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村寶媽進城打工

    現在都是為了生活讓老人帶孩子的,不然家裡一人上班實在負擔不起的,我個人認為老人帶孩子沒有什麼不好的,只要是每天回來關注孩子的正常學習和成長經歷

    我就是一個真實的案例,我們在農村,每天上班要坐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去市裡上班,我的起床時間無論是春夏秋冬都是早上六點起床,晚上七點才能到家,外人看著你那麼辛苦為的是什麼?為了生活,為了責任,倒是我自己沒有覺得怎麼樣?因為覺得年輕奮鬥,這不叫辛苦,有時覺得滿滿的幸福,當然這也多虧了我的婆婆,一直默默的也為了家庭付出。

    無論回來有多晚,也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要跟孩子多交流,倆個寶貝,自然就比較累心,尤其是剛回到家,都得媽媽抱抱,每當這時候就覺得再苦再累都值得的,加油為了生活的寶媽們,放心就行,奶奶帶大的孩子一樣有出息

  • 2 # 勿念A勿戀

    寶馬們上班一般是早九晚五,上班這段時間奶奶帶孩子,有的孩子大了就送幼兒園了,下班回家基本自己帶孩子,也可以和孩子活動,奶奶帶也就等於自己帶的孩子,沒有多大的差別,有些奶奶帶孩子比父母都帶的細心,上心,盡心,再說了,只要孩子聽話,骨子裡是好孩子,不管是奶奶帶還是爸媽帶,都會是有為青年的,棟樑之材。

  • 3 # 一路奔跑的馬小殼

    畫面裡分別是我兒子,岳父母和我老婆。 我兒子一直是我丈母孃帶的,現在十八個月了。影片裡只是我覺得有意思記錄的一次,平時也沒有這樣幾個人圍著他餵飯,我也不同意。 我兒子平時吃飯的時候還是比較乖的,我們吃飯他就是這樣坐在旁邊,只要有的吃就行,也不挑,主要還是有的互動,基本上一頓飯就可以順順利利吃完。 這裡再說一下我覺得我丈母孃給我兒子帶的挺好的,老丈人一年到頭都在外地工作,我和老婆都在上班,我媽媽也要帶我外甥,所以,就只能辛苦我丈母孃了。說一下感受,從孩子呱呱落地到現在上躥下跳,很健康很活潑,男孩子嘛,就好動淘氣,主要他性格很活潑開朗,這是我最欣慰的,兒子長得挺好的,這主要的功勞都是我丈母孃的。 再說一個,我們為人父母的,因為工作原因,不能太照顧到孩子,只能交給自己的父母幫忙照顧,這個不是應該,不能主觀上想當然了。父母給照顧,我們要學會感激,這裡要說到的就是,你不能對父母的照顧太指手畫腳,覺得孩子怎麼怎麼樣了,這裡那裡不向你心了,那麼我請問,你照顧了嗎?所以,父母不管怎麼說都只想把孩子帶好,帶的棒棒的,他們有他們的方式方法,我們只能有時間的時候再給與孩子不一樣的引導,那只是來自我們的,讓孩子學習到認識到就行。你都沒時間陪,怎麼能就說自己是對,自己做的更好呢?要體諒,你自己也不能養的很完美,健康快樂的長大就好。

  • 4 # 芳飛18

    我家小孩是從5歲到8歲他奶奶看的,奶奶就比較慣他什麼都依著他,現在脾氣很大,要什麼必須馬上拿到,不然能把天蹦下來。今天早上還讓他爸揍了一頓,我心裡頓時很開心,回來的這幾天老和我頂嘴。我想給他立立規矩,他爺爺奶奶在家不好下手。現在終於有人治他了。

  • 5 # 童心媽咪

    其實主要還是看老人的文化、素質和思想水平。

    首先,父母自己對於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有什麼期待,而這些期待以老人的現狀,能滿足多少;老人無法做到的部分,父母下班回來是否可以補充?

    如果老人自身的文化素質比較高,而且也熱心於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同時為父母分擔了許多繁瑣的事情之後,父母下班回來有足夠的精力和耐心陪伴孩子,我想這樣的模式培養出來的孩子會很優秀,也很幸福。

    但是如果老人堅持的教育理念,沒有給孩子帶來什麼正面的影響環境,造成各方面的發展及習慣都落後於同齡孩子;而父母對這樣的情況又不滿意的話,父母很容易焦慮,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容易不自信,也沒有安全感。

    不管怎麼說,老人只是協助,孩子的教育父母才是主力。

    就我個人來說,首先我覺得老人沒有義務幫我帶孩子,所以老人在幫忙的時候,我有很強烈的愧疚心理。

    其次,我不太能認同老人的理念,也不太適應老人的生活習慣,而且老人很多時候幫倒忙,並沒有讓我們輕鬆,有些方面反而更累,這樣老人付出了,沒有價值會委屈;而我承擔了被幫助的愧疚,卻沒有得到實質的幫助也會委屈。

    所以我還是喜歡自己帶,因為經常加班,很多事來不及做,但是並沒有多大影響,反而讓孩子學會了分擔,而不是像以前一樣,爸媽再忙,都有老人伺候,孩子還沒法體會父母的辛苦,生活自理能力也沒有得到提升。

    最重要的是,心中少了對老人的愧疚,以及對老人育兒效果的不滿,心裡反而輕鬆多了。

    節假日帶孩子看望老人的時候,也變得更輕鬆愉快。

  • 6 # 努力的小敬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孩子由爺爺奶奶帶大的長大了都是什麼樣呢?首先說一下,我的孩子就是由婆婆帶著的,,我是帶到2歲多,由於要上班,後面就是讓婆婆幫忙帶了,我婆婆是一名老師,人挺好的,都說小孩讓爺爺奶奶帶,長大了會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我覺得這個不是決對的,要看爺爺自身,我小孩現在快六歲了,本來以為長大了不會粘我們了,但不是,因為我們經常開影片嘛,婆婆也會在每個節日,讓小時給我祝福,教我小孩學會感恩,學會關愛別人。真的,感謝我婆婆。所以,百善孝為先,好好孝敬老人,我們的下一帶才會有好的榜樣,老人們感受到我們對她們的關懷了,自然會給我們也帶出一個優秀的寶寶們的

  • 7 # 小阿澤的成長記

    孩子讓奶奶和寶媽帶,短期內可能看不出什麼差別。可一旦上了幼兒園,不管是在學習能力、創造力,還是在動手能力,交流等很多方面,這種差別立馬就顯現出來啦

    1,生活自理能力

    老人帶孩子,跟我們帶孩子的理念上有很大差別。對老人而言,他們的著眼點,更多的是關於孩子的最基礎的問題——吃飽穿暖。但就我們寶媽而言,希望孩子能夠在吃飽穿暖的同時,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以適應未來越來越大的競爭。

    2、生活交際能力

    一般奶奶帶孩子,因為在城裡租房的原因,不像在家裡,經常找村裡的人聊天,在城裡誰也不認識,只能整天窩在家裡。孩子長期不出去跟別的小朋友玩,再加上老人話比較少,孩子的語言系統得不到刺激和發育,會導致孩子說話晚,容易產生交流障礙。

    3、身體素質能力

    很多老人帶孩子,為了避免孩子受傷或者出現意外,喜歡把孩子約束在家裡,顯得特別小心翼翼。其實,越小心,反而越容易導致孩子出現問題。長期呆在家裡的孩子,不僅運動方面得不到有效刺激,而且長期不接觸外部環境,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運動能力,都會出現問題。

    4、規則禮貌能力

    老人帶孩子,因為比較嬌寵,孩子很少受到挫折,對規則、禮貌這些東西的概念會很模糊。很多時候,會出現不聽話、囂張跋扈,不遵守規矩,沒有禮貌等情況。這一方面是隔代的教育理念差別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隔代教育意識的差異化造成的。

  • 8 # 馬克史蒂芬

    容易被寵溺!建議還是自己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可愛就那麼幾年,何況是親生的對吧?而且孩子的性格、習慣成長期就那麼幾年!

  • 9 # 小彭小旭

    感謝邀請,,我家小侄女8個月後就全部是爺爺奶奶在帶了,那時候家裡只有她一個小寶寶,全家人都很寵她,尤其是隔輩親的爺爺奶奶。記得曾聽別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孕婦良好的作息時間有可能會遺傳給孩子”,這句話似乎是在我家小侄女的身上驗證了,她經常半夜2點多都不睡覺,我爸就抱著她在樓下轉悠,有時看到老父親那雙睡眼惺忪的眼,面對一個天真無邪、精神飽滿、毫無睡意的小屁孩,那一臉寵溺又無奈的表情就好笑。

    或許是跟爺爺奶奶生活時,在她們毫無下限的寵愛下,小朋友變得有點驕縱了,印象比較深刻的3件事情是:

    一、有一次她生氣了,直接拿著旁邊的剪刀就朝我扔過來,還好我躲閃的快,不然就被紮上了

    二、把客房阿姨的裙子剪了,不得已我們只好給阿姨重新買了一件新的

    三、趁我們不注意,把硬幣全部扔在垃圾桶裡,後來倒垃圾桶的時候才發現的,問她時,她還一副委屈巴巴的表情。有次老媽說她的一部閒置手機放抽屜裡找不到了,我們估計也是她給扔垃圾桶了,總之跟她相處的那幾年裡,趣事糗事是一大堆……

    轉眼,小孩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爸媽帶著她回老家了。三年的幼兒園生活裡,她們要學習的東西也蠻多的,認字卡、教算術,還好老媽那點文化基礎還能應付。

    轉眼小朋友7歲,她要上小學了,這下好了,老媽的那點文化根本不夠用了,經常發微信影片給我,讓我教她做作業,有的時候我正好在忙,她資訊發過來了,經常被她搞的鬱悶死。那半年的時間裡,小朋友的學習成績很糟糕,班上排倒數幾名。她父母也很著急,怎麼辦呢?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回老家發展,總不能為了賺錢,而耽誤了孩子吧。就這樣,2019年開始,我弟媳婦為了她就在家裡當起了全職媽媽。還別說小朋友跟她媽媽相處一年後,學習還真進步不少,有一次期末考還考了個全班第三名的好成績,這真是一件讓人欣慰的事情。而且這一年裡她變得更懂禮貌,脾氣也變得越來越好了,不是那個總愛發脾氣的小不點了。

    雖然我自己暫時還沒有升級當父母,但我覺得小孩子還是跟爸媽一起生活、一起成長的好,隔輩親的爺爺奶奶只會驕縱孩子,而父母,更多的是會教她為人處事的道理,而且不同的兩代人教育小孩的方式不一樣,帶出來的小孩也會不一樣哦。

  • 10 # 梧桐雨媽媽

    我的觀點:】寶媽們為了上班,孩子由奶奶照看的,長大了都怎麼樣?我認為要從自己實際情況出發,孩子由奶奶照看有利也有弊,因為孩子從小需要被管教,也需要父母的陪伴。有些事情是奶奶無法代替的。

    一、年代不同,觀念不同

    1.跟著媽媽長大的孩子穿衣服會比較時尚,而且看著非常乾淨整潔。而和奶奶一起的看上去很普通,因為奶奶那一輩是樸素、節約過來的,只要溫飽解決冷暖有衣就行。

    娟子是兩個孩子的媽,孩子很小的時候,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去打工,每次請假回家,看到孩子邋邋遢遢的,然後把孩子打辦的漂亮漂亮的,可出去了沒多久又打回原形狀,為什麼呢?奶奶第一沒時間幫孩子打辦,好多奶奶還要做許多事情呢。第二也沒有年輕媽媽那種心理。

    2.孩子如果是在農村跟奶奶長大,衛意識生也相對薄弱些。有時食物掉到地上撿起來擦擦又吃,不會要求孩子飯前便後去洗手,很多奶奶對衛生的口頭禪是:大菌吃小菌,吃了當補品。長時間相處,孩子長大也會是這樣的人(當然,也有個別奶奶是比較乾淨的)

    3.奶奶輩的和孫子孫女是隔代親了,對孩子各種溺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只要孩子提出任何要求,那怕是天上的月亮也恨不得摘下來。

    隔壁的五婆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溺愛孫女是在村出了名,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外面,孫女說的都是有道理的,為此不知和媳婦吵了多少架,到現性格也改變不了,成了大家眼中的“潑女”。

    一個不被管教的孩子是一個感覺自己不被愛的孩子—— 塞爾瑪.弗雷伯格

    二、文化不同,教育不同

    1.媽媽會對孩子比較嚴格,對於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管教孩子獎罰分明。奶奶的要求不高,只要孩子高興就行,不管什麼興趣班,提高班。大多數媽媽會言行身教,正確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注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對長輩的尊敬,對鄰居和藹可親,對同學友善。

    2.媽媽對於孩子的作業會認真輔導,但有很多奶奶是無法完成這個任務的。媽媽會留意孩子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瞭解孩子,因材施教,理解孩子,共同學習。

    3.媽媽愛孩子,這是天下父母心,要教育孩子,就要給孩子真誠,健康的愛,不但給孩子愛,還要明白怎麼樣愛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 11 # 提拉米蘇86777391

    我是沒辦法,孩子自己帶到一歲零6個月,她爸生意失敗,窮的真是連內褲都快穿不上了,我自己有一點點小存款,也快掏幹了,離婚也不現實,只能自己出門上班努力幹,最起碼不能苦了孩子,只能讓老人過來帶,有些不好的習慣只能委婉說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內心深處自卑的人,適合看什麼書?