從九十年代巴基斯坦等國還購買就可以看出些,但我們的敵人太強,是全球第一梯隊的軍事力量,殲七揹負了太多它背不起的,只能強調犧牲精神,拼刺刀自殺性單程衝鋒。這點在殲-11和飛豹烈裝後才逐步有了改善。

    殲六和殲七,在中國空軍最難的時候頂住了一片天,反以叫殲六六爺,殲七七爺

  • 12 # 遼寧資深球迷二代

    殲七一直是空軍體系裡一款尷尬的戰機,因為我們對這款戰機的探索經歷了整整20多年,等到真正摸透這款戰機的時候,這款戰機卻已經成為了過時產品。

    至少下面的時間歷史會讓你明白,我們對殲七戰鬥機的探索始終處於落後狀態。

    1、1958年,蘇聯空軍開始批次裝備米格21,但直到四年後的1962年,我們才開始少量進口米格21(13架),且拿到了飛機的相應圖紙(殘缺版)。

    2、1964年4月,我們才實現第一架米格21的散件組裝,由於我們跟老大哥在關係上的斷斷續續,對方提供的圖紙也殘缺不全,我們在各種技術領域的攻關完全處於磕磕絆絆的狀態。

    例如,由於我們始終無法解決座椅彈射的問題,直到1971年,我們透過考察北韓空軍的米格21PF,以及他們從蘇聯那裡所掌握的相應技術,我們才解決了飛行員的彈射傘降問題。

    到1978年,我們透過從羅馬尼亞空軍那裡瞭解到有關米格21MF的火控系統技術,才逐漸解決了殲七戰鬥機的火控問題。而雷達技術和相應匹配的空對空導彈系統,我們在整個70年代也沒有完善,直到80年代初期,透過從英國引進技術,我們才逐步克服了這一難題。

    這還沒算期間發生過一件尷尬的事:1983年,我方一名試飛員駕駛最新型的殲擊戰鬥機叛逃到南北韓,給我們造成了巨大損失!

    事情發生後,思密達一度如獲至寶,還急忙對這款飛機進行了試飛,並對這名試飛員反覆詢問有關飛機的效能,我們的對岸更是著急,在這名飛行員抵達對岸後,也根據他了解的情況對殲七戰鬥機進行了長時間的摸索。而雙方摸索的結果就是:這款戰機完全低於他們以往的預估,對他們現裝備的F-5系列戰機(對岸和思密達在當時的主力戰鬥機型都是這個)的威脅根本不大。

    也就是說,到80年代上半期,我們才徹底吃透了殲七戰鬥機的技術,這款戰機才發揮了最佳戰鬥力。可另一個尷尬的背景是,比米格21還要提升兩代的米格25,早在1969年前蘇聯就已經開始批次裝備,到了80年代,對方甚至已經更新成了米格29。

    人家使用米格29的時候,你還在使用改進版的米格21,也就是殲七戰鬥機,雙方之間的差距有多大?這還用問嗎?

    尤其是從1986年開始,我們曾啟動過最大的軍購——對55架殲八戰鬥機進行全方位更新,將其打造成特殊的第三代戰機。也就是說,當殲七戰鬥機徹底成熟的時候,我們的主要研究方向已經不在這裡了。縱然改造殲八戰機的計劃在中途流產,但在美蘇等國已經批次裝備第三代戰機的背景下,勉強作為二代機的殲七戰鬥機,已經遠遠跟不上這個時代了。

    正因為如此,這款曾經作為重點引進的專案,我們有關殲七戰鬥機的裝備數量從來沒有超過400架。甚至在這款戰機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放寬了針對這款戰機的出口。因為研發過程中的不斷延遲,已經讓殲七戰鬥機落後於那個時代,既然已經追不上對手,所幸不如讓這款戰機成為早期版的“梟龍戰鬥機”,透過大範圍的出口來獲得更大收益。

    這裡指的收益不僅僅是金錢上的收益,也包括讓這款戰機更多地介入海外戰爭,透過暴露的種種弊端來改良我們其他型號的戰機。

    按照不完全的統計,我們針對殲七戰鬥機的出口目前已經高達550多架,遠遠地超過了我們自己的裝備數量,而銷售的主要區域就是第三類國家。為何他們對殲七戰鬥機的需求如此旺盛?原因也不為別的,因為這些國家所涉及的戰事的技術含量太低,第三代戰機他們用不起也不會用,所幸不如使用這款第二代戰機。

    雖然有更加原版的米格21,但相比較物美價廉的殲七戰鬥機,很多國家更願意選擇後者!換言之,殲七戰鬥機的最大貢獻,莫過於它充當了我們批次裝備第三代戰機期間的過渡產物,以及它的不斷出口,為我們在各方領域都帶來了巨大收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的銀行給出5年定期存款5.5%的利率,有風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