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陌上花Kai
-
2 # 老容容1
愛爾蘭作家特雷弗的《山區光棍》,這是一本短篇小說集。讀了這本書,再看其他一些短篇小說,覺得差距很大。本書中,無論是語言還是結構都是獨具一格的,讀完這本書,你才會明白,原來短篇小說應該這樣寫。
-
3 # 言值公社
2003年,我在北大研究生班進修的時候,買了一本《希臘神話故事》(古斯塔夫·施瓦布著 陳德中譯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用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通讀了一遍後,覺得沒有什麼感覺,就如同面對一株傳說中的奇花異草,卻聞不到它的香氣,亦看不出它的身姿曼妙在何處?
輾轉15年過去了,生活閱歷積累日益豐厚,閱讀量也達到200套之多,尤為重要的是我的雙腳真真實實地踏上了異域的土地,回過頭來再看《希臘神話故事》,方覺有了唇齒留香、餘味綿長的美感。
如果把《希臘神話故事》看做一個家族的史詩,那麼首先了解的就是這個家族的家譜。
我們可以先閉上眼睛,設想一下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南巴爾幹半島以及地中海沿岸島嶼的自然風光:碧藍如洗的天空上,裝點著如棉絮般潔白的雲團,綿延的草地盡頭,是青黛色的群山,橄欖、月桂、葡萄生長在原野,清風中瀰漫的,是甜絲絲的香氣……古希臘,由很多島嶼構成,著名的島嶼有克里特島、伯羅奔尼撒半島、愛奧尼亞群島、基克拉澤斯群島。在希臘大陸的中北部,便是著名的奧林匹斯山,那是希臘眾神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希臘諸神的譜系有四代:
第一代:天神與地神。
原始天神 卡俄斯,透過單性繁殖,生有大地女神該亞,黑暗女神俄瑞波斯,黑夜女神尼克斯,愛神厄洛斯。
該亞生下天神烏拉諾斯,海神普羅透斯(這是希臘神話中的老海神,不是波塞冬,另外,還有一位女海神叫特提斯,十二提坦神之一,論輩分應該是波塞冬的姑母)。
天神烏拉諾斯與其母該亞婚配,生下了12提坦神,這十二提坦神便是第二代神祇。
第二代:十二提坦神。
十二提坦神包括六男六女,後來組成了六對夫婦。其中最小的男性提坦神克洛諾斯,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宙斯、波塞冬以及哈德斯的父親;十二提坦神之一的伊阿佩託斯,是普羅米修斯的父親,也就是說,普羅米修斯與懲罰他的宙斯其實是親叔伯兄弟。克洛諾斯和他的姐妹瑞亞,生下了三兒三女,也就是第三代神祇的主要人物:宙斯、波塞冬、哈德斯、赫斯提亞、德墨忒爾、赫拉。
第三代:宙斯的“神仙集團”
在宙斯的統治下,奧林匹斯山很快建立起了一隻神仙隊伍,主要包括十二位主神:
宙斯——萬神之王,司天堂、暴風雨、雷鳴和閃電
赫拉——司女人、婚姻和生育
波塞冬——海神
德墨忒爾——穀物和耕作女神
狄俄尼索斯——酒神、狂歡之神
雅典娜——智慧女神,司藝術、發明和武藝
赫懷斯托斯——火神,工藝,冶煉之神
阿芙洛狄特——愛情女神
阿瑞斯——戰神
阿爾忒彌斯——月亮和狩獵女神
阿波羅——太陽神,司音樂、詩歌、藝術、預言、雄辯和醫術
赫爾墨斯——神的使者,司旅遊、商業和貿易
另外,冥王哈德斯也是強大的神,只是他常常生活在冥界,不在奧林匹斯山。
宙斯的領導集團主要由他的兄弟姐妹、子女組成,愛人赫拉也是他的親姐妹,所以這是地地道道的“家族企業”。
第四代:半人半神的英雄們
在希臘神話中,許多神祇還和人類結合,生下了許多有名的後代,這些神人的後代,在《希臘神話故事》中,也都是一些重要的角色。
宙斯+塞墨勒=酒神狄俄尼索斯
宙斯+達那厄=珀爾修斯
宙斯+阿爾克墨涅=赫拉克勒斯
宙斯+勒達=絕世美女海倫+阿爾戈英雄波呂丟克斯
宙斯+卡里斯托=阿爾喀斯
宙斯+伊娥=埃及國王厄帕福斯
宙斯+埃特拉=英雄忒休斯
宙斯+歐羅巴=米諾斯+拉蒂曼提斯
波塞冬+美杜莎=克律薩索斯+雙翼馬佩加索斯
波塞冬+特俄佛涅=金羊
赫拉+伊克西翁=半人半馬
特提斯+佩留斯=阿喀琉斯
這百餘位人物構成了古希臘世界的“大觀園”。上古時代,是人類的童年期,倫理尚在醞釀之中,父女結合、兄妹結合、母子結合的現象比較普遍,到處張揚著原始的力量、原始的善惡觀。英雄、美人、雄獅、惡狼、美酒、放縱、暴力、死亡這些最能萌發藝術花朵的因素在這個舞臺上應有盡有;規則、秩序、倫理、人性、命運、戰爭等文明社會的元素已在這裡初步萌芽。
今天,希臘神話故事的枝枝葉葉已經嵌進了西方世界的文化元素中,無論是博物館的建築、雕塑,還是知名的商業品牌如耐克、愛馬仕,甚至武器裝備等等,都顯示著西方世界受希臘文化滋養的點點滴滴。
-
4 # 家有2棉襖
一、0-2歲的寶寶,處在認識世界的初級階段。對他們而言,圖書更像是一種玩具,閱讀更像是一種遊戲。《熊貓圈圈認知紙板書》從寶寶熟悉喜愛的動物形象入手,區別於單純認知類的紙板書,構思巧妙,融認知、語言、故事、創意、想象、互動為一體,全方位拓展0-3歲幼兒的思維空間。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表達能力、動手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充分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意思維。二、《丫丫和牙牙的認知世界》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荷蘭兒童幸福指數高,且並不以犧牲學習成績為代價。本系列為菲珀·維斯頓多普的幼兒啟蒙認知經典,是荷蘭兒童從小就在看的啟蒙認知書,包括字母認知、數字認知、動物認知、車輛認知、韻律認知等5項基礎認知。翻閱中每每都有驚喜的新發現,使這是一套溫暖而富有智慧、讓孩子瞬間愛上的邏輯思維啟蒙書。
-
5 # sweet國王
給大家推薦一本可以強化我們大腦的書籍吧,這本書是《邏輯思維訓練1200題》。
著名科學家霍金說過:“有一個聰明的大腦,你就會比別人更接近成功”。因此,無論從事什麼職業、什麼崗位、面對什麼問題,擁有活躍的思維,都是我們快速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素。無論是解決學習、工作上的問題,還是應對生活中的難題,我們都需要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我們知道,良好的思考、推理、論證能力,有一部分來自於某種自然的天賦,但無論我們的天賦如何,都可以透過訓練加以改進和加強的。學習邏輯正是我們改進人們天賦的推理和論證能力的最好辦法之一。
《邏輯思維訓練1200題》包括假設法、排除法、類比法、演繹法、圖表法、遞推法、逆推法、計算法、分析法、綜合法和懸疑推理法,精選了大量經典的邏輯思維訓練題,既有內容豐富的故事,也有圖文並茂的遊戲,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邏輯思維訓練1200題》可以很好的激醒我們“沉睡”的邏輯能力,激發我們的多元化職能,是一本不錯的成功方法之選,加油。
-
6 # 涵藝文化
我覺得哪怕是博覽群書之人,漏了中醫經典,也是遺憾,有時間有能力要讀一至二本中醫典籍,不僅有助於保健養生,還能提升智慧。
-
7 # 用事實說故事
寶貝書不至於,分享出來共同閱讀,百年孤獨挺好的,還有餘華的活著也不錯,兄弟也行,如果是小說的話,可以看看誅仙,我挺愛看,如果跟職場有關的小說可以看看侯衛東官場筆記,玄幻類可以看看蠻荒記,搜神記!
-
8 # 泛泛推文
分享幾本我看過的和將要看的
⒈《追風箏的人》
⒉《燦爛千陽》
PS: 和《追風箏的人》同一個作者,看得有點久了,不過還不錯,我準備再看一遍
⒊《南京大屠殺》 正在看
⒋《平凡的世界》
PS:看了一部分,還沒看完,有點長。有電視劇版的,據說還不錯,評價挺高的
⒌《忽然七日》 將要看
PS:這本書是寫死亡和重生的故事用主人公匪夷所思的經歷引人深思。
這幾本都挺不錯的,可以試試
-
9 # 嘟嘟不確定
大家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寶貝書嗎?可以分享一下
分享給你最近讀的兩本書:
1、高爾基的《在人間》
小說描述的是主人公“我”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我”在十ー歲的時候,就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到社會上謀生,當過繪圖師的學徒,在一艘船上幹過洗碗工,還做過聖像作坊的徒工。用自己簡單的勞動力來換取微薄的收入,身邊都是些低俗、愛吵架、背地裡說人壞話的小市民。在航髒的環境與狹隘的天地裡,人們一天天混著日子,只有感官的刺激才能讓他們找到暫時的快樂。
主人公曆盡坎坷,但他像一株倔強的小草那樣,可以倒伏,卻從沒真正屈服。一有機會就閱讀大量的書籍,普希金的詩集、俄羅斯史詩《在森林中》等書籍,激發了他對正義和真理的追求。他懷著這樣的堅定信念,離開家鄉奔赴廣闊天地。
《在人間》的作者高爾基出生於伏爾加河畔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時父親去世,他跟母親一起在外祖父家度過童年。他做過學徒搬運工、看門人等,對於下層人民的苦難有切身體會,這引發了他尋求革命真理、改造現實社會的理想。1906年,高爾基受列寧的委託,由芬蘭去美國進行革命活動。回國後從事無產階級文化組織工作,主持《真理報》的文藝專欄。高爾基作為蘇聯文化界的一面旗幟,為當時的文化建設做了大量工作。
在藝術創作方面,高爾基強調透過典型化的手法塑造生動的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質。
2、賈平凹的《自在獨行》
平凹先生素來喜靜,最怕有人來敲他的房門。讓他覺得自在的,要麼就是行走於西北的大地,要麼就是隱居在自己的書房。
先生其實也喜歡熱鬧,只是先生的熱鬧並不是燈火燦爛,而是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
這本書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
對於匆匆的路人,平四先生這部文集只是用來附庸風雅的玩物。但這本書卻要寫給生命的行者。願他們能懂得孤獨的真義,在生活裡多一些從容瀟酒。
-
10 # Mona愛文學
迄今為止,我讀過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書是餘華的《活著》。
眾所周知,餘華的作品大都悲劇色彩較濃重,在我讀過的這些書中,為什麼單單《活著》能脫穎而出讓我記憶深刻呢?
因為《活著》是唯一一本讓我讀來覺得內心苦澀壓抑備受煎熬,但是還想一直讀下去的一本書。
這本書寫盡了主人公福貴的一生,福貴年輕時也曾風光過,後來卻經歷了家庭敗落、戰爭殺伐等一系列的苦難,妻子、兒子、女兒、女婿、外孫這些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親人們都先他而去了,每一個人的離去對他的打擊都是致命的,可是人那,最脆弱,也最頑強,福貴在極度的悲傷中苟活著。
這本書揭示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的道理。
生命中哪有什麼不能承受之痛?
又有誰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絕望?
其實,都沒有,真正的苦難不能叫人絕望,只會教人越來越堅強,沒有什麼不能經歷的。
《活著》是與命運握手言和。
人活一世,何謂公平與不公平?何謂幸運與不幸?福貴失去了身邊所有親人,一個人孤單地活著,到底是他的幸運還是不幸?能夠活著,於死去的人而言,應該是幸運的吧,但福貴承受著的重量又或者已經超脫了死亡帶來的痛苦,人怎樣活,能活到什麼時候,誰說了也不算數,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相對罷了。
希望有更多的人去讀餘華的《活著》,從中能夠獲得一些啟發。
回覆列表
《追風箏的人》、《思考,快與慢》、《穿越平行宇宙》、《三體》、《有所不為的反叛者》、《百年孤獨》、《貧窮的本質》、《全球通史》等
我也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但我並不拘泥於讀哪一類的書,所以讀得比較雜,但是上面這幾本都是我覺得很好的書,對我的影響也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