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確實不好玩

    好的音效卡肯定有用的,就算是仍然使用原來的音箱。當然如果你買了好音效卡,最好也換一個配得上的音箱。我買了一個創新的外接音效卡(五百元左右)和一套惠威M200MK3,已經用了差不多十年了。感覺很值。

  • 2 # 歌聲響起來

    獨立音效卡是按照音效卡設計的引數輸出訊號,而非你所認為的提升,例如內建音效卡的信噪比是80dB而獨立音效卡信噪比是89的,說明你的信噪比提升了9個dB,實際耳感就是噪聲減少了,高頻微弱訊號和細節訊號更多了。所以你花錢買的是獨立音效卡提升的是硬體引數,得到的是耳感的聲音變化

  • 3 # Hifi風和自由

    別聽他們的,好音效卡一耳朵的差距,別整箱子,沒意思,整個普通獨立數字音效卡,光纖到解碼器,到耳放,再插個hd800就行了。不喜歡大耳就上個ie800,足夠了。

  • 4 # eliang3722

    這樣說吧。以前cs還很流行的時候。大概05年。牙咬著花660塊買了塊創新SB460,後來經常被當成作弊踢出去。

  • 5 # 亞熱帶老企鵝

    經濟點,小夜曲換一隻好一點的運放足以應付大部分10000元以內的放音裝置,喜歡聽口水歌的去某寶找一下安橋電容音效卡,口水量能噴你一臉。建議買帶有立體聲專用的RCA插座的音效卡。特別是內建音效卡。

  • 6 # Zhplswh

    音質提升多少,很難量化,只能大概的說說。要聽到電腦播放好的聲音,需要4個方面要求:1音原始檔格式,2解碼器(也可以是音效卡)3功放機,4音箱或者耳機。缺一不可。如果134檔次都比較好,音效卡的作用就非常大了。三頻均衡,清晰度高,高音不刺耳,低音不渾濁。

    有一個檢驗方法:到琴行找一架5萬以上的鋼琴,讓銷售員隨便演奏曲子,你使用手機錄製下來,你在播放聽聽,跟直接聽鋼琴差別多少?

    假設直接聽鋼琴的聲音為最高檔次定為100分。個人認為:手機最多30分。音箱插到手機上播放可以50分。使用2000價位的錄音筆,在使用5000元的音響播放可以達到85分。如果是錄音棚錄製,高檔次音響放音可以達到98分吧。

    回到主題:如果其他條件都不錯,音原始檔功放音箱都不錯。板載音效卡能有60分,獨立音效卡能有90分。(音效卡和音效卡不一樣,檔次不同就算是1500元檔次)

  • 7 # 燃噠喂

    用過5塊獨立音效卡,從雅馬哈724開始玩遊戲聽到的midi音樂與其他音效卡完全不同,再後來就是創新SB系列,前年在x-fi驅動不支援win10的時候用了下技嘉Z270-gaming主機板的音效卡,不管玩遊戲還是聽音樂那聲音總感覺缺點什麼,用了1個月板載音效卡買了塊SB-ZX裝上預設均衡器只選擇2.0音箱輸出,發現從音箱出來的聲音好很多,特別動態範圍提升不少,低音結實許多,也保留了一種說不出來創新音效卡特有的味道,也許是一種帶廠商的特色的音染。另在朋友家華碩ESTX-II音效卡搭配真力8030B音箱聽APE格式感覺音染沒有自己的SB-ZX加老版M200MKII那麼嚴重,聲音更純淨,乾脆,可能與箱子關係更大,畢竟是監聽。

  • 8 # 木馬植入中請稍候

    想發燒首先要知道要水桶理論,才可以少走彎路。要想音樂好聽,每個器材都是關鍵,不是一個音效卡就能解決的,當然也是會有一定提升的。

    電腦內部電磁干擾嚴重,可以採用數字音效卡或者外接音效卡,音質的好壞,取決於音效卡質量。

    但是換器材效果最明顯的當屬音箱,提升明顯,效果立現。

    我的器材是:

    1. 電腦—內建數字音效卡—解碼器—7293功放—燕飛力仕二分頻書架箱。

    2. QLS播放器—君子解碼器—KT88膽機—8寸馬克全頻書架箱。

    以上僅供參考

  • 9 # 相忘於江湖II

    喜歡聽綿曖有彈性的人聲,所以還用著烏龜海岸c4630捨不得扔,儘管因音效卡驅動問題系統只能留在win7 32位

  • 10 # 家居三所

    螃蟹音效卡1220應該還可以,如果換獨立音效卡,就我所使用的情況看,要不換華碩老虎2,要不不要換。有些人抱怨換了獨立音效卡音質提升不了多少,的確是這樣。

    但更重要的是音調、功放、喇叭等整套系統的配搭是否合理。比如換成老虎2代,你卻用一個百十來塊的有源音響,那音箱裡自帶的聲音系統估計也就十幾二十塊錢的東西,與1千好幾百的華碩搭配,怎麼搞?

  • 11 # 醒獅59207381

    這得看音效卡的素質了,便宜的獨立音效卡可能還不如板載音效卡。獨立音效卡一般分內建和外接兩種不同形式,還有遊戲音效卡和專業音效卡的這些不同類別。音質的提升不是光換一塊音效卡就行了,最起碼也要同時更換一樣信噪比的音箱才能起效果,否則就是浪費。好的獨立音效卡一定是能提升音質的,前提是音樂本身就有不錯的音質,音箱也匹配。一般情況下,外接的優於內建的,專業的優於遊戲的。簡單說,外接的相對干擾少音質就乾淨些,遊戲音效卡的優勢在於音效,專業音效卡的優勢在於音質的提升。在有好音箱的前提下,如果你對比一張1000元以上的音效卡和100元以下的音效卡,普通人都能聽出大區別。而電腦上的音效卡音質還會受驅動的影響而不同,因為不同版本的驅動而產生不同的音質,所以不是籠統的能說出能提升多少的問題。只能說,好的獨立音效卡一定能提升音質,提升多少還要看配套的音箱、驅動,甚至放大器與放音環境等。只提升音效卡,不提升配套的東西,也只能是浪費而已。

  • 12 # Maxim_Q

    聲音的好壞判斷太過主觀,音質的好與否也是沒有辦法量化的,有的人聽專業裝置以及一些頂級的發燒裝置也是反映沒有什麼區別的。

    先說說個人意見,可以先去一些線下的店聽一聽,選一選有沒有自己喜歡的聲音的裝置,畢竟天大地大老子最大,自己喜歡的才是好的。裝置級別視個人經濟實力而定,可以上一些千元級或者幾千元價格的入門級裝置。音訊裝置在千元級到萬元級還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區別還是挺大的。萬元級再往上就沒有一耳朵可聽的那麼大的區別了。就好比60分提到90分不是很難,99分提升到100分就很困難了,突破極限就更是難如登天。

    以下是一些廢話。

    獨立音效卡對音質有多大提升,這個事情要從幾方面來看,首先是什麼級別的獨立音效卡?其次是什麼品質的音源,再是什麼價格的聽音裝置。

    獨立音效卡和整合音效卡在功能上是沒有太大區別的,透過一些軟體基本大多數功能都能實現,只是精度問題。音效卡是一個ADDA轉換裝置,也就是數模模數轉換,通俗一點講就是把由1010組成的數字訊號轉換成連續的模擬電訊號。還原的精度越高越接近原始的聲音,裝置價格也就越貴。再加上每一款音效卡的電路設計和運放等元器件的選擇不同,組合出來的聲音也就有一些區別,如果音效卡使用了一些模擬原件,那還原出來的聲音就會有更多的聲染色,這些在對比以後是肯定能聽得出來的。

    再說音源問題,一般音效卡都是接在電腦上使用的,那電腦播放的音訊檔案是什麼品質的就是決定性因素了,是聽有失真壓縮過的mp3、ogg、wma音訊,還是wav、dsd等沒有經過任何壓縮直接輸出的音訊,還是經過無失真壓縮的ape、flac等音訊格式。如果是有失真壓縮過的音訊,即使使用最頂級的裝置,也無法還原出原始的聲音,因為有部分資料被切掉了。

    再有就是聽音裝置了,是耳機還是音箱,音箱是有源的還是無源的。現在專業監聽大多都是有源音箱,大多數都已經是D類功放,也還有一些A類、B類、AB類的功放,相對來說,A/B/AB類功放的聲染色會更多一些,不同品牌的音箱聽感會有很大區別。D類功放一般都有內建的DSP處理,調節的精細程度會更高一些,聲染色也相對較少一些。音箱方面還有單元尺寸、箱體設計、單元材質及組合的問題。不同單元尺寸能夠還原出來的最低或最高頻率會有區別,不同的單元材質也會帶有材質本身的聲音特點,比如氣動高音、球頂高音、帶式高音、號角高音等,還有很多不同的低音單元材質,都會具有各自的聲音特點。不同的單元組合,聲音也會有很大的區別,比如常見的1寸球頂高音,對於高頻的響應可能非常好,但是中頻部分就不會很好,這是根據物理特性決定的。所以兩分頻音箱一般都會中頻缺一點,高音頭顧不了下,低音單元顧不了上。

    一些模擬裝置會有更多的聲染色,而且聲音會更暖一些,也更髒一些,但是不代表模擬裝置不好,完全看個人喜好。

    有些人喜歡用各種電子管膽機,各種功放,各種牛逼的音訊裝置堆起來,聲音可能會很牛逼,但是也肯定不是原始的聲音,因為各級裝置調製了很多染色進去。染色好不好看個人喜好,有的人就喜歡聽,有的人就覺得乾淨一些的聲音更好聽。

    總而言之,聲音的好壞完全靠個人聽,別人的聽感意見只是參考,自己喜歡的才是好的。

  • 13 # 姚江濤專注電腦

    很多。

    以前聽陳一發的歌,感覺聲音真好聽。

    後來同樣是30塊錢辣雞音箱。換了個二手創新音效卡

    都是垃圾mp3音訊,聽起來完全不同。如果有好音箱的話,區別更大

  • 14 # 麥哥

    高階主機板主打HiFi音質的主機板其自帶整合音效卡跟幾千獨立音效卡幾乎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因為主機板整合的音效卡晶片也很好。如果非得聽出區別話,可能你得需要一對幾十萬的音響。音響音質這東西一分錢一分貨,十分錢兩分貨。整合跟獨立的區別在於有的高階獨立音效卡有專用驅動專用的音效軟體,像常見Sony ASUS sound blaster 等。但是高階主機板整合的HiFi晶片音效卡 往往是以上幾種晶片,所以軟體通用,幾千塊錢的獨立音效卡就沒什麼大區別了。

    甚至不誇張的說 顯示卡自帶的音效卡音質可能在幾千塊錢的音箱中可能都不會有什麼明顯的區別,但很多顯示卡自帶的音效卡功能沒有專用的驅動來調音效!

  • 15 # 灰色軌際

    一套優秀音響裝置,從音源到放大功放最後音箱,每一個環節都是非常至關重要,樓主所提問增加獨立音效卡,確實能讓音質提升,至於多少取決於音效卡品質和價格,專業音效卡從幾千到上萬不等,對音質提升還是很大的,至於普通幾百塊的,會有提升,幅度不是太大,因為你音箱功放配置必須跟上才行,不然就是上萬的專業音效卡,音響差了依然沒有卵用。

  • 16 # 無能的力量mj

    音效卡只是負責將數字訊號還原為模擬訊號。在聲音記錄下來時採用數字存放格式就有損線性訊號。你把影象放大,最終影象哪怕在4k解析度下也變成了色塊。所以無損數字格式並不存在,只是損失多少而已。有了音效卡,第一指標是失真降低,第二個就是環繞特效,然後就是調音,最後一個只有高階音效卡有,就是帶有音色庫,可以製作midi音樂,加速紀錄同步音訊等功能。如果有高階功放和高階音箱,追求的應該是音訊的無損,以及低失真高還原度。音效卡的區別在於還原度,都是專利演算法,好比影象放大,還不能現實出色塊稜角,就需要根據關聯場景進行補充潤色,所以我們聽到的肯定和當時錄製的不同,後期加工去噪,潤色增強調整是每一首音樂必做的,所以你拿到無論什麼格式已經是高加工過的,所以不要太過追求還原度,至於低失真是基本素質,補值演算法才是造成現在不同晶片聽感稍有不同,至於聽起來很不同的是開了效果了,對比時應把所有效果關閉,所有頻段調節歸於中線進行對比。目前只要不是從事音樂製作,板載音效卡足以滿足,機器電腦手機本身是高干擾環境,所以很多人喜歡cd低干擾,但cd的格式損失較大,音樂和圖片一樣很難處理,就像排到了火星,但實際用眼睛看又是另一種感覺。所以音樂會,舞臺劇,現場比賽是高階享受。

  • 17 # 零點666

    獨立音效卡也有很多種,一般以5.1和7.1聲道的音效卡為主流,還有外接和內建區別,臺式電腦一般裝內建,筆記本裝外接。裝好音效卡只是第一步,還需要裝驅動和調音,外接音效卡比較容易調音,內建音效卡一般裝KX驅動,然後根據個人的喜好,調適合的乾溼音、高低音、混響比重、延遲的快慢,波形、均衡和降噪的大小等,總之是一項比較專業的操作。

    完成以上設定,獨立音效卡展現出來的效果,無論是聽歌、聽音樂都有極大的提高,跟整合音效卡完全是兩種無法比擬的感覺。

    如果是網上K歌,還需要配置好的電容麥克和監聽耳機,電容麥降噪和拾音方面表現比較好,監聽耳機可以清晰聽到自己人聲。

  • 18 # 進深視界胖頭陀

    看器材,看裝置。聽音裝置感覺比音效卡更關鍵,萬元以下聽個響。一般人的耳機,音箱同樣的聽音裝置在電腦上,換不同的音效卡不加音效最多就是推力的區別。聲場的變化,得看音效卡配套的軟體,透過軟體演算法,突出某個頻段,或者改變聲場的前後,大小,玩一下下也就審美疲勞了。

    如果是單為提升音質,桌上型電腦板載不是太差就不建議折騰了,itx小板也未必有插口給你升級音效卡(大機率和顯示卡打架)。膝上型電腦,不如搞個好點的耳機,甚至藍芽耳機,或者是遊戲耳機。

  • 19 # 有個中國人

    燒音效卡不如花錢買好的有源音箱。如果不玩錄音這類的,好的主機板的板載就夠了。沒必要用獨立音效卡。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只是聽音樂,那麼獨立音效卡不如好的解碼器,4000多的解碼器就足夠了。再加個大幾千的有源音箱。

  • 20 # love朱小小

    提升多少吧這個沒人能告訴你,不同的裝置不通的感覺。

    目前我的裝置是創新+漫步者,這種東西挑個自己喜歡的就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你一次機會,你會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